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97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197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197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1、“秩序”的读音是“chìxù”。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拿来主义》运用了先立后破的写作方法。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夜空,常常见到()(),各种各样的极光。

[单选题] *五光十色千姿百态(正确答案)五彩缤纷形状怪异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形状怪异五彩缤纷4、“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中“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脍炙人口”中“炙”的读音是“ji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偏僻(piān)杜撰(zhuàn)B、稀罕(gàn)溺爱(ruò)(正确答案)C、辜负(gū)风骚(sāo)D、愚蠢(chǔn)纨绔(kù)7、“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 红缯zēng 乳酪lào(正确答案)B、背负bèi 树冠guān 萌蘖nièC、龟裂guī宋徽宗huī贮藏zhùD、谚语yàn 紫绡qiāo 果梗gěng9、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绰号(chuò)亘古(gèng)粗犷(guǎng)藏污纳垢(gòu)B.坍塌(tān)蛮横(hèng)荣膺(yīng)自惭形秽(huì)(正确答案)C.柠檬(ling)滞留(zhi)驰骋(chéng)怒不可遏(é)D.虬枝(qiú)簇新(chù)倜傥(tǎng)悲天悯人(mǐn)11、《望岳》的作者是()[单选题] *李白杜甫(正确答案)李贺李商隐1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一幢房屋dòng 眉黛hēi(正确答案)B、一声嗥叫háo 灵动língC、旮旮旯旯gā点缀zhuìD、一抹金黄mǒ盛开shèng13、“参”字是个多音字,在“参军”“人参”“参差”三个词语中的读音各不相同。

2010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2

2010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2

2010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2新高考新题目2010-06-16 173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解读漳浦一中语文组张小溪(请注明)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6分)(1)既见复关,。

(《诗经·氓》)(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5)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能力等级为A级。

要求准确无误地进行上下句默写。

从选句所属篇目的体裁来看,主要涉及诗、文、楚辞、赋、词等,面比较广。

从选句内容看,属于典型的、常见的句子,难度不大。

考生在默写时,可能在“载”“臾”“也”“厚”“孰”“抱”“长”“堪”“ 摘”等字出现错误,有的考生因字形不够熟悉,写错了,如“臾” “堪”;或是因音同字异而写错了,如“孰” “长”;或是笔误,缺胳膊少腿的,如“载”“厚”“ 摘”等。

【参考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

(2024年高考真题含解析)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全国甲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含解析)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全国甲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语文试卷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海洋环境。

要实现海洋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各国必须摒弃传统的大国争霸思路,充分照顾彼此的安全关切和合理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海盗、人口走私、贩毒等海上犯罪行为,在涉及海洋权益争端时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短期内无法协商的问题可以考虑搁置争议。

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愿景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同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发挥海洋作为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积极作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

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各国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各国都希望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资源。

如何才能在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又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发展的“四个转变”:“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

2024年福建语文高考试卷

2024年福建语文高考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A. 《子夜》
B. 《骆驼祥子》
C. 《呐喊》(正确答案)
D. 《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王安石(正确答案)
D. 苏轼
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
A. 破釜沉舟
B. 三顾茅庐
C. 忍辱负重(正确答案)
D. 指鹿为马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哪位女性人物有着深厚的感情纠葛?
A. 林黛玉(正确答案)
B. 薛宝钗
C. 王熙凤
D. 贾元春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之一?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D. 《西游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境?
A. 战争的残酷
B. 旅途的艰辛与希望(正确答案)
C. 田园的宁静
D. 爱情的甜蜜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
A. 李白(正确答案)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体现了什么教育思想?
A. 严格管教
B. 环境对人的影响(正确答案)
C. 天赋决定论
D. 因材施教
下列哪部作品是巴金的代表作?
A. 《围城》
B. 《家》(正确答案)
C. 《春桃》
D. 《骆驼祥子》。

2010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必备资料)

2010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必备资料)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福建省1977年高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1977年高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1977年高考语文试卷1、1苏轼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平了。

[单选题] *磨(正确答案)刷冲洗3、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ī)侍候(shì)浮光掠影(nüè)(正确答案)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4、“敕造”中“敕”的读音是“sh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凄切qiè执拗niù良辰美景chén(正确答案)B、凝噎yè吮吸yǔn 遂心如意suìC、辑录jí恪守gè数见不鲜xiānD、血液xuè脑髓suǐ兰舟催发fà6、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描写的周瑜是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年青将领形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语句中加括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 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正确答案)D. 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8、1一人不排队挤上公交车,众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师者,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3)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4)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6)夕阳西下,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王昆绳书①[清]方苞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

接手书,义笃.而辞质。

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

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

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

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

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

聚落居人,貌甚闲暇。

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

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

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

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

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

2013年福建卷

2013年福建卷

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3)?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6)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龙洞山记【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

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

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

世兵,逃乱者多此焉。

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

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

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

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

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

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

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

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封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荀子《劝学》)(2),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

《陋室铭》)(3)?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二)文言文阅言(15分)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张祖传[明]张岳张祖,字彦宗,以字行。

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

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

祖疑之,入白母。

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

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

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

逮久弗获。

会天变肆赦,乃归。

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

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

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孙一人为吏。

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

时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属.之。

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

未几,云南布政张公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成,守法不易也。

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

祖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

为治当责实效。

今法制已定,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紞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能用。

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

紞曰:“无逾.祖矣。

”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

紞被谴自经③,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殡。

殡毕,哭奠而去。

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④,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

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夫,与讲究磨砺。

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

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⑤输税,免其罪。

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

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摘编自《小山类稿》)[注]①若:或者。

②方田:指方田均税法。

紞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杀。

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

⑤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绳.吏之法尤峻绳:捆绑。

B.即以其事属.之摇属:交付。

C.无逾.祖矣逾:超过。

D.不可胜.计胜: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于职尽责的一组是(3分)①闽中法令严核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③昼夜栉理而错画之④为治当责实效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紞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D.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3分)译:(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

(3分)译:(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

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冯云卿靠放高利贷挣起了一份家产,因投机公债库券,很快就亏折了,但他不承认是自己失误,而认为是运气不好。

(《子夜》)B.觉慧去看生病的祖父,祖父对他说,冯家的亲事不能不提,要他去把二哥找回来谈这件事,但是觉新等人却把觉民藏了起来。

(《家》)C.老葛朗台知道欧也妮把私房钱给了堂弟,大怒,把她关在房间里。

克罗旭得知后,提醒他欧也妮拥有母亲去世后的遗产继承权,劝他善待欧也妮。

(《欧也妮·葛朗台》)D.伽西莫多因为出奇的丑陋,没有参赛却意外地当选为愚人王。

当有人称他是十全十美的愚人王时,伽西莫多激动地说:“谢谢!”(《巴黎圣母院》)E.押解马斯洛娃这一批人的火车就要开了,涅赫柳多夫去为她送行。

见到他,马斯洛娃很高兴。

涅赫柳多夫告诉她,下一班火车他也去西伯利亚。

(《复活》)8.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徐晃解陈宫至。

(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陈宫被俘前辅佐的是谁?陈宫所说的“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

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

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冶的有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第()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

(《论语·里仁》)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注]①不处:不享有。

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

(2分)答:(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题。

阅历与读书赵迎辉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

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

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

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

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

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

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

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

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

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

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

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 年10 月28 日)10.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1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3分)答:12.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

(3分)答:(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题。

祖屋农人祖屋,是我内心深处最鲜活的那一处,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风雨的侵蚀,抑或因晾在空气下而变质。

在我心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由喧嚣到沉寂,到后来一直缩进我的梦里,晶莹成了枕边的一颗泪珠。

在很长的时间里,祖屋是我的整个世界。

或许是自第一次睁开眼睛,我便开始了探寻祖屋的秘密。

接下来,便用小小的身躯,摸爬丈量着这个宅院……祖屋的大门朝东南。

所谓的大门,只是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而已,柴扉上钉着小扣,上着一把几乎锈透了的老锁,其实只是做做样子。

主屋是三间西屋,石头砌垒的底层墙上,土坯一直到顶,其上是用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

正屋用细泥糊就的外墙面,被风雨侵蚀,一条条的细槽沟和窄缝遍布其上,斑驳着岁月的手艺。

祖屋中,正正当当四平八稳地摆着一张八仙桌。

记事起,就觉得爷爷除去到院里纳凉、到地里干活之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桌子右边——也被我们称为“上首”——他那把椅子。

每年除夕夜,总是这样一幅场景:爷爷稳坐上首,爸爸、叔叔、哥哥、我和堂弟则围桌而坐,相互让菜、敬酒、劝酒,奶奶则带着她的儿媳们张罗忙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