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防护功能及安全性
纺织品的安全性(APEO含量)讲解

生态标签( Eco-Label) 主要内容 生态标签( Ecoo o o o 标准的目的与架构 纺织纤维标准 纺织加工和化学品标准 性能测试标准
标准的目的与架构
o 目的主要在于促进纺织生产加工全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减 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包括纤维生产、纺纱织造、针 织、漂白、染色和后整理。该标准所设置的限量控制水 平,将有利于使被授权使用该标签的纺织产品对环境的 影响处于较低的水平。 o 该标准根据纺织产品大致的生命过程,分成三个主要部 分:纺织纤维标准、加工和化学品标准以及适用性标 准。
纺织纤维标准
p 列入标准的纤维包括:腈纶、棉和其它天然纤 维素种子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亚麻和其它 韧皮纤维、含脂原毛和其它蛋白质纤维、人造 纤维素纤维、聚酰胺、聚酯和聚丙烯以及其它 未包含在本标准中的纤维。 p 不包含矿物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 维和其它无机纤维在内。
3
纺织加工和化学品标准
使用环保型染化料/助剂 使用环保型染化料/
o 使用天然绿色浆料:
退浆过程所造成的废水虽然占整个染整废水很少的一部分,但退 浆废水的污染物多,COD 值和BOD值高,是造成染整废水污染严 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淀粉是应用最多的天然浆料,它具有很好的 生态学性质,可以用淀粉酶退浆工艺将其从织物上去除,对环境 的影响很小。但是淀粉浆料也具有很多不足之处,应当通过对淀 粉进行改性或添加其他的天然浆料来解决。此外,在淀粉浆中要 选择那些对环境影响小的生态型防霉杀菌剂,避免使用生态纺织 品标准100禁用的氯代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国外纺织品生态标准的发展概况
o 2002年5月15日欧盟委员会作出决定(2002 /371 /EC) ,对原有的授予某些符合要求的纺 织品欧共体生态标签的生态标准进行修订,并 发布新的标准。欧共体的生态标签( EcoLabel)始于1993年,由欧盟委员会根据欧盟议 会880 /92号法令设立。到目前为止, Eco- Label所涉及的产品包括纺织产品在内已达数十 种,并且其扩展速度也正在加快。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高温防护用纺织品

➢导热系数对抗熔性有影响:导热系数大,易将热量扩散传递,抗熔 性差;
是“耐高温聚合物材料”
2.耐高温防护纺织品种类
热辐射防护织物:主要应用在高温辐射环境中, 要求织物有较强的反 射表面,较好地反射辐射热;
耐熔融抗金属飞溅的防护织物:具有抗炭化、抗热收缩、抗热传递、 阻燃等功能;
热绝缘织物: 具有良好的热绝缘性能;
防火织物:具有良好的耐辐射性和热绝缘性,阻燃性、耐收缩、耐熔 融性。
3.高温防护织物的性能要求
纤维的耐热性:纤维在制造过程中或在使用中可能发生的 热裂解和热氧化裂解所进行的速度。
耐高温性:受热温度超过500℃时材料表现出来的耐热性 常用纤维耐热性:
天然纤维:棉>麻>蚕丝>羊毛; 人造纤维:粘胶>棉; 合成纤维:涤纶>腈纶>锦纶>维纶; ◆碳纤维、玻璃纤维相当好;涤纶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均 较好;锦纶的耐热性较好,但热稳定性差。
1.耐高温材料
耐高温材料特点:
(1)高温下满足一定的尺寸变化要求 (2)熔点要高 (3)5%热失重时的热分解温度要高 (4)在高温下能保持一般的材料特性 (5)在高温下长期工作也能维持一般的材料特性 (6)材料加工成型简单、容易 (7)具有阻燃不燃特性 如果满足1~5中的一种聚合物或一种复合聚合物材料,可以被认为材料含义:
• 一般来说,耐高温聚合物材料通常是指在250~300 ℃范围可以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课件

2 防护性能
这些纺织品具有防火、防护化学品、耐高温 等性能,能够保护工人的安全。
3 透气性和舒适性
优质的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可以提供适当的透 气性,确保工人在工作时保持舒适。
4 符合相关标准
这些产品符合安全和防护领域的相关标准和 法规,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应用领域
建筑和施工
工人需要穿戴阻燃服装、安全鞋等纺织品,以 保护自己免受火灾和其他危险的影响。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
欢迎来到《安全防护用纺织品》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安全防护 用纺织品的定义、种类、特点、应用领域、生产工艺以及市场前景。让我们 一起了解这个重要领域的知识。
定义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是指专门设计和生产用于提供保护和防护的纺织材料。它们可以用于各种工作场所,保护工 人免受危险物质、火灾、高温和其他潜在危险的影响。
规范
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工作场所安 全的重视日益提高,加强了对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的需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和展望
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在保护工人安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 场需求的增长,这个领域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能源和电力
工人需要配备耐高温服装和防电弧服装,以保 护自己免受高温和电流的伤害。
化工和制药
在有害化学品接触的环境中,工人需要使用化 学品防护手套、呼吸防护用品等。
医疗行业
医务人员需要穿戴一次性手套和防护服等纺织 品,以防止感染和保护患者安全。
生产工艺
1
材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纺织原材料,如阻燃纤维、特种织物和功能性涂层材料。
2
纺织加工
采用纺织工艺和技术,将纺织原材料加工成所需的纺织品,如编织、织造和涂层 等。
织物的防护功能及安全性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织物的防护功能 • 织物的安全性 • 织物防护功能及安全性的应用 • 织物防护功能及安全性的未来发展
01
织物的防护功能
防水功能
防水性能
织物经过防水处理后,能够有效 地阻挡水分子的渗透,提高织物
的防水性能。
防水原理
防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在织物表面覆 盖一层防水膜,或者对织物进行涂 层处理,以阻挡水分子与织物的接 触。
THANKS
感谢观看
利用生物基纤维和可降解纤维降低织物对环境的 影响,提高其可持续性。
提高检测和评估水平
完善检测标准和检测设备
制定更为严格的检测标准和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以确保 织物具备所需的防护功能和安全性。
增加检测指标和检测范围
拓展织物检测的指标和范围,以全面评估织物的防护功能 和安全性。
加强检测数据分析和利用
通过对检测数据的深入分析,为改进织物设计和生产提供 依据。
低污染排放
环保织物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低污染工艺和材料,减少了废水、废气、废渣等污 染物的排放。
03
织物防护功能及安全性的应用
户外服装
防风沙、防雨雪
户外服装的防护功能要求其能够阻挡风沙和雨雪的侵袭,保持穿 戴者的干燥和温暖。
防晒、防紫外线
户外服装还需要具有防晒和防紫外线的功能,以保护穿戴者的皮 肤不受伤害。
04
织物防护功能及安全性的未来发 展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 2 3
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的研发
利用高性能纤维和复合材料提高织物的防护性能 ,如高强度、耐磨、抗紫外线等。
智能织物的研发
将传感器、电子器件等与织物相结合,制备出具 有自适应、自调节等功能的智能织物,提供更全 面的防护。
织物的防护功能及安全性

建筑工地上常常需要使用防护网来防止坠落、滑倒等意 外事故的发生。这些防护网通常采用耐磨损、抗老化的 材料制成,且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安全带
汽车中配备的安全带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有效地保护乘员的安全。这些安全带 通常采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制成,且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
气囊系统
纳米纤维技术:纳米纤维技术是一种 制备纳米级纤维的技术,它可以制备 出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高吸 附能力的纳米纤维。未来,纳米纤维 技术将在智能织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制备出具有自清洁、抗菌和透气 等功能的智能织物。
织物防护功能及安全性面临的挑战
织物防护功能及安全性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例如芳纶、氯纶等具有阻燃性能的纤维,在遇到火源时能够减缓燃烧速度, 降低火焰传播速度,从而有效防止火灾。
阻燃整理
通过后整理方法赋予织物阻燃性能,如使用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使 其具有阻燃效果。
织物的防紫外性能
防紫外纤维
例如涤纶、腈纶等纤维具有较好的防紫外性能,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的照射,保 护皮肤健康。
织物的环保性能
可降解纤维
例如聚乳酸纤维、聚羟基脂肪酸酯纤维等可降解纤维,在使用完毕后能够自 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环保整理
通过后整理方法提高织物的环保性能,如使用生物降解剂对棉织物进行后整 理,使其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04
织物防护功能及安全性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军服
织物防护功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之一是制作军服。具有防护功能的军服能够保护军人免受 弹片、尖锐物体的伤害,并提供一定的保温效果。
《织物的防护功能及安全性》
xx年xx月xx日
医用织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医用织物使用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室、供应室、病房、门诊等。
三、组织管理1. 医院设立医用织物管理小组,负责医用织物的采购、验收、清洗、消毒、储存、分发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2. 医用织物管理小组由护理部、采购部、质量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改进。
四、医用织物采购1. 医用织物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易清洁性和耐用性。
2.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产品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条款。
3. 医用织物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度。
五、医用织物验收1. 验收部门应对采购的医用织物进行严格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质检验等。
2. 验收不合格的医用织物应退回供应商,并要求重新供应合格产品。
六、医用织物清洗与消毒1. 医用织物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相应的清洗和消毒方法。
2. 手术室、供应室等高风险区域的医用织物,应采用高温高压消毒或环氧乙烷消毒等方法。
3. 普通病房、门诊等区域的医用织物,可采用煮沸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方法。
4. 清洗消毒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七、医用织物储存与分发1. 医用织物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尘、防虫、防鼠的环境中。
2. 储存医用织物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便于查找。
3. 医用织物分发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再分发的原则,确保使用安全。
八、监督检查1. 医用织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用织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医用织物消毒效果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消毒合格。
九、培训与教育1. 医院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用织物清洗、消毒、储存、分发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纺织品安全等级

纺织品安全等级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纺织品安全等级是指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对纺织品安全等级的评定主要是从纺织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化学物质含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
纺织品的原材料是评定其安全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原材料能够保证纺织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对人体皮肤无刺激作用,因此属于高安全等级。
合成纤维如聚酯、锦纶等由于生产工艺复杂,易产生化学物质残留,因此安全等级相对较低。
此外,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工艺也会影响其安全等级。
染色和印花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剂如果不符合相关标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纺织品安全等级的评定还需要考虑纺织品中的化学物质含量。
纺织品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甲醛、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甲醛是一种常用的纺织品加工助剂,但过高的甲醛含量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皮肤产生刺激性。
重金属如铅、镉等有毒物质,其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具有挥发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产生损害。
因此,纺织品安全等级的评定要求化学物质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纺织品的舒适性也是评定其安全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舒适性包括纺织品的透气性、吸湿性、柔软性等方面。
透气性和吸湿性好的纺织品能够减少皮肤对纺织品的过敏反应。
柔软性好的纺织品能够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因此,舒适性好的纺织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等级。
纺织品安全等级是评估纺织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
纺织品的安全等级与其原材料、生产工艺、化学物质含量、舒适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应选择符合安全等级要求的产品,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纺织品安全等级的监管,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医用织物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

医用织物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一、引言医用织物是医疗机构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资,它在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医用织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医用织物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用织物管理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内容。
二、医用织物管理制度1. 目的医用织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用织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医用织物,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巾、护士巾、床单等。
3. 质量管理3.1 医用织物的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采购人员应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
3.2 医用织物的入库前应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3.3 医用织物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其无菌。
3.4 医用织物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清洁和干燥,避免受潮和污染。
3.5 医用织物在使用完毕后应进行分类清洗和消毒,确保其可以再次使用。
4. 存储管理4.1 医用织物的存放应符合相关要求,避免受潮、受热和受阳光直射。
4.2 医用织物应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4.3 医用织物的存放区域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5. 维护管理5.1 医用织物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洗、消毒和修复等工作。
5.2 医用织物的维护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避免对织物造成损害。
5.3 医用织物在维护过程中如发现破损或污染严重的情况,应及时报废并更换新的织物。
6. 废弃物处理6.1 废弃的医用织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6.2 废弃的医用织物应进行专门的处理,包括消毒、包装和运输等环节。
三、相关制度1. 感染控制制度为了保证医用织物的无菌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2. 库存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医用织物的供应和使用的连续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包括库存数量的控制、库存周转的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纺织品的物理作用防护
一、热防护 热防护的本质是纺织品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隔
热功能的高效和力学性能的保持与稳定。 1. 应用场合及要求 2. 基本特征与评价 (1)隔热性:
材料减缓和阻止热量传递的性能,即对热对流、 热辐射、热传导有很好的隔绝与反射性能。
导热系数应尽可能地小,比热容尽可能地大,热 隔绝率尽量大
2. 织物化学品防护的指标及方法 穿透、渗透:渗透时间、渗透速率和渗透量 溶解破坏:是否溶解,规定时间内的溶解失重率
3. 化学品防护织物的特征及安全性 ➢ 有限次使用的防护服 ➢ 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
三、生化防护技术纺织品 1. 生化防护概念及重要性 ➢ 国防与军事 ➢ 民用与公共事业的应急事件
2. 织物生化防护功能的实现 ➢ 最普通的是由耐磨、致密、透气的涂层+织物 构成 ➢ 复杂的由外层织物、防水透湿PTFE膜以及混 有吸附毒气物质的透湿性粘合剂材料层合而成。
二、光辐射防护 1. 光辐射防护的基本要求 ➢ 人体防护织物:透过率小于8% ➢ 产业用纺织品:抗紫外线、抗光老化与抗降解 ➢ 共同要求:隔绝紫外辐射,增强材料抗紫外性
2 纺织品紫外辐射防护方法 防紫外线织物有三种类型:
➢ 一种是采用本身就具有抗紫外线破坏能力的纤维, 比如腈纶,金属纤维;
➢ 第二种是采用含有防紫外线添加剂的纤维; ➢ 第三种是在织物后整理中加入抗紫外线材料。
➢ 化学组成:氢、氮以及阻燃元素的含量等; ➢ 分子结构:大分子链是刚性链,形态结构规整,微观
缺陷少,大分子链密集,则结晶度高,其热稳定性好, 热裂解反应速率低,燃烧性差; ➢ 炭化倾向:纤维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裂解出的可燃性气 体越少,固体炭化残渣量越多,则其燃烧性越差; ➢ 织物组织和重量:组织越紧密,织物越不易燃烧;单 位面积的重量越重越不易引燃; ➢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压强等。
➢ 防护功能:在特殊环境如高温火焰、低温冷冻、 化学腐蚀、生物侵袭、电磁辐射、高能射线和 紫外线等条件下,服装织物对人体的防护作用;
➢ 保健功能: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如负离子、远 红外、加香整理、磁疗保健等;
➢ 安全性:服装材料本身的耐久性、稳定性,功 能的有效性、持久性,及其生态性、对人体的 无危害性等。
二、防火织物 1. 防火织物的基本要求 本身的使用功能 能够经受明火、高温的作用 具有高防火、隔热的特殊功效 能承担对人体或物体的安全、可靠的防护功 能
2. 织物防火功能及整理
三、阻燃织物 1. 阻燃织物的基本要求 使用长久,舒适,美观 2. 阻燃织物的特征及实现方法 ➢ 特征:具有较高的极限氧指数 ➢ 实现:纤维的选择,织物结构设计及织物阻燃整理 ➢ 常用阻燃剂:含磷化合物,含磷和氮化合物等 3. 阻燃织物性能评价 测量方法:着火性、燃烧速度、延燃性、发热量、发 烟性、毒气等; 要求:LOI≥27%,续燃时间≤2s,损毁长度≤10cm, 无熔滴或少熔滴。
米粉体混合剂涂覆或渗入纺织品; ➢ 通过加工高密织物达到防螨效果
布缝孔径小于53um即可防止螨虫通过,布缝孔径 小于10um即可防止螨虫排泄物及其他过敏源通过。 杜邦公司的Tyvek ADM织物具有永久性防螨效果, 因其单丝细度最细可达0.5um,可防止尘埃、液态 水、油污、皮屑等通过。
(2) 防蚊
一、常见生物防护 1. 抗菌及防护 (1)抗菌的概念: ➢ 抑菌、杀菌,多用于内衣; ➢ 通过拒水整理、微孔膜透气结构来阻断细菌 透过织物实现抗菌,常用于外装。 (2)抗菌织物的获得
➢ 先制得抗菌纤维,再制成抗菌织物 ➢ 将织物用抗菌剂进行后处理以获得抗菌性能
浸渍 涂层 覆膜
2. 防有害虫类
(1)防螨: 常用的方法: ➢ 对面料进行涂层、浸渍、渗入整理,将杀螨剂或纳
极限氧指数(LOI):试样在氧气和氮气的 混合气中,维持完全燃烧状态所需的最低氧 气体积分数。
一般认为:LOI<20 易燃 20<LOI<26 可燃 26<LOI<34 难燃 LOI>35 不燃
第二节 织物的生化防护作用
指对人体有害的生物体和化学物质的防护,如 细菌、病毒、昆虫、化学品,以及携带这些生物 体、化学品和化学物质的气体、液体和固体。
(a) 丛林作战服
(b) 防蜂防护服
图21-3 特殊类工作服
3. 对病毒的隔离防护 采用隔绝和部分杀灭原理
➢ 涂层织物 ➢ 超细纤维高致密化的非织造布 ➢ 聚四氟乙烯(PTFE):主要原理是阻隔,即采用小
于病毒尺寸的孔隙和较长的可吸附通道,来阻断 病毒的进入,或实施吸附固定和杀灭。
4. 对血液与体液的隔离 Gore公司,杜邦公司
(2)耐热性和热稳定性: 在热的作用下,织物形态稳定、无过大的变形或
软化,强度和模量无明显下降,化学性能稳定,无 明显分解和挥发;在低温度环境下不脆化,不龟裂 损伤,柔软可用。
评价指标:力学性能保持率,特征点温度
(3)耐熔孔性: 织物在局部接触火星或高温金属颗粒时抵抗熔融
和穿孔的性能。 测试方法:落球法,烫痕法 指标:熔孔时间,熔孔最低温度 影响因素:球体方面,纤维方面,织物方面
第一节 织物的防火与阻燃
一、织物防火和阻燃的必要性 防火织物:直接面对可能的燃烧,实现防火与灭火, 是专用型的; 阻燃织物:在发生火灾时的阻燃或不燃,以此保障 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是普通型 防护纺织品。
1. 纺织品的易燃与火灾起因 2. 需要防火的场合 3. 阻燃纺织外线添加剂可分为反射(屏蔽)类和吸收类:
➢ 紫外线反射(屏蔽)剂:无机物,有二氧化钛、 氧化锌、滑石粉、陶土、碳酸钙等,这些无机物 质具有较高的折射率,使紫外线发生散射从而防 止紫外线入侵皮肤;
5. 生物防护织物的特征及其安全性
➢ 基本原理:以微孔隔绝分离为主,抑制生物体 生产为辅,兼具杀灭功能;
➢ 生物防护织物的特征:高密度、微尺寸孔隙, 具有干燥特征的织物或膜或层合织物;
➢ 功能实现的原则:对人体无害,功能的有效与 性能的稳定,具备良好的用弃处理的安全性。
二、化学品防护 1. 一般化学品防护场合 ➢ 抗化学品的腐蚀与抗溅射损害防护 ➢ 抗化学气体吸入与接触防护 ➢ 燃烧烟气以及考古、探险不明环境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