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研究生分子生物学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杨荣武主编《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杨荣武主编《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二章1.想想核酸的A260为什么会下降?肯定是形成双螺旋结构引起的。

那为什么相同序列的核酸,RNA 的A260下降,DNA的A260不变?这说明RNA能形成双链,DNA不能。

那么,为什么RNA能形成双链呢?原因肯定就在RNA和DNA序列上不同的碱基U和T上面。

U和T的含义完全一样,差别在于RNA分子上的U可以和G配对,而DNA分子上的T不能和G配对。

如果这时候能想到这一点,题目的答案也就有了。

本题正确的答案是:1个核酸的A260主要是4个碱基的π电子。

当一个核酸是单链的时候,π电子能吸收较大的光;但核酸为双链的时候,碱基对的堆积效应使π电子吸收较少的光。

于是,题目中的数据告诉我们,第一种序列的DNA和RNA在二级结构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而对于第二种序列的RNA光吸收大幅度减少,意味着RNA形成了某种双链二级结构,RNA二级结构的一个常见的特征是G和U能够配对。

从第二种序列不难看出,它能够自我配对,形成发夹结构,而降低光吸收。

2. RNA的小沟浅而宽,允许接近碱基边缘。

2′-OH位于小沟,提供氢键供体和受体,起稳定作用。

G:U 摇摆碱基对让G的氨基N2 位于小沟,能够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如在tRNAAla和同源的氨酰-tRNA 合成酶之间)。

3.(1)核酶由RNA组成,所以一定是RNA双螺旋,为A型。

(2)序列交替出现嘌呤和嘧啶,应该是Z型双螺旋。

(3)既然是DNA,在上述湿度条件下,要么是B型,要么是Z型。

由于B型比Z型更紧密(螺距比Z 型短,每个螺旋单位长度具有更多的电荷,相同数目碱基对的总长度要短)。

因此,1号一定是B型,2号为Z型DNA。

4.(1)(2)Arg(3)Asn和Gln5.使用dUTP代替dTTP并不能改变DNA双螺旋的结构。

T和U的差别只是在T嘧啶环上是否有一个甲基,这个甲基位于双螺旋的大沟之中。

如果用2′-OH取代2′-H,则合成出来的是RNA,于是螺旋变成A-型。

多出来的羟基产生空间位阻,致使RNA无法形成B-型双螺旋。

2015年厦门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厦门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厦门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20科目名称:分子细胞生物学招生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化学系、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药学院各相关专业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30分)1.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下面()的观点越来越有说服力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B.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C.细胞→生物大分子→病毒 D都不对2.已克隆人的rDNA,用()确定rDNA分布在人的哪几条染色体上A.单克隆抗体技术B.免疫荧光技术C.免疫电镜技术D.原位杂交技术3.关于弹性蛋白的描述,()是对的A.糖基化、高度不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B.非糖基化、高度不溶、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C.非糖基化、可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D.非糖基化、高度不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4.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系统A.通道耦联受体B.G蛋白耦联受体C.酶耦联受体D.都不对5.内质网还含有( ),可以识别不正确折叠的蛋白或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基,并促进它们重新折叠和装配A.DpB.BipC.SRPD.Hsp906.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A.组蛋白B.非组蛋白C.DNAD.RNA7.溶酶体内所含有的酶为( )A.碱性水解酶B.中性水解酶C.酸性水解酶D.氧化磷酸化酶8.用特异性药物松弛素B可以阻断( )的形成A.胞饮泡B.吞噬泡C.分泌小泡D.包被小泡9.有丝分裂中期最主要的特征是( )A.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B.纺锤体形成C.核膜破裂D.姐妹染色单体各移向一极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灯刷染色体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四、英译汉(每题10分,共30分)1.DNA in the nucleus is packed into chromatin using proteins.Mitosis requires that the cell’s chromatin be further packed into specific structures that are called chromosome which from a unique karyotype for each species.During mitosis the parent cell DNA is separated such that each daughter cell receives a complete karyotype.五、实验题1.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什么是RNAi技术?请问可以设计什么实验检测RNAi的效率?2)什么是MTT assay,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3)请列举其他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的方法,简要说明。

2015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一、专业术语翻译与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Exon答:Exon中文名称是外显子,是指断裂基因的一部分,包含在一个基因的转录物中,并在核内RNA剪接过程中保存下来成为细胞质中信使RNA的一部分。

外显子在编码蛋白基因中处于三个明显的区域:第一部位,不翻译成蛋白质部分,是RNA转录物起始部分的信号并含有引导mRNA到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顺序;第二部位是含有翻译成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信息部分;第三部位是转录为mRNA的一部分含有翻译终止和加多腺苷酸尾的信号。

2.Promoter答:Promoter中文名称是启动子,是指基因中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启动子本身并不控制基因活动,而是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控制基因活动的。

启动子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

3.Proteomics答:Proteomics中文名称是蛋白质组学,是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4.Frame-shift mutation答:Frame-shift mutation中文名称是移码突变,是指由于插入或缺失非3的倍数个的核苷酸导致阅读框发生移动,随着转译成不正常的氨基酸的一种突变。

这种突变通常会导致多肽链上一系列的氨基酸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后续蛋白质或酶的结构和功能。

5.Wobble hypothesis答:Wobble hypothesis中文名称是摆动假说,是解释遗传密码简并性的假说,克里克于1966年提出。

具体内容是:对氨基酸专一的密码子的头两个碱基与相应转移RNA上反密码子的第2个和第3个碱基互补配对,而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3'端)与反密码子5'端碱基的配对专一性相对较差。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3,4,5章)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3,4,5章)

第3章一.名词解释(考试时,名词解释为英文,要写出中文并解释)1、复制(replication):亲代双链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单链DNA 分子为模板,聚合与自身碱基可以互补配对的游离的dNTP,合成出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2、复制子(replicon):也称复制单元,是基因组中具有一个复制起点(origin,ori)和一个复制终点(terminus,ter)并能在细胞中自主复制的基本单位。

3、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on Replication):DNA复制过程中亲代DNA的双链分子彼此分离,作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新生子链,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4、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冈崎片段是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后随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因此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5、DNA复制的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RNA聚合酶使双链DNA分子局部开链,在合成10~12个核苷酸的RNA片段之后,再由DNA聚合酶完成前导链DNA的合成,在完成近1000~2000个核苷酸的DNA合成后,后随链才在引发酶的作用下开始启动冈崎片段的引物RNA的合成,将这一过程称为DNA复制的转录激活。

6、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DNA binding protein,SSB):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性。

7、复制体(replisome):DNA复制过程中的多酶复合体。

8、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是为了保证染色体稳定的一段高度重复序列,呈现四股螺旋。

9、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复制开始,在复制起点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叉形结构,是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新链合成的部位,这个部位称为复制叉。

考研分子生物学习题集

考研分子生物学习题集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e)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答案:c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 --类型:选择题--选择:(a)多核苦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c)三个连续的核苦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答案:a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 ) --类型:选择题--选择:(a)A—U (b)G─T (c)C—G (d)T─A (e)C─A --答案:c,d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

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 --类型:选择题--选择:(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b)依赖于A-T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c)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d)可通过碱基在260nm的特征吸收蜂的改变来确定(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答案:c,dDNA的变性:( ) --类型:选择题--选择:(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b)可以由低温产生(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e)包括氢键的断裂--答案:a,c,e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 --类型:选择题--选择:(a)基于各个片段问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b)依赖于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c)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d)同样包括有像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答案:a,dDNA分子中的超螺旋:( ) --类型:选择题--选择:(a)仅发生于环状DNA中。

分子生物学2015年硕士(1)

分子生物学2015年硕士(1)

显色反应:探针直接标记酶或间接结合酶,酶在有特
异性底物存在的情况下,可发生显色反应。一般情况
下,大都是通过间接法结合酶。即探针标记了半抗原,
如地高辛或生物素,再抗地高辛的抗体或抗生物素蛋
白的配体(avidin)结合酶,酶在有底物存在的情况
下再发生显色反应。
即: A
B
C
酶+底物
显色
探 标记物 抗 针 (地高辛) 体
DNA变性时,在260nm处的紫外吸光度增加,这种现象又称 增色效应。当增色效应达到最大值的50%时温度,称熔解温度 (melting temperature Tm值),Tm值表明DNA溶液中一半的 DNA双链已解离为单链,也就是说,Tm值反映了DNA变性的程度 和难易,Tm值越大,变性越难,反之,变性容易。
• (2) siRNA途径
• (3) shRNA表达载体途径
• (2) siRNA途径: • 小干扰RNA,长21-23bp,双链。 • 作用机制:双链的siRNA解链并装配入RNA
介导的静默复合物(RISC),siRNA的反义链引 导RISC与mRNA分子互补结合,并降解mRNA ,最终导致特定基因表达的抑制。
• (3) siRNA浓度是否和脱靶效应相关?
• 以前认为高浓度会产生脱靶效应,实际上 低浓度同样会产生脱靶效应。
• (4) 转染试剂是否也会造成脱靶效应?
• 有人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对转染试剂造成的 细胞基因表达影响发现,某脂质体L2K可以 引发1908个基因的表达变化,既包括下调 ,也包括上调。如果恰好转染试剂本身会 导致某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出现转染siRNA 后该基因可能会出现表达不变甚至增强的 现象,从而出现假阴性现象,如果恰好转 染试剂本身会导致某基因表达下调,则会 出现假阳性现象。

2015年12月西南大学《分子生物学》[0462]大作业标准答案

2015年12月西南大学《分子生物学》[0462]大作业标准答案
生物的绝大部分遗传信息储存于DNA序列中,核苷酸的不同排列顺序决定了生物的多样化,任何一段DNA序列都可以反映出它的高度个体性或种族特异性。
研究DNA的一级结构有助于了解DNA的生物学功能。
DNA一级结构决定了二级结构,折叠成空间结构。这些高级结构又决定和影响着一级结构的信息功能。研究DNA的一级结构对阐明遗传物质结构、功能以及它的表达、调控都是极其重要的。
四、试以乳糖操纵子为例,说明操纵子学说的建立对分子生物学研究有何重要意义?
1.结构基因的直接产物mRNA是一种将基因信息直接传达给蛋白质的一种寿命很短的中间产物。mRNA一合成,就脱离DNA而和核糖体结合,并在核糖体上被翻译成多肽;与此同时,mRNA也就破坏了。多肽合成后就脱离核糖体,而核糖体可被反复使用;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姓名:层次:
类别:专业:2015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分子生物学【0462】A卷
题号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一、研究DNA的一级结构有何生物学意义?
所谓的DNA的一级结构,是DNA分子内碱基的排列顺序,指DNA分子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就是指4种脱氧核苷酸的链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4种核苷酸千变万化的序列排列即反映了生物界物种的多样性。为了阐明生物的遗传信息,首先要测定生物基因组的序列。迄今已经测定基因组序列的生物数以百计。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是DNA分子内碱基的排列顺序,DNA分子以密码子的方式蕴藏了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任何一段DNA序列都可以反映出它的高度个体性或种族特异性。
2.mRNA的合成是从DNA链的固定点即操纵基因开始的,并按一定方向进行的;操纵基因控制着邻接的几个结构基因群(操纵子)的转录起始,因而操纵子是一个与转录有关的单位;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终结版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终结版

第7章、基因操作1.PCR过程中的DNA模板变性、模板与引物退火、引物延伸3步的温度设置一般大致是多少?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DNA模板变性(denature):95℃左右高温使模板DNA完全变性。

单链DNA模板与引物退火(annealing):55℃左右引物与模板形成复合物的几率>>DNA分子自身的复性。

引物的延伸(extension):72℃左右耐热DNA聚合酶在最适温度下催化DNA合成反应。

2.衡量PCR好坏的参数主要有哪些?一般来说好的结果如何体现?特异性Specificity:最好只有目的DNA带。

真实性Fidelity:DNA序列正确。

产量Quantity:DNA带明亮。

3. 以TaqMan技术为例,简述实时荧光PCR的原理。

PCR扩增时,Taq酶的5’- 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使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4. 用于核酸探针标记的32P ATP有几种,DNA切口平移标记法、随机引物标记法和5′末端标记分别应该用哪种?为什么?2种:r-32P ATP、a-32P A TP(1) DNA切口平移标记法:[α-32P]-dCTP(2) DNA随机引物标记法:[α-32P]-dCTP(3) DNA的5’末端标记法:[γ-32P]-ATP(4) DNA的3’末端标记法: [α-32P]-dCTP32P的放射性较强,放射自显影所需时间较短,灵敏度极高;特异性极高;对各种酶促反应无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碱基配对的特异性与稳定性和杂交性质。

5. 简述采用Biotin标记探针进行North-South杂交原理和操作流程。

①DNA电泳,转膜,紫外交联固定②洗膜封闭(地高辛标记)③杂交: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靶DNA结合③杂交:Dig标记的探针与靶DNA结合④HRP标记的链亲和素与探针上的生物素结合④HRP/AP标记抗体与Dig结合⑤底物在HRP催化下,反应发光⑤底物与抗体-HRP/AP反应, 显色或发光6.简述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间接法操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课举例说明人的基因组成或结构变化引起的相关疾病(要求:1特定某个基因名称、定位、大小及组成等基本特征。

2基因组成或结构变化的过程、结果和表型)。

疾病:严重复合免疫缺陷病(XL-SCID)名称:受体γ链(γc)基因突变引起。

定位:编码基因位于Xq12~131组成:γc基因8个外显子的135种基因突变,其中5个突变热点;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单个碱基置换(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其次为剪接部位突变、缺失和插入突变结果:该基因编码的产物为白介素(如IL-4,IL-21)。

这些白介素和受体涉及了很多T,B细胞的分化和常熟。

当基因突变时,无功能蛋白质产物生成,导致白介素信号的广泛缺失,进而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的丧失。

第三次课1、请叙述肝细胞对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反应过程。

简洁答案: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与Gi偶联——AC活性下降——cAMP活性下降——平滑肌舒张。

胰高血糖素能受体——激活Gs、增加AC活性——cAMP——PKA(增加肝糖原分解)叙述答案: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中的任何一种激素同肝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激化G 蛋白,G蛋白化a亚基,a亚基激化腺苷酸环化酶(AC),AC催化小分子信使cAMP的产生,cAMP结合PKA,通过变构调节作用激化PKA,PKA通过磷酸化作用激化或抑制各种效应蛋白,继续传递信号,PKA激活磷酸化酶b激酶,促进糖原的分解代谢,糖原分解成1-磷酸葡萄糖,然后进一步分解为6-磷酸葡萄糖随后进入血液。

激活的PKA计入细胞核使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

磷酸化的CREB结合于cAMP反应元件(CRE),并与CREB结合蛋白(CBP)结合。

与CREB结合后的CBP作用于通用转录因子(包括TFIIB),促进CFIIB 等通用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激活基因的表达。

2、细胞膜在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答案1:屏障作用,位于细胞膜的某些能特异性地与外源性物质结婚,并诱发细胞产生某些特定的生理生化反应,并最终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答案2:每个细胞在机体内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不断受到其生活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各种信号,如化学、机械、电刺激信号,一般首先作用于细胞膜,膜上某些特异性蛋白质能选择性地接受某种特定信号,引起细胞膜两侧电位变化或细胞内发生某些功能改变;细胞膜的这种作用称为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经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换而影响其生物学功能,这一过程称为细胞信号转导,这是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基本生物学方式。

其中,水溶性信息分子如肽类激素、生长因子及某些脂溶性信息分子(如前列腺素)等,不能穿过细胞膜,需通过与膜表面的特殊受体相结合才能激活细胞内信息分子,经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将细胞外信息传递至胞浆或核内,调节靶细胞功能,这一过程称为跨膜信号转导。

其过程包括:①胞外信号被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蛋白识别,受体被活化;②通过胞内信号转导物(蛋白激酶,第二信使等) 的相互作用传递信号;③信号导致效应物蛋白的活化,引发细胞应答(如激活核内转录因子,调节基因表达)。

脂溶性信息分子如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等能穿过细胞膜,与位于胞浆或核内的受体结合,激活的受体作为转录因子,改变靶基因的转录活性,从而诱发细胞特定的应答反应。

第四次课1.试述外源基因在原核体系中的表达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外源基因表达所要具备的条件︰(1)编码区不含插入序列(mRNA-cDNA);(2)位于启动子下游,方向一致,原有的读码框不变;(3)含起始密码子(AUG),终止密码(TAA);(4)转录的必须有SD序列,调节SD序列与第一个AUG间的距离;(5)选择系统编号的简并密码;(6)增强产物的稳定(如︰融合蛋白,信号肽)。

影响因素︰(1)启动子的强弱(主要因素);(2)基因的剂量;(3)RNA转录效率(SD互补,AUGSD距离及序列,AUG前后核苷酸序列的适宜性);(4)密码子;(5)表达产物的大小;(6)产物的稳定性。

2.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依据蛋白质的性质分为哪几大类,请列举其中的一类,谈谈它的原理及应用。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可分为︰①依据溶解度差别,如硫酸铵分离法;②依据分子大小不同︰透析、超过滤、离心法、凝胶过滤层析、凝胶电泳;③依据蛋白质分子带点性质不同︰电泳、离子交换层析;④依据蛋白质吸附性质不同︰吸附柱层析、吸附薄层层析;⑤利用蛋白质的特异性配体︰亲和层析。

举例︰电泳。

其原理︰在一定PH值下,细胞表面带有净的正或负电荷,能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泳动,向正极或负极移动。

各种细胞或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同种蛋白质所带电荷的电量不同,故在一定的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也不同。

(影响颗粒电泳迁移率的因素︰缓冲液,电场,支持介质)类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点聚焦电泳、毛细管电泳。

应用︰电泳的类型很多,应用范围也很广,如︰SDS-PAGE,常用于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目前,双向凝胶电泳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技术。

3.以人GM-CSF为例,写出获得该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纯品的流程。

1、GM—CSF全基因及可溶性sGM—CSF基因PCR扩增。

2、含肠激酶位点的pth10HisA·sGM —CSF表达载体的构建(纯化后的GM—CSF,sGM—CSF及质检)。

3、诱导表达pth10HisA·sGM —CSF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

4、sGM—CSF融合蛋白的制备<1度工程菌的培养2度超声破坏菌体。

5、sGM—CSF融合蛋白的纯化<1度融合表达载体pthhisa在硫氧还蛋白融合段有组氨酸标签,用M2+固相化的chelating sepharose fast flow 填材料进行亲和,层析2度将可溶性表达产物(超声波,噬菌体的离心上清)与亲和柱结合,用2信柱床体积以上的A液过柱至基线平稳,用B液(A液加入朱唑至浓度为50mmol/L)梯度习脱5—10个柱体体积,用AKATA Explore进行检测,收集各洗脱液)。

6、sGM—CSF融合蛋白的肠激酶切割及纯化。

7、sGM—CSF融合蛋白及非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第五次课一、基本概念1.siRNA:引导RNA:在RNAi的起始阶段,加入了dsRNA或内源性pre-miRNA被Dicer酶切割为19-23nt 长的小分子,用于干扰dsRNA。

si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是一种小RNA分子(~21-25核苷酸),由Dicer(RNAase Ⅲ家族中对双链RNA具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

SiRNA是siRISC的主要成员,激发与之互补的目标mRNA的沉默。

2.miRNA:大小约21-23个碱基的ssRNA,有具有发夹结构的约70-90个碱基的ssRNA前体经Dicer酶加工生成。

是非编码RNA,参与调控基因表达,但其机制区别于siRNA介导的mRNA降解。

具有高度的保守型,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

Micro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

成熟的miRNAs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物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mRNA或者阻遏靶mRNA的翻译。

最近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各种各样的调节途径,包括发育、病毒防御、造血过程、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等。

3.Dicer proteinRNaseⅢ家族成员之一,可特异识别dsRNA,以来ATP逐步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方式引入的dsRNA(或pri-miRNA),将RNA降解为3’端有2个碱基突出的19-23bp 的dsRNA(siRNAs)。

该酶是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属于RNase III家族中特异识别双链RNA的一员,它能以一种ATP依赖的方式逐步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将RNA降解为19-21bp的双链RNAs(dsRNAs),每个片段的3’端都有2个碱基突出。

4.RISC一种RNA-蛋白质复合物,通过与目标mRNA完全护着部分的互补配对来实施切割或者翻译抑制的功能。

siRNA组装siRISC,miRNA组装miRISC。

RISCs包括两种类型:切割型和不切割型,这由RISC当中的AGO蛋白决定。

RNA诱导沉默复合体(英语: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一种由siRNA与Argonaute 蛋白和Dicer酶复合形成的复合物。

在RNAi中,利用siRNA的反义链切割靶mRNA,达到基因沉默5.PTGS转录后基因沉默:在基因转录后的水平上通过对靶RNA进行特异性降解而使其失活。

二、请说明RNAi的作用机制病毒基因、人工转入基因、转座子等外源性基因随机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内,并利用宿主细胞进行转录时,常产生一些dsRNA。

宿主细胞对这些dsRNA迅即产生反应,其胞质中的核酸内切酶Dicer将dsRNA切割成多个具有特定长度和结构的小片段RNA(大约21~23 bp),即siRNA。

siRNA在细胞内RNA解旋酶的作用下解链成正义链和反义链,继之由反义siRNA 再与体内一些酶(包括内切酶、外切酶、解旋酶等)结合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

RISC与外源性基因表达的mRNA的同源区进行特异性结合,RISC具有核酸酶的功能,在结合部位切割mRNA,切割位点即是与siRNA中反义链互补结合的两端。

被切割后的断裂mRNA随即降解,从而诱发宿主细胞针对这些mRNA的降解反应。

siRNA不仅能引导RISC切割同源单链mRNA,而且可作为引物与靶RNA结合并在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作用下合成更多新的dsRNA,新合成的dsRNA再由Dicer切割产生大量的次级siRNA,从而使RNAi的作用进一步放大,最终将靶mRNA完全降解。

答:dsRNA进入细胞内,被一种具有类似RNase tlI活性的核酸内切酶Dicer结合,并被酶切成19~23nt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在ATP的作用下,siRNA与由多种蛋白质结合形成且具有活性的RNA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1TIpiex,RISC)结合,RISC具有解螺旋酶的功能,使与其结合的siRNA双链解螺旋成单链,释放正义链,保留反义链,随后识别并结合细胞内与其反义链相互补的mRNA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