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山隧道工程简介

合集下载

郭家湾1号隧道右洞出洞方案

郭家湾1号隧道右洞出洞方案

郭家湾1号隧道右线出洞方案一、工程概况郭家湾1号隧道右线,起讫桩号为YK10+897~YK11+242,总长355m。

设计进、出口均设置16m超前长管棚进、出洞。

出口山坡坡度约为30°~35°,坡向约7°,围岩破碎,碎石状镶嵌结构围岩;雨季地下水出水状态以点滴状为主,局部呈淋雨状。

工程地质性质及围岩自稳能力差,围岩易坍塌。

根据“早进洞、晚出洞”的施工原则,我部在进口进洞之前,结合洞口的实际情况,及时施作洞口地表防排水措施,并采用超前长管棚注浆,顺利进洞。

根据以上实际地质、施工情况、隧道施工基本原则编写本方案。

二、总体出洞方案YK11+223~239范围围岩为强~中风化石英二长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为保持山体的原始平衡,避免洞口塌方,保证隧道安全贯通,结合出口洞口的地形地质及便道条件,决定采用小导洞超前贯通,接通风水管线及材料运输至进口,然后施工出口超前管棚、明洞及边仰坡支护。

再由进口端逐步扩挖小导洞至设计轮廓,及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

仰拱、二衬紧跟,确保洞口段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流程四、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小导洞超前贯通施工1、开设小导洞前的处理。

在单口掘进至设计明暗洞交界里程向洞内9m也即YK11+233处开设小导洞,小导洞开设前,对已完成上台阶掌子面喷5cm 厚C20混凝土封闭,上台阶10m范围钢架拱脚每隔2m 设一道水平支撑,形成临时封闭环。

2、小导洞开挖。

小导洞置于隧道上台阶底部中央,如下图所示,洞身尺寸为4m×4m,φ42 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环向间距40cm,小导管长度3.5m,排距2m,I18 钢架每100cm 一榀,开挖循环进尺0.5~1m。

3、小导洞底采用I18型钢架横撑并喷射C20砼封闭成环。

4m 4 m小导洞锁脚锚管4、小导洞施工说明:(1)小导洞侧墙采用I18型钢,单层φ6.5,20×20cm网片,喷射20cm厚 C20砼支护,底部设置I18钢架临时封闭,加强稳定性。

郭家山隧道及进出口路基ssm

郭家山隧道及进出口路基ssm

爆破开挖设计1、 工程概况盛宁线丹城至西泽段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路线全长4.369km,桩号为k1+030.00~k5+400.00,本合同段郭家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线长450m,右线长420m。

涉及到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是一座隧道及进出口路基石方开挖。

被爆体结构分别为路基(明洞),全长为112米,爆破石方数量为20000立方米,隧道二座,郭家隧道左线暗洞长425米,需爆破石方数量为28000立方米,开挖泥方量10800立方米,右线暗洞长400米,需爆破石方数量为22000立方米,开挖泥方量15050立方米。

山体泥土方较多。

二、爆破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1、地形地貌。

本工程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比较简单,山顶浑圆,进出洞口坡度较缓,为7°-8°。

山丘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最高海拔124.30m。

本合同段K1+030~K5+400为山前坡洪积平原区,该路段农作物主要为旱田、水田、果园、菜田等,其中YK1+190~YK1+610、ZK1+160~YK1+610为郭家山隧道,进洞口YK1+030~YK1+190段、ZK1+030~ZK1+160,出洞口YK1+610~YK1+710、ZK1+610~ZK1+705为路堑。

2、区域地质构造及岩性。

洞口处路基地表为含碎石粉质粘土,地下为强分化凝灰岩,极破碎-破碎,呈碎、裂散体状,底下为中分化凝灰岩。

其中左线隧道出口处有一条F1断层,走向100°-100°,倾向南,倾角60°-70°,破碎带视宽度约40米,充填物主要为碎石、角砾、砂砾混粘性土,胶结程度较好。

另一条F2断层走向140°-150°,倾向北东,倾角80°-85°,破碎带视宽度约10米,充填物主要为断层角砾、断层泥及分化岩石组成,胶结程度较好。

洞身段围岩主要为中分化凝灰岩,地下水以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洞身段围岩以Ⅲ级和Ⅳ级为主。

2018-羊山隧道简介-word范文模板 (8页)

2018-羊山隧道简介-word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羊山隧道简介篇一:隧道工程简介隧道工程简介雷鼓台隧道位于太岳山脉东南麓的晋东南构造剥蚀基岩低中山区,隧道穿越的郭都岭属于黄花岭西南支的基岩山脊,山岭呈西南走向,山势由北东向南西呈降低趋势,山梁顶部为黄土覆盖,局部基岩裸露。

隧道左右线长治端洞口所在的基岩山坡较缓,微地貌属于基岩中缓坡;临汾端洞口所在的基岩山坡为黄土覆盖,微地貌属于黄土覆盖的基岩中缓坡。

雷鼓台隧道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设计速度100KM/小时,隧道净宽10.75米(0.75+0.50+3.75+3.75+1.00+1.00)限高5米。

右线进口桩号为RK71+413,出口里程RK72+246。

隧道最大埋深85.2m,位于RK71+740处。

隧道全长833m。

左线进口桩号为LK71+464,出口里程LK72+268。

隧道最大埋深91.4m,位于LK71+740。

隧道全长804m。

围岩等级分布情况表篇二:羊山景区简介羊山景区简介羊山古镇国际军事旅游度假区坐落在金乡县羊山镇,北依水泊梁山,南接刘邦故里,西邻牡丹之乡,东靠微山湖区,整体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22.4亿元。

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五大板块,七大产业之一,也是全县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

目前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羊山景区是201X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济宁市“十一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金乡旅游开发规划,充分利用羊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地质资源,以军事题材为主题,以红色旅游和奇特的山水石林景观为特征开发建设的集教育、休闲、娱乐、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目前已经完工的是一期工程,分别是羊山景区主题文化纪念园和王杰纪念馆。

现已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一)主题文化纪念园景区着力打造的主题文化纪念园占地面积500亩,分别建有刘邓雕塑、烈士墓群、碑廊和鲁西南战役纪念馆。

.archivetemp附件2:重庆至黔江铁路弃渣场变更统计表-9.25

.archivetemp附件2:重庆至黔江铁路弃渣场变更统计表-9.25

完成地方选址纪要签 认,完成变更建议书及
会勘纪要。
目前变更渣场容量偏 小,后期选择增加渣场

原设计渣场进场道路狭窄,大型运输车
DK257+000处左 辆无法正常通过,需要进行部分房屋拆 侧3000m 迁及大量的改建既有道路。需进行优化
正在重新选址

变更。
2020.10.30
须一次性考虑到位 (扩容)
目前与设计院正在沟通
需要对该处排水系统与 设计院再次对接
2020.10.30
27
刘家山隧道斜井 和出口渣场
D2K238+400左侧 因穿越沙坝乡,村庄,便道狭窄无法到
5km
达,需新修便道距离长
已与业主、设计院对 接,需业主协调进一步
完善手续
需要对变更弃渣场增加 防护措施,确保弃渣场
稳定
2020.10.30
2020.10.30
说明:1.根据水保变更(弃渣场补充)编制报批计划,各标段必须于2020年10月31日前完成正在变更或计划变更弃渣场的选址纪要签订,稳定全部渣场。 2.站前9标、12标需要变更的弃渣场已全部签订选址纪要。 3.各标段每周四对此表进行更新,并于16时之前报送公司工程部。
标段 序号 1
2标 2 3
弃渣场名称 长江隧道1#渣场 长江隧道2#、3#
渣场
路基段弃渣
重庆至黔江铁路弃渣场变更情况统计表-2020.9.25
原因
变更设计进展
存在问题
重新选址完成 时限
备注
DK29+330左9km
侵占水源保护地,地方已明确无法提供 渣场用地
正在重新选址
原设计渣场位于南岸 区,目前还未有合适场
28

重庆至黔江隧道工点表8标 (1)

重庆至黔江隧道工点表8标 (1)

Ⅴts
台阶仰拱 I25a
全环
0.6
Ⅴts
台阶仰拱 I25a
全环
0.6
Ⅴc
台阶仰拱 I22a
全环
0.6
5 DK154+870 DK154+950 80
Ⅴc
台阶仰拱 I22a
全环
0.6
6 DK154+950 DK155+150 200
Ⅴc
台阶仰拱 I22a
全环
0.6
7 DK155+150 DK155+220 70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C25
-
建筑材料
仰拱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C40钢筋砼
50
2.4
Φ108大管 棚
50
20
-
-
-
单根长 (m)
25 4 4 4 4 4.5 4.5 4 4 4 4 4 4.5 4.5 4 4 4.5 4.5 4.5 4.5 4 4 25 -
环境类别 作用等级
抗渗 等级
透气系数
H2 H2 H2 H2 H2 H2 H2 H2 H2 H2 H2 H2 H2 H2

西安至汉中高速测点总结

西安至汉中高速测点总结

西汉高速西安往汉中方向,特意对测速信息进行完善:1、河池寨到涝峪口:限速120,有两处单点测速,涝峪口货车超限检测站有一个。

2、秦岭一号隧道到三号隧道开始,限速80,隧道里面有限速提示牌,全段区间测速。

3、大多数车友最容易中招的地方是宁陕段两个区间测速,下面上图详解:第一测速区间:京昆高速1200公里200米-京昆高速1210+480公里,区间长度10公里,小车80,大车60. 这是第一区间测速起点,右侧有明显的测速指示牌,这个测速的起点就是K1200+200米:这个区间中间有个停车区,大部分客运大巴在此停车耗时。

快接近第一区间测速终点,里程K1210+480米: 第二测速区间:京昆高速1221公里360米-京昆高速1239公里957米,测速长度18公里,小车80,大车60。

这个区间测速的起点是宁陕服务区一出来的爱子坪隧道口,里程是1221+360,有一个很小的区间测速指示牌,就是下图中右侧那个黄色小牌子,一般人根本就不注意:右图是测速起点,左右两侧都有摄像头,躲不过的:下图是第二区间测速的终点。

这个区间内没有停车区,大巴也是老老实实的按照57的速度跑。

过了这个测速地点以后,后面就进入汉中高速交警管辖区段,都是区间测速,测速地点前有个很大的牌子,说明测速里程。

5、京昆高速汉中段区间测速:这三个区间测速起点都有个很大的白底蓝字的大牌子,提示区间测速长度。

第一区间:(公家坪隧道东口至关岭隧道前东头)测速里程1252km+500m至1262km+200m,区间长度9.7公里。

大型车辆限速60km/h,小型车80km/h。

第二区间:(龙亭东至洋县站进站处)测速里程1279km+400m至1305km+150m,区间长度25.8公里。

大型车辆80km/h,小型车100km/h。

这两个区间过了以后,就是汉中东和汉中西出口。

第三区间:(谢家梁隧道西口至胡家坝隧道东口)测速里程1408km+610m至1413km,区间长度4.4公里。

白应贤董事长在西汉公路全线工程建设调度会上的讲话

白应贤董事长在西汉公路全线工程建设调度会上的讲话

白应贤董事长在西汉公路全线工程建设调度会上的讲话刊稿时间:2007年09月08日稿件来源:集团公司办公室2007年8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今天,西汉公司召开全线工程建设调度会,安排部署通车前的各项工作,我觉得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从大家的发言来看,这对整个西汉公路建设而言,既是一个总结和动员会,也是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的一个鼓劲会。

刚才,荣尚同志作了非常全面和详尽的安排,各分管领导和各项目组、总监代表都讲了很好的意见,集团公司督导组组长郭利平同志对当前工作提了六点要求,并提出了几条建议,这些建议都是他多年管理项目的经验之谈。

希望大家会后好好消化,把思路再认真地理一理,更好地投入到下一步工作中去。

对荣尚、利平同志和刚才各位同志的发言,我完全赞同。

今天听了大家的汇报,对自己来讲,感到很振奋,大家对9月底通车认识很明确,信心非常足,这一点非常好。

我记得去年5月30日,也是在这个地方,召开了一次董事长现场办公会议,全线项目组长和总监代表参加了会议。

当时在这个会上,我记得给大家分析整个西汉公路的建设形势,确实非常严峻。

当时大家担心2007年底通车的目标都很难保证,会前,我见了宁陕县的书记和县长,他们也都非常担心。

我现在记不清当时全线完成任务的具体数字,大概没有超过50%。

那是去年5月底的时候,现在是2007年8月底,过了一年零3个月,咱们在这里研究9月底通车的问题,确实不简单,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洪省长前段时间视察之后,对西汉路的评价是:一项历史工程、世纪工程、样板工程,给了非常高的评价。

昨天,省人大崔林涛代主任到西汉路来视察,他讲道:“西汉路建设是在创造文化,在创造历史”。

可以说,这个评价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了。

我们一年多来的工作,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能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这么高的评价,的确是十分了不起的。

我觉得,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在座的各位,归功于西汉公路的广大建设者。

我觉得,从去年以来,西汉路在天天创造奇迹,每时每刻都在创造奇迹。

郭家坝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郭家坝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郭家坝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郭家坝隧道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构造地质问题:郭家坝隧道所在地区位于复杂的构造背景下,存在多条断层和褶皱带,地质构造活跃性较强,容易导致地层错动、断层滑动等问题。

2. 岩性地质问题:郭家坝隧道穿越的地质体主要由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其中变质岩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脆性,沉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存在较大的岩溶、溶蚀和风化破碎等问题。

3. 水文地质问题:隧道所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下水涌入、涌水量大、水压高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

4. 特殊地质问题:隧道所经过的地质环境中,可能存在特殊的地质问题,如地下溶洞、地下河流等。

这些特殊地质问题对隧道的建设和运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

为了应对这些地质问题,隧道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评估,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措施,采取有效的支护和防水措施,确保隧道的安全建设和运营。

同时,还需要加强地质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掌握地质变化和灾害风险,做好安全管理和应急准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