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成本节约:装配式建筑具有规模化生产的优势,大规模的生产可以
降低单件产品的成本,因此整体上可以节约建筑项目的成本。

同时,在工
厂内生产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量,减少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2.施工周期缩短: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时间一般只需要传统建筑的一半
左右,这是由于大部分工作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
装即可。

缩短施工周期可以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提前完成项目投产,从
而获得更早的收益。

3.资金周转周期缩短: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工期相对较短,资金占用期
也相对较低。

这样可以释放更多的资金用于其他项目投资,提高资金周转
的效率。

4.资源节约:装配式建筑可以有效地利用材料和资源,减少废料和浪费。

同时,由于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和质量,降低了材料的浪费和损耗。

5.环境友好:装配式建筑工程不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和粉尘,减少
了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能源的利用
和循环利用,使建筑具备了更好的节能效果。

6.品质保证:装配式建筑在工厂内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受控且工艺
可控,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而且,通过装配式建筑技术可以采用模块化
的设计和生产方式,提高工艺质量,减少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项目具有较多的经济效益。

但同时也需要考虑
到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工厂化生产的设备投资、工厂和现场协调等问题。

建筑企业在决策是否采用装配式建筑时,除了经济效益,还需综合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的因素。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分析报告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引言: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预制好构件,然后通过快速组装的方式进行建筑的一种新型建筑技术。

相比传统砖混结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更高的施工效率、更低的能耗以及更庞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从成本控制和时间效益两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一、成本控制1.1 建筑材料成本节约传统砖混结构常需使用大量水泥、砖块等原材料进行现场加工。

而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采用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并直接运送至现场安装。

由于产业化生产的优势,材料供应商可以根据规模批量采购原材料,以较低价格获得更多折扣,并且由于提前计划所需材料数量,进一步降低了材料管理和浪费。

1.2 人力成本节约传统施工需要大量人力来完成各项任务,包括搬运材料、砌砖、施工等。

然而,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和工厂预制的方式,降低了现场施工的人力成本。

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环节可以机械化操作,所以相对于传统建筑施工,减少了劳动力需求,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1.3 施工周期缩短装配式建筑由于可实现平行施工和快速组装,使得整体施工周期大大缩短。

专业化分工以及标准化的构件可以同步进行制作和运输,在现场只需要简单的组装和连接即可完成。

相较于传统建筑施工周期长、容易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限制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具有更为灵活快捷的特点。

二、时间效益2.1 快速交付传统建筑项目常常需要漫长的施工期才能完全竣工。

而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后,由于生产与安装可以同时进行,不受季节和气候条件限制,并且因为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就可以减少对现场人员操作时序性的依赖,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工期的控制。

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更快速地交付的优势。

2.2 高度集约化利用空间装配式建筑具有优秀的模块化特性,可以灵活满足不同项目对于使用面积及现场功能的需求。

可以高度有效地利用空间,并且可扩容性强。

在大城市中,居住和商业用地日益稀缺。

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可以快速建设出更多可供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空间。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装配式建筑以其在质量、效率和环保方面的优势而备受推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施工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施工时间、人员成本、质量控制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分析装配式建筑所带来的施工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施工时间节约装配式建筑以其模块化设计和预制构件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整个施工周期。

相比传统建筑方式,它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模块的加工和组装,从而明显缩减了项目交付的时间。

首先,装配式建筑能够避免传统现场施工中常见的天气限制问题。

由于预制构件在室内环境下进行加工,在满足质量要求后直接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安装。

因此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不会对施工进程产生太大的影响。

其次,装配式建筑具备高效的施工作业模式。

传统建筑方式中,各个工序之间需要等待其他工序完成后才能开始,造成了很多无谓的时间浪费。

而在装配式建筑中,可以采用同步施工方式,各个模块可以同时进行加工和组装,从而避免了等待时间,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另外,装配式建筑还能通过标准化设计和产品化生产实现快速施工。

标准化设计使得不同项目之间可以共享部分构件资源,并且每个构件都有规范的制作过程。

这样一来,在前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缩短整个项目周期。

二、人员成本节约相比传统建筑方式需要大量现场操作人员的情况,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人员需求较少。

这主要归功于预制构件和模块化设计。

首先,在预制构件加工环节中,大部分操作可以在专用设备上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

这意味着相同数量的构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来,而且无需过多的人力投入。

相比之下,传统建筑方式需要大量人员参与现场制作和搬运,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其次,在模块化设计中,各个模块在工厂进行制作后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

由于每个模块都经过严格的质检和标准化制作,几乎不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快速拼装的建造方式,它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时,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风险,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一、成本效益比分析法成本效益比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通过比较投资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数据:收集与项目相关的成本和收益数据,并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

2. 计算成本:计算出整个项目周期内所需投资的总成本,包括材料、劳动力、设备等方面。

3. 计算收益:根据预期的销售收入或租金收入等,计算出整个项目周期内所能产生的总收益。

4. 计算成本效益比:将总收益除以总成本得到成本效益比,该比值可以用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通过成本效益比分析法,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了解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根据结果进行决策。

二、投资回收期分析法投资回收期是指将投资所获得的净现金流量等于零时所需要的时间。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估计每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考虑到材料采购、工人工资、设备租赁等费用,估计每年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2. 计算净现金流:将每年产生的现金流入减去每年产生的现金流出得到净现金流。

3. 计算总投资:考虑到建筑材料、施工费用、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支出,计算出总投资。

4. 计算投资回收期:将总投资除以净现金流得到投资回收期,即项目开始后多少年能够回收完全部投资。

通过投资回收期分析法,可以为装配式建筑项目提供一个判断其经济可行性与风险程度的依据。

三、灵敏度分析法灵敏度分析法是用来评估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各种风险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

常见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有参数变异法、顺序消除法和标准化指标法等。

1. 参数变异法:通过对关键参数进行逐一调整,评估参数变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

装配式建筑施工经济效益分析及成本评估

装配式建筑施工经济效益分析及成本评估

装配式建筑施工经济效益分析及成本评估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相对传统施工方式的创新选择,它通过将建筑元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加工和组装,然后再进行现场安装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成本。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经济效益1.1 提高施工速度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生产,能够简化施工流程,减少现场加工时间。

在拥有充足技术员工的条件下,施工速度可以达到常规建筑的两倍以上。

这不仅能够大幅度缩短项目周期,同时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1.2 精确计划和控制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里进行预制,因此每个构件都可以精确设计和计算,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零误差生产。

这样不仅提高了整体质量,还能够加强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

而且施工期间能随时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1.3 减少资源浪费装配式建筑避免了传统建筑施工中的浪费现象,例如材料浪费、能耗浪费等。

预制构件的模块化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能够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保护环境。

此外,为了适应拆装要求以及再利用,大多数装配式建筑采用了绿色环保材料。

1.4 降低人力成本因为装配式建筑可以在工厂内进行大部分加工和组装,减少了现场人力需求。

传统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大量人力资源得到显著减少,这将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

而且由于装配式建筑具备一定的标准化特点,相关技术员工无需专门培训即可快速上岗。

二、装配式建筑成本评估2.1 投资成本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装配式建筑需要更高的投资成本。

首先是工厂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同时还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

此外,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也增加了经济投入。

2.2 运输与安装成本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需要通过运输到达施工现场,这将增加运输成本。

特别是对于大型项目来说,因为构件较多且体积较大,可能需要额外的物流支持。

同时,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也需要相关的设备和人力支持。

2.3 维护与管理成本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更易于维护,但仍然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综合分析报告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综合分析报告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综合分析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高质量、快速建设可持续住宅和商业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篇报告旨在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优点和潜力。

二、经济效益分析1. 成本节约:相较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实现材料的集中采购和生产制造线上作业,从而大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材料浪费。

此外,由于替代了传统的停滞工期模式,减少了项目整体周期,从而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

2. 效率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理念是将设计与施工步骤相结合,形成具有高度标准化特征的产品。

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得生产过程更为精确和高效,并且可减少施工中的因人为错误而导致的额外成本。

3. 投资回报率:装配式建筑的高度标准化和工厂生产能力使得项目在较短时间内投入使用,进而提供早期现金流。

相比之下,传统施工需要更长时间进行施工,因此无法迅速实现投资回报。

三、社会效益分析1. 缩短建设周期: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克服了传统建筑施工中多个环节交叉作业所带来的问题,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周期。

这意味着更快地满足公众对住房和办公场所等需求,并且能够早日为社会创造福利。

2. 人员安全保障:装配式建筑采用的是精确度较高的预制构件,在集中制造过程中质量可控,减少了现场搬运和组装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

这有助于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3. 资源节约:装配式建筑所需材料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再生产实现,有效地减少了资源的短缺和废弃物的产生。

这有助于打造可持续发展城市,满足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需求。

四、环境效益分析1. 减少碳排放:装配式建筑更加注重材料和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延长建筑寿命周期,从而有效减少了碳排放。

这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 节约能源:由于装配式建筑结构多采用现代化的保温材料和隔热设计,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建筑物在不同季节内的自然通风与采光效果。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

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装配式建筑以其快速、高效、环保的特点,为社会带来了诸多经济效益。

本文将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并探讨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

二、成本节约1.1 减少劳动力成本传统建筑施工大量依赖人力操作,而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在生产线上完成部件制造和预装等工序,大大减少了现场劳动力的需求。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减少了人员管理成本和雇佣成本,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开支。

1.2 提高资金利用率装配式建筑需要在早期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集中加工生产。

这种模式可以避免散乱材料库存和现场浪费情况的发生。

此外,装配式建筑通常采用标准化设计和精确计划生产流程,因此可以实现更好的材料优化和节约,提高资金利用率。

1.3 缩短施工周期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期大幅缩短。

在模块化制造的过程中,可以与现场施工同步进行,降低了整体施工时间。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减少了人力资源、设备租赁和企业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开支。

三、质量提升2.1 工艺标准化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在控制生产流程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和标准细则,确保每个组件都符合预定要求。

这种标准化生产既能避免人为因素对质量造成的影响,又可降低修复和维护成本。

2.2 建筑品质优化装配式建筑通过提前设置设计参数以及精密加工制作构件,实现建筑结构优化,并能够将预制构件进行精确组装。

从而确保了整体建筑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通过标准化生产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增强了建筑质量。

四、环境保护3.1 资源节约和减排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预制模式,通过材料精确计划和加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浪费和废弃物产生。

同时,在施工现场减少现场作业噪音和对周边环境污染的风险。

装配式建筑将有助于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摘要:以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特点为分析基础,以某项目为依托,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为直观反映其效益优势,本文采取与现浇式对比的手法进行说明。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二者进行经济性分析,就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推广速度较慢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经济效益;现浇式;改进措施我国众学者对装配式各方面进行研究,但对效益方面却是略少。

本文将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为日后的效益研究提供参考。

一、分析思路(一)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和方法有很多,装配式建筑也是近些年推行甚广的绿色建筑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将从建筑的节水性、节材性、节能性、节电性和全生命周期建筑成本出发,将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并与现浇式建筑进行对比,从而显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1.确定经济效益指标(1)节水效益V1由于建筑用水量在社会用水量中所占比例很大,且建筑过程中主要用水为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两方面。

装配式建筑构件在工厂内加工完成,减少了混凝土养护工作与施工设备清洗的用水量。

装配式的现场安装技术要求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工人专业性高且需要劳动人员少,如此,不仅便于现场管理,而且减少水资源浪费。

(2)节材效益V2由于建筑构配件工厂化加工处理,不仅在材料的使用质量和用量上都是标准的,而且生产构配件的人员也是技术水平较高,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能够按照计划图纸进行生产和安装,不仅节省了材料,工作准确率也有很大提升。

(3)节能效益V3装配式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使用的保温材料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发挥的作用都是极大的。

统计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生活用电和工作用电等,对比传统建筑的用电和能源消耗。

(二)经济效益分析本文以某项目为例,计算装配式建造方式和传统现浇方式的经济效益并进行对比,从而说明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的优越性和推广的必然性。

1.项目介绍某项目为建筑住宅楼,其结构为框剪结构。

1号楼三层以下为现浇,4层开始至17层为装配式;2号楼为现浇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
2018-05-15T10:02:41.3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作者: 孟巅
[导读] 按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工期效益、政策效益、施工阶段效益、使用阶段效益、设计阶段效益、拆除阶段效益.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0
摘要: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尚不成熟,成本高是重要阻碍.本文以深圳市某住宅项目为例,研究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
研究发现,装配式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能实现经济收益,其中工期效益影响最大,拆除阶段效益影响最小
.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业化由政府强力推动,而要实现市场自发引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1].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成本居高
不下,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市场推广,而装配式建筑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效益,能为高成本带来一定经济补偿
.本文寻找研究装配式
建筑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的方法,分析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
.
1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构成
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可以划分为建造阶段?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式建筑在建造阶段的成本差异,体现在设计阶
段和施工阶段
[4].

1.1设计阶段
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工厂化生产,相比传统建筑,在设计方面产生更深层次的设计,在设计成本方面也会带来提升.
1.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建工程成本上[5].土建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管理费?利润?规费以及税金等构

.

1.3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成本?日常维护成本?大修成本?能耗?水耗等方面.
1.4拆除阶段
拆除阶段的效益即构配件残值与拆除费用之间的差值.
1.5工期
装配式建筑将部分构件在构件工厂进行预制,将现场湿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可以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将所需构件制作完成,采用一体
化装修,节省施工工期
.

1.6政策
为了更好的推动当地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各地区出台了一些激励性的措施,包括现金补助?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信贷扶持?优先评优

.

2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深圳市某住宅项目为框剪结构住宅楼,选取其中的装配式1号楼和现浇式3号楼进行分析。.
2.1设计阶段经济效益
1号楼设计费用为23元/ m?,工业化咨询费用107.98元/m?,3号楼设计费用为15元/m?.
设计阶段的经济效益为:
F1=15-23-107.98=-115.98元/m?
2.2施工阶段经济效益
施工阶段的单位面积成本,1号楼为1870.82元/m?,3号楼为1364.17元/m?.
施工阶段的经济效益为:
F2=1870.82-1364.17=-506.65元/m?
2.3使用阶段经济效益
1号楼和3号楼在物业管理费上差别甚微,且在节水措施上区别较小,故不考虑物业管理费和节水带来的经济效益.
(1)日常维护成本
经调研资料[6]显示,装配式建筑的日常维护成本为40元/(年?m?);现浇式为65元/(年?m?).
(2)大修成本
装配式建筑和现浇式建筑的寿命均按50年计算.通过调查文献[6]获知普通住宅按照每15年大修一次,每次维修费用分别为28.57元/m??
35.71
元/m??50元/m?.工业化住宅按照每20年大修一次,每次费用分别为14.28元/m?和21.43元/m?.
(3)能耗成本
经调研资料[2]显示,装配式建筑的能耗成本为13.56元/(年?m?),现浇式建筑为22.56元/(年?m?).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下,折现率取8%.
1号楼使用成本净现值:
NPV1=659.08元/m?
3号楼使用成本净现值:
NPV2=1084.99元/m?
使用阶段经济效益为:
F3=1084.99-659.08=425.91元/m?
2.4拆除阶段经济效益
根据周玲珑[6]论文研究结论,装配式住宅1号楼其最终剩余为总施工成本的10%,现浇式住宅3号楼最终剩余为总施工成本的3%.
1号楼拆除收益净现值:
NPV1=4.59元/m?
3号楼拆除收益净现值:
NPV2=1.06元/m?
拆除阶段经济效益为:
F4=4.59-1.06=3.53元/m?
2.5工期经济效益
1号楼和3号楼的预售收款比例均取30%,销售价格取4.35万元/m?.考虑装饰配建等费用,1号楼建造成本取4000元/m?,3号楼取3500

/m?.施工过程中,1号楼结构部分比3号楼工期缩短30天,装修部分工期缩短40天,总工期缩短70天.1号楼和3号楼主体结构工期分别为

210
天和240天.
进行工期效益计算时参数假定:销售时应交?预交的税费为销售收入的9%,资金的机会成本为12%.[4]
(1)资金收益
装配式住宅1号楼工期短,开盘早,提前收款带来的资金效益为:
R=43500*(1-9%)*[30%*(160-140)*12%+(1-30%)*(470-400)*12%]/360
=725.73元/m?
(2)资金成本
假设资金支付是从刚开工到交房期间平均支付,交房时支付至成本的90%.
资金成本为:
C=4000*90%/2*12%*(470-400)/360
=42元/m?
工期带来的经济效益为:
F5=725.73-42=683.73元/m?
2.6政策经济效益
根据深圳市出台的装配式建筑奖励措施,可以在主体结构完成三分之一时开始预售,装配式住宅可奖励建筑面积总和的3%.因政策奖
励,
1号楼比3号楼的预售时间,提前70天.楼面地价取2.72万元/m?.

(1)工期效益
提前预售,带来的资金效益为:
RT=43500*(1-9%)*30%*12%*70/360
=277.1元/m?
(2)面积奖励收益
奖励面积需计收土地费用和建造费用,单位面积政府补贴收益为:
RG=3%*12663*(43500-27200-4000)/12663
=369元/m?
政策带来的经济效益为:
F6=277.1+369=646.1元/m?
2.6小结
装配式住宅1号楼较3号楼的增量成本为:
F成本=|F1 |+|F2 |=622.63元/m?
增量效益为:
F效益= F3+F4+F5+F6=1759.27元/m?
1号楼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为:
F= F效益- F成本=1136.64元/m?
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虽然带来的一定的增量成本,但是通过装配式建造方式缩短工期带来的工期效益等增量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冲减装配式建筑带来的增量成本,甚至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

3结语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装配式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和建造阶段的增量效益均高于增量成本,实现经济收益.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
的经济效益中,按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工期效益、政策效益、施工阶段效益、使用阶段效益、设计阶段效益、拆除阶段效益
.

参考文献
[1]李丽红,耿博慧,齐宝库,雷云霞,栾岚.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13,(09):102-
105.
[2]齐宝库,朱娅,马博,刘帅.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6,(04):39-43.
[3]张红霞.装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3.
[4]蒋义军.装配式建筑建设成本以及规模经济分析[D].重庆大学,2015.
[5]罗时朋,李硕.预制装配式对施工成本影响的量化分析[J].建筑经济,2016,(06):48-53.
[6]周玲珑.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产业化住宅成本分析[D].重庆大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