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B. 倔强(jiàng)C. 迸溅(bèng)D.应接不暇(yī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因为年轻,所以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工作能力很强。
D. 他年轻,工作能力很强。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美女C. 长寿D. 团圆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床前明月光,________”是其著名的开头。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10.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________》中的名句,描绘了大海的辽阔景象。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根据节选内容,渔人最初发现桃花林时,他的感受是什么?12. 文中“豁然开朗”一词,描述了渔人进入山洞后的感受,这里的“豁然开朗”具体指的是什么?13. 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的人有什么不同?14. 作者通过这段描写,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四、作文(共30分)15.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七年级语文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测试卷含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脑髓.(suǐ?)花圃.(pǔ?)骊.(lí)歌倜傥..(tìtǎnɡ)B、沮.(jǔ)丧讪.(sàn)笑菜畦.(qí)鸡毛掸.(dǎn)子C、嫉.(jì)妒丑陋.(lòu)蝉蜕.(tuì)弥.漫(mí)D、书塾.(shú)环谒.(yè)瞬.(shùn)息收敛.(lián)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分)①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A.嘲笑B.嘲弄C.玩弄对象。
)②我看看老师,________(A.请求B.征求C.求取)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③我对他很________(A恭敬B尊敬C敬重),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④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_______(A居然B竟然C果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踉跄(liàng)恣意(zì)蓦然(mò)蹒跚(pán)B. 叱咤(chì)倏忽(shū)蹊跷(qī)缄默(jiān)C. 徜徉(cháng)缱绻(quǎn)旖旎(yǐ)饕餮(tāo)D. 踌躇(chú)恣睢(zì)桀骜(jié)踯躅(zhú)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栩栩如生惴惴不安罄竹难书B. 风声鹤唳风尘仆仆风声鹤唳风起云涌C. 姹紫嫣红叱咤风云叱咤风云叱咤风云D. 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锲而不舍答案:A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吹毛求疵。
B.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
C.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
D.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吹毛求疵。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通过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B.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C. 他虽然很努力,成绩还是不理想。
D. 虽然他很努力,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B.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C.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D.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初一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初一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1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轻轻yín 诵着“永嘉四灵”的诗歌,我们仿佛进入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徐照的《舟上》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下船jiǎng 举目tiào 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jìn 润着月色,逐渐发亮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
2.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正确判断,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2分)爱心是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有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B、一泓沙漠中的清泉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一片冬日的阳光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4.填空:(9分)①“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
” 《山中杂诗》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论诗》③《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滁州西涧》一诗中,被称为诗中有画,景中寓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题序得分一二三总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一、积累运用(3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酝酿(niànɡ) 黄晕(yūn) 咄咄逼人(duō)B. 贮蓄(zhù)静谧(mì) 彩棱镜(lénɡ)C。
粗犷(ɡuǎnɡ) 应和(huò) 山岛竦峙(zhì)D。
吝啬(lìn)莅临(lì)绿茵茵(yān)2。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瞭亮喉咙烘托花枝召展B.抖擞肌肤地毯淅淅历历C.水藻高邈屋檐呼朋引伴D.化妆萧瑟骄媚盛气凌人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 分)(1)他不禁又沉浸在那个一直在脑海里的美丽梦境中。
(2)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了山的心灵.(3)我正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地走过我的身旁.A.萦绕贴紧欣赏泰然自若B.环绕贴近观赏悠然自得C.环绕贴近观赏泰然自若D.萦绕贴紧欣赏悠然自得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 .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B.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女儿打决赛的那一段。
C.本月底前,北京通州区将正式采用共享自行车“电子围栏"技术,对所有共享自行车进行规范化管理。
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他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字音、字形、字义。
(16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 ),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
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 )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请按音序排列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
(3分)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4、请解释“顾”在词语中的意思。
(6分)A.相顾一笑B. 三顾茅庐C. 奋不顾身二、词语运用。
(10分)5、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3分)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B.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大眼C.千载难逢疲惫不堪提心吊胆犹豫不决D.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6、请根据意思和举例,写四字成语。
(4分)A.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例:臣只有一片愚忠,愿~,追随陛下。
B. 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7、语文也时尚,看看“魔鬼字典”中某些词的解释之后,你也试着解释一下“白云”吧。
(3分)瓦: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
锯子:伶牙俐齿,专干挑拨离间之事。
钉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
白云:三、句子及标点(20分)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是哪句?( )(3分)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9、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哪句?( )(3分)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妈妈,”我轻声喊道,“您过来一下。
”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10、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有6页,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准考证号和姓名。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指定的位置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等笔作答。
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目序号在答题卡对应的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嘹.亮(liáo)粗犷.(kuàng)咄.咄逼人(duó)B. 贮.蓄(chǔ)黄晕.(yùn)着.落(zháo)人声鼎.沸(dǐng)C.菡.萏(hán)蝉蜕.(tuì)脑髓.(suí)恍.然大悟(huǎng)D.盔.甲(kuī)脊.梁(jǐ)分歧.(qí)混.为一谈(hù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莲篷徘徊翻来复去 B. 抖擞郎润干涩人迹罕致C.倜傥搓捻攲斜截然不同 D. 待弄瘫痪决别油然而生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古琴热”不断_________,越来越多的人学起了古琴。
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不仅是在学一件乐器,更是在抒怀育情、_________经典。
深邃苍远、空灵飘逸的古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哲学意境和丰富_________的文史底蕴,被历代文人尊崇为修身养性的“雅器”。
曲为心声,琴曲熔铸着演奏者的人生阅历、审美观念、人格追求,由此撞击人心,让听者产生_________的共鸣。
A.升温继承厚重浓烈 B. 升级继承凝练强烈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 页(共6 页)C. 升级传承凝练浓烈D. 升温传承厚重强烈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初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聘谆(zhūn)谆教诲B. 憧(chōng)憬憧(chōng)憬C. 缄(jiān)默缄(qiān)默不语D. 蹒(pán)跚蹒(mán)跚学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真是美不胜收。
B.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思考,要勇于创新。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拂面,花儿笑开了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学习吗?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学习?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思考,要勇于创新。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与运用(29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写出拼音。
(4分)①吞shì()②欢呼què()跃③zhé()伏④自怨自艾.()2.根据所提供的词义在横线上写出词语。
(3分)(1)为了筹建长城站,他_____(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
(2)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___________(一点也不动心)。
(3)他忽然低下头了脑袋,_________(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着说:“在安徽。
”他那悲哀的声音和神情叫我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我再也不去破坏他和他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B.最近部分企业安全保卫工作出现了纰漏,有关部门及时分析并解决了问题。
C.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D.虽然我进初中快一年了,但小学时代同学们愉快的笑容,至今还在我耳际萦绕。
4.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如探汤. _____________ (2)颜色..不变______________(3)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_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3分)A.《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主人公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B.真实、准确是消息写作的原则,十分讲究时效,《三个太阳》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C.松鼠漂亮、驯良、乖巧。
非常讨人喜欢。
全文采用并列的行文方式,反映了松鼠的特点。
D.《回延安》作者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诗集有《猛虎集》《并没有冬天》等。
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品。
(10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崔颢《黄鹤楼》)(2)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白居易《观刈麦》)(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4)___________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
(白居易《观刈麦》)(5)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6)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7)_______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8)相呼相应湘江阔,____________________。
(郑谷《鹧鸪》)(9)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
(周敦颐《爱莲说》)7. 在下面横线上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2分)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方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冲绳县石垣市议员拟于今年6月向市议会提议指定所谓“尖阁列岛日”条例。
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刘建超说,我们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并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明了严正立场。
我在此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28分)(一)(3分)8.下面是关于王维《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二)(6分)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注]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选自《列子》)[注] 缁(zī):黑色。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天雨.,解素衣()②岂能无怪.哉()10、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
(2分)①衣素衣而出。
译文:②迎而吠之。
译文:11、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6分)①中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在我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化石。
这件被科学家命名为“隐居森林翼龙”的化石,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是世界上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
②“隐居森林翼龙”的意思是隐藏、居住在森林中的翼龙,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翼龙的树栖生活方式。
森林中翼龙的体形娇小,翼展仅25厘米,相当于一只燕子或麻雀大小,但它们是那些体形巨大的进步的鸟掌翼龙类的祖先类群。
被发现的森林翼龙几乎为一完整的化石骨架,保存完好。
它的嘴巴尖长,眼晴很大,嘴里的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属于无齿的翼龙。
在此之前,科学家仅仅在德国发现过一种比它更小的出生不久的具有牙齿的翼龙化石,翼展约18厘米,科学家认为它是刚刚孵化出来的“婴幼儿”。
③森林翼龙的翼展虽然仅为25厘米,但科学家分析认为它已经成长发育为一只能够展翅飞翔的年轻个体。
这一新的翼龙化石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无齿的翼龙,也是白堊纪最小的翼龙,比发现于热河生物群的未孵化的翼龙胚胎(翼展约27厘米)还要小。
④翼龙是生物演化史上第一个成功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曾经控制中生代天空1.6亿年之久。
1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隐居森林翼龙”的特征。
(2分)答:13.在第②自然段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2分)答:14.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迄今为止”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答:(四)(13分)向一棵树鞠躬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
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
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
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
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
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
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
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
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
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
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
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
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
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
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
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5.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分)16.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17.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3分)18.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
”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3分)三、表达与交流(43分)(一)19.(3分)班级里准备开展以“咏荷”为主题的赛诗会。
作为主持人,这个赛诗会开始时的开场白你会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左右)(二)20.作文(40分)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许多瞬间,让我们难以忘怀。
那一个个一闪而过的镜头,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惊叹,让我们反省,让我们愧疚……让我们铭记于心永生难忘。
请抓住生活的那些镜头,以“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作文。
1、在横线上用“美丽”、“永恒”“幸福”“令人难忘”等词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为记叙文。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可用“××”表示。
一、积累与运用(29分)1.(4分)(1)噬(2)雀(3)蛰(4)yì2.(3分)(1)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也行)(2)无动于衷(3)嗫嚅3.(3分) B4.(4分)(1)热水(2)脸色(3)记载……在策上(4)亲近而不庄重5.(3分) A (B通讯语文书5单元信息传播提示 C总分 D《猛虎集》作者徐志摩)6.(10分)(1)芳草萋萋鹦鹉洲(2)妇姑荷箪食(3)赢得生前身后名(4)吏禄三百石(5)朔气传金柝(6)引无数英雄竞折腰(7)垂緌饮清露(8)苦竹丛深日向西(9)萧关逢侯骑(10)濯清涟而不妖7.中国坚决反对日方对钓鱼岛采取单方面行动二、阅读与欣赏(28分)(一)(3分)8.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