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成语错误类型归类复习
【精编】中考复习之成语运用常见错误ppt课件幻灯片

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带来西 方文化;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思想的传播;清政府发 展近代工商业的影响
人民当家 作主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 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 目标,现代化建设的蓬 勃发展
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中国第一架飞机 中国第一条航线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报机房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中考复习之成语运用常见错误 ppt课件
•常见题型:选择题 •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 1、褒贬不当 2、用错对象 3、不合语境 4、语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 求精,锱铢必较。
分析:“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 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贬义褒用不当。
例句:.种种人身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 出现在公众面前。
分析:“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 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 出来。褒义。而句中“种种人身安全问题”是贬 义,褒义贬用不当。
2、用错对象
例句: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 精神值得提倡。 分析:“不耻下问”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 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注意:同学、 朋友、同事之间讨论问题或请教长着不能用“不耻 下问”。用错对象
繁荣
改革开 放以后
电视普及,且电视 电影节目多样化
看电视已成为人 们日常生活不可 缺少的内容
住
出现欧式洋房或 中西合璧的豪宅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改革婚姻制度和婚丧
习俗风尚 仪式;社交礼仪简化,
增添新节日
衣着朴素 食物简单 住房拥挤 实行统购包销 保障基本物质 生活需要 但未能解决 温饱问题
由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1988“菜篮子工程” 1995年城镇“安居工程”
高考成语错误类型归类复习(语意重复) 安乡一中 龚德国

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 扪心自问 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含有“更加、十分、非常”之意,不能说“ 弥足珍贵 更加/十分/非常弥足珍贵”。
钩心斗角
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含有“相互”之意,不能说“相互钩心斗角 ”。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明白,觉醒。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 恍然大悟 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活蹦乱跳 形容活泼、欢乐,精力旺盛的样子。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含有“还”之 意,不能说“还记忆犹新”。 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 见笑大方 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 接踵而至 踵而至地闯进来” 记忆犹新 孑然一身 指孤孤单单一个人。含有“独自”之意,不能说“独自孑然一身”。 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含有“过分、过于”之意 斤斤计较 ,不能说“过于斤斤计较”。
沧海桑田
差强人意
朝夕相处
出乎意料 出奇制胜 弹丸之地 当务之急 鼎足之势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含有“变化大” 之意,不能说“海桑田的巨变”。 勉强使人满意。含有“大体上、基本上、勉强”之意,不能说“大体 上/基本上差强人意”。 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含有“日夜”之意,不能说“日 夜朝夕相处”。 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含有“之外”之 意,不能说“出乎意料之外”。 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含有“取得胜利”之意,不能 说“出奇制胜获取胜利”。 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极小的地方。含有“极小”之意,不能说“ 小小的弹丸之地”。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归纳总结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归纳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而在高考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成语的运用是其中一个考点。
然而,许多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常常出现误用的情况。
本文将根据高考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一、义项混淆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的义项混淆,从而导致与原本的意思不符。
举例来说,许多学生会错误地使用“亡羊补牢”,将其用于形容已经失败的事情后做出的补救行动,实际上,“亡羊补牢”原本的意思是指在羊丢失后补牢。
因此,正确的使用应该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二、词序颠倒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成语中的词序颠倒,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出现错误。
例如,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常常将“声东击西”错误地写为“声击东西”,使得整个句子的意思变得荒谬。
正确的使用应该是“声东击西”,表示用声音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从另一侧偷袭。
三、用词不当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中的词语用错,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产生歧义或错误。
比如,许多学生会将“井底之蛙”误写为“井底之青蛙”,这个错误使得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
实际上,“井底之蛙”指的是视野狭窄、缺乏见识的人。
因此,正确的使用应该是“井底之蛙”。
四、成语替换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将成语替换为其他意思相近的词汇,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产生偏差。
例如,许多学生会将“洗耳恭听”误写为“洗耳朵倾听”,这个替换使得原本的成语意思变得扭曲。
正确的使用应该是“洗耳恭听”,意思是形容非常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五、套用不当型这类误用主要表现为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成语,使得整个句子的语境出现问题。
比如,许多学生会在描述一个人不顾困难坚持努力时使用“泥里做红莲”,然而,“泥里做红莲”实际上是指在困境中艰难求生,与学生希望表达的意思不符。
恰当的使用应该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形容一个人坚决不放弃。
通过对高考中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进行分类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在成语的正确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易错成语辨析归类

第一类望文生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7.从长计议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18.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19.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0.海外奇谈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21.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
指没过多久。
2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23.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4.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5.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26.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27.胸无城府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28.胸无宿物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
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29.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30.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31.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
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32.妙语解颐解颐:开颜而笑。
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33.持之有故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34.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35.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早自习背)

成语误用的类型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结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形成的历史性等。
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每年都有1道题,考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因此,对成语,首先要了解含义,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买椟还珠",原意是"买下匣子,退还珍珠",比喻义为"不识货,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这是最基本的工作。
其次,要重点训练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
以下为成语误用的类型。
第一类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
如:例⑴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周丽媛穿着高跟鞋,独自走在深巷中,周围悄然无声,只有空谷足音和自己的心跳声,虽说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路,但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恐惧。
(“空谷足音”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例⑵这次六方会谈,朝鲜始终坚持朝、美双边会谈,拒绝日、韩的参加,而美国则始终拒绝同朝鲜进行单独会谈,双方僵持不下,一度箭在弦上。
箭在弦上,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6.身无长物:形容除自身之外空无所有,比喻贫穷。
7.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8.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9.猫鼠同眠:比喻上下相互包庇,一起干坏事。
10、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1、七月流火:火,指火星,形容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12、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成语错误分类总结上课用

高考成语常见错误归类
: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二、色彩不分,褒贬失当 三、对象不当,张冠李戴 四、人称或角度失当,敬谦错位 五、范围不清,轻重失当 六、功能混乱,搭配不当 七、画蛇添足,前后重复 八、不合习惯,违背常规 九、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十、形音义微殊,造成错解
再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相提并 论”“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 之”“等量齐观”“吹灰之力”“万应灵丹” 等都只能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而“神通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 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 冠”“冠冕堂皇”“呜呼哀哉”“一命呜呼” 等词语多用于诙谐讽刺句中。
概括八
A“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在这里可以用 “忍无可忍”。 B“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 可怀疑。 C“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D“恒河沙数”意思是“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个成语内部 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恒河沙数”可以说在中学教学中很少涉及,但可 以分析它的组成材料,再其他三个成语,在教学中都很 关注的,采用排除的方法也是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的。
类似成语积累: 如数家珍 坐享其成 多事之秋 丰功伟绩 有口皆碑 如丧考妣 不劳而获 纵横捭阖 从谏如流 莘莘学子 同流合污 日理万机 无可非议 济济一堂 七手八脚 义无返顾 真知灼见
例21、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 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 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1998年高考全国 卷)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 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 中;此句意为其他甲B球队都无法赶得上五牛 队的雄厚财力,该成语使用违背常规,故错; 可在其前加上“难以”“无法”“不能”等 否定词。
成语题错误设置十种类型

一望文生义“猫鼠同眠”即不是表示化敌为友,也非表示宽大胸怀,而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吊民伐罪”指慰问受苦的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不能理解为“治老百姓的罪”。
“因人成事”拽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因:依靠,不可理解为“因为”。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望洋兴叹”易生误解,以为“望洋”就是望着海洋,叹其浩渺无际。
不知道“望洋”为连绵形容词,义寓声内,不可扣这字讲,所以也允许作“望阳”或者“望羊”。
望也不是望观,以音求之,当即“惘”也。
望洋者,迷惘之貌也,既非非用目视不可,亦与海洋无涉。
8.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段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8、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稀奇古怪的谈论和传说。
20、胸无宿物:宿物,隔夜存放的东西。
形容为人坦率,不抱成见。
也形容心里藏不住话。
《世说新语•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22、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
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诗经•大雅•荡》:“或号式呼,俾昼作夜。
”23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对簿公堂是指当事人在公堂(现在则指法庭)上接受司法机关的问询、审问,而且有权利为自己申辩。
但当事人双方同时接受质询与审判,丝毫不能看出这两个人处在对立的角度,而且也不排除双方是同伙的可能。
还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法庭是主动的,当事人是被动的;法庭是质询一方,当事人属从属地位,必须回答问题,接受审问。
由此可以看出,“对簿公堂”的本义中不存在“当事双方在公堂上完全对立地打官司”的情形27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该词不能直接来修饰“人”,也不能单纯的表示“人多”。
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可圈可点、不忍卒读、要言不烦、妙语解颐、坐地分赃、存而不论。
成语错误分类总结上课用课件

望文生义的成语举例
胸有成竹
原意指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 的形象,比喻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但是有些人望文生义,误以为是指 肚子里有竹子,导致使用不当。
目不转睛
原意指眼睛紧紧盯着看,没有离开的 意思,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但是有 些人望文生义,误以为是指眼睛无法 转动,导致使用不当。
纠正方法
了解成语的背景和含义
04
4. 首当其冲
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然 而有人将其用来形容第一接受任务或 第一应当先做某事。
纠正方法
1. 准确理解成语含义
01
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等方法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2. 注意使用场合
02
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场合是否合适,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误解
。
3. 积累经验
2. 注意成语使用的语境
在选择使用成语时,要考虑其使用的语境是否合适,避免产生歧义。
3. 多读多看
通过阅读和学习,加强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07
其他类型成语错误总结
近义混淆类成语错误总结
总结词:近义混淆
详细描述:这类成语错误通常产生在成语含义类似或相同的水平或程度非常高,难以超出。使用时如果不注意区分,很容易造成 混淆。
语法错用的成语举例
1. “狼子兽心”
这个成语被错误地理解为“像狼一样凶狠的心”,而实际上它的正 确意思是“比喻凶狠残酷的人”。
2. “美轮美奂”
这个成语被错误地理解为“形容非常美的意思”,而实际上它的正 确意思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
3. “随声附和”
这个成语被错误地理解为“跟着别人的声音搭腔”,而实际上它的正 确意思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成语错误类型归类复习第一类望文生义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俾昼作夜、妙语解颐、明日黄花。
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等。
第二类对象误用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资料补充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
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一样。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第三类褒贬颠倒褒词误用贬义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资料补充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
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叶、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第四类语境不合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这种毛病的词语有: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⑴望其项背-望尘莫及⑵身临其境-设身处地⑶耳濡目染-耳闻目睹⑷舍本逐末-本末倒置⑸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⑹形影相吊-形影不离⑺东山再起-死灰复燃⑻一见如故-一见钟情⑼不拘一格-无拘无束⑽乐不思蜀-乐不可支(1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12)不孚众望-不负众望(13)首当其冲-当务之急(14)间不容发-亲密无间(15)刮目相看-绘声绘色(16)首当其冲-首屈一指(17)置若罔闻-置之度外(18)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第五类词语重复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⑶百姓生灵涂炭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⑼众多的莘莘学子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12)目前当务之急(13)妄自菲薄自己等资料补充容易造成重复的成语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
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
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
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2.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
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
泛指一场美梦。
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
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5.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
形容惶恐不安。
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6.遍体鳞伤:遍,全部。
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
像鱼鳞一样密。
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
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7.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
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
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8.接踵而至:踵,脚后跟。
一个跟着一个到来。
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
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9.津津乐道: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
乐道,乐于谈论。
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
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10.闻名遐迩:遐,远,迩,近。
远近都闻名。
形容名声很大。
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11.责无旁贷:责,责任。
贷,推卸。
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
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12.生灵涂炭:生灵,指百姓。
涂炭,沼泥和炭火。
比喻困苦的境地。
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14见(贻)笑大方:见,被,大方,内行或有见识的人。
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
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
15.自渐形秽:渐,惭愧,秽,丑陋,肮脏。
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
16.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泛指众多的读书人。
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17.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
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18.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
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