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专题训练 (1)
202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有机反应类型(含解析)

有机反应类型1、绿色化学的一个原则是“原子经济”,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全部反应物的原子嵌入期望的产物中。
在下列反应类型中,“原子经济”程度最低的是A .化合反应B .取代反应C .加成反应D .加聚反应 答案:B解析:取代反应的产物不止一种,所以一直利用率是最低的,其余一般都是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高,答案选B 。
2、下列物质显示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是:A .B.CH 3CH 2=CHCOOHC. CH 3CH 2COOHD. CH 3CH 2COOH答案:C解析:A 、B 、D 中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 中含有醇羟基和羧基,所以符合条件,答案选C 。
3、下列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A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40℃ B 乙醇与硫酸、溴化钠共热—OHCOOHC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D 乙醇与乙酸的反应 答案:C解析: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1个分子中脱去1个或几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因此选项C 是正确的。
A 的生成物是乙醚,属于取代反应。
B 的生成物是溴乙烷,属于取代反应。
D 是酯化反应,所以答案是C 。
4、下列化合物中既易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KMnO 4酸性溶液退色的是( )A .乙烷B .乙醇C .丙烯D .苯 答案:C解析:乙烷属于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和1个甲基,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
5、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 4+Cl 2CH 3Cl+HClB .CH 2=CH 2+HCl 一定条件−−−−→ CH 3CH 2Cl C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2H 2O D .答案:B解析: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致使分子中一光照Cu=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B.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C.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以防水解D.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答案】C【解析】A项,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B项,应用烧杯、玻璃棒配制该盐酸溶液;D项,少量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需480 mL 0.1 mol·L-1硫酸铜溶液,则需要称量7.68 g硫酸铜固体B.100 g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用水稀释到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需要水100 gC.将10 g CuSO4溶解在90 g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D.使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将浓硫酸转移至烧杯后须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至烧杯【答案】C【解析】应选择500 mL的容量瓶来配制,需硫酸铜的质量为0.5 L×0.1 mol·L-1×160 g·mol-1=8.0 g,A错误;由c1×m1ρ1=c2×m2ρ2,且ρ1≠ρ2可知,m2≠2m1,B错误;将10 g CuSO4溶解在90 g水中,溶液的质量是100 g,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C正确;量取的液体倒出的量就是所读的量,不能洗涤,D错误。
3.实验室配制500 mL 0.4 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含解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下面是2021-2021高考化学第一轮温习专题训练,希望对考生提高效果有协助。
1.以下有关仪器运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规范溶液前,必需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假定加水超越刻度线,立刻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 B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了实验仪器的运用和实验基本操作。
容量瓶洗净后自然晾干,不能放进烤箱中烘干,否那么会变形,定容不准确,A项错误;酸式滴定管在充装液体时,必需用待装液体润洗,否那么会将液体稀释,B项正确;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锥形瓶是不能润洗的,否那么会形成误差偏高,C项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假定加水超越了刻度线,应重新配置,D错误。
2.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以下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答案 B解析 A项,托盘天平运用时应〝左物右码〞,图为〝左码右物〞,故错误;C项,移液时不能将烧杯中的溶液直接倒入容量瓶,运用玻璃棒引流;D项,胶头滴管应在容量瓶口垂直正上方,不能伸入瓶中。
3.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 的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那么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B. mol·L-1C. mol·L-1D. mol·L-1答案 A解析 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时,发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由于Na、Al的物质的量均为 a 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a mol H2,所得溶液中只要NaAlO2一种溶质,其物质的量为a mol。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离子反应含解析(1)

专题03 离子反应2021年化学高考题一、单选题1.(2021·浙江高考真题)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2322CO 2H =CO H O -++↑+B .亚硫酸氢钠的水解:3223HSO H O H SO OH --++C .锌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242Zn 2OH 2H O=Zn(OH)H --+++↑D .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受热反应:2422NO NH N 2H O -++↑+〖答 案〗A 〖详 析〗A .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 3+2H +=Mg 2++H 2O+CO 2↑,故A 错误;B .亚硫酸氢钠是弱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亚硫酸和氢氧化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SO 3-+H 2OH 2SO 3+OH -,故B 正确;C .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锌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OH -+2H 2O=〖Zn(OH)4〗-+H 2↑,故C 正确;D .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钠、氮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 2-+NH 4+Δ N 2↑+2H 2O ,故D 正确;故选A 。
2.(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CO 2 B .H 2OC .HNO 3D .NaOH〖答 案〗B 〖祥 解〗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若电解质。
〖详 析〗A .CO 2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电离,为非电解质,A 不符合题意;B .H 2O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B 符合题意;C .HNO 3为一种强酸,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C 不符合题意;D .NaOH 为一种强碱,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 案选B 。
3.(2021·广东)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2021年高考化学之精选真题模拟练习卷(一)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精选真题重组卷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答案】C【解析】A.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B.水煤气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正确;C.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火棉是名为纤维素硝酸酯,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硝化纤维,正确;答案选C。
2.[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数目为0.1N A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答案】B【解析】A.3He的中子数为3-2=1,则3g3He的中子数为3g3g/mol AN⨯=N A,正确;B.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的磷酸钠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1L×0.1mol/L×N A mol -1 =0.1N A ,错误;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1mol 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 A mol -1 =6N A ,正确;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 正丁烷与10g 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48g+10g 58g/mol×13×N A mol -1 =13N A ,正确;答案选B 。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分类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训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分类附答案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根据当地资源等情况,硫酸工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作为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1)将0.050mol SO2(g) 和0.030mol O2(g) 充入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Q。
经2分钟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SO3)=0.040mol,则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2)在容积不变时,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______(选填编号)a.移出氧气b.降低温度c.减小压强d.再充入0.050molSO2(g)和0.030molO2(g)(3)在起始温度T1(673K)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起始温度为T2(723K)时SO2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___(4)黄铁矿在一定条件下煅烧的产物为SO2和Fe3O4①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3O4溶于H2SO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4。
酸溶过程中需维持溶液有足够的酸性,其原因是______②FeS2能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本身被氧化为SO42﹣。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有2mol氧化产物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答案】0.005mol/(L•min) bd 抑制Fe3+与Fe2+的水解,并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14N A【解析】【分析】(1)根据v=ct∆∆求出氧气的速率,然后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2)反应放热,为提高SO2平衡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降低温度,体积不变,不能从压强的角度考虑,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移出氧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由此分析解答;(3)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但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据此画出曲线;(4)①Fe3+与Fe2+易水解,Fe2+易被氧化成Fe3+;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几何电子守恒来配平化学方程式,结合方程计算转移电子数。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2-物质的量浓度(练习)

1.2 物质的量浓度1.下列目的能达到的是( )A.将58.5 g NaCl 溶于1 L 水中可得1 mol/L 的NaCl 溶液B.将标准状况下22.4 L HCl 溶于1 L 水中可得1 mol/L 盐酸C.将25.0 g 胆矾溶于水后配成100 mL 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 mol/LD.将78 g Na2O2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可得到浓度为1 mol/L 溶液【答案】C【解析】A 项把溶剂的体积误当作溶液的体积;B 项不知溶液的体积;D 项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得到溶液的浓度为2 mol/L。
2.下列关于容量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量瓶上一般标有规格、温度和刻度线B.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C.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D.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放所配制的溶液,应及时分装在试剂瓶中【答案】C【解析】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精确仪器,固体或浓溶液溶解或稀释时会产生热效应,使溶液发生热胀冷缩,导致结果不准确,故不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C 不正确。
3.下列溶液中,跟100mL0.5mol/L NaCl溶液中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100 mL 0.5 mol/L MgCl2溶液B.200 mL 0.25 mol/L AlCl3溶液C.50 mL 1 mol/L NaCl 溶液D.25 mL 0.5 mol/L HCl 溶液【答案】D【解析】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00mL0.5mol/L NaCl溶液中c(Cl-)=0.5mol/L,而A、B、C、D项中,c(Cl-)分别为1mol/L、0.75mol/L、1mol/L、0.5mol/L,D项正确。
4.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50 mL 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L 碳酸钠溶液B.仅用烧杯、量筒、玻璃棒就可配制100 mL0.100 0 mol/L K2Cr2O7溶液C.用100 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pH=1 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 的盐酸D.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答案】C【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在容量瓶中进行,选项A、B 错误;配制溶液定容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即使用胶头滴管将液体吸出,也会造成配制结果偏低。
202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影响因素(含解析)

溶液中的三大平衡及影响因素1、已知0.1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在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2c(A2-)+c(OH-)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A2-)>c(H+)>c(OH-)答案 C解析在Na2A溶液中存在:Na2A===2Na++A2-,A2-+H2O HA -+OH-,HA-+HH2A+OH-,H2O H++OH-。
在NaHA溶液中存2O在:NaHA===Na++HA-,HA-+H 2O H2A+OH-,HA-H++A2-,H 2O H++OH-。
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A2-、HA-、OH-。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在Na2A、NaHA溶液中都有:c(Na+)+c(H+)=c(HA -)+c(OH-)+2c(A2-)。
Na溶液中c(Na+)是NaHA溶液中c(Na+)的2A两倍,所以等物质的量的Na2A、NaHA中Na2A中阴离子总数多。
因为Na2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所以c(OH-)>c(H+)。
A2-易水解,所以c(Na+)>c(A2-),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A2-)>c(OH-)>c(H+)。
由以上分析知A、B、D三项均不正确,C项正确。
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OH-)>c(H+)B.含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H)>c(CH3COO-)>c(H+)>c(OH-)C.0.1 mol·L-1CH3COONa溶液与0.1 mol·L-1HCl溶液混合至pH=7:c(Na+)>c(Cl-)>c(OH-)>c(H+)D.0.1mol·L-1Na2CO3溶液与0.1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c(Na+)=3[c(CO2-3)+c(HCO-3)+c(H2CO3)]答案 D解析由于CH3COOH的浓度远大于NaOH溶液的浓度,反应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c(Na+),c(H+)>c(OH-),故A项错误;含等物质的量的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c(CH3COO-)>c(Na+)>c(CH3COOH)>c(H+)>c(OH-),B项错误;溶液pH=7,则:c(OH-)=c(H+),C项错误;0.1mol·L-1Na2CO3溶液与0.1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由Na2CO3与NaHCO3各自的物料守恒可得:c(Na+)=2[c(CO2-3)+c(HCO-3)+c(H2CO3)],c(Na+)=c(CO2-3)+c(HCO-3)+c(H2CO3),则混合液中:2c(Na+)=3[c(CO2-3)+c(HCO-3)+c(H2CO3)],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1L恒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N2)∶c(H2)∶c(NH3)=1∶3∶2
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生成
C.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v正(N2)=2v逆(NH3)
2.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
3.(2019·内江模拟)一定条件下,将TiO
2和焦炭放入真空密闭容器中,反应TiO2(s)+C(s)Ti(s)+C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减小B.TiO2的质量不变
C.CO2的浓度不变D.Ti的质量增加
4.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l(g)+O
2(g)2Cl2(g)+2H2O(g)ΔH=-115.6kJ·mol-1。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C.断开4mol H—Cl键的同时生成4mol H—O键
D.n(HCl)∶n(O2)∶n(Cl2)∶n(H2O)=4∶1∶2∶2
5.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CaSO
4(s)和1mol CO,CaSO4(s)+CO(g)CaO(s)+SO2(g)+CO2(g),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CO2)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D.n(CO)+n(CO2)=1mol
6.(2019·郑州质检)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2(g)N2O4(g),当下列所给有关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c(N2O4)
c2(NO2)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Y的同时生成2mol X
8.一定条件下,治理汽车尾气的反应是2NO(g)+2CO(g)2CO
2(g)+N2(g)ΔH<0。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NO)∶n(CO)=2∶1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
下列图像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
到t1时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9.(2020·合肥调研)恒温恒容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H
2(g)+I2(g)2HI(g),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HI同时生成1mol H2
D.H2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改变
三、非选择题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1)能说明2SO
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说明I
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2NO
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说明C(s)+CO
2(g)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说明H
2N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说明5CO(g)+I
2O5(s)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B 2.C
[因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
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有3v 正(N 2)=v 正(H 2),A 错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2v 正(N 2)=v 逆(NH 3),B 错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 正(H 2)∶v 逆(NH 3)=3∶2,C 正确;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 正(N 2)∶v 逆(H 2)=1∶3,D 错误。
]3.C 4.B
[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A 错误;反应正向进行时,HCl 的转化率升高;
反应逆向进行时,HCl 的转化率降低,当HCl 的转化率不再改变时,可以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正确;断开4mol H—Cl 键和生成4mol H—O 键均表示正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 错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但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 错误。
]5.D
[根据化学反应,Δn >0,压强不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v 正(CO)、v 逆(CO 2)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等于
化学计量数的比;反应移动时,混合气体质量变化,所以密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由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始终有n (CO)+n (CO 2)=1mol ]6.B 7.C
[X 的分解速率与Y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 项说明反应未达
到平衡状态。
]8.C
[反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平衡常数始终不变,A 项错误;由题图可知,t 1时刻CO 2与NO 的物质的
量相等,但是随后CO 2和NO 的物质的量继续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项错误;随着反应进行,NO 与CO 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在不断变化,当比值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项正确。
]9.CD
10.(1)①③④⑦(2)⑤⑦(3)①③④⑤⑦(4)①②③④⑦
(5)①②③
(6)②④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