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市自然概况
额尔古纳调研报告

额尔古纳调研报告额尔古纳调研报告额尔古纳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北部,是一个边境城市。
我于近期对额尔古纳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首先,额尔古纳的自然环境非常优越。
额尔古纳市地处大兴安岭脚下,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市内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有中国最大的森林自然保护区。
这为额尔古纳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探险。
其次,额尔古纳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额尔古纳处于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的交汇地带,这里的民族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我在调研中了解到,额尔古纳市的居民非常热情好客,他们保持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传统。
这些民俗文化成为了额尔古纳的一大特色,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
另外,额尔古纳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注重发展生态旅游和农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别是生态旅游方面,额尔古纳市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打造了一批独具魅力的旅游景点和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农牧业方面,额尔古纳市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然而,额尔古纳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交通不便是一个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额尔古纳市与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相对较少,这给发展旅游业和农产品销售带来了不便。
其次,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额尔古纳市已经建设了一些旅游景点,但设施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而且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还需加强。
综上所述,额尔古纳市作为一个边境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要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
我相信,在相关部门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额尔古纳市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额尔古纳市自然概况

额尔古纳右旗自然概况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
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
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市境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
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地段)约50公里,边境线长671.6公里,全市总面积28000平方公里。
距海拉尔124公里。
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8536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3人。
其中汉族65094人,蒙古族7151人,回族6651人,满族3048人,朝鲜族126人,达斡尔族612人,鄂伦春族54人,鄂温克族109人,壮族6人,苗族31人,锡伯族10人,藏族3人,土家族20人,水族5人,彝族3人,俄罗斯族2436人,维吾尔族1人,黎族2人,土族1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6.83‰。
市政府驻地新城街道办事处(拉布大林)邮编:022250 代码:150784 区号:0470 拼音:E'erguna Shi【行政区划】额尔古纳市辖1个街道、2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新城街道办事处、莫尔道嘎镇、黑山头镇、三河回族乡、上库力乡、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
境内有:拉布大林农牧场、三河马场、上库力农场、苏沁牧场、恩和牧场、室韦牧场。
【历史沿革】1934年设额尔古纳右旗。
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
额尔古纳,系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
蒙古语称西为右。
1993年设额尔古纳市。
2000年,额尔古纳市辖5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78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拉布大林镇 37005 莫尔道嘎镇 24761 三河镇 7772 黑山头镇 2286 室韦镇 1367 上库力乡 7391 苏沁回民乡 4542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2705 【地形地貌】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高原东缘,地处大兴安岭北段的西坡。
额尔古纳基本情况介绍

一、额尔古纳市的基本概况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
市境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
额尔古纳市辖区总面积2.84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671公里,下辖两镇、两乡、两个办事处,总人口8.5万人,13个少数民族。
境内有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
从气候看,这里属于寒温带气候,无霜期短,夏季燥热,冬季漫长。
从地形看,三分之二地区属于大兴安岭的岭西部,有近2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这里分布着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也是国内重点林区。
南部分布着最典型的黑钙土草甸草原,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部分,这里是优良牧场和商品粮基地。
额尔古纳市森林广袤,草原辽阔,河流密布,人口稀少,保持了原始风貌,额尔古纳有着“最后一片净土”的称号和“呼伦贝尔的缩影”称号,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
近年来,额尔古纳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的重点旅游开发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区,在国内外也渐有知名度。
虽然额尔古纳地处北疆天涯,自古人烟稀少,却有着厚重而悠久的人文历史。
额尔古纳市是大草原、大水面、大森林并存,蒙、汉、回、俄罗斯等多个民族和谐共处,历史上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曾被誉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花园。
在近代的额尔古纳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群——华俄后裔,是百余年来中俄两国长期交往的结晶。
额尔古纳市是内蒙及至全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区,因其古迹的民族性、草原的垄断性、森林的原始性、野生动植物的珍稀性、民族民俗的独特性,成为全国重要的全生态、原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额尔古纳市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特色突出,历史(蒙古族发祥史)、人文(俄罗斯族文化)、生态文化(全生态的自然资源)是额尔古纳借资源优势打出的旅游王牌。
二、生产总值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额尔古纳市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
【优质】额尔古纳河右岸简介-推荐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额尔古纳河右岸简介篇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读书笔记——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介绍:迟子建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
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
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201X年本书与《秦腔》《暗算》《湖光山色》同获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
故事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
他们追逐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人口式微。
除了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万般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了弱小部落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名句及精彩片段摘录:“雨季一到,森林中常常电闪雷鸣的。
尼都萨满说雷神共有两个,它们一公一母,掌管着人间的阴晴。
在他的神衣上,既有圆环铁片的太阳神和月牙形的月亮神,也有像树杈一样的雷神。
他跳神的时候,那些形形色色的铁片碰撞到一起,发出“嚓嚓”的响声,我想那一定是雷神在说话,因为太阳和月亮是不发音的。
”读后感: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题材与视角都比较独特,它关注的是一个很小的民族与群体,当然这一点并不能当作获奖的充分理由,除此之外,它最大的特点是反映了这个民族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进行抗争和抵抗的现实。
额尔古纳市旅游攻略

额尔古纳市旅游攻略额尔古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中蒙边境地区,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也是蒙古国与中国的交通枢纽。
额尔古纳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下面将为您介绍额尔古纳市旅游攻略。
自然风光额尔古纳市地处辽阔的草原和蓝天白云之间,境内有众多自然景观值得一游。
额尔古纳河是市区的母亲河,清澈见底,河畔绿草如茵,是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额尔古纳湿地是候鸟的天堂,各类水鸟在这里栖息繁衍,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额尔古纳市还有原始森林和草原,是徒步旅行和露营的理想之地。
文化探索额尔古纳市有着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蕴,吉兰泰寺是当地著名的佛教寺庙,庄严肃穆,吸引着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额尔古纳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传统的蒙古族歌舞表演和民间手工艺品展示是了解当地文化的好途径。
此外,额尔古纳市还有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和民风民俗,探寻当地的人文景观也是一大乐事。
美食体验额尔古纳市的美食以蒙古族特色为主,奶制品、肉类和酒类是当地的特色食材。
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蒙古族火锅、奶茶和烤全羊等传统美食,感受不同的口味文化。
此外,额尔古纳市还有各类小吃和特色餐厅,满足您的舌尖味蕾。
在当地的农家乐或特色餐馆用餐,更能体验到地道的蒙古族待客之道。
旅游贴士前往额尔古纳市旅游,建议提前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行程。
夏季气温适宜,是旅游的最佳季节,但夜间温差较大,需注意保暖。
秋季风光秀丽,是摄影爱好者的好时机。
冬季寒冷干燥,需注意保暖防寒。
额尔古纳市交通便利,可以选择公路、铁路或飞机前往,交通出行较为便捷。
在旅行途中,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保持环境整洁,文明旅游。
希望您在额尔古纳市的旅行愉快!。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简介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简介额尔古纳,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跨越黑龙江和额尔古纳河两岸的边境口岸城市。
额尔古纳地处黑龙江中游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为你全面详细地介绍额尔古纳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风情。
自然风光额尔古纳地处东北亚中经温带和北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这里四季分明,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差异较大。
额尔古纳地区的自然风光以其原始、独特和奇特闻名于世。
首先,额尔古纳拥有壮观的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湖泊和河流。
这里有茂密的针叶林和阔叶林,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如狼、鹿、狐狸等。
额尔古纳草原广袤而富饶,是著名的牧区之一,草原上的花朵争奇斗艳,吸引着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留影。
其次,额尔古纳还有丰富多样的湖泊和河流。
额尔古纳河宛如一条波澜壮阔的玉带蜿蜒而过,与黑龙江交汇,形成了美丽的江河湖泊景观。
额尔古纳湖是额尔古纳地区最大的湖泊,湖区的湿地景观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候鸟迁徙至此。
最后,额尔古纳还拥有许多自然奇观,如火山地貌和石林。
额尔古纳火山地貌是延绵数百公里,火山口被簇拥在一起,宛如翡翠宝石般闪烁着绿色的光芒。
而额尔古纳石林则是大自然的艺术创作,奇形怪状的石头堆叠在一起,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历史文化额尔古纳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的痕迹,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额尔古纳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并吸收了多个民族的文化要素。
额尔古纳地区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对于额尔古纳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蒙古族的传统舞蹈、达斡尔族的民歌和马术表演等民俗文化活动。
文化遗产方面,额尔古纳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
额尔古纳北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期最久远的前秦时期城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简介

呼伦贝尔额尔古纳简介
额尔古纳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东南部,地处呼伦贝
尔草原的北部边缘地带,是中国内蒙古蒙古族自治区的一个著名的旅
游胜地。
额尔古纳市总面积为1.2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6.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多数。
额尔古纳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历史记载,额尔古纳市曾是著名草原部落奇克嘎勒的故乡,后来成
为清代沙漠贸易中心的重要城市。
这里还是乌梁素海流域的重要发展
中心,不仅有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还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种传
统手工艺品。
额尔古纳市是一个旅游胜地,被誉为“北国明珠”。
这里有大片的草原、森林、湖泊和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如呼伦湖、呼伦贝尔大草原
和多种野生动物。
此外,额尔古纳市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如额尔古纳
古城、奇克嘎勒故居、额尔古纳沙漠文化博物馆等。
当旅游旺季来临,额尔古纳市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探索自然与文化的
魅力。
旅游活动包括徒步旅行、骑马、草原越野、蒙古族婚礼表演等
各种形式。
此外,在这里你还可以品尝到蒙古族传统美食,如烤全羊、酸奶、葫芦牛肉等美味佳肴。
总的来说,额尔古纳市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优美的草原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
冬季额尔古纳旅游攻略

冬季额尔古纳旅游攻略
冬季额尔古纳旅游攻略:
1. 额尔古纳概况: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民族文化的地方。
冬季额尔古纳的风光美不胜收,尤其是雪后的额尔古纳更是如诗如画。
2. 最佳旅行时间:
冬季是额尔古纳的旅游旺季,特别是1月至3月,这段时间额尔古纳的温度低且降雪量大,非常适合进行冰雪活动和观赏冰雪景观。
3. 冰雪活动:
额尔古纳的冰雪资源非常丰富,这里可以进行滑雪、冰球、雪地摩托车等各种冰雪运动。
而且额尔古纳还有专门的滑雪场和冰上运动场,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设施和服务。
4. 冰雪景观:
额尔古纳的冰雪景观美不胜收,特别是额尔古纳河的冰瀑布和冰音等景观,非常壮观。
此外,额尔古纳还有冰湖、冰川和雪山等自然景点,都值得一去。
5. 民族文化体验:
额尔古纳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这里有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多个民族。
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民族村寨,了解他们的民俗文化,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6. 额尔古纳森林公园:
额尔古纳森林公园位于额尔古纳市区,是一个以自然景观和保护动植物为主题的公园。
公园里有大片的森林和湖泊,冬季时还有冰雪覆盖,非常适合漫步和拍照。
7. 住宿推荐:
额尔古纳市有许多旅馆和客栈可供选择,价格相对较低。
如果想要体验更为独特的住宿方式,可以选择在民族村寨或农家乐过夜,这样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以上就是冬季额尔古纳旅游攻略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旅行前,记得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穿暖和的衣物、防寒防滑的鞋子等。
祝您在额尔古纳度过一个愉快的冬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额尔古纳右旗自然概况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东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
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
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市境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
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地段)约50公里,边境线长671.6公里,全市总面积28000平方公里。
距海拉尔124公里。
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85363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3人。
其中汉族65094人,蒙古族7151人,回族6651人,满族3048人,朝鲜族126人,达斡尔族612人,鄂伦春族54人,鄂温克族109人,壮族6人,苗族31人,锡伯族10人,藏族3人,土家族20人,水族5人,彝族3人,俄罗斯族2436人,维吾尔族1人,黎族2人,土族1人。
全市人口出生率‰。
市政府驻地新城街道办事处(拉布大林)邮编:022250 代码:150784 区号:0470 拼音:E'erguna Shi【行政区划】额尔古纳市辖1个街道、2个镇、1个乡、2个民族乡:新城街道办事处、莫尔道嘎镇、黑山头镇、三河回族乡、上库力乡、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
境内有:拉布大林农牧场、三河马场、上库力农场、苏沁牧场、恩和牧场、室韦牧场。
【历史沿革】1934年设额尔古纳右旗。
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
额尔古纳,系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
蒙古语称西为右。
1993年设额尔古纳市。
2000年,额尔古纳市辖5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878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拉布大林镇37005 莫尔道嘎镇24761 三河镇7772 黑山头镇2286 室韦镇1367 上库力乡7391 苏沁回民乡4542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2705【地形地貌】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高原东缘,地处大兴安岭北段的西坡。
区内地形东高西低,中部南高北低,由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过渡到呼伦贝尔高原。
最高峰位于阿拉齐山,海拔1421米,最低点恩和哈达河口,海拔312米,平均海拔650米。
这一地势特征使区内河流顺应其地形趋势,由东部和中部向北、西、南三面分流。
额尔古纳市的现代地形地貌,主要是在华力西运动期形成的,燕山运动中又得到了加强,晚近期的新构造运动也有一定表现。
山地和平原两种地貌单元,主要呈相互穿插状交替出现,山地是区内地貌主体,沟谷和河谷、平原呈枝状、网状散布其间。
冲积平原,(洪积)倾斜平原和侵蚀台地仅占全市地貌的%,大多呈零星小块分布在市境南端,或散布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额尔古纳市地处高纬度的大兴安岭背风坡。
【气候资源】属大陆性寒温带和中温带气候。
本市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温度低,湿度大,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而温和,秋季温寒剧变。
东西狭长,横跨两个气候带,寒温带和中温带就相会于这里。
四季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少降水;春季温度回升快,多大风天,降水少且变率大;夏季短暂、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秋季降温快,初霜期早。
低温冷害、干旱、洪涝、雹灾是该市的四大自然灾害。
光能资源本旗光能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l%。
春季日照百分率60%、夏季50%,秋季62%。
作物和牧草生长发育季节(5—9月)日照时数为1265小时。
太阳辐射年总量兆焦耳/米2,5月辐射量最高为643.5l兆焦耳/米2;12月最低为兆焦耳/米2,作物生长季节(4—9月)达兆焦耳/米2,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8%,5—6月辐射强,平均每日辐射总量兆焦耳/米2以上。
光合有效幅射为兆焦耳/米2,为总辐射的50%,日平均温度≥O℃期间,光合有效辐射为兆焦耳/米2,≥IO'C期间光合有效辐射为兆焦耳/米2,分别占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和%。
热量资源①积温:本旗各地≥IO℃的积温为1689℃,≥IO℃积温的高低总的趋势与纬度有关,纬度越高≥IO℃的积温越低。
②农牧业界限温度:≥O℃: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土壤解冻,牧草萌发,小麦播种;秋季气温稳定下降到O℃以后,土壤冻结,一切作物及牧草停止生长。
因此O℃以上的积温反映本旗可供作物和牧草可利用的总热量。
≥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春小麦开始生长,大部分牧草开始返青,终日表示绝大部分作物及牧草停止生长。
≥IO℃: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IO℃,表示5~10厘米平均土壤温度已达到10~12℃,是喜温作物开始播种期,≥IO℃积温是选择适宜作物品种进行早、中、晚搭配的重要依据。
无霜期80~90天,日照时数2500—3000小时。
降水和蒸发本旗年降水量300~450毫米,东部和北部的林区较多,西部、南部地区偏少。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不周期地出现旱涝现象。
降水量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的%,降水在季节分配上不平衡。
本旗降雨量多为小、中雨,尤其是作物生长季节(5~9月)的降水量为284.2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8l%。
大雨和暴雨多集中在7~8月,由于降水集中,强度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较重,秋季的连绵阴雨,往往给农业收获带来不利。
本旗的湿润度根据伊万诺夫分级为半湿润型,其湿润度由南向北递增,湿润度平均为。
其中7~8两个月,属潮湿期,是土壤贮蓄水份的时期;春季风大少雨,蒸发量大,为干旱时期,6月属半干旱时期,9月属半湿润时期。
本旗年蒸发毫米,是降水的倍。
风能资源本旗风资源条件较好,年平均2.5米/秒。
年风能密度82~130千瓦/米2,风方机年可运转时数2800~4000小时,全年可运转天数116~160天。
【水资源】额尔古纳市境内河流均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汇入额尔古纳河干流,属额尔古纳河水系,主要支流有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
根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依吉奇山西南侧,呈东西流向。
于四卡北12公里处汇入额尔古纳河。
得尔布干河发源于根河市得尔布尔镇北上游岭附近,自东北流向西南,于下游河口附近接纳哈乌尔河后注入额尔古纳河。
三条支流构成“三河地区”,是着名的“三河马”和“三河牛”的产地。
该市范围内由于植被良好,具有滞缓径流和固结土壤的显着作用,水土流失现象轻微,各河流泥沙含量极小,河水的矿化度普遍较低,一般都小于100毫克/升,是我国河水矿化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河流与湖泊本旗各河流均属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右岸支流。
主要河流有:(1)额尔古纳河:上游为海拉尔河,海拔1100余米,全长1608公里,流域面积公里2,干流长900公里,我国境内流域面积公里2。
本河水系我国呼盟境内的5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5634亿米3,本河干流为83634亿米3。
C v=,C s=。
(2)根河:河流全长462公里,在本旗长145公里,流域面积15523公里2,在本旗流域面积3554公里2。
多年平均径流为亿米3,在本旗多年平均径流为1777亿米3。
C v=,C s=(3)得尔布尔河:流径本旗南部,河长298公里,在本旗境内长180公里,流域面积4692公里2,本旗境内2412公里2,多年平均径流量355亿米3,在本旗亿米3C v=,C s=.(4)哈乌鲁河:流径本旗南部,河流长216公里,流域面积2124公里2,多年平均流量亿米3,Cv=,C s=。
(5)莫尔道嘎河:流径本旗巾部,河长108公里,流域面积2674公里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亿米3。
C v=,C s=。
(6)激流河:流径本旗中部,河长449公里,在本旗境内长180公里,流域面积16676。
公里2。
本旗境内流域面积4560公里2。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亿米,在本旗多年平均流量为亿米3,C v=,C s=。
(7)阿巴河:流径本旗北部林区,河长112公里,流域面积2570公里2。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755亿米3,C v=,C s=。
(8)恩和哈达河:流径我旗北部林区,河长91公里,流域面积2203公里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05亿米3。
C v=,C s=。
额尔古纳河干流除在本旗上述八条主要河流外,其流域区间,有许多支流汇入。
流域面积公里2,在本旗流域面积达公里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亿米3,其中水深两米以上有养殖价值的85个,可以用来发展鱼类养殖。
地下水,本旗属于大兴安岭山丘水文地质区和大兴安岭两麓丘陵水文地质区。
共有四个水文地质副区。
1.大兴安岭山岳水文地质区(1)以河谷冲积层砂、砂砾石中脉状融区孔隙水文为主要供水水源区。
主要分布在大黑山、得尔布尔、金河以北地区,含水层分三类:一是河谷砂、砂砾石孔隙水;二是裂隙水三是煤系砂岩、砂砾岩中的孔隙、裂隙水。
(2)以河谷冲积层砂、砂砾石中岛状融区的孔隙水为主要供水源区。
分布在大黑山一得尔布尔一金河以南。
地下水分河谷砂砾孔隙水、岩基裂隙水与煤系地层孔隙裂隙水三种。
2.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水文地质区(1)以埋藏的沟谷冲积层砂、砂砾石孔隙水为主要供水水源。
分布在向阳电、上护林至上库力一带。
在地貌上为丘陵、河谷很多。
(2)以深埋藏的旱谷冲积层,坡积层砂、砂砾石(碎石)孔隙水或基岩风化裂隙水为主要供水区。
主要分布在根河、得尔布尔河、哈乌鲁河下游苏沁一哈达图一带。
地貌为丘陵。
地表水资源:全旗多年平均径流量35505亿米3,P-=95%:亿米3,C v=,C s=;保证率P=50%:亿米3,P=75%,亿米3。
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亿米3,河川基流量亿米3,河床无潜流量,总补给模数和基流模数2494万米3公里2/年。
本旗较大河流理论蕴藏能量55万千瓦,可兴建11座电站,装机容量千瓦,年发电亿度。
【土壤资源】额尔古纳市土壤分布情况,主要是西北—东南向的3个土带,表现为境内北部的棕色针叶林土、中部的灰色森林土和南部的黑钙土3个土壤分布区。
基带土壤为黑钙土,垂直分布规律表现为随海拔升高依次为黑钙土—灰色森林土—棕色针叶林土。
地域性分布规律主要反映在地形变化引起水热再分配而形成不同的隐域土壤。
草原草甸土分布在河流和河谷两侧低平地段,沼泽土地形低洼,地表积水。
粗骨土分布在山势陡峭的山丘顶部和阳面陡坡。
本市土质肥沃,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十分丰富,表现出较高的肥力水平,因此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土壤类型及地带性分布(1)棕色针叶林土,该土类是寒温带的土壤,是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土壤。
(2)灰色森林土:该土类是温带森林草原地区,以阔叶林为主的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类。
以低山和丘陵分布的面积最广。
(3)黑钙土:该土类属于森林草原气候区的一种土壤,集中分布在本旗南部的浅切割低山区。
分布在地势平稳、土壤比较肥沃,水分条件较好,是本旗农业用地的主要土壤。
(4)草甸土:该土类是一种隐域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旗内各河流两侧的低阶地,山间宽阔谷地,丘间碟形洼地。
(5)沼泽土:是土壤季节性积水或长期积水,在沼泽植被下发育而成的一种水成型稳域土壤,分布于本旗河流两侧,分布的部位低于草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