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论文中的表和图

合集下载

SCI论文中图片与表格处理

SCI论文中图片与表格处理

SCI论文中图片与表格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准备图表1. 整理你的思路;2. 有利于组织文章的结构;3. 使文章内容更符合逻辑性;4. 整理实验数据、结果论文中图表的目的是什么?1、使你的研究或实验结果更容易被理解或者被看懂;2、与文章内容相互呼应,更清楚的表达你的观点论文中图表可以用来表示什么?1、结果2、方法(示意图)3、结论(信号通路图)论文图表的分类1、投稿用图表(总体)——一般要求,主要是尺寸、分辨率色彩等常规要求2、发表用图表(细节)——要求更高,更注重细节除上述投稿用图表要求外,要求文字、数字的格式和字号大小,图片中使用线条的粗细程度等等。

文字、图片和表格的合理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文字表述?1、描述定量化的结果2、用来描述定性数据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使用图片(除了需展示大量数据之外,均可以使用图片来表示结果)1、用来展示数据组之间的趋势2、描述指标随时间的改变情况3、表示定量化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4、实验方法的说明和介绍(实验流程)5、某些复杂概念的介绍6、可视数据结果,如各种照片、图片等什么时候使用表格?1、展示大量数值型的实验数据;2、在有限的空间展示大量的数据尽量使用表格;3、不同项目之间细节的比较;4、同时显示多种定量化的结果;5、用来说明定性结果间的复杂关系。

常见的图片类型照片、线形图、柱状图、流程图、示意图等图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图标——一个图片一个字母,与Legend对应;2、标注——需要比较的地方用箭头、星号等标注;3、缩写——长词使用缩写,但要有标注;短词使用全拼;4、颜色——色彩或灰度模式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①图片类型选用不合适②图片不符合要求论文中的表格(三线表)表格的主要要素:1、数值2、列标题和列3、行标题和行4、注释和说明单位——一般情况下,单位标识在行标题的后面对比——不同组数据之间一般是横行比较,而不是纵向比较顺序——时间顺序、大小顺序以及字母顺序等空白数据——可以使用破折号或者连字符“——”,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其他的缩写,如ND——not done表格中的注释作用——定义缩写、特殊符号、数据来源等相关信息;注意——注释中定义的内容与表格中的要相互一致;表格中的注释符号有“*,#”等,有时连续两个或三个表格中的线条1、在列标题的上下个需要一条线条;2、最后一行的数据下面需要一条线条;3、列的副标题下面需要线条4、除以上三种情况,其他位置一般不使用任何直线表格中的数值1、如果有百分比数值最好显示百分比数值;2、如果样本量很多,最好在列标题中标注样本总数;3、如果某一列中所有的数据都是相同的,需要注释说明指出;4、数据分组合适,如果一行是A<=5cm,第二行是A>=5cm,这时在A=5cm时就出现重复;5、多检查。

研究生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表设计与制作

研究生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表设计与制作

研究生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表设计与制作学术论文的表设计与制作是研究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研究生阶段,学术论文中的表格通常用于展示数据、结果或者与其他研究进行比较。

设计合理的表格可以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信息传达效果。

本文将介绍研究生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表设计与制作,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技巧。

一、表格的设计与布局1.选择合适的表格类型表格类型包括交叉表、统计表、对比表等。

选择合适的表格类型要根据所展示的数据类型和目的来决定。

例如,如果需要展示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选择折线图;如果需要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可以选择柱状图。

2.确定表格标题和编号每个表格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题和编号,以便读者可以方便地引用和查找。

表格标题通常位于表格上方,说明表格的内容和用途。

表格编号可以按照章节进行编号,例如第一章的表格编号为“表1-1”。

3.合理安排表格的列宽和行高表格的列宽和行高要根据表格内容和数据量来确定。

列宽要保证文字能够完整显示,行高则要根据表格内容来决定,以充分利用空间同时保持可读性。

4.使用清晰的表头和表尾表头应包括列名,以方便读者理解表格内容。

表尾可以包括解释、缩写解释、单位等。

表头和表尾应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二、表格的制作技巧1.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表格可以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例如Microsoft Excel或LaTeX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模板,可以方便地创建和编辑表格。

2.统一表格样式在论文中使用的表格应该具有一致性的样式。

可以设置一个统一的表格样式,包括字体、字号、边框线样式等。

这样可以使得整篇论文的表格看起来更加整洁和规范。

3.避免过分装饰和复杂的图形表格的设计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分装饰和复杂的图形。

表格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而不是展示艺术效果。

因此,应该尽量保持表格的简洁性和可读性。

4.合理标注和说明对于复杂的表格,应该使用标注和说明来帮助读者理解和解读表格。

论文撰写中的图表设计如何创作有效的图表和图像

论文撰写中的图表设计如何创作有效的图表和图像

论文撰写中的图表设计如何创作有效的图表和图像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图表和图像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研究结果。

然而,设计和创作有效的图表和图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论文撰写中进行图表设计,以创作出清晰、有效的图表和图像。

一、选择适当的图表和图像类型在设计图表和图像之前,需要根据研究内容和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图表和图像类型。

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折线图、柱状图、饼图、散点图等不同类型的图表。

如果想要展示趋势和变化,折线图和柱状图是较好的选择;如果想要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柱状图;如果想要展示占比关系,可以使用饼图。

同时,需要注意图表和图像的数量不能太多,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只选择最重要和必要的数据进行展示,并尽量将信息传达清晰简洁。

二、设计清晰的图表和图像在设计图表和图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图表和图像的清晰度和易读性。

1. 标题和标签:每个图表和图像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题,用以简洁描述图表或图像展示的内容。

此外,每个轴和标签也需要清晰地标注,以便读者准确理解数据。

2. 颜色和样式:选择适当的颜色和样式可以使图表和图像更加美观和易读。

颜色的搭配应当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颜色和花哨的样式,以免影响读者对数据的理解。

3. 数据的清晰呈现:图表和图像要保证数据的清晰呈现,避免出现模糊或不可辨认的情况。

可以调整图表和图像的大小以适应页面,并保证数据点和文字的清晰可见。

三、遵循学术规范和版权法在使用他人的图表和图像时,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和版权法。

应该引用来源,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若有需要修改他人的图表和图像,应遵循适当的授权和许可协议。

此外,还需要注意不要使用水印、版权标识等干扰图表和图像的元素,以确保图表和图像的清晰和可读性。

四、审阅和修改在设计完成后,应当对图表和图像进行审阅和修改。

检查图表和图像是否清晰易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检查图表和图像的排版是否整齐、美观。

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图标及图表的制作

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图标及图表的制作

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图标及图表的制作如何进行学术论文的图表及图表的制作学术论文中的图表是重要的辅助工具,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和结果,提升论文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然而,制作出高质量的图表并不是一件易事。

本文将介绍一些制作学术论文图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提升图表的质量和效果。

一、选择适合的图表类型在制作学术论文图表时,首先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要表达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常见的图表类型有折线图、柱状图、饼图、散点图等。

折线图适合展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柱状图适合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饼图适合展示各个类别数据的占比,散点图适合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能够更好地突出数据的特点,提高图表的可读性。

二、精心设计图表布局图表的布局设计对于提升图表的可读性和美观度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图表的简洁性,避免过多的细节和装饰,以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其次,要合理安排图表的标题、坐标轴标签和图例等元素,确保它们清晰可见,便于读者理解图表的含义。

此外,还可以适当调整图表的大小和比例,使其更好地适应论文的版面。

三、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字体图表的颜色和字体选择也是制作高质量图表的关键。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颜色方案,避免使用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淡的颜色,以免影响图表的可读性。

其次,要注意保持图表中不同元素的颜色一致性,避免颜色混乱。

另外,字体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并保持字体的一致性,以提高图表的可读性。

四、使用标签和注释在图表中使用标签和注释能够更好地解释和说明数据,提高图表的可读性和解读性。

可以在图表中添加数据标签,显示具体数值,方便读者直观地了解数据。

此外,还可以使用注释框或箭头指向某些重要的数据点或趋势,帮助读者理解图表的含义。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标签和注释,以免图表显得杂乱无章。

五、合理调整图表细节在制作图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要合理调整图表的比例尺,使数据的变化能够清晰地展示出来。

如何进行论文图表设计与制作

如何进行论文图表设计与制作

如何进行论文图表设计与制作在撰写论文时,图表的设计与制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和结果,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论文图表的设计与制作,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展示研究成果。

一、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在设计图表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图表类型。

常见的图表类型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能够更好地展示数据和结果,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研究成果。

例如,柱状图适合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折线图适合用于展示趋势和变化。

二、设计清晰简洁的图表图表的设计应该尽量简洁清晰,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冗余信息。

首先,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字体,确保图表的可读性。

其次,标注坐标轴和数据标签,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数据。

此外,还可以添加图例、标题和注释等辅助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

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制作图表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首先,检查数据的来源和计算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例如使用相同的单位和标度。

如果有必要,可以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处理,以便更好地比较和分析。

四、使用专业的图表制作工具为了更好地设计和制作图表,可以使用专业的图表制作工具。

常见的图表制作工具包括Microsoft Excel、Tableau、R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图表类型和定制选项,能够满足不同需求。

同时,这些工具还提供了数据导入和导出功能,方便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互和分析。

五、合理安排图表的位置和顺序在论文中,图表的位置和顺序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通常,图表应该紧密结合正文,放置在相关内容的附近。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图表的顺序,使其符合逻辑和阅读习惯。

如果有多个图表需要展示,可以按照重要性和逻辑顺序进行排列,或者使用子图和并排图表进行组合展示。

六、注重图表的解读和分析图表不仅仅是展示数据和结果的工具,还可以用于解读和分析。

在论文中,需要对图表进行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数据和结果的含义。

论文图表怎么做

论文图表怎么做

论文图表怎么做
制作论文图表的步骤如下:
1. 确定图表类型:根据你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类型,选择适合的图表类型,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

2. 整理数据:将需要呈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列表形式,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3. 设计图表布局:确定图表的标题、轴标签、图例等元素,并决定它们的位置和样式。

4. 选择合适的工具:根据你对图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图表制作工具,例如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Python的Matplotlib库等。

5. 导入数据并绘制图表:使用所选的工具导入数据,并使用相应的函数或命令绘制图表。

6. 优化图表样式:根据需要,对图表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修饰,例如调整颜色、字体、线条样式等。

7. 添加图表说明:在图表旁边添加必要的注释和解释,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图表的含义。

8. 检查和修订:仔细检查图表是否准确无误,并对需要的地方进行修订和改进。

9. 插入论文:将完成的图表插入到你的论文中,并确保图表与相应的文本内容相互呼应。

10. 标注引用:根据论文格式的要求,在图表下方添加适当的标注,以引用图表的来源。

总的来说,制作论文图表需要严谨的数据整理、正确的图表绘制和充分的编辑修饰,以确保图表能清晰地传达研究结果。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中的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中的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中的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学术论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而图表和图像作为论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恰当地解读图表和图像对于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中的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信息。

首先,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应该清晰明了,简洁有力。

不要过多地描述图表和图像的细节,而是要聚焦于解读其主要结果和趋势。

可以通过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关键词来概括图表和图像的主要特点,例如:“图表1显示了X变量与Y变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或者“图像2展示了不同时间点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的效果逐渐提高”。

其次,对于每个图表和图像,应该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和上下文解释。

读者需要了解图表和图像所代表的数据来源、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图表和图像的意义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简要介绍数据采集的方法、样本的选择标准以及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等。

此外,在解读图表和图像时,应该注重对比和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条件之间的差异。

可以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来验证这些差异的显著性。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解读和夸大结果。

应该客观地描述图表和图像所呈现的结果,并谨慎地提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如果有必要,可以引用相关的研究结果或理论依据来支持自己的解读。

此外,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还可以通过图例、标注和注释等方式增加可读性和理解度。

图例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图表和图像中不同元素的含义和对应关系。

标注和注释可以进一步解释图表和图像中的细节和特点。

这些辅助信息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解读图表和图像。

最后,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应该与论文的其他部分相互补充和协调。

应该在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中引用相关的文献和结果,以支持自己的解释和推断。

同时,也要在论文的其他部分中对图表和图像的主要结果进行适当的引用和解读。

这样可以使论文的结构更加完整和一致。

综上所述,撰写学术论文中的图表和图像解读部分需要注意清晰明了、简洁有力,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和上下文解释,注重对比和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条件之间的差异,避免过度解读和夸大结果,增加可读性和理解度,与论文的其他部分相互补充和协调。

论文写作中图表的制作和使用

论文写作中图表的制作和使用

论文写作中图表的制作和使用图表在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笔者所表达的观点,并且让文章的呈现更加清晰和具有说服力。

本文将就图表的制作和使用问题进行讨论。

一、图表类型的选择在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图表类型包括条形图、折线图、散点图和饼图等。

在选择图表类型时,应根据数据的性质和分析目的进行判断。

例如,如果想比较不同地区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可以选择制作条形图;如果想描述某种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选择折线图;如果想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散点图。

二、图表的制作方法1. Excel绘图Excel是常用的绘制统计图表的工具之一,它具有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特点。

在制作图表时,需要先准备好数据,并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

然后,根据具体的要求,对各项细节进行修改和调整,如添加数据标签、改变颜色、设置图表标题等。

2. Photoshop绘制Photoshop是一款图像处理软件,它也可以用于制作图表。

相比于Excel,Photoshop更加灵活多样,可以自由调整图表的大小和形状,添加背景和文字。

在使用Photoshop绘图时,需要先按照统计数据绘制基础图表,然后利用软件的各种工具进行美化和修饰。

三、图表的使用注意事项1. 精简图表内容论文中的图表应该经过精心设计,内容简洁明了。

不要将过多的信息堆砌在一张图表中,这样容易使读者感到困惑和疲劳。

应该根据需要选择最为重要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配合适当的文字说明。

2. 统一图表风格在制作多个图表时,应该注意保持风格的统一,避免出现过多的差异。

例如,可以统一使用相同的颜色和字体,保持坐标轴的一致性等。

3. 慎重使用3D效果3D效果虽然可以让图表更加醒目,但有时也会导致数据的误解。

因此,在使用3D效果时需要慎重,避免用过度的3D效果掩盖数据本身的真实含义。

四、总结图表在论文写作中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记忆信息,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制作论文中的Table和Figures
1. 如何制作科技论文中的Tables:科技研究资料经过整理和计算各种必要的统计指标后,所得的结果除了使用适当的文字表达外,常常还需用统计表进行表达分析。

统计表主要以列的形式展示分析结果,具有避免冗繁文字叙述,便于阅读、分析比较等优点。

在制作统计表时,除了要求内容简明,重点突出,能正确表达统计结果,便于分析比较外,在标题(Caption)、标目(Heading)、分割线(Lines)、表格主体的数字(Data)、脚注(Footnotes)及其位置(Placement)和正文引述(Describe)也有一定的要求
2.统计图(Figure)是用图形将统计资料形象化,利用线条高低、面积大小代表数量,通俗易懂,比文本与统计表更便于理解和比较。

统计图种类较多,常用的包括直条图、百分直条图、直方图、线图和点图等。

在科技论文中,应根据资料的类型及表达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图。

例如,对不同性质分组资料进行对比时可选用直条图,说明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可用圆形图或百分直条图,用于表达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可用直方图,为表明一事物随另一事物而变化的情况选用线图,表达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可用点图。

统计图在绘制过程中对其结构组成[包括标题(Legend)、轴标(Axis Label)、数轴(Axis)、图例(Symbol and Key to Symbols)、误差棒(error bar)]、和正文引述(Describe)有一定的要求,以下就这几部分进行阐述,同时列举四种常用统计图[直条图(Bar Graph),频率直方图(Frequency Histogram),XY散点图(X,Y Scatterplot),XY线图(X,Y Line Graph)]的用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两个示例图是典型的直条图和线图,红色字体标记了各组成部分。

图表要告诉读者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
(1)图表反映的结果,包括扼要的统计描述;
(2)如果可以应注明实验的研究对象;
(3)得出该结果的条件背景,如:采用的处理方法或显示的相互关系等;
(4)实验地点(仅室外实验时需要);
(5)需要详细的图解对图表反映的结果做出解释(许多杂志都强调图表需成为独立的部分,即读者可以不阅读正文章节而通过检视图表本身而理解论文结果,这一点经常被许多中国作者忽视);
(6)如果可以应注明培养或处理的参数或条件(温度、媒介等);
(7)实验的样本大小和统计检验结果;
(8)不要在两坐标轴标签之间用“versus”对其简单重述。

一、结构组成
1. 标题(Legend)
标题一般位于表的下方。

Figure可简写为“Fig.”,按照图在文章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排列(如Fig.1,Fig.2……)。

对于复合图,往往多个图公用一个标题,但每个图都必须明确标明大写字母(A,B,C等),在正文中叙述时可表明为“Fig. 1A”。

复合图的标题也必须区分出每一个图并用字母标出各自反映的数据信息。

例如:
2. 轴标(Axis Label)
对于含有横轴、纵轴的统计图,两轴应有相应的轴标,同时注明单位。

3. 数轴(Number axis)
数轴刻度应等距或具有一定规律性(如对数尺度),并标明数值。

横轴刻度自左至右,纵轴刻度自下而上,数值一律由小到大。

一般纵轴刻度必须从“0”点开始(对数图、点图等除外)。

4. 图标(Symbol and Key to Symbols)
图中用不同线条、图像或色调代表不同事物时,应该用图标说明,图标应该清晰易分辨。

二、正文引述(Describe)
论文中每一个图都必须在正文中提及,并对统计图所反映的事物关系或趋势做出解释或得出结论。

例如:
Germina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24h in running water than in controls (Fig. 4)
三、常用的统计图
下面列举四种常用统计图【直条图(Bar Graph),频率直方图(Frequency Histogram),XY散点图(X,Y Scatterplot),XY线图(X,Y Line Graph)】的用法。

1. 直条图(Bar Graph)
直条图是利用直条的长短来代表分类资料各组别的数值,表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

可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

单式直条图:
(1)标题(Figure 1)位于图下方。

标题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包括处理方法、统计学检验及显著水平的解释等。

(2)Y轴标表示测量值(Stem Length),标注单位(mm);X轴为不同的处理组。

(3)各直条图均标记了误差范围,并在标题中做出解释。

(4)在误差条上面用横线表示处理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并在标题中给予说明。

复式直条图
(1)横轴为基线,表示各个类别,纵轴表示其检测数值,刻度从0开始。

(2)同一类型中两个亚组用不同颜色表示,并有图例说明,表示不同年份。

(3)各直条宽度一致,各类型之间间隙相等。

(4)如以上单式直条图,标记了误差范围,并在标题中做出统计学解释。

2. 频率直方图(Frequency Histogram)
直方图是以不同直方形面积代表数量,各直方形面积与各组的数量多少呈正比。

用于表达连续性资料的频数分布。

Y轴可以是绝对数(如计量)也可以是相对数(如百分比)。

例如:
Figure 2. Histogram of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chicken weights from
Table 1.
从上图我们看到:
(1)直方图的Y轴用于表示频数(一般用“%”表示),纵轴有主刻度和次刻度,刻度从0开始
(2) X轴用于表示检测变量【体重(Weight)】的测量值,将其分割成多个组以显示不同体重范围的频数分布情况。

要注意每组间距应该合适,避免过宽或过窄
(3)直方图各直条间不留间隙,各直条间可用直线间隔,也可不用直线形成一个多边形图
(4)从标题中可以看到,该图信息来源于“表1”,有时结合统计表可以弥补统计图丢失精确数据的缺点
3. XY散点图(X,Y Scatterplot)
散点图用于表示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

根据点的散布情况推测两事物有无相关。

例如:
(1)图中含有两个变量,一般X轴表示自变量,Y轴表示因变量。

有时候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仅仅要表达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这时候哪个变量值设置在X轴/Y轴没区别。

(2)以确保更能准确地绘制点,两轴刻度包含主刻度和次刻度。

各轴刻度不一定从0开始,并且数值的范围应该包含所有点。

(3)根据点的分布情况,推测两变量间是否相关。

如果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证实变量间存在关系,如图中可以绘制出回归直线,并可计算出回归方程等信息。

4. XY线图(X,Y Line Graph)
线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用于表明一事物随另一事物而变动的情况。

例1,如图:
(1)横轴表示连续变量,纵轴表示频数,纵轴刻度从0开始。

(2)按照时间先后及其频数确定并绘制各个点,再用线段连接起来。

(3)绘制不同组别的点使用不同的图例,并有图例说明。

例2,如图:
(1)每一组用不同的图例表示,图例清晰便于辨认。

(2)每个点表示均数,并且在标题中注明,同时在图中显示每个点的误差范围。

(3)同例1,同一组中的各个点用线段按顺序连接起来,以表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