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内-西蒙

合集下载

比内在心理测量上的贡献

比内在心理测量上的贡献

比内在心理测量上的贡献
比内(Alfred)
将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视为智力的核心,这种观点在方向上无疑更正确。

1905年发表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心理量表。

比纳认为智力是复杂的,他将判断力视为智力的核心,认为判断、理解和推理是智力的基本活动。

事实证明,比纳对智力本质的认识在方向上更正确。

为了鉴别弱智儿童,比内、西蒙1905年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比内西蒙量表。

该量表由30个由易到难的题目组成,主要考察个体在词汇、相似性与差异性、理解、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50个标准化样本。

19XX年修订量表有58个题目,并引入“智力年龄”(mental age)的术语。

200个标准化样本。

19XX年再次修订,但与19XX量表相比变化不大。

这一年比内去世。

19XX年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在比内-西蒙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

首次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IQ,智商公式从此“智商”或IQ一词风靡全世界。

波林的评价,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内的10年。

心理测量学:测验的常模之常模的类型

心理测量学:测验的常模之常模的类型

心理测量学:测验的常模之常模的类型:㈠发展常模(又称年龄量表):⑴发展顺序量表:①葛塞尔发展程序量表(发展顺序量表最早的一个范例。

16周能使头保持平衡,28周能用手抓握东西并把玩,40周能控制躯干、坐立、或爬行,52周能控制腿脚运动、站立和行走)②皮亚杰的守恒概念(5岁理解质量守恒,6岁掌握重量守恒,7岁有容量守恒)⑵智力年龄(又称智龄。

吴天敏的比内-西蒙量表智龄的计算方法:6岁+4×2月+3×2月+2×2月=7岁6个月)⑶年级当量(又称年级量表。

在教育成就测验中最常用。

)㈡百分位常模:⑴百分等级: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

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位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就越低。

未分组资料百分等级计算公式PR=100-(100R-50)/N。

⑵百分点:在分数量表上,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就叫百分点或百分位数。

百分点的计算根据直线内插法(例见P341)。

⑶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分,相当于百分等级的25%、50%和75%对应的三个百分分成的四段。

⑷十分位数:1%~10%为第一段,91%~100%为第十段。

㈢标准分常模:⑴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z分数为最典型的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z=(X-)/SD,转换公式Z=A+Bz⑵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是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就是非线性的。

转换为T分数T=50+10。

标准九分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量表,最早广泛应用于美国空军和某些教学情境中的分级。

标准十分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1.5;标准二十分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

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的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年龄儿童间的可比性,因此一般都用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的高低。

⑴比内-西蒙量表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于1916年对其修订而成斯坦福-比内量表,其中以比率智商(IQ)表示结果IQ=MA/CA×100IQ等于100代表正常,高于100代表发展迅速,低于100代表发育迟缓。

个别智力测验

个别智力测验

4. 拼长方形 5. 辨别图形
6. 数钮扣13个 7. 问手指数 8. 上午和下午 9. 简单迷津 10. 解说图画 11.寻找失物 12. 倒数20至1 13. 心算(一) 14. 说反义词 15. 推断情景 16. 指出缺点 17. 心算(二)
21. 造语句 22. 正确答案
23. 对答问句 24. 描画图样 25. 剪纸 26. 指出谬误 27. 数学技巧 28. 方形分析(一) 29. 心算(三) 30. 迷津 31. 时间计算 32. 填字 33. 盒子计算 34. 对比关系
算术测试题


12. 两瓶酒3元1角,买12瓶要付多少钱? 60秒,18.6元 13. 有人将一套家具用原价的2/3卖掉, 得400元,问原价是多少? 60秒,600元 14. 8个人在6天内可完成的工作,现在要 在半天内完成,问一共要多少人才能 做完? 120秒, 96人。
(4) 相似性测验



内容与功能:由40个双字词组成,要求解释词 义。主要测量语义提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长时记忆。 实施方法:所有受试均从第4项开始,主试每读 一词,要求被试指认,并解释,第4—8项中有1 项得0分,回头做1—3项,连续5项得0分停止。 评分标准:每词按回答质量分别记0、1、或2分, 免作的记满分,最高80分。

(五)1960年的修订
1960 年修订本( Terman & Merrill,1960 )的 测验项目是从1937年版本的L和M两式中选择 那些最有效的,形成一个由L和M综合的版本, 称L-M本。1960年修订的L-M综合本的要略如 下: (1) 保持了年龄量表,年龄差异和测量一般心理 能力的原则。 (2) 测验项目选自1937年L和M式,对少量的项目 作了一点修改。 (3) 无新的常模样本,以 1937 年的测验结果作常 模资料。未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4) 计算离差智商。

考研心理测验整理

考研心理测验整理

能力测验1.比内—西蒙量表(1)用于诊断异常儿童,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戈塔德第一个介绍到美国,根据智力的二因素理论编制(2)比率智商:IQ=(智龄/实龄)×100最能代表智力水平的年龄分数:智力年龄(智龄)2.韦克斯勒(1)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R),根据因素分析法,测查能力因素包括:言语理解、知觉组织、工作记忆、加工速度、注意力。

先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20分,再转换为离差智商,不能以百分等级表示。

(2)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不适宜团体施测(3)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PPSI)(4)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的原因:比率智商不饿能满足对年龄单元等值性的要求。

离差智商:IQ=15Z+1003.(1)智龄首次提出者:比内(2)比率智商首次提出者:施特恩(3)离差智商首次提出者:韦克斯勒4.考夫曼儿童评定成套测验(K-ABC)与文化公平测验(CFIT),依据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5.团体测验:陆军、瑞文(1)①陆军甲种,目的是一战为了快速选拔官兵和分派兵种,文字测验,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

陆军乙种,非文字测验②陆军甲种与陆军乙种均用于大规模的团体施测、官兵选拔和职位配置、企事业领域人员选拔(2)①根据智力的二因素理论编制,瑞文推理测验,属于非言语类图形推理测验,测量一般能力如G因素中的推理能力,常模分数采用百分等级②瑞文推理测验最低水平测验:瑞文彩图推理测验(CPM),适用于幼儿和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③瑞文推理测验中等水平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适用于5.5岁以上的智力正常者④瑞文推理测验最高水平测验:瑞文高级推理测验(APM),适用于高智力成人⑤瑞文渐进矩阵推理测验受文化与教育的影响最小⑥联合瑞文智力测验(CRT),属于文化公平测验6.戴斯认知测验/认知评估系统(CAS),根据智力的PASS模型编码的智力测验7.单元小测验,属于非标准化测验人格测验1.在进行人格测验时候可能产生反应偏差,包括反应定势和反应风格(形态)(1)反应定势:被试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会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回答问题(2)反应风格的一种有默认应答,表示只做肯定回答或只做否定回答2.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认知风格常用仪器:棒框仪、镶嵌图形,属于客观测量方法3.随机应答:无目的地随意勾选答案或回答问题受测者在缺乏完成测验的必要技能和不愿意被评价时候最有可能随机应答4.典型行为测验:要求被试回答有关自己的感受和信念的测验5.(1)自陈量表①人格测验最常用的。

比内-西蒙智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

比内-西蒙智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

比内-西蒙智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中国比内测验一、学习目标掌握中国比内测验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二、操作步骤㈠测验的实施1.测验材料比内测验首先由比内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我们这里选用的是吴天敏教授1982年完成的中文版第三次修订本,称《中国比内测验》。

本测验共包括51个试题,从易到难排列,均印在测验指导手册上,并准备下列必备的测验材料:⑴两个1寸半×2寸半的长方形(最好用卡片纸),把其中一个剪成两个三角形。

⑵黑(或灰色)钮扣13个。

⑶三张卡片分别写上桌子、饼、老鼠,汽车、工人河,妈妈、老师、我。

⑷3寸见方白纸若干张(每人用一张)。

⑸五张卡片分别写上爱、残暴、光荣、狡猾、隆重。

⑹剪刀一把。

⑺铅笔两只。

⑻橡皮一块。

⑼小草稿纸若干张。

⑽跑表(或有秒镇表)一只。

⑾记录纸若干份(每人一份)。

为了节省时间,编制者在《中国比内测验》的基础上还制订了一份《中国比内测验简编》,由8个项目组成,可用于对儿童智商的粗略估计。

2.适用范围本测验适用于2~18岁被试者,农村和城市被试共用一套试题。

3.施测步骤⑴测验开始之前,主试让被试或替被试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

请主试签名是为了日后遇有情况不清之处,好请主试协助解决。

⑵施测时,先根据被试者的年龄从测验指导书的附表中查到开始的试题,如2-5岁儿童从第一题开始作答,6-7岁儿童从第7题开始作答,等等,然后按指导书的实施方法进行测验。

⑶对照着记录纸,一个题一个题地,熟读各试题的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被试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准确地说出,至少能在边读边说的情况下,不至张口结舌或自行编造。

⑷被试者连续有5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并对他说:“好了,就到这儿吧,谢谢你”。

㈡测验的记分1.通过1题记1分。

各试题附带的答案,有的是唯一正确答案,是不能牵强附会的;有的则只是代表性答案,凡符合该答案含义的答案,即使语句与它不同,也是可以通过的。

心理咨询班-智力测验(04-7-19)

心理咨询班-智力测验(04-7-19)
7
(二)离差智商
1 、由 Wechsler 提出,它是用统计学的标准 分概念来计算智商,表示被试者的成绩偏离 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 位),每个年龄组IQ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 计算公式为IQ=100+15(X- M )/S

公式中为M样本成绩的均数(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 分数), X 为被试者的成绩(某人实得分数),S 为 样本成绩(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X- M)/S 是 标准Z分数的计算公式。
2018/7/13
21. 造语句 22. 正确答案
23. 对答问句 24. 描画图样 25. 剪纸 26. 指出谬误 27. 数学技巧 28. 方形分析(一) 29. 心算(三) 30. 迷津 31. 时间计算 32. 填字 33. 盒子计算 34. 对比关系
38. 语句重组(一) 39. 倒背数目
9
2018/7/13
(三)智力分类和分级

智力可以按一定标准来分出种类和等 级。现代心理测量学用统计的方法分出 智力的各种因素,如言语智力和操作智 力等;从智力理论上又分为流体智力和 晶体智力,也有的把智力分为抽象智力、 具体智力和社会智力等。目前智力主要 采用IQ分级方法,这也是国际常用的分
级方法。
智力测验
2018/7/131 Nhomakorabea
智 力 测 验 ( intelligence test) 是 评 估个人一般能力的方法,它是根据有关 智力概念和智力理论经标准化过程编制 而成。 智力测验在临床上用途很广,不仅在研 究智力水平,能够对人的智力水平的高 低作出评估,而且在研究其它病理情况 时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如神经心理评 估。临床上多用个别智力测验,教育和 某些研究也用团体智力测验。

第一篇_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

第一篇_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

2、编制中国本土的心理测验

张厚粲等人编制“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陈会昌编制“气质量表”
宋维真等人借鉴MMPI编制“心理健康测查表” 沙毓英、张锋等人编制“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 周步成编制“学业能力倾向测验”。

3、心理测验的组织建设与学科建设



1984年成立心理与教育测量专业委员会。 1994年该专业委员会制定《心理测验管理条 理》和《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并 在《心理学报》上颁布。 心理测量学方面的教材也层出不穷。如郑日 昌的《心理测量》(1987),戴忠恒的《教 育与心理测量》(1987),余嘉元的《教育 与心理测量》(1987),戴海崎等人的《心 理与教育测量》(1999)。
三、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1949-1979,中国心理测量处于禁区状态。
1、修订国外的心理测验


修订国外著名的智力测验包括:龚耀先主持“韦克 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工作;林传鼎、张厚粲 主持“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工作;吴天 敏出版“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张厚粲主持 修订“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戴忠恒修订“一般能 力倾向测验”。 修订国外著名的人格测验包括:刘绍衣等人修订 16PF问卷;宋维真修订MMPI;龚耀先修订EPQ问卷; 吴文源修订SCL-90量表。
1、高尔顿的贡献
高尔顿(Francis Galton)爵士

“个体差异心理学之父”。心 理测验的基本功能与考察、评 价个体差异相联。 1869年在《遗传的天才》中首 次提出智力是正态分布的; 1884年创立“人类测量实验 室”,收集了大量人类简单心 理过程的测量资料; 创立统计学,发展了计算相关 系数的方法。

第一章_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

第一章_心理测量的发展历史

卡特尔编制了一套能力测验,测量范围包括肌肉力量、
运动速度、疼痛感受性、视听敏感性、重量辨别力、
反应时、记忆力等方面。卡特尔每年用这些测验测试
大学生,并尝试将这些测验分数与大学生的学业成绩
联系起来。

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文
章中首次提出“心理测验”(mental test)
的术语。


共10张,5张黑白、3张彩色、2张黑红相间。
TAT
30张黑白图卡和1张空白卡
TAT 图 卡
(四)从一般智力测验到特殊能力 和能力倾向测验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开始编制特 殊能力测验,以满足不同职业选拔与安置的 需要,这些特殊能力测验包括音乐能力测验、 美术能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等。
三、中国现代心理测量的发展
1949-1979,中国心理测量处于禁区状态。
1、修订国外的心理测验


修订国外著名的智力测验包括:龚耀先主持“韦克 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工作;林传鼎、张厚粲 主持“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修订工作;吴天 敏出版“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内测验”;张厚粲主持 修订“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戴忠恒修订“一般能 力倾向测验”。 修订国外著名的人格测验包括:刘绍衣等人修订 16PF问卷;宋维真修订MMPI;龚耀先修订EPQ问卷; 吴文源修订SCL-90量表。

陆军乙种测验又称Beta测验。是为母语为非英语及 文盲编制的适用于军队的非言语团体智力测验,它 包括7个分测验,即迷津、立方体分析、补足数列、 数目符号、树字校对、图画补缺和几何分析。
(二)从文字测验到非文字测验

操作测验既可弥补文字量表在理论上的缺陷,又可
适用于文盲和有言语障碍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内-西蒙量表的评价
成就:
(1)比西量表是第一个采用复杂任务来测量高级心理过 程的测验。以前的测验主要测量感知觉、运动等低级心理 过程。
(2)比西量表首次采用年龄作为智力的标准,这样可以 对测验作出通俗易懂的解释。
(3)比西量表首次从整体上测量智力,也就是测量智力 的普通因素,而以往心理学家把感觉辨别力、记忆力、注 意力等割裂开来测量。 不足: (1)施测和记分没有标准化。 (2)常模团体的代表性不够,因而有些项目的安排位置 不当。 (3)测验项目过少。
简编:8个题目组成
中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量表
注意事项 备齐工具; 中立表情、不解释; 安静房间,内设一桌二凳,主试和被试对坐。 避免让被试看见记录; 按各试题要求,控制时间,不得随意延长或缩 短。
谢谢!
二、测验的实施
• 测验的实施
– 填写被试一般情况,主试签名; – 施册测时,根据被试者的年龄查到开始的题目; – 按手册一题一题地进行,熟练说出指导语。 。
• 2、施测时,先根据被试年龄从测验手册的附 表一中查到开始作答的题号,如2-5岁儿童从 第1题开始作答,6-7岁儿童从第7题开始作答, 15岁从第23题作答。
附表2 实足年龄计算方法
例一:小李生日,1965年2月2日,测验时间,1980年3 月21日,实足年龄计算:1980-1965=15年,3-2=1月, 21-2=19日,日数超过15天,则受试年龄为15岁2个月。
例一:小李生日,1965年3月22日,测验时间,1980 年2月2日,实足年龄计算:1980-1965=15年,2-3=-1 月,2-22=-20日,日数超过15天,则受试年龄为14岁 10个月。 凡超过15天或整15天的日数一律按一月计,不足15 天的一律不计。
一、中国比内测验概述
该测验适合18以下的人测试,共有51道题,从易到难 排列,每题代表4个月的心理年龄,这样从2-18岁,每个 年龄有3道题。 智力评定指标并非智龄,而是离差智商。
比内量表在国外修订情况
一、比内量表 (一)比内-西蒙量表 1.1905年量表 •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 内容: 30 道题(记忆、言语、理解、手工操 作)。 • 题目排列方式:从易到难。 • 指标:通过项目数。如白痴最多只能通过 6 项, 低能的成人可通过7~15项。
(二)斯坦福-比内量表
1.斯坦福-比内量表的发展 (1)1916年量表
• 在修改基础上增设39个新项目,达到90个 项目。
• 最早对施测和记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语。 • 引入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比率智商)。 • 适用年龄:3~13岁。 • 样本:1000名儿童和400名成人。
(2)1937年量表
• 由 L 和 M 两个等值型量表构成 • 年龄范围扩大:1.5~18岁
1. 2.
眼睛是否随动的物体移动。 用触觉刺激唤起抓握反应。
3.
4. 5. 6. 7. 8. 9.
用视觉刺激唤起抓握反应。
辨认食物。 搜寻食物。 执行简单的命令和模仿简单的手势。 认识物体。 认识图片。 列举图片中的人物和物体。
10. 比较两条线的长短。 11. 复述两个数字。 12. 比较两个重量。 13. 暗示。
11.找寻失物
28.方形分析(一) 45.说明含义
中国比内量表
11.找寻失物 12.倒数20至1 13.心算(一) 14.说反义词 15.推断情景 16.指出缺点 17.心算(二) 28.方形分析(一) 45.说明含义 29.心算(三) 30.迷津 31. 时间计算 32.填字 33.盒子计算 34.对比关系 46.填数 47.语句重组(二) 48.校正错误 49.解释成语 50.区别词义 51.明确对比关系
14. 解说物体与人物的名称。
15. 复述句子。
16. 说出二物的不同点。 17. 记忆图片中的物体。
18. 靠记忆重画图片。
19. 复述数字。 20. 说出二物的相同点。 21. 比较线的长短。 22. 比较重量。 23. 重量记忆。 24. 说出同韵字。 25. 填词。 26. 用三个词造句。 27. 对答问句。 28. 交换长短针的位置。
三、测验的记分
• 测验的记分
– 通过一题记1分,连续5题不通过停止测验。总分=答对题目的 分数+承认通过题目的补加分数; – 根据被试实足年龄、和总分,查手册智商表查到相应的智商。
中国比内量表
1.比圆形 18.找寻数目 35.方形分析(二)
2.说出物名
3.比长短线 4.拼长方形 5.辨别图形 6.数纽扣13个 7.问手指数
每项测验得到的月 数 —
全部得分 年 月 3 —
3岁半 4岁 4岁半
5岁 6岁 7岁 总分
5 3 2
2 1 0(最高年龄)
1 1 1
1 2 2
— — —
— —
5 3 2
2 2 0
3
14
心理年龄(MA):4岁2个月
3.1911年量表 • 题目:删旧补新,但总数仍为59题。 • 增设一个成年组。 • 除 4 岁组仅有 4 个项目外,其他每个年龄组一 律为5项,便于计算。
2.斯比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1)信度 • 复本信度:L和M相关在0.83~0.95之间。
• 再测信度:高于0.90。
(2)效度
• 内容效度:测验内容属于公认的智力范畴。
• 效标关联效度: 与学业成绩、受教育年限的相 关在0.4~0.75之间。
• 结构效度: 假设智力发展随年龄增长,先快后 慢(证据:随年龄增长,再测稳定性逐步提高);
存在G因素(证据:各项目与测验总分的平均相关 为0.66)
(三)中国比内测验
陆志伟和吴天敏1924年、1936年、1982年三次修订 该测验适合18以下的人测试,共有51道题,从易到难排列, 每题代表4个月的心理年龄,这样从2-18岁,每个年龄有3 道题。 内容:51题 指标:离差智商 年龄范围:2岁~18岁 • 生活常识 • 知觉速度及观察力 • 空间知觉力和想象力 • 记忆力 • 语言能力 • 判断推理能力
19.找寻图样
20.对比 21. 造语句 22.正确答案 23.对答问句 24.描画图样
36.记故事
37.说出共同点 38.语句重组 39.倒背数目 40.说反义词(二) 41.拼字
8.上午和下午
9.简单迷津 10.解说图画
25.剪纸
26.指出谬误 27.数学技巧
42.评判语句
43.数立方体 44.几何形分析
• 样本:3184名1.5~18岁儿童,但仅限城市 白人
(3)1960年量表 • 合并了 L和 M两型中最好的项目,改为单一量表。 • 年龄:2~成人 • 离差智商
• 4498 名 1.5 ~ 18 岁儿童( 1937 年量表的施测对 象)。
(4)1972年量表 测验内容未变; 取样范围扩大(地区、社会阶层、经济状 况、民族)。 共2100名被试,其中2~5.5岁每半岁选100 名,6~18岁每一岁选100名。
29. 剪纸。
30. 抽象名词的定义。
2.1908年量表 • 内容:增至59道题。 • 方式:把测验项目按年龄分组。每一岁一 组。每个年龄组项目数量不等,最多8项,最 少3项。 • 年龄范围:3~13岁。 • 指标:智力年龄。
例:一个4岁儿童心理年龄的计算
年龄水平 3岁
通过的测验数目 6(起始年龄)
比内量表在国内修订情况
1、1911年传入我国
2、1924年,陆修订成《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 验》,基础是1916年量表,适合江浙儿童使用。
3、1936年,陆与吴二次修订,使用范围扩至北方, 适合6—14岁。
4、1979年,吴三次修订,称《中国比内测验》,适合2— 18岁,每岁基本3题,共计51题。弃比率IQ,采用离差IQ。 5、吴编制了《中国比内测验简编》,适合教育、 医疗实践。
中国比内测验的实施和记分方法
听主试须知
附表1 各年龄开始测验的试题和补加分
年龄 试题 补加分 年龄 试题 补加分
2-3 4 5 6 7 8 9
1 1 1 7 7 10 14
0 0 0 6 6 9 13
10 11 12 13 14 15 16-18
18 20 22 22 23 23 24
17 19 21 21 22 22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