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安全防护标准版本
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2014.4.22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2014年第13号一、适用范围《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可接受风险标准》)用于确定陆上危险化学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在役生产、储存装置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二、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我国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值表防护目标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概率值)新建装置(每年)≤在役装置(每年)≤低密度人员场所(人数<30人):单个或少量暴露人员。
1×10-53×10-5居住类高密度场所(30人≤人数<100人):居民区、宾馆、度假村等。
公众聚集类高密度场所(30人≤人数<100人):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
3×10-61×10-5高敏感场所: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
重要目标: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特殊高密度场所(人数≥100人):大型体育场、交通枢纽、露天市场、居住区、宾馆、度假村、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3×10-73×10-6防护目标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概率值) 新建装置 (每年)≤ 在役装置 (每年)≤等。
三、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11010010001x10-91x10-81x10-71x10-61x10-51x10-41x10-31x10-21x10-1我国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图附录:1.相关术语2.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推荐方法死亡人数N (人)累积频率F (次/年)不可接受区尽可能降低区可接受区附录1相关术语定量风险评价:是对某一装置或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频率和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可接受风险标准比较的系统方法。
风险:是指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事件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个人风险:是指因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各种潜在的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区域内某一固定位置人员的个体死亡概率,即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的个体死亡率。
(完整版)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的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选用个体防护装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GB/T 12903-200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
注:在生产作业场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也称个体防护装备。
3.2 防护性能protective properties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3.3 有效防护最低指标minimum effective protection requirement个体防护装备所具有的最低防护能力。
3.4有效使用期effective duration到达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使用时间。
3.5冒顶片帮roof fall rib spalling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造成顶部或侧壁大面积的垮塌。
注:工作面、侧壁坍塌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
3.6WBGT指数WBGT-index表示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
消防个人装备防护穿戴标准

消防个人装备防护穿戴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消防个人装备防护穿戴标准作为消防员,面对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他们需要配备相应的个人装备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消防个人装备防护穿戴标准是为了确保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以下是消防个人装备防护穿戴标准的一些内容。
头部防护: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中,消防员头部的安全至关重要。
消防员应当配戴防护头盔来保护头部免受外部冲击。
头盔应具备防护效果并能够适应不同头部大小。
眼部防护: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遇到火灾、化学品飞溅等危险情况,因此需要配戴防护眼镜或面罩来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眼镜或面罩应具备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呼吸系统防护:在火灾现场,烟雾等有害气体可能对消防员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消防员应当配备合适的呼吸器来有效地防护呼吸系统。
呼吸器应当具备过滤烟雾、化学气体等功能,并且应适合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使用。
身体防护:消防员在火灾现场需要穿着防护服来保护身体免受火焰、高温等危害。
防护服应当具备防火、隔热、透气等功能,并且应适合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
防护服应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和引燃性。
第二篇示例:消防个人装备防护穿戴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的重要力量。
而消防员的个人装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消防员的生命安全。
制定一套完善的消防个人装备防护穿戴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消防个人装备的标准应该包括头部、身体、手部、脚部等不同部位的防护措施。
在头部防护方面,消防员应佩戴专用消防头盔,其材质应选用高温耐火的材料,能够有效抵御火焰和高温的侵袭。
头盔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击力,能够有效保护消防员的头部免受外部伤害。
在身体防护方面,消防员应穿戴防火服。
防火服是消防员的主要防护装备,其材质应选用耐高温、不易燃烧的材料,能够在火场环境下保持消防员的安全。
防火服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抗燃烧性能,能够有效隔绝火焰和高温,确保消防员的皮肤不受损伤。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本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本【引言】保持健康和安全是每个个人的责任,特别是在工作场所。
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PPE)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加强对员工安全的保护,我们制定了下面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明确员工在工作中使用PPE的准则。
【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有员工了解、理解并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作场所事故和职业疾病的发生,维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无论其在何种岗位上工作。
【三、定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PPE)指用于保护员工在工作期间头部、眼睛、耳朵、呼吸系统、手部、脚部等部位的专用设备。
【四、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准则】1. 员工在进行可能导致身体受伤、职业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2. 公司将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需要使用的PPE种类和规格,并提供给员工。
3. 员工必须确保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保养符合公司规定,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程序来进行。
4. 员工应按照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佩戴和使用。
5. 员工不得私自更改、修改、删减、损坏或限制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功能。
6. 员工在进入和离开工作区域前后,应检查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
【五、责任分工】1. 公司负责根据工作岗位的风险评估,确定需要的PPE种类和规格,并向员工提供。
2. 管理层应确保员工了解并理解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培训。
3. 上级主管负责监督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及时处理员工的报告。
4. 员工有责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及时报告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5.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和保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改进。
【六、培训】1. 公司应根据员工的岗位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一、概述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而配备的各类防护用品。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置的标准。
二、头部防护用品1. 安全帽:所有参与高空作业、搬运重物、钢筋工作等工种的劳动者都应配备安全帽。
安全帽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具有防撞击、防穿刺、防静电、耐高温等功能。
三、眼部防护用品1. 护目镜:需要做焊接、切割、钻孔、打磨等工作的劳动者,应配备护目镜。
护目镜应具备防飞溅、防冲击、防紫外线等功能。
2. 防护面罩:钣金、喷漆、喷塑等工种的劳动者,应配备防护面罩。
面罩应具有防异物、防飞溅等功能。
四、呼吸道防护用品1. 防尘口罩:需要在粉尘环境中长时间作业的劳动者,应配备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选择,可以是一次性使用的,也可以是可重复使用的。
2. 防毒面具:需要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应配备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备防毒、防蒸气等功能。
五、听力防护用品1. 耳塞:需要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应配备耳塞。
耳塞应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能够有效减轻噪音对劳动者听力的损害。
六、手部防护用品1. 手套:需要进行高温、电焊等工作的劳动者,应配备耐热、耐电弧的手套。
需要接触化学品、溶剂的工作人员,应配备耐化学腐蚀的手套。
七、足部防护用品1. 安全鞋:所有工地、厂区内的劳动者,应配备安全鞋。
安全鞋应具备防滑、防撞击、防静电等功能。
以上是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置的基本标准,具体的配置还需要根据工作内容和环境的不同来确定。
同时,企业和用人单位还应该加强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新国标《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实施!

新国标《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实施!新国标《GB 39800-202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2022年1⽉1⽇实施!企业要根据标准重新配备劳保⽤品!该标准分为4部分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2部分:⽯油、化⼯、天然⽓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3部分:冶⾦、有⾊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4部分:⾮煤矿⼭对安全帽、劳保鞋、护⽬镜、⽿塞......装备原则、配备流程、作业场所危害的辨识和评估、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追踪溯源、判废和更换、培训使⽤等进⾏了具体规定。
正式实施后,企业应按照该标准配备、使⽤和管理劳动防护⽤品。
⽯油、化⼯、天然⽓⾏业在⽣产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危险,同时⾏业内⼯序繁多且⽴体交叉,在个体安全管理中尤为重要。
员⼯不做好安全防护,将会⾯临难以预料的伤害!01 未佩戴防护措施施救,发⽣中毒事故2021年4⽉21⽇13时43分,⿊龙江绥化某公司在三车间制⽓⼯段制⽓釜停⼯检修过程中,发⽣⼀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死亡、9⼈中毒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73万元。
事故原因:在4个⽉的停产期间,制⽓釜内⽓态物料未进⾏退料、隔离和置换,釜底部聚集了⾼浓度的氧硫化碳与硫化氢混合⽓体,维修作业⼈员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制⽓釜底部作业,吸⼊有毒⽓体造成中毒窒息。
在抢救过程中救援⼈员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多次向釜内探⾝、呼喊、拖拽施救,致使现场9⼈不同程度中毒受伤。
02 未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头部着地⾝亡2021年4⽉24⽇15时30分许,⼴州⽩云区⼀⼯地发⽣⼀起⾼处坠落事故,造成1⼈死亡。
事故原因:作业⼈员安全意识淡薄,冒险作业,未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品。
作业⼈在距离地⾯4.52⽶的⾼处作业,未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规范》(GB/T11651-2008)表3A14的规定佩戴安全带,未正确佩戴安全帽,违反了《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第五⼗四条规定,导致未能得到任何有效的安全防护,是造成事故发⽣的直接原因。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文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文在各个工作场所和日常生活中,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对于保护个人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以下是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一、头部防护1.佩戴安全帽:在施工、工地和其他需要头部保护的工作场所,应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
安全帽应穿戴平稳,帽带应系好并调整合适,确保帽壳正对头部。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帽壳是否有裂纹或破损,如有应及时更换。
2.使用头盔:在滑雪、骑行、滑板等活动中,应佩戴适当的头盔。
头盔应紧密贴合头部,带扣应扣紧,不能太松或太紧。
使用时应避免碰撞,如发现头盔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二、眼部保护1.戴护目镜:在木工、焊接、草坪修剪等工作中,应佩戴透明、坚固的护目镜。
护目镜应穿戴平稳,能够覆盖眼周围。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镜面清洁,如有损坏或划痕应及时更换。
2.使用防护眼镜:在实验室、医院、化学品处理等场所,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眼镜。
防护眼镜应紧贴面部,避免灰尘、液体等物质进入眼睛。
使用时应注意防护眼镜的透明度,如有模糊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三、呼吸系统保护1.佩戴口罩:在有灰尘、粉尘、有害气体等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口罩。
口罩应贴合面部,鼻夹调整到贴合鼻梁,使用时应注意口罩是否有变形或损坏,如有应及时更换。
2.使用呼吸防护器:在有毒气体、化学品泄漏等危险环境中工作时,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呼吸防护器。
呼吸防护器应紧贴面部,带子调整到适合位置。
使用前应检查呼吸防护器的密封性和过滤器的有效性,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四、听力保护1.佩戴耳塞或耳罩:在嘈杂的工作环境或参加音乐会、赛车等高噪音活动时,应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
耳塞应插入耳道深处,耳罩应紧贴耳朵,确保尽量隔绝噪音。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清洁,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五、手部保护1.使用手套:在操作机械、化学品、草木剪裁等工作中,应佩戴合适的手套。
手套应贴合手部,选择适合的材质以防护相关危险。
使用前应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或磨损,如有应及时更换。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文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文一、概述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对个人安全防护越来越注重。
为了确保每个个体的安全健康,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以指导每个人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用品。
二、头部防护用品1. 安全帽:(1)佩戴时应调整帽环,确保帽身与头颅贴合。
(2)佩戴前应检查帽壳是否完好,无明显破损或裂纹。
(3)安全帽上的固定带应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确保安全帽稳固。
2. 护目镜:(1)佩戴时应确保镜片无划痕或损坏。
(2)调整耳钩的弹力以适应头部的大小,并将护目镜的支架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3. 面部防护罩:(1)佩戴时应调整好罩帽和头带,以确保紧密贴合面部。
(2)确保面部防护罩干净,无任何污垢或破损。
三、呼吸防护用品1. 口罩:(1)佩戴时应确保口罩罩住鼻子和嘴巴。
(2)佩戴前应清洁双手,确保口罩无明显破损或异味。
(3)佩戴时间不宜过长,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新的口罩。
2. 防毒面具:(1)佩戴时应对口罩进行调整,确保密封。
(2)每次佩戴前应检查面部密封部分是否破损。
(3)佩戴时要保持镜片的清洁,并定期更换过滤器。
四、手部防护用品1. 劳动手套:(1)佩戴时应选择合适的尺寸,确保手套贴合手部。
(2)佩戴前应检查手套是否完好,无明显破损或穿孔。
(3)使用完毕后,手套应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2. 消毒洗手液:(1)洗手时应充分涂抹洗手液,并按摩双手至起泡。
(2)彻底清洗双手,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
(3)将双手用干净的纸巾或烘干器擦干。
五、身体防护用品1. 防护服:(1)穿戴时应整理好防护服的拉链和扣子,确保不松脱。
(2)穿戴前应检查防护服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或磨损。
(3)穿戴完毕后,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2. 防护鞋:(1)穿戴时应确保鞋带系好,鞋面整洁。
(2)穿戴前应检查防护鞋是否完好,无明显破损或掉底。
(3)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及时清除鞋底上的杂物,避免滑倒或受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835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个人安全防护标准版本
个人安全防护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及用具,是保证劳动者和公民安全健康的一种强制性防护措施。
进入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检修现场、交叉作业场所、高空或附近可能有坠落物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并落实安全可靠的防坠落措施。
在有噪声的生产场所要配备护耳器或戴防噪声耳塞;在茬光、弧光、辐射热、火花飞溅的生产场昕,要佩戴防护面具、帽盔或防护镜:
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等环境的场昕,要佩戴
防尘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焊工、电工要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在易燃易爆或易产生静电岗位,严禁穿化纤工作服;严禁携带任何火种或可能产生电气火花的工具,关闭手机、BP机等。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