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货车变速箱工作原理

货车变速箱工作原理
货车变速箱是一个重要的传动装置,可以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和速度要求。
货车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轴: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给变速箱的输入轴。
离合器可以将发动机与变速箱分离,以实现换挡和静止起步。
2. 变速齿轮:变速箱内部含有多个齿轮组成的齿轮系列。
每个齿轮都有不同的尺寸和齿数,通过换挡杆的操作,可以选择不同的齿轮来改变扭矩和速度输出。
3. 输出轴:通过选定不同的齿轮,输入轴的动力会在变速箱内转移到输出轴上。
输出轴连接到车辆的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轮。
4. 液力变矩器(部分车型):一些货车变速箱还配备了液力变矩器,它利用液体的压力和流动来传递动力。
液力变矩器可以平稳地起步和换挡,并提供额外的扭矩放大。
5. 换挡系统:货车变速箱配有换挡系统,可以手动或自动地选择不同的齿轮。
手动换挡通常由驾驶员通过换挡杆操作完成,而自动换挡则由变速箱控制器根据车辆当前行驶状态和驾驶模式自动完成。
总的来说,货车变速箱通过不同齿轮的组合和液力传递来改变扭矩和速度输出,以实现适应不同行驶条件和速度要求的目的。
这样,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高扭矩的低挡用于爬坡和起步,或选择高速的高挡用于平坦道路和高速巡航。
变速箱 工作原理

变速箱工作原理
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来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和扭矩的比例。
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扭矩转换:发动机产生的扭矩通过离合器传给变速箱的输入轴,进而传递到变速箱内部的齿轮系统。
2. 齿轮组合:变速箱内部有一组不同大小的齿轮,这些齿轮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传动比是发动机输出转速与车轮转速之间的比值。
3. 换挡操作:驾驶员通过操作换挡杆或电子控制单元,改变齿轮的组合方式,从而实现不同的传动比。
换挡过程中,离合器会断开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以允许齿轮切换。
4. 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内部有液压系统,可以根据车速、油门踏板和其他传感器信号智能地选择最佳的换挡时机,以提供最优化的驾驶动力和燃油经济性。
总的来说,变速箱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不同行驶条件下的动力需求,并由驾驶员或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换挡操作。
自动档变速箱工作原理

自动档变速箱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箱是一种更先进的车辆变速器,它利用一定的机械、液压或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变速操作,从而改变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车辆速度之间的配比关系。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齿轮组、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和控制系统等几个关键部分。
1. 齿轮组:自动变速箱中的齿轮组由多个齿轮组成,每个齿轮都有不同的大小和齿数,通过不同组合来实现不同的速度传递。
齿轮组通常包括行星齿轮组,它们可以提供多种变速比,使得车辆可以在不同的速度范围内运行。
2. 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箱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齿轮组。
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在转子内部产生涡流,实现发动机转速和齿轮箱输入轴的连接,从而将传动动力传递到齿轮组。
3. 离合器:离合器在自动变速箱的工作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用于控制动力的传递和切断。
当需要变速时,离合器会断开发动机与车辆轮胎之间的连接,同时改变齿轮组的传动比例。
离合器的工作状态是由控制系统根据车辆的加速、减速和行驶情况来调节的。
4. 控制系统:自动变速箱的控制系统是实现自动化变速的核心部分。
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辆的速度、油门踏板的位置和发动机转速等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程序来调整离合器和齿轮组的工作状态,使得变速箱可以自动适应不同的驾驶需求。
通过齿轮组、液力变矩器、离合器和控制系统的协调工作,自动变速箱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车辆的行驶状况进行智能的变速操作,提供更加舒适和高效的驾驶体验。
汽车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汽车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汽车变速箱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于调整发动机输出转速和车轮转速之间的比例,以使车辆在不同速度下获得最佳的动力和燃油经济性。
汽车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齿轮系统:变速箱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系列的齿轮。
这些齿轮间的不同组合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比。
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车速的需求,齿轮可以通过离合器和齿轮选择机构进行组合和分离,从而实现车速的调整。
2. 离合器:汽车变速箱中的离合器用于连接和断开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动力传递。
当离合器接合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变速箱,使其正常工作;而当离合器脱离时,发动机的动力不再传递给变速箱,使车辆处于空档状态。
3. 齿轮选择机构:变速箱配备有齿轮选择机构,用于选择不同的齿轮组合。
其中常见的是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
在手动变速箱中,驾驶员通过换挡杆改变齿轮的组合,以达到所需的速度比。
而在自动变速箱中,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会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自动选择合适的齿轮。
4. 流体离合器或扭力转换器(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中还包括一个称为流体离合器或扭力转换器的装置。
它可以将机械动力转换为液体动力,并利用流体的黏性来传递动力。
这样可以实现发动机和车辆之间的平滑过渡和动力输出调整。
通过齿轮系统、离合器、齿轮选择机构以及流体离合器或扭力转换器的协同工作,汽车变速箱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行驶条件来调整发动机转速和车轮转速的比例,从而提供最佳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变速箱和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箱:通过拨动变速杆,切换中间轴上的主动齿轮,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组合与动力输出轴结合,从而改变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自动变速箱: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进行变速,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
通过精密的速比计算方法,利用输入轴上的小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同时增加输出扭矩。
特点
变速箱能够灵活改变传动比,适应多种行驶条件,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自动变速箱操作简便,驾驶舒适。
减速器结构紧凑,功率较高,传递运动精确可靠,使用维护便利,广泛应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
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及工业机械中需要变速的场合。
广泛应用于起重机。
变速箱和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项目
变速箱
减速器
定义与功能
变速箱是用于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以适应不同行驶条件的设备。
减速器是用于将原动机(如电动机、内燃机)的高速运转动力变换成低转速大扭矩输出给作业机的设备。
主要组成部分
手动变速箱:齿轮、轴、操纵机构等。自动变速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液压控制系统等。
高低档变速箱工作原理

高低档变速箱工作原理
变速箱是一种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于控制引擎输出转矩的大小和转速,并将其传递到车轮上。
高低档变速箱根据不同的行驶需求,调整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传动比,以实现加速、行驶和爬坡等不同工况下的最佳性能。
高低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齿轮组:变速箱内部设有一系列的齿轮,用于传递动力和调整传动比。
高低档变速箱通常具有多组齿轮,每组齿轮具有不同的齿数和直径。
2. 离合器:变速箱内部装有多个离合器,用于连接和断开不同的齿轮组。
通过控制离合器的操作,可以选择不同的齿轮组来改变传动比。
3. 液压控制系统:高低档变速箱的操作通常是由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的。
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力来操作不同的离合器,并通过油泵、阀门和液压油箱等部件来实现。
4. 操作控制:驾驶员通过操纵变速杆或变速拨片等控制装置,选择所需的行驶模式和档位。
变速控制器将驾驶员的操作信号转化为液压力信号,通过液压系统控制离合器的连接和断开。
5. 动力传递:变速箱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轮上。
通过改变齿轮组之间的传动比,可以改变车轮转速和转矩的大小。
总之,高低档变速箱通过控制离合器和齿轮的连接与切断,以及改变传动比,实现发动机输出动力的调整,从而使车辆在不同的工况下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变速箱构造和工作原理

变速箱构造和工作原理变速箱是汽车动力传输系统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其功能是调节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情况。
变速箱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繁复多样,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变速箱构造变速箱的构造主要由变速器、差速器、液压系统、油泵、油箱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其中变速器是变速箱的核心部件,可以将发动机的扭矩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传输到驱动轮上。
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输入轴、齿轮组、输出轴以及离合器等。
输入轴是连接发动机的轴,输入轴的一端通过一个摩擦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另一端插入到变速器中。
齿轮组是变速器中的重要部分,不同的齿轮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速比。
输出轴是变速器中的另一根轴,通过主变速器齿轮与输入轴相连,经过齿轮组后将扭矩输出到驱动轮上。
离合器是变速器的一项重要装置,它可以将发动机与变速器分离,实现换挡操作。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片压缩弹簧对发动机输出的扭矩进行隔离,此时扭矩不再传输到变速器中。
当换挡结束后,驾驶员松开离合器踏板,离合器片回弹,发动机输出的扭矩重新传输到变速器中。
差速器是变速箱中的另一个关键组件,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分配给驱动轮。
差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齿轮组将扭矩分为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方向传输到左驱轮,另一个方向传输到右驱轮。
这样就可以实现两个驱动轮间的差速,并保证车辆在转弯时可以正常行驶。
液压系统是变速箱中另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作用是传递液压能量,在离合器、变速器和制动器等部件之间进行调节和控制。
液压系统的核心装置是液压泵,这是一个旋转式泵,可以将机油从油箱中抽取并压缩到变速箱中。
二、变速箱工作原理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传输到驱动轮上,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情况。
变速箱中的齿轮组由多个齿轮组成,每个齿轮都有不同的齿数,这些齿轮可以通过离合器和同步器等装置进行组合,实现多档位变速的功能。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通过输入轴传递到变速器中,经过不同的齿轮组合后输出到输出轴上,最终传递到驱动轮上。
发动机变速箱工作原理

发动机变速箱工作原理
发动机变速箱是一种用于改变发动机输出转矩和转速的设备。
它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组合来调整车辆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力和转速,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行驶速度。
变速箱的工作原理通常基于齿轮传动。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1. 主轴:它是变速箱中心的旋转轴,连接发动机和驱动轴。
2. 齿轮:变速箱内的各个齿轮旋转时,通过啮合传递动力和转矩。
3. 离合器: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输到变速箱,或者将变速箱的输出动力传送到车轮。
它可以通过离合器踏板的操作来控制。
4. 倒档齿轮:用于在倒车时改变车辆行驶方向。
5. 齿轮比:不同的齿轮比会影响发动机转速和车辆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
变速箱可以通过不同组合的齿轮比来获得多个档位,以满足不同的行驶条件。
在变速箱工作时,发动机的转矩和转速通过离合器传递到变速箱中的输入轴。
然后,输入轴上的齿轮开始旋转,并通过不同齿轮的啮合来改变转矩和转速。
最后,变速箱将输出的转矩和转速传递到驱动轴和车轮上,使车辆行驶。
通过操作离合器和变速杆,驾驶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档位,以满足不同的行驶需求。
较低的档位可以提供更大的输出力和低速度,用于起步和爬坡等情况。
而较高的档位可以提供更高的转速和速度,适用于高速公路行驶。
倒档则可以用于倒车操作。
总体而言,发动机变速箱通过合理的齿轮组合来调整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和转速,以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和驾驶要求。
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驾驶灵活性和燃油经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速原理: • 一对啮合传动的齿轮,设小齿轮齿数Z1= 20,大齿轮齿数Z2=40,在相同的时间内 小齿轮转过一圈时,大齿轮转过半圈。显 然,当小齿轮是主动齿轮时,它的转速经 大齿轮输出时就降低了;如果大齿轮是主 动齿轮时,它的转速经小齿轮输出时就提 高了。这就是齿轮传动的变速原理。
为了帮助了解标准变速器的基本原理,下图显示了
互锁装臵
• l)锁球(销)式
• (l)结构:在三根拨叉轴所处的平面且垂直于拨叉轴 的横向孔道内,装有互锁钢球5或互锁销5。互锁钢球 (或互锁销)对着每根拨叉轴的侧面上都制有一个凹槽 且深度相等。中间拨叉轴的两侧各有一个凹槽。任一 拨叉轴处于空档位臵时,其侧面凹槽正好对准互锁钢 球(或互锁销)。两个钢球直径之和(或一个互锁销的 长度)等于相邻两拨叉轴圆柱表面之间的距离加上一 个凹槽的深度。中间拨叉轴上两个侧面之间有通孔, 孔中有一根横向移动的顶销4,顶销的长度等于拨叉 轴的直径减去一个凹槽的深度。
2、各档动力动力传递情况
• a、一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 一档齿轮→第二轴一档齿轮→一档同步器接合齿圈→接合 套→第二轴→输出 • b、二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 二档齿轮→第二轴二档齿轮→二档同步器接合齿圈→接合 套→第二轴→输出 • c、三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 三档齿轮→第二轴三档齿轮→三档同步器接合齿圈→接合 套→第二轴→输出 • d、四档:输入轴→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四 档齿轮→第二轴四档齿轮→四档齿轮接合齿圈→三、四档 同步器接合套→第二轴→输出(直接档)
同步器:
• 1、功用:使接合套与待接合齿圈两者之间能迅速 同步;阻止在同步之前齿轮进行啮合;防止产生 接合齿圈之间的冲击;缩短换档时间,迅速完成 换档操作;延长齿轮寿命。
• 2、同步器的组成及分类 • 目前所使用的同步器几乎都是采用磨擦式同步装 臵,但其锁止装臵不同,因此工作原理也有所不 同。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常压式,惯性式和自行增 力式等种类。这里仅介绍目前广泛采用的惯性式 同步器。
(2)互锁原理:当变速器处于空档位臵时,所有拨叉 轴的侧面凹槽同钢球、顶销都在同一直线上。在移 动中间拨叉轴2时,轴2两侧的钢球从其侧面凹槽中 被挤出,两侧面外钢球4、6分别嵌入拨叉轴l和3的 侧面凹槽中,将轴l和3锁止在空档位臵。若要移动 拨叉轴3,必须先将拨叉轴2退回至空档位臵,拨叉 轴3移动时钢球4从凹槽挤出,通过顶销5推动另一侧 两个钢球移动,拨叉轴l、2均被锁止在空档位臵上。
2)自锁和互锁装臵合二为一的互锁装臵 有的三档变速器,操纵机构有两根拨叉轴, 将自锁和互锁装臵合二为一。两根空心锁销l内 装有自锁弹簧2,在图示位臵(空档)时,两锁销 内端面的距离a等于槽深b,不可能同时拨动两根 拨叉轴。自锁弹簧2的预压力和锁销l对拨叉轴起 到自锁作用。
3)转动钳口式 转动钳口式互锁装臵如图所示。变速杆下端球头臵于钳口中, 钳形板可绕a轴摆动。换档时,变速杆先拨动钳形板处于某一 拨叉轴的拨叉凹槽中,然后换入需要的档位,其余两个换档 拨叉凹槽被钳形爪挡住,起到互锁作用。
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变速器和同步器 的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但基本原理 是一样的。
(二)变速操纵机构
• 1、档位分布及工作示意图
注意:
换挡杆中部有一个旋转点。 在将旋钮前推接合 一挡齿轮时,实际上是在推动杆和拨叉,以便将一挡 齿轮拉回来。
可以看到,左右移动变速杆也是在接合不同的拨 叉(从而接合不同的轴环)。 将旋钮前后移动也就 移动了轴环,使它们接合一个齿轮。
轴一 的 置 总 均根 , , 之 在拨 即 其 , 空叉 每 工 不 档轴 一 作 论 位, 次 原 哪 置其 只 理 类 不余 能 是 互 动拨 移 一 锁 。叉 动 致 装
倒档锁
倒档锁的作用是使驾驶员必须对变速杆施加较大的力, 才能挂入倒档,起到提醒作用,防止误挂倒档,提高安 全性。多数汽车变速器采用结构简单的弹簧锁销式倒档 锁。它由一、倒档拨块(五档变速器)中的锁销l和弹簧2 组成。锁销l杆部装有弹簧2,杆部右端的螺母可调整弹 簧2的预压力和锁销的长度。欲换倒档(或一档)时,须 用较大的力向一侧摆动变速杆4,推动倒档锁销l压缩弹 簧后,变速杆4下端进入拨块3才能实现换档。只要换入 倒档,其拨叉轴就接通装在变速器壳上的电开关,警告 灯亮、报警器响(有的汽车仪表盘上有倒档指示灯),有 效地防止误挂倒档。
在操纵机构中设有速器的自锁装臵由钢球l和弹簧2组成(图1020)。在变速器盖6前端凸起部位钻有三个深孔,位于三根拨 叉轴3的上方。每根拨叉轴对着钢球l的一面有三个凹槽(槽 的深度小于钢球半径),中间的凹槽为空档定位,中间凹槽 至两侧凹槽的距离等于滑动齿轮(或接合套)由空档换入相应 档(保证全齿长啮合)的距离。 2)工作:自锁钢球被自锁弹簧压入拨叉轴的相应凹槽内,起 到锁止档位的作用,防止自动换档和自动脱档。换档时,驾 驶员施加于拨叉轴上的轴向力克服弹簧与钢球的自锁力时, 钢球便克服弹簧的预压力而升起,拨叉轴移动,当钢球与另 一凹槽处对正时,钢球又被压入凹槽内,此动作传到操纵杆 上,使驾驶员具有“手感”。
三、变速器的内部结构及原理
变速器由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变速器的传动 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转矩、转速和旋转方向;变 速器的操纵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传动机构实现变 速器的传动比的变换。
• (一)三轴变速器(结合本公司选用变速 器类型)
• 三轴变速器的构成:
• 主要由输入(第一)轴、中间轴和输出(第二)轴组 成。
四、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 一、离合器的组成
• 如图9-1所示,离合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臵、 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五部分组成。
1-曲轴;2-从动轴;3-从动 盘;4-飞轮;5-压盘;6-离 合器盖;7-分离杠杆;8-弹 簧;9-分离轴承;10、15回位弹簧;11-分离叉; 12-踏板;13-拉杆;14-拉 杆调节叉;16-压紧弹簧; 17-从动盘摩擦片;18-轴 承
e、五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第五档 齿轮→第二轴五档齿轮→五档同步器接合齿圈→接合套→第 二轴→输出(超速档) f、倒档:输入轴→第一轴常啮齿轮→中间轴→中间轴倒档齿 轮→倒档轴上的倒档齿轮→第二轴上倒档齿轮→第二轴倒档
齿轮接合齿圈→倒档同步器接合套→第二轴→输出
倒档齿轮由一个小惰性轮(紫色)来 操控。该图中蓝色倒档齿轮总是与其 它蓝色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 当汽车前进时,不能将变速器切换 到倒档。
变速箱的工作 原理
手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一、变速器在整车上的布局
变速器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因此,变速器的 输入轴的转速与发动机相同。 • 二、变速器的功用
• 1、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 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要 求。 • 2、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 3、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换档 或需要停车进行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3. 压紧装臵:压紧弹簧 沿圆周均布的压紧弹簧16装在离合器盖和压盘之间, 把压盘和从动盘压向飞轮。
4. 分离机构:分离杠杆、分离轴承、分离套筒、 分离叉 分离杠杆7外端和中部分别铰接于压盘和离合器盖 上。分离轴承9和分离套筒压装成一体,松套在从动 轴的轴套上。分离叉11是中部有支点的杠杆。 5. 操纵机构:踏板、拉杆等。
1. 主动部分:离合器、压盘 离合器盖6用螺钉固定于飞轮4上,压盘5沿圆周上的凸起伸 入盖6的窗孔中,将分离轴承9可沿窗孔作轴向滑动。这样, 曲轴旋转,便通过飞轮、离合器盖带动压盘一起转动,构成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 • 2. 从动部分:从动盘、从动轴
双面带摩擦衬片 的从动盘通过滑 动花键套在从动 轴(变速器输入轴) 上。
当轴环位于两个齿轮之间时(如第一图所示),变 速器为空挡状态。 黄色轴上以不同速率运转的两个
蓝色齿轮都通过其与副轴的速比来控制。
五速手动变速器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构成:
• 1、三轴五档变速器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由壳体、 第一轴(输入轴)、中间轴、第二轴(输出轴)、倒档轴、 各轴上齿轮、操纵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 a、第一轴和第一轴常啮合齿轮为一个整体,是变速器的 动力输入轴。第一轴前部花键插于离合器从动盘毂中。 • b、中间轴在中间轴上制有(或固装)有六个齿轮,作为 一个整体而转动。最前面的齿轮与一轴常啮合齿轮相啮合, 称为中间轴常啮合齿轮,从离合器输入一轴的动力经这一 对常啮合齿轮传到中间轴各齿轮上。向后依次称各齿轮为 中间轴三档、二档、倒档、一档和五档齿轮。
c、在第二轴上,通过花键固装有三个花键毂,通过轴承安 装有二轴各档齿轮。其中从前向后,在第一和第二花键毂之 间装有三档和二档齿轮,在第二和第三花键毂之间装有一档 和五档齿轮,它们分别与中间轴上各相应档齿轮相啮合。在 三个花键毂上分别套有带有内花键的接合套,并设有同步机 构。通过接合套的前后移动,可以使花键毂与相邻齿轮上的 接合齿圈连接在一起,将齿轮上的动力传给二轴。其中在第 二个接合套上还制有倒档齿轮。第二轴前端插入一轴齿轮的 中心孔内,两者之间设有滚针轴承。第二轴后端通过凸缘与 万向传动装臵相连。 d、倒档轴采用过盈配合压装在壳体相应的轴孔中。倒档齿 轮通过轴承活套在倒档轴上。
三个滑块分别嵌合在花键毂的三个轴向槽内, 并可沿槽轴向滑动。在两个弹簧圈的作用下, 滑块压向接合套,使滑块中部的凸起部分正 好嵌在接合套中部的凹槽中,起到空档定位 作用。滑块的两端伸入锁环的三个缺口中。 只有当滑块位于缺口的中央时,接合套与锁 环的齿方可能接合。
齿轴 间中蓝 接环 的的色 合的 摩锥齿 齿外 擦形轮 轮部 使区上 。随 轴域的 之 环,锥 滑 和锥体 动 齿体接 , 轮与合 使 同轴轴 犬 步环环 。
蓝色齿轮连在轴承上, 轴环将两个蓝色齿轮中的一 个连接到黄色驱动轴上。 它通过齿槽直接与黄色轴 相连,并与黄色轴一起转动。 但轴环也可以沿着黄 色轴左右滑动,从而选择性地接合两个蓝色齿轮中 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