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及热力学基础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2. 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3. 学会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制冷与空调概述制冷与空调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制冷与空调的发展历程2. 制冷原理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制冷循环过程及其基本组成部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选用原则3. 空调原理空气处理过程及其基本方法空调设备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空调系统的分类与性能评价4. 制冷与空调系统维修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维修方法系统部件的更换与安装技巧5.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与维护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和维修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实际故障案例,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3. 采用实操演示法,演示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2. 课件:制冷与空调原理、制冷与空调系统维修等3. 实操设备:制冷与空调设备、工具和仪器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实操考核:包括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制冷与空调原理、维修方法等知识的考核,占总评的4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0课时,实操教学24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章安排4课时。

七、教学要点1. 制冷与空调概述:强调制冷与空调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制冷原理:详细讲解制冷循环过程,使学生掌握制冷剂的选择和制冷设备的设计要点。

3. 空调原理:讲解空气处理过程,使学生了解空调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评价。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件——任务三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件——任务三 制冷基础知识
6 什么是热力系统
➢ 系统、外界、分界面。 ➢ 开口系统或控制体、封闭系统或闭口系统 、绝热系统、孤立系统。 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封闭系统、绝热系统和孤立系统。
根据系统与环境间的能量和物质的关系,可将系统进行如下分类。
1) 开口系统: 2) 孤立系统:
3)闭口系统: 4) 绝热系统:
任务三 制冷基础知识
➢ 过热蒸汽、过冷液体。
4 显热、潜热和蒸发制冷
当对一种物质加热,或将热量从中移出时,导致其温度发生变化, 但如果物质的状态保持不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物质的焓的变化 就称为显热变化。
如果对一种物质加热或将热量移出,所导致的结果是物质的状态 发生了变化而温度不变,那么该物质中的焓的变化就称为潜热变化。
二、与制冷有关的热力学状态基础知识
1 液体、蒸汽和状态变化
从液态变为气态(沸腾),从气态变为液态(冷凝)。
2 沸腾温度与压力的关系
一般地,液体上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它的沸点就越高;压力越小, 沸点越低。
任务三 制冷基础知识
3 饱和、过冷和过热状态
发生沸腾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称为饱和状态,沸点从技术角度而言 指的就是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 ➢ 饱和蒸汽、饱和液体。
7 什么是系统的热力状态
1) 状态:某一时刻,系统中物质表现在热力现象方面的总状况。 2) 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3) 基本状态参数:系统状态的变化一般表现为系统中工质的压力、
温度、比容、内能(焓和熵)这些物理量的变化,并且这些物理 量的变化与变化的过程无关。基本状态参数有3个:温度、压力 和比容。
图1.21 干球、湿球温度计
任务三 制冷基础知识
(3) 露点温度
湿空气能容纳的水蒸气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气能容纳的水 蒸气量越大。若保持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变,降低空气温度,空气 将逐渐接近饱和。若继续冷却空气,便会有部分水蒸气凝结为露滴从 湿空气中析出,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或空气开始结露时的温度叫 露点温度,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制冷空调基础知识教案

制冷空调基础知识教案

【课题】第二章制冷空调基础知识第一节热力学定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理解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及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热力学定律的内涵及应用。

【教学难点】焓湿图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分析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2分钟)在热力工程中,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都要借助于一种携带热能的工作物质即工质,各种气体、蒸气及液体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

在热力过程中,一方面工质的热力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工质与外界之间有能量的交换。

因此,工质的热力性质及热能转换规律是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内容。

〖新课〗第一节热力学定律一、工质的物理性质及基本状态参数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及气态,三态之间是通过吸热或放热来完成其状态转化的。

(1)固态该种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比其它两种状态大,且分子间的距离最小。

固体具一定形状。

(2)液态液态的物质分子间的引力较小而间距较大。

分子间相互可移动,因此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且无一定的形状。

(3)气态和上述两种状态相比较,气态物体的分子间距离最大而分子间引力很小,分子间无相互约束,不停地进行着无规则的运动。

因此,气体无形状,元固定体积。

物质的状态取决于分子之间引力的大小和其热运动的强弱。

2.基本状态参数热力学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基本状态参数)温度T 、压力p 、密度ρ 或比体积v 、比内能u 、比焓h 等。

(1)温度 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热力学温度的符号用T 表示,单位为K (开)。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t = T -273.15 K 或 T = 273.15 K + tt ——摄氏温度,℃。

(2)压力SF p =F ——整个边界面受到的力,N ; S ——受力边界面的总面积,m 2。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

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基础

冷 焦耳-汤姆逊效应
原 理想气体的焓值仅是温度的函数,气体节流时温 理 度保持不变,而实际气体的焓值是温度和压力的 与 函数,节流后温度一般会发生变化。
技 焦耳-汤姆逊系数

JT
( T P
)h
(1-46)
焦耳-汤姆
逊系数就是
图上等焓线
的斜率

冷 原
转化曲线上
JT 0

节流后升温
JT <0


工质状态参数p、v、T,用p-v图中点C表示。 工质作用于面积A的活塞上的力为pA,工质流入气
缸时推动活塞移动距离 l,作功pA l=pV=mpv。m表示
进入气缸的工质质量,这一份功叫做推动功。
1kg工质的推动功等于pv如图中矩形面积所示。






图1-1b所示考察开口系统和外界之间功的交换。 取一开口系统,1kg工质从截面1-1流入该热力实际气体的等焓节流膨胀
JT >0

零效应的连线称为转化曲线,如图上虚线所示。
若节流后气体温度保持不变,这样的温度称为
转化温度。
进一步推导得
JT
1 [T ( )P ] Cp T
(1-50)
对理想气体 JT =0

实际气体表达式可通过实验来建立
冷 原 理
对空气和氧
在P<15×103kPa
TR (T / 2) T0 TR T
4.热源驱动的逆向可逆循环——三热源循环
图1-11 两类制冷循环能量转换关系图
高温热源 T0
(环境)


qa

w 制冷机

q0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及循环过程。

2. 学会制冷与空调系统的主要组件及其工作原理。

3. 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方法及技巧。

4. 能够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1. 制冷原理与制冷剂2. 空调原理与空调系统3.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主要组件4.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方法5. 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分析与解决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设备组件及维修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故障实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地参观制冷与空调设备,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4. 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2. 课件:制冷与空调原理、设备图片及故障案例3. 实地教学场地:制冷与空调设备展示区4. 工具:制冷与空调维修工具及设备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制冷与空调系统原理图,分析故障案例。

2.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制冷与空调原理、设备及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地操作考核: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操作,评价其操作技能。

4. 期末考试:包括制冷与空调原理、设备、维修及故障分析等方面的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讲解制冷原理与制冷剂第9-16课时:讲解空调原理与空调系统第17-24课时: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的主要组件第25-32课时:讲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维修方法第33-40课时: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及解决方法七、教学实践1.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制冷与空调设备展示区,了解各类设备及其组件。

2. 实操演练: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拆解、维修及组装操作。

3. 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制冷空调教学设计方案

制冷空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流程以及常见故障分析。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制冷空调基础知识(1)制冷原理(2)制冷剂(3)压缩机(4)膨胀阀(5)冷凝器(6)蒸发器2. 制冷空调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1)系统组成(2)工作流程3. 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1)制冷剂不足(2)压缩机故障(3)膨胀阀故障(4)冷凝器、蒸发器故障4. 实际操作技能培训(1)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与调试(2)制冷空调设备维护与保养(3)制冷空调设备故障排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础知识:讲解制冷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流程以及常见故障分析。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制冷空调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4.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学,进行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保养等实际操作。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制冷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水平: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创新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制冷空调相关教材。

2. 教学课件:制冷空调基础知识、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常见故障分析等课件。

制冷制热电子教案

制冷制热电子教案

制冷制热电子教案第一章:制冷与制热基础知识1.1 制冷与制热的基本概念1.2 制冷与制热原理概述1.3 制冷与制热系统的组成与分类1.4 制冷与制热的能量转移与转换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2.1 制冷剂的性质与选择2.2 常见制冷剂的特性和应用2.3 载冷剂的作用与选择2.4 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安全使用与环保问题第三章:制冷压缩机3.1 制冷压缩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3.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3.3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3.4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3.5 制冷压缩机的选用与维护第四章:制冷系统的主要组件4.1 蒸发器的作用与类型4.2 冷凝器的作用与类型4.3 节流装置的作用与类型4.4 辅助组件的作用与类型4.5 制冷系统的常见故障与维护第五章: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5.1 自动控制原理与组件5.2 温度控制器与压力控制器5.3 流量控制器与液位控制器5.4 安全保护装置与报警系统5.5 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案例分析第六章:制热原理与系统6.1 制热的基本原理6.2 常见制热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6.3 热风供暖系统6.4 热水供暖系统6.5 地暖系统第七章:热泵技术7.1 热泵的基本原理与分类7.2 空气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与性能7.3 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与性能7.4 热泵系统的选用与安装7.5 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第八章:太阳能制冷制热技术8.1 太阳能制冷制热的基本原理8.2 太阳能制冷制热系统的类型与构成8.3 太阳能制冷制热的关键技术8.4 太阳能制冷制热系统的安装与运行管理8.5 太阳能制冷制热技术的应用前景第九章:制冷制热的节能与环保9.1 制冷制热节能的重要性与方法9.2 制冷制热系统的能效评价与优化9.3 节能型制冷制热技术的应用9.4 制冷制热过程中的环保问题9.5 环保型制冷制热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制冷制热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10.1 制冷制热设备的运行管理10.2 制冷制热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0.3 制冷制热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0.4 制冷制热设备的安全操作与注意事项10.5 制冷制热设备的更新与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制冷与制热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理解制冷与制热的能量转移与转换过程。

制冷制热电子教案

制冷制热电子教案

制冷制热电子教案第一章:制冷制热基础知识1.1 温度与热量1.2 制冷与制热的概念1.3 制冷剂与工质1.4 热力学定律第二章:制冷原理与设备2.1 制冷原理概述2.2 压缩式制冷与吸收式制冷2.3 制冷剂循环系统2.4 制冷设备及其组件第三章:制热原理与设备3.1 制热原理概述3.2 热泵制热与直接燃烧制热3.3 制热循环系统3.4 制热设备及其组件第四章:制冷制热系统的运行与维护4.1 制冷制热系统的操作流程4.2 系统运行中的监测与调控4.3 制冷制热设备的维护与保养4.4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第五章:节能与环保5.1 制冷制热系统的能效比5.2 节能技术措施5.3 环保制冷剂的应用5.4 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利用第六章:空调系统6.1 空调系统的类型与组成6.2 空调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6.3 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管理6.4 空调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第七章:制冷制热在商业领域的应用7.1 商业制冷设备概述7.2 超市冷藏与冷冻设备7.3 商业制热设备与应用7.4 商业制冷制热设备的选用与维护第八章:制冷制热在住宅领域的应用8.1 住宅制冷设备概述8.2 家用空调器与中央空调8.3 住宅制热设备与应用8.4 住宅制冷制热设备的选用与维护第九章:制冷制热在工业领域的应用9.1 工业制冷设备概述9.2 工业制热设备与应用9.3 工业制冷制热系统的设计与优化9.4 工业制冷制热设备的选用与维护第十章:制冷制热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新型制冷剂的研究与应用10.2 制冷制热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0.3 智能化与物联网技术在制冷制热领域的应用10.4 制冷制热行业的发展前景第十一章:制冷制热设备的市场与经济分析11.1 制冷制热市场的现状与趋势11.2 影响制冷制热设备市场的因素11.3 制冷制热行业的经济效益分析11.4 市场调研与市场营销策略第十二章:制冷制热安全与防护12.1 制冷制热设备的安全隐患12.2 制冷制热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12.3 制冷制热系统的保护措施12.4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与处理第十三章:制冷制热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3.1 制冷制热设备的安装流程与注意事项13.2 制冷制热设备的调试方法与步骤13.3 制冷制热系统工程的验收标准13.4 制冷制热设备的维修与改造第十四章:制冷制热行业的法律法规与标准14.1 制冷制热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14.2 制冷制热设备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14.3 制冷制热设备的认证与检验14.4 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与法律责任第十五章:制冷制热技术的综合应用案例分析15.1 制冷制热技术在食品冷冻储存中的应用案例15.2 制冷制热技术在数据中心冷却中的应用案例15.3 制冷制热技术在医疗设备冷却中的应用案例15.4 制冷制热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制冷制热的基本概念、原理与设备,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及在商业、住宅、工业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点:1KG、-40℃; 5KG、0℃ 。 19KG、50℃
对臭氧层有一定破坏,限制使用到2020年 ❖替代品 R410A、R407C 等; ❖它们都是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
不燃烧的气体。同时它们又很容易液化, 所以是一种很好的致冷剂。
•LOG
制冷机的作用
O
❖在自然状态下热量只能由高温物体向低温 物体传递;(正如水向低处流)
❖水质:指标化验、加药、水处理装置;
❖冷却塔:观察风扇、布水是否均匀、水质 (特别应注意及时清理藻类、杀菌);泄 漏;
❖空调、新风机组:进出水温、压力;风机 声音、震动;新风阀门开度;出风温度; 定期清扫过滤网;
❖风机盘管、出风口:定期清扫
•LOG
运行管理及调试原则
O
❖调试: 1、压缩机、循环泵、冷却塔、空调机组的 工作参数,应尽量接近说明书的额定值;
❖ 吸收式循环制冷 溴化锂吸收制冷机
❖ 半导体制冷:
中小型 压缩比高 大型制冷 中央空调 小型空调
中央空调 微型制冷
•LOG O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英东楼老系统)
•LOG O
螺杆式压缩机 (主楼)
吸气
•LOG
涡旋式压缩机(模块式) O
压缩
排气
•LOG O
离心式压缩机 (明德楼)
冷凝器
•LOG O
•LOG O
2、如何实现低温环境蒸发--高温环境下冷凝?
放热?
汽相
高于气温冷凝?
降温 升温
液相
吸热?
低于室温沸腾?
•LOG
气体的压缩与膨胀
O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V =R
T
压强 体积 气体常数 绝对温度
❖气体压缩:体积 压强
用气桶打气
❖气体膨胀:体积 压强
喷雾器喷出
热量 热量
温度 温度
•LOG
设备运行
1.检查机房配电柜运行指示灯显示 正常,开关转换灵活,指针与所指 示位置相对应。 2.按照开机程序开启设备(冷却水 循环泵→冷却塔→冷冻水循环泵→ 冷水机组)。 3.电压、电流无较大波动;油温、 油压在规定范围内。 4.设施设备表面清洁无尘土,标识 牌与设备运行状态相符、整齐、端 正,保持机房内洁净。 4.严禁私自带领非工作人员进入机 房参观、拍照和摄像。 5.严禁在机房内嬉戏、聊天、吸烟、 吃零食等不利于安全工作的事情。 7.按照停机程序关闭设备(冷水机 组→冷冻水循环泵→冷却塔→冷却 循环泵)。
的效率指标是大于一的?(热能输送、提高品位)
❖这就是热泵为什么属于节能技术的原因
把低品位热能变成高品位热能,使其可被利用。
•LOG
空气调节的功能
O
❖调节室内温度; ❖调节室内湿度; ❖调节室内空气洁净度、新鲜度; ❖控制大空间房屋内的空气流向、流速;
不要把制冷和空气调节混为一谈 通风:空调;消防 排烟、组织气流
空调系统
•LOG O
•LOG
空调系统供冷方式
O
冷媒不同 ❖VAV 变风量系统 组合机组、风道送风
❖VRV 制冷剂系统 风冷模块、家用机组
❖VWV 冷水系统的状态 O
❖ 压缩机:出口压力(1300~1900kp)、温度(60~90℃); ❖ 蒸发器:出口压力(300~600kp)、温度(5~10℃); ❖ 冷凝器:出口压力(1100~1600kp)、温度(50℃上下) ❖冷冻水泵:进出口压力、温度 10~15 ℃ ; ❖冷却水泵:进出口压力、温度 50~60 ℃ ; ❖每台转动设备的声音、振动、润滑油(50℃ )等; ❖ 真空度(吸收式):
2、并联运行的设备,流量分配应匹配、均 衡;
3、尽可能使设备运行在高效率(额定)区 间;
4、调试正常、稳定后的参数,应记录在案, 作为巡视检查时的参照值。
•LOG
空调运行工作流程
O
岗前准备
岗上作业
工作完毕
1. 上 岗 前 统 一 着装,佩戴胸 卡,提前 10 分 钟到岗。严格按 照《交接班程 序》进行接班。 2.准备工具,检 查工具箱内扳 手,改锥,管钳, 电笔完好;手 套,黄油,生料 带,盘根绳齐 备。 3.进入机房检查 门面洁净、无变 形、刮蹭,门锁 开关灵活。
❖而空调的要求是要把低温环境的热量搬到 高温环境去;(正如要水向高处流)
房间
? 24℃
室外 热泵---制冷机
35℃ (水泵)
•LOG
水冷压缩制冷机组
O
冷却水系统
冷冻水系统
•LOG
常用空调制冷方式
O
❖ 蒸汽压缩循环制冷 活塞式压缩机 历时最长 离心式压缩机 历时较长 螺杆式压缩机 近些年 涡旋式压缩机 近些年
•LOG O
空调制冷及热力学基础
制冷原理---相变
•LOG O
❖物体的三种形态:固相、液相、汽相 ❖三相转换的热过程:
汽相
吸热
固相
液相
自然界的汽水循环制冷
•LOG O
•LOG
汽—液相变--蒸发制冷 O
1、如何实现持续的蒸发制冷
汽相 放热 冷源
水蒸发完了制冷如何持续?
液相 吸热 热源 需要一个热源和一个冷源
蒸发器
•LOG O
膨胀阀
•LOG O
吸收式制冷
•LOG O
浓 度 差
•LOG
制冷系统的效率
O
❖制冷系数---制冷机组的效率指标
也称能效比; 制冷量与总的输入电功率的比值; 其含意是每消耗一个单位的电能(或热能)所产
生的冷量; 标牌上一般可以看到,用于空调大约在3左右; 问题:一般的机械效率都小于一,为什么制冷机
制冷循环汽、液相变的热过程 O
一、蒸发器:蒸发、吸热、等温、定压; 二、压缩机:压缩、升温、绝热、升压; 三、冷凝器:冷凝、放热、等温、定压; 四、膨胀阀:膨胀、降温、绝热、降压:
高压
气体 低压
液体
•LOG
液体的相变温度
O

选一种压力、温度接近常规 •LOG 易于沸腾的工质--制冷剂 O
❖制冷剂: 氨、氟利昂 : R22 ,即二氟-氯甲烷,CHCLF2
不同的机组及天气状况,参数会不同, 应根据说明书和运行经验确定。
•LOG
各点参数的确定
O
❖ 以温度需求定压力值; ❖ 制冷侧温度的确定顺序:
空调房间温度(26℃)---送风温度(15 -20℃ )--冷水温度(10 -15℃ )---蒸发温度(5 -10℃)
❖冷凝侧温度的确定顺序:
室外大气温度(45℃ )---冷却水温(50℃~ 60 ℃ )---压缩机出口温度(60℃~90℃ )。 根据蒸发温度与压缩机出口温度确定压缩比(4:13)
•LOG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原则 O
五2
❖输入输出看参数:压力、温度、流量、 电压、电流、电量等
❖密封涵垫无泄漏;法兰、盘根、填料涵
❖运动部件保润滑;油位窗、加油周期、 润滑泵、轴承等
❖固定部件不松动;地脚、压盖、支座等
•LOG
重点部位
O
❖转动机械(压缩机、水泵):声音、振动、 润滑、地脚、仪表、电压、电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