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庭院中的水体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而闻名于世。
水体植物在园林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既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美感,又与其他园林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
一、荷花池荷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常常出现在荷花池中。
荷花池一般为圆形或方形,池水清澈见底,荷叶遮蔽了部分水面。
荷花的花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如红、白、粉等,给人以美的享受。
荷花池的周围常常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如芦苇、菖蒲等,以增加池边的绿意。
荷花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宁静与美好。
二、池塘石桥池塘石桥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池塘中的石桥通常由几块大石头拼接而成,形状独特,给人以稳重而庄重的感觉。
石桥两侧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芦苇等,以增加池塘的生机和美感。
在池塘中行走于石桥之上,可以近距离欣赏水中的植物和鱼虾,感受到水的清凉和生命的活力。
三、假山流水假山流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且重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假山通常由天然石材堆砌而成,形状各异,给人以奇特而瑰丽的感觉。
在假山的周围布置流水,使水从假山上流下,形成瀑布或小溪,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假山的表面常常种植一些藤蔓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以增加其自然和野趣。
假山流水的造景方式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山间的溪流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四、庭院小池庭院小池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之一。
庭院小池通常为方形或圆形,面积较小,池水清澈见底。
小池中常常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等,以增加池水的生机和美感。
庭院小池的四周常常种植一些花草,如牡丹、月季等,以增加庭院的色彩和芬芳。
庭院小池的造景方式使人们在繁忙的都市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体植物造景的几种常见方式。
这些方式都以植物为主要元素,通过合理的布置和搭配,营造出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园林给排水设计

园林给排水设计园林给排水工程包括:园林绿地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以及水景给排水工程。
园林绿地的给水排水工程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共同点,但又有园林本身的具体要求,我也是在从事了园林给排水之后,才慢慢摸索出了其中的共性以及其各自的特点。
1.园林给水:园林和其他公用绿地是群众休息游览的场所,同时又是树木、花草比较集的地方,由于游人活动的需要、植物养护管理以及水景用水的补充等等,园林绿地的用水量是很大的。
园林给水工程设计的任务就是如何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满足各个方面的用水需求。
园林中的用水可以大致分为:生活用水、养护用水、水景用水、消防用水。
园林给水的特点:用水点比较散;高程变化大、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园林给水中最重要的就是园林灌溉,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园林灌溉形式大体可以分为:浇灌、喷灌、滴灌、渗灌等。
1.1浇灌浇灌法:用喷壶或皮管浇水,仅适用小面积绿地使用,但阳畦育苗时使用广泛。
浇灌系统的优点是建造和维护成本低,缺点是不仅耗费劳力、容易损坏花木,而且用水也不经济。
1.2喷灌喷灌是由管道将水送到位于田地中的喷头中喷出,喷灌和其他灌溉方式比较无疑是一种较好的灌溉方式,它近似于天然降水,对植物全株进行灌溉,可以洗去树叶上的尘土,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而且节约用水。
喷灌有高压和低压的区别,也可以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三类。
1.2.1移动式喷灌系统移动式喷灌其动力、水泵、管道和喷头等是可以移动的,由于管道等设备不必埋入地下,所以投资省,机动性强,但是管理劳动强度大。
适用于水网地区的园林绿地、苗圃和花圃的灌溉。
1.2.2固定式喷灌系统这种系统有固定的泵站,供水的干管、支管均埋于地下,喷头固定在竖管上,也可以临时安装。
还有一种比较先进的固定喷头,喷头不工作时,缩入套管或检查井中,使用时打开阀门,水压力会把喷头顶升到一定的高度进行喷洒。
园林绿化池塘的形式

园林绿化池塘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园林风格和设计需求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绿化池塘形式:
1. 规则式池塘:这种池塘形式通常是按照一定的几何形状进行设计,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规则式池塘一般用于对称式园林或古典园林中,给人以整齐、规整、对称的感觉。
2. 自然式池塘:这种池塘形式通常是仿照自然界中的湖泊、河流、池塘等进行设计,如椭圆形、椭圆形、椭圆形等。
自然式池塘一般用于现代园林或自然式园林中,给人以自然、舒适、和谐的感觉。
3. 不规则式池塘:这种池塘形式通常是根据实际场地和设计需求进行自由设计,如不规则形状、曲线形状等。
不规则式池塘一般用于现代园林或创意园林中,给人以新颖、独特、个性化的感觉。
此外,园林绿化池塘的形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设计,如观赏鱼池、荷花池、喷泉池、瀑布池等。
在进行园林绿化池塘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池塘的功能、美观度、环保性等因素,并结合实际场地和设计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园林景观工程水景设计标准

园林景观工程水景设计标准一、总则1、水景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2、水景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
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3、各工程子项的绘图标准必须统一。
4、图纸绘制深度满足《××景观施工图深度要求》。
二、面层材料选择1、混凝土1)、如无特殊景观效果需要时,水景池底及侧壁面层采用混凝土(拉毛)2)、混凝土强度采用C25混凝土。
抗渗等级不低于S6。
2,马赛克及瓷片1)、马赛克尽量选择不透明玻璃马赛克。
2)、马赛克拼花需详细设计图纸。
3,花岗岩1),选用花岗岩需在甲方提供的材料表中选择或提供样板供甲方确认。
2),池底及侧壁,铺装材料厚度不超过20MM厚。
3),池边压顶材料厚度不超过50MM厚。
4,鹅卵石三、技术要求(一)总则1、可涉入式水景的水深应小于0.3m,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
2、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3、池岸必须作圆角处理,铺设软质渗水地面或防滑材料。
4、结构板上水景结构设计要求水景下建筑功能对渗漏要求不高时,可将结构板直接作为水景的底板。
水景下建筑功能对渗漏要求高时,水景结构自成体系,与结构板脱离。
内防水5、水景防水要求结构找坡1%坡向泄水口;2.0mm厚黑豹Ⅱ型水泥防水涂膜,管道周边300mm宽范围做附加2.0厚防水层;20mm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表面拉细毛;面层涂料或瓷砖。
6、需考虑设置可靠的自动补水装置和溢流管路。
7、水景排水要求结构板上敷设排水多孔管,DN110管上开5~10mm的孔洞,间距80~10mm;结构板找坡,一般为0.5%~2%;排水管坡向排水沟或渗水坑(渗水坑在地下室范围外);DN110多孔管,0.005坡度,0.5充满度排水负荷2.9升/秒,需计算得到的排水多孔管的数量。
山水法知识点园林设计

山水法知识点园林设计山水法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其以山水为基础,整体规划出一个逼真自然的景观。
本文将介绍山水法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山水法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等内容。
一、山水法的定义山水法是一种以山水景观为主题的园林设计方法,通过构造逼真的山水景观,营造出一种与自然环境十分相近的氛围。
山水法起源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如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等都广泛采用了山水法。
二、山水法的原理1. 模拟自然环境:山水法的核心原理是模拟自然环境,通过创造人工山水、湖泊、溪流等形式,使园区的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山水法的设计要求景观的高低起伏、水系曲折流淌,力求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水之美。
2. 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山水法的设计不仅要追求艺术性,还要兼顾实用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景观的功能性,如人流的流动、景点的设置等,使得山水法的设计既能够表达意境,又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和休闲需求。
三、山水法的应用范围1. 公园和庭院:公园和庭院是山水法最常见的应用场景。
通过巧妙设计山石、水池、树木等元素,使得公园和庭院中呈现出一片宁静、自然的景象。
人们可以在其中漫步、休闲,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2. 景区和旅游景点:山水法在景区和旅游景点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构建山峦、水潭、瀑布等景观,为游客们打造出一个宜人而浪漫的环境。
游客们可以在此欣赏到壮丽的山水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3. 建筑景观:山水法在建筑景观中也有一席之地,如在大型商业建筑群、高层公寓等地可以采用山水法进行园林设计,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
四、山水法的设计要点1. 空间布局:山水法的设计要注意空间的布局,如山石的排列、水池的设置等。
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层次感来展现山水的壮丽。
2. 植被选择:植被是山水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选择应与山水风格相协调。
常见的植物包括盆景、花草、乔木等,能够增加园区的绿意和生气。
3. 水体营造:水是山水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设置水池、小溪等水体,使园区呈现出流动的景观。
庭院水景工艺说明

庭院水景工艺说明一、水源选择庭院水景的水源一般可选用自来水、井水、雨水等。
在选择水源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用水需求和当地水资源状况,优先选用可持续性水源,避免浪费和污染。
同时,应对水源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水景设计要求。
二、结构设计庭院水景的结构设计应结合家庭需求和庭院风格,综合考虑水池、喷泉、假山等元素。
结构设计时,应注重水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功能性,合理确定水景的深度、宽度和流向,并根据需要设置过滤、净化等设备。
此外,结构设计中还应考虑防水、防漏等因素。
三、防水处理防水处理是庭院水景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防止水景渗漏和地基受损。
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防水处理。
同时,应注重细节处理,如墙角、管道等部位应加强防水措施。
四、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和循环管道等。
在安装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管道走向和布局,确保管道连接牢固、畅通。
同时,应选用耐压、耐腐蚀的管材,保证管道使用寿命。
此外,应设置阀门、排水口等设施,以便于日常维护和清理。
五、设备选型庭院水景的设备主要包括水泵、过滤器、水景灯具等。
在选型时,应根据水景规模和水质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同时,应注重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以降低运行成本。
此外,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六、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庭院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生态性。
在配置植物时,应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和耐水植物,并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应注重植物的养护管理,保持其生长良好、美观整洁。
七、灯光设计灯光设计能够为庭院水景增添浪漫、温馨的氛围。
在灯光设计时,应根据水景的特点和家庭需求进行选择,如LED灯、投光灯等。
同时,应注重灯光的色彩、亮度和照射角度的调整,使灯光与水景相互辉映,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
八、维护保养庭院水景的维护保养对于保持其美观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水景布置方法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水景布置方法水是自然界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元素,对于园林艺术设计来说,水景布置是实现美学效果、增加景观层次和营造宜人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常用的水景布置方法。
一、池塘的设计与布置1.尺寸与形状:池塘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整体园林景观的要求和场地条件来确定。
可以选择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
2.水体的选择:水体的选择可以根据池塘的面积和设计风格来决定,常见的有人工水池、自然湖泊、喷泉、瀑布等。
不同的水体形式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3.景观搭配:在池塘的周围可以适当搭配一些景观元素,如石块、花草、树木等,营造出一种自然而和谐的景观效果。
同时可以考虑在池塘中放置些具有装饰效果的石头或水生植物,增添景观的趣味性和艺术感。
4.水景照明:在水景布置中,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使水池在夜晚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通过灯光的照射,可以突出水体的动态变化和水影的美感,创造出浪漫的氛围。
二、喷泉的设计与布置1.喷泉的类型:喷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水柱型喷泉、喷淅型喷泉、雾型喷泉等。
不同类型的喷泉可以根据设计需要灵活选择,在不同的水景布置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2.喷泉的高度与形状:喷泉的高度和形状可以根据设计意图来确定。
高度较低的喷泉常常用于装饰池塘或庭院,而高度较高的喷泉则可以用于营造壮观的景观效果。
3.水流与音效:除了视觉效果外,喷泉还可以通过水流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或活力的氛围。
可以通过调整水流的大小和喷射方式来控制喷泉的音效。
4.喷泉的灯光设计:喷泉的灯光设计可以使用彩色LED灯或水下灯光,通过灯光的变化和交替,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三、人工瀑布的设计与布置1.瀑布的高度与流量:人工瀑布的高度可以根据场地条件和设计需要进行调整,流量也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控制。
瀑布的高度和流量直接影响到瀑布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和听觉效果。
2.瀑布的材质与形状:人工瀑布的材质可以选择天然石材、仿真景观石材等多种材料,形状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雕琢和塑造。
园林水电设计方法及计算

园林景观水电设计方法及计算一、给水设计(1)、绿化给水设计绿化给水一般可分为:快速取水器给水、自动喷灌系统给水、滴灌。
(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给水需与甲方沟通确定)1、快速取水器给水:目前应用较广泛,具有前期投入少、耗水量大、后期养护需大量人工等特点。
可用于市政广场、公园、道路(道路中央分隔带慎用)和住宅小区绿化浇灌用水。
绿化取水点布置较灵活,一般采取沿路每隔30-44m(为方便施工间距应为偶数)布置为宜,使用时接15-25米软胶管浇灌。
绿化面积过深入,人工不易浇到的地方不宜采用此方式。
2、自动喷灌系统给水:该绿化给水系统具有前期投入大、节水效果明显、后期养护需工量少等特点。
可用于足球场、市政广场、公园、道路和住宅小区内较大面积绿化的浇灌用水,但是周围不得有密集的大树等,否则影响绿化浇水的效果。
该系统一般需同时设置自动喷灌喷头、电磁阀、电磁阀控制器、雨量传感器等来实现给水的自动化。
3、滴灌:滴灌给水系统目前广泛用于农业给水,园林中主要用于园林名贵树木、高架桥垂直绿化等的给水。
(2)、各取水方式计算1、快速取水器取水给水:一般在住宅类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考虑每个组团中同时开启快速取水器数不超过3个来确定管道设计流量;对于市政管道一般按照全部用水量的30%-40%来确定管道最大设计流量,如果管道过长可根据管道流量经计算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后适当放大以确保末端压力的满足喷头要求。
园林景观给水管道一般为塑料管,塑料管沿程水头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h j=λ×l/d j×v2/2g式中λ――沿程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m)d j――管道计算内径(m)v――管道断面水流平均速度(m/s)g――重力加速度9.81(m/s2)注:λ与管道的相对当量粗糙度(△/ d j)和雷偌数(Re)有关,可查表获得。
其中:△为管道当量粗糙度(mm)。
管道沿程流量损失计算可参考计算软件《管道水力计算》。
一般管道设计应根据不同需求分多分支控制,各回路均能单独操作、控制,且面积大的项目宜采用环状管网以确保供水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庭院中的水体
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园林景观庭院中的水体设计(一)
庭院水景通常为人工化水景为多。
根据庭院空间的不同,采取多种手法进行引水造景(如叠水溪流、瀑布、涉水池等),在场地中有自然水体的景观要保留利用,进行综合设计,使自然水景与人工水景融为一体。
庭院水景设计要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氛围。
(1)瀑布跌水
城市居住区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院水景设计要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氛围。
城市居住区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以改善小区的景观。
瀑布跌落有很多形式,日本有关园林营造的书《作庭记》把瀑布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棱落、丝落、左右落、横落”等十种形式。
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感情。
人在瀑布前,不仅希望欣赏到优美的落水形象,而且还喜欢听落水的声音。
人工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为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等多种,并模仿自然景观,采用天然石材或仿石材设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导水的流向(如景石、分流石、承瀑石等),考虑到观赏效果,不宜采用平整饰面的白色花岗石作为落水墙体。
为了确保瀑布沿墙体、山体平稳滑落,应对落水口处山石作卷边处理,或对墙面作坡面处理。
人工瀑布因其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视觉、听觉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制成为设计的关键参数,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2)溪流
溪流是提取了山水园林中溪涧景色的精华,再现于城市园林之中,居住区里的溪涧是回归自然的真实写照。
小径曲折多次,溪水忽隐忽明,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声音,丁冬做响,人达到了仿佛亲临自然的境界。
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
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溪流的形态应根据环境条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和所用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
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
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m,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
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应安装水循环和过滤装置。
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溪流的坡度应根据地理条件及排水要求而定。
普通溪流的坡度宜为0.5%,急流处为3%左右,缓流处不超过1%.溪流宽度宜在1-2m,水深一般为0.3-1m左右,超过0.4m时,应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如石栏、木栏、矮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