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华——矿井瓦斯爆炸防治新技术(瓦斯班)

合集下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评审工作已全部结束,共评出获奖成果143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87项。

现将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予以公告。

附: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第二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获奖成果一等奖(14项)2004-1-01兴隆庄矿工业场地巨厚松散层变形特征及其对重大建筑物影响的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来存良、许延春、李佃平、官云章、徐法奎、李正龙、李奉海、张玉卓、王惠忠、介玉新、王济忠、文学宽、张孟凯、于旭磊、张刚)2004-1-02急-倾斜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研究(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谢俊文、罗福乾、程文东、李俊明、谢和平、李虎林、贠东风、缪寅生、杨富、上官科峰、周宏伟、朱启孝、李德玺、马忠元、韩书才)2004-1-03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地区滑坡预测预报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日地层环境力学校际研究中心;何满潮、王旭春、姚爱军、崔政权、武雄、鹿粗、孙晓明、衡朝阳、段庆伟、景海河、杨晓杰、蒋宇静、苏永华、毛利勤、滕建仁)2004-1-04煤层巷道大体积特高压水闸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朱亚平、杨家华、张周权、王慧明、杨思光、杨正华、陈忠胜、汪善好、李光文、赵加才、于保华、李爱民、夏林稳、杜昌要、陶元)2004-1-05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陈志远、张志浩、车审言、刘长林、马国宣、黄京慧、韩志国、屈秉悦、姜洪玲、袁杨、苏民、刘贺、陈刚、尹彩灵、靳军)2004-1-06高瓦斯易燃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高产高效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煤炭研究所;吕国金、孙学会、罗海珠、张德利、朱凤山、李国宏、王庆阳、运宝珍、曹树祥、栗荣良、周蒲生、刘军、李保东、徐昂、光增埝)2004-1-07北京东方化工厂“97.6.27”特大火灾事故原因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钟群鹏、崔慕皛、王广生、陈良才、张峥、薛明德、王泽溥、田永江、梁金忠、李志宪、张栋、褚武阳、钟培道、田燕、苏毅)2004-1-08陕京管道完整性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北京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姚伟、董绍华、张鹏、王强、刘毅军、毕治强、祁国成、葛艾天、王凤田、崔京辉、罗金恒、何学良、刘洪军、卢桂军)2004-1-09西气东输用大口径高压输气管线的安全可靠性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冯耀荣、霍春勇、马秋荣、庄传晶、熊庆人、赵新伟、袁鹏斌、刘文成、李平全、罗金恒、李为卫、韩晓毅、刘迎来、董保胜、陈宏达)2004-1-10晋城市“数字煤矿安全”广域网络(WebGIS)动态实时多级监管系统(晋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沈阳新元信息工程软件有限公司;李协定、谭宽年、马平、牛德文、李剑刚、张国玉、张新生、殷忠平、李张军、王一、王刚、闫国强、李义德、李晓刚、安志奇)2004-1-11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研究(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哈尔滨煤安测控有限公司、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驰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王峰、李兴亚、刘仁峰、张宏宇、孙广义、于延令、郁兴东、刘永立、张国华、沈兴德、袁贵斌)2004-1-12在用重要压力容器与(部分工业)管道安全诊断与爆炸监控(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山东大学、镇海炼化公司;陈学东、陈钢、杨铁成、关卫和、高增梁、周昌玉、李培宁、蒋家羚、戴光、柳春图、王威强、徐如良、袁榕、王冰、徐鹏)2004-1-13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应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标准司、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航学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飞行学院飞行技术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质控处;刘绍勇、刘恩祥、李敬、熊杰、徐超群、刘亚军、孙瑞山、李都、徐祥松、杨英宝、马奎亮、施和平、罗晓利、栗牧怀、郝玉哲)2004-1-14工业危险品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吴宗之、高进东、刘茂、孙猛、魏利军、多英全、于立见、朱坦、马世海、刘骥、高建明、曾明荣、徐晖、汪卫国、鞠美庭)二等奖(42项)2004-2-01建筑火灾特殊现象的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维澄、杨立中、翁文国、陈晓军、宋虎)2004-2-02高精度管道漏磁在线检测系统(新疆三叶管道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工业大学;陈勇、杨理践、周林元、闵希华、孙建刚、金大庆、陈军、王晓峰、陈亮)2004-2-03电磁辐射预测冲击矿压技术研究(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翟明华、窦林名、杨正华、李成武、韩安民、王祥龙、石炳华、王云海、杨思光)2004-2-04急倾斜特厚易燃煤层水平分层短工作面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华亭煤电股份公司华亭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魏东、王正元、杨世杰、李前、王文强、于忠升、张卫平、刘志文、李仁杰)2004-2-05谢桥煤矿铁路线及铁路桥下高强度开采试验研究(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孔祥喜、于广云、李佩全、章立清、夏军武、程功林、吴侃、吴定洲、周占魁)2004-2-06 25°倾角松软煤层日产万吨综放工作面成套设备与工艺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综机管理中心、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杨德玉、谢斌、王希锁、王勇、张崇宏、卫建青、张纯、王道宗、王国法) 2004-2-07厚风积砂下浅埋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马云东、杨景才、张永吉、曲金田、刘剑、桂祥友、张文军、李宗翔、苏仲杰)2004-2-08煤矿深部巷道安全高效掘进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良庄煤矿;杨仁树、孙正启、李清、邢茂俭、刘波、袁秋新、孙强、王广平、张明)2004-2-09构造复杂区域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冯相华、靖洪文、许裕平、韩立军、高法民、孙清源、陈丁河、李国、陈坤福)2004-2-10铁法矿区锚杆支护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践(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岩土工程研究所、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张明元、刘东才、何满朝、鞠文君、邵柏库、王献辉、刘长海、刘天习、杜伟)2004-2-11焦作矿区煤层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技术研究(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张光德、单智勇、刘白宙、许胜铭、王建国、张占全、郑保川、邢文平、黄冲霄)2004-2-12祁东煤矿突水淹井快速高效治理技术(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祁东煤矿;谢崇信、龚乃勤、储党生、邓西清、赵开全、檀双英、黄成华、付昆岚、黄晓东)2004-2-13地下矿高阶段强化开采深井通风系统优化及调控新技术应用研究(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南方冶金学院;王海宁、汪仁发、吴超、陈友良、石发恩、邹贤季、王晖、李政、张红婴)2004-2-14开滦矿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理工学院;秦庚仁、殷作如、郭立稳、常文杰、郭达、刘宝东、王海燕、王福生、张复盛)2004-2-15马兰矿GIS通风安全信息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马兰矿;刘成效、秦跃平、郭亮、李和林、刘宗高、朱建芳、王林、李文奎、马东正)2004-2-16应用渗透棒提高注水综合效果的研究与应用(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李伟、金龙哲、陈家祥、谢振华、张连福、轩凤福、李洪彬、张彬、王和志)2004-2-17化学抑尘剂的基础研究及应用(中南大学;吴超、古德生、周勃、李孜军、陈沅江、王海宁、王坪龙)2004-2-18 MK-7型全液压钻机及其配套钻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川矿务局;胡少韵、李宝玉、王世斌、田宏亮、郝世俊、龚城、张福喜、黄河、石智军)2004-2-19薄煤层高产高效自动化开采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北京煤矿机械厂;张明元、刘东才、刘加启、王平彦、赵士华、王国法、刘天习、宋伟林、刘俊甫)2004-2-20烟火药剂沸腾制粒关键设备及工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一О四厂;傅英奎、韩恩平、单利亚、高志勇、张为民、王少雄、黄文光)2004-2-21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规律与泄漏监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彭湘潍、牟善军、姜春明、叶从胜、于广宇、高芹忠、俞雪兴)2004-2-22欠平衡钻井装备研制及应用(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杲传良、张慧峰、李宗清、王岩鹏、宋林松、杨德京、燕修良、刘刚、李毅)2004-2-23埕岛油田海底管道悬空段钢管桩固定技术研究(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孙连芬、高天宝、吴进军、丁玉华、孔凡臣、齐雅茹、韩清国、钱孟祥、李新军)2004-2-24大港油田集团滩海工程公司“港海一号”钻井平台总体安全评价(天津市滨海健康安全环境评价所;雷文章、董国永、王其华、吴苏江、高玉琢、张运通、刘景凯、吕强、陆庆)2004-2-25轻柴油闪点降低后的危险性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牟善军、彭湘潍、姜春明、李晋、秘义行、蔺玉贵、俞雪兴、卢卫、李俊杰)2004-2-26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及应用(中国矿业大学、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华讯科技有限公司;钱建生、张毅、华钢、顾军、李世银、陈金保、尹洪胜、黄兴、程德强)2004-2-27带式输送机粘液可控剪切无级传动软启动系统(山东科技大学、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丰煤矿;周满山、于岩、张媛、包继华、李希勇、高正商、王振、张福华、田汝臣)2004-2-28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提升机全数字智能控制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九龙矿、唐山开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孙峰、韩树华、王平、王则乐、常海伟、杨志海、孙飞、刘士金、杨洪涛)2004-2-29 BD-II系列弯掠组合隔爆对旋轴流主通风机(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苏莫明、贺秋冬、李坤、肖务里、张建国、甘英浩、钟立群、王秀清、冯峰)2004-2-30井下动目标跟踪安全监测系统(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自动化分公司;张明安、王志清、范世民、肖亚宁、胡穗延、霍震龙、李文德、冯为民、宋献忠)2004-2-31重大事故现场数字图像传输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研究所、深圳市威迪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姬永兴、赵玉民、杨晋辉、杨文义、范黎明、刘玉贞、郭逸龙、沈刚健)2004-2-32飞机多目标实时定位跟踪系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王大海、王成彬、李自俊、薛鸿印、姚若生、吴晓红、黎新、孙茂春、蒋定武)2004-2-33安全型GZT-65型铁水车研究与开发(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刘祖法、翟大强、王净、况作尧、王玮、马刚跃、白洁、程明永、王承训)2004-2-34 3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及分析诊断系统开发研究(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奥技异电气技术研究所、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褚福磊、饶苏波、何永勇、朱占方、祁达才、黄俊清、姚纪恒、陈伟、任继顺)2004-2-35江西电网雷电定位系统(江西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李宁生、周正洪、席小键、章叔昌、郑善才、李佑桃、陈家宏、张勤)2004-2-36全国煤矿安全状况调查与安全规划(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咨询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杨大明、王端武、朱凤山、王继仁、王建国、贺佑国、王兆丰、张金锋、王志宏)2004-2-37增设关键安全参数显示系统(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何正跃、董天彪、唐炯然)2004-2-38民用航空安全评估系统(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孙瑞山、刘汉辉、刘恩祥、张秀山、吴安山、苏杭、刘秉谋、钱卫岗、刘社宣)2004-2-39近海石油结构物安全分析与评估理论及应用研究(石油大学〈华东〉;陈国明、方华灿、许亮斌、黄东升、徐兴平、何新霞、蔡文军、贾星兰、刘健)2004-2-40高原变压吸附制氧与高原隧道施工安全保障研究与应用(北京科技大学、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刘应书、丁守全、冯俊小、况成明、乐恺、贾建厚、崔红社、周文郁、侯庆文)2004-2-41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张丽英、余卫国、陈竟成、张国威)2004-2-42秦山三期CANDU-6核电站技术规格书的修改(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唐炯然、何正跃、徐受律、邹正宇、韦华、申森、陈明军)三等奖(87项)2004-3-01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配套生产设施-移动式地面站研制与应用(湖北葛洲坝易普力化工有限公司、山西省特种汽车制造厂;段明、李宏兵、冯有景、秦启升)2004-3-02火区及动压下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理工大学;曹祖民、刘雨忠、何启林、孙金龙、刘绍雄)2004-3-03厚含水松散层下极薄基岩综放工作面提高开采上限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李法柱、杨德彬、郭惟嘉、杨平、温兴林)2004-3-04深井综放开采异常冲击动力现象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曲天智、冯恩杰、邓小林、李伟清、段克信)2004-3-05复杂开采条件综放工作面生产成套技术(江苏天能集团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李乃钊、张东升、袁志明、朱秀社、韩德明)2004-3-06俯伪斜“三软”大倾角煤层轻型支架放顶煤回采工艺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学院;刘书灿、胡新仓、尚书海、杨建军、鲁建广)2004-3-07高地压多重危害煤层安全卸压开采研究及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孙中辉、蒋金泉、孙春江、苏景春、张殿振)2004-3-08巨厚第三系松软地层下煤层开采技术(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沟煤矿、中国矿业大学;严文庆、张东升、刘灿华、李学华、聂兆文)2004-3-09滕北五号井复合水体下浅部工作面开采的研究与实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安煤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徐若友、许延春、王四洋、刘秀娥、曹始友)2004-3-10复合软岩顶板锚网索(喷)支护技术的实践与优化(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岱庄煤矿;马永亮、牛克旺、曹忠、张洪鹏、崔立浩)2004-3-11峰峰集团梧桐庄矿工作面底板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陈宇、孙伟立、何长海、刘天新、王屹)2004-3-12不等宽煤柱综放面巷道矿压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刘克功、何富连、赵洪亮、邹喜正、李社柱)2004-3-13煤矿湿式喷浆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佟强、邸建友、王贯东、巩克玉、宋召谦)2004-3-14姚桥煤矿湖下防治水、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技术(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曹祖民、刘雨忠、李新宝、祁和刚、冯学武)2004-3-15细粒筑坝技术研究(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郑逊良、曹作忠、吴飞、汪斌、徐丛武)2004-3-16靖远矿区煤巷锚网支护设计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研究与应用(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缪寅生、纪洪广、谢俊文、王金安、上官科峰)2004-3-17新庄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程乐团、齐明胜、邵贵富、张敬军、常兴民)2004-3-18前置式端头支架在急倾斜特厚松软煤层综放面开发与应用(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砚北煤矿;王正元、李前、吕世宏、乔中栋、周翔)2004-3-19玻璃钢支柱的研究(邢台泓意达树脂锚固剂厂;张燕军、耿会英、卢颂芬、龚建宇、李强)2004-3-20厚松散含水层疏放水条件下开采上限工程地质研究(济宁矿业集团太平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隋旺华、陈德俊、赵庆杰、王砚和、董青红)2004-3-21 J型通风治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关键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俞启香、郭金刚、缪协兴、张长根、王凯)2004-3-22高瓦斯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大气压力下降时瓦斯急剧涌出的防治(辽源矿务局梅河煤矿;方贵祥、贾立明、赵万贵、陈艳杰、姚久成)2004-3-23煤矿地下多层火区探测技术研究(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学;金智新、刘鸿福、周启为、白希军、丁大同)2004-3-24漳村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可视化智能化研究(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太原理工大学;王志清、邢玉忠、肖亚宁、康立勋、杨建林)2004-3-25窑街煤电公司三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关键工艺及参数研究(甘肃省煤炭科学研究所、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三矿;王更雨、张作箭、罗万忠、程同真、尹科成)2004-3-26獐儿沟煤矿南翼煤二层综合防治煤与二氧化碳突出技术研究(兰州市红古区獐儿沟煤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张洪、孟贤正、施仲朝、王克全、赵衍庆)2004-3-27抗静电阻燃风筒新型材料(四川远见实业有限公司;雷景新、张成达、袁野、刘盛、曹阳)2004-3-28“三软”厚煤层高瓦斯综放面高抽巷瓦斯抽放技术研究(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超化煤矿;胡德进、王登星、周定栓、秦建营、刘建军)2004-3-29义马矿区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成套防灭火技术研究(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付永水、贾学勤、付树林、徐精彩、慕洪才)2004-3-30平顶山八矿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子敏、张瑞林、高建良、卫修君、丁开舟)2004-3-31俯采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研究(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科技大学;杨德彬、李法柱、薄其山、王昌斌、尹经梅)2004-3-32高热害矿井采掘工作面局部制冷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武汉平汉矿业制冷空调工程有限公司;孙春江、郎庆田、孙仲辉、周继祯、张殿振)2004-3-33柴里煤矿防治煤炭自燃火灾的技术与实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史振凡、解东旭、高风亮、马汉鹏、彭宗勤)2004-3-34高突煤层大倾角超长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成套技术(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张铁岗、张东升、陈启永、徐金海、张建国)2004-3-35 MZ型煤矿许用粉状乳化炸药研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大连六一四化工有限公司;汪旭光、熊代余、宋锦泉、姜显峤、曹海峰)2004-3-36硝化甘油生产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山西兴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韩光烈、杨廷瑞、赵芦奎、郎建华、董培林)2004-3-37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TDI复产工程中的安全技术改造(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马建军、邢永兴、李晓明、毛志红、王进军)2004-3-38井下作业井喷失控处理研究与应用(大港油田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谢华、杨九生、刘春贵、刘福生、郭进德)2004-3-39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H2S动态分布与防治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孙晓岗、陈荣灿、陈宗全、张新国、吴平)2004-3-40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蓝赛特遥感新技术开发公司;王冰怀、张友焱、王卫民、吴志平、张一民)2004-3-41油田钻井、修井超限安全保护装置的开发与应用(中原石油勘探局技术安全监督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司向丽、付允杰、曹天生、刘献忠、尹念敏)2004-3-42可调式天然气井口及外输管网安全保护装置(长庆石油勘探局工程技术研究院;王立群、刘贵喜、王长宁、徐非凡、胡东锋)2004-3-43石油化工毒物分布与防护措施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李新鸾、李丽华、邵华、高敏、周学勤)2004-3-44 F35-105防喷器组(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宏奇、苏尚文、李永信、杨永宁、林庆合)2004-3-45广州石化与茂名石化雷电灾害成因与防范措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张海峰、刘全桢、谭凤贵、孙立富、王海明)2004-3-46天然气增压机组在线安全监测系统(中原油气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产销厂;刘成林、杨发平、白俊国、白新海、耿红军)2004-3-47油井高压压裂作业安全体系研究(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杜宝坛、马收、孟庆民、杨其彬、杨彪)2004-3-48 SS-55型高压孔隙结构仪(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徐树臣、张富均、姜志臣、张保卫、苏法卿)2004-3-49浅海油田独立桩取土灌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胜利油田胜利石油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高天宝、于志鑫、李新军、丁玉华、孔凡臣)2004-3-50中原油田安全监控系统(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安全环保部;刘继峰、肖永庆、杨志毅、郭晓明、王俊安) 2004-3-51翻转式射孔器研制与应用(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福国、刘德如、杨九生、刘春贵、张维山) 2004-3-52大功率大坡度可摘挂吊椅斜井绳索运人系统研究及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汶南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郎庆田、王元仁、张圣国、孙仲辉、苏启亮)2004-3-53 -550大巷高速铁路运输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庄煤矿、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作者:郭君柳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我国煤矿事故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瓦斯爆炸事故最严重的井下灾害之一。

瓦斯爆炸过程中会伴随着高温高压,并且会带动附近的气体做高速流动,给人员、设备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此外爆炸还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并参与到爆炸当中,使破坏力更加巨大;另外爆炸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也会致人员死亡。

煤矿瓦斯爆炸具有随机性大、突发性强、孕育过程隐蔽、危险源空间分布广等特点,而且其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如环境温度、初始压力、CO浓度、惰性气体含量等,也有学者研究发现油气、氢气及重烃组分对瓦斯爆炸也有很大影响,这就使得我国目前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有效预防与控制煤矿瓦斯爆炸灾害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

关键词:瓦斯;爆炸原因;防治措施1 瓦斯爆炸的危害1.1 瓦斯爆炸会形成高温环境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时会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发生爆炸时的温度最高可达2000多摄氏度,如此高的温度会对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造成人员伤亡,并会引发火灾,烧毁设备,设施,对巷道产生破坏。

1.2 瓦斯爆炸会产生高压瓦斯爆炸时释放出的的热量会使井下温度迅速升高,引起爆炸源附近空气的体积在极短的时间内膨胀,压力迅速增大,从而产生能量很大的气体冲击波。

冲击波在巷道内迅速传播并会对井下的设备设施造成危害甚至对人员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

1.3 瓦斯爆炸会在井下产生有害气体瓦斯爆炸的本质是剧烈的燃烧反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消耗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

而在井下发生瓦斯爆炸往往会有煤尘参与,使爆炸的威力更大,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氣体。

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瓦斯爆炸事故中很大一部分人员的死亡均是由一氧化碳中毒、窒息造成的。

2 发生瓦斯爆炸的条件发生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瓦斯浓度,一般为5-16%;二是氧浓度,一般不低于12%;三是点火能量充足。

瓦斯防治书籍

瓦斯防治书籍

高瓦斯隧道施工指南:以家竹箐隧道为例姚振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03出版)¥42.00 ¥31.50矿井瓦斯涌出理论及预测技术程五一,高坤,富向,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7出版)¥35.00 ¥29.70煤矿井下瓦斯抽采(放)钻孔施工新技术石智军、胡少韵、姚宁平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1出版)¥50.00 ¥35.00煤矿瓦斯抽采与瓦斯灾害防治胡千庭中国矿大出版社(2007-11出版)¥17.00 ¥14.30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实用措施梁爱堂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07出版)¥21.00 ¥17.80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预测的研究许江、等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06出版)¥45.00 ¥37.40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理论及技术程五一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08出版)¥38.00 ¥32.30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和防治孙和应、常松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2出版)¥18.00 ¥15.30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张予敏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08出版)¥39.00 ¥33.20煤矿瓦斯动力灾害防治及控制技术周世宁、林柏泉科学出版社(2007-09出版)¥80.00 ¥64.80燃气燃烧与瓦斯爆炸(原著第3版)伯纳德·刘易斯中国建筑工业(2007-01出版)¥86.00 ¥61.50燃气燃烧与瓦斯爆炸(原著第3版)伯纳德• 刘易斯、京特•冯• 埃尔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9出版)¥98.00 ¥83.30燃气燃烧与瓦斯爆炸(原著第3版) 伯纳德·刘易斯中国建筑工业(2007-01出版)¥86.00 ¥61.50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预警理论及应用杨玉中、吴立云、何俊、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出版)¥39.00 ¥28.50瓦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丁睿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05出版)¥55.00 ¥44.50煤矿瓦斯检查工张振普中国矿大出版社(2008-11出版)¥24.00 ¥19.20煤矿瓦斯监测新技术董川、双少敏、李忠平、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7出版)¥39.00 ¥27.70矿井瓦斯治理实用技术何国益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1出版)¥38.00 ¥32.30高瓦斯矿区千万吨级矿井建设朱晓明、姜铁明、赵玉岐、郝海金科学出版社(2006-08出版) ¥48.00 ¥36.00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孙和应、常松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01出版)¥25.00 ¥21.70煤矿瓦斯灾害特征挖掘与融合预测付华、邵良彬科学出版社(2011-02出版)瓦斯灾害防治技术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09出版) ¥58.00 ¥49.30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博利申斯基、等、魏风清、张建国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12出版)¥30.00 ¥24.00瓦斯煤层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及应用李忠华、潘一山、纪海汛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05出版) ¥28.00 ¥21.80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及综合治理技术卫修君、林柏泉科学出版社(2009-02出版) ¥100.00 ¥79.00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张铁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01出版)¥58.00 ¥46.40瓦斯检查员培训教材长沙中小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07出版)¥18.00 ¥14.60瓦斯检查工李玉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4出版)¥17.00 ¥13.60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手册马丕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05出版)¥90.00 ¥75.60瓦斯检查工(复审)李玉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01出版)¥7.00 ¥6.00瓦斯检查工考试习题集李玉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01出版)¥10.00 ¥8.00阳泉矿区综放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游浩、李宝玉、张福喜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03出版) ¥58.00 ¥46.40全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通用教材•瓦斯抽放泵司机张军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04出版) ¥20.00 ¥17.20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修订版)于不凡煤炭工业出版社¥120.00 ¥102.00瓦斯检验工劳动部、煤炭部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01出版)¥11.80 ¥10.00瓦斯检查员培训教材长沙中小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07出版)¥18.00 ¥14.60瓦斯抽放工黄喜贵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01出版)¥15.00 ¥12.00煤矿瓦斯及粉尘防治煤炭工业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01出版)¥7.50 ¥6.40抚顺煤矿瓦斯综合防治与利用孙学会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04出版)¥50.00 ¥40.00典型瓦斯地质灾害与防治王志荣、蔡迎春、孙文标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07出版) ¥29.00 ¥23.50煤矿瓦斯检查工操作资格培训考核教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02出版)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瓦斯抽放工(初级、中级、高级)张慎勇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06出版)¥37.00 ¥30.70矿井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第2版)林柏泉、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06出版) ¥38.00 ¥31.90瓦斯检查员瓦斯抽放工通风安全监测工宁廷全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04出版)¥18.00 ¥15.30通风瓦斯常用数据测量实用手册张国枢、马心校、王怀珍、孙文标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12出版)¥40.00 ¥34.00煤矿瓦斯防治导航系统研究与应用宋建成、毛善君、李中州、李梅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11出版)¥78.00 ¥67.00瓦斯检查员(修订版)宁廷全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09出版)¥23.00 ¥18.40煤矿防治瓦斯事故培训教材:煤矿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解析孙继平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06出版)¥28.00 ¥19.6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读本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9出版) ¥36.00 ¥28.10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教材•矿井瓦斯防治黄建功、陈雄、何荣军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03出版)¥32.00 ¥26.6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7出版)目前无货,欢迎选购其他类似产品。

2022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开采爆破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

2022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开采爆破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

2022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开采爆破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1.【多选题】作为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必须具备( )。

(AC )A、必要的安全专业知识B、市场经济知识C、矿山安全工作经验D、社会工作经验2.【多选题】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

(ABCD )A、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B、必须作出显著标志,注明使用时间C、避免勒伤皮肤3.【多选题】按具体功能的不同,可将煤矿防尘技术措施分为( )(ABCD )A、减尘措施B、降尘措施C、通风除尘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4.【多选题】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包括( )。

(ABCD )A、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B、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C、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D、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多选题】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

(ABCD )A、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B、必须作出显著标志,注明使用时间C、避免勒伤皮肤D、缚扎部位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6.【多选题】避免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的主要措施有( )(ABC )A、积极灭火,控制火势B、正确调度风流,避免事故扩大C、减小排烟风路阻力D、现场建立可视监测系统7.【多选题】在煤矿井下的应急救援预案中,安全撤退人员的具体措施是( )。

(ABC )A、通知和引导人员撤退B、控制风流C、为灾区创造自救条件D、建立井下保健站8.【多选题】由于( )致使爆破器材安全性能不合格或失效变质时,必须及时销毁。

(ABCD )A、管理不当B、储存条件不好C、储存时间过长D、超过保质期9.【多选题】采煤方法由( )相配合而构成。

(AB )A、采煤系统B、采煤工艺C、采煤设备D、采煤技术10.【多选题】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 )煤层顶板岩石继续冒落。

(AC )A、棚顶托空B、活柱下缩C、支架松动D、顶梁损坏11.【多选题】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原则是( )。

(ABC )A、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适用于生产岗位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等C、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D、根据管理人员的要求12.【多选题】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包括:定期安全检查、( )和不定期安全检查。

周局长瓦斯治理与利用办法精讲

周局长瓦斯治理与利用办法精讲

二、国办发26号文的精神内涵
第一个特点:突出源头防范。 一是提高建设项目门槛。 “十二五”期间停止核准新建年产30万吨以下的高瓦斯矿井和45万吨以下 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是提高企业准入门槛。由具体矿井防治瓦斯能力上升到煤矿企业防治瓦 斯能力。提出建立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
二、国办发26号文的精神内涵
二、国办发26号文的精神内涵
一、近年来煤矿瓦斯治理出台的主要政策、技 术标准
(一)主要政策文件: 1、2006年6月山西晋城召开的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确立了 煤矿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 。将“加强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一五”规划 。 2、2008年7月在辽宁沈阳召开的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确立 了“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工作体系。 3、2008年8月印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 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17号) 4、2008年12月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构建煤矿瓦斯 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政办秘〔2008〕76号) 5、2009年5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出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监 总局令第19号) 6、2011年5月印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 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6号)
第二个特点:抓住重点环节(体现6项措施)。 一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强调开采保护层、可保尽保、顶底板穿层钻孔 等区域性治理措施;要求煤矿企业应编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治理技术 方案,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后实施。
二是确保抽采达标。 26号文要求,做到应抽尽抽,强力推行瓦斯抽采系 统建设,做到先抽后采,抽采达标。

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新技术介绍

我国煤矿瓦斯防治新技术介绍

¹ ±¦ ¦ ´ Ö Ó Á (MPa)
15 12 9 6 3 0
¢ ® °³ ¼ ¦ ¦ ×Ë Ç õ Ê Ó Á
ê ×¤È ×¿ ³ ¶ (m)
£ â ¢ ® ó ¦ Á Ä Ä ×Ë º Ó ¦
机理之一:卸压带加长,集中应力带前移,应力集中程度下降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水力挤出钻孔布置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水力挤出设备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水力挤出前
水力挤出后
一、快速消突新技术
⑴施工工程量小 只施工3-5个直径42mm、深8-10m的钻孔 ⑵时间周期短 整个过程只需要不到1小时的时间 ⑶消突成本降低 ⑷消突效果显著 效检超标率低 实现正规作业循环 掘进速度提高幅度大
二、矿井瓦斯抽放新技术
《规程》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或下临 时抽放瓦斯系统: (一)1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1个掘进工作面 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的。 (二)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以下条件的: 1.大于或等于40m3/min; 2.年产量1.0~1.5Mt的矿井,大于30m3/min; 3.年产量0.6~1.0Mt的矿井,大于25m3/min; 4.年产量0.4~0.6Mt的矿井,大于20m3/min; 5.年产量小于或等于0.4Mt的矿井,大于15m3/min。 (三)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
鲜气流,达到爆炸界限,遇到架线式电机车产生
的火花,发生瓦斯爆炸。 根据瓦斯监控系统测定的数据,煤与瓦斯突 出距瓦斯爆炸有30分钟时间,这期间大平煤矿应 急处置措施不力,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也是导致事 故扩大的重要原因。

4基于BP_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的研究

4基于BP_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的研究

2005年12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2期文章编号:100026788 2005 1220102205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的研究(田云丽,周利华)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为准确预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针对反向BP神经网络收敛差的缺点,分别采用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的VLBP和LMBP算法的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选取开采深度、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与地质破坏程度等五个关键影响因素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的评判指标,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BP网络模型,能克服一般BP网络收敛较慢的缺点,能加快收敛速度;运用LMBP算法比VLBP算法快,但需较大计算机内存;与常规预测方法相比较,该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高,能有效地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关键词:BP方法;神经网络;煤与瓦斯突出;MATLAB;预测中图分类号:TD752文献标识码:AThe Study on the Methods for Predicting Coal or Gas Outburst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TIAN Yun2li,ZHOU Li2hua(College of Energy and Safety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411201,China)Abstract:For the purpose of predicting the danger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in mine coal layer correctly,a kind ofmodified BP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the VLBP and LMBP algorithm in MATLAB neural network toolbox was put forthto speed up the network convergence speed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fiv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excavation depth,pressure of gas,and geologic destroy degree are selected as thejudging indexes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Then the model for predicting coal and gas outburst is built.Practicalapplic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modified BP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the MATLAB neural network toolbox can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constringency and has fast convergence speed and good prediction accuracy.Theanalysis and computing show that the computing speed by LMBP algorithm is faster than by VLBP algorithm but needsmore memory.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a very efficient prediction method for mine coal and gasoutburst,compared with the popular predicting methods,and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meaning for the mine production safety.Key words:BP method;neural network;coal and gas outburst;MATLAB;prediction1引言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煤与瓦斯爆炸等事故均严重制约了矿山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给矿井工作者造成了极大精神和心理压力.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有增加的趋势.我国是世界上煤岩动力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00年统计,全国煤炭生产共发生死亡3人以上事故442起,其中10人以上瓦斯事故占10人以上事故起数的92100%.2004年连续发生的几起特大煤矿事故,如10月河南大平煤矿瓦斯爆炸(148人死亡)以及11月28日发生在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的瓦斯爆炸(166人死亡)等,均造成了人民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开展有效的预测方法研究和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是有效防治煤岩动力灾害的关键.收稿日期:2004212223资助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JJ30081);国家安全生产科技计划(042232);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资金(E50335)作者简介:田云丽(1971-),女,讲师,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安全技术及安全评价等教[1]第 12期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的研究103国内外许多学者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预测的方法:单项指标法、瓦斯地质统计法、综合指 标D与 K 法、钻屑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R 值综合指标法以及灰色预测法、球壳失稳法和电磁辐射法等.其中电磁辐射预测法能实现非接触预测,且无需打钻,省时省力,对生产影响小,费用较低,准确率较高.研究及应用情况表明 ,电磁辐射法预测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等煤岩动力灾害危险性是可行 的 .但是影响煤层开采时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很多 ,且突出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它受到瓦斯、地 应力和煤物理力学性质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还有其他至今未被人们认识到的参量的影响,并且我国各地煤层赋存条件各异且非常复杂,用上述方法对其众多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后加以预测是比较困难的且准确性也不够.实际上,煤与瓦斯突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能减少人为的干扰 ,从而更具有客观性,并且具有极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能真实刻画出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利用MATLAB615 的BP神经网络工具箱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问题进行研究 , 探讨建立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2基于 MATLAB 的改进 BP网络模型神经网络的研究已成为当代人工智能领域最富挑战性的研究热点 ,其主要应用领域有模式识别、预 测、分类、非线性回归以及过程控制等,并均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MATLAB软件是一种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功能的应用软件 ,是MathWorks 公司于1982 年推出的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几乎集成了所有的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中使用最广泛的是BP 模型,其中包 括VLBP算法与LMBP 算法如图 1 所示为三层BP 网络模型.基本BP 算法是一种简单的最速下降法,即ijij ij 图1三层BP网络模型ij ij ijij值为019 左右;t ———网络迭代步数; E———定义在权空间{W(t )}上的误差超曲面.其学习过程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两部分组成,误差函数的求取是一个由输出层向输入层反向传播的递归过程;通过反复学习训练样本来修正权值,采用最速下降法使得权值沿着误差函数的负梯度方向变化,最后稳定于最小值.BP 网络模型虽然应用较广,但也存在算法收敛速度较慢且常滞留于局部极小值点等缺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ATLAB软件的改进BP模型,采用MATLAB 神经网络工具箱BP算法中的自适应学习率VLBP算法和基于数值优化技术的LMBP算法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以加快收敛速度和预测的准确度.3基于 MATLAB 的改进 BP 网络预测模型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应用311 输入层神经元的确定人们提出了很多假说探讨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一致认为煤与瓦斯突出是地应力、瓦斯和煤的物理力 学性质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BP 神经网络模型中 ,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的多少根据问题的性质来确定,主要是隐层层数与隐层节点的选取.学者Lippmann 与 Cyberko 通过理论分析认为 ,两个隐层足以解决任何形式的分类问题;Robert等认为,只要隐层节点数足够 ,只含一个隐层的神经网络模型,就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一个非线性函数.因此本文选取的BP网络为三层结构.输入参数是指影响突出的主要因素,由于突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力[2~5][6~9]( ) ( ) Δ( ) ( )Δ ( )η ( ) α Δ ( ) ( )η ( ) α[1]104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月学过程,影响因素多且因地区而异,但对于神经网络预测来说参数的多少对其影响不是很大,只是增加了输入神经元的个数,预测速度有所下降而已;同时参数太多会导致实际应用中参数的测定困难.因此本文选取对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有重要影响的以下五个参数作为输入层神经元:开采深度H,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地质破坏程度D.312输出层神经元的确定按照煤与瓦斯突出强度(实际为抛出煤重量)的大小将其分为四类:无突出(简称“无”)、小型突出(50吨以下, 小)、中型突出(50~100吨, 中”、大型突出) (100吨以上, 大”;本文以此作为评价集,定为输)出层神经元.由于神经元不可能输出1或0,因此设置四类的期望输出值为[019,011,011,011](无)、[011,019,011,011](小)、[011,011,019,011](中)、[011,011,011,019](大).经过试算,隐含层神经元一般取9~15个比较合适,因此笔者选定的MATLAB神经工具箱的改进BP网络模型由5个输入层神经元、12个隐层神经元和4个输出层神经元组成,从输入层到隐含层和隐含层到输出层的传递函数分别采用对数S型函数和线性函数.313应用举例选取国内16个典型突出矿井五个参数的实测数据为神经网络模型学习的样本集进行训练,神经网络学习训练经过迭代后收敛,并且网络完全准确地识别了学习样本,建立了影响因素与突出强度等级之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训练结果如表1所示;选取湖南涟邵矿务局金竹山煤矿6个采煤工作面作为预测样本以验证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用LMBP算法(迭代56次收敛)和VLBP算法(迭代8854次后收敛)预测的结果基本上相同,与实际情况也完全吻合,说明用此方法进行开采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是可行的,在实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为考察分别用LMBP算法和VLBP算法进行预测时在收敛速度上的区别,本文还对两种算法在训练过程中的误差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2,图3所示.由图中可明显看出,运用LMBP算法比VLBP算法快得多,但是需要计算机的内存较大.表1神经网络模型学习样本训练结果样本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瓦斯压力(MPa)2.750.953.951.201.171.252.802.003.952.901.401.402.160.951.052.39放散速度ΔP19.06.014.018.05.008.008.007.0014.04.006.004.0014.06.004.8011.0地质构造D3533133135334323坚固系数F0.310.240.240.160.610.360.590.480.220.510.420.580.340.240.600.28垂深H(m)620445552462395745425460543442426428510455477515突出规模大小小小无中小无大大大无小中无小0.08570.08990.09840.09570.93140.09710.09370.90700.10350.09380.09740.90240.17510.08770.95680.1435学习结果0.1116008990.90820.14040.98730.11420.92270.14480.08810.17300.18620.88780.94010.10260.10950.09730.10780.09950.09880.09660.09140.09770.09750.10530.91980.09770.08980.92710.10540.08970.90750.07810.92400.08850.09680.10890.09760.09650.09840.08870.92240.93580.94440.09950.09730.08880.09600.0989第 12期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的研究表2 预测模型验证结果105号 1 2 3 4 5 6瓦斯 压力 P (MPa) 1.402.162.400.753.951.65放散 速度 ΔP 3.014 8.07.46.04.0地质 构造 D 3 4 1 4 5 2坚固 系数F0.510.580.420.370.540.53垂深 H (m) 400 485 519 740 543 438 0.9245 0.0947 0.0997 0.0944 0.0956 0.9443 LMBP0.0887 0.1065 0.9319 0.1087 0.9704 0.1092 0.1027 0.9108 0.1080 0.0936 0.0971 0.0997 预测结果0.0923 0.8970 0.0975 0.0892 0.0942 0.0903 0.0921 0.0953 0.9148 0.0977 0.0928 0.9048 VLBP0.0874 0.1817 0.9563 0.1245 0.9107 0.1146 0.1443 0.9511 0.0975 0.0981 0.0901 0.0967 0.0985 0.08910.08730.09660.89950.0919预测 类别 无 小 小 中 大 无实际类别 无 小 小 中 大 无图 2 LMBP 算法训练的误差曲线图 3 VLBP 算法训练的误差曲线下面将通过其他的预测方法如单项指标法、综合指标 D 与 K 法来对上述突出煤层危险性进行预测,并与本文提出的BP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其中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临界指标值为:瓦斯放散 初速度ΔP ≥10 ;煤的坚固性系数 F ≤015 ;煤层瓦斯压力 P≥0174MPa .综合指标的临界值则为: D ≥0125;K ≥15 . 将上述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利用本文提出的 BP 方法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如表 3 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常规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性 ,那就是有突出危险性( 有”)或无突出危险性(无”) ,不能反映突出危险性的程度;常规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不是完全吻合,其原因是不管是单项指标法还是综合指标法都不能完全反映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 ,而本文提出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表3其他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号 瓦斯压力 放散速度 地质构造 坚固系数 P (MPa) ΔP D F垂深H (m)D常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KP ΔP FDKBP 预测结果 实际 类别 1 2 3 4 5 61.402.16 2.40 0.753.95 1.653.014. 8.07.46.04.03 4 1 4 5 20.510.580.420.370.540.53400 485 519 740 543 4381.90 4.65 10.4 0.12 14.62.915.88 24.119.120.011.17.55有 有 有 有 有 有无 有 无 无 无 无无 无 有 有 无 无有 有 有 无 有 有无 有 有 有 无 无无 小 小 中 大 无无 小 小 中 大 无4结论样 本 [1]样本106)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月2实际结果表明采用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BP网络模型,能克服一般BP网络收敛较慢的缺点,能加快收敛速度;运用LMBP算法比VLBP算法快,但需较大计算机内存;3) 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改进BP网络模型既能有效地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又能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免于繁琐的计算机编程,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4) 与常规预测方法相比较,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BP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自学习性、自适应性且准确性也较高,因此对开采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是可行的,对有效防治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林柏泉,崔恒信.矿井瓦斯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Lin Baiquan,Cui Hengxin.The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Methane Prevention in Coal Mine[M].Mining and Technology Press,1998.[2]何学秋,王恩元,聂百胜,等.煤岩流变电磁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Xuzhou:China University ofHe Xueqiu,Wang Enyuan,Nie Baisheng,et al.Press.2003.10.Electromagnetic Dynamics of Coal or Rock Rheology[M].Beijing:Science[3]窦林名,何学秋.冲击地压防治理论及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05.Dou Linming,He Xueqiu.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Rock Burst Prevention[M].Xuzhou:China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Press,2001.Mining and[4]Xiao Hongfei,He Xueqiu,Wang Enyuan,et al.Research on coupling law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and stress during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coal or rock[J].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Press,BeijingΠNew York,2004:431-435.[5]肖红飞,何学秋,王恩元,等.煤与瓦斯突出电磁辐射指标临界值的确定及应用[J],煤炭学报,2003,28(5):465-469.Xiao Hongfei,He Xueqiu,Wang Enyuan,et al.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ritical value in coal and gasoutburst prediction by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method[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03,285():465-469.[6]李晓峰.基于AHP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32(2):18-112.Li Xiaofeng.Establishment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based on AHP[J].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2000,322():18-112.[7]田红波,韦荫康.应用加权模糊自适应共振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9,124():450-454.Tian Hongbo,Wei Yinkang.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weighted FART1[J].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1999,124():450-454.[8]陈念贻,陈瑞亮,钦佩,等.模式识别方法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Chen Nianyi,Chen Ruiliang,Qin Pei,et al.Application of Mode Recognition Method i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M].Beijing:Science Press,2000.[9]焦李成.神经网络系统理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Jiao Licheng.Systematic Theory of Neural Network[M].Xi′an:XiDian University Press,1990.[10]楼顺天,施阳.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神经网络[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Lou Shuntian,Shi Yang.Systematic Analysis and Design Based on MATLAB2neural Network[M].Xi′an:XiDian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24年矿井瓦斯防治技术(三篇)

2024年矿井瓦斯防治技术(三篇)

2024年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在采矿生产活动中,最常发生的事故是冒顶片帮事故。

冒顶片帮是由于矿岩不够稳定,当强大的地压传递到顶板或两帮时,使矿岩遭受破坏而引起的。

冒顶片帮事故大多数为局部冒落及浮石引起的,而大片冒落及片帮事故相对较少,因此,对局部冒落及浮石的预防,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引发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矿床地质条件不好,采矿方法不合理和顶板管理不善,缺乏有效支护,检查不周和疏忽大意,浮石处理不当,地压活动等。

(一)冒顶片帮事故的预防要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从多方面采取综合预防措施,王要措施如下。

(1)选用合理的采矿方法选择合理、安全的采选矿方法,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作业制度,是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重要措施。

(2)搞好地质调查工作对于工作面推进地带的地质构造要调查清楚,通过危险地带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加强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支护和维护必须尽量缩短永久支架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

在掘进工作面与永久支架之间,必须架设临时支架。

对所有井巷均要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弯曲、歪斜、腐朽、折断、破裂的支架,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

要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

支护要及时,不要在空顶下作业。

(4)及时处理采空区矿山开采应处理好采矿与空区处理的关系,采用正确的开采顺序,及时充填、支护或崩落采空区。

(5)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加快工作进度,减少顶板悬露时间。

(6)加强对顶板和浮石的检查与处理浮石是采场和掘进工作面爆破后极为常见而普遍存在的,要严格检查和清理浮石,防止浮石掉落而造成伤亡事故。

可采用简易方法和仪器对顶板进行检查与观测。

常用的简易方法有木楔法、标记法、听音判断法、震动法等。

此外,还可采用顶板警报器、机械测力计、钢弦测压仪、地音仪等仪器观测顶板及地压活动。

(二)巷道冒顶的处理巷道冒顶大多发生在岩层松软区和破碎带内,巷道(一)概述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岩中释放出的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次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还有烃类气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平煤矿“10.20”瓦斯爆炸传播过程演示
核心教训是:
1、遇构造带无人汇报,技术管理不到位; 2、回风道严重堵塞,回风不畅; 3、各级领导责任制层层衰减; 4、职工缺乏必要的安全基本常识; 5、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飘浮,长期不下井; 6、安全监管失控,无应急救援体系。
第二节 陈家山矿11.28瓦斯爆炸事故
第二节 陈家山矿11.28瓦斯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1、2004年11月23日10:20~10:30 415上隅角起爆松动顶煤,上隅角采空区发生瓦斯爆燃, 83#~89#架后溜槽处发现明火,并有大量青烟。 2、2004年11月24日 79#~80#支架间有少量烟;决定只割煤不放顶煤,加 快推进速度。 3、2004年11月28日07时10分 井下四泵房听到爆炸声、巷道烟雾大,安子沟风井防 爆门被摧毁,有黑烟冒出;事故死亡166人,受伤45人 (见图4) 。 4、2004年12月2日 3:25、6:15、7:45、10:53相继发生4次爆炸,没有造 成人员伤亡。
4.高瓦斯矿井放顶煤集约化生产的高可靠性安全保障 技术不配套,不能满足高效集约化生产的要求。建议政 府和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新技术,建议高瓦斯突出矿 井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理的开拓布局和产能,切忌无 条件追求高产高效和集约化开采。 5.玻璃钢抽放管抗冲击能力不能抵抗爆炸波的冲击, 致使爆炸时抽放管炸碎,管内大量高浓度瓦斯涌出,加 剧了爆炸威力。建议尽可能不采用玻璃钢抽放管。 6.采用预裂爆破措施有利于顶煤和顶板及时垮落,但 作为煤、气、油共生的高瓦斯矿井应特别注意防治预裂 爆破、特别是采空区附近预裂爆破诱发瓦斯与煤尘爆炸。 建议进一步完善爆破设计并健全安全施工的监督体制。
2004年11月28日07时10分井下听到爆炸声、巷 道烟雾大,安子沟风井防爆门被摧毁,有黑烟冒 出。四采区发生爆炸事故,波及四采区下山至回 风井所有区域,涉及415回采工作面系统、416掘 进工作面系统、417掘进工作面、采区下山系统、 安子沟回风系统等,死亡166人,受伤45人。 2004年12月2日3:25、6:15、7:45、10:53又发 生4次爆炸,没有再造成人员伤亡。
矿井瓦斯爆炸防治新技术 矿井瓦斯爆炸防治新技术
湖南科技大学
周利华 电话:0732-8290100 13975287819
主要讲授内容
矿井瓦斯是一种有害气体。瓦斯灾害也是矿井 五大自然灾害之一。
⑴当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较高时,会相对地降低空气 中的氧气浓度,使人窒息;⑵当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 定浓度时,遇火就能燃烧或爆炸;(3)瓦斯的存在易造 成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影响和威胁矿井生产安全,一旦 形成灾害事故,会给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造成巨大损失。
⑵3316架子道 照明信号综合装 置接线腔内有两 个接线端子的压 紧螺帽松动,一 个是接线腔内接 地端子,另一个 是一相动力电源 线接线端子,开 关在带电作业下 电缆扰动可产生 电火花。
接线腔内两个接线端子有剩余长约2~2.5cm的 二根铜芯丝,其端头圆滑有熔化迹象
⑶3316架子道配电点靠煤帮一侧附近发现该照 明信号综合装置接线腔盖板和一只附着其上的螺 丝,该螺丝中部弯曲120°内角、有扭丝和丝扣拉 伤痕迹;接线腔盖板防爆结合面侧固定该螺丝的 螺孔有明显压伤痕迹;接线腔防爆结合面处,固 定该螺丝的螺孔也有明显向外拉伤凸起痕迹;表 明接线腔内爆炸压力大于配电点处环境压力。 ⑷3316架子道配电点附近有10人遇难,并发现 两串钥匙和一个扳手,表明事故现场有人作业。
见示意图1所示:
10.20突出位置 21轨道下山
图1 2121轨道下山掘进头前方断层推测
第一节 郑煤集团大平矿10.20事故 突出导致瓦斯流逆流近2000多米,在大巷 电机车运行至大巷与21下山入口处由于电机 车取电弓产生的火花引发了瓦斯爆炸事故, 波及全矿井,范围大,人员死亡多。本次突 出煤岩量达到1894吨,瓦斯涌出量约25万立 方米,造成148人死亡的重特大恶性事故。
二、事故发生时间认定
事故发生时间: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
主要依据: ⑴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监测信号中断时间为: 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 ⑵阜新地震台监测到震动波出现时间为: 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
三、爆源点的认定
爆源点:-500m水平3316架子道内,距专用回风 道8m处的配电点。
⑵冲击地压引起瓦斯异常涌出,冲击地压发生
时间和3316风道的36#监测点,3316外风道53#监 测点瓦斯浓度值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有对应关 系:
①事故前,3316风道回风的36#监测点在14时49分瓦斯 浓度为2%;3316外风道进风系其回风渗入新风(53#监测 点),若无其他瓦斯,瓦斯浓度应低于36#监测点瓦斯浓 度; ②3316外风道进风53#监测点瓦斯浓度从14时50分20秒 的1.29%,急剧增加到14时52分29秒的4%以上,表明36# 监测点与53#监测点之间有额外瓦斯源补充,且补充速度 极为迅速。 ③据现场勘察,冲击地压导致的巷道底臌、冒顶、巷 帮变形发生3316外风道53#监测点前后。
大平煤矿“10.20”事故瓦斯突出及扩散过程演示
22时32分16秒~22时39分45秒, 瓦斯浓度从0.5%升到6.3%.
21轨道下山岩石掘进 工作面,突出煤岩量约 1894t,瓦斯量25万m3
22时31分31秒~22时35分15秒, 瓦斯浓度从0.17%升到4.0%.
22时09分12秒~22时12分26秒 瓦斯浓度从0.12%升到40%以上.
1.从冲击波造成的物体位移方向分析 井下只有3316架子道配电点爆炸,其冲击波传播方 向呈放射状; 2.从3316架子道配电点处的火源迹象分析 有引爆火源的迹象(具体见火源分析)。
四、事故类别认定
事故类别:瓦斯爆炸事故
⑴高瓦斯矿井。 ⑵造成的冲击波破坏现象十分明显。 ⑶有爆炸声及浓烟产生。 ⑷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产生。 ⑸爆炸前有高浓度的瓦斯异常涌出,爆炸后有残存瓦 斯。 ⑹灾区内未发现煤尘结焦现象,可排除煤尘参与爆炸 的可能。 ⑺事故前爆源点附近未储存、使用炸药等其它爆炸物 品。
23日10时 40分,上隅角 放炮引起爆燃
24日12时10 分,上隅角再 次爆燃。
图4 415面爆源点
二、教训及建议
1.在工作面上、下隅角爆破落顶极易引燃、引爆采空 区瓦斯,建议严禁在上、下隅角爆破落顶。 2.实现一矿一面集约化生产的矿井,生产、人员非常 集中,发生事故造成重大伤亡。建议矿井实行安全合理 集中生产。 3.专用排瓦斯巷是在通风、瓦斯抽放等措施全力实施 前提下所采取的避免回风巷瓦斯超限的辅助措施,且易 自燃煤层不得采用专用排瓦斯巷。专用排瓦斯巷分段掺 入新风,降低瓦斯浓度至2.5%以内,但专用排瓦斯巷与 采空区相联,未掺新风段瓦斯仍可能处于爆炸限内,致 使专用排瓦斯巷成为重要危险源,巷道内尽管要求瓦斯 浓度控制在2.5%以内,但实际上出现瓦斯浓度超限现象 时有发生,控制难度较大,且一旦发生事故,2.5%以内 的瓦斯在强点火能量条件下也可能引起爆炸,尤其在有 油气和高浓度煤尘混入的条件下,应予以禁止。
第一节 郑煤集团大平矿10.20事故
郑煤集团大平矿2004年10月20日发生一起煤与 瓦斯突出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导致148人死亡,32 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3935.7万元。 该事故发生在21下山岩巷掘进头,距地表垂深 约500米左右,距主采二1煤层底部约20到25米,掘 进过程中遇煤层向斜轴部,在掘进头正前方又遇 到一个落差为13到15米的逆断层。掘进过程中掘 进头已进入到断层破碎带的影响范围内,没有引 起各级领导干部及有关责任科室的高度重视,无 人监管,认为岩巷掘进无瓦斯,没有特别技术措 施,按一般的岩巷掘进办法施工。在放炮掘进时 引起了这一起特大瓦斯事故(相当于揭开石门)。
⑶事故后,3316外风道仍有大量瓦斯涌出。 ⑷从3316外风道处地质构造状况进行分析: 3316风道外侧正处于一背斜转向斜的构造地带, 且3316架子道斜交于向斜轴部。
图5
冲击地压致使3316外风道底臌
图6 冲击地压致使3316外风道刮板运输机支起
2.3316风道有积聚瓦斯排出
⑴3316风道工作面(37#甲烷传感器): 14时40分监测信号恢复时,瓦斯浓度 为2.09%左右;14时47分开始下降,于 14时52分下降至0.3%。 ⑵在3316风道工作面瓦斯下降的同时, 3316风道回风(36#甲烷传感器)于14时 49分瓦斯浓度达2.04%峰值,说明3316 风道工作面集聚瓦斯排出。 ⑶瓦斯排放时间与回风侧3316外风道 冲击地压发生时间(14时49分38秒)相对 应。
结论:3316外风道因冲击地压异常涌出瓦斯与 排出的3316风道工作面积聚瓦斯混合参与瓦斯爆 炸。
六、引爆火源分析
引爆瓦斯的火源:
-500m水平3316架子道内,距专用回风道8m处的配电点 ZBZ-4.0M127V型照明信号综合装置接线腔内电火花。 ⑴3316架子道配电点ZBZ-4.0M127V型照明信号综合装 置上方顶板,两排钢筋、锚杆托盘呈红锈色,有明显过 火痕迹;相邻钢筋没有相似痕迹。
四 总 回
四 皮பைடு நூலகம்下
四 轨 下 415运顺 1号联络巷 415回风巷 415高位巷
工 作 面 推 进
24日16时起加快工 作面的推进度 , 事故 发生前推进27m。
23 日 10 时 50 分 ,85 架附近发现明火 。
24日12时14分 53 号尾梁着火,经洒 水火灭。
415工作面
415灌浆巷
注水、注浆、 注凝胶
五、瓦斯来源分析
1.冲击地压(矿震)造成3316外风道局部区域瓦斯 异常涌出并达到爆炸界限 ⑴从冲击地压波监测报表及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监测数据方面进行分析
①据阜新市地震局提供的资料,2005年2月14日14时 49分38.6秒阜新市孙家湾矿区发生了震级为ML2.7级冲击 2.7 地压; ②冲击地压发生后11分发生瓦斯爆炸,考虑到瓦斯从 涌出点扩散至爆源点、达到爆炸界限的时间,以及在该 时间段内带电检修,则冲击地压与瓦斯爆炸两者在时间 上有因果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