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醇酚醛专题练习
高考化学《烃的含氧衍生物(一) 醇和酚》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烃的含氧衍生物(一)醇和酚》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3·辽宁卷]冠醚因分子结构形如皇冠而得名,某冠醚分子c可识别K+,其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B.a、b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C.c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D.c可增加KI在苯中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根据a和c的结构简式可知,a与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和HCl,A正确;a中含有酚羟基,酚羟基呈弱酸性能与NaOH反应,b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类,B正确;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冠醚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如图所示:,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C错误;c可与K+形成鳌合离子,该物质在苯中溶解度较大,因此c可增加KI在苯中的溶解度,D正确;故答案选C。
2.[2022·山东卷]γ崖柏素具有天然活性,有酚的通性,结构如图。
关于γ崖柏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可与NaHCO3溶液反应C.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D.与足量H2加成后,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γ崖柏素中碳环具有类苯环的共轭体系,其分子中羟基具有类似酚羟基的性质。
此外,该分子中还有羰基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脂环醇。
γ崖柏素有酚的通性,且γ崖柏素的环上有可以被取代的H,故γ崖柏素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 正确;酚类物质不与NaHCO3溶液反应,γ崖柏素分子中没有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故其不可与NaHCO3溶液反应,B错误;γ崖柏素分子中有一个异丙基,异丙基中间的碳原子与其相连的3个碳原子不共面,故其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C正确;γ崖柏素与足量H2加成后转化为,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与羟基相连的C原子是手性碳原子),D正确。
3.[2024·湖北卷]鹰爪甲素(如图)可从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鹰爪根中分离得到。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醇、酚课时训练(带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醇、酚课时训练(带答案)第二节醇酚题号12345678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构造不稳固。
某醇在适合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反响,获得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 a 与本来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b 的关系是 a= b+84,有关该醇应当拥有的构造特色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 A.该醇起码含有两个碳原子 B .该醇分子中必定没有甲基 C.该醇分子中必定含有甲基D.该醇分子中含有一个醇羟基 2 .(2012?新课标高考 ) 分子式为 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 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 C.7 种 D .8 种 3 .以下反响能说明苯酚分子中因为羟基的影响,苯酚分子中苯环比苯开朗的是() A .①和③ B .只有② C.②和③ D.所有 4 .(2012?北京丰台月考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苯丙烯的同分异构体 ( 包含顺反异构 ) 共有 5 种 B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基环己烷不可以,说明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间存在互相影响 C.芥子醇 ( ) 能发生氧化、代替、水解、加聚反响 D.将少许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不必定属于醛类 5 .绿茶中含有的 EGCG(表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物质拥有抗癌作用,能使血癌( 白血病) 中癌细胞自杀性死亡,已知 EGCG的一种衍生物 A 以以下图所示。
有关衍生物 A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在空气中易氧化,遇FeCl3 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响B.A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响放出二氧化碳C.1 mol A 最多可与 9 mol 氢氧化钠完整作用D.1 mol A 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响最多可与 6 mol Br2 作用 6 .(20 12?全国高考 ) 橙花醇拥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
其构造简式以下:以下对于橙花醇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 A.既能发生代替反响,也能发生加成反响 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能够生成不只一种四烯烃 C.1 mol 橙花醇在氧气中充足焚烧,需耗费 470.4 L 氧气 ( 标准状况 ) D .1 mol 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响,最多耗费 240 g 溴二、双项选择题 7 .(2012?牛山一中三模 ) 以下对三种有机物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SH的性质近似于― OH)( ) A .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酯化反响 B .青霉氨基酸不可以与盐酸反响,但能与 NaOH反响 C.麻黄碱的分子式为C10H16ON,苯环的一氯代物有 3 种 D.阿司匹林能与适当NaOH反响生成可溶性阿司匹林 ( ) 8.(2011?济南一模 ) 有机物 X 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作为香料、麻醉剂、食品增添剂,曾宽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该有机物具有以下性质:①与 FeCl3 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响;②能发生加成反响;③能与溴水发生反响。
醇酚醛知识点专题

1、醇概况(1)官能团:—OH(醇羟基);通式:C n H2n+2O(一元醇/ 烷基醚);(2)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3)物理性质(乙醇):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
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2、酚概况(1)官能团:—OH(酚羟基);通式:C n H2n-6O(芳香醇/ 酚/ 芳香醚)(2)物理性质: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但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这是由于苯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
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有毒、有强烈腐蚀性(用酒精洗)。
3、醛概况(1)官能团:醛基(—CHO)、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2n O(醛/酮)(2)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3)物理性质(乙醛):无色无味,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能跟水,乙醇等互溶。
1.复习重点1.苯酚的结构特点及与醇结构的区别;2.苯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验方法及用途。
2.难点聚焦一、乙苯酚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质:注意强调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物理性质:无色晶体(因被部分氧化而呈粉红色)、有特殊气味、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小,高于650C时与水混溶。
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且与苯环直接相连,二者相互影响,因此苯酚的性质比乙醇活泼。
二、化学性质: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OH,与苯环直接相连【6-3】【6-4】1·弱酸性——比H2CO3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又名石炭酸。
C6H5OH C6H5O—+H+C6H5OH +NaOH →C6H5ONa +H2OC6H5ONa+CO2+H2O →C6H5OH+NaHCO3(强调不能生成Na2CO3)苯酚和乙醇均为烃的衍生物,为什么性质却不同?分析:对比苯酚与乙醇的结构,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有机合成 专题04 醇和酚练习

专题四 醇和酚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分析:A 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B 项,CCl 4将I 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 2在CCl 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 项,Fe 从CuSO 4溶液中置换出Cu ,Cu 2+的氧化性强于Fe 2+;D 项,向NaCl 、NaI 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NaCl 、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 、AgI 溶度积的大小。
详解:A 项,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Na 2CO 3→+NaHCO 3,酸性:H 2CO 3HCO 3-,A 项错误;B 项,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 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CCl 4将I 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 2在CCl 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 项正确;C 项,向CuSO 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Fe+Cu 2+=Fe 2++Cu ,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Cu 2+Fe 2+,C 项错误;D 项,向NaCl 、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AgI 的溶度积,但由于NaCl 、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 、AgI 溶度积的大小,D 项错误;答案选B 。
2.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答案】B【解析】分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
醇酚醛羧酸复习练习

醇酚醛羧酸复习练习1.下列关于醇的结构叙述中正确的是()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B.含有羟基官能团的有机物一定是醇C.羟基与烃基碳相连的化合物就是醇D.醇的通式是C n H2n+1OH2.能说明羟基对苯环有影响,使苯环变得活泼的事实是()A.苯酚能和溴水迅速反应B.液态苯酚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C.室温时苯酚不易溶解于水D.苯酚具有极弱酸性3.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醇可能是()A.甲醇B.乙醇C.乙二醇D.丙三醇4.下列纯净物不能和金属钠反应的是()A.苯酚B.甘油C.酒精D.苯5、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溶液变浑浊的是A、ONaB、C2H5OHC、Ca(OH)2D、Ca(HCO3)26、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加水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离B、加稀盐酸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离C、加氢氧化钠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D、加溴水振荡后滤去白色沉淀7.下列物质不属于醛类的是()A.B.C.CH2===CH—CHO D.Cl—CH2—CHO8.在2HCHO+NaOH(浓)―→HCOONa+CH3OH中,HCHO(甲醛)()A.仅被氧化B.未被氧化,未被还原C.仅被还原 D.既被氧化,又被还原9.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B.HCOOH C.HCOOC2H5D.10.橙花醛是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 ===CHCH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橙花醛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能发生银镜反应C.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11.丙烯醛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有关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氧化性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D.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1-丙醇12.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该物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为()①银镜反应②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③1 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④能使溴水褪色⑤能形成高聚物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13.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14.可行的方法是 ( ) ①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再通入足量CO 2气体 ②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NaOH 溶液 ③该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 ④与稀硫酸共热后,再加入足量的NaHCO 3溶液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5.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 ①CH 2OH(CHOH)4CHO ②CH 3CH 2CH 2OH ③CH 2===CH —CH 2OH ④CH 2===CH —COOCH 3 ⑤CH 2===CH —COOHA .③⑤B .①③⑤C .②④D .①③16.某中性有机物C 8H 16O 2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M 和N 两种物质,N 经氧化最终可得M ,则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 (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 17、以2-甲基环己醇为起始原料,合成1-甲基-1-溴环己烷18、酚是重要的化式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
高考化学醇酚醛专题练习无答案0801216.doc

醇酚醛1.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 )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B.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C.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程度没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程度大D.乙醇是液体,而乙烷是气体2. C5H11OH经氧化后可生成相应的羧酸C4H9COOH的同分异构体最多有( )A.3种B.4种C.5种D.6种3.芳樟醇常用于合成香精,香叶醇存在于香茅油、香叶油、香草油、玫瑰油等物质中,有玫瑰和橙花香气。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醇都能与溴水反应B.两种醇互为同分异构体C.两种醇都可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醛D.两种醇都难溶于水4.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然后,再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5.“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EGC的分子式为C15H12O7 B.EGC可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C.1 mol EGC最多消耗6 mol NaOH D.1 mol EGC可与4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6.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其中合理的步骤是( )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钠⑤通入过量的CO2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⑨加入足量的浓溴水⑩加入适量的盐酸A.④⑤⑩ B.⑥①⑤②C.⑨②⑧① D.⑦①③⑩7.与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有( ) A.7种B.8种C.9种D.10种8.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 16% B.37%C. 48% D.无法计算9.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若两种不同的醛,例如乙醛与丙醛在NaOH溶液中最多可以形成多少种羟基醛( ) A.1种B.2种C.3种D.4种10.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四)分类突破醇酚醛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跟踪检测(五十四)分类突破(2)——醇、酚、醛1.下列物质中,能使FeCl3溶液呈紫色的是( )解析:选D 苯酚含有酚羟基,和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D正确。
2.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来洗涤的试剂是( )A.酒精B.NaHCO3溶液C.65 ℃以上的水D.冷水解析:选A 苯酚容易溶于有机溶剂,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对人没有危害的酒精溶解洗涤。
3.下列关于醇的化学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均可被金属钠取代B.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时加热至140 ℃可以制备乙烯C.所有的醇都可以被氧化为醛或酮D.交警检查司机酒后驾车是利用了乙醇能被重铬酸钾氧化的性质解析:选D 金属钠能置换羟基上的氢原子,A错误;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时加热至170 ℃才可以制备乙烯,B错误;醇被氧化为醛要求其一定有—CH2OH 的基本结构,醇被氧化为酮要求必须有的基本结构,C错误;交警检查司机酒后驾车,实际是利用重铬酸钾检验司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乙醇,这个过程中乙醇将重铬酸钾还原,使其颜色由橙色转化为绿色,D正确。
4.可用来鉴别乙醇、乙醛的试剂是( )A.银氨溶液B.乙酸溶液C.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解析:选A 乙醇不与银氨溶液反应,乙醛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产生银镜,可以鉴别,故A正确;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但需要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进行,乙醛不与乙酸反应,因此不能鉴别两者,故B 错误;氯化铁与乙醇、乙醛不发生反应,无法鉴别两者,故C错误;氢氧化钠不与乙醇、乙醛反应,不能鉴别两者,故D错误。
5.(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均有两种一氯取代物B.乙烯和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的分子中均含碳碳双键C.乙醇与金属钠能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比水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D.乙醛能被还原成乙醇,但不能被氧化成乙酸解析:选A 苯虽然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但并没有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B错误;水与钠的反应比乙醇与钠的反应剧烈,C 错误;乙醛易被氧化成乙酸,D 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课件:醇酚醛专题练习2 (共42张PPT)

560 mL =0.025 mol, 1 22400 mL mol 1 Na 需要钠 0.05 mol 即 1.15 g。因为 1.15 g<1.75 g,所以钠过量。因 ROH H2,则这 2 2.293 g 两种饱和一元醇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45.86 g· mol-1,由此可知,两种饱和一元醇相 0.05 mol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 醇酚醛专题练习2
A
1.
有两种饱和一元醇的混合物2.293 g与1.75 g Na充分反应, 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0 mL,这两种醇分子中 相差一个碳原子,则这两种醇是( ) A.甲醇和乙醇 B.乙醇和1-丙醇 C.2丙醇和1-丁醇 D.无法判断
【解析】由于本题中反应物的质量均已给出,所以首先判断反应物是否都完全反应。一元
6.
一定量的饱和一元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1.12 L气体 (标准状况),将等质量的该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3.2 g,该 醇可能是( ) A.1-丙醇 B.2-丙醇 C.1-丁醇 D.2-戊醇
AB
【解析】 n(H2)=
1.12 L =0.05 mol ,根据 2R — OH — H2 ,则 n( 醇 )=0.1 mol ,又 1 22.4 L mol
n(CO2)=13.2 g÷44 g· mol-1=0.3 mol,即 n(醇)∶n(C)=1∶3,故该醇分子中含三个碳原子,可 能为 1 丙醇,也可能为 2 丙醇。 【答案】AB
7.
相同质量的下列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最少 的是( ) A.甲醇 B.乙醇 C.乙二醇 D.丙三醇
【解析】因为 2R—OH+2Na 2RONa+H2↑,故等质量的醇中—OH 的质量含量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酚醛
1.乙醇的熔、沸点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熔、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含相同碳原子的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乙醇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C.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结合程度没碳原子与氧原子的结合程度大
D.乙醇是液体,而乙烷是气体
2. C5H11OH经氧化后可生成相应的羧酸C4H9COOH的同分异构体最多有( )
A.3种B.4种
C.5种D.6种
3.芳樟醇常用于合成香精,香叶醇存在于香茅油、香叶油、香草油、玫瑰油等物质中,有玫瑰和橙花香气。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醇都能与溴水反应
B.两种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种醇都可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醛
D.两种醇都难溶于水
4.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
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5.“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EGC的分子式为C15H12O7 B.EGC可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
C.1 mol EGC最多消耗6 mol NaOH D.1 mol EGC可与4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6.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其中合理的步骤是( )
①蒸馏②过滤③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钠⑤通入过量的CO2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⑨加入足量的浓溴水⑩加入适量的盐酸A.④⑤⑩ B.⑥①⑤②
C.⑨②⑧① D.⑦①③⑩
7.与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有( ) A.7种B.8种
C.9种D.10种
8.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 16% B.37%
C. 48% D.无法计算
9.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
若两种不同的醛,例如乙醛与丙醛在NaOH溶液中最多可以形成多少种羟基醛( ) A.1种B.2种
C.3种D.4种
10.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1)请推测B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________(任填两种)。
(2)请写出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同时满足括号内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羟基;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11.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两种成分: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3)欲检验乙中的官能团,下列试剂正确的是________。
a.溴水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的CCl4溶液d.银氨溶液
(4)乙经过氢化、氧化得到丙;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丙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分子中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 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