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经济性及社会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经济性及社会效益分析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一种以工厂生产为基础,以现场组装和安装为主要手段的建筑方法。
它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经济性及社会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二、经济性分析1. 成本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通过实现工程部件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大大降低了成本。
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材料浪费和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高了劳动力产值。
此外,由于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还能减少相关费用(例如租赁机械设备费用)。
2. 生命周期成本相较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装配式建筑可以降低投资方的持有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
这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使用期间的维护和修理,并且结构模块化使得维护更加便捷,减少了后期维修费用。
3. 资源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采用了工厂化生产,材料的使用更加精确和高效。
相比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装配式建筑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
这有助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降低环境污染,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社会效益分析1. 建筑周期缩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实现了工程制造化,大幅度减少了施工时间。
相较于传统建筑的红砖水泥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可以缩短30%至50%的建设时间。
这不仅弥补了居住需求紧迫性问题,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有效支持。
2. 环境友好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精确材料使用,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少的噪音、粉尘和废弃物。
与之相对应地也降低了能耗和碳排放等环境负担。
这种环保型建筑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建筑安全性提高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工厂中进行严格的质检和测试。
因此,施工环境受到更好的控制,并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
对于抗震、防火等特殊要求,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和部件的精确加工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四、挑战与展望1. 技术标准化与规模效应装配式建筑需要遵循一系列强制性技术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成本投资回报与市场前景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成本投资回报与市场前景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以其快速、高效、环保等特点,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成本投资回报以及市场前景三个方面来探讨其潜力和优势。
一、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装配式建筑通过预制、模块化的工艺,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
相比于传统建筑,它可以节省约50%的施工时间,极大地缩短了项目周期。
这不仅减少了劳动力和设备的使用成本,降低了人工管理和运营的难度,还使得建筑企业能够更快地回收投资,并迅速进入盈利期。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工程标准化,实现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势。
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装配式建筑在工程施工中强调工序化和流水作业,在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还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些因素的叠加使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具备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投资回报装配式建筑在初期投资上可能会高于传统建筑,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和工艺的需要。
然而,从长期来看,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投资回报率较高。
一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快,可以节省大量的施工费用和人工费用。
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更高,减少了维修和保养的成本。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生命周期内,投资回报率更高。
此外,装配式建筑在运营阶段也具备较高的回报潜力。
由于其设计合理与工程标准化的特点,装配式建筑更容易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的目标,从而减少能耗和运营成本。
同时,装配式建筑也具备灵活扩张的优势,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改变建筑结构和功能,提高资产效益和商业价值。
三、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前景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前景广阔。
按照《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国明确提出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推广。
政府将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和规范制定等措施,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扶持力度。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评估方法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评估方法简介: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在决定是否采用装配式建筑时,经济性评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介绍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讨论如何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并探讨该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一、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简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ife Cycle Cost Analysis,LCCA)是一种综合考虑建设期、运营期和退役期各阶段费用的评估方法。
它不仅包括直接费用(如建造和维护成本),还包括间接费用(诸如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及其他环境与社会影响。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评估装配式建筑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的经济性。
二、基本步骤1. 确定评估范围:在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前,首先需要确定评估范围。
这涉及到定义研究对象、相关时间段以及包括的费用项目等。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评估范围应包括建造期、使用期和退役期。
2. 收集数据:收集与装配式建筑各个阶段相关的数据,包括建造过程中的施工成本、材料价格、运营期间的能耗和维护费用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统计资料和专家意见等途径获取。
3. 评估成本:将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转化为货币单位,并进行成本计算。
建造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用、设备租赁费用和材料成本等;运营阶段需要考虑能源消耗、维护保养费用等;退役阶段则涉及到拆除与处置费用。
4. 综合比较:在完成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评估后,对不同选项进行综合比较。
根据经济性指标(如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和环境影响指标(如二氧化碳排放量),选择最经济并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装配式建筑方案。
三、挑战与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下面将讨论几个常见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数据不确定性:数据收集是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一个关键环节,但相关数据可能难以获取或不够准确。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可以采用敏感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通过模拟不同情景来研究其对结果的影响。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综合成本效益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综合成本效益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建筑方式,它具有快速、环保、节能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然而,在选择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其生命周期成本与综合成本效益。
本文将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综合成本效益,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1. 初期投资成本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初期投资成本较高。
这主要是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并进行运输与安装等过程所需的费用较高。
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初期投资成本相信会逐渐降低。
2. 运营与维护成本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其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使得它具备更好的隔热、保温、耐火等性能。
这导致了装配式建筑在运营阶段会拥有更低的能源消耗和维护费用。
此外,由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的特点,维修与更换损坏的部件也更加简便快捷。
3. 更新与改造成本装配式建筑对于更新和改造相对传统建筑来说更加便利。
在需要进行功能拓展或者结构改造时,只需要替换或增加相应的组件即可完成。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了整体拆除和重建的成本,同时降低了施工期间对业主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综合成本效益分析1. 施工效率提高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模块化设计使得施工过程变得非常高效。
传统建筑需要在现场进行繁琐的施工作业,而装配式建筑则可以在工厂内同时进行多个模块的生产与加工。
这种方式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还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并且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问题。
2. 资源节约与环保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和标准化技术,能够在材料使用上实现精细量化管理,避免浪费。
此外,在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噪音和粉尘污染。
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符合当下对于资源节约和环保的追求。
3. 增加工期掌控能力传统建筑常常受制于天气、季节等因素,而装配式建筑可以在工厂内独立进行生产,并避免了这些外部因素带来的延误。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评估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评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建筑质量、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化建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评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仅有助于了解这种建筑模式的优势所在,也能够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文将综合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1. 低碳环保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方式进行施工,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减少了对原材料资源的浪费,并且降低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噪音。
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由于其结构设计合理、保温性能好等特点,减少了能耗,达到了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2. 加快城市更新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施工、工期短等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更新的需求。
在高密度城市中,传统施工方式存在施工期间噪音、扬尘等问题,而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干扰。
此外,装配式建筑还可以通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为城市添加更多可用空间。
3. 优化资源配置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构件制造,能够实现材料的标准化采购和利用率的提高。
同时,在拆除或改造时,可以实现部分组件的重复使用、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产生量。
这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效益。
4. 提高施工质量由于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并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在现场组装时只需简单连接即可完成施工。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在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防火性能等方面更容易保证质量水平。
这样不仅可确保住户安全,也提高了整体建筑质量。
二、经济效益1. 减少人力成本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减少了传统施工过程中的人力需求。
工厂预制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机械化操作,减少人工介入,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而在现场施工时,由于预制构件简单连接即可完成组装,也避免了复杂的砖砌、浇筑等传统施工方式所需的大量人力。
2. 提高建筑效率装配式建筑属于集约化施工方式,其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构件制造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一、引言装配式建筑作为根据工厂预制构件进行现场组装的建筑技术,因其高度规范化、快速施工以及可重复使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决策是否采用装配式建筑时,经济效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本文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的角度,对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二、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的概念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旨在考虑设备或项目从设计、投资到运营和报废所需支付的所有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维护和保养以及最终处理或报废可能产生的费用等。
通过全面考量各个阶段所涉及的费用和风险,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装配式建筑在经济方面的优势。
三、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间成本比较1. 初始化投资装配式建筑由于工厂预制和模块化构件制造,通常具有较短的施工时间。
这意味着减少了人力资源和材料浪费,从而可以降低初始化投资费用。
2. 运营成本装配式建筑在运营阶段通常拥有更好的能源效率和隔热性能,从而降低日常维护和能源支出。
此外,由于模块化构件结构的优势,如果需要维修或更换某个组件,只需替换受损部分而不需要整体重建,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3. 建筑物使用寿命与弹性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可重复使用和灵活性。
通过模块化构件的拆卸和重组,装配式建筑可以进行快速改造和适应不同空间需求。
这使得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具有更长的可持续使用寿命,并提供更大的经济价值。
四、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方法1.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需要收集并记录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所有费用数据,并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合理的指标。
2. 分析与计算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和计算。
这包括初始化投资、运营成本和终止费用等方面的评估。
3. 风险分析除了直接成本外,还应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通过风险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全生命周期成本,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经济效益

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经济效益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它通过工厂预制构件和现场快速组装,能够显著缩短建造周期并提高施工效率。
然而,装配式建筑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成本与经济效益如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命周期成本分析1.1 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的首要优势在于其快速组装的特性,因此在施工阶段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更加具有规模化生产效益,并可减少误差、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减少了因材料浪费或人为因素引起的损失,从而降低了总体施工成本。
1.2 使用阶段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同样具备一些明显的经济优势。
首先,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优质材料和高效设备,保证使用期内能够获得较低的运营成本;其次,在保温隔热及空调通风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从而进一步节约了使用成本。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维修费用等方面,为企业和个人带来经济效益。
1.3 拆除与再利用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拆除与再利用阶段同样具备一些优势。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可以被快速拆卸,并且较少受到污染、损坏等影响,因此在拆除过程中可以实现材料的有效回收利用,并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这在长期来看也是一种经济效益,因为材料回收可以节约新材料采购的成本,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经济效益分析2.1 效率提升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在施工阶段可以大幅缩短时间周期,加快项目交付进度。
这不仅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尽早投入使用或销售,从而提升了整体效益。
2.2 资源节约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紧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对于资源节约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高效利用,装配式建筑既可以减少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这不仅对企业运营来说是一笔节约成本,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
2.3 品质保证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并且依靠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进行操作,因此其产品品质更加可靠稳定。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分析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建筑模式的优势。
一、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1.1 节约人力成本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工厂化生产,减少了现场施工环节,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工人在整套装配式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高效地操作流水线,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
因此,相对于传统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幅度节约人力成本。
1.2 提高资金利用率装配式建筑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产品生产周期短,更快地投入使用。
通过提高建筑工程进度,可以减少资金的周转时间,提高资金利用率。
同时,在个别地区建设需求大、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快速启动项目,获得更快的经济效益。
1.3 降低材料成本装配式建筑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材料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
此外,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均经过工厂质量检验,保证了建筑的质量稳定性,减小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二、装配式建筑的投资回报2.1 效益回报高装配式建筑的工期短、成本低的优势,使得其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短。
对于需要快速回收资金或追求较高投资收益的投资者来说,装配式建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此外,装配式建筑所节约的成本大多源于产品生产和施工流程的优化,这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经济收益。
2.2 提升资产价值相对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优越性,使得其更易于维护、保值和升值。
装配式建筑产品通常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结构稳定并且易于拆卸、组合,更容易进行二次利用。
这使得装配式建筑于各类房地产项目中日益受到青睐,提升了资产价值。
2.3 降低风险由于装配式建筑生产环境受控制、工艺标准化,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尚不成熟,成本高是重要阻碍.本文以深圳市某
住宅项目为例,研究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装配式建筑在
全生命周期内,能实现经济收益,其中工期效益影响最大,拆除阶段效益影响最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业化由政府强力推动,而要实现市场自发引导,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1].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成本居高不下,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市场推广,而装配式建筑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效益,能为高成本带来
一定经济补偿.本文寻找研究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的方法,分析装配式
建筑的经济效益.
1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构成
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可以划分为建造阶段?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装配式建筑
与传统现浇式建筑在建造阶段的成本差异,体现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4].
1.1设计阶段
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工厂化生产,相比传统建筑,在设计方面产生更深层次的
设计,在设计成本方面也会带来提升.
1.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建工程成本上[5].土建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管理费?利润?规费以及税金等构成.
1.3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成本?日常维护成本?大修成本?能耗?水耗
等方面.
1.4拆除阶段
拆除阶段的效益即构配件残值与拆除费用之间的差值.
1.5工期
装配式建筑将部分构件在构件工厂进行预制,将现场湿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可以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将所需构件制作完成,采用一体化装修,节省施工工期.
1.6政策
为了更好的推动当地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各地区出台了一些激励性的措施,
包括现金补助?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信贷扶持?优先评优等.
2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深圳市某住宅项目为框剪结构住宅楼,选取其中的装配式1号楼和现浇式3
号楼进行分析。
.
2.1设计阶段经济效益
1号楼设计费用为23元/ m?,工业化咨询费用107.98元/m?,3号楼设计费
用为15元/m?.
设计阶段的经济效益为:
F1=15-23-107.98=-115.98元/m?
2.2施工阶段经济效益
施工阶段的单位面积成本,1号楼为1870.82元/m?,3号楼为1364.17元
/m?.
施工阶段的经济效益为:
F2=1870.82-1364.17=-506.65元/m?
2.3使用阶段经济效益
1号楼和3号楼在物业管理费上差别甚微,且在节水措施上区别较小,故不
考虑物业管理费和节水带来的经济效益.
(1)日常维护成本
经调研资料[6]显示,装配式建筑的日常维护成本为40元/(年?m?);现浇
式为65元/(年?m?).
(2)大修成本
装配式建筑和现浇式建筑的寿命均按50年计算.通过调查文献[6]获知普通住
宅按照每15年大修一次,每次维修费用分别为28.57元/m??35.71元/m??50元
/m?.工业化住宅按照每20年大修一次,每次费用分别为14.28元/m?和21.43元
/m?.
(3)能耗成本
经调研资料[2]显示,装配式建筑的能耗成本为13.56元/(年?m?),现浇式
建筑为22.56元/(年?m?).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下,折现率取8%.
1号楼使用成本净现值:
NPV1=659.08元/m?
3号楼使用成本净现值:
NPV2=1084.99元/m?
使用阶段经济效益为:
F3=1084.99-659.08=425.91元/m?
2.4拆除阶段经济效益
根据周玲珑[6]论文研究结论,装配式住宅1号楼其最终剩余为总施工成本的10%,现浇式住宅3号楼最终剩余为总施工成本的3%.
1号楼拆除收益净现值:
NPV1=4.59元/m?
3号楼拆除收益净现值:
NPV2=1.06元/m?
拆除阶段经济效益为:
F4=4.59-1.06=3.53元/m?
2.5工期经济效益
1号楼和3号楼的预售收款比例均取30%,销售价格取4.35万元/m?.考虑装
饰配建等费用,1号楼建造成本取4000元/m?,3号楼取3500元/m?.施工过程中,1号楼结构部分比3号楼工期缩短30天,装修部分工期缩短40天,总工期缩短
70天.1号楼和3号楼主体结构工期分别为210天和240天.
进行工期效益计算时参数假定:销售时应交?预交的税费为销售收入的9%,
资金的机会成本为12%.[4]
(1)资金收益
装配式住宅1号楼工期短,开盘早,提前收款带来的资金效益为:
R=43500*(1-9%)*[30%*(160-140)*12%+(1-30%)*(470-400)
*12%]/360
=725.73元/m?
(2)资金成本
假设资金支付是从刚开工到交房期间平均支付,交房时支付至成本的90%.
资金成本为:
C=4000*90%/2*12%*(470-400)/360
=42元/m?
工期带来的经济效益为:
F5=725.73-42=683.73元/m?
2.6政策经济效益
根据深圳市出台的装配式建筑奖励措施,可以在主体结构完成三分之一时开
始预售,装配式住宅可奖励建筑面积总和的3%.因政策奖励,1号楼比3号楼的
预售时间,提前70天.楼面地价取2.72万元/m?.
(1)工期效益
提前预售,带来的资金效益为:
RT=43500*(1-9%)*30%*12%*70/360
=277.1元/m?
(2)面积奖励收益
奖励面积需计收土地费用和建造费用,单位面积政府补贴收益为:
RG=3%*12663*(43500-27200-4000)/12663
=369元/m?
政策带来的经济效益为:
F6=277.1+369=646.1元/m?
2.6小结
装配式住宅1号楼较3号楼的增量成本为:
F成本=|F1 |+|F2 |=622.63元/m?
增量效益为:
F效益= F3+F4+F5+F6=1759.27元/m?
1号楼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为:
F= F效益- F成本=1136.64元/m?
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虽然带来的一定的增量成本,但是通过装配式建造方
式缩短工期带来的工期效益等增量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冲减装配式建筑带来
的增量成本,甚至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3结语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装配式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和建造阶段的增量效
益均高于增量成本,实现经济收益.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中,按影响
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工期效益、政策效益、施工阶段效益、使用阶段效益、设
计阶段效益、拆除阶段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丽红,耿博慧,齐宝库,雷云霞,栾岚.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13,(09):102-105.
[2]齐宝库,朱娅,马博,刘帅.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6,(04):39-43.
[3]张红霞.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3.
[4]蒋义军.装配式建筑建设成本以及规模经济分析[D].重庆大学,2015.
[5]罗时朋,李硕.预制装配式对施工成本影响的量化分析[J].建筑经济,2016,(06):48-53.
[6]周玲珑.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产业化住宅成本分析[D].重庆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