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爆炸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正式)

合集下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瓦斯爆炸是指由于燃气泄漏引起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产生剧烈爆炸的现象。

瓦斯爆炸已经成为当前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对瓦斯爆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燃气泄漏:燃气管道老化、腐蚀、安装不当等原因,导致燃气泄漏。

泄漏的燃气在密闭空间中积累,形成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一旦遇到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就会引发爆炸。

2.火源存在:明火、电火花、静电等可能成为引发瓦斯爆炸的火源。

明火可能来自于燃气灶、明火照明等,电火花可能来自于电气设备的开关、接触不良等。

3.通风不良:通风不良会导致燃气在室内积累,从而形成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特别是密闭空间、下水道、排风管道等地方,由于燃气无法及时排出,易发生爆炸。

4.人为操作不当:燃气泄漏的情况下,如果人们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者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式,如打开电器开关、使用明火等,都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

针对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开展燃气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

教育人们正确使用燃气设备,了解瓦斯爆炸的危害,熟悉紧急处理方法。

2.加强管道检测和维护:定期对燃气管道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的管道,确保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输。

3.加强设施设备管理:燃气设备应该由专业人员安装和维护,确保其使用正常,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燃气泄漏和火源引入。

4.加强通风管理:对于容易积聚燃气的地方,如厨房、下水道等,应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燃气能及时排出。

5.建立报警系统:安装并定期检测瓦斯泄漏报警系统,在燃气泄漏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措施。

6.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合理的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计划、处理方案等,确保在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措施。

4任务四 矿井瓦斯爆炸及其防治措施

4任务四  矿井瓦斯爆炸及其防治措施

任务四 矿井瓦斯爆炸及其防治措施【主要内容】一、瓦斯爆炸的机理二、瓦斯爆炸的效应三、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四、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五、局部积存瓦斯的处理方法六、实训与操作-观察瓦斯爆炸演示,分析瓦斯爆炸的条件和效应。

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如果由于瓦斯爆炸而引起煤尘爆炸,后果更为严重。

例如1942年4月26日辽宁本溪煤矿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死1549人,伤146人,成为世界煤矿开采史上最大的伤亡事故。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大型高效扇风机的制成,自动遥测监控装置的使用和采取了瓦斯抽采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已逐渐减少,但是还不能完全杜绝。

所以掌握瓦斯爆炸的原因、规律和防治措施,极为重要。

一、瓦斯爆炸的机理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

瓦斯爆炸是瓦斯和氧气组成的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点燃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其化学反应式为:mol kJ O H CO O CH /6.882222224++=+ (1-4-1)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生成热的速度大于散热速度时,则热量积聚,反应物的温度上升,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周围气体体积剧烈膨胀,以声光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形成爆炸。

瓦斯爆炸是—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上式只是反应的最终结果。

目前认为,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链式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的能量后,反应物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或叫自由基),这种游离基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

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游离基又可进一步分解,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如此循环不已,化学反应也越来越快,最后发展为爆燃或爆轰式的氧化反应。

二、瓦斯爆炸的效应爆炸的效应即指爆炸的效果或结果,亦即爆炸对矿井造成的危害。

矿井瓦斯在高温火源的引发下的激烈氧化反应形成爆炸过程中,如果氧化反应极为剧烈,膨胀的高温气体难于散失时,将会产生极大的爆炸动力危害。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瓦斯爆炸是矿井、隧道或地下空间工程等瓦斯含量较高的地方固有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会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瓦斯爆炸的原因1. 瓦斯溢出过多。

矿井、隧道等地下工程常存在瓦斯渗透和积聚的现象。

当瓦斯泄漏过多,形成高浓度的瓦斯云时,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引起爆炸。

2. 不当的避风通风。

避风通风是矿井、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瓦斯排放的主要方式,它能把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引进工作面,同时把已经使用过的空气,尤其是瓦斯排放到井外。

在一些情况下会因为排风不好、进风不足、分配不当等原因导致瓦斯浓度过高,从而造成爆炸。

3. 机械设备和电气故障。

矿井、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使用频繁,容易出现问题。

若设备维护不当、操作不得当,就有可能导致火花或者打火等燃烧源的出现,燃烧源一旦遇到浓度高的瓦斯,就会引起爆炸。

4. 人为操作不当。

人为错误是一种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员在工作时如果不认真对待工作,存在操作不规范、作业不严谨、工具乱放等现象,就容易引发瓦斯爆炸。

二、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1. 加强避风通风管理。

加大排风机的容量、加强气流分配,防止瓦斯在工作面聚集达到爆炸的条件。

另外,应遵守优先采用无损型瓦斯排放管路,排放口和风筒口要流畅,顶板要保持干燥,洁净、向下凸出式采空区要及时进行加强工程。

2. 设备和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

加强对各种设备和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试验流程操作,及时清理除尘,加装防爆设备。

3. 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并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正确、科学地对待工作,不乱丢烟蒂,避免乱扔物品扰乱空气流动,不做冒险行为,呼吁所有员工加强自我约束,杜绝违章操作。

4. 监测瓦斯浓度。

矿井、隧道等地下工程应该建立完整的瓦斯浓度监测系统,定期检查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及时发现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超标现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生产安全和正常生产运营。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瓦斯爆炸是煤矿的常见事故之一,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进行瓦斯爆炸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煤层地质条件采矿区的煤层地质条件是导致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煤层内存在大量瓦斯,如果煤层中存在裂缝、孔隙或其他规律形状的通道,瓦斯将通过这些通道溢出到煤矿内部。

因此,每个矿井都应根据其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采煤方式采煤方式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采煤过程中,煤层释放出瓦斯,挖掘机也会引起局部瓦斯积聚或瓦斯爆炸。

在使用爆破方法采矿时,由于瓦斯在煤矿中的积累,容易引起爆炸。

在采煤时,必须采取措施来处理瓦斯问题。

3、运输设备煤矿的输送和运输设备引起了许多瓦斯爆炸事故。

在设备过于老化或使用不当的情况下,瓦斯在煤矿过程中会加剧累积。

在运输设备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引入通风设备、使用防爆设备等,可以有效地预防瓦斯爆炸事故。

4、作业人员由于个人原因或操作错误,人为操作也是引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

矿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理论考试,以了解在煤矿作业中与瓦斯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操作。

1、加强通风通风是预防或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地设计通风系统并采用科学的通风方法和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瓦斯的积聚和堆积,从而减少瓦斯爆炸的发生率。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煤层地质条件、采煤方式和运输设备,以实现全面、均匀的通风。

2、加强瓦斯监测采煤过程中,需要对瓦斯进行实时监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提高通风量,停机保留,防尘、降尘等,以控制瓦斯的积聚和爆炸的发生。

同时,应加强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并引入更先进、更敏感的监测设备,以检测更小的瓦斯泄漏。

3、使用防爆设备使用防爆设备是瓦斯爆炸防治的重要手段。

煤矿设备和工具都应使用防爆型或防火型设备,并采取其他防止火花、静电和摩擦等引起火灾的措施。

防爆灯、防爆手电、防爆电缆等防爆设备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瓦斯爆炸是一种常见的火灾和矿难事故。

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瓦斯在高温、高压和空气中的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气体。

同时,不完善的矿井设计和管理、操作不当等都是导致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瓦斯爆炸的原因瓦斯爆炸的化学原理瓦斯爆炸是指瓦斯在空气中形成一定浓度后,能在火源、静电火花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爆炸。

瓦斯的爆炸性是由于其成分中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易燃成分,并且高温、高压、静电等条件下易于燃烧和爆炸。

瓦斯爆炸的形成条件瓦斯爆炸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有足够的瓦斯浓度;2.瓦斯与空气有一定的接触面积;3.瓦斯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形成的爆炸极限之间;4.可供燃烧的能量或火源等外界因素。

瓦斯爆炸的危害性瓦斯爆炸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矿难和火灾事故,还会破坏矿井结构,增加救援难度。

同时,瓦斯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会引起人员伤亡和残疾,甚至瞬间导致大量矿工死亡。

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瓦斯的监测和采集在煤矿等瓦斯易积聚的地方,应设置瓦斯监测探头,定期监测瓦斯浓度,一旦瓦斯浓度超过预定值应及时开采或采收。

同时,还应加强对瓦斯的排放和存储的管控。

瓦斯安全管理瓦斯爆炸重要原因之一是矿井设计和管理不当,因此需要加强矿井结构和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另外,矿工需要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严格遵守矿井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瓦斯防爆设备的应用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使得瓦斯防爆设备逐渐发展成熟。

如安全型灯具、防爆电器、防爆器、瓦斯探测仪、瓦斯防爆净化器等。

应用这些设备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瓦斯爆炸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抢险和救援,有效控制事故范围并保障人员安全。

结论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必须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煤矿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同时,还应推广应用瓦斯安全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和科普教育。

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矿井⽡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矿井⽡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在众多煤矿事故中,⽡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最⼤,从每年的事故统计来看,绝⼤多数特⼤事故都是由于⽡斯爆炸引起的。

⽽在我国⽬前国有重点煤矿⼤多数属于⽡斯矿井,其中⾼⽡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占全国矿井总数的44%。

预防、控制⽡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产的关键。

⽡斯防治是煤矿安全⼯作的重中之重,在提⾼每个⼲部职⼯对⽡斯的认识,特别是对⽡斯危害性的认识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斯事故的发⽣,以确保煤矿的安全⽣产。

关键词:⽡斯爆炸;提⾼认识;防治措施1 什么是⽡斯爆炸⽡斯爆炸是⽡斯在⼀定浓度范围内受激发⽽发⽣的剧烈化学反应,反应时产⽣⼤量的热和⽓体,主要是以CH4为主的⽡斯与空⽓的混合⽓体点燃后发⽣剧烈化学反应的结果。

⽡斯爆炸是⾃由基链反应过程,它包括链引发、链传递、链分⽀和链终⽌等过程。

如果混合⽓体各成分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并且存在⽕源点,链反应过程就会被引发,链传递和连分⽀反应随之很快发⽣,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使⽓体温度迅速升⾼,体积剧烈膨胀,从⽽引起爆炸。

1.1⽡斯爆炸的危害⽡斯爆炸是我国煤矿⽣产中最常见的灾害事故,不仅造成⼤量⼈员伤亡,⽽且严重摧毁井巷设施,中断⽣产,甚⾄引起煤尘爆炸、矿井⽕灾、井巷垮塌等⼆次事故。

矿内⽡斯爆炸时会产⽣三个致命的危险因素:⾼温、冲击波和有害⽓体1.1.1⾼温某些研究⼈员在⽡斯浓度在9.5条件下测定过爆炸时瞬间温度,在⾃由空间可达1850℃在封闭空间内最⾼可达2650℃。

⽡斯爆炸时沿巷道运动的化学反应带和⾼温⽓体经过之处,⼈被烧伤或⼤⾯积烧伤可燃物被点燃⽽发⽣⽕灾。

1.1.2冲击波爆炸压⼒由于爆炸时⽓体温度骤然升⾼,必然引起⽓体压⼒的突然增⼤。

其传播速度总是⼤于声速,所到之处造成⼈员伤亡、设备和通风设施损坏、巷道垮落。

如果巷道顶板附近或冒落孔内存积⽡斯,或者巷道中有沉积煤尘,在冲击波的作⽤下,它们就能够均匀分散开来,形成新的爆炸混合物,产⽣再次爆炸。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瓦斯爆炸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混合瓦斯浓度的条件下,瓦斯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燃烧并引起爆炸的现象。

瓦斯爆炸在生产、生活中时有发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止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深入分析瓦斯爆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一、瓦斯爆炸的原因分析1. 瓦斯的泄漏瓦斯爆炸首先是要有瓦斯的泄漏。

瓦斯泄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于管道、阀门、接头等设备的故障或损坏,导致瓦斯泄漏;另一种是由于设备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导致人为瓦斯泄漏。

无论是哪种原因,瓦斯的泄漏都是导致瓦斯爆炸的前提条件。

2. 空气中瓦斯浓度的积聚瓦斯在泄漏后会随着空气扩散,当瓦斯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就会形成瓦斯爆炸的危险条件。

瓦斯与空气的最低爆炸极限称为下限,通常为4%~5%;最高爆炸极限称为上限,通常为14%~15%。

当空气中瓦斯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只要有火花或高温源,就会引发瓦斯爆炸。

3. 火源的存在瓦斯爆炸还需要有点火源。

点火源主要包括明火、高温面、电火花等。

当瓦斯泄漏后,如果周围环境存在火源,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瓦斯爆炸。

4. 介质混合性介质混合性是指瓦斯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性。

在管道、储气罐等容器内,由于瓦斯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性不均匀,导致瓦斯浓度局部过高,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引发瓦斯爆炸。

5. 外部温度和压力外部温度和压力也会影响瓦斯爆炸的发生。

当瓦斯受到高温或高压的影响时,瓦斯的稳定性会减弱,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引发爆炸。

二、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1. 瓦斯检测和监控对工业生产、矿山、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的场所,应该建立瓦斯检测和监控系统,定期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和监控,一旦发现瓦斯泄漏就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加强设备维护对瓦斯管道、阀门、接头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安全运行。

一旦发现设备的故障或损坏,要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

3. 严格管理对于矿井、工厂、储气罐等瓦斯易泄漏的场所,要加强管理,确保员工操作规范、设备正常运行、防火设施齐全。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正式版)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081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正式版)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矿井瓦斯爆炸原因分析矿井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是:甲烷浓度超过爆炸下限,氧气的浓度不低于 12%,引火源的存在。

因此,主要从氧气条件、瓦斯积聚和火源 3个基本条件进行爆炸原因分析。

此外,措施不落实、管理上的漏洞也是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矿井通风管理不善,违法违规进行采掘作业。

主要表现为:矿井无证生产,采用独眼井,自然通风,超通风能力生产。

采用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循环风,没有形成合理、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

对采空区和盲巷处理不及时,特殊地点瓦斯积聚处理方法不对,违章排放瓦斯等,留下事故隐患。

存在井上下通风机不能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倒台,不按规定开停通风机现象。

没有落实矿井通风管理规定,不能按需配风,职工随意开关井下风门,造成风流短路或通风设施损坏后修复不及时。

有的局部通风管理不到位,风筒脱节破口多,处理不及时,造成风量、风速达不到要求,导致掘进面微风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矿井瓦斯爆炸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116-57 矿井瓦斯爆炸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

在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称为煤矿灾害之王。

因此,分析瓦斯爆炸原因,制订防治对策,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认识一下瓦斯爆炸的特点:①瓦斯爆炸多为大事故;②事故地点多发生在采煤与掘进工作面;③瓦斯爆炸造成的破坏波及范围大;④多为火花引爆;⑤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均有发生;⑥瓦斯爆炸多发生在乡镇煤矿;⑦基建、技改矿井和转制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多发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分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总的来说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

主观原因就是瓦斯积聚和引爆火源的存在;客观原因与自然条件、安全技术手段、安全装备水平、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往往就是以上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⑴瓦斯积聚的存在煤矿井下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通风系统不合理和局部通风管理不善是瓦斯积聚的主要原因。

如20xx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22起主要是因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而引起瓦斯积聚;有9起主要是因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点或脱落引起供风点有效风量不足而造成瓦斯积聚;有2起事故主要是因停电停风而引起瓦斯积聚;有1起是盲巷积聚的瓦斯被引爆。

⑵引爆火源的存在煤矿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有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

但放炮和电器设备产生的火花是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火源。

如20xx年3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中,有16起是由放炮产生的火花引爆的;有15起事故是由电器设备及电源线电火花引爆的。

⑶煤矿开采条件差我国煤矿井下开采条件普遍较差,特别是南方煤矿。

据统计,20xx年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共有580处矿井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其中高瓦斯矿井160处,低瓦斯矿井298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2处,有自然发火矿井372处,占64%,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427处,占73.6% 。

⑷装备不足、管理不落实矿井安全装备配置不足,“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未得到完全落实。

如20xx年发生的41起特大瓦斯事故中,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控系统或运行不正常,有的矿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对、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乡镇煤矿发生的特大瓦斯事故都没有装备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监控系统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如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巴音赛煤焦有限责任公司某矿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在其实际开采区域却并没有瓦斯传感器,造成了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死亡16人。

⑸管理水平低许多事故分析发现,违章操作或管理不当而造成了一些本可避免的事故,但未引起重视,最终酿成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因此,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对于煤矿的长期安全生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⑹企业技术管理薄弱一些煤矿企业由于采煤方法落后,矿井采掘布置不合理,通风系统不完善,此外,作业规程编制不符合实际,针对性不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

瓦斯爆炸的防治措施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可分为预防爆炸和抑制爆炸。

预防爆炸主要有: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防治瓦斯积聚,进行瓦斯抽放,加强瓦斯浓度和火源监测,防止点火源的出现等;抑制爆炸主要采用隔爆抑爆装置将瓦斯爆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1.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⑴煤矿瓦斯抽放技术①我国国有煤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占矿井总数的46%。

瓦斯抽放是减少矿井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爆炸和突出的治本措施,同时也是开发利用瓦斯能源、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手段。

如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祁东煤矿利用抽放瓦斯进行发电,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为提高瓦斯抽放率,目前主要需解决长钻孔定向钻进技术,包括测斜、纠偏技术;提高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率;研制钻进能力更强的钻机具;完善和提高扩孔技术、排渣技术、造穴技术和封孔技术;开发新的瓦斯抽放技术及设备。

③瓦斯抽放方法有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等;抽放工艺有顺层长钻孔、大直径钻孔、地面钻孔、顶板岩石和巷道钻孔等。

并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强力钻机及配套机具,如MK型长钻孔钻机和ZSM顺层强力钻机等。

此外已研制出多种抽放泵及配套的监控系统和仪表等,大大提高了瓦斯抽放量和抽放率,使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④利用多分支羽状适用技术,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治理问题,以提高抽采率。

⑤煤矿瓦斯治理也应该与煤层气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

⑵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监测技术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防止瓦斯爆炸非常重要,当发现瓦斯异常或有火源产生,立即采取措施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我国目前开发了KJ90、KJ92、KJ94、KJ95、KJ73、KJ66等型号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以及各类检测传感器、报警仪和断电仪。

已有多个矿井安装了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并具有如下功能:①矿井环境和工况参数实时监控;②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测;③巷道火灾实时监测;④矿井瓦斯抽放实时监测;⑤冲击地压实时监测;⑥煤与瓦斯突出实时监测;⑦煤层自然发火实时监测;⑧瓦斯爆炸或燃烧实时监测;⑨矿井电网监测等多种功能。

监控系统的安装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管理自动化水平,防止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⑶井下火源防治对煤矿井下的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火源都有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除炸药安全性检验、电器防爆检验、摩擦火花检验外、还需防止火源与瓦斯积聚在同时同地点出现,如放炮时检测瓦斯浓度,采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措施。

另外加强明火的管理,严格用火制度,消除引爆瓦斯的火源。

⑷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为此,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隔爆措施矿井隔爆抑爆装置是控制瓦斯爆炸的最后一道屏障,当瓦斯爆炸发生后,依靠预先设置的装置可以阻止爆炸的传播,限制火焰的传播范围,主要有被动式隔爆棚和自动抑爆装置。

①被动式隔爆棚。

隔爆岩粉棚、隔爆水槽棚和隔爆水袋棚因成本低、安装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隔爆水袋棚的使用最为广泛。

目前研制的XGS 型和KYG型隔爆棚,具有适应性强,安装、拆卸和移动方便的特点。

②自动式抑爆装置。

使用压力或温度传感器,在爆炸发生时探测爆炸波,及时将预先放置的水、岩粉、N2、CO2等喷洒到巷道中,从而达到抑制爆炸火焰传播的目的。

如ZGB-Y型自动隔爆装置采用高压氮气引射消焰剂,能将爆炸限制在距爆源40-60m之内;YBW-1型无电源触发式抑爆装置,适合安装在距爆源20-45m的巷道中;ZYB-S型自动产气式抑爆装置采用实时产气原理,当传感器接收到燃烧或爆炸火焰时,触发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的高压气体喷洒消焰剂,抑制火焰的传播。

同时还要采取的手段有;(1)强化培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防治瓦斯工作的认识。

必须对所有入井员工进行“一通三防、防突”专项知识培训和教育,并认真组织考核,不合格不准上岗。

确保每一位入井人员都能掌握防治瓦斯事故知识,增强自主保安和业务保安能力,使瓦斯治理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另外,煤矿各级领导要认真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

各企业法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要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机构,保证“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

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一通三防”技术措施的制订,各分管副职要认真落实好防治瓦斯各项技术措施。

(2)加强技术装备,改善矿井通风,防止瓦斯积聚,提高矿井防灾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瓦斯治理科技水平,各煤矿企业要在现有装备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防治瓦斯新技术、新装备,并确保发挥作用。

建立合理、稳定、可靠、高效的通风系统,对风量不足和系统不合理的矿井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风量,保证系统有较强的抗灾能力。

统计表明:有60%以上的瓦斯爆炸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因此,必须抓好掘进工作面瓦斯专项治理措施的落实,特别要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减少停电停风事故的发生。

同时,认真抓好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工作,加强瓦斯监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坚持正规采煤作业,控制非正规采煤工作面的瓦斯事故。

因为非正规采煤工作面一般都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很难保证工作面配风,同时也很难解决采空区瓦斯积聚问题。

因此,要对煤矿非正规采煤法进行技术改造,形成正规开采,保证通风系统稳定畅通。

突出矿井、瓦斯地质条件复杂矿井严禁进行非正规开采,严控串联通风。

确需串联通风的应制定切实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残采、回收煤柱等只能采用非正规法开采的,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