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思想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

它是缺乏科学论证和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它包括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十九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6到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乌托邦》)、闵采尔、康帕内拉(《太阳城》)为代表。

18世纪为空想社会主义中期阶段,其主要代表为:摩莱里及所著《自然法典》和马布利、巴贝夫等。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

所有这些,同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思想既具有积极的贡献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19世纪“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具有两个方面的历史贡献:1)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抨击了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

“三大空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道德进行全面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2)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许多天才预见,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

历史局限性: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理性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是因为它不符合人的理性,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肯定,仅仅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不依赖时间、空间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绝对真理的体现,是人类理性和社会主义的体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第一专题一、社会主义的理解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消灭剥削制度;最终达到全民共同富裕。

这既包括了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

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集中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上。

它统一于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解二、三大流派空想社会主义:罗伯特•欧文、托马斯·莫尔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代表一切阶级利益的超阶级的存在,实现社会主义不应该寄希望于革命,而应该企求国家的恩赐,所以他的要求是实行普选,国家扶持建立工人合作社,实行国有化等。

代表人物:拉萨尔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所属社会党的理论旗帜。

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一支分支,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思潮。

代表人物:伯恩斯坦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内涵的理解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特征是指社会的本质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人民当家作主和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关系:本质和特征的关系是内在属性与现象、质的规定与外在表现的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的基本内容: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2.第一次飞跃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3.完成飞跃的主要人物: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1.第二次飞跃的理论突破:社会主义可以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

2.第二次飞跃的基本内容:变理论为现实,实践上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3.完成飞跃的时间:20世纪初----1936年苏联宣布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

4.完成飞跃的主要人物: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第三次飞跃的基本内容:各国通过改革,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飞跃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至今3.完成飞跃的主要人物:各国当时在任的主要领袖4.参与第三次飞跃的主要国家:南斯拉夫、匈牙利、苏联、中国、越南、朝鲜、古巴等古代社会主义思潮的局限性(1)以落后的小生产为基础,主张的是贫穷社会主义,因为那时产品不丰富(2)都带有复古主义色彩(3)表现为平均主义吃大锅饭(4)表现为禁欲主义,禁绝生活享受(5)带有宗教迷信色彩,在西方带有基督教思想,中国带有佛教、道教思想(6)表现为逃避现实,想入非非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的历史进步性第一、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第二、它开辟了世界市场;第三、它创造了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第四、它创造的政治规范被证明是颇具效果的社会管理方式而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第五、它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成了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与信念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第六、它创造了空前灿烂的资本主义文化,促进了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素质。

资本主义世界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1.对劳动者生产资料的剥夺2.灭绝种族的屠杀,战争和瘟疫3.贫富分化严重4.大量的失业大军5.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6.腐蚀性的腐朽文化7.破坏性的社会犯罪8.日益严重的恐怖袭击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早期的乌托邦阶段1.时间:十六、十七世纪2.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简介:*托马斯·莫尔(1478—1535)英国人《乌托邦》*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德国人*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9)意大利人《太阳城》(1)莫尔及《乌托邦》:(2)康帕内拉及《太阳城》3.《太阳城》与《乌托邦》的比较:(1)共同之处:第一、私有制已被彻底废除,生产资料公有,社会组织生产,共同劳动。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对于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 答、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意味着社会主义已经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持续不断斗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他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他一开始就强调进行根本的社会变革,主力阶级是无产阶级。

他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加速了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也由自发斗争转变成自觉斗争,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人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革命性飞跃。

已往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把自己的思想体系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

他们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而把理想社会看做是个别英雄豪杰的发明创造。

这样一末,他们的理想社会就变成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空中楼阁。

自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社会主义就不再被看作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

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再是从头脑小设计美好的方案,而是从现实社会的经济状况中,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找出无产阶级解放的正确途径。

社会主义学说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徘徊,由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才走出了乌托邦的荒原。

这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能够互相结合起末。

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功绩,就在于引导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成一个整体,教会与无产阶级自我认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成为自觉的斗争。

从此,国际工人运动第一次有了完整的科学理论的指导,进入蓬勃发屉的新阶段。

【】《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哪些基本理论?请你就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II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答:《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2003年《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复习资料

2003年《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复习资料

2003年《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复习资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含义?答: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等于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其一般含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

其理论含义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理论体系的科学社会主义,它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仰、信念和主体的主观评价,这一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

第二,作为制度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行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所有制,能够使物质财富极大地涌流,分配方式在低级阶段是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合作、自由的关系。

第三,作为社会运动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运动是为实现全人类解放和世界大同而奋斗的现实运动。

正如马克思于1874年所指出的“‘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时才使用”。

二、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答:学习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1)任何一个政党和国家都有自己的主导意识形态,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要去维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能使我们明确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思想一旦形成对其它方面有巨大的反作用。

(2)各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政党的指导思想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导致党和国家的衰败,许多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3)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建立一个何样的执政党,这有赖于理论学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现实的对错,审时度势。

2、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

(1)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具有阶级性和广泛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随着国情、世情、执政党地位变化等实际情况的发展、人们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以及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的科学,是开放的、创新的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完整精确版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完整精确版

1、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答:19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流派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其主要的历史功绩表现为:第一,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们的学说中,也包含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提出了一些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的思想资料。

第二,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无情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道德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种种弊病,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和消费的失调,是周期性危机的根本原因。

第三,天才地预测了未来社会。

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了设想。

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第一,没有真正的揭示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二,没有真正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第三,找不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力量。

他们的理论还是空想的,不成熟的理论。

2、《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第一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宣言》用唯物史观考察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第二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

《宣言》分析了无产阶级的特性,认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具有前途的阶级。

第三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

《宣》论述了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

第四精辟地概括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

《宣》预言当阶级差别已经消灭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利将失去政治性质。

最后《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资料)共同关注的问题:1、社会主义是什么?2、现实社会主义从何而来?是不是历史的错误选择?3、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改革?(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存在许多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问题)4、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从改革走向改向?5、苏东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党的现状如何?6、社会主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社会主义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敢问路在何方?)导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A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反杜林论》)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B.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含义:从广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

”(1999年版《辞海》)“科学社会主义又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专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最初是德国社会主义者格律恩1845年在阐述圣西门的学说时首先使用的。

1872年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开始使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

在马恩著作中,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经常是互用的。

就其内容而言,社会主义有三层涵义:一是指社会主义学说;二是指社会主义运动;三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就其发展历程而言,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四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传统到现代→思考:以何为标志?解答:1、从空想到科学(以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2、从理论到实践(以列宁1917年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为标志)3、从一国到多国(二战后13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4、从传统到现代(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反思改革,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主要特点1.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2.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等三个方面:性质:★阶级性★阶段性★特殊性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一般目的:包括最近目的和最终目的3.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阶级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思考:如何理解这四个统一?三、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目的:培养“四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意义:有利于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研究方法:1. 一般研究方法:一般研究方法是运用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1. 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资本主义的不平等和剥削问题
- 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追求
-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必要性和可行性
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观点
- 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观点
- 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
3. 科学社会主义的组织和领导机构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民主制度
- 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中的参与和管理
4.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
- 社会主义经济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 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
- 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和公平分配原则
5. 科学社会主义的国际关系和和平共处
- 国际无产阶级团结和社会主义国际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的和平外交和公正贸易观点
- 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
6.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挑战
-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和应对
- 当前资本主义的困境和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7. 科学社会主义的未来展望和意义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整。

为保证准确性,请确认相关内容并进行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建立国家机关
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政权的主要方式是:(A)
A暴力革命
B和平过渡
C建立政党
D建立军队
9.无产阶级运动就其内容来说是:(B)
A一国范围内的斗争
B国际性质的斗争
C独立的斗争
D长期的斗争
10.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C)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B开展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我们今天搞社会主义的直接依据。(×)
10.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主要应采取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11.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切实际。(√)
12.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扬弃的结果。(√)
1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古典哲学和古典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Βιβλιοθήκη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1.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早期(16-17世纪):莫尔、康帕内拉;中期(18世纪):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晚期(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19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历史作用和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二是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预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
30.列宁的先革命后建设理论、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模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番号填写在括号中)
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
A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后人对它的发展
C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
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1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12.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而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是指“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D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完善
E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4.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括:(ABC)
A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自然科学
E社会科学
5.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一词的基本含义是:(ABC)
A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B指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进行的运动
C指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新的社会制度做论证的思想理论
D指整个马克思主义
E指马克思列宁主义
6.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缺陷在于:(ABE)
A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
B不了解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C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的批判
D没有发动工人运动
E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依靠力量
7.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BC)
A空想社会主义
B唯物史观
E以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一词的含义是指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所有制。(×)
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缺乏依据。(×)
4.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古典哲学和古典经济学。(×)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扬弃的结果。(√)
15.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面,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即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按劳分配)。
16.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共产主义阶段):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14.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15.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变革。(√)
16.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17.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政权的主要方式是暴力革命。(√)
18.无产阶级运动就其形式来说是世界范围内的斗争。(×)
24.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国家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和首要的标志。
25.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方式,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26.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27.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和建设无产阶级政党付出了巨大的开创性的努力。他们于1845年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846年初在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又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同盟。1864年在声援波兰人民反对沙皇俄国统治的斗争中,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诞生。1889年7月14日在恩格斯的倡议下又建立了第二国际。
19.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20.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它也是列宁主义的重要标志。(√)
17.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否是今天我们搞社会主义的依据?不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南而不是教条。
18.现代无产阶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而且是未来新社会的创建者。
19.无产阶级的特点: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最革命的阶级;最有组织性和团结性的阶级;是其他劳动阶级的唯一的天然代表,无产阶级范围不仅包括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还包括脑力劳动的无产阶级。
3.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缺陷:一是他们还不了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不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辩证运动的发展趋势作为自己学说的客观依据,而是把理想社会制度看成是“正义”、“平等”这些理性原则的体现。二是他们把无产阶级仅仅看作是一个值得同情、怜悯和应当拯救的劳苦阶级,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没有找到实现新社会的真正可靠的力量,因此他们把实现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三是他们否认阶级斗争,幻想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方式来和平地实现理想社会制度,而没有找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依靠力量)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C)
A17世纪40年代
B18世纪4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C)
A1845年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B1847年《哲学的原理》的发表
C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1871年巴黎公社的诞生
4.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依据是:(A)
D19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
6.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哪个社会发展阶段上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C)
A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
B在社会主义社会
C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D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最根本的标志是:(C)
A暴力革命
B工人起义
C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
C剩余价值学说
D古典哲学
E古典经济学
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要经历三个阶段:(ADE)
A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E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9.现代无产阶级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而且是未来新社会的创建者,这是因为:(ABDE)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
28.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新论断,并在实践上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29.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提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写在括号中)
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ABCDE)
A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的学说
B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E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20.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21.无产阶级运动的形式:无产阶级运动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其内容仍是国际性的。
22.“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
23.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同样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国家政权问题。
13.人类社会不仅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逐步推进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