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指南
t∕cecs 666-2020 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技术规程

t∕cecs 666-2020 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技术规程
T∕CECS 666-2020《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技术规程》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标准,它对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规划、设计、监测与控制、调适及运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
该标准适用于介质温度不大于95℃、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供冷供热系统。
该标准强调了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优先选用工业余热废热、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技术等能源供应方式。
在系统规划方面,它规定应根据当地能源状况、建筑用途和功能、建设进度、使用要求等,结合国家有关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方针政策进行综合比较确定能源方案。
在设计方面,该标准要求系统设计应遵循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并给出了详细的系统设计指南,包括系统形式的选择、能源站的设计、输配管网及换热站的设计等方面的规定。
在监测与控制方面,该标准规定了能源站与一级管网的监测与控制要求,以及换热站的相关要求,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该标准还对系统的调适及运行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调适和运行的通用规定、供冷调适、供热调适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T∕CECS 666-2020《区域供冷供热系统技术规程》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标准,它为区域供冷供热系统的规划、设计、监测与控制、调适及运行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定,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能效和安全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新北方冷却塔冬季运行防冰措施zzppt课件

涂层防冰优点
长效性强,无需经常维护,对冷却 塔运行影响小。缺点:涂层性能受 环境影响,可能失效,需要定期检 查和补涂。
03
CATALOGUE
防冰措施与应用
预防性防冰措施
气象监测
建立精细化的气象监测系统,对温度、湿度、风速等关键气象要 素进行实时监测,以提前预警可能的结冰条件。
效果评估
经过加强防冰措施后,化工厂冷却塔在冬季运行稳定,未 再出现结冰故障,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实践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多样化防冰措施
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 应综合运用多种防冰措 施,例如进风口防冰设 计、内部加热、优化水 流速等,以提高防冰效 果。
定期检查与维护
为确保冷却塔在冬季正 常运行,应定期进行设 备检查、清理结冰、修 复受损部件等维护工作
冷却塔冬季运行的监控与预警
建立监控系统
建立完善的冷却塔冬季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冷却塔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关 键参数,以及防冰设施的工作状态。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预警机制
根据监测数据,设定合理的阈值和报警规则,建立预警机制。当监测到异常情况 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冰层形成和损坏冷却塔。
最新北方冷却塔冬 季运行防冰措施 zzppt课件
目录
• 北方冷却塔冬季运行概述 • 防冰技术与原理 • 防冰措施与应用 • 实际运行中的注意事项与维护管理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CATALOGUE
北方冷却塔冬季运行概述
冷却塔冬季运行的重要性
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摘要针对冷却塔供冷系统中的供冷形式的选择、供水温度的选择、切换温度的确定、冷水温度的控制以及冷却水泵与系统的匹配等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冷却塔供水温度冷却塔供冷利用自然冷源,解决冬季、过渡季某些建筑的供冷需要,减少制冷机运行时间,从而得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笔者针对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几个问题,如供冷形式的选择、供水温度的选择、切换温度的确定、冷水温度的控制以及冷却水泵与系统特性的匹配等进行了讨论。
1供冷形式的选择冷却塔供冷大致有如下4种形式:1)开式冷却塔加过滤器;2)开式冷却塔加热交换器;3)封闭式冷却塔;4)制冷剂的自然循环。
这4种形式各有特点,在供冷形式的选择时应该加以考虑。
1. 1开式冷却塔加过滤器(直接供冷系统)在夏季,系统的工作与常规空调的运行一致,但在过渡季,当环境温度足够低时,从冷却塔来的冷却水就直接进入冷冻水系统进行循环,包括进入空调系统的末端调节装置内,如风机盘管、诱导器等,如图1所示。
从能源节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系统效果最好。
不过,开式直接供冷系统需要将冷却水系统与冷冻水系统相连通,这样相对较脏的冷却水会污染干净的冷冻水系统,极易堵塞冷冻水系统中的末端空调装置。
为减少冷却水对管道的堵塞和腐蚀,系统采用专门的水处理设备和专门的过滤器。
加过滤器的系统分为2种:一种为全过滤系统,如图1a所示;一种为部分过滤系统,如图1b所示。
全过滤系统意味着系统中所有的杂质将经过过滤器,从根本上消除阀门和换热器堵塞的可能性,但是有些污物会留在滤料中,增加了水泵的扬程。
部分过滤的优点是不增加系统的水泵扬程,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回洗,而且不需要有过多的滤料,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水质的好坏,大约为泵额定流量的5 %~10 %。
关于水处理方面的问题,应用直接供冷系统需要承担较高的水处理费用,但是其换热效果是最好的,仅1个水泵运行,而且不需要增加任何换热器,这是在选择时所作的综合考虑。
北京中央公园广场项目冷却塔免费供冷系统设计

算 宣溢
t ( ℃)
流 量比 强降 度
( ) At ( ℃) t ( ℃)
其换 热效 率将 直 接影 响 系统 的运 行 效果 和 节能 潜力 。 当 采用 冷却 塔供 冷 系统 时, 板 式换 热 器的 最小 温差 成 为合 理选 择 其 的关 键 因素 , 换热 器 温差 越 小 , 冷
的处理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 同时冷却塔配置形式应根据夏季制冷系统形式 以及工程实际条件 , 合理分组 , 以适应不 同冷却塔夏季运行或全年运行的不 同工 况要 求 。
参考 文献
求 也不 高 , 室 内显热 负荷 可通 过风 机盘 管引 入 的较高 温度 的冷 冻水 来消 除 , 冷
却塔供冷水温条件下 , 风机盘管一般为干工况运行( A S H RA E 建议 , 干工况下, 盘管的冷冻水进水温度应该 比进风的露点温度至少高no . 5 ℃) 。因此冬季应 按风机盘管干工况运行考虑 , 室内冬季供冷负荷应按房间的显热负荷确定 。
应该 是平 均 温差 为 1 ℃的板 式 换热 器 ,主要 原 因 是此 时 通过 该 系 统节 约 的 电
6 . 总结 :
冷却塔供冷技术的节能效果受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中主要有气象条 件、 建筑 负 荷特 点 、 供 冷温 度 、 系 统形 式 和设 备 等因 素 。
耗大 于板 式换 热 器价 格 的增 长 。 ( 5 ) 冬季供 冷 系统 空 调侧 供 回水 温差 的 计算
空调侧水温差可与夏季相 同。但必须按内区负荷计算对应的流量, 另外,
由于与夏季供冷工况相比, 管路流量减少使得空调水泵扬程减小 , 水泵的参数 ( 1 ) 冷 却塔 免 费供 冷 形式 的选 择 并 没 有 冷却塔供冷通常按冷却水是否直接进入末端设备分为两大类 : 直接式供 与夏 季工 况不 同 。考 虑 到此 时冷 源 已 由冷水 机组 变 成 了板 式 换热 器 , 从 节 能考 虑 , 可 取消 压 差旁 通 流 量控 制 , 对 已有 冷系统和间接式供冷系统 , 根据文献[ 2 】 的研究结果 , 从投资角度考虑, 相同冷 冷 水 机组 侧恒 定 流量 的 限制 , 既 能利 用原 有水 泵 适应 冬 季供 冷 负 荷 的变 化 , 又省 量对应的开式冷却塔+ 板式换热器的初投资不会超 过闭式冷却塔价格的一 的空 调水 泵进 行 变频 控制 , 半 ,因此舒 适 性空 调工 程 中 的冷却 塔供 冷 形式 应采 取 开式 冷 却塔 + 板 式 换热 去增 加 空调 水 泵带 来 的 机房 面 积增 大 、系统设 备 与 管路 阀门 的投 资 增加 , 更 器 的方 式 更为 经济 合 理 。 能体 现 出冷却 塔 供冷 系 统 的节能 性 与经 济性 。
基于北方寒冷天气闭式冷却塔防冻方案及动态监控系统设计

图1 闭式冷却塔结构图1.3 出现问题目前经过对闭式冷却塔多年使用,发现闭式冷却塔在北方寒冷天气状态(温度低于0℃)下使用,极容易造成闭式冷却塔损坏,影响设备冷却水的正常使用。
其中主要出现故障包括内部冷凝管、集水池、收水器、水94中国设备工程 2023.07 (下)95中国设备工程 2023.07 (下)图2 新型冷凝管实物图 图3 新型冷凝管结构图(4)冬季对冷凝管内设置流量大小,降低铜管内的流速,可减少管道内负荷,防止管道结冻。
3 闭式冷却塔动态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3.1 系统设计如图7警报触发器的触发设置、图8报警用户管理。
3.4 动态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实现了对冷却塔水流量、压力以及温度等进行动态监控,实现远程报警功能。
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图5 硬件系统电气图图4 硬件系统原理图96中国设备工程 2023.07 (下)在水流量及压力低于正常设定值(水流量:80m³/h,压力:0.4MPa)将开启备用水泵保证闭式冷却塔的水循环,同时进行现场及远程报警;(2)在循环水温度低于正常设定值(温度:0℃)将开启管道及塔内部伴热带对管道内循环水进行加热,同时进行现场及远程报警。
具体应用目前,针对上述方案,已经我院某厂房闭式冷却塔进行防冻方案试点,主要包括:对外管道进行加装电伴热带,贴保温板保证管道循环水在冬季温度1~3℃,恢复了冷却塔托水盘内加热系统,加装了管道内水压、水流量以及温度监控检测系统,24小时实时检测,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经过一个冬季测试目前该厂房闭式冷却塔无冻坏损坏情况。
预计每年可以减少闭式冷却塔因冬季冻坏所产生的维修成本3万余元,提高了闭式冷却塔的使用效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图7 警报触发器的触发设置图6 硬件系统实物图图8 报警用户管理管理参考文献:[1]谭月普.冷却塔技术研究的发展及现状[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3(05).[2]金玮涛.闭式冷却塔在严寒地区冬季制冷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22 (03).[3]章立新.乙二醇水溶液用于闭式。
冷却塔供冷技术

designsoa st oprov idesomer eferencefordesigni ngi nBeiji nga ndc oldareasint henorthofChi na.
【关键词】建筑节能;冷却塔供冷 ;经济性
【Keywords]bu ildinge nergys aving;coldsupplyingofcooling t ower;economy
冷却芬 净坪塔
水 系统基础上适 当增设部分管路及设备,当室外湿球温度低 至
某个值 以下时,关闭 制冷 机组,通过冷却塔 的循环冷 却水直接
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 冷,以达到节能的 目的。冷却塔供冷 系统
的形式、建筑内部负荷 、气象条件、供冷温度等因素对冷却塔 供 冷系统运行能耗均 有一定影 响。这方面 的研究成果加深 了 我们对冷却塔供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 的认识和了解,并为该技术 的运用提供 了一定 的理论基础 。 2.2 冷却塔供冷 的形式
按冷却水 是否 直接送入空调末端设备来划 分,冷却塔供冷 形式可分为两大类:间接供冷 系统和直接供冷系统 。 2.2.1间接 供冷 系统
间接供冷 系统是指 系统 中冷却水环路 间相互独 立,其能量 传递主要依 靠中间换 热设备进行。其最大优点是保证 了冷 冻 水 系统 环路 的完 整性,保 证环路 的卫生条件 ,但 由于存在 中间 换热损失,使供冷效果有所下降。间接供冷 系统通常有两种 形
l工程建设 与设计
l岛删 壹 l枷 , 丹咖cl
冷 却 塔 供 冷 技 术
Cold Supplying Technology ofCooling Tower
赵 磊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 限公司 ,北京 100120)
北京冷却塔闭式 -回复

北京冷却塔闭式-回复什么是北京冷却塔?北京冷却塔是一种闭式循环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控制和调节热水或冷水的温度。
它通常由一个大型的塔状结构组成,内部设置有水泵、喷头和风扇等设备,以实现水的循环和温度调节。
冷却塔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水的蒸发散热。
当热水从工业生产或空调系统中流经冷却塔时,水会通过喷头均匀分布在塔的顶部。
然后,冷却塔的风扇会将大量的空气吹向喷头,使水分散成小水滴。
而当空气通过水滴时,水分子与空气发生热交换,并部分蒸发,从而带走了水的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
冷却塔可以分为两类:开式和闭式。
其中,北京冷却塔是闭式的,也就是说冷却塔内的水不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这样可以避免水的污染、蒸发量的增加和水的氧化等问题。
北京冷却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发电和空调系统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冷却塔通常用于降低机械设备和工艺流体的温度,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能源发电中,冷却塔则用于冷却发电机组的冷却水,以提高发电效率。
在空调系统中,冷却塔则用于冷却制冷循环中的冷却剂,以保持空调设备的正常工作。
北京冷却塔的设计和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冷却塔的容量,即能够处理的水量。
其次是冷却塔的效率,即能够降低水温的程度。
还有就是冷却塔的耐用性和维护成本等。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冷却塔的性能和运行成本。
在使用北京冷却塔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水的质量,需要定期检测和处理水的污染物,以保证冷却塔的正常运行。
其次是冷却水的循环方式,要避免水的堆积和滞留,以免造成冷却塔堵塞。
此外,还需要定期清洁冷却塔的喷头和风扇,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结起来,北京冷却塔是一种重要且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发电和空调系统等领域的设备。
它通过水的蒸发散热的原理,实现对热水或冷水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尽管使用北京冷却塔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但只有正确使用和维护,它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北京某中心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

488
2.4.1
能耗及运行费用的比较
三种方案的主要设备不同,相应的能耗也是不 同的。为了便于比较, 必须统一比较基准, 比较的依 据如下:
&#
室的通风换气投资费用, 除此之外, 直燃机的使用寿 命较电制冷机组短。表 4 是方案三的主要设备及设
!
1 )考虑北京市的气候条件及工程的功能需要,
夏季空调运行时间按 150 天计算,冬季空调的运行 费用按 125 天计算。 各 2 )假定三种方案的空气处理系统是相同的, 方案均不考虑末端装置的能耗。实际上, 方案二系统 能为空调送风系统提供较低温度的冷冻水,从而实 现大温差低温送风,故能降低空调的初投资和土建 初投资。 夏季空调运行系数为 0.7 , 其中还存在运行优 3) 冬季空调运行系数 0.67 。 化系数, 其值为 0.7 ,
用水量标准 ( 60 ! ) ) ( L/( d・人)
2.2.1.1
1
工程师 866 人 公寓 餐厅 754 "3 人 小计
100 20
24 10
2.5
86.6
3.61 4.52
9.02 6.79 15.81 1.58 17.39
总用电负荷少, 减少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1.5 45.24
2.2.1.2
1 3 128 238 128 238 99 278 310 28 28 39 39 28 1 3 2 4 2 4 4
台 台 台 台 台
119 .0 214 .0 3.0 7.5 18.5 37.0 22.0 55.0 45.0
119 642 3 23 19 111 22 165 135
55.0
55.0 合资
0
概况 该中心总建筑面积 72115 .2m 2,地上建筑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地区冷却塔供冷设计指南前言为更好地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7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设计指南。
本设计指南的技术内容是:1.总则;2.负荷侧系统设计;3.冷源侧系统设计;4.5.节能计算和经济比较。
本设计指南附有若干资料性附录。
释。
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主编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主要起草人: 孙敏生万水娥诸群飞王冷非王旭辉张宇目次1总则2负荷侧系统设计2.1 冬季内区风机盘管负担冷负荷的确定2.2 冷却塔供冷工况时空调冷水温度、供冷量和流量的确定2.3 负荷侧系统和设备配置举例3冷源侧系统设计3.1 冷源侧流量、水温和室外温度的确定3.2 冷源设备的配置举例4冷却塔供冷系统的控制5冷却塔供冷运行时间、节能计算和经济比较5.1 冷却塔供冷运行时间5.2 节能计算5.3 经济比较5.4 节能计算与经济比较公式中的变量附录A 设计例题附录B 风机盘管供冷能力资料附录C 冷却塔冷却特性资料附录D 北京地区全年常用冷却塔供冷时间1.0.112制);3【说明】1.0.2【说明1.0.3121.0.4121)50%。
2)3)4)34【说明2.1.12.1.2【说明2.1.312 新风最低送风温度应考虑以下因素确定:1)与室温的温差不得大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有关规定;2)应考虑采用的新风加湿方式对新风温度的要求;3)风机盘管仅供应空调冷水时,应按室内发热量最低情况下,办公用房室温不低于18℃,商场室温不低于16℃确定。
2.1.4 冬季供冷房间风机盘管负担冷负荷应按下式进行计算:q f=(αq n-q x)/n=(αq n-0.337L x(t n-t x))/n (2.1.4)式中q f——冬季供冷房间内单台风机盘管负担冷负荷(W);α——保证系数,根据设计标准和房间的重要性,可取α=1.0~0.8;q n——冬季供冷房间显热冷负荷(W);q x——冬季新风负担供冷房间的显热冷负荷(W);n ——房间内布置的风机盘管台数;L x——房间新风量(m3/h);t n——冬季内区供冷房间室温(℃);t x——冬季新风送风温度(℃)。
2.2 冷却塔供冷工况时空调冷水温度、供冷量和流量的确定2.2.1 风机盘管宜按下列要求按夏季工况选择:1 夏季风机盘管在室内温湿度和供回水温度工况下、中档风量运行时,应能满足室内冷负荷要求。
2 夏季新风宜处理至室内等湿状态,其负担的室内冷负荷可忽略不计,以适当提高风机盘管的冷却能力。
2.2.2 冬季冷却塔供冷时,风机盘管的最大供冷能力可按风机高档运行考虑。
2.2.3 房间空调冷水最高供、回水温度t L1和t L2应如下确定:1 t L1和t L2应能保证夏季已选定的风机盘管能够满足冷却塔供冷工况时风机盘管负担冷负荷q f,风机盘管不同工况时的冷却能力参数应由生产厂计算提供,缺少资料时可参考附录A估算。
2 t L1不应小于7℃,当风机盘管的t L1为7℃时仍不能满足应负担冷负荷q f时,应考虑提高冬季内区供冷房间设计温度t n,或降低房间保证系数α,重新计算风机盘管负担冷负荷q f。
注:风机盘管的“标准工况”条件如下:1)风机为中档风量运行;2)进口(室内)空气状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试验工况,干、湿球温度分别为27℃和19.5℃(相对湿度为50%);3)机组供水状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试验工况,供水温度7℃,供回水温差5℃,水流量为标准冷量的对应数值。
2 风机盘管“冷却塔供冷工况”条件如下:1)风机为高档风量运行;2)进口空气状态:干球温度为冬季室内计算温度,相对湿度定为30%。
3)机组水流量与标准工况相同。
2.2.4 可采用各典型空调房间风机盘管空调冷水最高供、回水温度t L1和t L2中的最小值(如允许个别房间不保证,也可选用较小值)作为系统空调冷水计算温度。
并用该房间风机盘管负担冷量q f和与风机盘管在标准工况时的供冷量q b之比作为整个内区的总负荷比值β。
2.2.5 冷却塔供冷工况时系统所需供冷量可按下式简化计算确定:Q=∑0.001 q f≈β·Q b(2.2.5)式中:Q——冷却塔供冷工况时系统所需总供冷量(kW);3q f——各房间单台风机盘管负担冷负荷(W),见式(2.1.4);Q b——冷却塔供冷工况时内区各房间风机盘管标准工况供冷量q b的总和(kW),q b见2.2.3;βz——建筑物内需冬季供冷的房间风机盘管负担总冷量与风机盘管在标准工况时的总供冷量之比,按2.2.4确定。
2.2.6 冷却塔供冷时系统空调冷水总流量应按下式确定:G L=0.86Q/(t L2-t L1)(2.2.6)式中:G L——冷却塔供冷时空调冷水总流量(m3/h);Q ——冷却塔供冷工况时系统所需总冷量(kW),见式(2.2.5)t L2、t L1——系统最高回水和供水温度(℃),按2.2.4确定。
2.3 负荷侧系统和设备配置举例2.3.1 空调冷水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举例如图2.3.1所示,空调水系统为分区二管制,空调冷水系统采用二次泵系统,二级泵为变频变流量运行。
此系统除为冬季冷却塔供冷增加了板式换热器外,负荷侧没有增加新设备,是较为经济的配置。
其注意事项如下:1宜利用二级泵作为冬季空调冷水的循环泵使用,不再另外设置循环泵。
系统接管应注意冬季使用板换时不使用定流量运行的一级泵。
2进行二级泵的台数和规格配置时,应同时考虑夏季和冬季的冷负荷量和流量及其调节范围。
【说明】一台(或几台)泵的流量最好与内区风机盘管空调冷水环路的流量匹配,防止即使在冬季满负荷时大流量泵也在低频低效率下运行,且不能满足小负荷时的调节范围。
如按夏季配置相同水泵时单台水泵流量过大,或按冬季负荷配置相同水泵数量过多,可按大小泵同时并联运行考虑设置与冬季小负荷匹配的小泵。
应与过渡季室外温度已不能满足冷却塔供冷而需开启冷冻机、而外区还不需供冷时,冷冻机的大小匹配的问题统一考虑。
3应校核冬季空调冷水流量和阻力变化的情况下,对设计工况下二级泵流量、扬程的影响。
【说明】二级泵扬程是按夏季负荷侧管网和设备阻力确定的,冬季增加了板换阻力,在夏季采用大于5℃的供回水温差时,内区环路冬季流量和阻力也有所增加。
但冬季内区供冷流量远小于夏季满负荷时系统总供冷流量,机房内冷水干管管径按大流量配置,干管阻力减小很多;且板换阻力一般较小,订货时也可提出限制要求。
因此,当夏季采用标准5℃供回水温差时,冬、夏季水泵运行工况的阻力可认为大致相同;如夏季采用大于5℃的供回水温差,应按水泵特性曲线校核二级泵流量扬程范围是否能满足冷却塔供冷工况的需要。
内区风机盘管冷水机供冷:阀1开、阀2关冷却塔供冷:阀2开、阀1关图2.3.1 空调冷水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举例452.3.2 空调冷水采用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举例1 如冷冻机配置了大小冷机,且某单台冷机的空调冷水泵流量与内区供冷流量相同或相似,可以利用该水泵作为冷却塔供冷的空调冷水循环水泵。
如图2.3.2-1所示。
【说明】此系统也仅增设了板换,一次投资较小。
但由于冷机要求定流量,冬季使用板换时水泵也定流量运行不如变流量运行节能。
如要求该水泵冬夏季能够进行变流量和定流量运行的控制转换,相对增加了变频设备投资,并使控制系统复杂。
2 冷却塔供冷采用专用空调冷水循环泵。
如图2.3.2-2所示。
【说明】此系统循环泵完全按冬季供冷工况的流量和管网阻力配置,且可以变流量运行。
但增加了水泵和变频设备投资。
小冷机大冷机大冷机板换ΔP12冷水机组供冷:阀1开、阀2关 冷却塔供冷:阀2开、阀1关图2.3.2-1 空调冷水采用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举例(不设冷却塔供冷专用循环泵)图2.3.2-2 空调冷水采用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举例(设置冷却塔供冷专用循环泵)2.3.3 采用冰蓄冷系统举例如图2.3.3所示,空调冷水侧为变频变流量系统,系统特点和设计注意事项可参考2.3.1。
1.双工况主机2.蓄冰装置3.冰蓄冷板换4.乙二醇循环泵5.空调冷水循环泵6.冷却水循环泵7.冷源水循环泵8.冷却塔9.冷却塔制冷板换10.冷却塔制冷工况转换电动阀图2.3.3 冰蓄冷系统采用冷却塔制冷32冷源侧系统设计3.1 冷源侧流量、水温和室外温度的确定3.1.1 冷源水流量和冷源水供回水温差应符合以下关系式:Q=1.163G cΔt c(3.1.1)式中:Q ——冷却塔供冷工况时总冷量(kW),见式(2.2.5);G c——冷源水总循环水量(m3/h);Δt c——冷源水供回水温差(℃)。
3.1.2 冷源水温差Δt c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 应考虑设备配置中(见3.2的系统配置举例)能够采用的冷源水循环泵流量对温差的限制;2 不应过大,以尽量提高能够满足要求的室外湿球温度t w,延长使用冷却塔供冷时间;3 不宜小于2℃,以防止流量G c过大,消耗水泵电能过多。
【说明】对于同一冷却塔,Δt c越小,要求冷却塔温降越小,可以在较高室外湿球温度情况下使用,但水泵流量大需要电能较多;但冷冻机功率远大于水泵功率,一般应以前者的节能为主;但Δt c也不宜过小,一般以23.1.3 冷却塔供应的一次冷源水供水温度应如下确定:1当Δt c≤(t L2-t L1)时,t c1=t L1-Δt x(3.1.3-1)2当Δt c>(t L2-t L1)时,t c1=t L2-Δt x-Δt c(3.1..3-2)3t c1不应小于5℃,当t c1计算结果小于5℃,应调整Δt x或Δt c。
Δt c——冷源水供回水温差(℃);t L1——空调冷水最高供水温度(℃);t L2——空调冷水最高回水温度(℃);7t c1—— 冷源水最高供水温度,即冷却塔出水温度(℃); Δt x ——换热器温差较小端一二次介质温差(℃),宜取1~2℃。
3.1.4 应根据冷却塔供冷工况时冷源水循环水量G c 、冷源水供水温度t c1、冷源水供回水温差Δt c 等,通过冷却塔的供冷能力特性曲线,确定所要求的室外湿球温度t w 。
反映冷却塔在不同水量、不同冷源水供水温度要求时的水温和温降,以及对应的室外空气湿球温度t w 的特性曲线,应由冷却塔生产厂家通过实测资料提供。
当缺少资料时,可参考附录B 。
3.2 冷源设备的配置举例3.2.1 当系统低负荷时使用的小冷机对应的冷却水循环泵流量能够满足冬季冷却塔供冷工况所需供冷量时,宜采用该泵作为冬季冷却塔供冷的冷源水循环泵。
1 例1:如图3.2.1-1所示,该冷却塔冬季冷却水量为夏季工况冷却水量(额定水量)的100%。
系统的设计特点如下:1) 有冻结危险的地区冷源冷却塔可以在室内设置集水箱,使塔底盘无积水,补水也设在室内水箱处,节省了塔底盘和补水管的电伴热设施和冬季防冻用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