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
碳汇 标准

碳汇标准:多重价值之源碳汇标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环境科学、林业、气候变化等。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详细答案:1.碳汇定义: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和植被恢复等方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2.标准制定机构: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个机构制定碳汇标准,分别是:国际气候和森林研究中心(Forest Carbon Tracking Task Force,简称FCCT)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FAO)。
这两个机构都致力于制定全球统一的碳汇标准,以促进国际碳交易和减缓气候变化。
3.碳汇标准类型: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碳汇标准,分别是:用于企业或项目层面上的自愿碳标准(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简称VCS)和用于国家层面上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
VCS标准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WBCSD)制定,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自愿碳市场标准。
CDM标准则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UNFCCC)制定,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碳交易。
4.碳汇标准的核心要素:碳汇标准的核心要素包括:基线确定、额外性论证、减排量估算、监测和核查等。
基线确定是指确定在没有实施碳汇项目的情况下,某一地区或企业的碳排放量。
额外性论证是指证明实施碳汇项目相对于基线情景具有额外的减排效果。
减排量估算是指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和基线情景估算出实施碳汇项目所带来的减排量。
气候变化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森林资源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气候变化给森林资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威胁。
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森林火灾频发气候变化导致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其中包括干旱和高温。
这导致了森林火灾的频发。
干旱使得森林中的植被易燃,高温更加助长了火势的蔓延。
由于火灾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土壤的侵蚀以及气候变化进一步恶化。
因此,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影响不可低估。
二、生物多样性受损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气候变化加剧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破坏了物种的栖息地。
许多动植物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气候条件,它们面临生存威胁,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特别是一些特定环境依赖的物种,如北极熊、树种等,正面临着濒危和灭绝的危险。
三、森林碳汇减少森林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减缓气候变化,被称为碳汇。
然而,气候变化影响森林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森林碳汇减少。
由于森林碳汇的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
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气候变化进一步威胁森林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森林疾病和害虫问题加剧随着气候变暖,一些寄生虫和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对森林健康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例如,松毛虫、松树毛虫等害虫对森林的破坏程度不断加深。
同时,一些森林病害也因气候变化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使一些重要的经济林木受到威胁。
这对森林资源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影响。
五、森林退化与破坏气候变化不仅对森林生态系统本身产生直接影响,还加速了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滥伐。
全球范围内频发的林业破坏事件使得森林的面积和质量不断退化。
这导致了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土壤贫瘠化,丧失了森林作为资源提供者的生态功能。
这使得森林恢复的难度不断增加,对未来的森林资源发展构成巨大挑战。
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森林退化与碳汇

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森林退化与碳汇
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其中森林退化和碳汇功能的变化是两个关键问题。
随着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首先,森林退化是气候变化直接导致的后果之一。
干旱、热浪和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对树木的生长和存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些事件不仅导致树木死亡,还会破坏森林的结构和功能,降低其生物多样性。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加剧病虫害的爆发,进一步加速森林退化的进程。
其次,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其碳储存能力的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的森林退化会减少森林的碳吸收能力,甚至可能使森林从碳汇转变为碳源。
这是因为死亡的树木会释放出储存的碳,而新生长的树木可能无法以同样的速度吸收碳。
此外,森林火灾的增加也会导致大量碳的释放。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管理措施。
这包括加强森林保护,提高森林的抗灾能力,以及实施可持续的森林管理实践。
同时,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恢复项目,可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其碳储存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保护全球森林资源。
总之,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威胁到森林的健康和生产力,还影响到全球气候的稳定。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些影响,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林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缓解

林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缓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人类需要采取行动以应对这一挑战。
作为自然界最重要的碳汇之一,林业在适应与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林业在这方面的适应与缓解措施,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1. 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给树木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林业工作者需要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树种进行种植。
这些树种具备更强的抗旱、抗热能力,以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变化。
2. 提高林木的适应能力通过科学的育林管理,可以提高林木的适应能力。
例如,合理调整林相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幼林的抗风能力,还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此外,通过适当的灌溉和施肥,可以有效增强林木的抗旱和营养吸收能力,提高林木的适应能力。
3. 改良耕地与建设植树模式利用农田退化或废弃耕地进行林木种植,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恢复生态系统功能,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建设植树模式,例如以农田或城市空地为基础的城市林业,可以提供生态服务,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并改善空气质量。
二、林业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1. 碳汇效应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
在林木生长的过程中,凝结的二氧化碳变成了有机物,既延缓了温室气体的释放,又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具有显著的缓解气候变化的效果。
因此,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具有强大的碳汇效应,能够帮助缓解气候变化。
2. 林业碳交易通过林业碳交易的方式,将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转化成碳排放权进行交易,可以激励林业从业者积极参与森林的保护、种植和管理。
此举不仅可以为森林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经济动力,还可以促进碳排放量的减少,达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三、林业在环境与社会中的重要意义1.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林业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
森林提供了各种栖息地和食物链,是众多动植物的家园。
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精品PPT课件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计量监测范围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计量监测方法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森林碳储量测算: C总 = C地上 + C地下 + C枯落物 + C枯死木 + C
土壤有机碳 计量思路:
森林蓄积/胸径(树高)→森林生物量→森林碳储 量→区域森林碳储量(省、市、县、乡、村、林班 等)
C灌= M灌·A·CF C草= M草·A·CF C地下=地上生物量×Ri C枯死= M枯死·A·CF C枯落= M枯落·A·CF SOCi=0.58·C·D·E·(100G)/100TOC= SOC·A
说明
V:单位面积材积D:基本木材密 度R:根茎比CF :碳含率BEF:材 积生物量扩展系数BCEF:生物 量转扩因子
二氧化碳 将其固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 的所有 过程、活动 或机制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 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 固定大气中CO2,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 活动或机制。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全国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情况
估算各碳库储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碳库
乔木层 地
上
生 物
灌木层
量
草本层
地下生物量
枯死木
枯落物
土壤有机碳
计量方法
平均生物量扩 展因子法
单位面积生物 量换算参数法 单位面积生物 量换算参数法
根茎比法
单位面积生物 量换算参数 单位面积生物 量换算参数
单位面积土壤 有机碳密度
计量公式 C乔=(V·BCEF)·(1+R)·CF
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林业碳汇是国际公认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方式。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气候变化应该置于较长的历史时间尺度上来看待。
()A:错B:对答案:B2.间冰期气候比冰期气候更冷。
()A:错B:对答案:A3.近代气候变化的特点是世界气温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A:对B:错答案:A4.根据气候模式预估,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气候在未来发生的频率将会增大。
()A:对B:错答案:A5.大气碳库中的碳量在四大碳库中是最小的,但是由于它的碳元素以气体形式存在,活性最强。
()A:对B:错答案:A6.化石燃料使用,以及毁林开荒、森林退化等人为活动导致了大量的CO2排放。
()A:错B:对答案:B7.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北极海冰面积缩小B:海洋酸化加剧C:全球海平面上升趋势一致D:海洋温度升高答案:C8.下列关于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全球地表面温度上升B:干湿地区降水差异增大C:气候变化的过程是可逆的D:温室效应将进一步加剧答案:ABD9.“今年冬季将是暖冬”,这是气候预测的一种。
()A:对B:错答案:A10.1850-2019年间全球陆地平均温度约升高了A:1.1℃B:1.2℃C:1.3℃D:1.0℃答案:A第二章测试1.2019年气候大会原定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
A:对B:错答案:A2.过去25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谈判进程中,谈判阶段变化主要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格局变化的结果。
()A:对B:错答案:A3.“77国集团和中国”集团中的130多个国家因国情、发展水平、利益诉求差别较大,所以在“77国集团和中国”中又分出了许多小的谈判集团。
()A:错B:对答案:B4.《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A:1摄氏度B:2摄氏度C:2.5摄氏度D:3摄氏度答案:B5.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增温后发出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这就是()。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研究概述

治 化 而 成 为 世 界 各 国 当今 面 临 的 最 重 大 挑 战 之 一 , 此 国 际社 会 高 度 重 视 并 积 极 采 取 各 种 措 施 , 中 , 对 其 通 过 林 业 活 动 增 加 森 林 碳 汇 ( 缓 碳 释 放 ) 重 要 途 径 。 此 外 , 究 表 明通 过 森 林 固碳 来 减 缓 碳 释 放 不 减 是 研 仅 潜 力 巨大 , 且 具 明 显 的 成 本 优 势 , 主 要 的 是 这 种 方 法 不 会 对 现 有 的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 展 速 度 造 成 而 更 发
c r on no nl a e tpo e ta n ut t ndi o ta a t g a b to y h sgr a t n i la d o s a ng c s dv n a e,butm o ei p r a l r m o t nty-h s n i — a o sg
Ab t a t sr c :Gl b lCl t a g o n y s ro sy a f c s t e e o o i a d s ca u t i a l e e — o a i ma e Ch n e n to l e i u l fe t h c n m c n o i l s a n b e d v l s o me t u l o b c m e n i c e s n l t r a i n l o iia s u ih h s b e n ft e mo t p n -b t s e o s a r a i g y i e n t a ,p l c l s ewh c a e n o e o h s a n n o t i
c r n a tv t s t m po t ntc i e t e po o ci a e c n nd ha r ad pr s c s a bo c i iy i he i r a ho c o r s nd t l m t ha ge a s b o o pe t . Ke r s: o lc i t ha e;f e t y a tvii s o e tc r on snks y wo d Gl ba lma e c ng or s r c i te ;f r s a b i
林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林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在当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林业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之一,也成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林业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相互影响,本文将探讨林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林业产生的挑战。
一、林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1. 碳封存:森林是重要的碳汇,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在植物组织中。
森林的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养分,并释放出氧气。
因此,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对于缓解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碳浓度具有积极的影响。
2. 水循环调节:林木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蒸气,形成大气中的云雾,进一步影响降水模式。
适当的林业管理可以维持和修复水源地的功能,提高水质和水量稳定性,减少水灾和干旱的风险。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经营和保护活动对维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林业的可持续管理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二、气候变化对林业的挑战1. 林木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上升、降水模式改变等问题,使得现有树种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些树种可能难以适应迅速的气候变化,导致生长受限或死亡,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森林火灾风险:高温和干旱条件下,森林火灾频发,给林业资源带来巨大损失。
烧毁的森林无法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破坏生物多样性,加重温室气体排放。
3. 病虫害暴发:气候变化使得一些有害生物的分布范围扩大,并增加了它们的繁殖能力,林木受到严重的病虫害威胁。
这不仅对林业产生经济损失,还降低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 可持续林业管理:通过采取可持续的林业经营和管理措施,保护和恢复森林健康,提高林业系统的适应能力。
包括合理的抚育和更新政策,防火和防灾工作的加强,以及对病虫害的监测和控制等。
2. 多样化树种选择:推广多样化的树种选择,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提高林木的抗逆性和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成本低、易施行; • 还具有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 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被写入《京都议定书》 •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与林业相关的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 以较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从而缓解气候变 化
全国第七次森林 资源清查结果显 示,全国森林植 被总碳储量约为 78.11亿吨。 (国家林业局)
全国第八次森林 资源清查结果显 示,全国森林植 被总碳储量约为 84.27亿吨 。 (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结果显示,1994年中 国CO2排放总量约为30.73亿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领域的碳吸收汇 为4.07亿吨(其中吸收4.31亿吨,排放0.24亿吨),相当于全国CO2排 放总量的13.24%。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2009—2013
按照国家林业局应 对气候变化领导小 组的统一部署,国家 林业局造司(气候 办)于 2009年启动 全国林业 碳汇计量 监测体系建设 ,完 成了体系建设的技 术准备、专项调查、 模型建设、应用测 试和试点运行。
2014—2016.8
2016.8—2016.12
二、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增加林业碳汇
•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扩大森林面积;大 力开展森林抚育,提升森林固碳能力; • 加强林地管理;预防火灾;加强病虫害防治。
减少林业排放
提升林业适应能力 强化科技支撑
• 加大良种选育、优化造林模式、调整森林结构
• 成立技术委员会,加强林业碳汇技术标准管理 • 建成全国统一的、符合国际规则和国内实际的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国际
国内
二、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森林是最经济有效的吸碳器 森林固碳持久而稳定 森林固碳有两大明显优势
• 森林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7.6%,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约占全球 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森林 生态系统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的57%。
•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 定下来
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
碳汇计量监测中心:朱东泽 2017年1月
一
气候变化与气候大会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 略选择
二 三
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一、气候变化与气候大会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是牵头评估气候变化的国际组织。它是由 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UNEP) 和 世界气象组织(WMO) 于1988年建立 的, 旨在向世界提供一个清晰的有关对当前气候变化及 其潜在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认知状况的科学观点。
职 责
抽调
抽调 人员
具体要求
具体要求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负责技术把关 负责完成全省外业数据校核
连续参加过两次 连清和二类资源 山西省林业调查 指导和数据的录入以及后期 12人 连续参加过两次连 调查并且对辖区 规划院 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碳汇 清和二类资源调查 计量监测工作。 范围内资源本底 并且对辖区范围内 熟悉的专业技术 资源本底熟悉的专 20 支地方规划院(队) 负责外业核对工作 200人 骨干 11 个地市林业调查
V:单位面积材积D:基本木材密 度R:根茎比CF :碳含率BEF:材 积生物量扩展系数BCEF:生物 量转扩因子
地 上 生 物 量
M灌:单位面积生物量A: 面积CF :碳含率 M草:草本层单位面积生 物量A:面积CF :碳含率 Ri 可以是树种参数,也 可以是区域类型平均值 M草:枯死木单位面积生 物量A:面积CF :碳含率 M草:枯落物单位面积生 物量A:面积CF :碳含率
20世纪
21世纪
一、气候变化与气候大会
二、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
• 在相关国际进程中,林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林 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联合 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谈判中,林 业作为重要谈判内容之一,共识越来越多。目前,多 数国家赞成在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中继 续充分发挥林业作用 • 研究表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经上升至全 球第一,减排压力与日俱增。党中央、国务院高 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 大决策部署:明确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 殊地位,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 选择;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宜林地,60%—70% 的森林正处在中幼林龄,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持 续加强,具备了碳汇能力继续增加的有利条件。
所有省基本完成 全部碳汇监测样 地调查,实现首次 LULUCF碳汇计量 监测的全国覆盖, 建立全国林业碳 汇数据库 。
对 各省 2005、 2013 年 LULUCF碳汇监 测样地数据进 行核实和修改 完善,最终汇 总形成国家数 据。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第一次评估报告》
《第二次评估报告》 《第三次评估报告》 《第四次评估报告》 《第五次评估报告》
1990年
1995年 2001年 2007年 2013年
由于气候变化的明显表现,该报告在世界范围内 引起极大反响;
其综合报告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 而且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强,在世界各个大洲都已 观测到种种影响。
加强碳汇计量监测
引自:国家林业局《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2016.6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碳 源:向大气中释放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碳 汇: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 植物群落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 二 氧化碳 将其固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 的所有 过程、活动或机 制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 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 固定大气中CO2,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 活动或机制。
目的 利用我国林业监测体系和监测成果,并辅助地面遥感 大样地调查,以《LULUCF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指南》为 依据,采用规范和统一的技术方法,为掌握我国土地利 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引起的碳汇量变化情况提 供有力支撑,为我国林业碳汇参与国际碳交易、国际谈 判涉林议题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依据: IPCC相关方法指南—国际依据 国内相关调查规范与标准—国内依据
网址:http://www.ipcc.ch/home_languages_main_chinese.shtml
一、气候变化与气候大会
一、气候变化与气候大会
科学机构 • 它负责评审和评估全世界产生的有关认知气候变化方面 的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献。IPCC不开展任何研究, 也不监督与气候有关的资料或参数。 政府间机构 • 它对联合国和WMO的所有会员国开放。目前,有195个 国家是IPCC的会员。IPCC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会,由 各国政府代表出席,就IPCC主要的工作计划做出决定, 并选举IPCC主席团成员(包括主席)。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森林碳储量测算: C总 = C地上 + C地下 + C枯落物 + C枯死木 + C土 壤有机碳 计量思路: 森林蓄积/胸径(树高)→森林生物量→森林碳储量 →区域森林碳储量(省、市、县、乡、村、林班等)
12人
负责全省272个样地外业核 规划院和9大林局林 对工作 业调查规划队
200人 业技术骨干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目的
措施
• 全面、准确掌握2013年本底资源数据的真实情况。 • 要求20支地方调查规划院外业调查人员对272个4*4 样地内2013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矢量数据进行全 面调查,特别是对地类、龄组、胸径、蓄积量、变 化原因等关键因子进行再次确认。 • 外业调查开展时已经进入11月份,200多名技术 骨干在严寒的气象条件下历经三个月的紧张外业 调查,对山西省样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为山西 省的碳汇计量监测数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气候变化与气候大会
自然科学基础
减缓气候变化
综合报告
影响、适应和 脆弱性
观测到的气候变化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
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 明显的,近年来人为温室
气体排放达到了历史最高
值。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系 统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系统产生了广泛
影响。主要体现在平均温
度、海平面、温室气体浓 度及CO2排放方面。
SOC土壤有机碳密度,C土壤 有机质含量,D土壤容重,E土 壤厚度,G直径≥2mm的石砾所 占体积百分比
枯落物
土壤有机碳
三、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山西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从2014年9月接收资源三 号卫星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开始,到2015年3月中旬最终报 告编制完成,历时半年时间。其中外业调查用时3个月,数 据录入用时1个月,统计分析和报告编制用时1个月。整个 体系建设共动用全省林业调查技术骨干212名。其中省院 12名,主要负责外业调查技术指导、后期数据录入、碳库 统计推算、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提取、报告编制等工作。20 支地方调查队的技术骨干200名,主要负责272个4*4样地 内80234个小班的地类复核、小班因子采集、蓄积量测算 等工作。
一、气候变化与气候大会
观测到的20 世纪中叶以 来大部分的 全球平均温 度的升高, 很可能是由 于观测到人 为温室气体 (GHG)浓度 增加所导致 的。
一、气候变化与气候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