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分布 (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1.1 人口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1.1 人口分布

一般来说,__河__流____、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__交__通____、
水源 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在干旱地区,有水源的___绿__洲___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2.人文因素 (1) 影 响 最 显 著 因 素 : 生 产 力 发 展 水 平 。 生 产 力 水 平 和 __社__会__生__产__方__式____影响人口分布的特点。农业社会,人口聚集在农 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___城__镇___聚集。 (2)经济发展水平:_经__济__发__展__水__平__较__高___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_历__史__悠__久_的地区,经过长期的繁衍,人口稠密。 (4)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环境 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地 形
平原和 低地
高山和 高原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 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 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我国人口集中 分布在地势的 第三级阶梯上
气 候
气温 降水
主同人北不要。类半同一通居球植般过住降温被来植,水带带讲被8少地的0,间%,地区农降的接人带适业水人影宜、口多口响农人稀,分人人业口疏布口口生分于分密产布这布集和不一,;区分爽较热,布、多山带人在降的地干口气水高地旱集候相原区地中凉对、
2.某地的人口密度大小可以反映该地的人口分布格局。( )
提示:× 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反映人口分布的平均状况,但 不能反映人口的分布格局状况。
3.发达国家因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因此人口稠密。( )
提示:× 虽然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但人口分布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发达国家并不一定都人 口稠密。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第二册
新知导入
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人口的总数量是多少吗? 他们是平均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吗? 他们主要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呢?为什么?
新知讲解
一、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人口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空间形式。主要指人口数量的地域差
异。一般以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作为衡量指标。
地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和工业贸易区
新知讲解
总结归纳:人口稀疏地区及原因。
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 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沙漠地带
高山、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北美洲、亚洲高山和寒冷地区;南极洲由 于极度寒冷至今无人定居。
湿热热带雨林地区: 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
新知讲解
结合课本插图,分析各大洲中 哪个洲人口最多?
(2)务工潮都流向什么地方?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更好的就业机会(经济)-----人文因素
新知讲解
结合课本p3~4页的内容,自主学习影响人口分布的自 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人口分 布的?填下表进行对比。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 展水平,历史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1)气候:温带、降水较多的地区人口多,寒带、热带,降水稀少或过多的 地区人口少; (2)地形:人口大多集中于平原地区;
(3)水资源和土壤:人口大多集中于水资源丰富和土壤肥沃的地区;
新知讲解 举例说明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因素
影响(举例说明)
生产力发展水平(主 因)
经济发展水平
回答6~7题。
6.图示现象最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 )
A.长江流域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分布(第2课时)示范教案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分布(第2课时)示范教案

《人口分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出示图片和视频:“尼罗河流域卫星影像”师:从第一幅灯光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生:(可能的答案)能看出城镇的分布情况,也能间接的表示人口的分布状况。

师:该地区人口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图中区域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地表径流缺乏,聚落和人口分不主要受水源条件影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分布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讲授新课】(板书)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以分为哪两个大的方面?生:(可能的答案)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师:自然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人口分布的呢?我们来看图片板书:1、自然因素出示图片:“世界人口分布图”iV e 冷.• K'■___ rV 1・■■…-jJLUiEni SB :'Bi ILIW tt1 u 就!j»■—J*" I-Hl :】JL.MUV师:上节课我们说过,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这一规律体现了些自然因素的影响?生:(可能的答案)中低纬度热量适中,沿海地区气候较湿润,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体现了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出示图片:“世界人口分布图”师:说出图中四种人口稀疏地区的类型,分析该类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生:(可能的答案)四种地区分别是沙漠地区、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和雨林地区。

都属于气候恶劣的地区。

出示图文资料:撒哈拉沙漠形成于约250万年前,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位于非洲北部。

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

1.1人口分布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1.1人口分布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4.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作业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5.反思与评价的贯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任务,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深入小组,引导学生探讨人口分布问题,帮助其拓展思路。
4.组织小组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升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其巩固记忆,提高理解能力。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不足,明确后续学习方向。
2.以我国的人口分布为例,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口分布的奥秘。
4.结合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如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等,让学生体会人口分布的变化及其影响。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分布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地图、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探讨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此外,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及意义,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探讨人口分布的特点、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二)讲授新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北美地区 欧洲 大洋洲 西亚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地区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 国内人口迁移
(1)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思考:分析案例中的人口迁移原因,阅读教材填表比较工业化前后世界各国国 内人口迁移。
案例
时间特征
原因
特点
案例一:公元12世纪法国 由于人口增长开展的垦荒 运动,使人口大量向未开 发地区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际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
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2.观察图中箭头的含义,说说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些原 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人口从发展 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 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
二战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 是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除了 欧洲殖民者和非洲黑人外,在这 个时期也有很多亚洲的居民前往 美洲和大洋洲做劳工。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口迁移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资料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广义上的黑奴贸易最早是由阿 拉伯人,土耳其人和黑人奴隶贩子进行的;狭义上的黑奴贸 易专指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 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
返回
案例2
英国的工业化与人口迁移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 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 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在工业 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 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 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 前的75%降至21.9%。

人口分布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人口分布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 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赫尔辛基是芬兰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 科技中心;芬兰最大港口城市,交通便利, 经济较为发达及开发历史悠久。
三、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4 亿。
• 总体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 点。
原 因: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高纬地区 终年严寒
热带雨林区 气候湿热
3、各大洲人口分布
20% 18.641%7.79%
18%
16%
14%
12%
10%
8%
6% 4% 2%
4.34%3.51%2.80%2.59%2.50%2.19%1.93%1.72%1.71%1.38%1.37%
0%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 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思考 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小(或海洋面积广),人口分布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稠密区
欧洲 西部
南亚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前导入
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亿,占 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 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 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 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册课件:1.1人口分布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册课件:1.1人口分布

政治
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
战争
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
因素
人口分布状况
模移动,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如“第二次世界战”后,日本先后制
鼓励或限制政策能够
政治 政
定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
影响人口流动和增长,
因素 策
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
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人口数量众多 C.人口稠密
√D.距河流2 km内人口最多
解析 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距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其中距河流2 km 内人口最多,D正确。
4.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能资源分布 B.矿产资源分布 C.交通便捷程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对该地区人口分布影响较小的
因素是
A.地形
√C.河流
B.气候 D.经济
解析 巴西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 市众多,人口集中,河流对人口分布影响较小,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
√B.开发历史长
C.气候条件优越
D.资源丰富
解析 两地气候条件、资源、经济三个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气候条件 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但长江中下游的平原的开发已有数千年的 历史,而密西西比平原的开发只有几百年,选B。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知识点总结
思路分析:分布特点→分布原因
1.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答:很不均匀。

一些地区人口稠密,一些地区人口稀疏。

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低平地区。

2.形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是什么?
答:自然因素(海陆分布、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矿产资源)和人文因素(经济、政治、军事、历史、文化、宗教)
(1)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条件:历史较悠久,对外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

(2)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条件恶劣:山区面积广大,气候湿热(干旱、寒冷等),水源短缺。

②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晚,对外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

知识点总结:
一、世界人口分布
(1)纬度分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2)海陆分布: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垂直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二、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人文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
03
(2019·江苏省扬州中学期末)如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 数量多少。读图,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15°~45°之间,即中低纬地 区。
3.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1)大洲之间分布不平衡: 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2)国家之间分布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 _美__国___、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 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解析 亚马孙河流域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因而人口稀疏。
12345
4.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巴西高原东部因为地处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相对凉爽,再加上巴西 高原为古老的高原,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地势相对低缓平坦,适宜人类居住。
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
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我国东北肥沃的黑土分布地 区,人口密度较高 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 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2)人文因素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 点也不同。
社会发展阶段
经济活动
居民点分布
原始社会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逐水草而居
3.根据图3,判断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最低的大洲 是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非洲 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少,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占全洲总 面积的比例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比沿海低地 更适合人类居住。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低__平___地区、_中__低___纬度地区和_沿__海___地
解析 结合图例可知,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在500人/km2以上,这是因为江苏省生产力 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12345
(3)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地__势___。
PPT模板:www. 1ppt.co m/ mob an/ PPT背景:/beiji ng/ PPT下载:/xiaz ai/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试卷下载:/shiti / 手抄报:/shouc haobao/ 语文课件:/keji an/yuwen/ 英语课件:/keji 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 an/kexue/ 化学课件:/keji 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 an/dili/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环境因素 平原和 低地
地形 高山和 高原
气温
气候 降水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约50%以 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 人口较稀疏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约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 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 较多、人口密集,降水较少、人口稀疏
案例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热带干旱地区,人口 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 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 山地地区
水源
土壤 矿产 资源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 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 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 聚居地 多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由于土 壤肥力、耕作性能不同,人口分布不同 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 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 矿开采区也是居民密集点
12345
2.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矿产资源
D.交通
解析 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利于居住;图示是人口的纬度分布,不 能看出地形、矿产及交通状况。
12345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3~4题。
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选)
√ √ √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部
核心归纳
1.人口分布特点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极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 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其分布分析如下: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相比较来说,该地区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为适宜,开发历史较早,经济相 对发达。南部为河流上游地区,地形多为山地、丘陵。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判断
PANDUAN
1 从全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2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 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 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 供水 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 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 PPT图表:www.1ppt .co m/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www.1ppt. co m/jia nli/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PPT课件:www.1ppt. co m/ ke jia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导引
探究点 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1.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但热带宜居地则分布在高原和山区,试分析原因。
答案 平原(或平原、盆地) 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往往集中于高 原和山区。①在热带多雨地区:山区和高原由于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且高于 疟蚊的分布线,适合人类居住。 ②在热带干旱地区:高原、山地由于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适合人类居住。
2.根据图2,推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较少? 答案 20°N~60°N。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广阔,故人口较少。
第一节 人口分布
【第一章】 人口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 2.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12345
5.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东__南__多__西__北__少__(_或__不__平__衡__)_。 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不平 衡,东南多西北少。
12345
(2)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_>__5_0_0_人__/_k_m__2 _。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_生__产__力__水__平__高__;__社__会__经__济__发__达__;__交__通__便__捷___。
农业社会
人口聚集在农业发达地区,形成许多分散的 以个体农业经济为主
居民点
工业社会
工业生产的发展
城镇人口迅速增加
②政治、文化等因素对人口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
宗教因素 文化习俗 政府政策 历史因素
举例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发生大规模 改变
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美国的唐人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农垦区的形成 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跟踪训练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 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气候寒冷,交 通不便,地广人稀。
解析 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导致人口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势。
12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