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热处理模拟
齿轮钢锻造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齿轮钢锻造及热处理工艺研究作者简介:李荫现(1976.9--)男,汉族,江苏省泰州市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材料的冷、热成形,预处理,产品最终热处理的工艺编制、开发;齿轮、模具等新材料的应用;齿轮、模具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异常失效件的分析和问题解决。
摘要:本文研究了普通正火、等温正火、锻造余热等温正火三种预热处理工艺对22CrMoH和20MnCr5齿轮钢锻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采用22CrMoH钢和20MnCr5钢进行高温锻造,可获得良好的贝氏体组织,并可明显获取到大颗粒、高硬度的晶粒。
采用常规正火工艺处理合金渗碳钢,其组织结构和冷却速率较窄(6~9℃/min),生产中难以控制。
采用等温正火和锻造余热等温正火,在580~660℃范围内得到了最佳的组织和硬度。
更易控制生产环节;锻造余热等温正火得到的是铁素体、贝氏体组织。
介绍了余热等温正火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即控制余热等温正火工艺的三个主要工艺参数。
依据齿轮形状和零件尺寸,对其等温前冷却速度、温度和时间三个工艺参数进行了合理选择。
对铁素体加珠光体平衡组织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等温锻造余热正火组织对表面加工性和后续热处理性能的影响。
通过后续加热,奥氏体晶粒保持稳定均匀,获得了理想的正火组织。
因组织、硬度适宜,零件加工性能良好,渗碳变形稳定。
本文以22CrMoH钢,20MnCr5钢零件为例,进行了实际生产,采用余热等温正火新工艺,节能降耗,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正火成本从每公斤0.35元降至每公斤0.22元。
关键词:汽车齿轮钢;预热处理;普通正火;等温正火;锻造余热等温正火引言汽车制造中,齿轮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个齿轮,特别是后桥齿轮,变速齿轮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传动系统和整车的可靠性。
公司所生产的汽车后桥减速器为中、轻、重三种类型,常会出现安装困难、噪音大、齿面磨损等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得知,总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齿轮渗碳淬火后形成的变形波动,导致齿轮产品接触区发生偏移。
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流程

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流程齿轮作为机械传动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系统的运转效率和寿命。
而热处理作为提升齿轮性能的关键工艺步骤,其流程控制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流程,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过程的原理、方法及实践应用。
一、齿轮热处理的目的与意义齿轮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经过热处理的齿轮,其硬度、强度、耐磨性、抗疲劳性能等都会得到显著提升,从而确保齿轮在复杂多变的工况下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
二、热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需要对齿轮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污、锈迹等杂质。
这是因为这些杂质在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导致齿轮表面产生裂纹或气孔等缺陷。
清洗完成后,还需对齿轮进行初步的检查,确保其没有明显的结构缺陷,如裂纹、砂眼等。
三、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流程1.预热处理:预热处理的目的是使齿轮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分布均匀,减少热应力,防止齿轮在加热过程中产生变形或开裂。
预热处理通常分为几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温度和时间都需严格控制。
2.加热处理:加热处理是齿轮热处理的核心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齿轮被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使其内部组织发生相变,从而获得所需的性能。
加热温度的选择需根据齿轮的材质、尺寸以及所需的性能来确定。
加热过程中需确保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过烧。
3.保温处理:在达到预定的加热温度后,齿轮需在保温炉中保温一段时间,以确保其内部组织充分转变。
保温时间的长短同样需根据齿轮的材质、尺寸以及所需的性能来确定。
保温过程中需对温度进行持续监控,确保其稳定在预定范围内。
4.冷却处理:冷却处理是齿轮热处理的最后一步。
在这一步骤中,齿轮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到室温,以固定其内部组织结构和性能。
冷却速度的选择对齿轮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快速冷却(如淬火)可获得较高的硬度和强度,但可能导致较大的内应力和变形;而慢速冷却(如退火)则可降低内应力和变形,但硬度和强度相对较低。
主减速从动齿轮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工艺

Q S 0 . 2 3 ≤ 1 . 1 0 ≤ 0 . 0 2 0 1 . 0 0 ≤ 0 . 0 1 5 ≤
1 9 27 ^ 0- 3 0 — 0. 02 5 1 3O ^ 0. 25 — — 0_ 2 5 0. 05 0
材料 牌 号 C
表1 材料化量分数,%)
Cr Ni A1 Cu
要求 ,为 了实现低成本 、高性 能 ,主减 速从动齿轮 采用 环保的低压真 空渗碳 、高压气体淬 火技术进行热 处理 。 该 工艺 相 对于 常规 的 可控 气 氛渗 碳 热处 理 有以 下
本文主要针对MI X 主减速从动齿轮采用低压真空 渗碳、高压气体直接淬火热处理过程 中,齿面金相组
织控 制 、热 处理变形 及工艺优化 进行 了探讨 。
材料及热处理技术要求
材料牌号及化学成分 ( 熔炼分析)见表1 ,材料淬
透性 参见表2 。 M 1 X 主 减速 从 动齿 轮热 处理 技 术要 求有 :表 面 硬
5 . 1 氐 压真空渗碳过程渗碳介质的流量设定
设 定依据为处理零 件的表面积 ,因此为 了准确设定 和控制渗碳介 质的流量 ,最好采 用质量流量计 。M1 X 主 减速齿轮 采用乙炔渗碳 ,计算乙炔流量 的经验公式为 : 乙炔流量 ( N L / h )= 1 2 5 0( N L / h )+ 1 2 5( N L / h ・ m m )× 零件表面积 ( m m 2 )× 零件数量/ 1 0 。 。一般情况下 ,实 际
实际工艺取 2 0 0 0 N L / h 。
越高。但并不是所有钢材都适合采用高温渗碳工艺。 根据我厂真空渗碳的经验 ,M1 X 主减速从动齿轮采用
9 4 0 ℃渗 碳 ,渗碳 介质为 乙炔 ( C H : ) ,对应 的F l u x 值 为
重载齿轮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重载齿轮的热处理工艺研究摘要:通过对18Cr2Ni4WA材料的渗碳、淬火过程的研究,最终制定了采煤机摇臂内所用重载齿轮的热处理工艺。
关键词:渗碳;淬火;18Cr2Ni4WA18Cr2Ni4WA钢中所含合金总量大于5%而不到10%,属于高强度中合金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适合制造性能要求高,横截面比较宽的机械零件,而采煤机摇臂中所使用的重载齿轮就是这样一类零件。
由于采煤机中重载齿轮的热处理技术要求为表面硬度HRC58-62,硬化层深最高2.3mm,要想达到这么高的硬度和硬化层深度,必须要进行表面渗碳[1]。
1合金元素对18Cr2Ni4WA的影响表1中表示的为18Cr2Ni4WA中合金元素的含量,由于该钢种中镍的含量比较高,且含有一定量的铬元素,因此该钢材拥有良好的强韧性和淬透性,但是该钢种中还含有少量的钨元素,使该钢的珠光体转变起始曲线推迟,导致空冷也会发生贝氏体转变。
在合金渗碳之后,该钢种渗层内的Ms由之前的300℃降低到100℃以内,经过渗碳空冷后的组织为一部分马氏体和大量残余奥氏体,直接影响淬火后的硬度。
若要消除空冷产生的残余奥氏体,必须在保证所需组织不发生相变的前提下高温回火,促进残余奥氏体的转变,从而使得淬火后得到较多的马氏体,达到技术要求。
2.1材料预处理对毛坯进行一次正火,正火温度为940℃,目的是为了消除毛坯锻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同时细化晶粒,均匀组织。
正火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残余奥氏体,为了减少这些残余奥氏体,可以采用两个办法:第一,采用深冷处理来促进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第二,重新进炉回火,通过回火减少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促进残奥向马氏体的转变,由于在此转变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应力,故需要多次回火。
一般采用第二个办法。
2.2渗碳2.2.1渗碳设备渗碳过程所选用的是型号为RQ3-90-9的井式渗碳炉,炉子的电脑控制用的是北京汇捷通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仪,可以通过调整煤油和甲醇的滴入量来控制炉内碳势,从而模拟渗碳过程。
汽车齿轮常用材料热处理方法及性能分析

编号: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汽车齿轮常用材料热处理方法及性能分析系(院):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学号:**********专业:汽车服务工程年级:0701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完成日期:2011-5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采用传统热处理工艺的汽车齿轮容易出现的失效形式,对选取齿轮材料提出合理要求。
通过对常用齿轮材料的讨论,性能较好的20CrMo、20CrNi2Mo 和17CrNiMo6三种渗碳钢成为首选。
针对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中部分不符合技术发展要求的过程进行改进,其中对预备热处理中正火与等温退火的比较,证明等温退火工艺是合理的预备热处理方案。
同时在参考日本等国的高温渗碳技术、渗碳新技术及催渗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真空渗碳的优缺点及应用实例。
最后,给出了作者认为比较好的热处理工艺路线。
关键词:渗碳齿轮;热处理工艺;性能分析格式请严格按照新上传的模板修订,表格格式要求做成三线表(表4.3和4.4已经调好,其他能做成三线表的请做成三线表,个别表格做不成的按原格式),其余修改见文中标记。
改完后全文多通读几遍,不要再留下一些低级错误。
Abstract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the car with traditional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the failure forms of gear is easy to appear in the selection of gear material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requiremen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to commonly used gear material, performance is good 20CrMo, 20CrNi2Mo and 17CrNiMo6 three carburizing steels become preferred. In traditional heat treatment process part does not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cluding heat to prepare improvement of zhongzheng fire and the isothermal annealing,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sothermal annealing process is reasonable prepare heat treatment plan. In reference to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carburizing technology, carburiz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urge permeability technology foundation, mainly 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vacuum carburizing.Keywords:carburized gear;Heat treatment process;Performance analysis目录1汽车齿轮及其失效形式 ------------------------------------------------------------------------------------------- 11.1齿轮作用简述 ------------------------------------------------------------------------------------------------ 11.2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的讨论 --------------------------------------------------------------------------- 11.3齿轮应满足的性能要求 ---------------------------------------------------------------------------------- 21.4齿轮材料选取 ------------------------------------------------------------------------------------------------ 21.4.1齿轮类零件的选材 -------------------------------------------------------------------------------- 21.4.2汽车齿轮选材应满足的条件及需要考虑的因素 -------------------------------------- 3 2齿轮渗碳钢简介------------------------------------------------------------------------------------------------------ 42.1渗碳钢的分类 ------------------------------------------------------------------------------------------------ 42.2合金渗碳钢淬透性的讨论------------------------------------------------------------------------------- 42.3合金渗碳钢应具有的性能及常用热处理工艺 -------------------------------------------------- 5 3国内汽车齿轮用钢现状 ------------------------------------------------------------------------------------------- 73.1通用齿轮用钢 ------------------------------------------------------------------------------------------------ 73.2商用车齿轮用钢--------------------------------------------------------------------------------------------- 73.3对轮齿材料的讨论 ----------------------------------------------------------------------------------------- 83.3.1传统汽车用钢 --------------------------------------------------------------------------------------- 83.3.2优质齿轮用钢 --------------------------------------------------------------------------------------- 9 4汽车齿轮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分析--------------------------------------------------------------------------- 104.1传统的汽车齿轮热处理工艺 ------------------------------------------------------------------------- 104.2对预处理工艺的改进讨论----------------------------------------------------------------------------- 104.2.1预备热处理综述----------------------------------------------------------------------------------- 104.2.2对通用齿轮的改进讨论 ----------------------------------------------------------------------- 114.2.3重载齿轮改进讨论 ------------------------------------------------------------------------------ 124.3渗碳淬火工艺的改进------------------------------------------------------------------------------------- 154.3.1日本等国公司对传统渗碳工艺的改进--------------------------------------------------- 154.3.2部分新的渗碳技术简述 ------------------------------------------------------------------------ 164.3.3 BH催渗技术简介 --------------------------------------------------------------------------------- 174.3.4对真空渗碳工艺的讨论 ----------------------------------------------------------------------- 184.3.5真空高压气淬技术的发展-------------------------------------------------------------------- 21 5总结---------------------------------------------------------------------------------------------------------------------- 221汽车齿轮及其失效形式1.1汽车齿轮作用简述汽车中的各种齿轮,主要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并通过它们来改变发动机、曲轴和主轴齿轮的速比[1]。
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齿轮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为了保证齿轮工作的可靠性,提高其使用寿命,齿轮的材料及其热处理应根据工作
条件和材料的特点来选取。
对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是:应使齿面具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齿心具有足够的韧性,以防止齿面的各种失效,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的工艺性,以达到齿轮的各种技术要求。
常用的齿轮材料为各种牌号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铸钢、铸铁和非金属
材料等。
一般多采用锻件或轧制钢材。
当齿轮结构尺寸较大,轮坯不易锻造时,可采用铸钢;开式低速传动时,可采用灰铸铁或球墨铸铁、低速重载的齿轮易产生齿面塑性变形,轮齿也易折断,宜选用综合性能较好的钢材;高速齿轮易产生齿面点蚀,宜选用齿面硬度高的材料;受冲击载荷的齿轮,宜选用韧性好的材料。
对高速、轻载而又要求低噪声的齿轮传动,也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如夹布胶木、尼龙等。
常用的齿轮材料及其力学性能列于下表。
钢制齿轮的热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常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如45、40Cr钢等。
表面淬火后,
齿面硬度一般为 40〜55HRC特点是抗疲劳点蚀、抗胶合能力高。
耐磨性好;由于齿心部分未
淬硬,齿轮仍有足够的韧性,能承受不大的冲击载荷。
根据热处理后齿面硬度的不同,齿轮可分为软齿面齿轮(< 350HBS和硬齿面齿轮
(> 350HBS)。
一般要求的齿轮传动可采用软齿面齿轮。
为了减小胶合的可能性,并使配对的大小齿轮寿命相当,通常使小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齿面硬度高岀30〜 50HBS。
对于高速、重载或重要的齿轮传动,可采用硬齿面齿轮组合,齿面硬度可大致相同。
齿轮热处理变形及预防

齿轮热处理变形及预防史天振;吴思良【期刊名称】《金属加工:热加工》【年(卷),期】2010(000)017【总页数】2页(P12-13)【作者】史天振;吴思良【作者单位】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玉环,317600;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玉环,317600【正文语种】中文变速箱齿轮在渗碳淬火过程中的变形问题一直是困扰和阻挠热处理生产的一大障碍,有效地控制热处理变形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为了控制变形,一般企业都会严格控制原材料淬透性带宽、等温正火质量、渗碳淬火冷却,以及校直等工序质量,来保证渗碳淬火后变形规律性。
本文主要探讨渗碳淬火工序及校直工序对产品变形的影响。
轴齿类的变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齿跳;另一方面是齿形、齿向变化。
轴类产品渗碳淬火后要进行校直才能进行齿形齿向的检测,在实际生产中齿跳检测比较麻烦、效率低,因此一般厂家均采用测量相邻近部位轴向跳动来间接反映齿跳的大小。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也发现,变形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真正变形,有些是因为测量基准变化或遭到破坏而造成测量误差,后者往往表现为校直后齿跳检查合格,但齿向检测不合格。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解决和预防。
案例一:某电动工具轴在多用炉渗碳淬火后变形不规律,造成后续校直工序难度很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更换了不同的装卡方式(见图1、图2),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从装卡方式变换后的测量结果看,如果造成变形的主要原因不是装卡方式,那一定就是与淬火冷却有直接关系。
为了验证这一设想,将图3所示的整炉产品从最外层到里层逐根进行跳动检测,发现最外层变形比例最高,且具有方向性;到第三层以后变形明显降低。
到底是加热影响、冷却影响还是加热和冷却双重影响?我们又进一步取小批量滚齿后产品加热到渗碳温度后保温30min拉到前室缓冷至室温,出炉后100%检测跳动,发现最大跳动量均在0.02mm以下,这说明变形不是由于加热产生。
高强度汽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_陈勇

1.1 国内外汽车齿轮材料及齿轮工艺参数 模数是齿轮重要的参数,选取汽车齿轮模数
通常要考虑强度、噪声、轻量化及加工工艺等因 素。表1为乘用车和商用车齿轮常用模数及直径工 艺参数范围。
汽车齿轮在传递扭矩和改变速度过程中,通 常处于高速、高载荷、交变冲击载荷等工作环境 中。汽车齿轮材料不仅需要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和热处理渗碳淬火性能,还必须满足合理的成本 需求。为保证齿面和齿顶端淬火深度的稳定性, 通常选用碳质量分数为0.2%左右,单独或复合添 加Ni、Cr、Mn、Mo等合金元素的渗碳合金钢[6]。日 本、德国在汽车高强度齿轮低碳合金钢材料领域进 行了长期的研究开发,表2为常用汽车齿轮材料的 成分组成,目前国内外汽车齿轮用钢主要为 20CrMnTi(国内)、20MnCrS(德系)、20CrMoH(日 系),表中钢种A、B、C为高疲劳用钢[7]。
1.00–1.30
20MnCrS (German)
0.17–0.22 ≤ 0.4 1.1–1.4 ≤ 0.025 0.02–0.04
1–1.3
20CrMoH (Japan)
0.20
0.25
0.73 0.030 0.030
1.05 0.20
Steel A
众所周知根据研究实践表明提高齿轮的疲劳强度寿命极限既需要改善优化材料的合金成分渗碳碳氮共渗热处理技术还必须与齿轮的表面强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结合起来即实现综合的齿轮表面完整性得到更佳的齿轮抗疲劳性能才能实现对高强度齿轮接触疲劳极限弯曲疲劳极限疲劳耐久寿命最佳摩擦因数的高性能要求45
第 30 卷 第 1 期 2017 年 2 月
收稿日期:2016-10-13;修回日期:2017-01-07 网络出版日期:2017-01-19 08:39;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3905.TG.20170119.0839.002.html 通讯作者:陈勇(1954—),男(汉),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汽车变速器开发与高强度齿轮技术;E-mail:chenyong1585811@ 引文格式:陈勇, 臧立彬, 巨东英, 等. 高强度汽车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表面工程, 2017, 30(1): 1-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模拟
热处理工艺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机械制造现代化和热处理质量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对热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热处理工艺过程由于受到加热方式、冷却方式、加热温度、冷却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时间等影响,金属内部的组织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同时工艺参数的差异,也会造成热处理加工对象硬度过高过低、硬度不均匀等现象。
Deform-3d 软件提供一种热处理模拟模块,可以帮助热处理工艺员,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来获得正确的热处理参数,从而来指导热处理生产实际。
减少批量报废的质量事故发生。
本例以齿轮钢热处理工艺的模拟过程为例,通过应用Deform-3d热处理模块,进行模拟实验。
1.1建立模型
1.11基本设置
进入前处理设置界面,首先修改公英制,将默认的英制(English)修改成公制(SI),同时选中“形变”(Deformation)、“扩散”(Diffusion)和“相变”(Phase transformation),见图1。
图1初始资料
1.1.2模型导入
在工件几何体输入对话框内,选择从数据库或关键文件夹(Import from a
geometry,. Key or DB file)中输入,输入的文件必须是STL格式的,见图2。
图2工件导入
1.1.3网格划分
工件输入后,可以进行网格划分。
这里取网格数8000;表面网格结构(Structured surface mesh)中,层的数量取1;层厚度(Layer thickness)为0.005,设置完成后单击NEXT按钮生成网格,网格生成后的工件三维图形见图3。
图3网格生成
1.1.4材料定义
在材料定义界面选择从数据库或关键文件夹(Import from .DB or .KEY files)中输入,选择安装目录下DEFORM\V6_1\Labs下Demo_Temper_Steel.KEY文件。
界面如图所示,单击Lode按钮。
进入坯料设定界面。
图4材料定义
1.1.5坯料设定
在坯料设定对话框中,将温度(Temperature)、原子(Atom)、相体积分数(Phase volume fraction) 均选择为均匀(Uniform)。
并将温度设置为“20”;原子为“0.2”;相的体积分数(珠光体+贝氏体)设置为“1”,其余设为0,见图5。
图5坯料设定
1.1.6介质定义
分别对加热炉、碳化炉、油、空气4种介质进行设置,如图6所示。
图6介质定义
定义温度与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如下图7所示。
图7热传导系数曲线
1.2模拟设置
1.2.1 方案定义
在方案定义界面,输入5个阶段工序计划,如图8所示:
1)550℃预热半小时(1800s);
2)850℃渗碳2小时(7200s),将原子容量(Atom)设置文0.8;
3)100℃油淬20分钟(1200s);
4)280℃回火1小时(3600s);
5)在空气中冷却1小时(3600s)。
图8方案定义
1.2.2设置模拟控制
按默认好的步数定义为“自动”,每步温度变化为“2”,每步时间最大最小为“0.001”和“10”,步数增量为“10”。
然后定义连个对称面Sym.Plane#1和Sym.Plane#2。
设置完成的模拟控制界面如图9所示:
图9模拟控制
1.3模拟结果分析
1.3.1温度分析
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可以分析,4个点的温度变化基本是一致的,这
是由于工件尺寸较小,加热保温时间充足造成的。
由图可知温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到550℃,之后保温一段时间(预热),再由550℃升温至850℃进行保温一段时间(渗碳),之后由850℃急冷到100℃保温一段时间(油淬),再由100℃升温至280℃保温一段时间(低温回火),最后由280℃空冷至30℃。
将温度变化曲线与热处理工艺对比,可以发现模拟结果基本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图10温度变化
1.3.2残余应力分析
热处理后工件会留有残余应力,严重的话,会造成零件变形。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等效残余应力定点跟踪分析曲线,最大残余应力位于零件表面,尤其是齿轮四周残余应力最大。
通过结合热处理工艺以及残余应力曲线图,不难发现,在齿轮升温过程中热应力比较集中,保温过程中应力会得到相应的释放,尤其是齿轮进行油淬的过程中,极冷的环境下导致应力集中,在之后进行低温回火以及空冷的过程中应力会得到逐步的释放。
图11残余应力
1.3.3硬度分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硬度的定点追踪分析,由于工件尺寸小,温度均匀,因此硬度的波动范围比较小。
由点追踪曲线图不难看出,齿轮表面的硬度较心部硬度高,这是因为渗碳后进行油淬与低温回火使齿轮的表层与心部得到不同的组织,使其心部保持良好的韧性,表层获得足够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图12硬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