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
颈部血管B超

颈部血管B超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一、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原理和成像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 ,赫兹)以上,超过人耳听阈值上限的声波。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的图像和数据。
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和过程主要是依据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特性,其中,主要包括一下三方面:①声阻抗特性②声衰减特性③多普勒特性。
1、多普勒效应(Dopplereffect )是指声源与接收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收的声波频率会发生改变的现象,这种差别称之为多普勒频移或差频(f d )。
1842年首先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约斯琴?约翰?多普勒提出的。
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检测物体的运动。
多普勒频移(fd )与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o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超声束与血流之间夹角(θ)的余弦成正比,与声速(C )成反比,多普勒频移f d 公式为:f d =f r -fo =θcos cfo 2v •• 公式中fd 、cos θ仪器均可显示,fo 及C 为已知,可以计算出V 。
fo 发射超声波的频率;f r 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f d 多普勒频移;V 反射物体运动的速度;C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θ超声波与反射体运动方向间的夹角。
由此而知,f o 和v 均为零时,声源与接收器之间不产生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2、多普勒超声成像类型:(1)连续超声波多普勒技术(continuousultrasonicwaveDopplertechnique ):以频谱显示。
应用连续超声波接收运动物体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简称CW 。
其优点为可以测定高速血流,常用于测定心脏瓣口狭窄或返流的高速血流。
缺点为没有距离分辨能力,不能区分信号来源深度。
128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d t r e o s r c e y me n fa v n e e s l n l ss( a a we e r c n t u t d b a s o d a c d v s e ay i AVA)。v l mer p e e t t n ( a ou e rs n ai o VR) ,m a y pa e( P n l n M R) ,
使用 P ip r l c 4排 1 8层 螺 旋 C 进 hl sB ii e6 i ln 2 T 行 扫 描检 查 , 采用双 筒 高压 注射 器 以 3 9 . mls . ~4 5 /
1 7
医 学 影像 学 杂 志 2 1 0 2年 第 2 2卷 第 1期 J Me ma ig Vo. 2 N . 0 2 d I gn 12 o 12 1
Co lso 12 - lc ncu i n: 8 sie CT n og a hy e m i to f e k blod v s es i r fe tve m e h a gi r p xa na in or n c o e s l s a ve y e f c i t od,w hih p s s e m — c os e s s i
[ ] KuzkB , eu hmpNJ i ma K.Nerv sua p 3 sy S B ac a ,Fs nE h uo aclr — a
度 , 研究 总 结 7 本 4例行 颈 部血 管 C A 检 查患 者 的 T
影像 资料 , 讨 1 8层 螺旋 C 对 颈 部 血 管 疾 病 的 探 2 T
诊 断 和临床 应用 价值 。
1 材 料 与 方 法
率 和 空 间 分 辨 率 [ 。 而 升 级 后 的 P LP r— 2 ] HI IS B i l
颈部血管彩超、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价值分析

颈部血管彩超、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价值分析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通过颈部血管彩超与MRA进行检查。
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优缺点。
结果采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时,可以直观的发现患者椎基底动脉出现扭曲、变细与闭塞情况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或斑块的形成,检测异常例数有25例(65.00%),采用MRA检查时,可以直观的显示患者椎基底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变细、闭塞或是狭窄情况,检测异常例数有20例(50.00%)。
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在显示患者椎基底动脉壁硬化、内附壁血栓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MRA在显示椎基底动脉整体形象方面更为直观,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基础上联合MRA复查。
标签: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部血管彩超;MRA;病因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是与椎基底动脉狭窄、颈椎骨源型压迫有着直接的关系。
临床诊断时多采用颈部血管彩超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扫描,通过影像学分析结果进行确诊。
充分掌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原因对提高临床治疗与诊断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现根据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通过颈部血管彩超与MRA进行检查。
方案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临床研究。
颈动脉CT_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世界复合医学2024年1月第10卷第1期颈动脉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张晔锋[摘要]目的对比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在头颈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A和MRA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共检出中度狭窄及以下患者41例,中度狭窄以上患者19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价值。
结果 MRA与CTA的准确度分别为95.00%、88.33%,灵敏度分别为95.12%、90.24%,特异度分别为94.74%、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种诊断方法对动脉狭窄、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的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CTA与MRA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效果均较为显著,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较高,但MRA略高于CTA。
[关键词]颈动脉CT血管成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头颈部疾病;成像特点[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94X(2024)01-0075-03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4.10.01.20Diagnostic Value of 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and MR Angiog⁃raphy (MRA) in Head and Neck Artery StenosisZHANG YefengDepartment of Imaging, Jiangyin Nanzha Hospital,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21440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in head and neck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sixty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ead and neck artery stenosis admitted to Jiangyin Nanzha from October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CTA and MRA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was the gold standard. A total of forty-on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teno⁃sis or below and ninetee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tenosis or above were detected.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MRA and CTA were 95.00% and 88.33%, the sensitivity was 95.12% and 90.24%,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94.74% and 84.21%,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conformity rate of artery stenosis, aneurysm and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VM) between the to diagnotic methods (all P>0.05). Conclusion Both CTA and MRA have significant diagnostic effects on head and neck diseases,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is higher, but MRA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CTA.[Key words]Carotid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R angiography; Head and neck dis⁃eases; Imaging characteristics头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是一种融合了CT增强和CT后处理的新技术,利用 CT体积重建(CT Volume Reconstruction, CT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和CT模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 CTVE)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的细节信息,是头颈部血管形态变化和血管病变、显示病灶和周边血管之间联系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和方法[1]。
颈动脉彩超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

裹 2 两组 斑 块 超 声 学 分 类 [ ( ] 例 %)
对 IV 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CD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 随机 选 择 2 1 年 在 本 院 神 经 内科 住 院 及 门 诊 01
患 者 1 8 , 龄 加 一8 1例 年 O岁 , 6 男 5例 , 5 女 3例 ; 头 颅 C 经 r确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00 ① .5
超声 诊 断 仪 。 对受 检者 依 次 检查 颈 总 动 脉 、 内动 脉 、 外 动 颈 颈 脉 、 动 脉 测 动 脉 的 内径 及 颈 总 动 脉 内膜 中 层 厚 度 (M ) 观 椎 IT ,
察 有 无 斑 块 、 块 的 形 态 及 性 质 、 算 颈 动 脉 管腔 狭 窄 程 度 。 斑 计 13 统 计 学方 法 : 数 资 料 进 行 . 计 验, P<00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O
颈 动 脉 彩 超 检 测 对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疾病 的 临床 价 值
梁淑银 , 金萍 , 吴 段 琼 ( 西桂 林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 西 广 广 桂林 5 10 ) 40 1
[ 摘
要】 目的 : 探讨缺血性 脑血管病(C D) IV 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 的l 临床意义 。方法 : 18 对 1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
颈部血管超声医学知识点

颈部血管超声医学知识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医学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颈部血管超声是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血管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监测。
本文将介绍颈部血管超声医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颈部血管超声医学的意义颈部血管超声医学可以通过无创的方式对颈部动脉和静脉进行评估。
颈部动脉是供应大脑血液的关键血管,颈部静脉则与颈部血液循环有关。
通过对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可以准确地评估动脉和静脉的病变情况,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炎症等,从而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一般包括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评估。
颈内动脉的检查主要包括颈内动脉内膜厚度测量以及斑块检测。
颈外动脉的检查主要包括血管直径、血流速度和血流形态的评估。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和狭窄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三、颈静脉超声检查颈静脉超声检查主要是评估颈静脉的通畅性和阻塞情况。
静脉阻塞可导致颈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颈部水肿、面部水肿等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通过颈静脉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评估静脉狭窄和阻塞的位置和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
四、颈部血管超声中的技术颈部血管超声采用的是超声波技术,主要包括B超(B-mode)、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脉冲多普勒超声。
B超可以显示出颈部血管的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血流方向和速度,脉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血流的脉冲波形。
这些技术的结合应用,可以提高颈部血管病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五、颈部血管超声的应用领域颈部血管超声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中十分重要,可早期发现动脉内膜增厚、动脉斑块等异常情况。
其次,颈部血管超声在动脉瘤的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再次,它可以评估颈部静脉阻塞导致的面部水肿、颈部水肿等症状,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此外,颈部血管超声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侵犯血管、颈部血栓形成等其他病情。
术前彩超定位对颈部血管外伤的价值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年3月第5卷第2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5, No.2, Mar 2019•论著•术前彩超定位对颈部血管外伤的价值白斗蒋岚杉张效杰武少辉王雪刚高林绵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四川 621000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彩超定位颈部大血管损伤时的意义及价值。
方法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2011年01月至2018年12月因颈部大血管外伤入院的28例患者,按照入院手术探查前是否采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进行分组,不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为对照组;急诊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为研究组,同时使用记号笔标识颈部血管体表走行位置,每组14例。
对两组伤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对照组术中失血量(600.71±78.49)ml 高于研究组(539.57±87.84)ml,并发症发生率28.57%高于研究组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完成血管修补需要(144.50±20.06)min高于(122.43±19.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术前使用彩超对颈部外伤患者进行检查,便于术中操作进行及时抢救和有效的止血等治疗。
关键词:颈部大血管;损伤;急救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8/ki.issn2096-0646.2019.02.008Using Duplex ultrasonography before neck vascular trauma operation cangive our the effective valueBai Dou Jiang Lanshan Zhang Xiaojie Wu shaohui Wang Xuegang Gaolin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Sichuan 6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after using Duplex ultrasonography when the neck vascular damaged. Method Twenty-eight patients admitted to Mian Yang Central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8 for cervical vascular traum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cervical vascular color Duplex 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before admission, and no cervical vascular color Duplex 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Emergency cervical vascular color Duplex 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walking position of cervical vascular body surface was marked with a marker pen, with 1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operation time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of control group (600.71±78.49) m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tudy group (539.57±87.84) ml,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28.57% higher than that of study group (7.14%),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operation time in control group (144.50±20.06) mi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tudy group (122.43±19.39) min,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neck trauma were examined[作者简介] 白斗,男,四川绵阳市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血管及炎性因子的研究[通信作者]蒋岚杉(Jiang Lanshan,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2387609@127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5, No.2, Mar 2019颈部外伤时往往是一种复合性损伤,损伤的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神经及骨骼[1]。
健康体检人群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健康体检人群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发表时间:2017-05-16T14:02:55.6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作者:姚宏莉[导读] 对体检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检查,可明确体检者颈部病变情况。
(武警成都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分析对健康体检人群实施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66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266例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血管进行了检查,对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
结果:266例受检者中,21.9%检出内膜增厚,19.9%检出斑块形成,27.1%检出脑血管病变,不同性别的受检者以上三项检出率比对无突出差异,(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检者以上三项检出率比对则可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体检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检查,可明确体检者颈部病变情况,临床上应该将此检查纳入到常规体检项目中,尤其是针对年纪在50岁以上的体检者,以实现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
【关键词】健康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205-0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动量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使颈部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对人们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险[1]。
而对于颈部血管疾病,早期检出,并及时施予干预极为关键,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能否得到有效改善。
我院近年来进行健康体检时,应用彩色多普超声对颈部血管进行了筛查,现选择其中的266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其检查的过程及结果,总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健康体检者实施颈部血管检查的临床价值,现将研究呈现如下。
1.对象以及方法1.1 研究对象在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这一期间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择266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男性例数/女性例数=135/131,35岁~78岁,均值是(56±6.7)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血管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颈部血管彩超
1、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的适应症:
中风、颈椎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
出现头痛、头晕、手麻、肢体无力等症状的患者;
高危病人的筛选: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
颈动脉手术患者判断狭窄率及术前定位;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判断血流通畅程度等。
2、颈部血管检查内容:颈总动脉错误!未定义书签。
、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起始段、椎动脉颅外段
3、正常椎动脉:有的学者将椎动脉分为三段:
第一段(V1)是椎动脉的起始部和其近侧段
第二段(V2)是椎动脉的椎间段
第三段(V3)是位于寰椎的部分,其走行弯曲,血流颜色是双向,V3的特征性血流
4、颈部血管彩超在脑卒中的应用价值:评估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在脑卒中急性期评估的价值;在脑卒中后期对康复疗效的评估
二、颈部血管彩超的评价
①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
(内中膜增厚(1–1.5 mm);正常内中膜(<1.0 mm))
②对狭窄处斑块的结构和回声特征进行评估。
(不规则型、不均质性斑块易引发斑块的破裂、出血、溃疡形成、斑块或血栓脱落,是造成栓塞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
1、动脉硬化斑块的分类
(1)根据斑块表面纤维帽的完整性、表面光滑性等形态学特征,分为:
规则形:以扁平形多见,表面光滑,呈弧线形突出于管腔,表面纤维帽呈细线状中等水平回声。
不规则形:斑块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纤维帽不完整,表面回声不连续。
溃疡形:斑块表面纤维帽破裂,局部组织缺损,表现为火山口样特征,CDFI:表现为血流向斑块内灌注的特征。
(2)按声学特征分类
根据斑块对声波吸收和反射所表现出的声学特征,分为:
均质回声型:斑块内部回声均匀,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中等水平回声或强回声。
不均质回声型:即斑块内部大于20%的面积出现声学特征不一致,表现为强弱不等的回声改变。
低回声区域兼有等回声,等回声区域兼有强回声病变等。
2、(1)颈动脉狭窄测量
内径狭窄(%)=[(D-d)/D]X100% 血管纵断面,用于对称性狭窄,评价狭窄程度;
面积狭窄%=[(A-a)/A]X100% 取血管横断面,用于对称及非对称性狭窄,评价狭窄程度
(2)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狭窄率(%)PSV
(cm/s)
EDV
(cm/s)
PSV
ICA/CCA比值
0 <125 <40 <2 <50 <125 <40 <2 50~69 125~270 <110 >2
70~79 80~99 >270
>270
110~140
>140
>4
>4
(3)颈动脉狭窄分级:
①轻度狭窄:颈总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起始段可见一低回声均质性斑块,表面光滑,未引起明显狭窄(<50%)。
CDFI示:血管内局部血流充盈缺损;PW示:Vmax<125cms。
②中度狭窄:轻重之间
③重度狭窄:颈内动脉的低回声斑块,引起70~79% 的狭窄。
CDFI示:狭窄处花色血流;PW示:PSV:284 cm/s;EDV:114 cm/s。
三、(一)在脑卒中急性期评估的价值(评估有无血栓形成;目前血管状况;再次中风风险)发生急性卒中血流动力学改变
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RI、PI较正常明显升高。
脑血管外周阻力越大,RI和PI越高,表明脑中风患者的脑血管末梢阻力较正常人升高。
脑中风患者颈动脉壁增厚,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弹性低,外围阻力增高,加上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粘度也高于健康人,因此,颈动脉血流流速常低于正常人。
(二)在脑卒中后期对康复疗效的评估
内中膜厚度;斑块是否变为稳定;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狭窄程度;血管血流再通情况;是否形成侧支。
四、大动脉炎
好发于年轻女性;最多发生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根据受累血管的不同部位分为四型:头臂型、胸腹主动脉型、肾动脉型、混合型
超声特点:病变动脉管壁增厚,呈梭形或不规则形,正常结构消失,回声偏低或不均匀;外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管腔呈不同程度狭窄。
CDFI能较精确地反映出管腔的狭窄程度和病变的范围,病变局限则其内血流速度增高;病变弥漫时,则为正常或低速血流。
五、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可显示:椎动脉狭窄;椎动脉走行迂曲;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起源异常);椎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流量减少;阻力指数增高
椎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狭窄或闭塞部位在椎动脉的起始部。
其PW特征:(1)狭窄出口血流速度增高;(2)狭窄远侧(>2cm)血流速度降低(<10cm/s);(3)狭窄前血流减低。
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有的学者将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引的患侧椎动脉反流分为四级:
0级为无椎动脉反流
1级为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降低
2级为椎动脉双相血流
3级为动脉完全的反流
七、颈动脉瘤
颈动脉瘤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的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
颈动脉瘤可发生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
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由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较少见。
分类:①真性动脉瘤;②假性动脉瘤;③夹层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整个外径较正常增宽,动脉管腔被分成真腔和假腔,假腔内径一般大于真腔,其之间的隔膜随心动周期摆动,收缩期摆向假腔,假腔内可伴有血栓形成。
CDFI显示真腔有血液充溢,假腔内见血栓形成,无明显血液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