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
歌唱呼吸的训练

高音拉马里 ・ 尔皮曾经直言说 :锁骨 式呼 吸就等于是某 福 “ 种摧残歌唱者的方法 ” 然而 , 。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珍妮 ・ 林德
所使用的就是这种 “ 摧残” 歌唱者的方法而饮誉 当时的国际 舞台。实际上 , 她不仅使用锁骨 , 还发挥了横膈膜周边的机
后 , 体放松 , 身 吸气 。 放松 的身 体对 于饱满 的呼吸是先决条
意大利传 统声乐 谚语说道 :歌唱 的艺 术就是研 究呼 “ 吸” 。谚语揭示了呼吸在歌 唱艺术中的重要性 , 呼吸是人们 在进行歌I I N ̄I 练时最先遇到的问题 。耍学会歌 唱首先就要 学会 呼吸 。 歌唱的过程就是歌 手将 自己的肺 陕速或徐缓地 、 温柔 或强烈地充满和吐 光的过程 。正确的呼吸是科学发声 的良好开端 . 反之 . 不正确的呼吸是导致声音失败的主要原
件之一。
一
膈膜 , 借助肋骨保持气息 。 不过 当她找到了“ ” 更适合她的呼
吸方法”后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她曾使用了二 十五年 的胸 式呼吸方法 。 第三种是用横膈膜 来调节呼吸的方法 , 亦即通 常所称的胸——横膈膜 式呼吸 。这种呼吸方法 的优点是 吸 气多 . 换气 快 . 息大小 和压力变化 自如 , 气 故为歌唱家们所 采用。为古典声乐学派的创建起过 巨大贡献 的 M ・ 加尔 西 亚就是这种呼 吸方法的倡导 者 , 他有着 7 5年以上的教学实 验实践 , 从生理的角度 出发他认为 : 由于肺是贮存空气的地 方, 而肺的扩张程度与吸气的量成正比。 的扩张有以下两 肺 种可 能 : 、 一 自上 而下的 , 这是 由于横膈膜 的下降 引起 的 。 二、 向两侧的 , 这是 由于肋骨的张开而形成的 。为了使气息
、
气息通过充分打开的喉咙进入肺部 ,有两个方 向 : 第 竖的方向 , 气息往下走 , 横膈膜下降 。 第二 、 横的方向 。 气
歌唱教学中的呼吸

和 强弱 、速 度的快慢 、高潮的表现 等就不 能演唱好 。发 声所要求 的 气息 ,是在 呼气时才 能进行发声 , 吸气并 没有直接 的发 声联系 。 和
我 们知道 , 气和呼气 是由不 同的肌 肉组织 来完成的 , 唱歌时 , 吸 在 会出现 各种 各样的情 况。常见 的有些学生 唱长音时总是 唱不够拍 ,
管、咽喉由鼻、口呼出。那么气又怎能跑到肺部以下的胃部和腹部
里 去呢 ,这 实际上是气 息本身 的感 觉了 ,而是 控制气息的那些肌能 组织的劳动感觉了 ( 如横 隔肌、腹肌等 ) 。
3 控 制 机 能
吸 气时 ,胃部 周围隆起 ,呼气 时逐渐缩小 ,这是 自然状态 ,不
2 01(3 0 , ) 0
( 收稿 日期 :2 1 — 2 0 0 0 0 — 2)
这 里所说的深 呼吸 ,要深 到哪里才算 深呢?初步要求气往 下沉 到心 窝 ,胃部 周围有膨胀感 ( 即所谓 的中丹田 ),又好像是 由 胃部 周围 的膨 胀来进 行呼吸的 。大 家知道 ,储 气的器官是肺吸气 ,是由 0 6( ) o 鼻 、 口、咽喉 。通过气 管 、支气 管进 入肺 部 ,再通 过支 气管 、气 2 0 , 4
浅谈如何在戏剧声乐教学中正确运用呼吸

要: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 , 发声是和气息分不开 的, 故有“ 气者音之 帅” 之说 。因此 声音的 高低 强弱 , 音质的
好坏以至感情的表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都和 气息的运用有着密切 的关系, 以, 所 掌握 好的呼吸方 法是舞 台语 言基本功的一个重要环
关键词 : 戏剧 声乐; 气息; 训练 中图分类号 :6 3 8 G 2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8— 74 20 ) 1— 14— 2 10 6 1 (0 9 1 0 1 0
在舞 台语 言基本功 训练 中 , 音训练是 整个 训练 的基 嗓 础 。为 了更好地 进行嗓 音训练 , 借 台词 课上 的气 息训 仅凭 练是不够的。戏剧表演中的戏剧声乐课是我们学院戏剧 表 演专业 的核 心基 础 课 之一 。所 谓 “ 础 ” 既 为 主体 存 基 , 在 , 又赖于它 而 屹立 。故 此 , 剧 声乐 教 学 中 的呼 吸 主体 戏
一
化都与气 息有着密 切 的关 系 , 它不但直 接支配 着声音 的变 化起伏 , 也完全表现在人物喜怒哀乐的情绪上 , 内在感情 是透过 高度技巧 的呼吸 而表达 出来 的。因此 , 要达到这 样 的语言 声音造 型 , 离不开 气息 的运用 。 绝对
二、 怎样 正确运 用呼 吸
、
呼吸训练 的 目的
在戏剧声乐课上, 如何做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 方法 呢?其 实 , 台上说 话 和 唱歌 时 运用 的 呼吸 , 舞 在某 种 程度上有其相同的特点都是靠胸部、 腹部( 小腹 )横膈膜 、 ( 膈肌 )腰部( 、 腰束肌) 及两肋 的作用来完成 的。这种呼 吸方式也就 是我们 通常所说 的胸 、 腹腔 和两肋联 合 的呼吸 方法 。它 的好处是 : 易吸得 很深 , 容 离声带 的距离 较远 , 易 于保持和控制并具有较好的弹性 , 能使声音传远和富有表
声乐教学中呼吸运用技巧分析

关 键 词 :呼 吸 ;声 乐教 学 ;技 巧
一、ຫໍສະໝຸດ 呼 吸对于 音乐 歌唱 的重要 作 用
l 、呼 吸 运动 是 音 乐产 生 的 动 力源 泉 。学过 物 理 学 的人 都 知 道 ,声音 的的产 生 是 由于振 动 ,物 体 的振动 引起 声波 的产 生 ,声 波又 引起 周 围空 气 的振动 ,于是 产 生 了声音 。振动 的 不 同大小 引 起 声 波 的 长短 不 同 ,进 而 生 产 的 空气 振 动 也 不 同 , 由此 发 出的 声音 也或 大 或大 。唱歌 的动 力源 泉就 是 呼 吸 ,对 于 呼 吸的 控制 就 能控 制 声音 。在 唱歌 的过 程 中都 讲求 深 厚 的气 息 ,稳 定的 喉头 位 置 ,呼吸 中肌 肉伸缩 的协 调 ,只 有控 制好 这 些 因素才 能产 生优 美 的声 乐 。对 呼吸 控制 的好 坏 直接 影 响着 歌 唱中 声 音的质 量 ,所 以 对于 演唱 者 而言 掌握 一套 科 学合 理 的呼 吸方 法就 成 为 了歌 唱 的根 本 。 而广 大声 乐 教 职 人 员在 教学 中更 应 该 具 有 针 对 性 的 进 行 研 究 、探 讨 ,教育 和 引导学 生进 行呼 吸技 巧 的训练 。 2 、歌 唱 中呼 吸 的三 种 类 型 。 由于 呼 吸对 于 声 乐 的影 响 , 人 们往 往将 呼 吸分 为三 种类 型 :上 胸呼 吸 、腹 部 呼吸 、胸腹 联 合 呼 吸 ,每周 类 型的控 制 都会 产 生不 同类 型 的音 声 。在演 唱 中 需要 根 据歌 曲 的不 同综 合 运用 ,今 年 来 随着 与 世 界 的 接 轨 , 中 外 文 艺 界的广 泛 交流 , 国外 的一 些先 进 的声 乐理 论 的传 人 ,胸腹 联 合 呼 吸被越 来越 多的人 认 为是 最 为科 学合 理 ,也 最为 合乎 人体 发 声规 律 的 ,所 以在 教学 中 一般 都会 被 列为 重点 内容 。它强 调 的是 呼 吸 器 官 的整 体运 动 ,是胸 腔 、 隔膜 、腹 部 同时控 制 协调 的整 体 性运 动 , 不是 片面 强调 某 一方 面 的单 向运 动 ,所 以它 更能 有效 地 为气 息的运 用 留有 余地 ,对 力度 的变化 控制 更 加 的有 效 ,进而 对 扩展 音域 ,统一音 区 ,产 生共鸣 都有 显著 地作 用 。
声乐气息教案

声乐气息教案教案标题:声乐气息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声乐中气息的重要性及正确运用气息的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习惯,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培养学生对声乐气息控制的敏感度,以便在演唱中自如地运用。
教学准备:1. 录音设备和扬声器2. 演唱录音或视频素材3. 气息控制练习材料,如气息扩展和收缩练习等4. 空气感知器材,如气球或吹气球等5.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专业声乐演唱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声乐中气息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演唱中,气息对声音有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正确的气息控制对于好的演唱至关重要?讲解(10分钟):1. 解释声乐中气息的概念和作用,包括支撑声音、调节音量和稳定声音等。
2. 介绍正确的呼吸方式,包括腹式呼吸和侧腹呼吸,并演示给学生看。
实践(20分钟):1. 进行气息扩展练习:让学生坐或站直,放松身体,通过深呼吸将气息充分扩展到腹部,然后缓慢呼气。
重复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腹部的运动和气息的流动。
2. 进行气息收缩练习:让学生坐或站直,放松身体,通过缓慢呼气将气息收缩到腹部,然后再缓慢吸气。
重复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腹部的收缩和气息的控制。
3. 使用空气感知器材进行练习:让学生吹气球或吹口哨等活动,以增强他们对气息流动的感知和控制能力。
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或曲目,并结合之前学习的气息控制技巧进行演唱练习。
2. 让学生相互进行表演和评价,鼓励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进步和困惑。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强调正确的气息控制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练习中持续加强气息训练。
扩展练习:1. 鼓励学生进行日常的气息训练,如定期进行气息扩展和收缩练习。
2. 推荐学生参加声乐课程或参加合唱团等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声乐气息的控制能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气息扩展和收缩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呼吸方式和身体的放松程度。
美声演唱中气息训练的方法

美声演唱中气息训练的方法(一)对于呼吸器官的控制训练在学习美声唱法的过程中,加强对呼吸器官的训练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对相应器官的控制训练主要是在学习吸气及呼气的正确方法上。
所以,我们要重点掌握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器官的控制力,即通过基础训练教导学生们掌握在美声演唱过程中正确的呼气、吸气方式,从而完成高质量的美声演唱。
在吸气训练中,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们克服内心的紧张,使其能够在各个器官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游刃有余的进行,气体由嘴鼻吸入,在深吸至胸肺部位,此时会感受到两肋、背部以及脊柱等都有明显的扩张与压迫感,同时获得一定的支持力。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学习者不同的生理特征,对气息练习的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其身体的气息控制方式,在反复的学习中掌握富有弹性的呼吸,以此来掌握美声演唱中科学专业而又适应自身的吸气方法。
在呼气训练中,主要是依靠横膈膜的作用,气体由鼻子呼出,呼气时如果感受到相关器官的完全放松,应该意识到此时就是最佳的呼气位置,要牢记并反复练习。
1初学者呼气练习时,不仅要牢记最佳呼气位置,还应保证呼气时的平稳、匀速,教学者要积极帮助初学者解决呼气时诸如漏气等问题。
美声唱法的学习者只有不断练习呼吸这一基本功,才能在演唱时具有灵活可控的气息,从而完成演唱。
(二)对于气息支点的控制训练美声乐曲的声乐内涵和艺术价值是全然不同的,这主要是通过乐曲中或高或低,或快或慢的曲调来体现的,乐曲时而紧张时而舒缓的节奏对演唱者的基本功是不小的考验。
这样就使得在美声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们对于气息的操纵力,只有娴熟的运用气息,精准的找到气息“支点”,在演唱时才不会出现气息不足、漏气等的现象2。
美声这种演唱形式中为关键的就是找到气息支点,在支点的有效支撑是音色多变的基础,这样在面对多种音区的乐曲演唱时,才能使用丰富的演唱技巧来完成演唱。
然而不同的技巧会对应不同的支点位置,这对演唱者的腹部、横膈膜之间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腹压训练对小腹力量的锻炼是十分必要,同时能是横膈膜获得保持力。
歌唱呼吸训练

歌唱的呼吸训练摘要:声乐教学是通过一定量的声乐训练让学生掌握声乐演唱技巧,以期能较完美表现声乐作品的内涵,准确诠释作品意境。
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有着良好的声乐演唱技巧,而好的技巧除了与人的文化涵养,生活阅历(社会经历)等息息相关外,更多的是依赖于发声时的呼吸,因而,歌唱的呼吸训练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歌唱;呼吸;训练在歌唱发声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声音是由于呼吸对声带的支持作用而发出来的,“气由声也。
声由气也。
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
”(清·王德晖、徐沅澈《顾误录》)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凡是歌唱演员都十分注重呼吸的训练,下面我就自己平时声乐教学浅谈有关呼吸训练的几个问题。
一、呼吸的支持呼吸是维持生命的本能现象。
但是歌唱的呼吸与生活的呼吸不同,歌唱的呼吸比生活的呼吸变化要多,比说话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长。
歌唱的呼吸随着乐句的长短,根据情绪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运用呼吸。
因此,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呼吸,而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
在练习时,要求学生站得挺拔(胸部舒展。
而不是僵硬),其他部位保持相对松弛,嘴微张开、口鼻同时舒展吸气,让气流通过口喉进入到肺底部;随着肺部的逐渐扩张,感觉到横膈膜明显的下降,由于横膈膜的下降促使膈肌以下的各部分向下运动;这时小腹在原有基础上相应拉紧(但不能僵硬),由于上下两股相反运动的力量使两肋及腰部产生扩张,保持吸气扩张状态不动,可以明显感觉到在腰夹与小腹之间有一股抗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气沉丹田”。
不过,初学者难以感受到这点。
记得有个学生初上课时,很紧张,很显然他找不到支点,我根据他的状况,换了下面几种方法试试:一是身体放松很舒服地坐在椅子角上,两腿分开,两胳膊肘放在膝盖上,这时吸气,会感觉到吸的深度和力量是在腰围、后背、后腰等部位,并都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深呼吸的部位,也是我们所要的呼吸的支点。
二是弯腰90度,两臂放松自然下垂,两脚略分开,要站稳,这时吸入呼吸很自然地吸到腰的周围、后背及后腰膨胀,这样支点也容易找到了。
儿童声乐学习入门教学方法优秀4篇

儿童声乐学习入门教学方法优秀4篇儿童声乐学习入门教学方法篇一一、呼吸训练: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
歌唱呼吸是要根据乐曲的长短、强弱、快慢、感情的表达而安排吸入和呼出的量,并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这与无意识的说话呼吸显然不同。
(一)、呼吸要领:1、姿势:练声前,要开胸、立腰、松肩,切勿胸腔憋气,一般要求站立练声。
坐着练声时,后背要离开座椅靠背,上身挺直,只坐椅凳的三分之一,正襟危坐,全身放松。
2、深吸气:两手叉腰,口鼻张开,作深呼吸。
手要感觉到腰腹部有向外的张力,胃部以下有下坠感,气沉丹田。
3、急吸气:眉毛上扬,眼睛睁大,鼻孔张开,开口急吸,作惊恐状。
腹腔有抬的感觉,同时还有个对抗点,横膈膜向下抻,腹腔及腰带周围有酸胀感。
(二)、训练方法:1、慢吸慢呼:两手叉腰,口鼻张开,作深呼吸后控制一下,然后通过齿尖隙“丝丝”徐徐放气,越慢越长越好,坚持到快没气时,一下将余气放掉。
练习的要点是学会对气息的控制。
长期训练可使徐徐放气时间越来越长。
2、快吸慢呼:作惊吓状,口鼻张开,急吸后控制一下,然后通过齿尖隙“丝丝”徐徐放气,方法如上。
3、快吸快呼:短促时间内快吸快呼,有跑步后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俗称“狗喘气”。
长期坚持训练可以取得急促换气,轻松自如,不露痕迹的效果。
4、循环呼吸:在合唱延长拍时,若气息调整不足,要求合唱团员互相错开换气时间,不露痕迹的偷换口气。
(三)、注意事项:1、注意换气的部位:一首歌曲在何处换气,如何换气是表现歌曲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听从指挥的指导,标注好换气位置。
2、学会气息的均衡利用:发声的大小在于“力度”而不在于“音量”。
有控制的发声,才能做到“强而不骄,弱而不虚”。
3、掌握音调的力度:一首歌曲内有强、有弱、有软起、有硬起,有渐强、有渐弱等等,掌握歌曲的表现力是要靠气息的运用。
二、发声训练:(一)、发声要领:1、打开口腔,作打呵欠动作,重点体会打哈欠时的吸气感,后喉头应有点凉意,这是发声时发出气息的正确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学
生来说,正确的气息是学好声乐的基础。本文针对呼吸训练的具体
教学方法,分别讲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训练的时应该注意
的具体事项。
关键词:声乐 呼吸训练 气息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44
在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是学习歌唱的
一门必修课。通过对学习者的正确的呼吸方式以及发声等进行调整
和训练使之能够达到自然呼气的呼吸效果。
1 呼吸训练的作用
声乐教学离不开呼吸训练。在我国古书中就有关于呼吸和声乐教学
的关系。古书中提到要想学习好歌唱,必须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
更有古书提到“气者,音之帅也”可见在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自
古就被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呼吸是歌唱的源动力,只有歌唱者正确
自然的呼吸才能发出优美的歌声。
在歌唱过程中的呼吸和平时所说的呼吸是不同的,在这里,呼吸是
需要进过训练的,呼吸是歌者通过正确的控制方法让呼吸成为发声
的一个工具,通过对声乐的领悟使得呼吸过程有一定的长度,并且
能够用呼吸器官来控制发音。这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只有保证
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娴熟的呼吸技巧才能够保证声音的质量。因此
如何控制好呼吸是每一个歌唱者必须重点研究的内容。
2 呼吸训练的姿势训练
为了保证唱歌时歌者的身心保持放松,在唱歌时必须保证有正确的
姿势。在唱歌时要求歌唱者能够有将自己的精神绷紧,站直,不能
有松懈。但是要歌者保持紧张但并不是要求其姿势僵硬。即:松但
不懈怠,绷紧但并不僵硬。训练过程开始前,要做好准备动作,即:
头部、双肩、后背以及臀部都要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身体放松,两
臂自然垂放在身体的两侧。在做松肩或者是挺胸动作时要始终将脊
椎作为支撑点,头、胸以及骨盆的重心都需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之上。
在训练时应该将小腹、后腰、脖子以及后背等当作蓄势部位,即:
将丹田作为一个能够托住气息的托盘,气沉丹田(小腹),然后将
双腿略微分开,两肩靠墙,双臂自然下垂。此时应该保持眼睛平视,
头部保持与视线平行。训练者面带微笑,保持面部表情自然放松,
下巴不得前倾,但必须能够有活动的空间,维持这样的姿势后就可
以开始进行呼吸训练了。
3 呼吸方法
呼吸训练讲究的是慢、自然。在训练正式开始后,训练者需要先慢
慢吸入一口气,缓慢地让肺部处于半满状态,然后将气息用嘴缓慢
地吐出。这个动作要求反复进行,并且动作进行的频率要不断变大。
几个动作完成后就会感觉到胸骨的下方有一种微微颤抖的感觉,这
就是无声呼吸的方法之一。这个方法能够让训练者不上抬双肩就能
够将喉咙、两肩以及胸部都放松下来。叹气时,嘴要保持自然的张
开姿势,叹气结束再开始吸气,并且吸气要紧跟着叹气。吸气时训
练者能够感觉到气息呈现一个抛物线的形状从鼻子到口腔再到上
颚最后到横膈膜的位置。让人有一种气息倒灌的感觉,这是一种高
位置的吸气状态,在歌唱时按照这种状态去唱就能够达到高位置与
深气息成为一个整体的声音。
正确的吸气时训练者能够感觉到肋骨有一种向两侧扩张的感觉仿
佛是鸟张开的翅膀,而且能够感到胸骨是起着支撑作用的。随着横
膈膜的下降,腰围也逐渐向四周扩张,气息就被控制在两肋,保持
着吸气的状态。这样反复的训练,最后训练者就能够达到使用小腹
代替鼻子以及空腔进行吸气的状态。
用气息来控制音量使得歌唱者能够有好的嗓音。具体过程是这样
的:用鼻子缓慢地吸气直到肺的后部和底部充满气息。气息进入到
颈部时应该使之能够保持几秒然后再将气息呼出。如此反复训练,
就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音量。为了能够让吸入的气息长时间的存
在,歌唱者在运气时应该有这样的感觉,仿佛气息在自己的身体里
进行循环,训练者应该用舌尖抵住下齿背,紧闭门齿,嘴唇张开,
发出“s”音进行练习。双手放于腹、腰间就能够感受到气体在体
内进行均匀细长的流动并缓慢呼出。这种气息的循环只是一种内在
的感觉,利用这样的感觉就能够有效地对气息进行控制。与此同时,
训练者要注意体会呼气和吸气肌肉群的对抗感。
4 在歌唱中的呼吸训练要点
首先,歌唱者在训练前要先对歌唱气息的走向了解清楚,让自己能
够呼吸自然,气沉丹田。下面介绍几种运作气息的要点。
4.1 胸腔共鸣
为了发挥胸前共鸣的作用效果,歌唱者应该身体保持自然站立的姿
态,然后将胸部微微抬起,这样能够使气息顺利的下沉。这样的训
练姿势也能够起到缓解喉部以及舌头等的紧张僵硬状态,更容易达
到胸腔共鸣的效果。
4.2 身心放松和协调
为了使歌唱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演出,在演唱时应该抬头挺
胸,把自己的两脚微微分开,两眼平视前方,全身完全放松,保证
顺畅的呼吸。吸气时要缓慢柔和,学会将腰部、胸部以及腹部的力
量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让演唱者精神饱满情绪高涨。
4.3 气息走向的调整
在唱高音时,为了解除唱高音带来的紧张心理,歌唱者应该尽量不
让喉头提起,并且心态要平稳。在唱中低音时,歌唱者要保持腰腹
部位的支撑力度,让气息下沉。在高音和中低音区处,腰腹部的支
撑力是不可以发生变化的。
4.4 呼吸方法的正确运用
在歌唱开始前,应该做到少吸气。最好一句话吸一次气,如果做不
到,那么尽量少吸气,一个乐句中间只能吸一次气。为了保证演唱
的顺利进行,防止在演唱过程中出现记错或者忘词等现象,歌唱开
始前精神应该高度集中,不要乱想与歌唱无关的事情。并且在歌唱
过程中也尽量少安排动作或者肢体语言。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微微
分开,两眼平视前方,尽量使自己的身体重心上移。口鼻一起呼吸,
发出声音时缓慢提气,并且气息尽量的小。
4.5 保持叹气状态进行演唱
在练习歌唱过程中,歌唱者经常会出现憋气现象,这是因为气息不
够用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演唱时要保持叹气和放松的状
态。叹气就是为了把气息放下来,演唱时,气息就能够不断的流入
胸腹中,这时歌唱者仿佛能感觉到气息是绕过了舌头通过咽腔,声
音和气息就混合在了一起。这样气息顺畅了,声音就顺畅了。
5 结语
声乐教学中不仅仅需要进行呼吸训练,还有其他技巧上的训练。这
些训练技巧要相互结合,希望上述对呼吸训练的详细要点分析能够
给教学者提供一点帮助,帮助学生提高歌唱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伟平.刍议高师声乐教学的几个环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
报,2013,(1):36-37.
[2]高波.提高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新途径[j].中国科技博览,
2012,(3):33.
[3]徐静平.长笛演奏中的呼吸训练[j].音乐探索,2012,(3):77.
作者简介:邹丽玉(1985-),女,广东龙川人,本科,中学二级教
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学,河源市龙川县教师进修学校,广东龙川
5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