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智慧工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一、智慧工地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目标
1、建设一个集总体规划、项目管理、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监管、质量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监管平台;
2、通过全面的视频技术、现场质量把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支撑,形成可持续管理体系,实现各项工程管理智能助力;
3、实现跨平台、跨界、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实现人工智能,形成一体化智慧工地监管体系,有效提升智慧工地管理水平;
4、智能报警技术、大数据技术、AI实时分析等技术来实现对智慧工地的有效管控,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响应;
二、一体化监管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1、总体规划管理
(1)完善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规定,建立工程计划的完整流程;
(2)建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流程图,清晰确定施工顺序;
(3)建立项目文档管理流程,定期清理更新,保持全方位的可追溯性;
2、项目管理
(1)建立项目立项申请及审批流程,确定施工完成期限;
(2)建立技术移交管理,定期清理更新,保障工程顺利完工;
(3)建立基本材料收发及质量检验流程,确保材料。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规划设计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规划设计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规划设计整体建设方案一、方案目标与范围1.1 目标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建筑工地的管理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实现工地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

- 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

-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建设成本。

- 提升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 实现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数据共享,提升合规性。

1.2 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类建筑工地,涵盖土建、装饰、机电等各个施工环节。

方案将从系统架构、数据采集与分析、用户界面设计、实施步骤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划。

二、组织现状与需求分析2.1 现状分析目前,大部分建筑工地仍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主,存在以下问题:- 信息孤岛:各类数据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平台。

- 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依赖人工巡查,难以实现实时监控。

- 资源浪费:施工现场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成本上升。

- 合规性差: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数据对接困难,易引发处罚。

2.2 需求分析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用户需要:- 一个能实时监控工地各项指标的平台。

- 数据分析功能,以支持决策。

- 安全管理模块,及时预警潜在风险。

- 资源管理模块,优化人员、材料及设备的使用。

三、详细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3.1 系统架构设计平台将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具体如下:- 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移动设备采集工地实时数据。

- 数据处理层: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可视化报表。

-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支持多终端访问。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3.2.1 数据类型- 安全数据:工地安全监测数据,如人员进出、设备运行状态等。

- 进度数据:施工进度监测数据,包括各项工程的完成情况。

- 资源数据:人员、设备和材料使用情况。

3.2.2 数据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识别潜在安全隐患。

- 施工进度分析:对比计划与实际工期,及时调整施工策略。

智慧工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2023《智慧工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CATALOGUE目录•智慧工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概述•平台建设内容与方案•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平台应用案例与效果分析•总结与展望01智慧工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地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工地管理需求。

背景智慧工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对于提高工地管理效率、保障施工安全、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重要性平台背景与重要性建设目标实现工地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全面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保障施工安全,打造智慧工地,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原则以数据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注重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强化用户体验,提高平台的易用性和交互性。

平台建设目标与原则总体架构:智慧工地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由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四个部分组成特点数据全面:平台可以涵盖工地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整合。

技术先进: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

定制化强: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满足不同管理需求。

实时监控: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施工安全。

平台总体架构与特点02平台建设内容与方案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人员配备等设备,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安全等数据。

数据整合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ETL技术进行清洗、整合、转换,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源。

数据存储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体系,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库等,确保数据的可持久化和可扩展性。

数据采集与整合方案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案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工地智慧化管控工作方案

工地智慧化管控工作方案

工地智慧化管控工作方案一、方案背景。

咱工地啊,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人和设备都在上面忙碌着。

可这么个大场面,要是没个好的管控方法,那可就乱套了。

现在都讲究智慧化,咱工地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来个智慧化管控,让一切都井井有条,还能提高效率、保证安全。

二、目标。

1. 提高工地的安全性。

不能让咱工友们在危险的环境里干活,要把各种安全隐患都扼杀在摇篮里。

就像守着宝藏的巨龙,绝不让危险靠近半步。

2. 提升工作效率。

咱不能让工友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转,得让每个人、每台设备都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工程像火箭一样快速推进。

3. 实现精细化管理。

大到整个工地的布局规划,小到一颗螺丝钉的使用,都得心中有数,管理得细致入微。

三、智慧化管控具体措施。

(一)人员管理。

1. 智能考勤系统。

在工地入口装个智能考勤机,就像个小卫士一样,工友们一刷脸或者指纹,就知道谁来了、谁没来。

这可比传统的点名靠谱多了,还能防止有人代打卡,毕竟每个人的脸和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2. 人员定位系统。

给每个工友都配备一个小小的定位设备,这样不管他在工地的哪个角落,咱都能找着。

要是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比如哪里出现危险了,能马上知道哪个区域还有人,及时去救援。

这就像给每个人都系上了一根安全绳,绳子的另一头就在咱的管控中心。

(二)设备管理。

1. 设备状态监测。

每台大型设备都装上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就像设备的小医生,时刻监测设备的心跳(运行状态)、体温(温度)等情况。

一旦设备有点不舒服(出现故障隐患),就马上给咱报警,这样我们就能提前修理,不让设备在工作的时候突然罢工。

2. 设备调度系统。

通过电脑系统来调度设备,就像下棋一样,根据不同的工程进度和需求,合理安排设备到哪个位置干活。

比如说起重机,不能让它在这边闲着,那边却急着用它来吊东西。

要让设备们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三)物料管理。

1. 智能仓储管理。

把工地的仓库变成一个聪明的小库房。

物料一进库,就用电子标签标记好,就像给每个物料都发了个身份证。

智慧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06
平台建设方案评估与优化
评估标准与方法
01
安全性
02
功能性
03
可扩展性
04
易用性
05
成本效益
评估平台在信息安全、数 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表现 ,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考察平台的功能是否完善 、符合实际需求,满足建 筑工地智能管控的需求。
评估平台是否具备扩展能 力,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 和技术创新的需求。
平台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 数据展示层和应用管理层四个层次, 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 一体化。
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各类数据的采集 ,包括传感器数据、视频监控数据、 人员信息等;数据处理层对采集的数 据进行清洗、过滤和挖掘分析,为上 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数据展示层将 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进 行展示,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应用 管理层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开发相 应的应用模块,如安全监控、质量监 控、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
通过RFID、称重传感器等技术,实现物料 的智能化进出库管理、库存管理以及称重计 量等,提高物料管理效率。
通过BIM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实现施工过 程的可视化监控,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 中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典型案例分析
北京某商业综合体
采用智慧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 工地环境、施工过程、人员行为的全面监 测与控制,提高了工地安全管理水平,同 时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监控,有效降 低了施工成本和工期。
软件系统设计
智慧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软件系统采 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各功能模块 的松耦合和可扩展性。
软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 理模块、数据展示模块和应用模块等 四个部分。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和摄像头 等设备中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 处理和格式转换;数据处理模块对采 集的数据进行清洗、过滤和挖掘分析 ,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数据展 示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 等形式进行展示,方便用户查看和分 析

智慧工地建设专项方案

智慧工地建设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地管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传统工地管理模式存在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安全隐患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工地管理的需求。

为提高工地管理水平,降低施工风险,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1. 实现工地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2. 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安全。

3. 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4. 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三、方案内容1. 建设目标(1)数字化:利用信息化工具辅助工地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施工现场、设备、人员、物料等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

(2)智能化:现场安装智能化设备,实现智能工作、智能安全等目的。

(3)简单化:对人机料法环测、质量、安全、进度的监督和管理进行简化,提高管理效率。

2. 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5G、物联网、云计算等基础设施,为智慧工地提供技术支撑。

(2)平台建设:开发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施工现场、设备、人员、物料等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可视化展示。

(3)系统集成:集成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护、人员定位、设备管理等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4)应用创新:引入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智能分析和预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建设步骤(1)需求调研:深入了解施工现场、设备、人员、物料等需求,明确智慧工地建设目标。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智慧工地建设方案,包括技术路线、系统架构、功能模块等。

(3)平台开发:开发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施工现场、设备、人员、物料等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可视化展示。

(4)系统集成: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护、人员定位、设备管理等系统集成到智慧工地平台。

(5)应用推广:在施工现场推广应用智慧工地解决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智慧工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

2. 加强技术支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确保智慧工地建设顺利实施。

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智慧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智慧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建立数据模型,包括基础数据、实时数据、业务数据等,支持数据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存储。
数据库设计
智能管控平台系统的详细设计
03
人员信息录入
记录工地所有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方便查询和管理。
人员管理模块
人员定位与监测
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等方式,实时监测人员位置和行动轨迹,预防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安全培训与教育
对用户进行系统的操作培训和常见问题处理,确保用户能够正常操作和维护系统。
系统实施流程
2. 系统设计
4. 系统部署与安装
5. 系统培训与调试
3. 系统开发与测试
系统运用及注意事项
系统应实时监测工地各项数据,包括环境指标、安全隐患、人员作业等,确保工地安全和稳定。
1. 数据实时监测
系统应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工地管理效率。
1
物资管理模块
2
3
记录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存储位置等基本信息,方便查询和管理。
物资信息录入
随着物资的领取、归还和采购,实时更新库存信息,避免物资丢失或积压。
实时库存更新
根据工地需要和物资库存情况,合理调度和优化物资的使用和采购计划。
物资调度与优化
数据汇总
数据分析
数据可视化
数据汇总与分析模块
02
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智能管控平台的功能将不断完善和提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智能管控平台系统的总体架构
02
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层和展示层。
数据采集层包括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工地环境、施工过程、人员状况等信息。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系统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系统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03
创新性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感知和智能分析,为管理人 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实现精益管理。
02
系统平台建设方案总体架构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系统平台的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
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分为数据采集 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数据采集层
通过多种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采 集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如环境温 湿度、施工进度等。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系 统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系统平台建设背景 • 系统平台建设方案总体架构 • 系统平台建设的功能模块 • 系统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 • 系统平台的运维与服务
01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系统平台建设背景
智慧工地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智慧工地是指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手段 ,实现工地施工过程全面感知、智能控制、精益管理和优质 服务。备的长效稳定性。来自03数据传输设备
采用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设备,如无线网桥、工业级传输设备等,确
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系统平台的软件功能及特点
施工进度智能 化管理
通过对比施工计划和实 际施工进度,对施工过 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实现施工进度的智能 化管理。
环境监测与预 警
通过采集环境温湿度、 噪音等参数,构建环境 监测系统,实现环境参 数超限自动预警和报警 功能。
系统平台的运维管理方案
运维管理咨询
提供专业的运维管理咨询,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流程设计 、系统部署方案等。
运维流程制定
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合理的运维流程,包括系统巡检流程、故 障处理流程、安全审计流程等。
运维服务外包
提供专业的运维服务外包,包括系统部署、系统监控、系统升 级等,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环境
要严查、重罚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对每起建筑施工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 息。住建部副部长易军提出,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转包挂靠、出借资质资格等,要坚持 “零容忍”和重处罚。
质检特函〔2013〕34号 建市[2014]112号
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
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建质[2015]20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 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 见
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法定 代表人、总经理(总裁)、 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副总裁)、分管生产经 营的副总经理(副总裁)、 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等
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加大 安全生产投入,严格各项 安全标准和要求,进一步 加强和规范企业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推进企业全员、 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 理
业务场景
建筑施工现场生产作业 环境复杂,人员复杂, 多工种交叉作业、协作 方多,呈现出施工地点 分散、施工现场管理难 等特点。
存在问题
每年发生的大型事故仍有 发生。其中较大及以上事 故仍然较多。建筑市场监 管不到位,安全监督和防 范手段相对落后。
工地管理痛点
• 提高安全监管力度 • 降低事故发生频率 • 打通工地管理路径 • 规范现场管理机制
住建部质监局
建办质函[2017]214号
住建部办公厅
做好大型起重机械安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企业、项目、安全员相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
监控管理系统检验工作 建筑劳务管理工作的指 关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 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


知导

见定 实 施 意 见通

贯彻落实质检办特联 〔2013〕5号 )要求,做好 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 理系统检验工作,我局拟 定了《起重机械安全监控 管理系统的项目、内容、 方法和要求》
国家对工程质量、安 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强化施工安全 专项治理
政府积极推动建筑 业现代代,提倡以 节能环保为特征的 绿色建行技术
政府要求严格落实 劳务实名制,规范 劳务用工市场管理
行业背景 –住建部大力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应用
住建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 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 • 施工阶段重点推广几项专项信息技术应用,包括: • 推广施工过程变形监测、大体积混凝土计算机测温系统 • 施工现场管理应用移动通讯与射频技术,与工程项目管
施工现场危险区域繁多,而传统的完全依靠人力手段,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 监督管理,容易存在监管漏洞。
动火作业危险源
高空作业危险区域
人工巡检
现状分析-安全施工(2)
结构安全监测困难,安全事故频发
结构安全监 测 • 工程结构 安全监测主要包括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高大模板支撑结构、深基坑支
据的监测 。 • 监测数据 超标时将容易导致混凝土爆裂、高支模坍塌等事故
近期频频 爆发工程结构安全事故

护结构等数
基坑塌方
模板支撑体系
倒塌
现状分析-安全施工(3)
结构安全监测事例 — —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 测温期间由专人按固定时间间隔24小时连续进行,监测点多、周期长、数据量大 • 耗费人力且工作效率低,人为误差大,不便于管理
建筑工地智能管控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工地的概念
智慧工地是信息化。即通过4G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GPS、北斗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智能安全帽等可穿戴设备以及设 备智能感应装置,形成“物联网”。并通过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构成了智慧工地的基础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迭加施工信息化应用 APP。
吊臂相撞坠落
吊臂折断事故
塔吊倾覆事故
现状分析-材料控制
材料清点手段落后,成本虚高
• 材料费占整个工程造价的50%~70% • 进场材料验收采用手工完成,常导致数目误报。此外,为获取非法利益,还存在虚报材料数 量等现
象,导致材料成本上升,管理层缺乏有效手段监控。
现状分析-安全施工(1)
危险区域繁多,监控手段落后
核心是改进施工中人、机之间、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交互方式。建立互联协同、安全监控、数据收集、经验共享等信息化生态圈,并将 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工程的智能管理和自我成长!
Contents
目录
1. 建设背景和需求分析 2. 方案总体设计和实现 3. 社会效益和用户价值 4. 典型案例
Part 1
建设背景与需求分析
建筑工地环境 人员复杂,施 工地点分散
劳资纠纷频发 “包工头假借 农民工故意闹
事”
大型机械 事故频繁
多发
工地扬尘和 噪声扰民
工人不文 明施工
行业背景 –政府积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4年 住建部下发《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住 2014年 建部下发《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 2014年 住建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筑劳务管理工作 的指导意见》
材料控制
劳务人员 管理
绿色施工
安全施工
施工现场管理领域 五大领域监管难题
特种设备 监管
现状分析-劳务用工管理
劳务用工管理混乱
• 劳资纠纷频繁发生 • 存在作业安全隐患 • 现场人员管理复杂 • 后勤保障能力较差
现状分析-特种设备监管
大型设备监管困难,安全事故频发
• 操作员视野受限,难于预计塔吊与塔吊之间以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的碰撞风险 • 地面监管人员无法掌握塔吊顶部风速、大臂转速,难以实时指挥 • 垂直度检测由工作人员定期完成,不能够实时掌控,运行过程中存在倾覆危险
理信息系统结合,实现工程现场远程监控和管理 • 研究应用工程定位和测量技术、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近年建筑行业信息化规划,重点聚焦在以下领域: 劳务实名制管理 、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大型设备监管、现场安防监控….
行业背景-施工现场的应用现状
工人进出考勤
塔吊作业的实时监控
利用RFID技术进行车辆监管
现状分析-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建筑行业现状
基础建设投资与房地产投资互补关系共同支撑经济增长,分行业来看,基建投资的主要子行业包括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 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行业规模
在我国将近有50万个工 地在施工,塔吊(塔式 起重机)数量70余万, 升降机不低于100万台, 建筑从业人员5000余 万人。只16年全国已有 333家企业取得了特级 资质,建筑施工企业总 数全国近10万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