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中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实训目标

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实训目标

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实训目标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负责监控和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在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实训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以下几个目标:1. 理解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在实训课程中,我们将首先学习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能够为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基础。

2. 掌握动力电池的性能测试方法:了解动力电池的性能测试方法是实训的重点之一。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测试电池的容量、内阻、电压等参数,评估电池的性能和健康状况。

3. 学习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过程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以保证电池的安全和寿命。

在实训中,我们将学习不同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如恒流充电、恒压充电、恒功率放电等,并掌握它们的应用场景和原理。

4. 熟悉动力电池的安全管理措施: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充放电过程中。

在实训中,我们将学习动力电池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温度控制等,以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

5. 掌握动力电池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动力电池可能会发生故障,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在实训中,我们将学习动力电池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掌握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处理。

6. 实践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将进行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我们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一个满足特定需求的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实训目标,我们将全面掌握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原理、性能测试、充放电控制、安全管理、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将为我们今后从事电动汽车相关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做出贡献。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二三四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国际电动学会(IEC)在1995年制定的电池管理系统标准中给出的电池管理系统应有的主要功能包括:显示SOC;提供电池温度信息,电池高温报警;显示电解液状态;电池性能异常早期报警;提供电池老化信息;记录电池关键数据等。

当95年制定标准时,电池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电动车辆的要求,主要采用的铅酸蓄电池,人们对电动车、尤其是混合电动车的认识还不够。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先进电池的需求和对电池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比较复杂,需要针对车用动力电池专门设计,并且对于不同的动力电池,对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有差异。

实用的电池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电池状态估计、能量管理、热管理、安全管理和通信功能,其他扩展功台旨包括充电管理、数据显示、能量管理和故障诊断等。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采集 电池管理系统的所有算法、电动车的能量控制策略、驾驶员的驾驶信息等都以采集的数据作为输入,采样速度、精度和前置滤波特性是影响电池管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电动汽车管理系统的采样速率一般要求大于200Hz。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按电池包内安装的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对电池进行管理。

电池箱内通常有温度传感器及电压、电流或内阻的测量装置。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状态估计 电动汽车电池状态主要包括SOC和SOH等。

是车辆进行能量或功率匹配和控制的重要依据。

电动汽车在行车过程中,该系统能随时对车辆的能耗进行计算,最终给出该电源系统的SOC值,供多能源管理系统或整车控制器进行功率配置或确定控制策略,对于纯电动车来说使驾驶人员知道车辆的续驶里程,以便决定如何行驶,在能量允许的条件下使车辆行驶到具有充电功能的地方,补充电量防止半路抛锚。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 在能量管理中,电流、电压、温度、SOC、SOH 参数作为输入用来完成以下功能:控制充电过程,包括均衡充电;用SOC、SOH和温度限制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的输入、输出功率与能量;放电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随着能源的枯竭和节能产业的发展,社会对环保的呼声,使得零排放电动汽车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大力支持。

电动汽车的各种特性取决于其电源,即电池。

管理可以提高电池效率,确保电池安全运行在最佳状态,延长电池寿命。

1.1电动汽车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超过6亿辆,汽车的石油消耗量非常大,达到每年6至70亿桶,可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长期的现代化和大规模开采,石油资源逐渐增加。

筋疲力尽的。

电力来源众多,人们在用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进入21世纪,电能将成为各种地面车辆的主要能源。

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交通运输业和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电动汽车的显着特点和优势,各国都在发展电动汽车。

中国:早在“九五”时期,我国就将电动汽车列为科技产业重大工程项目。

市内七海岛设有示范区。

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汽车改装厂等单位都参与了电动汽车的研发。

丰田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为示范区的测试提供了原型车和技术支持。

德国:吕根岛测试场是德国联邦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部资助的最大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测试项目,提供来自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欧宝、宝马和曼汽车。

公司测试。

法国:拉罗尔市成为第一个安装电动汽车系统的城市,拥有 12 个充电站,其中 3 个为快速充电站。

PSA、雪铁龙和 PSA 集团都参与了电动汽车的建设。

日本:在大阪市,大发汽车公司、日本蓄电池公司和大阪电力公司共同建立了EV和HEV试验区。

1.2 电动汽车电池根据汽车的特点,实用的动力电池一般应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自放电少、工作温度范围宽、充电快、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

前景较好的是镍氢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1.3 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是维持供电系统正常应用、保障电动汽车安全、提高电池寿命的关键技术。

可以保护电池的性能,防止单体电池过早损坏,方便电动汽车的运行,并具有保护和警示功能。

.通过对电池盒的电池模块进行监控,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运行等功能与电池相关参数的协调。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在当今的汽车领域,电动汽车正以其环保、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

而电动汽车的核心之一便是其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这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续航里程、性能表现以及使用成本。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电池、电机、电控等部件组成。

其中,电池作为能量存储单元,其性能和容量对车辆的续航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电机则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

电控系统则像大脑一样,协调和管理着整个动力系统的运行,以实现最优的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管理策略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都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通过精确的控制算法,来限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深度。

例如,在充电时,当电池电量接近充满时,逐渐降低充电电流,以避免过充。

在放电时,当电池电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限制车辆的输出功率,以防止过放。

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车辆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电机可以转换为发电机模式,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回电池中。

这不仅能够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还能减少刹车片的磨损,提高制动系统的寿命。

为了实现高效的能量回收,需要根据车辆的速度、制动踏板的行程等因素,精确地控制电机的发电功率。

在低速行驶时,可以采用较大的能量回收力度,而在高速行驶时,则需要适当减小回收力度,以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行驶工况对电动汽车的能量消耗有着显著的影响。

不同的路况(如城市拥堵、高速巡航、山区道路等)和驾驶习惯(如急加速、急减速、匀速行驶等)都会导致能量消耗的差异。

因此,能量管理策略需要根据实时的行驶工况,动态地调整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

例如,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车辆频繁启停,此时可以适当降低电机的输出功率,以节省电能。

而在高速巡航时,则可以让电机以高效的工作区间运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精准的能量管理,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技术必不可少。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以及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行驶阻力等信息。

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技术任务1 比亚迪E5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系统

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技术任务1  比亚迪E5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系统

技能训练
③ 对齐螺纹孔,用手拧入动力电池 托架固定螺栓,如图4-29所示。
④ 使用13mm套筒、接杆、棘轮扳 手组合工具拧紧动力电池托架固定螺栓。
⑤ 使用定扭扳手紧固动力电池托架 固定螺栓至135N·m。
技能训练
(2)安装动力电池相关连接件:
① 安装动力电池低压插接器,并锁止保险锁舌,如图4-30所示。 ② 安装动力电池高压电缆母线插接器,并锁止保险锁舌,如图4-31所示。
技能训练
Hale Waihona Puke 技能训练④ 拉起前机舱盖手柄,打开前机舱盖,安装车外防护三件套,如图4-14所示。
技能训练
2. 拆卸动力电池总成 (1)车辆高压断电:
① 打开低压蓄电池负极电缆保护盖,拆下负极电缆,使用绝缘胶带进行绝缘处 理,如图4-15所示。
② 进入车内,拆卸中控储物格固定螺栓,如图4-16所示。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⑧ 安装动力电池负极电缆并紧固。 ⑨ 驱动车辆,等待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自动运行。
技能训练
4. 整理归位
(1) 取下车内三件套。 (2) 回收车外三件套。 (3) 关闭前机舱盖,起动车辆检查车辆情况,按照7S管理标准,整理工具和 清扫场地。
谢谢观 看
技能训练
比亚迪E5动力电池拆装 ◆实训准备
1. 安全操作规范
(1)拆装动力电池时需关闭点火开关,车辆处于非起动状态。 (2)车辆正在充电时不得拆装动力电池。 (3)拆装动力电池前需佩戴防护装备。 (4)拆装动力电池前需要断开高压维修开关。
技能训练
2. 实操工具准备 (1)设备准备: 2018款
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举升机、 承重为1000kg升降平台和冷却液 回收器,如图4-10所示。

第5章 新能源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

第5章 新能源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
5.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5.3.1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电机与汽车行驶工况没有直接关系,
系统从外界获取能量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①由燃料化学能转换来的能量; ②由电网充入蓄电池的能量; ③回收的制动及减速能量。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第5章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52纯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523电池管理系统bms表51蓄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任务测试方式测试装置page11防止过充电电压电流温度测试仪充电器防止过放电电压电流温度测试仪电动机控制温度控制及平衡温度测试仪加热及制冷装置温度平衡单元能源系统信息提示电压电流及温度充电状态剩余容量测试仪显示器电池状态测试及显示电压电流温度测试仪显示器pc总线分析软件第5章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52纯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523电池管理系统bms1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17
第5章 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5.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18
第5章 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6
第5章 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系统
5.1 能源管理系统的作用
4.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组成:发电装置(如发动机/发电机或燃料电池),能
量储存装置(蓄电池、超级电容等),功率变换模块,动 力传递装置,充放电装置等。 (2)能源传递路线:

简述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简述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它不同于传统汽车所使用的内燃机。

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是现代汽车科技领域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便读者能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主题。

一、电池系统1. 锂电池组成:锂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它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

正极一般是由氧化物制成,负极是由石墨制成,隔膜是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的薄膜,电解液则是锂离子的传导介质。

2. 充放电原理: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是纯电动汽车实现能量转换的基础。

在充电时,电池会吸收外部电能将电子转移到正极,使正极富集锂离子;在放电时,电池会释放储存的电能,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使正极的锂离子逐渐流失。

二、电动机系统1. 电动机类型: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多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或永磁同步电动机,其中永磁同步电动机因其高效、可靠性强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2. 工作原理:电动机通过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前进。

在工作时,电动机会根据车辆行驶需求,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方向来调节转矩和转速,从而实现汽车的加速、减速和行驶控制。

三、能量管理系统1. 控制单元:纯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统包含控制单元,它负责监控和控制电池、电动机和其它配套设备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整车的安全、高效运行。

2. 能量回收:在行驶中,纯电动汽车通过电动机的反向工作,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实现了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结语通过上述对纯电动汽车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和原理。

纯电动汽车以其环保、经济等优势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则对我们更好地把握汽车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汽车科技爱好者,我深信纯电动汽车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而对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环保和能源危机的挑战。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方案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方案

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

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能量管理系统的支持。

能量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电池的充放电管理、能量分配、动力系统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针对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方案进行探讨,以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二、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主要由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系统(MCU)、能量分配单元(EAU)等组成。

各部分功能如下:1. 电池管理系统(BMS):负责电池的充放电管理、状态估计、故障诊断等功能。

通过对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确保电池在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条件下工作。

2. 电机控制系统(MCU):负责电机的转速、扭矩、转向等控制。

根据驾驶员的意图和车辆行驶状态,调节电机输出,实现动力系统的最优匹配。

3. 能量分配单元(EAU):负责整车的能量分配与优化。

根据电池状态、电机负载、行驶工况等因素,动态调整能量流动,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三、能量管理策略能量管理策略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力系统控制策略:根据驾驶员的意图和车辆行驶状态,动态调节电机输出,实现动力系统的最优匹配。

在保证动力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2. 能量回收策略: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通过电机反向发电,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电池中,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

3. 电池充放电策略:根据电池的实时状态,合理控制充放电电流和电压,延长电池寿命,提高能量利用率。

4. 预测性能量管理策略:通过车载传感器和通信系统,获取实时路况、交通信号等信息,预测车辆未来行驶工况,提前调整能量分配策略,实现能量的优化利用。

四、能量管理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1. 硬件设备升级:为了实现先进的能量管理策略,需要对电动汽车的硬件设备进行升级。

包括高性能电池、电机、传感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电动汽车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电动汽车的应用前景广阔。

但电动汽车尤其纯电动汽车的应用遇到了动力电池的难题,电池的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动力电池比能量不高,影响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要求,价格太高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初始成本;
其二是电池的性能差,使用寿命低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

电动汽车用的电池使用中其性能发挥得如何,除与电池模块自身性能有关外,与其应用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电池模块质量不太理想的条件下,应用功能完备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其作用就更加突出。

借助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会使电池模块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减少电池模块故障,延长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增加电动汽车的使用安全感。

因此,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备受电动汽车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二、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电动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中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是该车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技术措施,可以称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保护神”,它起到了对电池性能的保护、防止个别电池的早期损坏、有利于电动汽车的运行,并具有各种警告功能等[1]。

由于它参加电池箱内电池模块的监控工作使电动汽车的运行、充电等功能与电池的有关参数(电流、电压、内阻、容量)紧密相连和协调工作。

它有计算,发出指令、执行指令和提出警告的功能。

各种电池模块虽然有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但它们都具备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典型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2.1 对能量的检测功能
电动汽车在行车过程中,该系统能随时对车辆的能耗进行计算,最终给出该电池箱内电池模块剩余的电池能量值,并通过剩余能量计将数据显示出来,使驾驶人员知道车辆的续驶里程,以便决定如何行驶.在能量允许的条件下使车辆行驶到具有充电功能的地方,补充电量防止半路抛锚。

2.2 对电池工作状态的监测与控制功能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按电池箱内安装的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对电池进行管理。

一般情况下,电池箱内有温度传感器及电压、电流和内阻的测量值。

由于温度的变化对其他参数都有影响,所以一般都以电池模块的温度来做为控制的指令信号,将测得的温度值与事先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决定对电池冷却与否。

电动汽车能源是很宝贵的,应尽量采用节能元件,所以电池箱内的冷却风扇一般都是采用分级参与工作。

这样能做到在保证电池性能的条件下尽量使用小排量的风扇。

当第一级风扇工作后尚不能达到要求的温度时,第二级冷却风扇才参与工作,加强冷却。

此时电池箱内的温度如果还不能达到要求的工作条件,温度继续升高已达到影响电池模块的正常工作条件,为保护电池模块不受损坏,能量管理系统会发出停止电池模块供电的指令,强行车辆停驶。

当电池在充电状态下,能量管理系统会强令充电机停止充电而不损坏电池,由维修人员进行检测排除故障。

2.3 保证充电功能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随时参与整车检测工作,检测电池的工作状态,尤其对每只电池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测分析,将检测的数据在车辆停驶,充电之前“通知”充电机,即“车与机”的对话。

告诉充电机,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及每只电池的技术状态,“落后”电池和“先进”电池性能差异。

此时充电机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充电模式给电池充电,才能达到给电池充足,性能好的电池不能过充,而性能差的电池又能充足,保证整车能量的供应。

在放电过程中保证性能差的电池不能过放,这一点应当是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2.4 DC—DC、DC—AC转换功能
如果车辆安装辅助电池,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应能控制动力电池随时给辅助电池模块充电,保证辅助电池模块的供电功能即DC—DC的转换功能,保证低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当应用异步电机时,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尚有DC—AC的转换功能保证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

2.5 解决性能一致性的保护功能
如果在电池箱的线路内装置了由于电池性能一致性偏差引起某个电池性能变化很大,达到影响系统工作,或该电池受到损坏威胁时,两个电池之间有旁通线路并有控制模块时,电池管理系统应指令模块功能启动,进行补偿,又能保证系统在偏低电压状态下维持工作以便维修。

2.6 对电池模块的冷却和排除充电时产生的氢气
电池箱内的冷却风扇有两种功能,其一是电池模块的冷却,尤其是充电过程中参与工作的必要性,其二是将电池模块充电过程中排出的氢气排除电池箱外,防止氢气聚集引起爆炸的可能性。

2.7 监测记录控制功能
在电池工作状态下(充、放电)对电池模块的工作性能、安全性能进行监测,并对有关参数做记录,内存或进行提示、警告或指令停车、停机(充电),即对过压、过流、欠压、绝缘等提出警示、警告与控制功能。

三、使用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必备的条件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是对电池箱内电池模块的工作进行管理,我们认为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并非一种专用仪表而是一个系统,也不是什么样的电池箱都能应用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它应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挥其功能,否则会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

3.1 电池模块方面的要求
3.1.1 电池模块应具备足够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工作的稳定性
大家都知道汽车是一种设计很紧凑的机-电—体化的产品。

电动汽车的紧凑性更加突出、电动汽车给安装电池箱留有的空间有限,有时会造成接近性很差,加上电池质量很大,拆-卸很不方便,不能随时进行拆卸。

所以要求应用的电池具有极好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使其减少维护的频次、减少拆卸电池的次数给安装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创造条件。

电池能量管理系统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对剩余能量的计算,如应用的电池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很差,电池模块在
工作中的性能难于进行SOC的估算,另外各种变化条件(温度、湿度、放电条件等)对电池模块的影响都造成对SOC影响,所以从剩余能量估算角度分析要求电池模块的性能要稳定。

3.1.2 电池应当是免维护电池
电池应当是免维护的或维护周期长的少维护电池。

否则的话在电动汽车上不能应用。

原因除第一点谈到的以外,如果应用于开口电池除加液费时,工作量大以外,工作时电解液的外溢、外渗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环境,有时会破坏电动汽车整车的电绝缘限值,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

3.1.3 电池充电后期排出的气体应能得到控制电池充电后期排出的气体(以氢为主)应能得到控制并能集中处理以保证工作安全。

各种电池排出的气体在电池箱内是一种不安全的因素,不能集存,必须排除。

一般有两种处理办法:(1)是将每只电池的排气系统串联起来,集中排除电池箱外而扩散至安全处;(2)是在箱内用强制的气流加以驱赶排除电池箱外。

3.1.4 电池性能的一致性达到控制要求电池能量管理的控制参数是由电池箱参与工作的电池模块采样的,而控制参数并非每个电池都要采样,否则参数量很大,不便管理,难于安装。

一般都在电池箱内不同区域里采取最有代表性的电池模块,某些性能参数(比如温度)作为控制参数,在经过计算对比后发布控制执行指令,执行各种控制功能,所以说被选择采样电池模块的性能参数量值上应能代表其他没被采样电池模块的性能,否则的话,它就失去代表的意义。

这时发出的指令不具备合理性,达不到对电池箱内电池模块的能量管理的目的。

比如电池箱中电池模块间的性能差异较大,每个电池模块都不具备代表整箱电池模块性能就难以取得可信的控制参数。

所以说,用于电池能量管理的电池模块其性能间的差异,即电池模块的间性能一致性差异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用哪一个电池模块作为采样电池都具备条件,都具有代表性。

3.2 电池模块用的电池箱
3.2.1 电池箱的要求
为达到对电池进行能量管理的目的,电池模块必须装在一个箱内,该箱应具备一定条件:
(1)电池箱必须是密封的。

除必需的通风孔外均不能与大气相通。

密封箱内的要求主要考虑电池冷却气流的流动问题,不许在某处泄漏,避免冷却气流的流动性差造成电池模块工作温度的不一致,从而导致性能的一致性进一步的恶化。

(2)电池箱形状应达到与电池模块布置形状相适应。

当冷却系统工作时,冷却风扇提供的冷却气流能均匀地流过每个电池模块周围,箱内不能形成气流的“死区”和涡流的存在,保证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