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的定位方式
腰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及深度的判断

腰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及深度的判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杜心如一、何时需进行椎弓根螺钉判断1、术中指导操作2、术后评估3、随访二、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判断1、术中拍片:侧位---必须,正位可以选用2、术中C形臂透视3、术后腰椎正、侧位片--- 必须4、术后 CT 及三维重建--- 可以选用5、MRI一般不单纯用于评估螺钉6、术中需要判定的内容植入椎弓根螺钉的腰椎节段螺钉是否与腰椎上终板平行螺钉深度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上、下切迹)左右侧螺钉是否对称上下螺钉是否平行是否在一条线上7、术后需要判定的内容除印证术中判断指标外,还要重点在正位片上判断:内固定系统位置对称上下钉尾长度生理弯曲8、随访需要判定的内容除与术后内容进行对比外,还要注意:有无螺钉松动断裂、切割、拔出有无内固定系统螺帽松动、脱落矫正有无丢失三、术中如何进行判定一般先使用定位导针也可以用克氏针、斯氏针最好两侧用不同形状的导针注意去掉拉钩等造成阴影的物品两侧用不同形状的导针植入导针后术中C形臂透视,注意:减少钉道内出血可用骨蜡临时封闭钉道口拔除导针拧入椎弓根螺钉再次C形臂透视1、腰椎侧位片判断椎弓根螺钉深度的基础及应用CT虽然准确但术中不能用腰椎侧位片最实用其中螺钉深度最难判断:因为腰椎椎体是椭圆形,侧位片显示的椎体前缘是椎体最前方的前缘。
即使螺钉已穿出椎体前缘,腰椎侧位片仍显示钉尖在椎体内的错觉2、针对此问题进行X线解剖学观察31套腰椎标本(315个椎弓根)用1mm直径的软钢丝紧紧缠绕椎弓根最狭窄处的皮质在人字嵴顶点,打一骨孔,将克氏针尾端向外倾斜5°~15°,沿椎弓根长轴钻入椎体至前缘皮质,退出克氏针,置入18号直钢丝段拍摄正、侧位片及各个腰椎的横断面X线片观察椎弓根显影与钢丝圈显影的关系直钢丝段与钢丝圈及椎弓根的关系直钢丝与矢状面的角度及其与椎弓根中心及四周骨皮质的关系3、针对此问题进行X线解剖学观察腰椎横断面X线片拍摄示意图腰椎冠状位X线片单一图观察标本排列后拍摄X光片进钉深度比例X线侧位片测螺钉长度4、正位片放射解剖学结果L1~L3椎弓根四周皮质均能显影且在钢丝圈显影之内L4、L5外侧骨皮质未见显影钢丝段位于椎弓根内,呈一短斜的线段5、正位片放射解剖学结果螺钉钉道位于椎弓根中心钢丝前端的投影位于椎体前皮质影之后进钉深度最大比率L1-L5为(85-90)%6、结论螺钉在椎体内占前后径85%即为最大深度超过此值预示螺钉已穿出椎体如果螺钉尖端已达侧位片显示的椎体前缘,则肯定已穿出椎体,说明螺钉太长,应更换较短螺钉7、腰椎正位片判断椎弓根显影部位是其最狭窄的中间处实际上由于椎弓根轴线并非是矢状位,而是与正中矢状位呈15度夹角,在正位片上椎弓根横径只能近似其实际值。
椎弓根螺钉的定位方式

齿突凹
前结节 横突孔
第1颈椎呈环状
前弓
—寰椎
•前弓 •后弓
上关节凹
•侧块 •齿关节凹(齿突凹)
椎孔
2019•/椎7/16动脉沟
后弓
椎动脉沟
后结节
8
第2颈椎有齿突 —枢椎
第7颈椎棘突长 —隆椎
2019/7/16
上关节面 横突孔
椎孔
齿突
椎弓 棘突
上关节突 横突
椎体钩 椎体
下关节突
棘突
椎弓根
9
二、胸椎
颈椎进钉角度 C2 内倾20-25 上倾10-15。 C3-C6 内倾40-45。水平面与上下终板平行 C7 内倾30-40。水平面与上下终板平行
颈椎选螺钉 C1~C5需螺钉直径3.5mm, 深度20mm螺钉
2019/7/16
28
2019/7/16
29
2019/7/16
30
2019/7/16
(7)郑祖根等提出腰椎定位点为横突中心线与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纵向连线的交 点。
(8)陈耀然则提出,L1-L3椎弓根进钉点以相应椎骨上关节突外下线交点之下外 1mm处为进钉标志。
李志军等则将进钉点确定为枢椎横突下缘水平线与关节突的 中外1/4垂线的交点处。
枢椎椎弓根的高度或宽度小于5mm,则建议改为侧块螺钉 固定。
2019/7/16
24
枢椎椎弓根钉置入法
2019/7/16
25
下颈椎进针方向示意图
2019/7/16
26
下颈椎
目前进针方法主要有:Abumi法、解剖标志定位法、计算机辅 助成像定位法等。
闫德强等发现上下关节突间侧凹、关节突后平面为下颈椎定 位标志。垂直于关节突后平面的椎弓后上缘高度水平线与上
腰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不同定位方法的比较

生 物 骨 科 材 料 与 临 床 研 究
O RTHO PAEDIC BIOMECHANICS M ATERIALS AND C LINICAL STUDY
2012年 08月 第 9卷 第 4期
腰 椎 弓 根 螺 钉 进 钉 点 不 同 定 位 方 法 的 比 较
总之 ,改 良四象 限定位 法作 为 腰椎 弓根 螺钉进 钉 点 ,要优 于 目 下转第 64页
生 物 骨 科 材 料 与 临 床 研 究
0 RTHOPAEDIC BIOMECHANICS M ATERIALS AND CLINICAL STUDY
2012年 08月 第 9卷 第 4期
根据 疾病 的类 型和 神经 损伤 情况 进 行相应 的激 素 ,脱 水 ,抗 感 染等治疗 ,对无 神经 损伤 或轻 中度 神经 损伤 患者 术后 3周 进行康 复 锻炼 。术 后患者 均行 腰椎 正侧 位 x 片 ,CT 或 MRJ检查 ,观 察螺
作者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河 南 濮 阳 457003
齐志远 丁敬沛 陈 秀民 姜志圣
经椎 弓根 内固定 术是 目前最 常用 的后 路脊 柱 固定方 法 ,内固定 术 成败 的关键 是 螺钉 能否准 确地 经椎 弓根 到达 椎体 。因此 从后 路正 确 地找 到椎 弓根 标志 ,进 而确 定椎 弓根 螺钉地 入 点及 进钉方 向极 为 重 要 。 自 2003年 以来 ,作者 采用 四种 不 同定位 方法 置入 腰椎 弓根 螺 钉 ,共 208例患 者计 874个椎 弓根 ,进 行 了定位准 确性 的比较 , 分析 其一 次成 功置 入螺 钉 的差异 ,现报 告 如下 。 1资 料 与方法 1.1 临床 资料
如何精确的置入椎弓根螺钉?骨科医生的必杀技

如何精确的置入椎弓根螺钉?骨科医生的必杀技椎弓根螺钉(PS)是脊柱最坚固的结构,可经受侧弯应力、旋转应力和屈伸应力。
它是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产物,更是脊柱外科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椎弓根但如何根据不同患处,最精确的置入椎弓根螺钉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本文包括颈椎置钉、胸腰椎置钉、经皮置钉等多方面的知识,带你系统掌握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
颈椎置钉颈椎椎弓根容积较胸椎更小且方向变异较多,螺钉置入有较高的风险,临床应用较少。
但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且无需依赖椎板的完整性,在椎板缺如的情况下仍可应用此技术进行内固定。
由于颈椎椎弓根结构变异大,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同时上颈椎(C1、C2)和下颈椎(C3~C7)因适应功能而解剖形态存在巨大差异,考虑到这些因素而旨在提高各节段置钉准确率,降低或无误置率置钉方法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脊柱外科医生的不懈追求。
目前,依据操作手段不同,置钉方式总体上分为两类:导航下置钉和徒手置钉。
早期导航下置钉的准确率仅为90%左右,远没有达到理论上的准确率。
俯卧位(颈部悬空)是后路颈部手术的常规体位,前1个颈椎弓根置钉过程会扰动、改变下1个颈椎弓根在导航中“记忆”的位置。
提高准确率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复重复导航步骤,这势必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放射线的照射次数。
加之导航设备较昂贵,这些因素限制了导航的普遍应用,因此,徒手置钉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但资料显示现在的许多徒手方法在置钉过程中仍有较高的穿透侧壁概率。
近年,文献报道利用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实际上是徒手置钉法与数字影像学技术相结合的一个方面。
基于当前研究现状,理想的徒手置钉方法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方法简便、工具简单、易掌握、易推广;②参照系恒定,干扰因素(如颈椎本身的退变增生、各节段颈椎术中的体位等)少,甚至无;③个体化、重复性好,高准确度,极低甚至无误置率。
由于解剖结构的不同,C1和C2有各自独立的置钉方法;C3~C7因结构相近,置钉方法在原则上应是自成一套体系,有着共同点。
早读快准稳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方法技巧全面解析!

早读快准稳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方法技巧全面解析!一枚准确无误的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取决于若干个参数:进钉点、进钉角度、螺钉直径、进钉深度、医生的操作水平。
但如何根据不同患者,采用最合适的方法精确的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今天早读将从进钉点的部位、方法技巧等进行全面的讲解,值得学习借鉴!术前准备1)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测量;2)连接棒的直径选择;3)定向和万向螺钉的选择;4)内-内置钉还是外-内置钉。
(1)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测量①长度不长于测量的长度;②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小于测量直径的80%。
(2)连接棒的直径选择①常见的连接棒的直径为5.5mm或者6.0mm;②连接棒的硬度和半径的立方成正比;③对于骨折和真性滑脱以及侧弯等最好选择6.0mm的连接棒。
(3)定向和万向螺钉的选择①定向螺钉矫正畸形的能力优于万向螺钉;②定向螺钉在拧入螺钉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轴现象;③万向螺钉对椎体骨质的保护优于定向螺钉;④万向螺钉保护脊柱的曲度;⑤多个螺钉的时候万向螺钉更容易上棒。
(4)置钉方式的选择①椎体椎弓根的直径满足临床需要,椎弓根螺钉最好完全在椎弓根内进入椎体,就是内-内置钉;②椎体椎弓根的直径细小,选择内-内置钉的方式,会导致椎弓根的破裂,可以选择先在椎弓根外侧开口,然后再椎弓根外侧壁进入的置钉方式。
腰椎椎弓根螺钉步骤1)显露螺钉开口的位置;2)开口:进钉点的选择;3)开路:初级钉道准备;4)钉道四周及头端;5)透视(正侧位);6)攻丝扩充钉道:7)拧入螺丝。
(1)暴露螺钉开口的位置1)常规显露(腰4、5)①大多数医生熟悉的经典显露方法;②腰4椎弓根显露开口位置即可,保护多裂肌以及支配多裂肌的神经;③腰3、4关节突关节囊不要暴露;④腰4椎体的椎弓根螺钉开口要靠外,进钉点选择人字棘外上方(蓝色标记)。
2)腰椎关节突关节3)多裂肌显露①肌间隙进入,创伤小;②不损伤多裂肌;③如果不融合,仅仅显露开口位置,保护关节突关节和支配多裂肌的脊神经后支;④需要融合的患者,最头端的仅仅显露开口位置,保护关节突关节和支配多裂肌的脊神经后支。
椎弓根螺钉参数

钉长:40-45mm
骶椎
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上关节突下缘水平线的交点。
1内倾25°
2在骶骨翼外侧成角35°。
3俯卧位时向头侧偏斜25°~30°,瞄向骶骨岬,进入软骨下骨。
直径:6.5-7.0mm
钉长:30-35mm
直径:T1~T5:3.5-4.0mm
T6~T10:4.0-5.0 mm
T11、12:5.5-6.5 mm
钉长:35-40 mm
腰椎
1交点法:横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
②人字嵴顶点法
L1~L3螺钉应与矢状面呈5°~10°的内倾夹角;L4~L5螺钉应与矢状面呈10°~15°的内倾夹角。L1~L4应与水平面平行,即垂直于脊柱重心方向;由于L5锥体本身是倾斜的,进针方向应与水平面呈10°夹角。
③下关节突中点外侧3mm的垂线与横突基底部上方1/3水平线交点处。
①从T1到T12椎弓根内倾角度递减。上胸椎螺钉应与矢状面呈10°~20°的内倾夹角,中下段胸椎螺钉应与矢状面呈0°~10°的内倾角。水平应与上下终板平行。
②Ebraheim提出:T1、T2螺钉应与矢状面呈30°~40°的内倾角T3~T11呈20°~25°,T12呈10°。水平应与上下终板平行。
与矢状面呈40°~45°角,水平面与上下终板平行
C7椎
侧块垂直线中线与中上1/4水平线交点偏上方处。
与矢状面呈30°~40°,水平面也与上下终板平行
胸椎
1以横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处
2Ebraheim提出:T1~T2:上关节突外缘内7~8mm与横突中线上3~4mm交点处。
T3~T12:上关节突外缘内4~5mm与横突上5~8mm交点处。
脊柱椎弓根螺钉打钉技术参数
置钉宝典:确定椎弓根钉方向的技巧

置钉宝典:确定椎弓根钉方向的技巧
来源:景椎公众号作者:王景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椎弓根钉植入讲究SSA角:钉子和上下终板平行。
置钉时脊柱生理弧度起伏,某些节段对于初学者来说,较难判断应该如何头尾倾斜进针。
而一些脊柱后凸畸形,顶椎上下椎体斜的厉害,不正确的头尾倾角很容易穿入椎间隙。
一般来说,两个相邻关节突之间连线的垂线,是比较好的进针方向。
对于没有明显椎体结构畸形的患者,这个方向进去恰好是和椎体上下终板平行。
初学者如何术中判断两个关节突关节连线的垂线?——用甲状腺拉钩或者任何一个直角器械。
如图所示,拉钩短头直接压在相邻两个关节突上,开路椎和把手方向平行进去,恰和终板平行。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焉。
巧妙借助常用器械,就能做出满意的钉道。
但此法对于后柱结构畸形的脊柱手术可能不太合适,对于关节突严重骨折脱位的外伤病例,因为骨折块影响,此法也可能会引起误判。
(买书学习,支持同道)。
椎弓根入路进针点,怎么选择定位方法?

椎弓根入路进针点,怎么选择定位方法?椎弓根的应用解剖椎弓根起自椎体两侧的后上端,向后突出构成椎管的侧壁,椎弓根的上下缘称为椎弓根上下切迹,与相邻上下椎弓根切迹相连形成椎间孔。
孔内有脊神经及血管通过。
腰神根仅占腰椎间孔的前上1/3。
椎间孔内有脂肪组织,腰骶及下胸部脂肪组织较多且疏松,上胸部脂肪较少且混有纤维组织,颈部几乎全是纤维组织,很少脂肪。
椎弓根剖面呈现椭圆形,周围是皮质骨,中心有少许松质骨,后部几乎全是皮质骨,该处骨性坚固。
故有的学者将其理解为后柱连结前柱的三维性坚强的钳夹,有的称之为力核,说明了椎弓根的重要意义。
脊椎的横突、椎板、上下关节突均会合在椎弓根的同一点上,所有从脊柱后方传递到椎体的力均通过此点。
椎弓根的后面是乳突和副突,分别有腰多裂肌及最长肌起止。
这些肌肉具有轴向旋转、侧弯及后伸脊柱的功能。
这更进一步说明了椎弓根具有传递力到前方椎体上的功能,并能控制一定方向的运动。
因此,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能够控制脊柱整个“三柱”的复合结构,达到较好的三维固定。
胸、腰椎椎弓根解剖:椎弓根内侧与脊髓相邻,二者借脊髓被膜及脑脊液相隔,其间距为0.2-0.3cm。
在腰段,神经根恰在椎弓根下面,是钻孔最易损伤部位,椎弓根的上方及外侧无重要结构。
较为安全。
胸椎解剖图谱(上面观):胸椎解剖图谱(右侧面观):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法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准确地将螺钉经椎弓根拧入椎体,因此从后路正确地寻找椎弓根标志,确定螺钉的入点、方向和深度尤为重要。
目前文献中有许多种后路确定腰椎椎弓根定位点的方法归纳如下:1.Roy-Camille提出以下述两条线的交点为进针点,垂线为过关节突关节间隙的延长线,水平线为横突平分线。
2.Magerl采用的进钉标志为沿固定椎体上关节突外缘的垂线与横突平分线的交点。
3.Krag对Magerl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进钉点较Magerl方法更靠外,其水平线为横突上2/3与下1/3的交界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弓根内侧与脊髓相邻,二者借脊髓被膜及 脑脊液相隔,其间距为0.2-0.3cm。在腰段, 神经根恰在椎弓根下面,是钻孔最易损伤部 位,椎弓根的上方及外侧无重要结构。较为 安全。
2015/12/6
17
胸、腰椎椎弓根解剖
2015/12/6
18
椎弓根钉的植入术
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s, PS)不同一般骨螺 钉,三维空间通过一狭小空间。PS置入一般有三个 步骤: 1、确定进钉点; 2、把握进钉水平面角度(Transverse Section Angle ,TSA)和矢状面角(Sagtial Section Angle ,SSA); 3、对进钉深度有一定要求。 4、对螺钉的长度有一定要求。
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 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 缘相接形成。
前弓
前结节
横突孔
第1颈椎呈环状 —寰椎 •前弓 上关节凹 •后弓 •侧块 椎孔 •齿关节凹(齿突凹) 后弓 •椎动脉沟 2015/12/6
椎动脉沟 后结节
8
上关节面 横突孔 椎孔
齿突
第2颈椎有齿突 —枢椎
椎弓 棘突 椎体钩 椎体
2015/12/6 42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
胸椎进钉角度
从T1到T12椎弓根内倾角度递减。上胸椎椎弓根螺钉应与矢 状面呈10~20的内倾夹角,中下段胸椎的椎弓根螺钉应与矢 状面呈0~10的内倾夹角。 而Ebraheim提出T1、T2椎弓根螺钉应与矢状面呈30~40内 倾夹角,T3~T11呈20~25,T12呈10。水平面应与上下终 板平行。
2015/12/6
14
椎弓根的应用解剖
椎弓根起自椎体两侧的后上端,向后 突出构成椎管的侧壁,椎弓根的上下 缘称为椎弓根上下切迹,与相邻上下 椎弓根切迹相连形成椎间孔。孔内有 脊神经及血管通过。 腰神根仅占腰椎间孔的前上1/3,椎 间孔内有脂肪组织;腰骶及下胸部脂 肪组织较多且疏松;上胸部脂肪较少 且混有纤维组织;颈部几乎全是纤维 组织,很少脂肪。
水平方向后伸 •棘突间隙较宽,可作腰 椎穿刺术。
横突
2015/12/6
11
岬
四、骶骨
骶前孔
横线
岬
骶前孔
骶后孔 骶管
上关节突
尾骨 骶管 耳状面 骶后孔 骶管裂孔 尾骨
骶角
骶管裂孔 (5)尾骨 由3~4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 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2015/12/6
骶角
12
2015/12/6
13
2015/12/6 52
螺钉进钉点图示(1)
2015/12/6
53
我国学者通过对国人脊柱标本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定位方法:
(6)单云官的“十”字定位法,L1-L4在上关节突的乳突后缘中点划垂直线,在 横突的副突上划水平线,两线的交点为进钉点。L5的进钉点则在上关节 突的乳突和横突副突之间最深处的中点。 (7)郑祖根等提出腰椎定位点为横突中心线与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纵向连线的交 点。 (8)陈耀然则提出,L1-L3椎弓根进钉点以相应椎骨上关节突外下线交点之下外 1mm处为进钉标志。 (9)候树勋等提出将椎弓根在关节突上的投影点,其左右定位标志为关节突后 部内外侧线间5个等分点的第一线,上下定位标志为横突上、下缘,中 轴的水平线及其上下缘分别与中轴线之间的两条平分线。他们得出结论: 绝大多数椎弓根中心点集中在关节突中点及外缘所做的两条垂线与横突 上缘与中轴线所在的两条水平线围成的四边形内。L1-L4采用关节突外 缘垂线与横突平分线的交点,L5则在关节突外缘以外5mm与横突平分 线的交点上。不同的椎体应选择不同的定位方法。 (10)王景臣等提出腰椎椎弓根定位点在乳突、副突及下关节突关节面外上缘连 线形成的三角形顶角角分线中点处,此处与椎弓根长轴线重合或极其接 2015/12/6 近。 54
椎弓根螺钉多种定位方式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创伤病区 张如意
概述
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发展史 脊柱的应用解剖 椎弓根螺钉置入术 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并发症和相应措施
2015/12/6
2
椎弓根钉技术的发展史
2015/12/6
3
椎弓根钉技术的发展史
通过椎弓根螺丝钉固定脊椎,是近年来脊柱 固定方法的一个明显进展。 早在1959年Boucher首先描述了用长螺丝通 过椎板、椎弓根至椎体,以固定L4、L5以至 S1进行融合,获得成功。
2015/12/6 19
1、进钉点:颈胸腰各有不同。 2、TSA、SSA:TSA角度可以从CT片子上测量, SSA与体位有一定关系,可以在术中用C型臂临控。 3、深度:螺钉长度达到椎弓根轴线长度的80%已 获得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过长易穿透骨皮质损伤 血管等。 4、长度:进针点至椎体前侧皮质总长度的83%。
2015/12/6
4
椎弓根钉技术的发展史
DICK钉是在脊柱骨外固定系统的基础上做了改良, 是一种后路经椎弓根的AO脊柱内固定系统。 Dick钉是通过两对Schanz螺钉经椎弓根拧入椎体, 并以固定夹、螺纹连接杆连接固定,通过杆和 Schanz钉稳定角度固定,从而控制脊柱的前后凸和 旋转。 RF系统是在Dick钉的基础上紧凑了器械结构,简化 了操作步骤,同时具有较强的轴向撑开力。但对椎 体的提拉效果不理想。 AF系统是在RF钉的基础上增加了提拉功能。
2015/12/6
28
2015/12/6
29
2015/12/6
30
2015/12/6
31
寰椎后弓高度,小于4mm则改为侧块螺钉。 枢椎椎弓根的高度或宽度小于5mm,则建议 改为侧块螺钉固定。
2015/12/6
34
颈椎侧块螺钉置入法
Magerl 法:进钉点位于侧块后壁中点内上方1-2mm; 进钉方向外倾25-30°、头倾30 °(平行上关节面) 钻孔,钻透对侧皮质;测深后拧入3. 5mm皮质骨螺 钉。 Roy—Camille 法:进钉点位于侧块背面中心;进钉 方向外倾10°、垂直后皮质钻孔,钻透对侧皮质; 测深后拧入3. 5mm皮质骨螺钉。 Anderson法:进钉点位于侧块中心内侧1mm处,进 钉方向外倾20°、头倾20°~30°钻孔,钻透对侧 皮质;测深后拧入3. 5mm皮质骨螺钉。
2015/12/6
47
2015/12/6
48
2015/12/6
49
腰椎示意图(右侧面观)
2015/12/6
50
腰椎示意图(上面观)
2015/12/6
51
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
(1)Roy-Camille提出以下述两条线的交点为进针点,垂线
为过关节突关节间隙的延长线,水平线为横突平分线。 (2)Magerl采用的进钉标志为沿固定椎体上关节突外缘的 垂线与横突平分线的交点。 (3)Krag对Magerl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进钉点较Magerl方 法更靠外,其水平线为横突上2/3与下1/3的交 界线。 (4)Levine和Edwards ―上内法 ” 的纵向参考线与Magerl 技术相同,但水平参考线为横突下1/3。 (5)“AO‖推荐的腰椎椎弓根定位点为上关节突外绦的切线 和横突平分线的交点,该交点位于上关节突与横突基 底之间的交角处。
胸椎选螺钉
T1~T5需螺钉直径3.5~4.0mm, T6~T10需4.0—5.0mm, T11、T12需5.5mm。
2015/12/6 43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
2015/12/6
44
2015/12/6
45
2015/12/6
46
对于成人,胸椎弓根螺钉直径小于5mm,将有断钉隐患。中 胸椎很多情况下,无法置入大于5mm直径螺钉,易导致椎弓 根崩裂。 有些学者采用椎弓根外侧置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进 钉点选横突的尖端,横突中线水平,先转一小洞,锥子的指 向与该椎小关节外侧缘相交。与矢状面的夹角为25—40度, 自T12向上度数逐渐增加。置入的螺钉将经过横突、部分的 肋横突及肋椎关节、椎体的侧壁,由于进钉途径位于小关节 外侧,不可能进入椎管,较安全,另外倾角增加使螺钉较长、 较粗,固定强度增加,植入角度范围大,螺钉可位于一条线 上,装配较方便。
第7颈椎棘突长 —隆椎
上关节突 横突 下关节突
椎弓根
2015/12/6
棘突
9
二、胸椎
上关节突 横突
肋凹—与肋头相关节。 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上肋凹
叠瓦状排列。
横突肋凹
棘突
2015/12/6
下关节突 下肋凹
10
三、腰椎
•椎体大
•棘突宽而短,呈板状,
2015/12/6 24
枢椎椎弓根钉置入法
2015/12/6
25
下颈椎进针方向示意图
2015/12/6
26
下颈椎
目前进针方法主要有:Abumi法、解剖标志定位法、计算机辅 助成像定位法等。 Abumi等最早报道了应用磨钻打磨穿椎板外侧块骨皮质后,X 线透视下将小探针经椎弓根髓腔插入椎体中,扩髓后,结合术 前CT扫描可见经椎板外侧块骨皮质、椎弓根到椎体前沿的 长度及椎弓根髓腔内径大小,再置入合适的椎弓根钉。 王东来等进钉点定位是以下关节中点划纵线,两关节间隙中 点划横线,C3~C6 位于关节突背面外上象限的中点,C7 位 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 闫德强等发现上下关节突间侧凹、关节突后平面为下颈椎定 位标志。垂直于关节突后平面的椎弓后上缘高度水平线与上 下关节突间侧凹外缘的矢状线的交点为进钉点。从解剖可知, 操作时应靠下靠内,以减少突破的可能。
2015/12/6 23
上颈椎
枢椎
Xu等通过解剖研究,将进钉点为枢椎椎板上缘水平线下5 mm与椎管内侧缘外7mm的交点处; Howington等也通过解剖研究,确定了另一种进钉 点定位方法:枢椎棘突正中垂线外侧26mm与枢椎下关节突 的最下缘上方9mm的交点处。若术中枢椎关节突外侧的椎 动脉得以显露,则该进钉点与椎动脉内缘的垂直距离为1.38 mm。 李志军等则将进钉点确定为枢椎横突下缘水平线与关节突的 中外1/4垂线的交点处。 枢椎椎弓根的高度或宽度小于5mm,则建议改为侧块螺钉 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