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打开喉咙”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对歌唱技巧运动中喉咙打开的几点认识

对歌唱技巧运动中喉咙打开的几点认识

对歌唱技巧运动中喉咙打开的几点认识[摘要]要唱出优美的歌声需要有呼吸和各个共鸣器官的正确运动的配合,而喉咙的正确打开又是歌唱的关键所在。

充分打开喉咙,易于气息的支持,易于腔体的共鸣,易于声区的统一,易于行腔咬字,它是歌唱中一举多得的有效方法。

在了解了“打开喉咙”的重要意义后,就可以从生理现象、适度感的解决、训练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声乐演唱中“打开喉咙”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了。

[关键词]打开喉咙喉头位置重要性适度感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19-03声乐技巧中的四大要素——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音区的转换以及打开喉咙是大家常谈到的。

“气为声之本,无气不成声。

”众所周知,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和重要载体,能驾驭呼吸的人才能驾驭自己的声音。

不管是什么风格的演唱方法,都要以呼吸作为支持,从意大利的传统美声学派到中国本土的戏曲演唱,包括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通俗演唱,都要以良好的呼吸为基础。

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演唱者表现音乐作品的各个关键要素,比如发声、共鸣、音准等。

人体就像由一根管道组成的整体,这根管道通向人体的每一部分,所以人体的任何地方都是共鸣腔。

在歌唱时,想象自己是一个大容器,气息和声音在体内进行着交换。

一般来讲,在声乐训练中,人的声音共鸣分为三部分: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面罩共鸣。

世界三大男高音中,多明戈和帕瓦罗蒂都主张声音要进入面罩获取面罩共鸣。

面罩共鸣引起了许多著名歌唱家的强烈重视。

因此,面罩共鸣是发出美妙歌声的重要保证之一。

根据声带的不同运动,我们常把音域分为三个声区,即头声区、中声区、胸声区。

在从一个声区过渡到另一个声区时,会感觉有一道“坎”,声音的音色不太一样。

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做到声区的统一,让声音连贯有美感,就要保持三个共鸣腔体的联合共振。

大家都知道呼吸的重要性,共鸣问题也一直被强调,而打开喉咙则常常被忽视。

谈“打开喉咙”的声乐生理学依据

谈“打开喉咙”的声乐生理学依据

动, 结果 到 一 定 的音 高 时 便 产 生 发声 困难 , 而且
用声 时间稍 久 ,声 音就会 变 的嘶哑 。如果 再 以强 烈呼气 勉强 唱高音 ,声带 就会 充血 ,甚至 发生声
带 肌 无 力 症 。相 反 , 不 用胸声 而一 味追求 头声 , 会
论基础 , 与读者探 讨声乐理论 中“ 喉 咙打开” 的运动
声 和歌 唱 时 , 气 息 经呼 吸器 官 的作 用 冲击 声带 的 瞬 间 ,喉 部 肌 肉 通过 拉 伸 与 收 缩 使声 带完 美 地 “ 靠” 到 一起 。每 当人要 发 出声音 时 , 声 带就 积极 地闭合 , 加 上气 息 的冲 击 , 声 带 又 由闭 合 到被 吹
了, 这时他 们 已经 习惯 于 把 “ 打开 喉咙 ” 误解 为 歌
室 的空 间随 着音 量 的增 加而 变 小 , 在 高 强度 的发 声 时 ,为 了追求 这 个特 性过 度 地把 喉 咙打 开 , 借
要 组成 部 分 , 喉 内肌 和 喉 外 肌 通 过 协 调 将 声 带 拉 长 和 收缩 , 从 而 改 变 声 带 的 长 短 和 张 力 。 人 在 发
利于歌 唱 的。但 是初学 者在 歌唱 的时候却 没有 防 止 打开 的过 头 ,他们 误认 为 当 自身 的感 觉 是 : 喉
咙 即有 向外 扩张 , 又 有 使 喉 结 向下 的 力 量 才 是 正 确 的歌 唱时 , 其 实 这 样 的 声 音 已经 开 始 “ 向后倒 ”
形态 和科学意义。

使声带 过度 运动造 成声 带肌 的劳损 ,发生 声带 病 变 。开 始 尚能 唱 出“ 沙” 、 “ 哑” 的高 音 , 低音 表现 空

喉 咙在歌 唱中的运动形态

浅论打开喉咙在美声歌唱中的重要性

浅论打开喉咙在美声歌唱中的重要性

浅论打开喉咙在美声歌唱中的重要性戈海涛琼台师范学院摘要:为了获得更加美好的音色,在歌唱中我们必须要打开喉咙,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气息,保证共鸣腔体的打开,做到各个换声区衔接统一。

关键词:打开喉咙美声歌唱重要性中图分类号:J 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30-03从生理上来看,声带位于喉内,所以这个能上下活 动的“活塞”的一举一动会直接影响到声带和各器官 协调运动的关系,影响到声音的质量,所以了解打开喉 咙将喉头稳定在歌唱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_、打开喉咙(一) 打开喉咙的意义打开喉咙的歌唱发声,演唱者会感觉到喉咙既有 向外扩张的力量,又有使喉结向下的力量。

著名世界 声乐大师贝吉先生说过:“喉咙不是往下压,而是喉咙 两侧的肌肉往下拉。

”所以,衡量一个歌者的喉咙是否 完全打开的标准,是要看他(她)的喉结是否保持在最 下面。

由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结构不同,女性在外观 上是看不见喉结的,但是用手却可以摸到的,在演唱 歌曲时,不论男女,他(她)的喉结往下拉都十分重要。

(二) 打开喉咙的训练既然打开喉咙是完美歌唱的必要前提,我们就要 针对这一环节进行训练,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 不断完善演唱的质量。

第一,最为简单而有效的练习途径就是打哈欠。

当 人们疲劳困倦打哈欠的时候,其鼻腔是处于开放状态 的。

口型收缩成拱形,小舌积极抬起平放,舌根和后咽壁拉开形成了一个空间,喉头正好处于深吸气的位置 上。

这一过程是完全符合科学的发声状态的。

但是需 要注意,“打哈欠”需要把握一个度,使其处在自己能 控制的范围内,否则会失去其训练意义。

第二,大笑和痛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

在大笑和 痛哭时,人的喉咙是处于打开的状态,日常生活中的 大笑爽朗而响亮,声音也很深长、很通透,这就是在无 意识下打开喉咙所产生的效果。

但是要注意,微笑和 嬉笑并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原因就是尺度不够,所以 必须是大笑。

打开喉咙的作用

打开喉咙的作用

打开喉咙的作用为什么众多声乐家们都会强调打开喉咙呢?打开喉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一、打开喉咙,深呼吸的支持才有可能吴其辉先生曾这样说:“要学好唱,首要的就是要打开喉咙。

喉咙开得比较好,位置才能上得去,共鸣位置比较好,这时呼吸才能下得来。

如果喉咙打不开,声音也出不来,气息下沉从何谈起,气再‘下沉’上面还堵着哩!”吴先生的这段话进一步地告诉我们,打开喉咙与呼吸和共鸣位置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打开喉咙以后对于深呼吸的积极作用。

前面我们曾讲过,歌唱的二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缺一不可的。

喉咙在歌唱发声这个乐器中,既是发声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打开了喉咙既是疏通了呼吸通道,也是建立起了发声通道:在歌唱的呼吸活动中,喉头如果僵硬紧张,气就只能吸到胸腔的两侧上端和前部。

吸气浅、气息的容量小,而且只能被胸腔所控制,不能发挥肋肌,腹肌和横膈膜协同控制气息的作用,所发出的声音逼紧、音色苍白无力。

所以,打开喉咙是获得良好的呼吸支持的必要前提。

许多在歌唱呼吸方面屡屡不得法者,一旦从打开喉咙的角度人手,问题便迎刃而解。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二、打开喉咙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共鸣管的作用我们曾谈过,喉咙是由软骨作支架,由肌肉和黏膜组成的管状体。

我们打开喉咙,主要是使喉、口、鼻整个咽腔形成一个适合发声共鸣的管道,我们称之为歌唱发声的共鸣管。

歌唱时音量的大小,音色的好坏,音域的宽窄与这个共鸣管连同头腔中的各个窦和胸腔所起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意大利声乐家巴拉说:“歌唱好比风吹旗杆,旗杆不动,旗帜哗哗飘扬。

”稳定的喉头就如“旗杆”牢固的根基一样,为了保持共鸣管长度不变,在深呼吸的支持下,由最下方的声带产生的基音在共鸣管内得以“哗哗飘扬”。

歌者便可由此获得最大的共鸣和音量,使得音色更加丰满、圆润。

这也是美声唱法与其他唱法在发声技法上的最大区别。

三、打开喉咙,是声带机能调节的重要保证打开喉咙不只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共鸣,也是使声带不受干扰地进行正常调节的保证。

“打开喉咙”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打开喉咙”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浅析“打开喉咙”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摘要:“打开喉咙”是众多声乐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打开喉咙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分析如何打开喉咙、打开喉咙的意义等问题进行总结,对于歌唱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深远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打开喉咙;关注;科学的声音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98-02一、打开喉咙的意义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在讲述歌唱方法中,对“打开喉咙”歌唱的重要性做过明确的阐述:“喉咙是声音发出时的必经之路,如果开的不够大而企图发出一个丰满而圆润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吸进之处,如果喉咙紧锁着,声音就只好去寻找另外的通路,要不就只有闷在里面。

”由此可见,在训练歌唱时,把喉咙打开,放下喉头并稳定在吸气的部位,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声带在正常情况下运动,并使声音得以正常发挥,进而更加轻松地驾驭作品,更加完美地演绎声乐作品,其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够科学地解决好打开喉咙的问题,使演唱者的生理状态更为健康,歌唱的艺术寿命得以延长。

实践表明,凡是能够自然流畅发出声音的歌唱者,他们的喉咙都是打开的,他们的喉结是稳定保持在下面的。

我的专业老师经常提到:“打开喉咙就是个‘宝’,凡是被人民认可的歌唱家都有这个‘宝’,帕瓦罗蒂就是最好的‘宝’。

”歌唱的最高境界在于追求歌唱时的轻松、自然和声音的美妙动人。

打开喉咙,是获得优美音色和声音上下贯通的保证。

”在声乐学习中,最常听到的就是“打开”,也就是打开喉咙,它是歌唱的关键所在。

所以打开喉咙对于每个歌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歌者的歌唱生涯。

对于一个民族的歌唱艺术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打开喉咙的方法在演唱过程中,喉结向下拉的力量以及喉咙四周由里向外扩张的力量非常重要。

我的专业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经常做这样的示范:用手指头弹向自己的喉部,听到有空洞的声音才算把喉咙打开并保持这个状态去发声才能获得最好的声音效果。

论打开喉咙、气息歌唱的重要性

论打开喉咙、气息歌唱的重要性

论打开喉咙、气息歌唱的重要性作者:刘夕萍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9期【摘要】打开喉咙、气息歌唱对演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阐述打开喉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气息歌唱,如何将正确的歌唱意识运用到歌曲演唱中,通过“打开喉咙、气息歌唱”的正确歌唱意识达到更好的演唱水平。

【关键词】打哈欠;气息歌唱;歌唱意识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071-01一、打开喉咙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一)“打开喉咙”是歌唱中的重要部分,是获得美好声音的关键因素。

在喉咙不打开的情况下歌唱声音容易发紧、发直、发僵,音色比较单调。

喉咙打开的歌唱能够获得优美、丰富、科学的声音,具有丰富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打开喉咙的歌唱与不打开喉咙的歌唱有质的区别。

(二)在歌唱时打开喉咙,通过建立通道能带动更多的发声器官协调参与歌唱,更好地发挥声音,轻松驾驭作品,更加完美地演绎声乐作品。

如果喉咙紧锁,就会导致演唱者用嗓过多,声音缺少流畅感。

(三)喉咙开的大小适度对演唱也有影响,喉咙开得过大或者过小都会给歌唱带来不利,甩掉喉头,以低气息为支持点,高位置说话的整体协同运动,在歌唱时喉咙打开,放下喉头,保持吸气的部位,通过气息的支持,共鸣腔体的打开,声音通畅得以正常发挥,进而更加轻松地驾驭作品。

二、打开喉咙的训练方法(一)“打哈欠”的方法。

体会“打哈欠”的感觉,将“打哈欠”的方法运用到演唱及发声时的吸气当中,通过打哈欠使喉头降低咽腔扩张。

例如,大家都有过打哈欠不想让发现的经历,你会闭着嘴巴打哈欠,不让哈欠打出来。

这种做法使得口腔状态非常饱满,腔体兴奋扩张,喉头自然下沉,软腭自然上抬,拉开了腔体的上下距离,使声音的共鸣通道宽敞而又通畅。

“打哈欠”的口腔状态就是“打开喉咙”的口腔状态,也就是歌唱时的状态。

(二)其他的训练方法。

一是体会吓一跳的感觉,人在受到惊吓时会做出倒吸一口凉气的动作,这种吓一跳的口腔状态就是打开喉咙的状态。

浅论打开喉咙在美声歌唱中的重要性

浅论打开喉咙在美声歌唱中的重要性

浅论打开喉咙在美声歌唱中的重要性作者:戈海涛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12期摘要:为了获得更加美好的音色,在歌唱中我们必须要打开喉咙,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气息,保证共鸣腔体的打开,做到各个换声区衔接统一。

关键词:打开喉咙美声歌唱重要性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030-03从生理上来看,声带位于喉内,所以这个能上下活动的“活塞”的一举一动会直接影响到声带和各器官协调运动的关系,影响到声音的质量,所以了解打开喉咙将喉头稳定在歌唱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打开喉咙(一)打开喉咙的意义打开喉咙的歌唱发声,演唱者会感觉到喉咙既有向外扩张的力量,又有使喉结向下的力量。

著名世界声乐大师贝吉先生说过:“喉咙不是往下压,而是喉咙两侧的肌肉往下拉。

”所以,衡量一个歌者的喉咙是否完全打开的标准,是要看他(她)的喉结是否保持在最下面。

由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结构不同,女性在外观上是看不见喉结的,但是用手却可以摸到的,在演唱歌曲时,不论男女,他(她)的喉结往下拉都十分重要。

(二)打开喉咙的训练既然打开喉咙是完美歌唱的必要前提,我们就要针对这一环节进行训练,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不断完善演唱的质量。

第一,最为简单而有效的练习途径就是打哈欠。

当人们疲劳困倦打哈欠的时候,其鼻腔是处于开放状态的。

口型收缩成拱形,小舌积极抬起平放,舌根和后咽壁拉开形成了一个空间,喉头正好处于深吸气的位置上。

这一过程是完全符合科学的发声状态的。

但是需要注意,“打哈欠”需要把握一个度,使其处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否则会失去其训练意义。

第二,大笑和痛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

在大笑和痛哭时,人的喉咙是处于打开的状态,日常生活中的大笑爽朗而响亮,声音也很深长、很通透,这就是在无意识下打开喉咙所产生的效果。

但是要注意,微笑和嬉笑并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原因就是尺度不够,所以必须是大笑。

而当人们在痛哭时,嗓音的音色会发生变化,声音变得宽了、厚了,嗓子发“紧”了,喉结的位置很低,但舌根并没有压下去,此时喉咙也是完全打开的。

[浅析声乐教学及歌唱发声的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学发声

[浅析声乐教学及歌唱发声的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学发声

[浅析声乐教学及歌唱发声的三要素] 儿童声乐教学发声摘要:声乐教学的目的是达到歌唱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自然与科学的相对统一和有效结合。

本文对声乐教学及歌唱发声的三要素(横膈膜的支持、完全打开的喉咙和充分的头腔共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声乐教学歌唱发声三要素一、打开喉咙是关键打开喉咙是歌唱的关键,所谓打开喉咙,就是要求在歌唱时将喉咙放松,不要把舌根缩到后面将喉咙堵住,要打开喉咽腔和口咽腔。

因此,在歌唱时要努力达到喉咙自里向外扩张。

同时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使喉结向下拉的力量。

由此可见,看一个歌唱者的喉咙是否打开了,首先要看他(她)的喉结是否保持在最下面,女生的喉结一般看不见,但并不是说女生不存在喉结的问题。

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贝基先生说过:“无论对男、女、高、低声部来讲,唱歌时喉结一定要下拉,此时喉结如能往下拉,同时声音越往上唱,那么共鸣焦点就越集中”。

若想把喉咙完全打开,首先要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觉。

入校时有的学生在唱到中低音区时,用大本嗓,高音捏着嗓子唱,发声时舌头僵硬,舌根用力,整个舌头向后缩顶住上口盖这种方法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要把舌头放下来,使舌头放平、放松,把舌头吐出来发声。

1.打哈欠是放松、放平的最佳状态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

所谓要把喉结保持在最低位置上,实际上是保持在打哈欠的位置上,按哈欠的位置去发音,因为打哈欠不但可以把喉结拉到最低的位置上,同时也可以将口腔里面完全打开,这也可以使舌头放松、放平。

2.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在教学中体会到,找到这个支点的途径是通过把喉结稳定在最低的位置上,从而使喉咙完全打开,而且有了这个点以后,可以得到气息最好的支持,进而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这样唱出的声音会使人感到通、松、亮。

3.借助于模仿打开喉咙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模仿教师打开喉咙的声音,结合歌唱发声的技巧,从感觉上进行模仿,学生练习的时间长了,也就懂得了应如何打开喉咙。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打开喉咙,歌唱时喉头放在相对稳定的较低的位置上,声音也较自然,基本上建立了正确的声音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打开喉咙”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作者:宋天宇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10期摘要:“打开喉咙”是众多声乐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打开喉咙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分析如何打开喉咙、打开喉咙的意义等问题进行总结,对于歌唱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深远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打开喉咙;关注;科学的声音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98-02一、打开喉咙的意义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在讲述歌唱方法中,对“打开喉咙”歌唱的重要性做过明确的阐述:“喉咙是声音发出时的必经之路,如果开的不够大而企图发出一个丰满而圆润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吸进之处,如果喉咙紧锁着,声音就只好去寻找另外的通路,要不就只有闷在里面。

”由此可见,在训练歌唱时,把喉咙打开,放下喉头并稳定在吸气的部位,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声带在正常情况下运动,并使声音得以正常发挥,进而更加轻松地驾驭作品,更加完美地演绎声乐作品,其重要意义还在于能够科学地解决好打开喉咙的问题,使演唱者的生理状态更为健康,歌唱的艺术寿命得以延长。

实践表明,凡是能够自然流畅发出声音的歌唱者,他们的喉咙都是打开的,他们的喉结是稳定保持在下面的。

我的专业老师经常提到:“打开喉咙就是个‘宝’,凡是被人民认可的歌唱家都有这个‘宝’,帕瓦罗蒂就是最好的‘宝’。

”歌唱的最高境界在于追求歌唱时的轻松、自然和声音的美妙动人。

打开喉咙,是获得优美音色和声音上下贯通的保证。

”在声乐学习中,最常听到的就是“打开”,也就是打开喉咙,它是歌唱的关键所在。

所以打开喉咙对于每个歌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他关系到歌者的歌唱生涯。

对于一个民族的歌唱艺术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打开喉咙的方法在演唱过程中,喉结向下拉的力量以及喉咙四周由里向外扩张的力量非常重要。

我的专业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经常做这样的示范:用手指头弹向自己的喉部,听到有空洞的声音才算把喉咙打开并保持这个状态去发声才能获得最好的声音效果。

所以正确打开喉咙的标志是把喉结放下来,放在深呼吸的位置上,感到颈部向四周有弹性地扩张,并在发声时要保持喉结下放的相对稳定和弹性。

但是有一些歌唱者为获得明亮、结实的声音或一味追求咬字清楚、声音靠前等,却不得要领、用力过大,造成牙关很紧,下巴僵硬,甚至喉、唇、舌部很紧张;有些人则错误地认为嘴张得越大喉咙就越开,其实不正确,强硬的张嘴会缩小咽腔的空间。

另有一些人错误地把喉咙理解成脖子,因此将脖子鼓得又粗又大,就以为打开了喉咙,其实脖子鼓大、脖筋胀起,肌肉很僵硬,不仅与打开喉咙毫无益处,而且唱起来又笨又累。

还有些人不恰当地追求宽、厚、大的声音效果,将舌头翘起来,实际上翘舌总带有喉音的色彩,造成喉咙打不开,舌根紧张。

还有一些人是胸部紧张,胸部紧张力量上顶的人常常伴随着喉结的上提,似乎用胸部将喉结顶上去似的。

喉结上提必然会使咽腔堵塞,因此要使胸部放松,使喉结的下方呈很松很空的状态。

如果只单纯地压喉结,忽视放松胸部,那么喉、胸之间将出现上顶和下压的紧张对峙,结果喉结不但难于放下,歌唱起来将比喉结上提时更加难受。

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和自己的一些体会我总结出了一些有助于打开喉咙的方法。

(1)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

有种办法能把喉咙打开,当你困了,一面讲话一面打哈欠,这时喉咙就打开了。

要防止打哈欠打得太过头了,那样会使声音太靠后从而不利于声音的流动。

当代伟大的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吉说:“打哈欠状态是打开喉咙的最好办法,嘴要与喉咙一起张开,最好后者张开得更大些,不要嘴张大,反而将喉咙关住了。

(2)找到胸部的支撑点有利于打开喉咙。

唱歌时声音是从咳的地方发出来的,声音是从两锁骨中间那里发出来的,声音要深,声音是从喉咙最底部发出来的。

”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曾在一次讲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良好的胸部支持有利于打开喉咙”,我的专业老师在课堂上也经常提到:“挂胸等于开喉,区分一位歌手是否专业关键就听他的声音是否有胸的支持,是否开喉。

”这都说明了胸部的支持对于打开喉咙的重要性。

(3)模仿嗓子宽的人歌唱有助于打开喉咙。

我在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就经常要求我做一个夸张的母音,我也受益匪浅,但是模仿嗓子宽的人去唱的同时不要模仿那人的音色,主要模仿他的技术。

做为技术无论对哪一个声部都是同一的要求。

(4)不张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咙打开。

(5)大笑和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

因为打开喉咙本身就是一个混假声的状态,所以会有一种哭泣的感觉。

(6)向后仰头常可以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

(7)瞬间“喝气”的训练方法。

人在受到惊吓时,紧张的神经系统会使腔体迅速扩张。

借助这种惊讶的瞬间向里“喝气”,就会感到咽部有凉爽感,喉头有种“向后撤”“向下沉”的感觉,它不但降低了喉头的位置,而且改善了咽喉的形态,这种突发性的扩张运动,可在瞬间把喉咙打开,此时的状态就是歌唱时的正确状态。

(8)“模仿”的训练方法。

声乐是音响的听觉艺术,学习声乐离不开具体的歌唱的音响,模仿是肯定的。

模仿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听觉,能够清楚地分辨声音色彩的优劣。

在模仿中,发声器官就能凭借听觉的音响信号做出迅速反应,这种由听觉指挥生理的条件反射,可以下意识地调节发声状态。

如模仿很多动物像牛、驴或狗的“叫声”等,都能使咽喉等共鸣器官处于兴奋扩张的状态,此时的喉咙便是打开的。

通过模仿来领会与体验声乐理论中所阐述的科学方法,掌握其要领,不断练习,就能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9)在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元音字母“a、e、i、o、u”中,发“u”音的时候,喉结是最稳定地停在下面的,丝毫没有压迫的感觉,气息是通畅的,咽腔也是完全打开的,感觉好像是在吹拂地面上的尘土似的。

唱“u”音的时候要感觉不挂声带地往人中处唱,这样练习不久之后,声音就会流畅集中。

开始练习的时候不要怕声音暗,要尽可能地空开,只要喉咙是打开的,不久就得到明亮集中的声音。

要感觉声音是响出来的,你就成功了。

还有一种感觉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当喉咙完全打开时,歌者在歌唱时会感到喉咙似乎不复存在了,只有气息的支持和响亮的面罩共鸣是歌者能明显感觉得到的。

用贝基的话来说就是“歌唱时只有横膈膜和面罩发生接触”。

就是说,完全打开的喉咙似乎是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声音在这里不会受阻,而是送进了上面的面罩,这虽然是一种感觉和想象,但似乎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感觉是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都认可,并非常强调的,所以歌者要有这种感觉,喉咙才是完全打开的。

打开喉咙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每个声区都要把喉咙打开的,如果在低声去我们也要把喉咙打开就会造成声音暗淡,不集中,也会多费不少的力气,同时声音也不会富有情感的表现力了。

更需要注意的是开喉不能过大,否则就会出现气多声少的现象。

由于发声时,只有大量气息涌出,缺乏声带挡气的力量,使气息的呼出与声带向下挡气的力量失去平衡,气流迅速跑掉,从而造成声音虚漏,音色暗淡苍老,歌唱时会感到气息不够用,不能完整地唱完一个乐句。

而开喉过小,就会出现声多气少的现象。

由于气吸得浅而少,声音得不到气息的支持,发音靠喉咙支撑用劲,声带闭得过紧,发出的声音扁平尖亮、生硬苍白、缺乏共鸣,这种捏着喉咙歌唱的毛病是因为不懂得开喉引起的。

长期这样发声,会因声带及喉部肌肉用力过多而引起声带充血、水肿,而导致严重声带疾病。

三、打开喉咙的好处1、打开喉咙有助于腔体的共鸣。

打开喉咙的时候,喉器是自然放下的。

这个位置不高也不低,使喉器的腔大了,共鸣也就大了,歌唱的共鸣一部分就产生于这里。

2、打开喉咙有助于声区的统一。

声区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用一种状态,唱出音色统一的两个八度,或更宽的音域。

所以声区的统一,一定要依靠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没有“坎儿”,没有痕迹,做到真正的统一。

这与打开喉咙密不可分。

3、打开喉咙有助于正确地发声吐字。

在歌唱发声中,要求喉咙打开的状态必须稳定,而吐字时又要求口腔吐字器官的灵活,这就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那就要通过训练使歌唱者具备“两张嘴”:一张是吐字的嘴-口腔的前半部,即唇、齿、舌等;另一张是发声的嘴-口腔的后半部,即喉咙。

吐字的嘴要灵活,发声的嘴要稳定。

4、打开喉咙易于气息的支持打开喉咙与深呼吸是同时发生的。

只有充分打开喉咙,气息才能完全吸进来,下到深的位置,便于保存并在唱时给予支持的力量。

但需要强调的是开喉的尺度一定要调节好,否则就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问题。

5、打开喉咙有助于嗓音的持久。

在歌唱活动中,若喉咙不能正确打开,声音就得不到扩大和美化,丰富、悦耳的共鸣则无法产生。

6、打开喉咙有助提高声音位置。

如果做两个相反的示范,一个是打开喉咙的,一个是不打开喉咙的,我们会明显的听到两个声音的位置大不一样,前者的位置会在口腔里甚至会倒在喉咙里,而后者的位置明显会高于这个位置,正是我的专业老师经常强调的“鼻子后面,眼睛下面”的位置,也就是会很自然的进入面罩区域内。

7、打开喉咙有助于增强声音的威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1]韩鸿鹰.莫扎特.东方出版社.2001版.[2]刘小龙.你好,莫扎特.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版.[3]赵梅伯.唱歌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版.[4]喻宣萱.喻宣萱声乐艺术.华乐出版社.2004版.[5]潘乃宪.声乐实用指导.中国人民出版社.[6]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