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数学(理)热点题型:概率与统计(含答案解析)
2018-2020年近三年高考数学真题解答题汇编:专题4.3 统计与概率(学生版+解析版)

专题4.3 统计与概率1.为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空气污染,环境监测部门对某市空气质量进行调研,随机抽查了100天空气中的PM2.5和2SO 浓度(单位:3μg/m ),得下表:(1)估计事件“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2SO 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 (2)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3)根据(2)中的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与2SO 浓度有关?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某校为举办甲、乙两项不同活动,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方案:方案一、方案二.为了解该校学生对活动方案是否支持,对学生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获得数据如下表:假设所有学生对活动方案是否支持相互独立.(1)分别估计该校男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该校女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2)从该校全体男生中随机抽取2人,全体女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这3人中恰有2人支持方案一的概率;(3)将该校学生支持方案的概率估计值记为0p ,假设该校一年级有500名男生和300名女生,除一年级外其他年级学生支持方案二的概率估计值记为1p ,试比较0p 与1p 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3.为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空气污染,环境监测部门对某市空气质量进行调研,随机抽查了100天空气中的PM2.5和2SO 浓度(单位:3μg/m ),得下表:(1)估计事件“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2SO 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2)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3)根据(2)中的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与2SO 浓度有关?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4.某学生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某市100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的人次,整理数据得到下表(单位:天):(1)分别估计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2,3,4的概率;(2)求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平均人次的估计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3)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或2,则称这天“空气质量好”;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3或4,则称这天“空气质量不好”.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与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有关?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5.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约定赛制如下:累计负两场者被淘汰;比赛前抽签决定首先比赛的两人,另一人轮空;每场比赛的胜者与轮空者进行下一场比赛,负者下一场轮空,直至有一人被淘汰;当一人被淘汰后,剩余的两人继续比赛,直至其中一人被淘汰,另一人最终获胜,比赛结束.经抽签,甲、乙首先比赛,丙轮空.设每场比赛双方获胜的概率都为12,(1)求甲连胜四场的概率;(2)求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3)求丙最终获胜的概率.6.某沙漠地区经过治理,生态系统得到很大改善,野生动物数量有所增加.为调查该地区某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将其分成面积相近的200个地块,从这些地块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个作为样区,调查得到样本数据(x i ,y i )(i =1,2,…,20),其中x i 和y i 分别表示第i 个样区的植物覆盖面积(单位:公顷)和这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并计算得20160i ix==∑,2011200i iy==∑,2021)80i i x x =-=∑(,2021)9000i i y y =-=∑(,201))800i i i x y x y =--=∑((. (1)求该地区这种野生动物数量的估计值(这种野生动物数量的估计值等于样区这种野生动物数量的平均数乘以地块数);(2)求样本(x i ,y i )(i =1,2,…,20)的相关系数(精确到0.01);(3)根据现有统计资料,各地块间植物覆盖面积差异很大.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以获得该地区这种野生动物数量更准确的估计,请给出一种你认为更合理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附:相关系数r =12211))))ni iiiin ni i x y x x y y y x ===----∑∑∑((((,≈1.414.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近年来,移动支付已成为主要支付方式之一.为了解某校学生上个月A ,B 两种移动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人,发现样本中A ,B 两种支付方式都不使用的有5人,样本中仅使用A 和仅使用B 的学生的支付金额分布情况如下:交付金额(元) 支付方式(1)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该学生上个月A,B两种支付方式都使用的概率;(2)从样本仅使用A和仅使用B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人,以X表示这2人中上个月支付金额大于1000元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3)已知上个月样本学生的支付方式在本月没有变化.现从样本仅使用A的学生中,随机抽查3人,发现他们本月的支付金额都大于2000元.根据抽查结果,能否认为样本仅使用A的学生中本月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人数有变化?说明理由.8.为了解甲、乙两种离子在小鼠体内的残留程度,进行如下试验:将200只小鼠随机分成,A B 两组,每组100只,其中A组小鼠给服甲离子溶液,B组小鼠给服乙离子溶液.每只小鼠给服的溶液体积相同、摩尔浓度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某种科学方法测算出残留在小鼠体内离子的百分比.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得到如下直方图:P C的估计值为记C为事件:“乙离子残留在体内的百分比不低于5.5”,根据直方图得到()0.70.(1)求乙离子残留百分比直方图中,a b的值;(2)分别估计甲、乙离子残留百分比的平均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9.设甲、乙两位同学上学期间,每天7:30之前到校的概率均为23.假定甲、乙两位同学到校情况互不影响,且任一同学每天到校情况相互独立.(1)用X表示甲同学上学期间的三天中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设M为事件“上学期间的三天中,甲同学在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比乙同学在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恰好多2”,求事件M发生的概率.10.某商场为提高服务质量,随机调查了50名男顾客和50名女顾客,每位顾客对该商场的服务给出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得到下面列联表:(1)分别估计男、女顾客对该商场服务满意的概率;(2)能否有95%的把握认为男、女顾客对该商场服务的评价有差异?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11.11分制乒乓球比赛,每赢一球得1分,当某局打成10:10平后,每球交换发球权,先多得2分的一方获胜,该局比赛结束.甲、乙两位同学进行单打比赛,假设甲发球时甲得分的概率为0.5,乙发球时甲得分的概率为0.4,各球的结果相互独立.在某局双方10:10平后,甲先发球,两人又打了X 个球该局比赛结束. (1)求P (X =2);(2)求事件“X =4且甲获胜”的概率.12.为了治疗某种疾病,研制了甲、乙两种新药,希望知道哪种新药更有效,为此进行动物试验.试验方案如下:每一轮选取两只白鼠对药效进行对比试验.对于两只白鼠,随机选一只施以甲药,另一只施以乙药.一轮的治疗结果得出后,再安排下一轮试验.当其中一种药治愈的白鼠比另一种药治愈的白鼠多4只时,就停止试验,并认为治愈只数多的药更有效.为了方便描述问题,约定:对于每轮试验,若施以甲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乙药的白鼠未治愈则甲药得1分,乙药得1-分;若施以乙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甲药的白鼠未治愈则乙药得1分,甲药得1-分;若都治愈或都未治愈则两种药均得0分.甲、乙两种药的治愈率分别记为α和β,一轮试验中甲药的得分记为X . (1)求X 的分布列;(2)若甲药、乙药在试验开始时都赋予4分,(0,1,,8)i p i =表示“甲药的累计得分为i 时,最终认为甲药比乙药更有效”的概率,则00p =,81p =,11i i i i p ap bp cp -+=++(1,2,,7)i =,其中(1)a P X ==-,(0)b P X ==,(1)c P X ==.假设0.5α=,0.8β=. ①证明:1{}i i p p +-(0,1,2,,7)i =为等比数列;②求4p ,并根据4p 的值解释这种试验方案的合理性.13.电影公司随机收集了电影的有关数据,经分类整理得到下表:好评率是指:一类电影中获得好评的部数与该类电影的部数的比值. 假设所有电影是否获得好评相互独立.(1)从电影公司收集的电影中随机选取1部,求这部电影是获得好评的第四类电影的概率; (2)从第四类电影和第五类电影中各随机选取1部,估计恰有1部获得好评的概率; (3)假设每类电影得到人们喜欢的概率与表格中该类电影的好评率相等,用“1k ξ=”表示第k 类电影得到人们喜欢,“0k ξ=”表示第k 类电影没有得到人们喜欢(k =1,2,3,4,5,6).写出方差1D ξ,2D ξ,3D ξ,4D ξ,5D ξ,6D ξ的大小关系.14.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min )绘制了如下茎叶图:(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并说明理由;(2)求40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m ,并将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过m 和不超过m 的工人数填入下面的列联表:(3)根据(2)中的列联表,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15.下图是某地区2000年至2016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y (单位:亿元)的折线图.为了预测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建立了y 与时间变量t 的两个线性回归模型.根据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t 的值依次为1,2,,17)建立模型①:ˆ30.413.5yt =-+;根据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t 的值依次为1,2,,7)建立模型②:ˆ9917.5yt =+. (1)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求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预测值; (2)你认为用哪个模型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并说明理由.16.已知某单位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人数分别为24,16,16.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人,进行睡眠时间的调查.(1)应从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中分别抽取多少人?(2)若抽出的7人中有4人睡眠不足,3人睡眠充足,现从这7人中随机抽取3人做进一步的身体检查.①用X 表示抽取的3人中睡眠不足..的员工人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②设A 为事件“抽取的3人中,既有睡眠充足的员工,也有睡眠不足的员工”,求事件A 发生的概率.17.某工厂的某种产品成箱包装,每箱200件,每一箱产品在交付用户之前要对产品作检验,如检验出不合格品,则更换为合格品.检验时,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20件作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01)p p <<,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1)记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f p ,求()f p 的最大值点0p ; (2)现对一箱产品检验了20件,结果恰有2件不合格品,以(1)中确定的0p 作为p 的值.已知每件产品的检验费用为2元,若有不合格品进入用户手中,则工厂要对每件不合格品支付25元的赔偿费用.①若不对该箱余下的产品作检验,这一箱产品的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的和记为X ,求EX ; ②以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和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是否该对这箱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专题4.3 统计与概率1.为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空气污染,环境监测部门对某市空气质量进行调研,随机抽查了100天空气中的PM2.5和2SO 浓度(单位:3μg/m ),得下表:(1)估计事件“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2SO 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 (2)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3)根据(2)中的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与2SO 浓度有关?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试题来源】2020年海南省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全国Ⅱ卷) 【答案】(1)0.64;(2)答案见解析;(3)有.【分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以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得结果;(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得22⨯列联表; (3)计算出2K ,结合临界值表可得结论.【解析】(1)由表格可知,该市100天中,空气中的 2.5PM 浓度不超过75,且2SO 浓度不超过150的天数有32618864+++=天,所以该市一天中,空气中的 2.5PM 浓度不超过75,且2SO 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为640.64100=; (2)由所给数据,可得22⨯列联表为(3)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可得222()100(64101610)()()()()80207426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36007.4844 6.635481=≈>,因为根据临界值表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 2.5PM 浓度与2SO 浓度有关. 2.某校为举办甲、乙两项不同活动,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方案:方案一、方案二.为了解该校学生对活动方案是否支持,对学生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获得数据如下表:假设所有学生对活动方案是否支持相互独立.(1)分别估计该校男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该校女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2)从该校全体男生中随机抽取2人,全体女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这3人中恰有2人支持方案一的概率;(3)将该校学生支持方案的概率估计值记为0p ,假设该校一年级有500名男生和300名女生,除一年级外其他年级学生支持方案二的概率估计值记为1p ,试比较0p 与1p 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试题来源】202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 【答案】(1)该校男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为13,该校女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为34; (2)1336,(3)01p p < 【解析】(1)该校男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为2001200+4003=,该校女生支持方案一的概率为3003300+1004=;(2)3人中恰有2人支持方案一分两种情况,(1)仅有两个男生支持方案一,(2)仅有一个男生支持方案一,一个女生支持方案一,所以3人中恰有2人支持方案一概率为2121311313()(1)()(1)3433436C -+-=; (3)01p p <3.为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空气污染,环境监测部门对某市空气质量进行调研,随机抽查了100天空气中的PM2.5和2SO 浓度(单位:3μg/m ),得下表:(1)估计事件“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不超过75,且2SO 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 (2)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3)根据(2)中的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PM2.5浓度与2SO 浓度有关?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试题来源】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海南卷) 【答案】(1)0.64;(2)答案见解析;(3)有.【分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以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求得结果;(2)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得22⨯列联表;(3)计算出2K ,结合临界值表可得结论.【解析】(1)由表格可知,该市100天中,空气中的 2.5PM 浓度不超过75,且2SO 浓度不超过150的天数有32618864+++=天,所以该市一天中,空气中的 2.5PM 浓度不超过75,且2SO 浓度不超过150的概率为640.64100=; (2)由所给数据,可得22⨯列联表为(3)根据22⨯列联表中的数据可得222()100(64101610)()()()()80207426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36007.4844 6.635481=≈>,因为根据临界值表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该市一天空气中 2.5PM 浓度与2SO 浓度有关.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考查了完善22⨯列联表,考查了独立性检验,属于中档题.4.某学生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某市100天中每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和当天到某公园锻炼的人次,整理数据得到下表(单位:天):(1)分别估计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2,3,4的概率;(2)求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平均人次的估计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3)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或2,则称这天“空气质量好”;若某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3或4,则称这天“空气质量不好”.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与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有关?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试题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新课标Ⅱ)【答案】(1)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分别为1、2、3、4的概率分别为0.43、0.27、0.21、0.09;(2)350;(3)有,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频数分布表可计算出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分别为1、2、3、4的概率;(2)利用每组的中点值乘以频数,相加后除以100可得结果;(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完善22⨯列联表,计算出2K 的观测值,再结合临界值表可得结论. 【解析】(1)由频数分布表可知,该市一天的空气质量等级为1的概率为216250.43100++=,等级为2的概率为510120.27100++=,等级为3的概率为6780.21100++=,等级为4的概率为7200.09100++=;(2)由频数分布表可知,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的平均数为100203003550045350100⨯+⨯+⨯=(3)22⨯列联表如下:()221003383722 5.820 3.84155457030K ⨯⨯-⨯=≈>⨯⨯⨯,因此,有95%的把握认为一天中到该公园锻炼的人次与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有关.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数分布表计算频率和平均数,同时也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应用,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属于基础题.5.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约定赛制如下:累计负两场者被淘汰;比赛前抽签决定首先比赛的两人,另一人轮空;每场比赛的胜者与轮空者进行下一场比赛,负者下一场轮空,直至有一人被淘汰;当一人被淘汰后,剩余的两人继续比赛,直至其中一人被淘汰,另一人最终获胜,比赛结束.经抽签,甲、乙首先比赛,丙轮空.设每场比赛双方获胜的概率都为12, (1)求甲连胜四场的概率; (2)求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 (3)求丙最终获胜的概率.【试题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新课标Ⅱ) 【答案】(1)116;(2)34;(3)716. 【分析】(1)根据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求得事件“甲连胜四场”的概率;(2)计算出四局以内结束比赛的概率,然后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可求得所求事件的概率;(3)列举出甲赢的基本事件,结合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出甲赢的概率,由对称性可知乙赢的概率和甲赢的概率相等,再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可求得丙赢的概率.【解析】(1)记事件:M 甲连胜四场,则()411216P M ⎛⎫== ⎪⎝⎭;(2)记事件A 为甲输,事件B 为乙输,事件C 为丙输, 则四局内结束比赛的概率为()()()()411424P P ABAB P ACAC P BCBC P BABA ⎛⎫'=+++=⨯= ⎪⎝⎭,所以,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为314P P '=-=; (3)记事件A 为甲输,事件B 为乙输,事件C 为丙输, 记事件:M 甲赢,记事件:N 丙赢,则甲赢的基本事件包括:BCBC 、ABCBC 、ACBCB 、BABCC 、BACBC 、BCACB 、BCABC 、BCBAC , 所以,甲赢的概率为()4511972232P M ⎛⎫⎛⎫=+⨯= ⎪ ⎪⎝⎭⎝⎭.由对称性可知,乙赢的概率和甲赢的概率相等, 所以丙赢的概率为()97123216P N =-⨯=.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独立事件概率的计算,解答的关键就是列举出符合条件的基本事件,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6.某沙漠地区经过治理,生态系统得到很大改善,野生动物数量有所增加.为调查该地区某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将其分成面积相近的200个地块,从这些地块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个作为样区,调查得到样本数据(x i ,y i )(i =1,2,…,20),其中x i 和y i 分别表示第i 个样区的植物覆盖面积(单位:公顷)和这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并计算得20160i ix==∑,2011200i iy==∑,2021)80i i x x =-=∑(,2021)9000i i y y =-=∑(,201))800i i i x y x y =--=∑((. (1)求该地区这种野生动物数量的估计值(这种野生动物数量的估计值等于样区这种野生动物数量的平均数乘以地块数);(2)求样本(x i ,y i )(i =1,2,…,20)的相关系数(精确到0.01);(3)根据现有统计资料,各地块间植物覆盖面积差异很大.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以获得该地区这种野生动物数量更准确的估计,请给出一种你认为更合理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附:相关系数r=12211))))ni iiiin ni i x y x x y y y x ===----∑∑∑((((,≈1.414.【试题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新课标Ⅱ) 【答案】(1)12000;(2)0.94;(3)详见解析【分析】(1)利用野生动物数量的估计值等于样区野生动物平均数乘以地块数,代入数据即可;(2)利用公式20()()iix x y y r --=∑计算即可;(3)各地块间植物覆盖面积差异较大,为提高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应采用分层抽样.【解析】(1)样区野生动物平均数为201111200602020ii y ==⨯=∑,地块数为200,该地区这种野生动物的估计值为2006012000⨯=(2)样本(,)i ix y(i=1,2,…,20)的相关系数为20()()0.943i ix x y yr--===≈∑(3)由(2)知各样区的这种野生动物的数量与植物覆盖面积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由于各地块间植物覆盖面积差异很大,从俄各地块间这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差异很大,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较好地保持了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得以执行,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从而可以获得该地区这种野生动物数量更准确的估计.【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估计值、相关系数的计算以及抽样方法的选取,考查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道容易题.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近年来,移动支付已成为主要支付方式之一.为了解某校学生上个月A,B两种移动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人,发现样本中A,B两种支付方式都不使用的有5人,样本中仅使用A和仅使用B的学生的支付金额分布情况如下:交付金额(元)支付方式(1)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估计该学生上个月A,B两种支付方式都使用的概率;(2)从样本仅使用A和仅使用B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人,以X表示这2人中上个月支付金额大于1000元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3)已知上个月样本学生的支付方式在本月没有变化.现从样本仅使用A的学生中,随机抽查3人,发现他们本月的支付金额都大于2000元.根据抽查结果,能否认为样本仅使用A的学生中本月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人数有变化?说明理由.【试题来源】2019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答案】(1) 25;(2)见解析;(Ⅱ)见解析. 【分析】(1)由题意利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得满足题意的概率值;(2)首先确定X 可能的取值,然后求得相应的概率值可得分布列,最后求解数学期望即可. (Ⅱ)由题意结合概率的定义给出结论即可.【解析】(1)由题意可知,两种支付方式都是用的人数为1003025540---=人,则: 该学生上个月A ,B 两种支付方式都使用的概率4021005p ==. (2)由题意可知,仅使用A 支付方法的学生中,金额不大于1000的人数占35,金额大于1000的人数占25, 仅使用B 支付方法的学生中,金额不大于1000的人数占25,金额大于1000的人数占35, 且X 可能的取值为0,1,2.()32605525p X ==⨯=,()22321315525p X ⎛⎫⎛⎫==+= ⎪ ⎪⎝⎭⎝⎭,()32625525p X ==⨯=, X 的分布列为其数学期望:()0121252525E X =⨯+⨯+⨯=. (Ⅱ)我们不认为样本仅使用A 的学生中本月支付金额大于2000元的人数有变化.理由如下: 随机事件在一次随机实验中是否发生是随机的,是不能预知的,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频率越来越稳定于概率.学校是一个相对消费稳定的地方,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月的消费应该相对固定,出现题中这种现象可能是发生了“小概率事件”.【名师点睛】本题以支付方式相关调查来设置问题,考查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概率的定义和分布列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8.为了解甲、乙两种离子在小鼠体内的残留程度,进行如下试验:将200只小鼠随机分成,A B 两组,每组100只,其中A 组小鼠给服甲离子溶液,B 组小鼠给服乙离子溶液.每只小鼠给服的溶液体积相同、摩尔浓度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某种科学方法测算出残留在小鼠体内离子的百分比.根据试验数据分别得到如下直方图:记C 为事件:“乙离子残留在体内的百分比不低于5.5”,根据直方图得到()P C 的估计值为0.70.(1)求乙离子残留百分比直方图中,a b 的值;(2)分别估计甲、乙离子残留百分比的平均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试题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新课标Ⅱ)【答案】(1) 0.35a =,0.10b =;(2) 4.05,6.【分析】(1)由()0.70P C =及频率和为1可解得a 和b 的值;(2)根据公式求平均数.【解析】(1)由题得0.200.150.70a ++=,解得0.35a =,由0.050.151()10.70b P C ++=-=-,解得0.10b =.(2)由甲离子的直方图可得,甲离子残留百分比的平均值为0.1520.2030.3040.2050.1060.057 4.05⨯+⨯+⨯+⨯+⨯+⨯=,乙离子残留百分比的平均值为0.0530.1040.1550.3560.2070.1586⨯+⨯+⨯+⨯+⨯+⨯=【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平均数,属于基础题.9.设甲、乙两位同学上学期间,每天7:30之前到校的概率均为23.假定甲、乙两位同学到校情况互不影响,且任一同学每天到校情况相互独立.(1)用X 表示甲同学上学期间的三天中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设M 为事件“上学期间的三天中,甲同学在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比乙同学在7:30之前到校的天数恰好多2”,求事件M 发生的概率.。
2018年高考数学(理)—— 统计与概率

5.概率的基本性质及常见概率的计算 (1)随机事件的概率:0≤P(A)≤1;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 的概率是0. (2)若事件A,B互斥,则P(A∪B)=P(A)+P(B). (3)若事件A,B对立,则P(A∪B)=P(A)+P(B)=1. (4)两种常见的概率模型 ①古典概型的特点:有限性,等可能性;
卷 设问特点 别
核心知识
考点精题
-7-
1.统计图表 (1)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①各小矩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 频率 各小矩形的高= 组距 ;②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1. (2)茎叶图:当数据是两位数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两边的 数字表示个位数;当数据是三位数,前两位相对比较集中时,常以前 两位为茎,第三位(个位)为叶(其余类推).
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如果散点图中的点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那 么我们说变量x和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2)线性回归方程:若变量x与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有n个样本数据
(xi,yi)(i=1,2,…,n),则回归方程为������ = b x+������,其中������ = ������ − ������ ������.
核心知识
考点精题
-3-
卷 设问特点 别 求平均数、方差, 全 求正态分布的概 国 率,求二项分布 Ⅰ 的 E( X) 2014 全 求线性回归方 国 程,并分析变化 , Ⅱ 求预报值 年份
涉及知识点
题目类型
解题思想 方法
频率分布直方图、样本的数据 分析、抽 平均数、 方差、 正 特征、正态 象,转换 态分布、二项分 分布、二项 思想 布、数学期望 分布 平均值、 回归方程 回归分析 分析、处 理数据
核心知识
2018届高考新课标数学理大一轮复习检测:热点专题六 概率与统计中的热点问题 含答案 精品

1.为了防止塑化剂超标的产品影响我国民众的身体健康,要求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两轮塑化剂含量检测,只有两轮都合格才能进行销售,否则不能销售.已知某产品第一轮检测不合格的概率为16,第二轮检测不合格的概率为110,两轮检测是否合格相互没有影响.(1)求该产品不能销售的概率;(2)如果产品可以销售,则每件产品可获利40元;如果产品不能销售,则每件产品亏损80元(即获利-80元).已知一箱中有产品4件,记一箱产品获利X 元,求X 的分布列及均值E (X ).【解析】 (1)记“该产品不能销售”为事件A , 则P (A )=1-⎝ ⎛⎭⎪⎫1-16×⎝ ⎛⎭⎪⎫1-110=14,故该产品不能销售的概率为14.(2)由已知,可知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320,-200,-80,40,160. P (X =-320)=⎝ ⎛⎭⎪⎫144=1256,P (X =-200)=C 14×⎝ ⎛⎭⎪⎫143×34=364,P (X =-80)=C 24×⎝ ⎛⎭⎪⎫142×⎝ ⎛⎭⎪⎫342=27128,P (X =40)=C 34×14×⎝ ⎛⎭⎪⎫343=2764,P (X =160)=⎝ ⎛⎭⎪⎫344=81256.所以X 的分布列为E (X )=-320×1256-200×364-80×27128+40×2764+160×81256=40.2.(2017·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为增强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某市面向全市征召义务宣传志愿者.从符合条件的500名志愿者中随机抽取100名志愿者,其年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年龄分组区间是.(1)求图中x 的值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500名志愿者中年龄在[35,40)岁的人数;(2)在抽出的100名志愿者中按年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名参加中心广场的宣传活动,再从这20名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3名志愿者担任主要负责人.记这3名志愿者中“年龄低于35岁”的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及均值.【解析】 (1)∵小矩形的面积等于频率,∴除[35,40)外的频率和为0.70,∴x =1-0.705=0.06.故500名志愿者中,年龄在[35,40)岁的人数为0.06×5×500=150(人).(2)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选取20名,则其中年龄“低于35岁”的人有12名,“年龄不低于35岁”的人有8名.故X 的可能取值为0,1,2,3,P (X =0)=C 38C 320=14285,P (X =1)=C 112C 28C 320=2895,P (X =2)=C 212C 18C 320=4495,P (X =3)=C 312C 320=1157,故X 的分布列为∴E (X )=0×14285+1×2895+2×4495+3×1157=17195.3.(2017·日照模拟)某娱乐节目将4名队员平均分成甲、乙两个组,进行一对一的独立闯关比赛,已知甲组中2名队员A ,B 过关的概率分别为13,23,乙组中2名队员C ,D 过关的概率都为12,最后根据两组过关人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若过关人数相同,则认为两组平局.(1)求A ,B ,C ,D 4名队员至多1人过关的概率;(2)将甲组过关的人数记作x ,乙组过关的人数记作y ,设X =|x -y |,求X 的分布列和均值.【解析】 (1)设“A ,B ,C ,D 4名队员至多1人过关”为事件A ,“4名队员都不过关”为事件A 0,“4名队员恰有1人过关”为事件A 1,则A =A 0∪A 1.又P (A 0)=23×13×12×12=118,P (A 1)=13×13×12×12+23×23×12×12+23×13×12×12×2=14,故P (A )=118+14=1136.(2)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P (X =0)=23×13×12×12+⎝ ⎛⎭⎪⎫13×13+23×23×12×12×2+13×23×12×12=718,P (X =2)=13×23×12×12+23×13×12×12=19,故P (X =1)=1-P (X =0)-P (X =2)=1-718-19=12.故X 的分布列为E (X )=0×718+1×12+2×19=1318.4.将四个不同颜色的乒乓球随机放入编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盒子中(每个盒子足够大).(1)求编号为1的盒子为空盒的概率; (2)求空盒的个数ξ的分布列和均值E (ξ).【解析】 (1)将四个不同颜色的乒乓球随机放入编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盒子中,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有44=256种放法,设事件A 表示“编号为1的盒子为空盒”,则四个乒乓球可以随机放入编号为2,3,4的三个盒子中,共有34=81种放法,故所求概率为P (A )=81256.(2)空盒的个数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则P (ξ=0)=A 44256=24256=332,P (ξ=1)=C 24C 34A 33256=144256=916,P (ξ=3)=C 14256=4256=164,P (ξ=2)=C 14C 24A 22+C 24C 22A 22C 24A 22256=84256=2164⎝ ⎛⎭⎪⎫或P (ξ=2)=1-P (ξ=0)-P (ξ=1)-P (ξ=3)=2164, 所以ξ的分布列为ξ的均值为E (ξ)=0×332+1×916+2×2164+3×164=8164.5.(2017·九江模拟)心理学家分析发现视觉和空间能力与性别有关,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从兴趣小组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0名同学(男30女20),给所有同学几何题和代数题各一题,让各位同学自由选择一道题进行解答.选题情况如下表:(单位:人)(1)能否据此判断有97.5%的把握认为视觉和空间能力与性别有关?(2)经过多次测试后,甲每次解答一道几何题所用的时间在5~7分钟,乙每次解答一道几何题所用的时间在6~8分钟,现甲、乙各解同一道几何题,求乙比甲先解答完的概率;(3)现从选择做几何题的8名女同学中任意抽取2人对她们的答题情况进行全程研究,记丙、丁2名女同学被抽到的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及均值E (X ).下面临界值表仅供参考: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得K 2=50×(22×12-8×8)230×20×30×20=509≈5.556>5.024,根据统计有97.5%的把握认为视觉和空间能力与性别有关.(2)设甲、乙解答一道几何题的时间分别为x ,y 分钟,则基本事件满足的区域为⎩⎪⎨⎪⎧5≤x ≤76≤y ≤8(如图所示),设事件A 为“乙比甲先解答完此道题”则满足的区域为x >y ,∴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P (A )=12×1×12×2=18,即乙比甲先解答完的概率为18.(3)X 的可能取值为0,1,2,由题可知在选择做几何题的8名女同学中任意抽取2人,抽取方法有C 28=28种,其中丙、丁2人没有一个人被抽到有C 26=15种;恰有一人被抽到有C 12·C 16=12种;2人都被抽到有C 22=1种,∴P (X =0)=1528,P (X =1)=1228=37,P (X =2)=128,X 的分布列为∴E (X )=0×1528+1×37+2×128=12.6.某高中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决定从高一年级开始,在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的课外活动期间同时开设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这5个学科的辅导讲座,每位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期间的任何一天参加任何学科的辅导讲座,也可以放弃任何一个学科的辅导讲座.规定:各学科达到预先设定的人数时称为满座,否则称为不满座.统计数据表明,各学科辅导讲座满座的概率如下表(每天各个学科的辅导讲座是否满座互不影响):(1)求数学辅导讲座在周一、周三、周五都不满座的概率;(2)设周三各学科辅导讲座满座的科目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和均值. 【解析】 (1)设数学辅导讲座在周一、周三、周五都不满座为事件A , 则P (A )=⎝ ⎛⎭⎪⎫1-12×⎝ ⎛⎭⎪⎫1-23×⎝ ⎛⎭⎪⎫1-23=118. (2)ξ的可能取值为0,1,2,3,4,5,P (ξ=0)=⎝ ⎛⎭⎪⎫1-124×⎝ ⎛⎭⎪⎫1-23=148,P (ξ=1)=C 14×12×⎝ ⎛⎭⎪⎫1-123×⎝ ⎛⎭⎪⎫1-23+⎝ ⎛⎭⎪⎫1-124×23=18,P (ξ=2)=C 24×⎝ ⎛⎭⎪⎫122×⎝ ⎛⎭⎪⎫1-122×⎝ ⎛⎭⎪⎫1-23+C 14×12×⎝ ⎛⎭⎪⎫1-123×23=724, P (ξ=3)=C 34×⎝ ⎛⎭⎪⎫123×⎝ ⎛⎭⎪⎫1-12×⎝ ⎛⎭⎪⎫1-23+C 24×⎝ ⎛⎭⎪⎫122×⎝ ⎛⎭⎪⎫1-122×23=13,P (ξ=4)=⎝ ⎛⎭⎪⎫124×⎝ ⎛⎭⎪⎫1-23+C 34×⎝ ⎛⎭⎪⎫123×⎝ ⎛⎭⎪⎫1-12×23=316,P (ξ=5)=⎝ ⎛⎭⎪⎫124×23=124,所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故E (ξ)=0×148+1×18+2×724+3×13+4×316+5×124=83.7.(2017·广东六校联考)某市调研考试后,某校对甲、乙两个文科班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规定:大于或等于120分为优秀,120分以下为非优秀.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的列联表,且已知在甲、乙两个文科班全部110人中随机抽取1人成绩为优秀的概率为311.(1)请完成上面的列联表;(2)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若按99.9%的可靠性要求,能否认为“成绩是否优秀与班级有关系”;(3)若按下面的方法从甲班优秀的学生中抽取1人:把甲班优秀的10名学生从2到11进行编号,先后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和为被抽取人的序号.试求抽到9号或10号的概率.参考公式与临界值表:K 2=n (ad -bc )2(a +b )(c +d )(a +c )(b +d ).【解析】 (1)(2)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K 2=110×(10×30-20×50)260×50×30×80≈7.486<10.828.因此按99.9%的可靠性要求,不能认为“成绩是否优秀与班级有关系”.(3)设“抽到9或10号”为事件A ,先后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为(x ,y ),所有的基本事件有(1,1),(1,2),(1,3),…,(6,6),共36个.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3,6),(4,5),(5,4),(6,3),(5,5),(4,6),(6,4),共7个.∴P (A )=736,即抽到9号或10号的概率为736.8.(2017·安徽安庆六校联考)前不久,省社科院发布了2014年度“安徽城市居民幸福排行榜”,芜湖市成为本年度安徽最“幸福城市”.随后,师大附中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用“10分制”随机调查“阳光”社区人们的幸福度.现从调查人群中随机抽取16名,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他们的幸福度分数(以小数点前的一位数字为茎,小数点后的一位数字为叶):(1)指出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2)若幸福度不低于9.5分,则称该人的幸福度为“极幸福”,求从这16人中随机选取3人,至多有1人是“极幸福”的概率;(3)以这16人的样本数据来估计整个社区的总体数据,若从该社区(人数很多)任选3人,记ξ表示选到“极幸福”的人数,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解析】 (1)众数:8.6;中位数:8.75.(2)设A i 表示所选取的3人中有i 人是“极幸福”,至多有1人是“极幸福”记为事件A ,则P (A )=P (A 0)+P (A 1)=C 312C 316+C 14C 212C 316=121140.(3)由题意,知ξ~B ⎝⎛⎭⎪⎫3,14.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P (ξ=0)=⎝ ⎛⎭⎪⎫343=2764,P (ξ=1)=C 13×14×⎝ ⎛⎭⎪⎫342=2764,P (ξ=2)=C 23×⎝ ⎛⎭⎪⎫142×34=964,P (ξ=3)=⎝ ⎛⎭⎪⎫143=164.则ξ的分布列为所以E (ξ)=0×2764+1×2764+2×964+3×164=0.75.9.(2017·抚州联考)如图所示,一圆形靶分成A ,B ,C 三部分,其面积之比为1∶1∶2.某同学向该靶投掷3枚飞镖,每次1枚.假设他每次投掷必定会中靶,且投中靶内各点是随机的.(1)求该同学在一次投掷中投中A 区域的概率;(2)设X 表示该同学在3次投掷中投中A 区域的次数,求X 的分布列;(3)若该同学投中A ,B ,C 三个区域分别可得3分,2分,1分,求他投掷3次恰好得4分的概率.【解析】 (1)设该同学在一次投掷中投中A 区域的概率为P (A ),依题意得P (A )=14.(2)依题意知,X ~B ⎛⎪⎫3,14,从而X 的分布列为(3)设B i 表示事件“第i 次击中目标时,击中B 区域”,C i 表示事件“第i 次击中目标时,击中C 区域”,i =1,2,3.依题意知P =P (B 1C 2C 3)+P (C 1B 2C 3)+P (C 1C 2B 3)=3×14×12×12=316.10.(2016·课标全国Ⅱ)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 (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设该险种一续保人一年内出险次数与相应概率如下:(1)求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的概率;(2)若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求其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的概率; (3)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与基本保费的比值.【解析】 (1)设A 表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则事件A 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故P (A )=0.2+0.2+0.1+0.05=0.55.(2)设B 表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比基本保费高出60%”,则事件B 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3,故P (B )=0.1+0.05=0.15.又P (AB )=P (B ),故P (B |A )=P (AB )P (A )=P (B )P (A )=0.150.55=311.。
2018届高考数学文大一轮复习热点探究课6 概率与统计中

热点探究训练(六) 概率与统计中的高考热点问题A 组 基础达标 (建议用时:30分钟)1.(2017·揭阳模拟)为调查乘客的候车情况,公交公司在某站台的60名候车乘客中随机抽取15人,将他们的候车时间(单位:分钟)作为样本分成5组,如表所示:(1)估计这60(2)若从表中第三、四组的6人中随机抽取2人作进一步问卷调查,求抽到的两人恰好来自不同组的概率.(1)由题表可知:这15名乘客中候车时间少于10分钟的人数为8.2分 所以,这60名乘客中候车时间少于10分钟的人数大约为60×815=32(人).5分(2)设第三组的乘客为a ,b ,c ,d ,第四组的乘客为1,2.“抽到的两个人恰好来自不同的组”为事件A ,所得基本事件共有15种,即ab ,ac ,ad ,a 1,a 2,bc ,bd ,b 1,b 2,cd ,c 1,c 2,d 1,d 2,12.10分其中事件A 包含基本事件a 1,a 2,b 1,b 2,c 1,c 2,d 1,d 2,共8种. 由古典概型可得P (A )=815.12分2.柴静《穹顶之下》的播出,让大家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雾霾天气的研究也渐渐活跃起来,某研究机构对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天数x 与雾霾天数y 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下表数据:(1)(2)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 (3)试根据(2)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燃放烟花爆竹的天数为9的雾霾天数.⎝⎛⎭⎪⎫相关公式:b ^=∑ni =1x i y i -n x -y-∑ni =1x 2i -n x-2,a ^=y --b ^x -(1)散点图如图所示.4分(2)∑4i =1x i y i =4×2+5×3+7×5+8×6=106,x -=4+5+7+84=6,y -=2+3+5+64=4,∑4i =1x 2i =42+52+72+82=154,则b ^=∑4i =1x i y i -4x -y -∑4i =1x 2i -4x-2=106-4×6×4154-4×62=1,6分a ^=y --b ^x -=4-6=-2,故线性回归方程为y ^=b ^x +a ^=x -2.8分(3)由回归直线方程可以预测,燃放烟花爆竹的天数为9的雾霾天数为7.12分 3.全网传播的融合指数是衡量电视媒体在中国网民中影响力的综合指标.根据相关报道提供的全网传播2015年某全国性大型活动的“省级卫视新闻台”融合指数的数据,对名列前20名的“省级卫视新闻台”的融合指数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如表所示:【导学号:31222409】(1)家进行调研,求至少有1家的融合指数在内的概率;(2)根据分组统计表求这20家“省级卫视新闻台”的融合指数的平均数.融合指数在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记为A 1,A 2,A 3;融合指数在内的“省级卫视新闻台”中随机抽取2家的所有的基本事件是{A 1,A 2},{A 1,A 3},{A 2,A 3},{A 1,B 1},{A 1,B 2},{A 2,B 1},{A 2,B 2},{A 3,B 1},{A 3,B 2},{B 1,B 2},共10个.3分其中,没有1家融合指数在内的基本事件是{B 1,B 2},共1个. 所以所求的概率P =1-110=910.7分(2)这20家“省级卫视新闻台”的融合指数平均数等于 4.5×220+5.5×820+6.5×720+7.5×320=6.05.12分4.(2017·东北师大附中等校联考)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某项竞赛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们参加的5项预赛成绩的茎叶图记录如下:图4(1)从甲、乙两人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求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高的概率;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该项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并说明理由.(1)记甲被抽到的成绩为x ,乙被抽到的成绩为y ,用数对(x ,y )表示基本事件: (82,95),(82,75),(82,80),(82,90),(82,85),(82,95),(82,75),(82,80),(82,90),(82,85),(79,95),(79,75),(79,80),(79,90),(79,85),(95,95),(95,75),(95,80),(95,90),(95,85),(87,95),(87,75),(87,80),(87,90),(87,85),3分基本事件总数n =25,记“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高”为事件A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如下:(82,75),(82,80),(82,75),(82,80),(79,75),(95,75),(95,80),(95,90),(95,85),(87,75),(87,80),(87,85),5分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 =12,所以P (A )=m n =1225.8分(2)派甲参赛比较合适.理由如下:x 甲=85,x 乙=85,s 2甲=31.6,s 2乙=50,10分因为x 甲=x 乙,s 2甲<s 2乙,所以甲的成绩较稳定,故派甲参赛比较合适.12分 5.已知向量a =(-2,1),b =(x ,y ).(1)若x ,y 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a·b =-1的概率;(2)若x ,y 在连续区间上取值,求满足a·b <0的概率. 【导学号:31222410】 (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两次,共有6×6=36个基本事件. 由a·b =-1,得2x -y =1.2分∴a·b =-1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1),(2,3),(3,5)共3种情形, 故P (a·b =-1)=336=112.5分(2)若x ,y 在连续区间上取值,则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果为Ω={(x ,y )|1≤x ≤6,1≤y ≤6};满足a·b <0的基本事件的结果为A ={(x ,y )|1≤x ≤6,1≤y ≤6且-2x +y <0}.画出图形如图,8分正方形的面积为S 正方形=25,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阴影=25-12×2×4=21,故满足a·b <0的概率P =2125.12分6.(2017·西安模拟)为了解人们对于国家新颁布的“生育二胎放开”政策的热度,现在某市进行调查,随机抽调了50人,他们年龄的频数分布及支持“生育二胎”人数如下表:对“生育二胎放开”政策的支持度有差异;k =+++29+≈6.27<6.635,所以没有99%的把握认为以45岁为分界点对“生育二胎放开”政策的支持度有差异.5分(2)设年龄在[5,15)中支持“生育二胎”的4人分别为a ,b ,c ,d ,不支持“生育二胎”的人记为M ,则从年龄在[5,15)的被调查人中随机选取两人所有可能的结果有(a ,b ),(a ,c ),(a ,d ),(a ,M ),(b ,c ),(b ,d ),(b ,M ),(c ,d ),(c ,M ),(d ,M ).8分设“恰好这两人都支持“生育二胎”为事件A ,则事件A 所有可能的结果有(a ,b ),(a ,c ),(a ,d ),(b ,c ),(b ,d ),(c ,d ),所以P (A )=610=35.10分所以对年龄在[5,15)的被调查人中随机选取两人进行调查时,恰好这两人都支持“生育二胎”的概率为35.12分。
三年高考2016_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7概率与统计理含解析94.doc

专题27 概率与统计考纲解读明方向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求解一些简单的有关概率的问题.本节在高考中单独命题时,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分值约为5分,属中低档题.随机事件,古典概型与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等综合在一起考查时一般以解答题形式出现,分值约为12分,属中档题.具体的操作步骤.2.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会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3.样本数字特征及频率分布直方图为高考热点.有关统计内容及方法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分值约为5分,属容易题;抽样方法和各种统计图表与概率的有关内容相结合也会出现在解答题中,分值约为12分,属中档题.想,认识统计方法在决策中的作用.3.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4.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在今后的高考中分值可能会提高.本节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解答题的形式呈现,分值约为5分或12分,小题为容易题,解答题属中档题.2018年高考全景展示1.【2018年理新课标I 卷】下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直角边AB ,AC .△ABC 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I ,黑色部分记为II ,其余部分记为III .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I ,II ,III 的概率分别记为p 1,p 2,p 3,则A. p 1=p 2B. p 1=p 3C. p 2=p 3D. p 1=p 2+p 3 【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设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根据其为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三边的关系,之后应用相应的面积公式求得各个区域的面积,根据其数值大小,确定其关系,再利用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确定出p 1,p 2,p 3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设,则有,从而可以求得的面积为,黑色部分的面积为,其余部分的面积为,所以有,根据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以得到,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的是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有关问题,题中需要解决的是概率的大小,根据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将比较概率的大小问题转化为比较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利用相关图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2.【2018年理新课标I卷】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设出新农村建设前的经济收入为M,根据题意,得到新农村建设后的经济收入为2M,之后从图中各项收入所占的比例,得到其对应的收入是多少,从而可以比较其大小,并且得到其相应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选项.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新农村建设前后的经济收入的构成比例的饼形图,要会从图中读出相应的信息即可得结果.3.【2018年理数全国卷II】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A. B. C. D.【答案】C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 (1)列举法. (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 (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 (4)排列组合法: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4.【2018年江苏卷】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确定总基本事件数,再从中确定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详解:从5名学生中抽取2名学生,共有10种方法,其中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方法有3种,因此所求概率为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4)排列组合法(理科):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5.【2018年江苏卷】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答案】90【解析】分析:先由茎叶图得数据,再根据平均数公式求平均数.详解:由茎叶图可知,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分别为,故平均数为.点睛:的平均数为.6.【2018年全国卷Ⅲ理】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min)绘制了如下茎叶图:(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并说明理由;(2)求40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并将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过和不超过的工人数填入下面的列联表:超过不超过(3)根据(2)中的列联表,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附:,【答案】(1)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 理由见解析(2)80(3)能【解析】分析:(1)计算两种生产方式的平均时间即可。
2018年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过关习题第八章概率与统计58和答案

考点测试58 二项式定理一、基础小题1.⎝ ⎛⎭⎪⎫2x -1x 4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 .-24B .-6C .6D .24 答案 D解析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T r +1=C r4(2x )4-r⎝ ⎛⎭⎪⎫-1x r =C r 424-r(-1)r ·x 4-2r , 令4-2r =0,即r =2,故常数项为C 2422(-1)2=24.2.若二项式⎝ ⎛⎭⎪⎫x -2x n 的展开式中第5项是常数项,则自然数n 的值可能为( )A .6B .10C .12D .15 答案 C解析 二项式⎝⎛⎭⎪⎫x -2x n 的展开式的第5项为T 5=C 4n (x )n -4·⎝ ⎛⎭⎪⎫-2x 4,故n -42-4=0,即n =12. 3.若多项式x 3+x 10=a 0+a 1(x +1)+…+a 9(x +1)9+a 10(x +1)10,则a 9=( )A .9B .10C .-9D .-10 答案 D解析 x 3+x 10=x 3+10,题中a 9只是10的展开式中(x +1)9的系数,故a 9=C 110(-1)1=-10.4.(1+2x )3(1-3x )5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 ) A .-4 B .-2 C .2 D .4 答案 C解析 (1+2x )3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1,含x 的项是C 23(2x )2=12x ;(1-3x )5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1,含x 的项是C 35(-3x )3=-10x ,故(1+23x )3(1-3x )5的展开式中含x 项的系数为1×(-10)+1×12=2.5.⎝⎛⎭⎪⎫ax +1x (2x -1)5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20B .-10C .10D .20 答案 C解析 令x =1,可得a +1=2,所以a =1,所以⎝⎛⎭⎪⎫ax +1x (2x -1)5=⎝⎛⎭⎪⎫x +1x (2x -1)5,则展开式中常数项为2C 45(-1)4=10.6.若⎝⎛⎭⎪⎫x +2x 2n 的展开式中只有第六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A .180B .120C .90D .45 答案 A解析 由于展开式中只有第六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故第六项为中间项,共有11项,所以n =10,T r +1=C r 10⎝ ⎛⎭⎪⎫2x 2r ·(x )10-r =C r 102rx10-5r2,令10-5r2=0,得r =2,故常数项是C 21022=180.7.若(x +1)5=a 5(x -1)5+…+a 1(x -1)+a 0,则a 0和a 1的值分别为( ) A .32,80 B .32,40 C .16,20 D .16,10 答案 A解析 由于x +1=x -1+2,因此(x +1)5=5,故展开式中(x -1)的系数为a 1=C 4524=80.令x =1,得a 0=32,故选A.8.已知⎝ ⎛⎭⎪⎫x 2+12x n (n ∈N *)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二项式系数和是56,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A.45256B.47256C.49256D.51256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C 0n +C 1n +C 2n =56,∴n =10,∴T r +1=C r 10(x 2)10-r·⎝ ⎛⎭⎪⎫12x r =C r 10⎝ ⎛⎭⎪⎫12rx 20-5r 2,令20-5r 2=0,得r =8,∴常数项为C 810×⎝ ⎛⎭⎪⎫128=45256,故选A. 9.⎝⎛⎭⎪⎪⎫x +33x 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与二项式系数的和之比为64,则(1-x )n 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小的项的系数等于________.答案 -20解析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4n ,二项式系数的和为2n ,由题知2n =64,所以n =6,(1-x )6的展开式中,第四项的系数最小,为-C 36=-20.10.1+3C 1n +9C 2n +…+3n C nn =________.答案 4n解析 在二项展开式(1+x )n =C 0n +C 1n x +…+C n n x n 中,令x =3,得(1+3)n =C 0n +C 1n 3+C 2n 32+…+C n n 3n ,即1+3C 1n +9C 2n +…+3n C n n =4n.11.⎝ ⎛⎭⎪⎫2x -1x 6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 -160解析 ∵⎝ ⎛⎭⎪⎫2x -1x 6=⎝ ⎛⎭⎪⎫2x -1x 6= 2x -1 6x 3,又∵(2x -1)6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6(2x )6-r(-1)r ,令6-r =3,得r =3. ∴T 3+1=-C 36(2x )3=-20×23·x 3=-160x 3,∴⎝ ⎛⎭⎪⎫2x -1x 6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160.12.(x 2-x +1)10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________. 答案 -210解析 (x 2-x +1)10=10=C 010(x 2)10-C 110(x 2)9(x -1)+…-C 910(x 2)(x -1)9+C 1010(x -1)10,所以x 3的系数为-C 910C 89+C 1010(-C 710)=-210.二、高考小题13.(x 2+x +y )5的展开式中,x 5y 2的系数为( ) A .10 B .20 C .30 D .60 答案 C解析 由于(x 2+x +y )5=5,其展开式的通项为T r +1=C r 5(x 2+x )5-r y r(r =0,1,2,…,5),因此只有当r =2,即T 3=C 25(x 2+x )3y 2中才能含有x 5y 2项.设(x 2+x )3的展开式的通项为S i +1=C i 3(x 2)3-i ·x i =C i 3x6-i (i =0,1,2,3),令6-i =5,得i =1,则(x 2+x )3的展开式中x 5项的系数是C 13=3,故(x 2+x +y )5的展开式中,x 5y 2的系数是C 25·3=10×3=30.14.已知⎝ ⎛⎭⎪⎫x -a x 5的展开式中含x 32的项的系数为30,则a =( )A. 3 B .- 3 C .6 D .-6 答案 D解析 展开式的通项为T r +1=C r 5·(x )5-r·⎝ ⎛⎭⎪⎫-a x r=(-1)r C r 5a r·x 52-r (r=0,1,2,…,5).令52-r =32,得r =1,所以展开式中含x32项的系数为(-1)C 15·a ,于是-5a =30,解得a =-6.15.在(1+x )6(1+y )4的展开式中,记x m y n 项的系数为f (m ,n ),则f (3,0)+f (2,1)+f (1,2)+f (0,3)=( )A .45B .60C .120D .210 答案 C解析 在(1+x )6的展开式中,x m 的系数为C m 6,在(1+y )4的展开式中,y n的系数为C n 4,故f (m ,n )=C m 6·C n 4.从而f (3,0)=C 36=20,f (2,1)=C 26·C 14=60,f (1,2)=C 16·C 24=36,f (0,3)=C 34=4,故选C.16.(2x +x )5的展开式中,x 3的系数是________(用数字填写答案). 答案 10解析 T r +1=C r 5(2x )5-r·(x )r =25-r C r 5·x5-r 2,令5-r2=3,得r =4,∴T 5=10x 3,∴x 3的系数为10.17.若⎝ ⎛⎭⎪⎫ax 2+1x 5的展开式中x 5的系数是-80,则实数a =________.答案 -2解析 T r +1=a 5-r C r 5x10-52r,令10-52r =5,解之得r =2,所以a 3C 25=-80,a =-2.18.(a +x )(1+x )4的展开式中x 的奇数次幂项的系数之和为32,则a =________.答案 3解析 解法一:∵(1+x )4=x 4+C 34x 3+C 24x 2+C 14x +C 04x 0=x 4+4x 3+6x 2+4x +1,∴(a +x )(1+x )4的奇数次幂项的系数为4a +4a +1+6+1=32,∴a =3. 解法二:设(a +x )(1+x )4=b 0+b 1x +b 2x 2+b 3x 3+b 4x 4+b 5x 5. 令x =1,得16(a +1)=b 0+b 1+b 2+b 3+b 4+b 5,① 令x =-1,得0=b 0-b 1+b 2-b 3+b 4-b 5,② 由①-②,得16(a +1)=2(b 1+b 3+b 5), 即8(a +1)=32,解得a =3. 三、模拟小题19.(x +1)(x -2)6的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 ) A .-100 B .-15 C .35 D .220 答案 A解析 由二项式定理可得(x -2)6展开式的通项T r +1=C r 6(-2)r x 6-r,∴x 3的系数为C 36(-2)3=-160,x 4的系数为C 26(-2)2=60,∴(x +1)(x -2)6的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160+60=-100.20.⎝ ⎛⎭⎪⎫x 2-12x 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A .-54 B.54 C .-1516 D.1516答案 D解析 T r +1=C r 6(x 2)6-r ⎝ ⎛⎭⎪⎫-12x r =⎝ ⎛⎭⎪⎫-12r C r 6x 12-3r ,令12-3r =0,解得r =4.∴常数项为⎝ ⎛⎭⎪⎫-124C 46=1516.故选D.答案 B 解析22.若⎝ ⎛⎭⎪⎫x +1x n 的展开式中第3项与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1x 2的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56解析 因为展开式中的第3项和第7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即C 2n =C 6n ,所以n =8,所以展开式的通项为T k +1=C k 8x 8-k ⎝ ⎛⎭⎪⎫1x k =C k 8x 8-2k,令8-2k =-2,解得k =5,所以T 6=C 58⎝ ⎛⎭⎪⎫1x 2,所以1x 2的系数为C 58=56.23.已知(2x -1)10=a 0+a 1x +a 2x 2+…+a 9x 9+a 10x 10,则a 2+a 3+…+a 9+a 10的值为( )A .-20B .0C .1D .20 答案 D解析 令x =1,得a 0+a 1+a 2+…+a 9+a 10=1,再令x =0,得a 0=1,所以a 1+a 2+…+a 9+a 10=0,又易知a 1=C 910×21×(-1)9=-20,所以a 2+a 3+…+a 9+a 10=20.24.1-90C 110+902C 210-903C 310+…+(-1)k 90k C k 10+…+9010C 1010除以88的余数是( )A .-1B .1C .-87D .87 答案 B解析 1-90C 110+902C 210-903C 310+…+(-1)k 90k C k 10+…+9010C 1010=(1-90)10=8910=(88+1)10=8810+C 110889+…+C 91088+1.∵前10项均能被88整除,∴余数是1.25.从重量分别为1,2,3,4,…,10,11克的砝码(每种砝码各一个)中选出若干个,使其总重量恰为9克的方法总数为m ,下列各式的展开式中x 9的系数为m 的选项是( )A .(1+x)(1+x 2)(1+x 3)…(1+x 11)B .(1+x)(1+2x)(1+3x)…(1+11x)C .(1+x)(1+2x 2)(1+3x 3)…(1+11x 11)D .(1+x)(1+x +x 2)(1+x +x 2+x 3)…(1+x +x 2+…+x 11) 答案 A解析 x 9是由x ,x 2,x 3,x 4,x 5,…,x 11中的指数和等于9的那些项的乘积构成,有多少个这样的乘积就有多少个这样的x 9,这与从重量分别为1,2,3,4,…,10,11克的砝码(每种砝码各一个)中选出若干个,使其总重量恰为9克的方法的意义一样,所以就是(1+x)(1+x 2)(1+x 3)…(1+x 11)的展开式中x 9的系数,选A .26.在⎝⎛⎭⎪⎫1+x +1x 201510的展开式中,含x 2项的系数为( )A .10B .30C .45D .120 答案 C解析 因为⎝ ⎛⎭⎪⎫1+x +1x 201510=⎣⎢⎡⎦⎥⎤ 1+x +1x 201510=(1+x)10+C 110(1+x)91x 2015+…+C 1010⎝ ⎛⎭⎪⎫1x 201510,所以x 2项只能在(1+x)10的展开式中,所以含x 2的项为C 210x 2,系数为C 210=45.故选C .27.(x +2y)7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是( )A .68y 7B .112x 3y 4C .672x 2y 5D .1344x 2y 5 答案 C解析 设第r +1项系数最大,则有⎩⎨⎧C r 7·2r ≥C r -17·2r -1,C r7·2r ≥C r +17·2r +1,即⎩⎪⎨⎪⎧7!r ! 7-r !·2r ≥7!r-1 ! 7-r +1 !·2r -1,7!r ! 7-r !·2r≥7!r+1 ! 7-r -1 !·2r +1,即⎩⎪⎨⎪⎧2r ≥18-r ,17-r ≥2r +1,解得⎩⎪⎨⎪⎧r≤163,r≥133.又∵r ∈Z ,∴r =5,∴系数最大的项为T 6=C 57x 2·25y 5=672x 2y 5.故选C.28.若⎝⎛⎭⎪⎫x -3x n 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的绝对值之和为1024,则展开式中x 的一次项的系数为________.答案 -15解析 T r +1=C r n (x )n -r ⎝ ⎛⎭⎪⎫-3x r =(-3)r ·C r n xn -3r2,因为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绝对值之和为C 0n +|(-3)1C 1n |+(-3)2C 2n +|(-3)3C 3n |+…+|(-3)n C nn |=1024,所以(1+3)n =1024,解得n =5,令5-3r 2=1,解得r =1,所以展开式中x 的一次项的系数为(-3)1C 15=-15.29.将⎝ ⎛⎭⎪⎫x +4x -43展开后,常数项是________.答案 -160解析 ⎝ ⎛⎭⎪⎫x +4x -43=⎝ ⎛⎭⎪⎫x -2x 6展开后的通项是C k 6(x )6-k·⎝ ⎛⎭⎪⎫-2x k =(-2)k ·C k 6(x )6-2k . 令6-2k =0,得k =3.所以常数项是C 36(-2)3=-160.30.若二项式⎝⎛⎭⎪⎪⎫x +23x n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80,则该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________.答案 32解析 对于T r +1=C r n (x )n -r ⎝ ⎛⎭⎪⎪⎫23x r =C r n 2r x n -r 2-r3 ,当r =35n 时展开式为常数项,因此n 为5的倍数,不妨设n =5m ,则有r =3m ,则23m C 3m 5m =8m C 3m5m =80,因此m =1,则该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之和等于2n =25=32.本考点在近三年高考中未涉及此题型.。
2018年高考数学(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11 概率与统计--物理小金刚系列

(六)统计1.随机抽样(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1)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2)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3)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5)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1)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七)概率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二十一)概率与统计1.概率(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2)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3)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2.统计案例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独立性检验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2)回归分析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概率与统计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在2018年的高考中预计仍会以“一小一大”的格局呈现.对于概率部分,选择题或填空题中概率求值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以古典概型或几何概型为主线,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解答题中则常与统计知识相结合,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需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统计部分,选择题、填空题中以考查抽样方法和用样本估计总体为主,兼顾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解答题中则重点考查求回归直线方程及独立性检验.。
(完整版)2018年高考统计与概率专题

2018年高考统计与概率专题(全国卷1文)2.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 块地作试验田.这n 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 )分别为x 1,x 2,…,x n ,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 A .x 1,x 2,…,x n 的平均数 B .x 1,x 2,…,x n 的标准差 C .x 1,x 2,…,x n 的最大值D .x 1,x 2,…,x n 的中位数【答案】B【解析】刻画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指标是标准差,故选B(全国卷1理)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
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A .14B .π8C .12D .π4【考点】:几何概型【思路】:几何概型的面积问题,=P 基本事件所包含的面积总面积.【解析】:()21212=82r S P S r ππ==,故而选B 。
(全国卷2理)6.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A .12种B .18种C .24种D .36种(全国卷2文)6。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90πB 。
63πC 。
42π D.36π【答案】B【解析】由题意,该几何体是由高为6的圆柱截取一半后的图形加上高为4的圆柱,故其体积为2213634632V πππ=⋅⋅⋅+⋅⋅=,故选B 。
(天津卷)文(3)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
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则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概率为(A)45(B)35(C)25(D)15(全国卷2文)11.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A.110B.15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与统计热点一 常见概率模型的概率几何概型、古典概型、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是高考的热点,几何概型主要以客观题考查,求解的关键在于找准测度(面积,体积或长度);相互独立事件,互斥事件常作为解答题的一问考查,也是进一步求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的基础,求解该类问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准确判定概率模型,恰当选择概率公式.【例1】现有4个人去参加某娱乐活动,该活动有甲、乙两个游戏可供参加者选择.为增加趣味性,约定:每个人通过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决定自己去参加哪个游戏,掷出点数为1或2的人去参加甲游戏,掷出点数大于2的人去参加乙游戏. (1)求这4个人中恰有2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2)求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的概率; (3)用X ,Y 分别表示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乙游戏的人数,记ξ=|X -Y |,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解 依题意,这4个人中,每个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为13,去参加乙游戏的概率为23.设“这4个人中恰有i 人去参加甲游戏”为事件A i (i =0,1,2,3,4). 则P (A i )=C i 4⎝ ⎛⎭⎪⎫13i ⎝ ⎛⎭⎪⎫234-i . (1)这4个人中恰有2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 P (A 2)=C 24⎝ ⎛⎭⎪⎫132⎝ ⎛⎭⎪⎫232=827.(2)设“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为事件B ,则B =A 3+A 4,且A 3与A 4互斥,∴P (B )=P (A 3+A 4)=P (A 3)+P (A 4)=C 34⎝ ⎛⎭⎪⎫133×23+C 44⎝ ⎛⎭⎪⎫134=19.(3)依题设,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2,4. 且A 1与A 3互斥,A 0与A 4互斥.则P (ξ=0)=P (A 2)=827,P (ξ=2)=P (A 1+A 3)=P (A 1)+P (A 3)=C 14⎝ ⎛⎭⎪⎫131·⎝ ⎛⎭⎪⎫233+C 34⎝ ⎛⎭⎪⎫133×23=4081, P (ξ=4)=P (A 0+A 4)=P (A 0)+P (A 4)=C 04⎝ ⎛⎭⎪⎫234+C 44⎝ ⎛⎭⎪⎫134=1781.所以ξ的分布列是【类题通法】(1)本题4个人中参加甲游戏的人数服从二项分布,由独立重复试验,4人中恰有i 人参加甲游戏的概率P =C i 4⎝ ⎛⎭⎪⎫13i ⎝ ⎛⎭⎪⎫234-i ,这是本题求解的关键. (2)解题中常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事件间的关系,选错概率模型,特别是在第(3)问中,不能把ξ=0,2,4的事件转化为相应的互斥事件A i 的概率和.【对点训练】甲、乙两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每班出3人组成甲乙两支代表队,首轮比赛每人一道必答题,答对则为本队得1分,答错或不答都得0分,已知甲队3人每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34,23,12,乙队每人答对的概率都是23,设每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ξ表示甲队总得分. (1)求ξ=2的概率;(2)求在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的条件下,甲队比乙队得分高的概率. 解 (1)ξ=2,则甲队有两人答对,一人答错,故P (ξ=2)=34×23×⎝ ⎛⎭⎪⎫1-12+34×⎝ ⎛⎭⎪⎫1-23×12+⎝ ⎛⎭⎪⎫1-34×23×12=1124;(2)设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为事件A ,甲队比乙队得分高为事件B .设乙队得分为η,则η~B ⎝ ⎛⎭⎪⎫3,23.P (ξ=1)=34×⎝ ⎛⎭⎪⎫1-23×⎝ ⎛⎭⎪⎫1-12+⎝ ⎛⎭⎪⎫1-34×23×⎝ ⎛⎭⎪⎫1-12+⎝ ⎛⎭⎪⎫1-34×⎝ ⎛⎭⎪⎫1-23×12=14,P (ξ=3)=34×23×12=14, P (η=1)=C 13·23·⎝ ⎛⎭⎪⎫132=29,P (η=2)=C 23·⎝ ⎛⎭⎪⎫232·13=49,P (η=3)=C 33⎝ ⎛⎭⎪⎫233=827,∴P (A )=P (ξ=1)P (η=3)+P (ξ=2)P (η=2)+P (ξ=3)·P (η=1) =14×827+1124×49+14×29=13, P (AB )=P (ξ=3)·P (η=1)=14×29=118, ∴所求概率为P (B|A )=P (AB )P (A )=11813=16.热点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与方差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与方差及应用是数学高考的一大热点,每年均有解答题的考查,属于中档题.复习中应强化应用题目的理解与掌握,弄清随机变量的所有取值是正确列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求均值与方差的关键,对概率模型的确定与转化是解题的基础,准确计算是解题的核心,在备考中强化解答题的规范性训练.【例2】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连胜两局者直接赢得比赛,若赛完5局仍未出现连胜,则判定获胜局数多者赢得比赛.假设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23,乙获胜的概率为13,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1)求甲在4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的概率;(2)记X 为比赛决出胜负时的总局数,求X 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解 用A 表示“甲在4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A k 表示“第k 局甲获胜”,B k 表示“第k 局乙获胜”,则P (A k )=23,P (B k )=13,k =1,2,3,4,5. (1)P (A )=P (A 1A 2)+P (B 1A 2A 3)+P (A 1B 2A 3A 4) =P (A 1)P (A 2)+P (B 1)P (A 2)P (A 3)+P (A 1)P (B 2)· P (A 3)P (A 4)=⎝ ⎛⎭⎪⎫232+13×⎝ ⎛⎭⎪⎫232+23×13×⎝ ⎛⎭⎪⎫232=5681. (2)X 的可能取值为2,3,4,5.P (X =2)=P (A 1A 2)+P (B 1B 2)=P (A 1)P (A 2)+P (B 1)·P (B 2)=59, P (X =3)=P (B 1A 2A 3)+P (A 1B 2B 3)=P (B 1)P (A 2)P (A 3)+P (A 1)P (B 2)P (B 3)=29, P (X =4)=P (A 1B 2A 3A 4)+P (B 1A 2B 3B 4)=P (A 1)P (B 2)P (A 3)P (A 4)+P (B 1)P (A 2)P (B 3)P (B 4)=1081, P (X =5)=1-P (X =2)-P (X =3)-P (X =4)=881. 故X 的分布列为E (X )=2×59+3×29+4×1081+5×881=22481.【类题通法】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确定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 第二步:求每一个可能值所对应的概率; 第三步: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第四步:求均值和方差;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对点训练】为回馈顾客,某商场拟通过摸球兑奖的方式对1 000位顾客进行奖励,规定:每位顾客从一个装有4个标有面值的球的袋中一次性随机摸出2个球,球上所标的面值之和为该顾客所获的奖励额.(1)若袋中所装的4个球中有1个所标的面值为50元,其余3个均为10元.求:①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60元的概率;②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商场对奖励总额的预算是60 000元,并规定袋中的4个球只能由标有面值10元和50元的两种球组成,或标有面值20元和40元的两种球组成.为了使顾客得到的奖励总额尽可能符合商场的预算且每位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相对均衡,请对袋中的4个球的面值给出一个合适的设计,并说明理由.解(1)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①依题意,得P(X=60)=C11C13C24=12,即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60元的概率为1 2.②依题意,得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0,60.P(X=60)=12,P(X=20)=C23C24=12,即X的分布列为所以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的数学期望为E(X)=20×12+60×12=40(元).(2)根据商场的预算,每个顾客的平均奖励额为60元.所以,先寻找期望为60元的可能方案.对于面值由10元和50元组成的情况,如果选择(10,10,10,50)的方案,因为60元是面值之和的最大值,所以期望不可能为60元;如果选择(50,50,50,10)的方案,因为60元是面值之和的最小值,所以期望也不可能为60元,因此可能的方案是(10,10,50,50),记为方案1.对于面值由20元和40元组成的情况,同理,可排除(20,20,20,40)和(40,40,40,20)的方案,所以可能的方案是(20,20,40,40),记为方案2.以下是对两个方案的分析:对于方案1,即方案(10,10,50,50),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1,则X1的分布列为X1的数学期望为E(X1)=20×16+60×23+100×16=60(元),X1的方差为D(X1)=(20-60)2×16+(60-60)2×23+(100-60)2×16=1 6003.对于方案2,即方案(20,20,40,40),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2,则X2的分布列为X2的数学期望为E(X2)=40×16+60×23+80×16=60(元),X2的方差为D(X2)=(40-60)2×16+(60-60)2×23+(80-60)2×16=4003.由于两种方案的奖励额的数学期望都符合要求,但方案2奖励额的方差比方案1的小,所以应该选择方案2.热点三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概率与统计作为考查考生应用意识的重要载体,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一大亮点和热点.主要依托点是统计图表,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图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复习时要在这些图表上下工夫,把这些统计图表的含义弄清楚,在此基础上掌握好样本特征数的计数方法、各类概率的计算方法及数学均值与方差的运算.【例3】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俄罗斯举行,某大学为世界杯组委会招收志愿者,被招收的志愿者需参加笔试和面试,把参加笔试的40名大学生的成绩分组:第1组[75,80),第2组[80,85),第3组[85,90),第4组[90,95),第5组[95,100],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分别求出成绩在第3,4,5组的人数;(2)现决定在笔试成绩较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抽取6人进行面试.①已知甲和乙的成绩均在第3组,求甲或乙进入面试的概率;②若从这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接受考官D的面试,设第4组中有X名学生被考官D面试,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第3组的人数为5×0.06×40=12.第4组的人数为5×0.04×40=8.第5组的人数为5×0.02×40=4.(2)利用分层抽样,在第3组,第4组,第5组中分别抽取3人,2人,1人.①设“甲或乙进入第二轮面试”为事件A,则P(A)=1-C310C312=511,所以甲或乙进入第二轮面试的概率为5 11.②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P(X=0)=C24C26=25,P(X=1)=C12C14C26=815,P(X=2)=C22C26=115.所以X的分布列为E(X)=0×25+1×815+2×115=1015=23.【类题通法】本题将传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与分布列、数学期望相结合,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求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频率分布直方图交汇题的“两步曲”:一是看图说话,即看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一个小矩形面积表示这一组的频率;二是活用公式,本题中X服从超几何分布.【对点训练】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某产品的满意度,从A,B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20个用户,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如下:A地区:6273819295857464537678869566977888827689B地区:7383625191465373648293486581745654766579(1)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茎叶图,并通过茎叶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2)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记事件C:区用户的评价结果相互独立.根据所给数据,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相应事件发生的概率,求C的概率.解(1)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茎叶图如下通过茎叶图可以看出,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高于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集中,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散. (2)记C A 1表示事件:“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满意或非常满意”; C A 2表示事件:“A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非常满意”; C B 1表示事件:“B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不满意”; C B 2表示事件:“B 地区用户的满意度等级为满意”, 则C A 1与C B 1独立,C A 2与C B 2独立,C B 1与C B 2互斥, C =C B 1C A 1∪C B 2C A 2. P (C )=P (C B 1C A 1∪C B 2C A 2) =P (C B 1C A 1)+P (C B 2C A 2) =P (C B 1)P (C A 1)+P (C B 2)P (C A 2).由所给数据得C A 1,C A 2,C B 1,C B 2发生的频率分别为1620,420,1020,820,即P (C A 1)=1620,P (C A 2)=420,P (C B 1)=1020,P (C B 2)=820,故P (C )=1020×1620+820×420=0.48. 热点四 统计与统计案例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求线性回归方程,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在选择或填空题中常涉及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及样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方差)的考查,解答题中也有所考查.【例4】从某居民区随机抽取10个家庭,获得第i 个家庭的月收入x i (单位:千元)与月储蓄y i (单位:千元)的数据资料,算得∑10i =1x i =80,∑10i =1y i =20,∑10i =1x i y i =184,∑10i =1x 2i=720.(1)求家庭的月储蓄y 对月收入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2)判断变量x 与y 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3)若该居民区某家庭月收入为7千元,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中,b ^=,a ^=y -b ^ x ,其中x ,y 为样本平均值.解 (1)由题意知n =10,x =1n ∑n i =1x i =8010=8,y =1n ∑n i =1y i =2010=2,又l xx =∑ni =1x 2i -n x 2=720-10×82=80,l xy =∑ni =1x i y i -n x y =184-10×8×2=24, 由此得b^=l xy l xx=2480=0.3,a ^=y -b ^x =2-0.3×8=-0.4,故所求线性回归方程为y ^=0.3x -0.4.(2)由于变量y 的值随x 值的增加而增加(b^=0.3>0),故x 与y 之间是正相关. (3)将x =7代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该家庭的月储蓄为y ^=0.3×7-0.4=1.7(千元). 【类题通法】(1)分析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可通过计算相关系数r 来确定,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表明两变量线性相关性越弱.(2)求线性回归方程的关键是正确运用b^,a ^的公式进行准确的计算. 【对点训练】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中学在此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教育活动.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对其课外阅读时间进行调查.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学生日均课外阅读时间(单位:分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将日均课外阅读时间不低于60分钟的学生称为“读书迷”,低于60分钟的学生称为“非读书迷”.(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2×2列联表,并据此判断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读书迷”与性别有关?(2)1人,共抽取3次,记被抽取的3人中的“读书迷”的人数为X .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X 的分布列、期望E (X )和方差D (X ). 解 (1)完成2×2列联表如下:K 2=100×(40×25-15×20)60×40×55×45≈8.249>6.635,故有99%的把握认为“读书迷”与性别有关.(2)将频率视为概率.则从该校学生中任意抽取1名学生恰为读书迷的概率P =25. 由题意可知X ~B ⎝ ⎛⎭⎪⎫3,25,P (X =i )=C i 3⎝ ⎛⎭⎪⎫25i ⎝ ⎛⎭⎪⎫353-i(i =0,1,2,3). X 的分布列为均值E(X)=np=3×25=65,方差D(X)=np(1-p)=3×25×⎝⎛⎭⎪⎫1-25=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