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捕捉反物质 微量破坏力超过氢弹

合集下载

重大突破:人类首次捕捉反物质

重大突破:人类首次捕捉反物质

d o e , p o u e t CERN, h s a n 组 织 研 制 的反 氢 原 子 有 一 个 反 电 子 围 绕 反 质 rg n r d c d a a n a - t ee to e o v n r u d a n ip o o . i l c r n r v l i g a o n n a t r t n — —
反物 质原 子 。 科幻 电影 《 际旅 行》 星
的影迷 明 白这一 成就 的潜 在含 意 .
因 为 星 际 飞 船 “ 业 号 ” 使 用 物 企
ti c iv me t sn e te Sa s i trrs s s hs a he e n , i c h tr hp Enep ie u e
ma s t n r y I rn i l , i i h rae te eg 质能 1 0 s o e e g . n p i c p e t st ege ts n r y 0 %将 质量 转化 为能量 。从
s uc h nv re o re i t eu ies . n
比普 通氢 弹强 10 0
倍。 在将 质量 转化
为 能量 时 ( 根据 爱 因 斯 坦 的 著 名 方 程 式 ) 弹 的有 效 核
vrn s t e eg (a et g mas o nry v i i Enti’ fmose utn. is ns a u q ai ) e o
B t n imat r u a t — t , e wh n n e i
c na twi t r ils a o tc t mat ,yed h e 1 0 e ce tc n eso f % m in o v rin o 0
率仅 1 %。可 当接

2016年百万公众网络学习成效测试参考标准答案

2016年百万公众网络学习成效测试参考标准答案

2016 年“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在线测试卷目一、单选题1、以下不属于可燃粉尘的是(泥土)。

2、数学应用对国家工作的意义不包括(政府政策的制定与规划)。

3、人类是从较早的动物进化而来的。

(是)4、造成地震的原因有(地壳板块运动、火山活动、地质塌陷等)。

5、电灯泡为什么会亮?(钨丝通电后,产生热,温度升高,导致钨丝发出黄白色的光)6、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人民健康)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7、实现核聚变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哪几种?(磁约束和惯性约束)8、1942年,(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开创了一个核能的时代。

9、世界上第一次发生鸟撞飞机是1902 年。

(错)10、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物质为(金刚砂)。

11、中国已经成功举办哪年奥运会?(2008 年)12、坦克是哪个国家发明的?(英国)13、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系吗?(有重要关系)14、车刀的性能日臻提升,特别是(硬质合金刀具)的出现,更让车刀的硬度有了飞快的提升,真正进入了削铁如泥的时代。

15、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多长时间?(一年)16、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陕西华县大地震)。

17、国一级保护动物的是(东北虎)。

18、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19、在应用电磁波的特性时,下列符合实际的是(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20、具有高原人造湖之最美誉的湖是(红枫湖)。

21、地球已知的生物大约(200)多万种。

22、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遂道是圣哥大隧道,全长16.3 公里。

(对)23、少穿化纤,多穿天然纤维材料的衣服有益于人体健康下面不属于天然纤维的有(冰丝)。

24、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把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在(广岛)这是人类历史上原子弹第一次用于实战。

24、在过去十年中,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的四大主要疾病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炎、下呼吸道感染)。

“学习强国”平台知识竞赛题库演示教学

“学习强国”平台知识竞赛题库演示教学

“学习强国”平台知识竞赛题库第一轮:单选题1.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用哪个型号的火箭发射的?(B)A.长征3AB.长征3BC.长征3C2.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在我国【西昌发射基地】发射成功的。

(B)A.酒泉发射基地B.西昌发射基地C.太原发射基地3.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将圆周率的精确度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这一成就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C)A.300B.600C.10004.目前世界上共有4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们分别是美国的GPS 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我国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B)A.北极星B.北斗C.哈勃5.我国采取的“北京时间”实际上是【东八区】的时间。

(B)A.东六区B.东七区C.东八区6.2018年10月24日通车的珠港澳大桥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重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B)A.4.8 B.5.6 C.6.3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故人”指的是【孟浩然】。

(A)A.孟浩然B.李白C.杜甫8."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A)A.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B.王维、杨炯、张若虚、骆宾王C.王维、卢照邻、孟浩然、张若虚9.“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这是明代方孝孺的诗。

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

(C)A.画眉B.黄莺C.鹦鹉10.毛泽东的词句“世上无难事”,下一句是【只要肯登攀】。

(B)A.只怕有心人B.只要肯登攀C.只要肯攀登11.有经验的汽车师傅都会告诉徒弟,冬天洗车最好用【冷水】。

(C)A.温水B.盐水C.冷水12.“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这个论断的提出者是(恩格斯)。

2023年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一

2023年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一

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题库及答案一(1-261)1、永定河是北京旳母亲河,全河流经山西、内蒙古……入(渤海)。

2、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旳热潮始于(1963年)。

3、领导我们事业旳关键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提出来旳。

4、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旳安全指示标志宜设置在(距地面1米如下墙面上)。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6、如下哪部著作中,认为数学是天地万物最主线旳东西,是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

(孙子算法)7、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旳(3月5日)。

8、中科大潘建伟专家团体,与合作者运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卫星,初次实现距离7600公里旳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9、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旳党支部,应当设置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构成,一般不超过7人。

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10、最早旳地理学著作(山海经)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神话、生物、水利等诸多方面旳内容。

11、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漂亮乡村。

12、下列词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旳是(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13、气体可压缩存储在钢瓶中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

14、领土由领陆、(领水)、领空三部分构成。

15、诗句“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描绘出一幅热闹旳(春耕)图。

16、苏颂,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他领导制造出世界上最古老旳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17、有经验旳汽车师傅都会告诉徒弟,冬天洗车最佳用(冷水)。

18、一种国家旳(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旳经济社会基础,同步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旳经济社会基础,及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

19、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和《联合国宪章》签订,第一届军运会于1995年9月4日至16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

“捕获”中微子

“捕获”中微子

中微子热席卷全球。

即便你不知道它是什么,可能也听说过沸沸扬扬的“中微子超光速”事件。

中微子真的跑得比光快?爱因斯坦错了吗?“极客”们借此创造了很多关于中微子的笑话,比如,中微子说:“我回头看见上帝说:‘要有光。

’”中微子在中国也火了一把。

3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邢志忠打算做一场名为“大亚湾实验结果的唯象学后果”的理论报告。

结果让他惊讶,慕名而至的科研人员和科学爱好者将教室挤得水泄不通,报告主持人、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副经理曹俊研究员不得不将地点换到最大的一间阶梯会议室。

这在曹俊刚从美国费米实验室回国的2003年是难以想象的。

“高能物理研究基本以10年作为一个周期,从实验设想到建造设备到实验出结果。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发现宇宙中微子的科学家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领域很有意思。

10年过去了,该出结果了。

”“过去粒子物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加速器上,如今加速器研究除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之外已经告一段落,而中微子探测的技术进步了,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说。

不过,物理学家眼中的重大成就,对普通人而言不啻为天书。

邢志忠说一个精彩的报告,应该让1/3的内容能被公众听懂,1/3专家能听懂,1/3谁也听不懂。

“高能物理就是这样,有太多谁也不懂的东西。

一旦你能理解,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他在报告会上打出一张自己绘制的“粒子物理学28个基本参数参考图”,这图就像是一个靶标,参数有的靠内环,有的靠外环,而他们发现的θ13处于靠近靶心的内环。

“这就是大亚湾结果的重要性,我们在高能物理的历史上留下了足迹。

”至于介绍θ13数值究竟是多少时,他打趣道:“大亚湾实验测得的θ13的中心值和误差,恰好是8.8度加减0.8度,就是‘三八’啊!在‘三八节’公布这个消息,刚好祝广大女性节日快乐!”寻找“幽灵粒子”要想理解这项轰动国内外物理学界的事情,还要从中微子是什么说起。

20世纪30年代早期,英国物理学家艾里斯(c.d.ellis)仔细测量了放射性核衰变放射出的电子的速度。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看法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看法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看法对于“反物质”的发现、人工智能的出现、以及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来说,它们并不是超物质。

超物质是一些人对物质世界没有充分认识,而对一些不能理解的现象都认为是超物质造成的.超物质是不现实的,虚幻的东西!2010年11月17日,有媒体说,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500克能量可超过氢弹。

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

500克反物质的破坏力可以超过世界上最大的氢弹。

说明反物质是真实存在。

因此,“反物质”并不是超物质。

同样,人工智能的出现也不是超物质,人工智能是人类可以理解并加以创造的东西,也是一种现实存在的东西。

而网络中的虚拟世界一样不是超物质,虚拟不是虚无,不是虚幻,不是虚假,虚拟是真实的客观存在。

网络虚拟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存在,为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

其次,是这三者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关系。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全面地阐述了哲学的物质范畴,被誉为辨证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可一分为二的,一分为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就是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正反物质的同时存在,更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正确性。

人工智能旨在建立类似于人类智慧的机械生命,在可知论上是和马克思主义想联系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可知的,即使可以是科学的,那么人类的生命和智慧也是可知的,那么也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的,即人工智能在实现可能性和根本依靠上和马克思主义相同。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看来,物质的特性在于其客观存在,“实物性”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实物性”简单地等同于现实性,用固有的是否具有“实物性或现实性”的标准机械而又片面地去评判网络,总认为网络是虚无飘渺的,不存在的,网络虚拟是不具有“实物性”的,因而不现实、不真实。

财经快报

财经快报
资 讯 视 界
环 球科 技
硅谷 : 松 下注 资硅谷 电动车厂 商特斯 拉
日本 松下公 司 1 月 1 4 日决 定 向美 国硅 谷 电 动 车 厂 商 特 斯 拉 投 资 3 0 万美 元 ,以拓展 其 00 在全球 环保 电动车市 场 的份额。
财 经快 报
麦考林股价暴跌 反 思赴美I O P
举细 步 ■
1 月1 日,麦考林 股价 大幅下 跌3 . 2 99 %,跌 破发 行价 ,令不少 投 资者大 跌眼 镜 。1 月2 ,麦考 林继续 逆市 重挫 1 .%。 收 于 2 日 8 4 报 66 美元 ,创 其I O 来新低 。1 月2 , 5 P 以 2 日,麦 考林C O 备春接 受 E 顾
日本大阪大学研 究人 员1月5 2 日说 ,通过 为失明 者眼 球植入 电极 刺激 “ 视网膜” ,已成功使 患者视力恢 复到能跟踪光源的程 度。研究小组今 年4 月到7 月为两 名因患色素性 视网膜炎而失明超 过 1年的女性实施 了电极 “ 网膜 ”植 入手 术 ,在视网膜内侧植 0 视 入白金芯片 ,其上分布4个 电极 ,另在眼球 内部植入 1 小电 9 个微 极 。患者在额头上佩戴 电荷耦合 器件照 相机后 ,图像数 据经转换 传送至芯片 ,由人工 “ 视网膜 ”将信号传递给视神经 , 进而 传递 至大脑。据悉 , 名患者 已能正确跟踪电脑屏幕上的光源移动 。 两

象,户— 计旬电■ 量补家 萎惠在— 乡华脑— 已期三_ 救关- 中间至 划惠。 遭普电 一 经公华 ,销有 标惠 但仍下 遇示形 今措怀 彻普质 ”量■ 年施■ 底推_ 名排 在普 , 等然呵 质的I: 单名 誓 跌新■ 上笔 一来 ■ 疑出 ● “挽 一 出记 3落 中救 月客 系的 以“ 1轮 了本 5孙 中 列山 后前 , ” 在

智慧树知到《走近核科学技术》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走近核科学技术》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走近核科学技术》2019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下列哪种元素不是以国家命名的()。

答案:Pb2、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在哪一年?()答案:19863、核电占本国能源结构比例最大的国家是___。

答案:法国4、2012年2月19日最新命名的新元素符号是()答案:Cn5、下列国家中,核电占本国能源结构比例最大的国家是()答案:法国6、1945 年,美国给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答案:对7、1. 联合国把()年定为国际化学年是为了纪念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 周年答案:20118、从伦琴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至今,()的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与从事放射性,辐射(粒子)有关。

答案:1/39、元素周期表中U以后的元素被称作超铀元素,超铀元素都是人造元素答案:对10、铀是自然界存在的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答案:对第2章单元测试1、亚洲人第一次对新元素的发现做出贡献的是第几号元素?()答案:1132、下列哪种元素不是以国家命名的()。

答案:Pb3、2012年2月19日最新命名的新元素符号是()答案:Cn4、我国高放废物地址处置地下实验室的重点预选区——北山位于()答案:甘肃5、除中国外,国际认可的有核武器的国家有()答案: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6、中国于()年试爆第一颗核弹答案:19647、周恩来总理说过,我们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答案:对8、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和鉴别了23种新核素答案:对9、核能是唯一能取代化石原料的的()、()、()的能源答案:高效、清洁、经济10、重水堆的燃料元件不需要用到六氟化铀答案:对第3章单元测试1、下列属于电离辐射源的有()答案:α粒子、β粒子、中子、X射线2、电离辐射的天然来源不包括____。

答案:人工机器源3、电离辐射的天然来源不包括()。

答案:人工机器源4、我国的“两弹一星”成就发生在上世纪哪个年代?()答案:60年代至70年代5、下列国家中未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是()答案:朝鲜6、辐射的表现形式的电磁波或高能粒子答案:对7、微波、可见光都属于电离辐射答案:错8、电离辐射的来源包括()来源和()来源答案:天然、人工9、天然本底辐射存在于世界各处答案:对10、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极力反对继续发展核电答案:德第4章单元测试1、下列不属于反应堆多重屏障体系的是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首次捕捉反物质微量破坏力超过氢弹(组图)一丁点就能摧毁一个星球超级威力不到500克的破坏力超世界上最大氢弹超级动力仅需要几十毫克就能把人类送上火星超级能量一小“滴”便可维持纽约全天全城能量看电影,学反物质《星际迷航》在《星际迷航》系列电视和电影中,反物质反应堆驱动“企业”号进行太空之旅。

虽然这次实验不可能令科学家研制出曲速引擎飞行器(WarpEngine)、反物质驱动装置,或是找到比《星际迷航》光速旅行更快的旅行方式,但却有可能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姊妹篇《天使与魔鬼》电影中,藏匿在罗马的反物质炸弹成为电影的主线。

不过,制造和保存微量反物质是一件非常困难和耗资巨大的事情,用于制造超级武器的前景更是距离现实非常遥远。

在美国科幻片《星际迷航》里,宇航员把反物质用作星际飞船燃料。

而在美国作家丹·布朗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的姊妹篇《天使与魔鬼》中,0.25克反物质炸弹就足以将梵蒂冈从地球上抹去。

反物质,正常物质的反状态,极不稳定而几乎不存在于自然界。

研究人员8年前在实验室里制成反物质,但这些反物质一接触容器壁便瞬息湮灭。

抓不住,便无从加以深入研究。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7日发布报告,欧洲研究人员在科学史上首次成功“抓住”微量反物质。

绝对零度“抓住”反物质研究人员2002年在真空环境里造出反氢原子,但造出后不到片刻便已湮灭。

如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员首次成功“抓住”这种反物质。

鉴于反物质接触容器壁后便即消失,研究人员利用特殊磁场对反物质加以捕获。

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杰夫·杭斯特告诉BBC记者,反氢原子具有“少许磁性”,“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罗盘指针,能够利用磁场探知它们的存在。

我们制成一只强有力的"磁瓶",在里面造出反物质”。

另外,反氢原子运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便难以捕获。

杭斯特所在研究团队花费5年时间,设法让反氢原子温度降至0.5开氏度,相当于零下272.65摄氏度、即接近绝对零度,使反氢原子处于低能量状态。

“如果它们运动得不至于太快,那么就算被"抓住"了,”杭斯特说。

加以“微调”有望制造更多丹·布朗在畅销书《天使与魔鬼》中把反物质描述成人类目前所知威力最大的能量源。

它能以百分之百的效率释放能量,不造成污染,不产生辐射,一小“滴”便可维持美国纽约全天所需能量。

从理论上说,不到500克反物质的破坏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氢弹的威力。

如果想把人类送上火星,仅需要几十毫克,同时时间也大为缩短,只需要6周的时间就可以到达。

不过,研究人员首次捕获的成果为38个反氢原子,持续时间为五分之一秒。

这等数量的反物质不足以让一只100瓦灯泡发光二十亿分之一秒,更别提用作剧烈炸药。

杭斯特教授解释道,研究人员掌握捕获反物质技术后,今后可在具体操作程序层面加以“微调”,便有望制成数量足够多、保存时间足够长的反物质,为进一步研究打开一扇门。

解谜关键助解开宇宙起源物理学上一个最大的谜团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为何由占据压倒性地位的正常物质构成,而不是反物质。

根据物理学定律,这两种在宇宙诞生时出现的物质数量上应该没有任何差异。

反物质的发现,使人们联想上世纪许多不解之谜,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凌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遭遇从天而降的“火球”,大片原始森林顷刻化为灰烬。

至于爆炸起因,一些人推断是小行星撞击,一些人猜想是反物质所致“湮灭”。

深入研究反物质,是解开宇宙起源之谜的重要环节。

“我们希望查明,物质与反物质之间是否存在某些我们尚不知道的区别,”杭斯特说,“这种区别或许存在于更基本层面,或许牵连宇宙起源时某些高能量活动。

”38个反物质存活六分之一秒将开启“星际之门”卡尔加里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主任罗布·汤普森教授说:“这是一项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实施一些实验,使我们对当前物理学的基本看法产生巨大变化,证实我们当前了解到的知识。

我们捕捉了大约38个原子,存活六分之一秒,数量相当少,连一杯咖啡都热不了,更别提驱动《星际迷航》中的星舰"企业"号了。

现在,我们可以启动下一步工作,使用工具去对这些原子进行研究。

”共有42位研究人员参与了实验。

这些实验或许有助于科学家揭开有关宇宙最难解的谜团之一。

英国斯旺西大学教授麦克·查尔顿说:“氢原子是所有原子中结构最简单的,反氢是可以在实验室最容易制造的反物质类型。

深入了解它将有助于揭开已知宇宙由物质而非反物质构成的几乎所有谜团。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

名词解读反物质反物质就是正常物质的镜像,正常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构成,核外则是带负电荷的电子。

但是,反物质的构成却完全相反,它们拥有带正电荷的电子和带负电荷的原子核。

爱因斯坦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

按照物理学家假想,宇宙诞生之初曾经产生等量的物质与反物质,而两者一旦接触便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

然而,出于某种原因,当今世界主要由物质构成,反物质似乎压根不存在于自然界。

正反物质的不对称疑难,是物理学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悬疑1首个发现者或是中国人中国的反物质研究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赵忠尧担任技术顾问,因此西方称他为“中国反物质武器之父”。

外界认为,赵忠尧是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

这个发现足以使他获得诺贝尔奖。

但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1932年在云雾室中观测到正电子径迹的安德逊,而不是1930年首先发现了正负电子湮灭的赵忠尧。

安德逊也承认,当他的同学赵忠尧的实验结果出来的时候,他正在赵忠尧的隔壁办公室,他的研究是受赵的启发才做的。

悬疑2反物质天使or魔鬼反物质,它能轻松地帮助人类进行星际旅行,或许也能轻易制造出毁灭地球的“超级核弹”。

反物质是一种致命武器,威力强大,不可阻挡。

一旦将其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充电平台上移走,灯光会令人眩目,周围会响起雷鸣般的咆哮声,它们会自动焚毁。

有人提出,人类可能有朝一日利用反物质的破坏力去摧毁整个世界。

神秘“反物质”或成为人类的“末日武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欧洲当地时间的17日表示,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他们已经俘获了少量的“反物质”,尽管只是少量的反氢原子而已,但已被科学界视为人类研究反物质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存在时间是关键实际上,早在1995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就首次制造出了9个反氢原子。

但反氢原子只要与周围环境中的正氢原子相遇就会湮灭,因此实验室中造出来的反氢原子稍纵即逝,科学家们根本无从研究它的真面目。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实验进一步表明,反氢原子可以大量制造,但如何让它们存在时间长一点仍是难题。

因此,这次实验成果的突破就在于,人工制造的38个反氢原子存在了大约0.17秒。

这个时间在普通人看来也许非常短,但对科学家来说,已比先前有了实质性的延长,足够他们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利用磁场作“陷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介绍说,这次之所以能够将反氢原子捕获长达0.17秒,要归功于一种特殊的磁场。

在实验室中,反氢原子是在真空环境里制造出来的,正常情况下瞬间就会与正物质发生湮灭并消失。

而这个强大而复杂的磁场会像陷阱一样“拖延时间”,使反氢原子与正物质的接触稍作延缓。

实验显示,利用这种磁场,可以将“牵制”反氢原子的时间延长到十分之一秒的量级,这对于观察研究反氢原子来说已经“足够长”。

最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制造出的数以千计的反氢原子中,成功地使其中的38个存在了大约0.17秒。

科学家称,研究反物质,之所以选择氢原子入手,是因为氢原子只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因此被看做是物理学领域最佳的研究对象。

[详细]科学家首次捉到反物质原子可能成人类末日武器科学家首次“捉”到反物质原子神秘“反物质”或成为人类的“末日武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欧洲当地时间的17日表示,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他们已经俘获了少量的“反物质”,尽管只是少量的反氢原子而已,但已被科学界视为人类研究反物质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存在时间是关键实际上,早在1995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就首次制造出了9个反氢原子。

但反氢原子只要与周围环境中的正氢原子相遇就会湮灭,因此实验室中造出来的反氢原子稍纵即逝,科学家们根本无从研究它的真面目。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实验进一步表明,反氢原子可以大量制造,但如何让它们存在时间长一点仍是难题。

因此,这次实验成果的突破就在于,人工制造的38个反氢原子存在了大约0.17秒。

这个时间在普通人看来也许非常短,但对科学家来说,已比先前有了实质性的延长,足够他们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利用磁场作“陷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介绍说,这次之所以能够将反氢原子捕获长达0.17秒,要归功于一种特殊的磁场。

在实验室中,反氢原子是在真空环境里制造出来的,正常情况下瞬间就会与正物质发生湮灭并消失。

而这个强大而复杂的磁场会像陷阱一样“拖延时间”,使反氢原子与正物质的接触稍作延缓。

实验显示,利用这种磁场,可以将“牵制”反氢原子的时间延长到十分之一秒的量级,这对于观察研究反氢原子来说已经“足够长”。

最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制造出的数以千计的反氢原子中,成功地使其中的38个存在了大约0.17秒。

科学家称,研究反物质,之所以选择氢原子入手,是因为氢原子只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因此被看做是物理学领域最佳的研究对象。

反物质研究的重要一步尽管这只是在实验室中制造并短暂捕捉到反物质原子,但科学界仍然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突破,距离反物质的“真相”又“近了一步”。

刊登这一研究成果的英国《自然》杂志称,成功“捕捉”反氢原子后,通过比较反物质和正物质,科学家们就可以测试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最核心的基本对称理论。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任罗尔夫·霍伊尔在17日发布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说,“这是反物质研究领域的重要的一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