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乐队(含电声)编配
实用电声小乐队编配法(廿四)

口 龚耀 年
2 、编制略小 、乐器 门类较少 、轻便 、小巧的电声小乐队 ,总谱排 列上可按电声小乐队编配的规律与特点 ,加以编排 。 即按人声旋律 ( .、旋律乐器组 、和声乐器组 、低音乐器组 、打 M) 击乐器组 的顺序排列 。这样的总谱排列线条清晰 ,一 目了然 ,写谱创 作 与视谱演奏 均十分便捷 。尤其是人 声旋律放在第 一行 ,主线 突 出。 而电子鼓 ( 架子鼓)安排在最后一行 ,也 比较恰 当,因 电子鼓 的谱面 复杂 ,常有加线 ,把 电子鼓放在 电倍司 ( 它很少下加线)下面 ,使谱
一
・ n e
■ ■ ■ -一 一 ’
—
I, 一
C
c = =
已罔
曹_’ r -
o
.
薯 霉 ■ 一 i
, ’ - _
— 1
■ ■ 一 ■ 一
■ _ ■
囊 -= 苎 :
_ —— — _
一
=, 、
●
一
一
. _; _. F.! = = = =
简
^ G
化
记
谱
实
■ _
际
记
谱
r _I l _ ’
一--
t,
wO , ,
,
●
一
^
I
I
一
^
罩
・
; 霉 .鼻 e 暑 毒 ・
‘ ’ 。 。 。 。
w
’ 0_●
一
^
U 一
.
一 - _一 一
1 e E车 ・
主麓 律
实用电声小乐队编配法(七)

口 龚耀 年
第二 节
调 和 音 阶
调就是在八度范围内 ,用十二个音 ( 每个音之间 的距离是半音) 按一定 的关 系排列 , 所组成的连结体 。它的第一个音 叫 “ 主音” ,是一
调之主 ,其余的音对于主音是从属与次要 的关系 ,若把调 中十二个半 音按顺序排列起来 ,就是下图的一个半音阶:
但是 在 音乐 中常 用 的是 全 音 阶 ,这 种 音 阶又 有 大音 阶与 小 音 阶 之
分,它们各音的排列方式是不同的。下面是大 、小调 自然音阶 :
音 阶级 别 I
^
I I
l l I
Ⅳ
V
Ⅵ
VI I
大音阶阶名 — F
t e { =
~ … ‘
小阶名 i 音阶 秀
' 一 一 『 、
蟓 聚 簿
j
襻 彘一 篚 翻 竭 褥
~
一
l 毽 擎 _ I _ ÷
- 马
第 三节
大 、小 、减 三和弦 及各 种七 和 弦、 附加 音和 弦
三个或三个 以上的音 ,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起来 ,构成和弦。 三和弦的三个音都有一个名称 ,它们都是按每 隔三度 ( 大三度或小三 度)叠置而成的组合音。三和弦以其最低一个 音 ( 根音)来命名 ,中 间一个音叫三音 ( 三度音) ,上面一个音叫五音 ( 五度音) 。三和弦又 可分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减三和弦……。 根音同三音是大三度关系、同五音是纯五度关 系的和弦叫 “ 大三
小 三 和弦 ,在 电声 乐 器 中 ,用 它 的大 写 音名 来标 记 ,并 在 右下 方加 m, 如D m、E m、A m。Ⅶ级是减 三和弦 ,用 它的大写音名并 在右下方 加 3 ”来 标 记 ,如 B ;在 电声乐 队 中,这个 和 弦一般 用得 较 少 。 一3 下面是 c大调音阶上七种三和弦的排列与标记。
实用电声小乐队编配法

实用电声小乐队编配法
1、乐队编配的首要原则:
首先,乐队编配的首要原则是选择合适的乐器组合,以及合适的音色,使乐队的音色更加丰富和完整。
2、挑选乐器:
首先,应该根据歌曲的风格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乐器组合。
例如,如果是流行音乐,可以选择吉他、贝斯、鼓组、键盘等乐器;如果是摇滚音乐,可以选择吉他、贝斯、鼓组、键盘等乐器;如果是古典音乐,可以选择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钢琴等乐器。
3、挑选音色:
其次,在挑选乐器的同时,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音色,以使乐队的音色更加丰富和完整。
例如,可以选择清脆的吉他音色、温柔的贝斯音色、磁性的鼓音色、活泼的键盘音色等。
4、练习:
最后,在乐队编配完成之后,应该多加练习,以使乐队的演奏更加完美。
实用电声小乐队编配法(十七)

音乐篇 幅不大 ,或音乐情绪虽发展 高涨 ,到达 了 “ 高点” ,但并未 形 成真正的高潮区 ,即可称之为小高潮 。音 乐总体要求较 之 “ 高点” 的前后 ,显然要 强烈得 多 ,但毕竟在音量 、力度 、节奏处理 、织体写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声语言 、配器色彩上 ,与真正的高潮区相 比 ,仍然有一定 的距 离 与限度 ,也可以称之为小高潮。这种手法尤其在篇 幅不长 的歌 曲伴 奏作品中 ,更为多见。 如 《 远航归来》 ( 明曲 、肖乐编配) 梁浩 ,是一首建国初期流行于海 军 的抒情歌曲 ,大型电视系列片——《 万里海疆》 中又重播 了这首歌曲。 这首歌 曲的篇幅不大 ,音乐情 绪的发展也有 一定 的层 次 ,虽然从 谱例第五小节处 “ 国……”开始 ,音乐上形成 “ 祖 高点”——小高潮 , 这里 已是歌 曲的尾部 ,但并不是真正的高潮区。为了渲染这个小 高潮 , 作 者在 配器上作 了如下的铺垫 ,集 中表现在谱例 第 四小节 的过渡上 : 手 风琴与钢 片琴 的节 奏 比前 面紧密 ,用上 行琶音 引 向高点 ,电倍 司 ( . 的节 奏也加 密 ,而 为 了过 渡到 “ EB ) 高点 ” ,架 子鼓 声部 用通通 鼓 (O ) T M 演奏十六分音符密集音型 ,同时在合成器第 四轨 还加了模拟音 响——海浪 ,把音乐推 向 “ 高点”——小 高潮。这个 “ 高点”的音乐 情绪高涨 ,它 的幅度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即适可而止 ,又恰到好处 。 见下例《 远航归来》 :
( 乐: 弦
成 I I 器
(E G. 。 )
lI l
( 海浪)
E. B.
J m. r o
E D. .
( 完待 续) 未
l/ 乐 教 育 与 [/ 0 1 9音 f 2 1  ̄ 5
电声乐队的配器方法

4、编配中的和声技术
至于整个电声乐队在编配时和声的应用则较为简单,从和声的骨架来看,基本上属于一小节或二小节配置一个和弦,在和弦的应用上,常使用各种类形的七和弦,包括平时不常用的大七和弦等,有时也用高迭和弦,也有时用一些四度迭置和声,原则是根据旋律的进行,给予多声配置。
5、编配中前奏、间奏、尾声的处理
电声乐队的一般编配,需要注意下列几方面:
1.编配中的声部处理
电声乐队的编制,一般分为基本乐器和色彩乐器。基本乐器包括电吉他、电贝司、电子琴和电子合成器等乐器;色彩乐器包括扩增的小提琴、单簧管、萨克斯管、小号、长号以及民族乐器等。然而不管基本乐器还是色彩乐器,它们都属于高音或低音乐器,编制里没有中音乐器,象管弦乐队中的圆号,中提琴等乐器。这大概是为了突出轻便的特点,所以我们在为电声乐队写总谱时,从声部的处理上来讲,应该高音乐器演奏旋律声部,低音乐器演奏低音声部,中音声部一般由电子琴或钢琴来填充。架子鼓基本上是通篇演奏,但写谱时一定给它留出空隙,便于它即兴发挥。
3、编配中的复调技术
复调技术在电声乐队里的应用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为通俗歌曲伴奏时,乐队里低音乐器演奏节奏,高音乐器演奏对位声部,而声乐演员唱主旋律,三者以声部交响的方式来完成作品的表现,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另外,有时全体电声乐队演奏音型,而声乐演员可充分发挥和表现,以增大通俗歌曲表现的自由度。
2、编配中的节奏处理
在考虑电声乐队的演奏节奏时,一定要注意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一般通俗音乐的乐队配器,节奏较一致,好像钢琴变奏曲中,某一变奏的钢琴音型一般,以一小节为单位的模式音型,通篇演奏,这属于一般情况。另外从通俗音乐作品本身节奏来看,是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有些甚至比起严肃音乐的节奏还要复杂,比如美国摇滚乐的布鲁斯节奏和拉格泰姆节奏的应用,对电声乐队尤其是架子鼓的演奏要求是非常讲究的,比如在4/4拍中,往往把乐队的重音演奏放在第二拍和第四拍上奏,和4/4拍的常规强、弱、次强、弱的有规律循环,故意造成矛盾,形成一种轻重颠倒,摇摆不定的效果,这种特殊情况我们在写总谱时一定要给予注意。
实用电声小乐队编配法(十二)

—
一
这是一首 慢而深沉的男高音 独唱 ,主旋律 节奏 自由 , 为流动音 。由 都 小提琴 演奏的对 比式 副旋 律 ,在高音 区用 长音来 衬托主旋律 的流动音 ,而 在 主旋律 句尾 的长音间 隙时 ,副旋律则 作六连音快 速流动 ,作 曲家用心设 计创作了这段对比式副旋律,使整个音乐融会贯通 , 形成一体。
’ ‘ — { 同
_ - ● - - ~
—
—一
_ _ — _ - _ _ _ —
‘-’
^
副旋 律
tHale Waihona Puke J爱 芒 _ £‘ }
—
…
一
静砰
—
~
— — :、、
卜一 一 一 + l 一 ,一 k
— —\ ——
和
声
U
,—一 一 r ■ ~
2/7 , 41  ̄乐 I t青 与 d/ o o/ E2 z. 2
再 如下 例 《 涯海 角 》 天 :
^- 。. 6. = ——= =、 = =
主旋律
—
. .
- - {
。f .
—
’
…
一
副旋 律
t J
●
^ 0
和
声
封
. 一
.
: = : 一 h一 一 | ~ 一 h L - 一~: ■ 】, 一 lt l 一 , 一 |
t
L
,
l
b一 ,
!
、
_ -- _ _
曼
一 一
!
、、
, -_ _ _
苎
/
-
、 ,
_ - _ _ —
实用电声小乐队编配法(十四)

舀三- 。- .
2/ 乐 教 鸯 s 包 {/ o 1 2音 乍 2 l 2
柚之 镤 薯 彝避
番
羔 : 匿 蘸
。 _ — 。 两 I l 墨 -
挫
辱
年 年 呵岁岁 从 高山原 野流 过 ,
这段 前 奏 前 面 两 小 节 是 色彩 型 写 法 ,在 节 奏 上 与 后 面 的 歌 曲旋 律 形 成 对 比 ;而 后 面 八 小 节 前 奏是 歌 尾 型 写法 ,音 乐 旋 律 基本 是从 歌 曲 后 半 部分 材 料变 化 发展 而 成 ,因此 这 段前 奏是综 合 型 写法 。
l 音 乐 教 育 s 作 / o 1 2 i2
,而却避用歌
后 十六 分 音 符 的 附点 节 奏 。这 样 ,前 奏在 节 奏 色
A le l
一
细 謇垂
蕾i :话
≤ 葶
盘 的 二 白 , 蓝 L 一 云
;一 >
这 段 前奏 共 八 小 节 ,写得 很 简 练 ,但 色 彩 对 比却 很 强 烈 。笔 者 运 用 了节拍 与 节 奏两 种对 比 :在节 拍 上 ,前 奏 用 的是 拍 ,歌 曲用 的是 拍 ; 节 奏 上 , 奏 突 出 了连 续 的 十六 分 音 符 进行 ,而 歌 曲则 以切 分 在 前 节 奏为 主 。前奏与 歌 曲主体 形成 了两种迥 然不 同的音 乐色 彩 。 大 家非 常熟 悉 的 《 中华情 思 》 ( 刚 曲) 是一 首独 唱 与童 声伴 唱 姚继 曲 ,它 的前奏 写得 颇有 独到 之处 。
实 用 电声 小 乐 队编 配 法 ( ) 十四
口 龚耀 年
3 色彩 型前 奏 .
这 类 前 奏 的写 法 ,意 在 突 出 色 彩对 比 。 因此 ,常 在 节 奏 、节 拍 、 调 性 、调式 及 旋 律 走 向 、音 型 织 体 等 某 一 或 某 几 方 面 ,与 歌 曲主 体 形 成 比较 明 显 的色 彩 反 差 和 对 比 。这 类 前 奏 常 给 人 以 出其 不 意 、创 新脱 俗 的感 受 。 如下例女声独唱《 小溪》 ( 龚耀年 曲) :
电声小乐队配器法01

它的全部音域可分为三个音区。从最低音开始的第一个八度是低音区。这个音区音色深沉、浑厚、略带粗犷,尤 其是用G弦演奏更具魅力,既有紧张度,又有一定的穿透力,用来演奏旋律颇有效果,但是它在音响的清晰度方面,不 如另几根弦。第二个八度是它的中音区,常用D、A弦演奏,其音响温雅、柔和,在音色上能够很好地与其他乐器融合。 第三个八度并往上延伸,就是高音区。这段音区音色明亮而有激情,音响富于穿透力,在为电声小乐队编配时,应充分 发挥小提琴在这个音区的特点,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音区的高把位上,音量较弱,尤其是小乐队 乐器少、群感差,音色容易干涩,演奏长音时更须谨慎运用,配器手法上,可采用别的乐器奏同部加以支持,或在低八 度重复旋律。
奏旋律、琶音及华彩音型,都能自如地胜任。
萨克管(Sax.)——音管以金属制成,发音原理与单簧管相同,音色介于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之间。在电声小乐队 中常用的是高音萨克管与中音萨克管。高音萨克管是bB调乐器,记谱比实音高大二度。
中音萨克管是bE调乐器,用高音谱表记谱,记谱比实音高大六度。
它们在音色上的共同特点是:低音区厚实;中音区甜润、明亮(是独奏最好的音区);高音区略显紧张,音色有些 发干,要谨慎使用。萨克管在电声小乐队中作为独奏乐器,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抒情旋律。
电声乐器的优势是适于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相对常规乐器而言,在演奏上更易于掌握,还能节省人力和物 力。比如,电子合成器或电子琴,一人可操作演奏,仿真多种乐器,这是常规乐器所望尘莫及的。但电声乐器因其是通 过电子元件震荡发声,因此在音色上有雷同感,久听后有时还会形成听觉疲劳。电子合成器采用MIDI采样模仿音色后, 在音色品质上虽有很大改进,但总不如常规的弦乐器、管乐器、民族乐器那样个性化、艺术化。因此,如能将两者结合 起来混合编制,将能互相取长补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小乐队(含电声)编配
一、选择题(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小提琴的音域可分为(C)
A、两个音区
B、三个音区
C、四个音区
D、五个音区
2、拨弦奏法的音色特点(D)
A 抒情流畅B紧张激越 C 低沉含蓄 D 轻快活泼
3、电子琴记谱用(A)
A 高音谱表B低音谱表 C 中音谱表D大谱表
4、铝板琴由于它的发音特点演奏速度不宜(D)
A 很慢
B 稍慢
C 中速D很快
5、电贝司记谱用(A)
A 高音谱表B中音谱表C低音谱表D下中低音谱表
6、电鼓击是(C)
A 旋律乐器
B 和声乐器
C 打击乐器
D 低音乐器
7、劲歌型风格节奏型的音乐旋律(A)
A 高亢率直
B 徐缓平和C中速抒情D轻松闲适8、宅在伴奏上常用()
A 附点节奏
B 切分节奏
C 六连音
D 三连音
8、宅在伴奏上常用(A)
A 附点节奏
B 切分节奏
C 六连音
D 三连音
9、在电声小乐队编配中,创作旋律所选用的音色,一般情况下应和主旋律(B)
A 同一音色B对比音色 C 混合音色
10、小乐队在前奏中所起的作用与歌唱部分相比,是处于何种地位?D
A 无足轻重
B 次要从属C同等重要 D 音乐核心
11、在歌曲创作中,间奏与尾奏(D)
A 必须使用
B 经常使用
C 经常不用
D 根据歌曲内容要求而定
12、歌曲高潮的布局一般常放在歌曲的(C)
A开始部分B中间靠前部分 C 中间靠后部分 D 结尾
13、歌曲进入高潮时,在电声小乐队编配手法上,常采取力度加强、节奏加密、和声紧张度增强、转调、音域向两端扩展等手法。
这些手法在具体运用中可以(D)
A部分采用B个别采用C全部采用 D 视歌曲需要而定
14、歌曲的前奏、高潮等处,在电声小乐队编制上常采用(B)
A充分发挥乐队音响,多用全奏、齐奏
B 独奏,展示个性的音响
C重奏,含蓄细腻的音响
二、思考题(9题,每题8分,共72分)
1、简要叙述小提琴连弓奏法、分弓奏法和断弓奏法的基本特征
连弓:一弓拉两个或是更多的音。
分弓:每一弓拉一个音符。
波型分弓:开始的地方有一点膨大,接下来声音就逐渐减轻,就象波弓一样。
它是靠在每个音开始时,细心的增加一点压力和速度,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形成重音。
音与音之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间断,但是即使把这种弓法演奏得连续起来,也给人一种音与音之间有间断的感觉。
断弓:这种用弓尖演奏的弓法是带根本性的,用它可以增强手腕肌肉的力量。
它又是其它两种弓法的基础:断弓(Staccato)和“附点”音符的弓法,它们都和顿弓一一样是用弓尖演奏的。
2、在电声小乐队中,电子琴大致有四种用途和组合方式
(1)、如电吉他作为旋律乐器使用,电子琴则作为和声乐器,左右手均作和声衬托、分解和弦或和声节奏。
(2)、如电吉他作为和声乐器使用,电子琴可演奏旋律,可根据创作需要,选择适当音色,模拟其他乐器。
(3)、电声小乐队中,如有两架电子琴,则可分而用之。
一架演奏旋律声部,另一架演奏和声声部。
(4)、一架电子琴同时发挥两种功能。
右手演奏旋律声部,左手演奏和声声部。
3、电子合成器常用音色可分成哪几个组?各个组都包括哪些乐器音色?
(1)铜管组
音响辉煌强劲,可以单独选用小号、圆号、长号等音色,也可选用铜管组混合音色。
(2)木管组
音响细腻、富于歌唱性,作为独奏旋律可选用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中的任何一种音色,也可作为和声衬托选用木管组混合音色,其中单簧管音色十分逼真。
(3)钢琴组
音响流畅、颗粒性强,可选用普通钢琴音色,也可选用爵士钢琴、古钢琴、电钢琴等音色。
(4)风琴组
音响连贯,音色新颖别致,分有风琴、电风琴、手风琴、管风琴、口琴等音色,其中爵士风琴、颤音口琴等音色都颇有特色。
(5)弦乐组
弦乐音色丰富饱满,但作为独奏,音色欠佳,一般都作为弦乐群来使用,如能把提琴与电声弦乐结合起来效果尤佳。
如小提琴加电声小提琴、大提琴加电声大提琴等。
常用的电声弦乐音色为小提琴、大提琴,也可把电声弦乐作为混合音色使用。
(6)弹拨组
包括电吉他、电倍司、钟琴、木琴、钢片琴、曼陀林、马林巴、竖琴等多种音色。
4、什么是民歌风格的节奏型?它的特点及适合用在什么地方?
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都与该民族、该地区的方言密切结合,因而最易于在本地区流行;某民族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民歌,(如劳动号子、歌舞音乐等)其节拍节奏都会适合劳动或舞蹈的需要,一般都比较规整;一般说民歌的曲式结构,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采用同曲不断反复的方式。
5、什么是对比式旋律?它的写法特点?在创作中通常采用哪一种对比形式居多?
答:对比式旋律在电声小乐队编配中经常用到的。
从写作技巧上讲,它要求作曲者应掌握相当程度的复调与对位写作技巧。
一般来说,电声小乐队编配中运用的对比式副旋律,以并列的对比居多,常见在旋律线走向、节奏安排、力度及音区、音色上与主旋律形成对比,并且相对的独立性。
如果是伴奏织体,对比式副旋律的创作还要收到歌词内容的制约。
6、什么是前奏?谈谈在电声小乐队编配中前奏的作用。
前奏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前奏也用于歌剧以代替序曲,曲式自由,一般取材于剧中的音乐,在正场前使用。
7、为什么说歌曲的高潮前奏要留有余地,有所准备?
偏度较长的歌曲,要考虑高潮的位置,它常具有音区高、时值长、力度强等特点。
因此,高潮前面要留有余地,通常的做法是,在高潮到来前,把最高音和长时值音保留,采用模进手法活螺旋上升的手法来达到高潮。
在抒情歌曲的创作中,无论是篇幅较为短小的,还是较为长大的,其情绪柔和优美或嘹亮华丽辉煌的,它们要想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甚至难忘的印象,除了应具有真挚感人的旋律,与歌词水乳交融的旋律、节奏之外,还必须具备巧妙、恰当的高潮处理。
怎样才能为声乐配好伴奏,请以简洁扼要的语言归纳为四点
8、什么是抒情型歌曲的高潮处理手法?
歌曲的高潮,是音乐发展的顶点,通过主题的呈述、发展,逐步积累形成。
由于作品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规模不同,它们的高潮所占的篇幅及紧张度也有所不同,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高潮可以是一个点,一个片断,或一个高潮区。
形成高潮的紧张度可以用各种音乐发展手段,单一或多层次地表达。
例如,可通过旋律线连续上行造成紧张度,也可通过节奏上的松紧变化造成紧张度……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法,也可只用其中一两种手法,这些都由歌曲内容及音乐发展的需要来决定。
9、怎样才能为声乐配好伴奏,请以简洁扼要的语言归纳为四点。
答:(1)要为歌曲的乐队伴奏设计选择适当的伴奏织体,并符合歌曲内容与情景需要。
纯器乐前奏、间奏,应该和为声乐衬托的伴奏织体有所不同。
每首歌曲的伴奏
(2)织体型切不可太多,织体型太多会构成杂乱无章的印象,应掌握适度。
前奏、间奏应充分发挥乐队音响的作用,可用全奏,和声语言丰满,有些声部可重复。
(3)声乐进入后,乐队音响应渐弱,不仅是演奏力度上变弱,而在配器层面上,也应该把织体减薄、变淡,可写得更细腻些。
(4)歌曲高潮处应充分发挥乐队音响,可多用全奏、齐奏。
织体写法上也应该与高潮同步,饱满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