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说到素质教育,在我认为,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当今的教育界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让教育者、受教育者都从思想上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接下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我所认为的素质教育

首先,区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1、应试教育衡量学生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分数,如果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他就是一个优秀生、好学生,如果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不高,那么,他就会被列入到差生行列,在分数的影响下,学生的其他方面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这样,无形中就抑制了学生特长的发展,最终学生把考试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被分数奴役的人,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而素质教育则注重面向每一个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学生取得的成绩不单单是分数上的,而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是成功。这样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即有广泛的知识又有各种技能与创造力的人,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型人才。

2、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们本能的充实大脑,却限制在书本这个小天地中,这不能不说是学生的一大悲哀!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康个性、丰富创造性的人才,只有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让学生不是简单的重复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突破。使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其次,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们必须适应素质教育:

1、教师要从思想上尽快接受素质教育,从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教师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决定性作用,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那种只重教师教不重学生学、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是被动的装知识容器、只重填鸭式的灌输等教学方法将不再存在。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尊重他

们的个性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做到各尽其才,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应当提高,教师应具备较广博而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即具备语文、外语、数学等基础课知识,又具备政治、法律、生物、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并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向某一领域的精专发展,而形成博专统一的金字塔式知识结构体系。教师还应具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个人创造能力等。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教育和个性教育,所以教师应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和交叉性的能力结构。实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以便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同时素质教育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发展观和教育观。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讨论题目 1.谈谈你对学习比较教育课程的认识 2.“什么是教育”谈谈你的理解 3.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4.谈谈阅读与写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 要求 1.从上述5个问题中选择其中1个论文题目(不少于3000字) 2.不许照抄教材,否则为零分。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一、引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 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 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 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 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 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我对素质教育的一点认识

我对素质教育的一点认识 素质教育是现在中国教育的一个趋势,是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中的发展方向,一味的教与学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教育,也不再符合学生的发展,它的实践性与现代性表明,它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现代的丰富与发展。可是,有不少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由此导致教育观念混乱,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它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兴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 2、素质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德、智、体、美、劳基本质量的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特殊知识、能力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5、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通过市场竞争重新配置物质资源,而且要求重新配置人才资源,要求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人才规格等多方

面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不同要求。 6、素质教育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的结构化性质决定了素质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决定了人的素质培养与发展的整合性特征。 那么,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手段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新办法。我们应该把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狠抓教学管理这一学校管理的核心,真正体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1、课堂教学,求实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师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紧抓了课堂教学控制与管理的缰绳,进行“强化课堂教学改革,高扬学生主体地位”为主题的教改实验,强调课堂教学自主化。其次,教学结构优化,一是抓驾驭课堂,稳定课堂教学秩序,包括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提问,组织课堂练习,控制课堂内的时间分配。二是抓好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注意教学程序的控制,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和教学诸因素的相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抓加强主体意识,要求课堂面向全体,强化因材施教。 2、教育科研,常抓不懈

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文/薛峰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四个方面来简述对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关键词:量化评价;工作考核机制;素质创新能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社会大主题下,素质教育的提出可以说为我国的教育确立了根本的方向。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活泼、生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无论是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还是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无一不与人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科技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均制订了自己的教育改革规划,其共同之点都是注重素质培养,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三、建立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具体为:(1)品德培养目标。(2)能力培养目标。(3)身体素质培养目标。(4)审美素质培养目标。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 1.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随着教育的发展,过去的许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育实际。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树立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观点,才能逐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健全教师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工作考核体系:(1)紧抓工作态度考核。(2)盘活教师的用人机制。(3)探索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3.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是崇高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既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认为有效实施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统一认识,营造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环境;(3)创新教学,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考试的量化评价性决定了现阶段以及今后素质教育的考核都离不开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富县沙梁中学申余忠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教育,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单纯的只看分数的应试教育相对应,与高考录取的精英教育相对应。不单看学生考试分数,还要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养。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目前,社会对教育评价的依据是高考考生人数的上线率,上线率高则说明教育质量高,反之则会对教育形成巨大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也多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学校质量高低,学校也以分数论教师,教师在有意或无意的重点关注学生分数,对学生也是以分数论聪明,不管学生的其它方面是否突出,也不管“好学生”的其它方面是否有问题。家长对学生在学校表现不闻不问,只看成绩单,如果成绩高有奖励,反过来,如果考不好,轻则批评教育,有甚者棍棒加身。这些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都对素质教育的推行造成了重大阻碍。再加上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进行的考核,迫使教师不得不戴着应试教育的枷锁进行素质教育。这也是造成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扎扎实实的原因。尽管上级部门也会时常提素质教育,比如近年推行的体育、艺术“2+1”,大课间活动等,但教师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以降低其它能力的发展为代价,挤用学生活动时间与休息时间甚至睡眠时间,进行题海战术,加强学生的应试机能。上面检查时突击完成活动任务的计划、记载,检查的风一过,继续盯紧分数不放松。继续训练考试“机器人”。 教育的本意就是素质教育,在“教育”前赘上“素质”二字,是为了区别“应试教育”,矫正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更加突出和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育人还是育分”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应试教育把分数放在第一位,教育者眼中只“见分数”“不见人”,具体表现为“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以考高分为教育的追求目标,以分数为评价教育的标准,有人戏说“分分分,师生的命根”,就是应试教育下师生对分数的一种心理感受。以应试为导向的教育,把学生当成了“考试机器”,“题海”战术被普遍采用,对学生反复进行考试训练,研究考试技巧几乎成了教育教学的全部,追求升学率几乎成了学校工作的全部,偏离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学生被动学习、被迫考试,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素质教育,简单说来,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既要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发现和培养学生某方面有优势的潜在素质。具体说来,素质教育就是完全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教育。“高中课程方案”对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都有详细要求,在“培养目标”里明确指出,高中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 础,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养都有具体的要求,所以,严格实施课程方案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素质就是品格,是人在不经意中各种表现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强调做人的根本,强调人的内在素养。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段精彩论述: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行为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只有形成好的习惯,才能有好的品格,有好品格的人,才能成就一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崇高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优秀

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国素质教育的未来的发展 过去的应试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中小学教育以“应试”为主,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标准,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规格,一个标准生产出来。但世界是多彩的,社会是多元的,对人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推广,在以后对诸多方面都有更加深刻的影响。 一、国家管理 政府资金:加大资金支持,提供一些设施,使进行素质教育成为可能。对农村地区加以扶持。 机构管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将素质教育摆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素质教育的发展将会促使考试制度的改革与评分标准的改变。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 完善教育经费拨款办法,充分发挥教育拨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二,学校管理 教育观念:不再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紧箍咒”来念,把教职工福利待遇与学生分数挂钩。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课程的设置:这方面主要是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各个学校将从自己所肩负的培养人才的层次、规格等实际情况出发,各有特点的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以实现理工结合、文理交叉,使学科间的整体联系以及科学和社会系统的联系得到了加强,拓宽了专业口径,开阔了科学视野,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增加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

浅谈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的认识 单位:河南省宁陵县柳河镇时洼小学 姓名:时冬霞

浅谈对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认识 河南省宁陵县柳河镇时洼小学时冬霞【内容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整体索质,从而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兴趣素质教育认识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正是当前广大数学教师非常关注的新课题。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整体索质,从而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奠基工程,而小学数学则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整体育人功能,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谈几点认识。 一、学习素质理论,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多年,人们在思想观念、政策导向、管理体制乃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模式,因此,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决非轻而易举的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持续不断的改进,大家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谋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承认差异,重视个性的教育,是确认学生主体,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的教育,是一种根据社会需要,给学生的素质发展以价值导向与限定的教育,同时又是一种重知识,又不唯知识,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最

浅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

浅谈素质教育的评价方式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取消这种差异;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无法也没必要取消这种差异,作为教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每一个个体都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尊严。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也由原来的单一评价变为素质综合评价,而现行的考试制度却严重影响着素质综合评价的落实,制约着新的评价方法的落实,必须加以变革才能使素质综合评价落到实处。 新课程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使我们对学生有了清晰全面、深刻的认识与考查,将学生作为一个个主体、完整发展的人,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一、对学生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个学生 人生而平等,之所以会出现先进和落后之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的原因,既包括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又包括教育者的因素。作为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学生,教师的评价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因为学习和考试不能划等号,学习应关注学习者的素质,而考试则关注考试的功利目的。 二、评价应饱含激励,让学生获得自信、走向成功 新课程的课堂评价提倡的是强化激励和反馈的功能,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己拥有的自信。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老师们,让我们善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让我们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抬起头迎接每一天吧!

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赏识,人人都需要他人的鼓励。因此,教师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鼓励学生获得自信,饱含激励的加以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在表扬激励的同时,用其可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感受到浓浓的师爱,得到了向上的力量。但是,赞赏也应有“度”,千万不可滥用,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发现无论他们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很浮躁,那么还会在乎表扬吗? 教师的评价,要变成一种赏识,变成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即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威信来自思想的前沿性,语言的哲理性,认识问题的深刻性,对学生作出总体价值的积极向善性,体现着真善美的、充满魅力的人格”。的确,一个思想保守僵化,说话婆婆妈妈,看问题肤浅,总是以苛刻、挑剔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的教师肯定适应不了现代思想积极活跃的青少年一代,肯定会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伴脚石。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综合能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说到素质教育,在我认为,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当今的教育界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实施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让教育者、受教育者都从思想上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接下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我所认为的素质教育 首先,区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1、应试教育衡量学生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分数,如果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他就是一个优秀生、好学生,如果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不高,那么,他就会被列入到差生行列,在分数的影响下,学生的其他方面就显得无足轻重了,这样,无形中就抑制了学生特长的发展,最终学生把考试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被分数奴役的人,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而素质教育则注重面向每一个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学生取得的成绩不单单是分数上的,而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是成功。这样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即有广泛的知识又有各种技能与创造力的人,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型人才。 2、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们本能的充实大脑,却限制在书本这个小天地中,这不能不说是学生的一大悲哀!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康个性、丰富创造性的人才,只有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让学生不是简单的重复别人的想法和做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突破。使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其次,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们必须适应素质教育: 1、教师要从思想上尽快接受素质教育,从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教师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决定性作用,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那种只重教师教不重学生学、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是被动的装知识容器、只重填鸭式的灌输等教学方法将不再存在。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尊重他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一、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要求:(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

素质教育调查报告3篇

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3 篇 XX小学素质教育 一、某某小学的素质教育现状 (一)某某小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某某小学现今在校人数共有263人,教师21 人,从学前 教育到基础教育分为7 个级别。该校全面实行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小学3 年级开始对学生开展外语教育,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以后英语知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校并积极培养在校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和深造,提高教师的领导教育水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学生从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某某小学的教育方针该校的教育方针,多数实行教师聘任制,分为公办教师和 代课教师,把工作成绩与实际相结合,大大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正因为该校的教育方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校的毕业生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初中,为初中的初级教育培养了较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三)某某小学的教育优势 该校教育的发展有一个办学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的

过程多为无固定师资,无固定校舍,无稳定经费的“三无学校”近年在行政部门的引导下,学校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开始注重办学投入增添教学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从以上情况看来,该校的教学水平已具有相当的素质,办学加强教育素质,该校在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1、采取坚决措施、营造教育环境 该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比例的下限,并建立小学的评估制度和评价原则。在全校公布评价结果,还鼓励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好的教育素质,而且要不断培养自己、深造自己,保证自己的职称评定、标准、等于或高于重点学校。 2、理顺关系、拓展空间 该校对义务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使学校尽快完成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并按规范对学校进行了改善。 3、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了健全教 育评估制度,通过检查评估促进了社会办学的规范化,法制化和管 理科学化。 二、某某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某某小学基本上都已经推进了素质教育,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

最终版谈谈我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看法

谈谈我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看法何为教育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 中国的教育现象很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一番,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双重的教育模式之下,我们应当对此有个很好的认识,应该正确认识到社会中对中国教育制度的误解,而不要去一味的认为中国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是与为了学生发展而发展的素质教育相对立的。以前,目前,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选用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并且占教育的主题教育。只要是教育,只要是学校,都必然会有考试。中国绝大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中国的考试制度深恶痛绝,是因为这种特定的考试制度不是以学生为本,不是为了测试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改进学生素质上的缺陷,而是压制了学生的个性、毁坏了学生的身体、破坏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种考试不是帮学生的,而是整学生的。应试教育存在弊端,中国的教育是死读书,读死书,成绩第一,分数至上,出现高分低能现在很多,甚至有些书呆子脑子只对数字文字感兴趣,并且很精通,其他日常生活常识一概不懂。中国绝大多数的家长虽然痛恨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但是没办法,目前只有好成绩才能让孩子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让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不停的做试卷,学理论知识,而

浅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浅谈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土山河小学朱绪林 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十多年了,但是素质教育到底实施的怎么样;取得的效果如何?下面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 我认为“素质教育”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只是“素质教育”比“传统的应试教育”更适应现在社会人才教育的需求。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长为素质全面的建设者。实施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取消考试,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就是提高自身素质。连最基本的文化知识都学不好,还谈什么素质教育呢?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一致的,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过应试教育过于注重考试,而忽视了学生其它能力素质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取消或放弃考试,学生素质不高并非由考试造成,进行必要的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矛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把考试的目标由选择淘汰转为及时诊断与纠正。改革考试,要以考查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素质为导向,要有适当的内容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考试,要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卷面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试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而不是素质教育为考试服务。 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教育提出了新人才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而绝大多数学校仍以培养单一型人才——升学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试教育”依旧严重地束缚着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手脚,不少领导、教师对素质教育把握不准,一时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导致以偏代全,以课外活动,以所谓的“办学特色”代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等。长期以来,尤其是社会和家长评估学校的标准就是一个升学率。这是制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进行改革,家长追求孩子升学的期望导致他们对孩子的要求脱离不了应试。虽然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自谋职业,但是家长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步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农村,家长追求孩子升学的欲望更高,孩子升学是光宗耀祖的特大喜事,家长再苦再累也要攒钱供孩子上学。子女考上名牌高校,亲戚朋友为之祝贺,乡里乡亲为之羡慕。这更促进了家长追求孩子应试的要求。因此,高考制度是制约基础教育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因素。高考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就很难顺利实施。 为实施素质教育,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作了相应的部署,制订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等。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素质教育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应试教育还占主导地位。一些看似实施素质教育的做法,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展示学生的个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社会调查等。也是流于形式,教师虽然制订了详细的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山东宁阳一中魏伯河 即将进入21世纪、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迫地要求它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1年5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发出了“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伟大号召。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作为党和国家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重大决策提上各级党和政府的议程。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决定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必然趋势。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既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种紧迫的时代要求。要实现这一转变,涉及到教育内部和外部许多方面,需要各种主观和客观的条件。这些需要的条件并非目前都已具备,因而成为目前实施素质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只能正视它,认真地研究它,争取较好地并且尽快地解决它。 那么,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素质教育的社会大环境还未完全形成。 党和国家提出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战略决策,并三令五申要求尽快大面积实施。但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领导者们对此认识并不一致。他们有的是因为对教育缺乏应有的关心和认识,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不甚了了;有的则是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太深,习惯于用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有的则是出于急功近

我对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我对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胡道静 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了,笔者也曾很狂妄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尝试了上十年,最终头破血流的败下阵来,由于不甘心,这里还是谈谈自己对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望各位同行给予斧正! 第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那就是说素质教育着眼于未来,是长远之计,不能急功近利,它符合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些基本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智育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素质教育强调受教育者个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而不是别人强加他要学什么,要会什么;素质教育含义里面的素质内涵应该是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会对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能一成不变。

第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什么不同 在这里,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不要考试,考试仍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评价机制,只不过不能过度依赖于这种评价机制。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以下不同: 1、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把分数、成绩、升学率作为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尺度。而素质教育则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要评价标准,所以尺度不是唯一,评价标准不在唯一,考试只是其中一个评价尺度。 2、教育的对象不同。由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决定了应试教育只重视优秀的学生,即那些能考高分的尖子生,而不关注或者说不关心绝大多数学生。而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标,所以会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教育,根据他们的不同点进行因材施教! 3、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同。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决定了应试教育的教育内容是考什么教什么,或者说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的则随便讲讲或者干脆不讲,高考不考的学科甚至可以不开设。为了让学生考高分,搞题海战术、填鸭式教学无所不用其极,让学生拼的是时间。而素质教育的内容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所以教育内容多样化,更加丰富全面。方法则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浅谈素质教育评价

浅谈素质教育评价 对学生一学期以来学业的评价工作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教导处和班主任工作来讲,更是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我们习惯以“三好生”与积极分子(劳动、文娱、学习)来定位学生的学业成就,一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师生的主观印象为评价内容,体现不出学生发展的状态与水平。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学生的期末学业评价也必然需要一种新的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的评价体系来与之相适应。 一、素质教育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品德、心智、身体素质、美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素质教育评价,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明确自己发展的现状、明确下一步发展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全体学生不断发展。“是金子能发光,是木材能做栋梁,是泥巴能做

瓦房。”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有许多非常平常的小事,但有些小事对学生来说却意义重大。 二、素质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是指引学生发展的风向标 评价就像一个风向标,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能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不断努力前进。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对象所作出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相应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来执行的。评什么,怎么评,直接影响着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引导着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因此,素质教育评价目标的制定、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个学期我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小学二年级的写字教学非常重要,所以从入学开始我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我经常展览学生的优秀作业给全班同学做榜样,要求学生写规范字。可是,尽管我付出了很多努力,部分学生的书写还是不够规范。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经过反复深思我明白了:学生的书写也是语文学习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于是,我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首先,我在教室里张贴“书写小博士“的评比专栏。与以前不同的是,学生想成为班里的“小博士”而努力,不仅课堂作业写的好,家庭作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看来,评价的作用可真不小啊,它就像一个风向标,能指引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 三、素质教育评价具有激励功能,是促进学生不断积极向上的兴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1.教育的功能应该是鼓励学生有生活热情。教育教学的真实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明白我们未来的生活如何才能更美好、更幸福。但是传统教育注重为了迎接未来而接受教育,素质教育更注重为了改变未来而接受教育。 传统课程的基本目的在于传承种族传承下来的文化、知识、价值及信仰,这些间接经验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真理,而想要作为社会的合格者,每一位同学必须接受这些理念,所以长久以来这些理念坚定不移的被当做课程主体来实施。我们现在逐渐的发现传统教育是有问题的,传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约束了学生的思维,所以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将学生的自主与传承的文化巧妙的结合起来。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其优越性,学生不再感觉枯燥,思维相对比较活跃,总是尝试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热情高涨。 当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将传承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时,实际上剥夺了学生改造知识、发现问题的激情与权力,孩子们不在关心现在发生什么、将要发生什么,这种被控制的状态成为永恒的校园生活。这种传统应试教育使得孩子们思想呆滞、缺乏批判性,死记硬背、一味的崇拜思想造成的后果就是在面临社会实际问题时,将高分低能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真正的教育光靠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也要靠孩子们的改造。因此,考试成绩不是评判教育效率的唯一标准。 2.教育要传承思想的力量与美。记得课改后,课本由原来的传统灌输式变成了自主探究,这是教育在改革中迈出的伟大的一步,可是依然有不少评论家说这样的教科书很难用。这种教材当然难用了,真正能突显学生探究思想的教材是很有价值的,但自古以来,思想的传授本身就是最难的。 教育的金科玉律就是遵守人类大脑的规律,人的大脑在兴趣爱好面前永远都是积极主动、精细敏锐的,传统的灌输教育就是在一直压制这种自然规律,将学生改造成了呆滞的机器人。所以在学习中不断的自发的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大脑,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检验,才能迸发新颖的思想,并能得到认可,这才是教育思想的力量与美。 3.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目的性。传统教育强调孩子的未来,给孩子们确定一个遥远的理想,小到升学大到职业,我们把这个理想称为教育终点。而教育恰恰是没有终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终身的改造过程,社会的变迁发展瞬息万变,没有人能确定孩子们将来能够做什么。 传统教育往往过分追求目的性,强调教育必须要有清晰的目标,以此来确定当前的教育活动,为了达到目的,灌输式、被动式的教育是常常被认为最有效的。传统教育本身更多的是历史经验的灌输,绝大部分教育者为了最短的时间达到相应的目标,都会强制性的使学生遵守教育者的目的而忽略孩子们的目的,教育者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很难尊重学生的意见,更多的是体现了教育的粗暴性,即便有一些优秀的教师用熟练的各种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但还是脱离不了教师规划,学生执行的怪圈。脱离了孩子本身的思想,这是不负责任的教育。素质教育更加强调眼下对孩子思想的开发,自助探究能力的培养,兴趣爱好的拓展,所以素质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更加苛刻严格,要求我们能时刻将孩子们的个性与实际

对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

对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实施多年,作为一名在小学一线教学多年的教师,我想就我国农村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意见,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教育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思想不稳定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 受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同时,教学设施如实验室等利用率不高,学生实践能力差。在这样的环境中,素质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对于农村素质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除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增加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高教学的全面性。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要精心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精心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到城镇学校“拜师学艺”,促进专业成长。 2.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品德,加强农村教师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