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制备及性质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硫的性质(共5张PPT)

二氧化硫的性质(共5张PPT)
【思考】 SO2与CO2怎样区别?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Na2O=Na2SO3
【思考】硫有哪些常见化合价?根据有关理论推测 SO2除具有酸 的通性外,可能还具有的性质。
2:具有还原性
SO2的漂白性与(氯气1不)同 、2SO2+O2
2SO3
(1)、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
第二节 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沸点是10 oC),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水能溶解40个体积的二氧化硫). 【思考】
1、 实验室制SO2 气体,应注意什么?该如何收集?SO2溶于 水所对应的酸是什么?这说明它是什么氧化物?
答: 实验室制SO2应注意防止空气污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 H2SO3,说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亚
1、 实验室制SO2 气体,应注意什么?该如何收2集?SO2溶于水所对应的酸是什么?这说明它是什么氧化物? 2
【SO思2考+N】aO21HH2=mONaoHSlCO32lH22的+氯O2 水与 中2H2+,O2 所点燃得2溶H2O液的漂白作用强吗?
(2)、SO2+X2+2H2O=H2SO4+2HX
SO +2HCl 提示:SO +Cl +2H O=H 4、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钙基固硫: 4、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CaSO4与水作用生成生石膏CaSO4·2H2O)

二氧化硫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创新设计

二氧化硫制备及性质微型实验创新设计
3.
5 可反复操作,直至完全反应
4 个输液器滴壶中的反应速率很快,现象鲜明
但转瞬即逝,学生操作时可以通过两处止水夹的开
3.
2 实验药品微量化,实验现象明显化
随着实验装置的微型化,实验药品也相应实现
关控制反应的即时停止和发生,继续推动注射器内
了微量化,进一步降低了实验成本.输液器滴壶无
观察 4 个滴 壶 中 颜 色 的 变 化.微 型 微 量 化 的 设 计
5 mL 待
检验的紫色石 蕊 试 液、酸 性 高 锰 酸 钾 溶 液、品 红 溶
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右侧锥形瓶中至其容积的1/3,
NaOH 溶液浸湿 的 棉 花 团 来 密 封.其 他 药 品 暂 不
加入,
2.
5 mL 注射器在橡胶塞上不拔出,暂 时 用 来
密封小孔.按图 1 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试管用铁
4 mL70% 硫 酸 注 入 试 管
中,启动系列实验反应.
2.
3.
4 观察现象,分析结果
依次观察编号 1、
2、
3、
4滴壶中试液颜色的变
化,填好实验记录表(见表 1).
表 1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现象与结论
滴壶的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SO2 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既节约了资源,又 给 学 生 提 供 了 动 手 实 践 的 机 会,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丰富了学生的化学
2 实验设计
2.
1 实验用品
药品:亚 硫 酸 钠、
70% 硫 酸、紫 色 石 蕊 试 液、
/L 酸 性 高 锰 酸 钾 溶 液、品 红 溶 液、

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

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

第二节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对于本课的要求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与作用,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方法,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三位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②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③会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并且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②借助于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内容,创设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情景,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②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课堂导入】【实物展台】化学表演:龚喻《想当电工的粗铜》【问题设计】龚喻同学把铜冶炼出来了,这个铜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氧化硫的制备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在实验室中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有哪些?【PPT展示】一、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合作学习】男同学和女同学PK赛,看谁写得多,谁写得好。

【自主学习】问题1三种制备二氧化硫的方法哪一个更好?说说你的理由?问题2:制备二氧化硫,选择20%、70%、98%的硫酸,哪一种更好?【学生回答】【小结】实验室制备气体考虑的原则①原料尽量采用非气体②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③方便收集,所以我们采用固液不加热的方法制备气体,选用的硫酸浓度为70%左右。

【实验探究】分别把SO2通入下列溶液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呢?【自主学习】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问题讨论】把SO2通入石蕊中,石蕊会先变红,然后会怎么样?会不会褪色?把SO2通入NaOH和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是不是漂白?把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红色褪去,是不是漂白?把SO2通入溴水中,橙色褪去,是不是漂白?【阅读教材】必修一P90,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结论:
(1) SO2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 SO2可使溴水褪色。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
(3)与O2的反应: 2SO2 + O2
催化剂

2SO3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
3.氧化性:
失2×2e+4
SO2 + 2 H2S = 3 S ↓ +2 H2O
H价,处于中间价态, SO2中的 SO S为 +4 3 + 2O = H2SO4 所以可能既有氧化性,也可能有还原性。
2、SO2主要来源
(1)主要来自 化石燃料的燃烧
( 2)含硫矿 石的冶炼
( 3 )硫酸、磷酸、纸浆等工业排 放的废气
3、酸雨的危害
①影响水生物的繁殖;
②使土壤肥力下降,逐渐酸化;
练习
2、根据实验现象,描述SO2的性质:
(1)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 SO2体现 酸 性; (2) SO2使品红褪色,SO2体现 漂白 性; (3) SO2使KMnO4褪色,SO2体现 还原 性。
3、Cl2与SO2相遇时会发生反应: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Cl2与SO2都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 量的这两种气体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和 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的现象是 ( C ) ①溶液很快褪色 ②溶液不褪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化合漂白
注意:SO2 的漂白是可逆的!
“黄”银耳是怎样“变”成“雪白雪白”的
分析下列物质变色的原因。 1、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O2的还原性 2、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SO2的还原性 3、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高中化学 二氧化硫的性质

高中化学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的制备装置图-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及作用二氧化硫的性质①化学式:SO2②分子结构:SO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因此易溶于水,其晶体为分子晶体。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40体积的SO2),易液化(沸点-10℃)。

化学性质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将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

②能与碱性氧化物、碱及某些盐反应。

如:还原性弱氧化性漂白性(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能和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易分解而恢复原色,因此,SO2的漂白并不彻底。

在中学化学常见试剂中,能用SO2漂白的只有品红溶液,品红溶液无色溶液恢复原色。

二氧化硫的性质知识点总结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无色,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约为1:40)密度2.551g/L。

(气体,20摄氏度下)熔点:-72.4℃(200.75K)沸点:-10℃(263K)化学性质:SO2+H2O==H2SO3(亚硫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危险: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氧化硫的性质

第二章卤素和硫上一知识点下一知识点第二节硫三、硫的含氧化合物。

硫的含氧化合物:H2SO3、SO2、H2、SO4、SO3硫的氧化物:氧元素和硫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例:S02 SO3(一)二氧化硫、亚硫酸和亚硫酸盐1.SO2(1)SO2的产生:S在空气燃烧得SO2,S+O2SO2(燃烧)。

(2)SO2的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SO2有毒,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

SO2还跟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变成“酸雾”飘到远方,随雨雪降到地面,导致土壤酸化板结。

(3)SO2的化学性质:SO2是酸性氧化物。

它与水化合而生成亚硫酸。

因此SO2又叫亚硫酐。

SO2+H2O H2SO3;在水溶液里主要是SO2分子呈溶解水态。

亚硫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SO2。

H2SO3SO2↑+H2O;SO2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化而生成SO3。

2SO2+O22SO3;SO2具有漂白作用。

SO2通入品红溶液。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A.SO2跟有机物结合。

生成无色或白色物质但它们不稳定见光或遇热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色。

B.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

它有氧化性,能使有机色素氧化而退色。

C.活性炭有吸附性。

它是通过吸附色素来漂白的。

2.亚硫酸(1)亚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NaOH+H2SO3NaHSO3(亚硫酸氢钠)+H20NaOH+NaHSO3Na2SO3(亚硫酸钠)+H2O (2)H2SO3的还原性:2H2SO3+O22H2SO43.亚硫酸盐:亚硫酸盐具有盐的通性,比H2SO3稳定。

(1)亚硫酸遇酸时放出SO2,Na2SO3+2HCl2NaCl+H2O+SO2↑作用:检验亚硫酸盐。

实验室制SO2。

(2)亚硫酸盐的还原性:2Na2SO3+O22Na2SO4亚硫酸的作用:Na2SO3用作还原剂纺织工业上用作漂白剂。

(二)三氧化硫硫酸硫酸盐1.SO3:(1)SO3是一种没有颜色的固体。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酸雨造成森林衰退
未受酸雨伤害的水稻
受酸雨伤害的水稻
德国汉堡的一尊雕塑 左侧图片摄于1908年 右侧图片摄于1968年
受酸雨影响,四川乐山大佛已多 处剥落,脸上出现黑色条纹,鼻 子已经变黑。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 雨、雪在内,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 也有硝酸和盐酸等。有着“空中死神” 之称。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
二 氧 化 硫 的 化 学 性 质
思考4:还有哪种气体的水溶液也 具有漂白性? 氯气
资料——氯水的漂白原理:氯水中 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漂
白后的无色物质不能再恢复成原来的颜 色,称为永久性漂白。
|
漂 白 性
思考5 :SO2的漂白原理与氯水的漂
白原理是否相同?
二 氧 化 硫 的 化 学 性 质
现象:品红溶液褪色
漂白原理: SO2+品红
现象:加热后溶液变回红色
△ 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次氯酸和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
次氯酸 二 氧 化 硫
氯水中HClO将有色物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化 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 原 理 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物质 实 质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漂白 化合漂白
效 果 范 围 永久性 暂时性
4、SO2的弱氧化性
+6 +4
SO2
S
-2
既有还原性(为主) S
0
S
又有氧化性
如:SO2 + 2H2S = 3S↓ + 2H2O
练习
2、根据实验现象,描述SO2的性质:
(1)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 SO2体现 酸 性; (2) SO2使品红褪色,SO2体现 漂白 性; (3) SO2使KMnO4褪色,SO2体现 还原 性。

二氧化硫的制取与性质的微型实验设计

二氧化硫的制取与性质的微型实验设计

实验改进二氧化硫的制取与性质的微型实验设计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324000)张胜王飞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324000)毛艺苏教版必修一P88页“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课程容量大、性质实验多,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污染空气的气体,应尽量避免在高中课堂现场大量制备。

而教材中逐一验证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过程繁琐,浪费药品,耗时长,不利于本节课的知识展开。

査阅了相关的教学案例,实验所需的二氧化硫气体要么提前由实验室制备,要么教师在课堂现场制备。

前者在观察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后,基本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代替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其化学性质探究,但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主要成分是亚硫酸,并且部分亚硫酸容易被空气氧化,不利于后续与氯化锁的实验检验;后者由于现场制备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二氧化硫气体,对学生和教师身心不利。

如果每个班都自制,污染和药品浪费会放大,而且大量时间浪费在搭建组装实验上,不利于当前的教学。

为了简化教学实验,结合当前课堂实际,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用品实验材料:培养皿(直径60mm1个,直径75mm1个)、表面皿(直径70mm1个,直径80mm1个)、玻璃板(边长100mmX100mm1个)、硬质试管2支、5mL针筒(带弯针头)、空矿泉水瓶1个500mL、药匙、滤纸1张(直径10cm)、酒精灯,烧杯(50mL2个,100mL1个)、保鲜膜和橡皮筋。

实验试剂:亚硫酸钠固体、浓硫酸、酸性高猛酸钾溶液、硫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2实验过程与现象2.1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如图1所示,利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干燥的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原理为:Na2SO3+ H2SO4(浓)—Na2SO4+SO?水+巴0。

此实验反应快,实验用分液漏斗控制反应速率,但大量使用浓硫酸的危险性高,尤其针对多班连续上课的教师,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且要多次搭建组装实验装置。

图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装置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利用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硫干燥气体,准备好干燥洁净的500mL空矿泉水塑料瓶和30mL大试管,分别收集,并用湿润的pH试纸验满,验满后矿泉水瓶用盖子盖紧,大试管用保鲜膜和橡皮筋包扎严实,如图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主要有两种。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例如,在某种制备方法中,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出现的现象分别展示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及漂白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此外,还通过例题探讨了二氧化硫与不同物质反应的情况,如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的反应现象,以及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这些实验不仅展示了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还深入探究了其化学性质。通过详细的实验操作描述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