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样题及词语解释答案
词语解释试卷及答案七年级上册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积累第1课散步1.信服:相信,佩服2.嫩(nân)芽3.分歧(qí)4.取决5.拆(chüi)散(s àn)6.委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7.粼(lín)粼:形容水流的清澈或水、石的明净8.一霎(shà)时:极短的时间,片刻,一会儿9.各得其所: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适当的安排。
所:处所,位置第2课秋天的怀念1.瘫(tün)痪(huàn):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2.暴怒(nù)3.沉寂:非常寂静;杳无音讯。
4.捶(chuí)打5.憔(qiáo)悴(cuì):形容人脸色不好。
6.央求:恳求,乞求7.神色8.敏感9.诀(juã)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10.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11.絮(xù)絮叨(düo)叨:形容说话啰嗦12.淡雅:素雅不俗13.深沉14.喜出望外: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15.侍(shì)弄第3课羚羊木雕1.怦(pýng)怦2.不可抗拒:不能抵抗并拒绝。
3.自作主张:自己出主意,作决定。
4.仗义:主持公道;重义气,守信用5.形影不离:形容关系亲密,难以分离。
6.逮(dǎi)着7.树杈(chà)8.抹(mǒ)眼泪9.脸颊(jiá):脸的两侧10.攥(zu àn)着11.寒战(zhàn)第4课散文诗两首1.匿(nì)笑:偷偷地笑2.菡(hàn)萏(dàn):荷花3.攲(qÿ)斜:倾斜、歪斜4.并蒂(dì)5.花梗(gþng)6.阴影7.姊(zǐ)妹8.繁杂9.烦闷10.徘(pái)徊(huái):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11.遮蔽12.覆盖13.心绪14.荫(yìn)蔽:遮蔽15.摇摆16.沐(mù)浴(yù) 17.祷(dǎo)告5.《世说新语》两则1.内集:家庭聚会2.俄而:不久,一会儿3.欣然:高兴地4.差可拟(相比)5.未若:不如6.乃去:才离开7.尊君在不(通“否”,用在句末,表示疑问)8.相委(丢下,舍弃)而去9.与人期(约定)行10.下车引(拉)之11.入门不顾(回头看)第6课我的老师1.魏(wâi)巍(wýi)2.蔡芸(yún)芝3.黑痣(zhì)4.褪(tuì)色5.磕(ký)头6.焚(fãn)香7.啰8.榆(yú)钱9.狡猾10.背诵11.占据12.牵挂13.援助14.权威15.纠纷16.依恋:留恋,不忍离开17.纯真18.存心19.海鸥20.时辰21.珍宝22.慈(cí)爱23.迷迷糊糊: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24.模模糊糊:思想上不清晰的25.卜(bǔ)问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1.安妮(nÿ)·莎(shü)利文2.捡起3.搓(cuō)捻(niǎn):用手指搓4. 唯恐:只担心5. 争执:各执己见,互不相让6.绽(zhàn)开:绽放7.截然8.感慨(kǎi):心灵受到某种感触而慨叹(感慨不已)9.抚(fǔ)弄(nîng)10.惭(cán)愧11.激荡12.疲倦不堪(kün):形容非常疲乏13.小心翼(yì)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词语》专项练习 (附参考答案)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词语》专项练习一、词语辨析1. 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恰当的词语。
1.春天,万物复苏,树木开始发芽。
2.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作品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3.岳父性格豁达,无论对谁都很友好。
2. 请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按照意义和用法进行配对。
1.适合 a. 昏暗2.阳光 b. 适应3.黑暗 c. 灿烂二、词语运用1. 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关义项。
1.手术2.契约3.兴奋2. 请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恰当的词语。
1.昨天医生给他做了一次小。
2.他们之间签订了一份书,约定在五年内共同合作。
3.收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感到非常激动。
三、词语造句请根据给出的词语,在题目中造句。
1.休闲2.商量3.雄伟参考答案一、词语辨析1. 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恰当的词语。
1.发2.著名3.豁达2. 请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按照意义和用法进行配对。
1.适合 - b. 适应2.阳光 - c. 灿烂3.黑暗 - a. 昏暗二、词语运用1. 写出下列词语的相关义项。
1.手术 - 医生利用专门的工具对患者进行的外科治疗。
2.契约 - 双方在法律上约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3.兴奋 - 由于内心感到高兴激动的情绪。
2. 请根据句子意思填入恰当的词语。
1.手术2.契约3.兴奋三、词语造句1.这个地方很适合休闲放松。
2.我们需要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山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特别雄伟壮丽。
以上是《词语》专项练习的部分内容及参考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词语的正确用法。
祝大家学习进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词语解释练习(附答案)荒山野岭:没有开发和利用的山岭。
青山碧岭:全是树木的绿色山岭。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枝叶茂密。
座无隙地:形容人多,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
叽叽呱呱:形容说话声音很高。
成千盈百:盈,满。
形容人很多。
冰清玉洁:比喻人的品质高尚、纯洁。
停云小憩:稍稍休息一小会儿。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的四样。
司空见惯: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事。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明显。
濒临:接近,将要。
风流潇洒:英俊有才,气度大方自然。
气宇轩昂:人的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明。
仪态万方:形容姿态美丽多姿。
威风凛凛:气势庄严,令人生畏。
相貌堂堂:容貌庄严大方。
风度翩翩:举止洒脱,姿态优美。
落落大方:性格开朗,言谈举止自然,不拘谨。
处之泰然: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
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夜以继日:日夜不停.不屈不挠:形容十分顽强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倒映在湖中像碧玉沉在水底。
坎坷:指道路土地坑坑洼洼,比喻不得志。
饱经风霜:饱,充分。
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大或广阔壮大声势大。
严阵以待:待,等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
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惊叹不已:已:终结。
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
形容感受至深。
前无古人: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空前.悲愤交加: 形容悲痛和愤怒交叉在一起一目十行:形容看书极快。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浩如烟海:形容知识、文献非常丰富微微颔首:轻微点头,表示同意。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初一语文词语解释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语文词语解释练习题及答案20题一、词语解释练习题及答案1. “词语解释”是指通过对一个词语的定义、解释或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词的含义和用法。
2. 初一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生词,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进行词语解释练习,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能力。
3. 以下是20道初一语文词语解释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二、词语解释练习题1. 景色解释:指自然界或人文景观的外貌、形状、颜色等特征。
例句:这里的景色美丽壮观,吸引了很多游客。
2. 怀疑解释:对事物的真实性或正确性存在疑虑。
例句:他的表现太出色了,我对他的年龄表示怀疑。
3. 落日解释:太阳下山的过程。
也可以指太阳下山后的景色。
例句:夕阳下的海滩,金光闪耀,美不胜收。
4. 然而解释:连接词语,表示转折、对比的关系。
例句:他努力学习,然而成绩并没有明显提高。
5. 划船解释:运用桨划动船体以推动船行进。
例句:他喜欢在湖上划船,感觉非常放松。
6. 世纪解释: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例句:这部小说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7. 实际解释:指事物的真实、现实状态。
例句:他的思维很实际,总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
8. 乞丐解释:贫穷到无家可归,只能以行乞为生的人。
例句:街头乞丐的生活非常艰苦。
9. 震惊解释: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震动,无法接受。
例句:听到这个消息,他感到非常震惊。
10. 照常解释: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不做任何改变。
例句:虽然下雨了,但生活照常进行。
11. 专心解释: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例句:他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从不分心。
12. 留心解释:引起注意,留意某事物。
例句:你要留心学习方法的选择,才能事半功倍。
13. 思路解释:思想的走向和趋势。
例句:他的思路非常清晰,总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4. 篮球场解释:用于进行篮球比赛的场地。
例句:在篮球场上,他展现出了自己的技巧和实力。
15. 敬佩解释:对他人的能力、品质等表示由衷的赞赏和崇敬。
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词语

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词语一、词语解释题1.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也可形容事物的复杂或困难。
-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 潺潺:形容水流声细小而连续。
2. 根据上下文,解释“恣意”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答案:1.- 峥嵘:在文中可能用来形容某座山的险峻或形容某个问题的复杂性。
- 踌躇:在文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
- 潺潺:在文中可能用来形容小溪流水的声音。
2. “恣意”一词在文中可能表示某人任意妄为,不受约束地行动。
二、词语运用题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他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俯瞰着脚下的群山,心中充满了()。
- 面对未知的挑战,他没有(),而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 溪水在月光下(),如同一首美妙的夜曲。
答案:- 他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俯瞰着脚下的群山,心中充满了峥嵘。
- 面对未知的挑战,他没有踌躇,而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 溪水在月光下潺潺,如同一首美妙的夜曲。
三、词语辨析题请辨析下列词语的细微差别,并给出例句:- 恣意与任意- 踌躇与犹豫答案:- 恣意与任意:恣意通常带有贬义,指不受约束,任意妄为;任意则中性,指没有限制或约束。
例句:他恣意挥霍家产,最终导致家道中落。
/ 孩子们在公园里任意奔跑,享受自由的快乐。
- 踌躇与犹豫:踌躇多用于书面语,强调内心的纠结和徘徊;犹豫则更常用于口语,指在两者之间难以决定。
例句:面对重大决策,他踌躇不前,难以做出选择。
/ 他在买与不买之间犹豫了很久。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词语是语言的基石,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对于提高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积累和深化对词语的掌握,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测试题词语解释与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测试题词语解释与阅读理解一、词语解释1. 流传(liú chuán)解释:信息、事物等在各处传递、传扬。
示例:这个故事流传了很多年,现在大家都知道。
2. 线索(xiàn suǒ)解释:引导思路,帮助理解或者追求事物真相的提示或者暗示。
示例:他根据受到的线索,找到了丢失的钱包。
3. 特征(tè zhēng)解释:事物的独特属性或标志。
示例:这个地方的特征是四季如春,温暖宜人。
4. 奇特(qí tè)解释:特别怪异,与众不同。
示例:他的颜色斑斓、形状奇特的衣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5. 缘故(yuán gù)解释:原因,起因。
示例:因为不小心踩到了一根香蕉皮,他摔倒了,这就是他摔倒的缘故。
二、阅读理解曹冲称象按照古代中国的传统,身为高官的父亲曹操,经常给儿子曹冲出一些题目来考察他的智慧和才能。
一次,曹操让曹冲画一个象,要求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表现象的真实特征。
曹冲拿到纸笔后,思考了一会儿。
随后,他拿起毛笔,画了一个大大的眼睛,笔触清晰生动。
接着,他用粗线勾勒出宽大的耳朵,仿佛能听见象一迈步发出的声音。
最后,曹冲画出一条粗粗的鼻子,一眼就能看出是大象。
曹操看了曹冲的作品,赞叹不已。
他深深明白曹冲的答案所蕴含的智慧和独到见解。
他意识到,曹冲并没有画象的全身,却通过关键的特征,让观者立即联想到了大象。
这个简洁而准确的表达方式,正是他所期望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的人善于运用关键信息,通过简洁明了的方式传递自己的意图和想法。
无论是在困难的考试中,还是在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学习曹冲的智慧,善于捕捉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及用简洁而准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通过这次阅读理解,我们不仅了解了词语的解释,更通过故事中的曹冲引发了对于智慧和表达方式的思考。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不同场合下都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表达。
小学四年级词语解释答案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答案版)。
1. 像笼子(l ng zi)似地罩在上面。
(笼罩)2、人群如山似海。
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人山人海)3、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
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若隐若现)4、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人声鼎沸)5、指没有风浪。
比喻平静无事。
(风平浪静)6、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也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浩浩荡荡)7、山岳倒塌,大地裂开。
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山崩地裂)8、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郁郁苍苍)9、、不可估测,不可理解的。
(神秘莫测)10、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
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神来之笔)11、人的足迹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人迹罕至)12、数量太多,无法统计。
(数不胜数)13、本来的面貌或指事情的真相。
(真相大白)14、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应接不暇)15、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恍恍惚惚)16、抬起头往东看。
(昂首东望)17、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千姿百态)18、白费心思。
(枉费心机)19、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浩如烟海)20、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随遇而安)21、坐着躺着都不安宁。
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坐卧不安)22、度过孤独无聊的时间。
(消磨时光)23、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不可思议)24、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
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枯枝败叶)25、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可怜巴巴)26、形容勤劳踏实。
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勤勤恳恳)27、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蹦蹦跳跳)28、向左右两边看。
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左顾右盼)29、翠绿的草地盛开鲜艳的花,形容春意很浓。
(草翠花开)30、新鲜的水果飘散出诱人的香味。
(鲜果飘香)31、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从容不迫)32、横七竖八的车轮印。
(纵横交错)33、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语文词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语文词语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头渡小镇精巧①秀丽,藏在一片狭长的山谷之中,一边是金佛山的主峰,一边是柏枝坡的山峦。
②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③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像如歌的行板,④风吹雨打,⑤世事变迁,⑥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然高卧。
【答案】①而,②虽然,③但是,④无论,⑤无论,⑥都。
【解析】本文段的情景性较强,有描写,有评论,表达方式富于变化。
“精巧”和“秀丽”属于并列关系,所以应选用“而”,“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和下文的“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形成一种转折关系,所以应该选用“虽然……但是”,④⑤⑥三处总体构成了一种条件关系,只是此处属于条件部分的复合使用。
【专家点评】关联词语结合使用语境填空,要求考生一要弄清材料中的层次与句间关系,二要有相应虚词的积累,三要有筛选同类关联词语的能力,对考查虚词的能力要求颇高。
2.(2013·四川卷)一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现代自然科学____是研究单个的食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____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3)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___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无坚不摧、自以为是B.不只、坚不可摧、自以为是C.不止、坚不可摧、自行其是D.不只、无坚不摧、自行其是【答案】B【解析】不止:①【动】连续不停。
②【副】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不但;不仅。
“不止”与“不只”区别:“不止”感觉上与数量有关。
“止”有终止的意思,到此为止,后面就没有了。
“不只”有连接性,不只是这样,而且还那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Ⅵ.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样题)大学语文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
全卷共12页,其中试题6页,答题纸6页。
2.用墨迹为蓝(黑)色字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3.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楚辞》 C.《乐府诗集》D.《九歌》2.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汉书》B.《史记》C.《左传》D.《国语》3.喜用“菊”“酒”等诗歌意象的东晋田园诗人是A.谢灵运B.屈原C.陶渊明D.孟浩然4.下列诗人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王勃B.李白C.王维D.张若虚5.以“沉郁顿挫”为诗歌主要风格的唐代大诗人是A.杜牧B.李商隐C.杜甫D.刘禹锡6.下列作品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A.《燕歌行》B.《氓》C.《关山月》D.《行路难》7.下列作品属于马致远的是A.《汉宫秋》B.《牡丹亭》C.《西厢记》D.《窦娥冤》8.“唐宋八大家”中属于唐代的作家是A.苏轼B.柳宗元C.王安石D.苏辙9.辛弃疾的词集是A.《乐章集》B.《漱玉词》C.《稼轩长短句》D.《东坡乐府》10.成语“望洋兴叹”出自A.《庄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1.下列作品属于清代的是A.《金瓶梅》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12.陆游的号是A.放翁B.莲蓬居士C.玉谿生D.香山居士13.下列作家属于创造社的是A.冰心B.郁达夫C.巴金D.蔡元培14.下列作家属于当代朦胧诗派的是A.舒婷B.戴望舒C.郭沫若D.张洁15.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A.契诃夫B.普希金C.海明威D.莫泊桑16.下列小说以“湘西世界”为写作背景的是A.《苦恼》B.《萧萧》C.《百合花》D.《断魂枪》17.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是A.白描B.渲染C.彩绘D.曲笔18.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是A.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B.姜氏何厌之有?C.故不我若也。
D.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19.下列句子使用了宾语前置的是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B.是必射雕者也。
C.制,岩邑也。
D.为虏所生得。
20.以“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为创作主张的唐代诗人是A.王安石B.欧阳修C.白居易D.韩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1.《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
22.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
23.陶渊明《饮酒》:,而无车马喧。
24.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25.高适《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26.李白《行路难》:,忽复乘舟梦日边。
27.杜甫《秋兴》:江间波浪兼天涌,。
28.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
29.陆游《关山月》: ,厩马肥死弓断弦。
30.辛弃疾《摸鱼儿》:千金纵买相如赋,? 3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33.窃以为过.矣。
过:34.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自多:3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兵:3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37.援.玉枹兮击鸣鼓。
援:38.汉军罢.,弗能追。
罢:39.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人。
色:40.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友:41.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4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43.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凌:44.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少: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正确判断题后的括号内划“√”,在错误判断题后的括号内划“×”。
45.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
( )46.李斯《谏逐客书》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国君重用客卿的事实作为论据。
( ) 47.朱光潜《咬文嚼字》是一篇驳论文。
( )4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的“隧而相见”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
( ) 49.培根认为,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
( )50.韩愈《祭十二郎文》采用了追叙的手法。
( )51.杜甫《兵车行》交代了造成“边庭流血成海水”的原因在于外族的入侵。
( ) 52.苏轼《前赤壁赋》抒发了作者苦闷、悲观的情感。
( )53.史铁生《我与地坛》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这是一种象征性的类比。
( ) 54.钱钟书《说笑》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提倡幽默。
( )五、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55.阅读《赵威后问齐使》中的一段: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请回答:(1)这段文字采用什么方式展开议论?(2分)(2)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何效果?(4分)(3)概括这段文字所表现的治国思想。
(3分)56.阅读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回答:(1)这首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2)摘出这首词中采用的当时口语?(3分)(3)这首词使用了什么抒情手法?(3分)57.阅读下面的文字: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请回答:(1)这两段文字出自哪位作家笔下?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什么?(3分)(2)这两段文字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3分)(3)作者通过听雨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58.阅读鲁迅《风波》中的几段文字:八一嫂说,“七斤嫂,算了罢。
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七斤嫂没有听完,两个耳朵早通红了;便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嫂的鼻子,说,“阿呀,这是什么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倒还是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六斤刚吃完一大碗饭,拿了空碗,伸手去嚷着要添。
七斤嫂正没好气,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大喝道,“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白铜斗里的火光,渐渐发黑了。
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
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
破的碗须得上城去钉好。
谁能抵挡他?书上一条一条写着。
”请回答:(1)以上文字使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3分)(2)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七斤嫂有怎样的性格?(3分)(3)结合全文,分析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
(3分)六、作文:60分。
59.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仲尼适[1]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2],犹掇[3]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4]而不坠,则失者锱铢[5];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6],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7],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庄子·达生》)注释:[1]适:去,到。
[2]佝偻:驼背。
蜩:蝉。
此处“承蜩”指用竿子粘蝉。
[3]掇:拾取。
[4]累丸二:指在竿头累叠起两个弹丸。
[5]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6]不反不侧:此处指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
[7]分:分散。
2015语文复习资料词语解释题答案1,疾病,忧患2,灾荒3,谋求4,跑5,认真,谨慎6,生息,繁衍7,斧头中的一种;尽,完8,为……表率9,渔网10. 约束,制止;通“途”;饿死的人;打开粮仓11. 这样12. 按时,按季节;注入13.水中的沙洲;通“辨”14.危险;被;明白大道理15.以、、、、、、为小;以、、、、、、为轻16.同“墟”,居住的地方17.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之人;拘束,局限18.满,溢19.神话中排泄海水的地方;停止,止20.鄙陋21.以天下为己任22.当初,以前23.拒绝;通“纳”24.以、、、、、、为乐25.攻取,攻占;安定26.私下,谦词27.老百姓,百姓28.佩带29.肥沃30.绘画的颜料31.方略,方法32.你;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你的33.祷告34.当、、、、、、时候;全35.细微的小事;沉溺迷恋的人或事36.忧患勤劳;逍遥游乐46. 标准47. 少48.头痛,皱眉头,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49.礼物50.何51.整理制订52.自夸;自己说好53.迷惑;欺瞒,失掉54.完全按照,全部按照55.陈述56.辨识通晓事物57.机灵狡诈58.古代的度量单位;同“叁”,国都的三分之一59.通“餍”,满足;处所60.不久;边邑;两属61.修治,修整;武器;战车62.延续,推及63.竭尽;通“赐”;大概64.用;遭殃65.斗胆,冒昧66.之于67.土地扩大68.自取灭亡;毙,因病或身体受伤倒下去69.图谋,对付70.因为71.依仗,依侍;屡次,多次72.到,往,去73.通“猝”,突然;通“逸”;都74.捉住,活捉75.判决,判处,判定,裁定76.最终,终于77.迫近;估计;因此;被78.老实拘谨的样子;乡野之人79.大约80.部下81.在;跟从82.曾;私下83.比84.神色气概85.辞别,告辞;回到86.通“无”;通“惑”;后于(在什么之后)87.横渡,穿过;沙漠88.的确,确实89.靠近,接近90.符合标准91.对质;簙,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