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布置

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布置
寒假历史作业布置:
1. 阅读《中国古代历史》一书,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2. 研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写一篇有关这些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的文章。
3. 调查并了解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报告。
4. 研究并了解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画一幅描绘古代服饰的图片,并写一篇有关古代服饰的文章。
5. 阅读《世界历史》一书,了解世界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写一篇有关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的文章。
6. 调查并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选择一座古代建筑(如长城、故宫等),写一篇关于该建筑的研究报告。
7. 研究并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选择一本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写一篇关于该作品的读后感。
以上是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布置的一些建议,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及参考答案人教版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及参考答案多做题有助于大家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近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为距今204万年,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小年.a.34万年b.44万年c.170万年d.204万年2.学完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后,小明画了一幅某远古居民生活的图画,画中有十几个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有的用骨针缝制衣服,有的在钻木取火烧烤食物,有的脖子上戴着漂亮的装饰品,画中画的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3.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a.已经会人工取火b.过着群居生活c.种植粟d.会制造陶器4.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居住地区不同②体质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④装饰品不同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对我国人民发明创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彩陶b.商朝时期,就能烧制青瓷c.战国时期,人们就测定出一年24 个节气d.扁鹊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6.北京XX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7、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①陕西西安半坡村②浙江余姚河姆渡村③安徽凤阳小岗村④北京西南周口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务农桑,筑称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
七年级历史有效寒假作业设计

七年级历史有效寒假作业设计
一、基础巩固部分
1. 阅读一本中国历史书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总结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你对书中的理解。
2. 制作一个时间线,标出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唐太宗贞观之治等。
3.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查阅资料,制作一个关于这个人物的小传,包括他的生平、主要成就和影响。
4. 观看一部中国历史纪录片或相关影片,写一篇观后感,谈谈你对片中展现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5. 收集和整理中国古代诗词,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实践探究部分
1. 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历史遗迹,记录你的所见所闻,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游记,谈谈你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思考。
2. 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讨论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收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整理成一篇短文,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3. 制作一份关于中国历史的海报,包含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展示你对历史的整体理解。
4. 设计一个历史小游戏,让家人和朋友参与进来,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和巩固历史知识。
5.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小论文,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三、作业评价部分
1. 教师将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观后感、游记、海报和小论文进行认真批阅和评价,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
2. 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小游戏的设计和展示活动,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3. 教师将对学生的实践探究部分进行整体评价,包括学生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探究成果等方面。
苏教版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答案(精选4篇)

苏教版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答案(精选4篇)苏教版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答案篇11-10、DBCACBAADC11、(1)东至东海,南达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
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2)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3)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4)思想上:焚书坑儒;这段材料中的“臣”是指李斯(2分)(5)A.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B.破坏了文化,钳制了人民思想,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苏教版七年级寒假历史作业答案篇2对于学习是不能松懈的,孔圣人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学习是要分秒必抓的,本文(苏教版历史七年级答案)由小编提供,欢迎阅读。
第一部分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c a b b d c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c b b a d a c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d d a a c26.(1)秦始皇焚书;(2分)(2)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8分)(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制、打击其他学派。
(2分)(4)观点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分)27.(1)图一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二的东西方商路是指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6分)(2)b欧洲;a长安(4分)(3) 西域都护(2分)28.(1)a大禹;b李冰 (4分)(2)都江堰;成都平原。
(4分)(3)发动群众,堵疏结合。
(2分)29.(1)“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洛阳(4分)(2)学习汉语;鲜卑族。
(4分)(3)元。
(2分)(4)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分)(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一、社区的含义及功能。
2023寒假作业 七年级历史练习题(1)

第1页(共4页)图3先秦时期明清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1368年1840年七年级历史练习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北京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重要代表。
能为北京人的研究提供最有力证据的是()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C.北京人的复原头像D.关于北京人的史学著作2.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载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的相关情况。
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同宗共祖的祖先是()A.盘古、女娲B.炎帝、黄帝C.尧、舜、禹D.老子、孔子3.青铜器是我国商周时期重要的文明成就。
按使用功能分类,图3青铜器属()A.酒器B.礼器C.兵器D.乐器4.“商君治秦,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材料反映商鞅在变法过程中()A.犹柔寡断B.法令严明C.偶徇私情D.法不责众5.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
秦朝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A.御史大夫B.郡守C.太尉D.丞相6.如给图4中正挥臂高呼的农民领袖配音,恰当的台词是()A.天下为公,选贤与能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7.为了实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A.推广佛教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盐铁官营8.东汉班固曾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评价的是()A B C D9.《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等脍炙人口历史故事。
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10.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①阶段的主要特征是()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图5图4第2页(共4页)11.图5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①所代表的政权建立于()A.220年B.221年C.222年D.223年12.人口迁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七年级上历史特色寒假作业

七年级上历史特色寒假作业
以下是七年级上历史特色寒假作业的示例:
作业一:历史小论文
题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要求: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历史小论文,探讨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
历史的意义和影响。
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统一后的秦朝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提示:可以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并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二:制作历史时间线
要求:制作一个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的时间线,将重要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标注出其发生的时间。
可以手绘或者使用软件制作。
提示:注意时间线的准确性,将各个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便于记忆和理解。
作业三:制作历史人物卡
要求: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人物,制作一张历史人物卡。
卡上包括人物的姓名、生卒年月、主要事迹和成就等内容。
可以使用卡纸、便签纸等材料制作。
提示:注意人物卡的准确性,内容要符合史实,同时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作业四:历史知识竞赛
要求: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比赛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可以制定比赛规则和奖励方式,增加比赛的趣味性。
提示: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结合多种题型进行考察,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七年级上历史特色寒假作业的示例,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初一历史寒假特色作业

初一历史寒假特色作业
初一历史寒假特色作业可以设计为“历史寻宝记”。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方案:作业名称:历史寻宝记
活动目的:通过寻找与历史相关的物品或信息,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活动步骤:
1. 宝藏图制作:教师提前设计一张“宝藏图”,图上标记出几个历史时期
或主题(例如:唐代、宋代、明代等),每个时期或主题下有几个关键的“历史宝藏点”(例如: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瓷器、明代的长城等)。
每个宝藏点旁边标注一个提示,提示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找到该宝藏(例如:书籍、网络、博物馆等)。
2. 分发宝藏图:在寒假开始时,将宝藏图分发给每个学生,并鼓励他们在
寒假期间,根据宝藏图的提示,去寻找相关的历史宝藏。
3. 寻宝行动:学生根据宝藏图的提示,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索、参观博
物馆等方式,寻找每个历史宝藏的相关信息。
他们可以拍照、记录、收集相关物品或信息,并整理成笔记。
4. 分享与交流:在寒假结束后,组织一个班会,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寻宝成果。
他们可以展示他们找到的历史物品、图片、资料等,并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其他学生和教师可以提问和补充,共同交流和学习。
5. 评价与奖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寻宝成果、分享的表现和笔记的整理情况,给予学生评价和奖励。
可以设立最佳发现奖、最佳讲述奖、最佳笔记奖等。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分享和交流,也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习的氛围。
2023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答案上学期

2023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答案上学期
2023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答案上学期 p1
一、知识梳理
黄帝;禅让;齐桓公;商鞅;百家争鸣;仁;____中央集权;《孙子兵法》;甲骨文;《离骚》
二、稳固练习
1.C
2.C
3.C
4.B
5.D
6.(1)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2)法家
(3)成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p2
一、知识梳理
1.根底知识:封建____中央集权的;货币;焚书坑儒;万里长城;灵渠;文景;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漠北
2.____:昭君;张骞;
3.对外关系;丝绸之路;
二、稳固练习
1.C
2.B
3.B
4.D
5.C
6.(1)指:“百家争鸣”;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
(2)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
目的: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3)联络: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开展。
p3
一、知识梳理
民族交融:匈奴、鲜卑、羯、氐、羌;江南;;洛阳;汉话、汉服、汉姓
二、稳固练习
1.C
2.D
3.B
4.C
5.D
6、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
(1)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消费技术,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根底。
(2)魏主:孝文帝:措施:改汉氏
(3)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同学们,紧张的一学期学习已经结束,愉快的寒假生活即将开始,在放松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充实自己哟,因为学习就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
下面就让我们温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同时了解一些下学期将要学到的内容吧。
同学们可以回家去网上搜一下《中国古代十大王朝》看一看,还有很多的纪录片和视频多动手、多看看。
最后祝亲爱的同学们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春节!★上册知识要记牢:秦始皇1、同学们自己动手上网搜集一下关于秦始皇的视频或资料结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过的内容,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秦始皇。
(温馨提示:想一想评价帝王的方法有哪些,可以学以致用)2、温故而知新《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1)词中提到的秦皇指哪位著名帝王?(2)这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他建立的国家疆域辽阔,东西南北各到达哪里?(4)秦朝是因为暴政而亡的,秦的暴政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汉武帝1、同学们自己动手上网搜集一下关于汉武帝的视频或资料结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过的内容,介绍一下你眼中的汉武帝。
2、学以致用材料一:“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指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2)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者”指的是什么?(3)如果你是当时一位官宦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读书?你使用的主要教材会是什么内容?(4)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政治家,你会劝说他接受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来治理国家,并说明理由。
孝文帝(拓跋宏)1、同学们自己动手上网搜集一下关于孝文帝的视频或资料结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过的内容,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孝文帝。
2、学以致用阅读下列材料: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商鞅1、同学们自己动手上网搜集一下关于商鞅的视频或资料结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过的内容,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商鞅或写一下有关商鞅的小故事。
2、温故而知新阅读下列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2)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它的历史作用如何?★下册知识知多少: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_____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______2、隋朝的统一:时间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社会经济的繁荣: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2、时间:3、三点: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_4、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五大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________年,隋朝灭亡。
同年,__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___________。
2、贞观之治”的内容: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开元盛世”1、唐玄宗的改革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开元盛世的表现:①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商业:大都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安是国际大都市,________是商业区;____________是居住区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_________________2、科举制的完善:①_______朝科举制逐渐完善;②唐朝科举考试科目最重要的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_两科3、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改善了__________________;②科举制促成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气盛行;③科举制也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_____________年,知道_________________才被废除。
第5课“合同为一家”1、_____________入藏和亲,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尚未友好关系。
2、8世纪初,唐中期____________下嫁尺带珠丹,他上书唐朝皇帝说“_____________”了。
3、回纥是__________族的祖先。
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__________封其首领为_______4、松花江、黑龙江的__________族建立“渤海国”。
云南六诏居民是______族和_______族的祖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_____________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2、唐玄宗时,____________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的文化。
3、玄奘:为求取佛经精义,_______时毅然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主要有《____________》等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1、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设计者是隋朝的著名工匠_______。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______________》。
3、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__________和_________。
李白的诗歌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称他为“__________”。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的诗歌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称他“______________”,称他的诗为“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1、唐朝书法家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画家有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画圣_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
2、世界艺术宝库______________坐落在甘肃敦煌。
以精美的壁画和生动的雕塑以及大量的佛经、文书著称于世。
3、唐朝乐舞有唐太宗的《______________——》,唐玄宗的《______________》以及西域来的《_______________》。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1、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
阿保机既辽太祖。
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2、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__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史称为__________。
赵匡胤既宋太祖。
3、___________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宋朝给辽岁币,史称“____________”。
4、_________年,党项族的首领__________称大夏国皇帝,定都_______,史称_________。
后来,宋和西夏议和,宋给西夏岁币。
5、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称帝,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
阿骨打就是_________。
6、___________年,北宋灭亡,史称“_____________”。
同年,皇族__________称帝,定都_________,史称南宋。
7、___________年,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给金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8、著名抗金将领_____________领导“岳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第10课经济中心的南移1、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重心南移。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_________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经济重心从_______流域转移到___________流域。
从越南引进的__________种植面积扩大,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手工业有:_________________“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浙江哥窑的___________和北宋的瓷都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