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概况

合集下载

云南隧道工程施工

云南隧道工程施工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形复杂,山高路险,因此在云南修建隧道工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云南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云南隧道工程的概况、施工技术、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云南隧道工程概况云南省地形复杂,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4%,且山脉交错,河流纵横。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隧道工程成为了连接云南各地的重要交通设施。

目前,云南省已建成了大量隧道工程,其中包括昆明绕城高速、云桂高铁、沪昆高速等项目的隧道工程。

这些隧道工程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云南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云南隧道工程施工技术1. 钻孔爆破技术:钻孔爆破技术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云南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工程往往穿越多种地质层。

因此,合理选择钻孔设备、炸药类型和爆破参数,确保爆破效果,是提高隧道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2. 隧道衬砌施工技术:隧道衬砌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云南隧道工程中的衬砌施工,通常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衬砌两种方式。

此外,为了提高衬砌结构的耐久性,还需要进行防水和防腐蚀处理。

3. 隧道通风及排水技术:云南地区地形复杂,隧道工程往往穿越高山峡谷,因此隧道通风和排水问题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通风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以及排水系统的设置,对于保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云南隧道工程安全控制1. 施工安全管理: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2. 施工质量控制: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是隧道工程能否发挥预期功能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测和验收,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环境保护: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粉尘和废水等污染。

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隧道工程位于XX市境内,全长XX公里,是连接XX和XX的重要交通通道。

该隧道穿越山岭,地形复杂,工程难度较大。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施工方案按照以下原则制定: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二、施工方法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本工程采用以下施工方法:洞口段施工:采用明挖法,在洞口段范围内进行开挖,按照设计要求施做洞口段衬砌,同时加强洞口边坡支护,确保洞口稳定。

洞身段施工:根据地质勘察资料,隧道洞身穿越的地层主要为页岩、砂岩和石灰岩,采用钻爆法进行开挖。

根据围岩等级不同,选择适当的爆破方式和爆破参数,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同时,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爆破效果,减少超挖和欠挖。

衬砌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整体式衬砌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围岩变形情况,指导施工。

同时,采用先进的模板台车技术,提高衬砌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排水施工:根据隧道的设计要求,在隧道衬砌中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引排至洞外。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排水畅通。

三、施工机械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本工程将采用以下施工机械: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钻机、空压机、通风机、混凝土搅拌站等。

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机械配置。

四、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本工程将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规范临时用电和消防安全管理。

强化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五、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本工程将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隧道工程概况

隧道工程概况

隧道工程概况一、隧道总概况后祠隧道位于夏蓉高速公路上,采用分离式设计。

新建后祠隧道(左线)位于龙岩市适中镇上郑村与后祠村之间,山体最大高程约710.7m,左线净空14.0×5.0m(宽×高)。

起迄桩号为ZK130+473~ZK132+015。

隧道长1542米。

隧道进口为削竹式,出口为端墙式。

右线由原漳龙高速公路后祠隧道原位扩建而成,净空17.75×5.0m(宽×高)。

右洞起迄桩号为YK130+536~YK131+528,扩建隧道长992米,隧道进口为端墙式,出口为削竹式洞门。

平纵均位于直线段,纵坡为-2.453%。

本隧道设计速度:80km/h,洞内中间段照明亮度:4.5cd/m2 ,路面横坡:单向坡2%,纵坡:-2.153%,设计荷载:公路-I级,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二、工程与水文地质特征该隧道位于博平岭山脉的中部,隧道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山坡较陡,自然坡度25-30°,局部达35-40°;山脊(顶)平缓,隧道轴线最大海拔标高710.7m,植被较发育,多为杂木。

进口段自然坡度10-20°;出口段自然坡度20-30°。

地表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下卧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γ52)及其风化层,局部见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岩脉侵入。

隧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山坡坡体较陡,未见有大的地表水系经过,地表水总体较贫乏。

三、地震烈度及气象资料隧址区处于我国东部著名的巨型新华夏系第二个隆起带与南岭纬向复杂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政和——大埔深大断裂的西北侧。

受其影响区内断裂、岩浆活动均较发育,其中F118为一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内岩石挤压破碎强烈,见绿泥石化,花岗斑岩后期充填,岩石风化强烈。

龙岩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8℃,极端高温38.4℃,极端低温-2.8℃,年日照时数1442小时~2043小时,无霜期270~299天,年平均降水量1608毫米~2137毫米。

隧道工程概况

隧道工程概况

隧道工程概况一.隧道简介苏家坪隧道位于兰渝(兰州—重庆)线上,为单线隧道,隧道进口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下甘子沟,隧道出口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下干溪沟,隧道起讫里程DK500+80~DK500+992,全长912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183m。

整座隧道为 3.0%的上坡,隧道11m位于R—4500m的左偏曲线上,31m位于R—4495.496m的右偏曲线上。

二.工程与水文地质特征隧道所通过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碎石土、三叠系泥岩夹页岩、泥岩夹泥灰岩。

隧道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之龙门—大巴台缘褶皱带,该段因背斜构造影响,岩体小褶曲发育,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产状紊乱。

本段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于风化裂隙和节理裂隙带,岩溶水赋存于岩溶弱~中等发育地带,主要靠大气补给,无侵蚀性。

三.地震烈度及气象资料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

属于亚热带湿润向暖温半湿润过度的季风气候,年平均气压957.7hpa;年平均气温16.1℃;最冷月平均气温5.2℃;最大冻结深度为0m,年平均降水量941.8mm;年平均蒸发量1499.4mm,年最大蒸发量1670.6mm;平均风速1.3m/s。

四. 洞口位置的确定与洞门的选择兰州与重庆端洞口都按“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及控制边仰坡开挖高度,定洞口于DK500+080与DK500+992处,采用耳翼式洞门;为确保隧道进洞安全,进口段设置一环Ф108大管棚,管棚环向间距40cm,长度20m。

五.初砌支护设计隧道内轮廓按旅客列车行车速度值200km/h设计,轨面以上净空面积为87.13m2以上。

隧道按喷锚构筑发技术要求设计,采用复合式初砌,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

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六. 监控量测现场监控量测不仅监测施工阶段围岩和施工动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是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初衬和仰拱的施做时间的依据。

铁路隧道施工方案

铁路隧道施工方案
铁路隧道施工方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工程概况与目标
铁路隧道施工方案旨在为我国某铁路线路穿越复杂地形安全、高效、优质的隧道工程。本工程主要包括隧道主体结构、辅助通道、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及照明系统等部分。
(1)工程概况
本隧道工程全长约XX公里,为单洞双向行驶隧道,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隧道穿越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包括砂岩、泥岩、石灰岩等多种岩层,施工过程中需应对高地应力、断层破碎带、岩溶等不良地质条件。此外,隧道沿线还涉及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多个敏感区域,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
2. 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或TBM法进行隧道开挖,根据隧道长度和地质条件,分阶段、分区段进行,预计耗时XX个月;
3. 初期支护: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等,与开挖同步进行,确保施工安全,预计耗时XX个月;
4. 隧道衬砌: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包括混凝土衬砌、防水层施工等,预计耗时XX个月;
5. 隧道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包括轨道、电缆、通风、照明等设备安装,预计耗时XX个月;
三、施工材料与进度安排
为确保铁路隧道施工的高效与质量,本项目对施工材料与进度安排进行了周密规划,具体如下:
(1)施工材料
1. 隧道主体结构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防水板、止水带等,需严格按照国家铁路行业标准及设计要求进行选购;
2. 辅助材料:包括木材、模板、脚手架、施工机具等,要求质量可靠、性能稳定;
3. 通风、照明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环保的通风、照明设备,确保隧道内施工环境;
4. 防水、排水材料:选用优质防水卷材、排水管材等,确保隧道防水、排水系统功能完善;
5. 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具有重要里程碑的铁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和标志性技术突破

具有重要里程碑的铁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和标志性技术突破

具有重要里程碑的铁路隧道的工程概况和标志性技术突破
中国铁路发展有很多具有重要里程碑的铁路隧道工程。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项目概况和标志性技术突破:
1. 青藏铁路隧道: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内地与西藏的重要铁路,其中的隧道工程十分显著。

最为著名的是青藏铁路中的新建和改建段109座隧道,总长度达960多公里,其中包括全长约5.2公里的唐古拉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

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隧道: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其中东线工程横跨华北地区,解决了这一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

该工程的隧道工程主要包括引江济淮隧道、引漳津黄隧道等,通过大规模隧道的修建,实现了不同流域之间的水资源调配。

3. 长江三峡隧道:长江三峡隧道是中国第一个承担铁路和公路双功能的大型横贯长江的隧道工程。

该隧道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如岛式主导式隧道掘进、盾构与顶进法相结合等,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水文条件恶劣等难题,成功实现了长江两岸的交通连接。

这些铁路隧道工程的标志性技术突破包括新型施工方法和技术、地质勘探和隧道设计、土力学和地下水处理等领域的创新。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促进了中国铁路发展,也为世界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隧道概况

隧道概况
(1)大南山隧道(DK261~DK27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属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区,最高峰海拔约668m,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100~600m,坡面植被发育。地层岩性以燕山晚期侵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全风化层厚10~20m,风化厚度不均匀,强风化层,厚3.0~5.0m,下为弱风化地层,隧道出口段可见侏罗系砂岩。隧址测区区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沿线分布有15条构造带,主要构造有三条,为北西向的田平-望岭断裂(DK265+590)、高棚顶断裂(DK268+450)、鸭池壮断裂(DK270+900),斜交隧道洞身,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其中田平-望岭断裂为张性断裂,断裂带宽几米~25米,岩石破碎、节理发育;高棚顶断裂为张扭性断裂,宽约数米,有石英脉、细粒花岗岩脉充填;鸭池壮断裂宽数米至30米,断裂两盘呈顺时针扭动。三条断裂均横切北东向的潮安-普宁断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黑云母花岗岩及断裂带。隧道所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
DK446+100~+600右侧约300处山顶有一废弃采空区,开采最低标高为206m,最高标高为376m,开采范围平面面积约60000m2,采空区与隧道开挖垂直距离达130m,但由于年代久远,采空区巷道内积水。
(2)鲘门隧道(DK381+720~DK384+800)
鲘门隧道位于广东省海丰县梅陇农场西北侧剥蚀丘陵区,丘陵自然坡度35°~40°不等,丘坡绝对高程20~220m,最大相对高差约200m。出露基岩主要为侏罗系英安岩及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较发育,局部片理化严重。依据物探资料判释,隧址区发现有四条次一级断裂构造,分别于DK381+989~DK382+002、DK383+380~+395、DK383+465~+480和DK384+890~+915段,岩体破碎,推测为断层破碎带。

隧道贯通施工方案

隧道贯通施工方案

隧道贯通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隧道贯通工程位于XX山脉,全长约XX公里,是连接XX市与XX 市的重要交通要道。

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确保隧道安全、稳定、高效地贯通,实现预定的交通功能,并满足相关的设计与使用要求。

二、施工条件分析地理位置:工程地处山区,地形复杂,需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对施工的影响。

气候条件:当地气候变化较大,需做好季节性施工安排。

地质条件:隧道穿越多个岩层,存在一定的地质风险,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

交通与水电条件:施工区域交通不便,需合理规划材料运输路线;水电资源需提前做好布局。

三、施工方案选择根据工程条件分析,选用“新奥法”隧道施工法,即采用全断面开挖、锚杆支护、喷锚支护相结合的施工方式。

同时,根据岩层情况,适当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辅助工法。

四、施工组织与人员配置施工组织:成立专门的隧道施工项目部,下设技术、安全、质量、物资等部门。

人员配置:根据施工进度,合理配置技术人员、施工队伍及管理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五、施工设备与材料准备设备准备:提前购置并调试好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施工机械。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计划,提前采购水泥、砂石、锚杆、注浆材料等,保证材料供应充足。

六、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对可能出现的地质风险、施工风险等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七、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达标。

定期对施工成果进行检测,确保隧道结构安全稳定。

八、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施工条件及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以上即为本次隧道贯通施工方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2 工程概况
2.1 主要内容及工程数量
工程名称:**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工程
工程地点:深圳市罗湖区鹿丹村
工程规模:工程造价4342万元
建设单位:深圳市**(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市**有限公司、北京市**设计研究总院
监理单位:深圳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质监单位: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安监单位:深圳市施工安全监督站
施工单位:深圳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要求:合格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遵照深建施[1998]41号文件、深府[2002]80号文件、梳理行动中[2004]5号文件及《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工期要求:2007年11月26日~2008年 5月 11 日。

工程概况:**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工程位于深圳市**大道以南,深圳河以北,**
村村西侧。

基坑尺寸约270m*250m,挖深为2.3~12.15m,基坑顶标高暂为 4.5m,基坑底标高为-7.65~2.2m不等。

基坑支护安全等级:放坡开挖段安全等级确定为三级,其他为二级。

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基坑围护、土方开挖、基底地基处理等。

基坑围护采用有钻(冲)孔桩、高压旋喷桩、水泥搅拌桩、土钉、挂网喷砼、木桩、型钢微型桩、锚索、钢管支撑。

土方开挖数量331259.24立米,土方开挖深度为挖深为2.3~12.15m不等,其土质有:人工填土、植物土、淤泥、粉质粘土、砾砂、卵石、砾质粘性土。

淤泥层厚、淤泥数量大是土方开挖、土方弃土的难点。

基底地基处理采用有深层水泥搅拌桩、换填碎石及粗砂。

主要工程数量有:有钻(冲)孔桩9948m、高压旋喷桩5211m、水泥搅拌桩129962m、土方开挖331259.24m3,微型桩411m,支护锚杆18751m,土钉网喷砼4500m2。

基坑支护主要内容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