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财务术语解释
财务专业词汇

财务专业词汇财务专业词汇是指在财务领域中常用的术语和词汇,它们是财务专业人员日常工作中必备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财务专业词汇及其解释: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一份会计报表,用于显示一个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也称为损益表或收益表,用于显示一个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一份会计报表,用于显示一个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4. 财务比率(Financial Ratios):用于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绩效的指标,如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
5. 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指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如净利润率、毛利率等。
6. 偿债能力(Solvency):指一个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如债务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7. 财务分析(Financial Analysis):对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绩效进行评估和解释的过程,以支持决策制定。
8. 财务规划(Financial Planning):制定和实施财务目标和策略的过程,以实现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
9.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以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营。
10. 财务审计(Financial Audit):对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活动进行审查,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除了以上列举的词汇,财务专业领域还有许多其他术语,如财务资本、财务杠杆、股息、资本预算等。
掌握这些词汇对于财务专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数据,做出明智的决策。
财务专业词汇

财务专业词汇一、财务基础词汇1. 资产(Assets):指企业拥有并可以用于创造经济利益的资源或权益。
2. 负债(Liabilities):指企业所欠他人的经济利益或对外债权的权益。
3.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指企业内部所有者对于企业净资产的权益。
4. 成本(Cost):指企业在生产或获取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原始支出。
5. 收入(Revenue):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6. 支出(Expenses):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获取收入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减少。
7. 利润(Profit):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正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
8. 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指企业为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而编制的报表。
二、资产类词汇1.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指企业在一年内或经营周期内能够变现或消耗的资产。
2. 非流动资产(Non-current Assets):指企业一年内或经营周期内无法变现或消耗的资产。
3. 现金(Cash):指企业手中持有的货币资金以及转换成货币资金的非货币性资产。
4. 存货(Inventory):指企业为销售过程准备的为争取销售而购买或生产的商品。
5. 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指企业向其他方当期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尚未收回的款项。
三、负债类词汇1. 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指企业在一年内或经营周期内到期偿还的债务。
2. 非流动负债(Non-current Liabilities):指企业一年内或经营周期内不会到期偿还的债务。
3. 负债总额(Total Liabilities):指企业所有负债的总计金额。
4. 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指企业从其他方当期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而尚未支付的款项。
5. 长期借款(Long-term Loans):指企业从金融机构或其他方借款的长期负债。
财务专业术语解释

财务报表间关系一、会计报表术语勾稽关系就就是会计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得一个术语,它就就是指某个会计报表与另一个会计报表之间以及本会计报表项目得内在逻辑对应关系,如果不相等或不对应,这说明会计报表编制得有问题。
举个简单得例子: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固定资产净值要等于固定资产原值扣除累计折旧,这就叫做对应关系或叫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得未分配利润与损益表得净利润它们之间也有对应关系,即用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得期末数扣除年初数,应该等于损益表得净利润得累计数。
还有现金流量表中得“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得净增加额”,应该等于资产负债表得货币资金得期末数扣除期初数(假定没有现金等价物得数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都叫对应关系、逻辑关系与勾稽关系。
二、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就就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得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就就是从调查程序上还就就是应予以必要得关注。
三、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得合理性。
如关注就就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得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得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得增减情况与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得变动就就是否存在产能与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就就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得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得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得期初数。
财务专业术语解析

财务专业术语解析在财务领域,有许多专业术语被广泛应用。
这些术语是财务工作中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这些术语对于财务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财务专业术语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
一、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公司将其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以书面形式向外界进行披露的重要工具。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而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 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净利润(或净亏损)。
其中,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费用包括销售费用、行政费用等。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
二、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比较,从而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用来评估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当流动比率大于1时,表示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付当前债务。
2.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描述了公司资产由债务资金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总负债÷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越高,表示公司的偿债能力越低。
3.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销售收入。
净利润率高表示公司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方面的盈利能力较强。
三、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公司在财务活动中面临的风险。
1. 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公司的资本组成,使公司更好地平衡负债和股权的比例,以降低财务风险。
常见的手段包括债务重组和股权融资等。
2.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时识别和评估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应对。
财务术语解释

财务专业术语基本概念
1、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2、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动净额/净利润;
3、派息比率,还叫做股息支付率,也叫分红比率;
4、基本每股收益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股本;
5、稀释每股收益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股本+潜在股本)
6、QDII基金,是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
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表第二大项活动最终本年增减变动
情况,投资活动主要包括购买长期的资产支付的现金,比如说购买长期的固定资产(买房、买车、买大型设备),买股票、买债券等,进行投资活动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量表的最后一项活动最终本年增减变
动情况,筹资活动主要指接受股东投资,向银行贷款,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资产或金融负债和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因公允价值变动获得的账面收益。
10、平均年限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财务专业术语

财务专业术语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
负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短期借款: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通常是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
长期借款: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借款。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帐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预收帐款是指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存货:是指代理开发成本减去开发成本结算数额。
代理开发成本是指政府(管委会)委托开始至委托代理开发合同完成所发生的、与土地开发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开发成本结算是指土地已达到预计可交付政府状并且可以确认出让面积和已验收交付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建项目使用的土地面积,按预计不同用途土地单位开发成本计算,并向委托方(管委会)办理结算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应交税费:企业根据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
应交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应收消费税:消费税是指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按其流转额交纳的一种税。
财务分析所需术语

财务分析所需术语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和解读的过程。
在财务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财务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财务术语及其解释:1. 资产: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2. 负债:企业对外欠款或承担的义务,包括应付账款、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等。
3. 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和留存收益。
4.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表。
5.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的财务报表。
6.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
7. 财务比率: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比率,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毛利率、净利率等。
8. 盈利能力: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净利润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
9. 偿债能力: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10. 营运能力:衡量企业运营能力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11. 现金流量: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2. 投资回报率:衡量企业投资效果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
13. 成本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
14. 财务预测:根据历史财务数据和市场环境,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和估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财务术语,这些术语在财务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实际的财务分析工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财务数据和行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财务分析所需术语

财务分析所需术语引言: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财务术语,这些术语对于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至关重要。
一、资产负债表术语1.1 资产:企业拥有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1.2 负债:企业应付的债务或义务,包括应付账款、借款等。
1.3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余的部分,也称为净资产。
二、利润表术语2.1 收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货币或货币等价物。
2.2 成本: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支出。
2.3 利润: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也称为净利润。
三、现金流量表术语3.1 现金流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现金。
3.2 现金流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的现金。
3.3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后的剩余部分,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四、财务比率术语4.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反映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
4.2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资产的债务占比。
4.3 毛利率:毛利润除以销售收入,反映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盈利能力。
五、财务报表分析术语5.1 横向比较:对同一企业不同时间段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
5.2 纵向比较:对同一时间点不同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
5.3 财务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不同企业或不同时间点的财务数据,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
结论:掌握以上财务分析所需术语,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术语,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EBITA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Amortization) 除息税前利润 ROS% (Return On Sales) 销售利润率 =EBIT / Sales RONOA% (Return On Net Operating Assets) 净资产回报率 = EBIT / NOA(Avg) TP (Transfer Price) 工厂对UCS的销售价 Burden 工厂制造用费,包括间接人工和工厂管理部门工资福利(除人事,总经理等), 折旧,水电费,租金,保险费等工厂费用 NITO (Net Inventory Turn Over) 存货周转期 DSO (Days of Sales Order) 应收账款回收期 CAPEX (Capital Expenditure) 资本支出 Payback Years 投资回收期 IRR (Internal Revenue Rate) 内涵报酬率 NPV (Net Present Value) 净现值 WCTO (Working Capital Turn Over) 营运资产周转期 US GAAP (General Acceptable Accounting Practices) 美国公用会计准则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