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电磁场的基本性质
物理电磁现象知识点总结

物理电磁现象知识点总结一、电磁场电磁场是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空间中的电场和磁场的总和。
电磁场是具有特定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在空间中具有分布和变化。
电磁场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包括:1. 电磁场的数学描述:电场和磁场分别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来描述。
电场强度E的单位是N/C,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是T。
2. 驱动电磁场的电荷和电流:电荷和电流是产生电磁场的基本源。
静止的电荷会产生静电场,移动的电荷会产生磁场,而加速的电荷则会同时产生电场和磁场。
3. 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电磁场可以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力和能量的传递。
电磁场可以对物质施加电场力和磁场力,产生电能和磁能的转化。
4. 电磁场的传播:电磁场可以在空间中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具有电场和磁场振动的特点,具有特定的频率和波长。
二、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由于磁通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感应电动势的产生。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包括以下内容: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闭合线圈内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会使磁场的变化趋于抑制,从而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2. 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在闭合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会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利用楞次定律来确定。
3. 自感和互感:自感又称为自感应,是指线圈内部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内部的电流强度相关的参数。
互感是指两个线圈之间由于磁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4. 感应现象的应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感应电动机、发电机等电磁设备中,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输。
三、电磁波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以特定频率和波长的形式传播的一种波动现象。
电磁波具有以下特点:1. 电磁波的发现:电磁波是由麦克斯韦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推导出来的。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由赫兹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传播。
2.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包括电场振荡和磁场振荡。
随时间变化的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

随时间变化的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第五章随时间变化的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研究问题:随时间变化的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
§5.1 电磁感应现象与电磁感应定律一、电磁感应现象1、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1)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引起了相反方向的探索;(2)1831年,法拉第经十年艰苦探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的电效应仅在某种东西正在变动的时刻才发生。
2、基本实验事实:(1)闭合的导线回路和永久磁铁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回路中出现电流。
感应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磁铁运动的快慢,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铁移动的方向有关;(2)闭合的导线回路与载流线圈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结果相同;(3)两个线圈都固定,其中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闭合电键的开关、电阻值的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引起感应电流;(4)处在磁场中的闭合导线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导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分类:(1)导线回路或回路上的部分导体在恒定不变的磁场(磁铁或电流产生)中运动,回路中出现电流;(2)固定不动的闭合导线回路所在处或其附近的磁场发生变化,回路中出现电流。
4、共同特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是由于通过闭合导线回路的磁感应强度通量发生变化。
引起磁感应强度通量变化的原因可以是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也可以是由于导体在稳定的磁场中运动引起。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法拉第的研究发现:(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导体中的感应电流与导体的导电能力成正比;(2)感应电流是由与导体性质无关的电动势产生的;(3)即使不形成闭合回路,也会有电动势存在——感应电动势。
(4)结论:对于给定的导线回路,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成正比。
电磁感应现象就是磁感应通量的变化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
(5)德国物理学家纽曼和韦伯的工作结论:对于任一给定回路,其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回路所圈围面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
物理学中的电磁场理论知识点

物理学中的电磁场理论知识点电磁场理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电荷体系所产生的电磁场以及电磁场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磁场的概念、电场和磁场的性质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等电磁场的基本知识点。
一、电磁场的概念电磁场是指由电荷或电流体系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总和。
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一种力场,可使带电粒子受力;磁场则是由电流引起的一种力场,可对磁性物质施加力。
二、电场的性质1. 电场的强度:电场强度定义为单位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通常用E 表示,其大小与电荷量和距离有关。
2. 电场线:电场线是用来表示电场分布的曲线,其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电场线的密度反映了电场强度的大小。
3. 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描述了电场与电荷之间的关系,它指出电场通过闭合曲面的通量与闭合曲面内的总电荷成正比。
三、磁场的性质1.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用 B 表示,其大小与电荷量和距离无关。
它描述了磁场对磁性物质产生的作用力。
2. 磁场线:磁场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曲线,其方向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相同。
磁场线呈环状,从北极经南极形成闭合曲线。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场变化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它说明了磁场变化对电荷运动的影响。
四、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它由麦克斯韦总结了电场和磁场的性质而得出。
麦克斯韦方程组包括四个方程,分别是:1. 麦克斯韦第一方程(高斯定律):它描述了电场通过闭合曲面的通量与闭合曲面内的总电荷成正比。
2. 麦克斯韦第二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它描述了磁场变化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即电场沿闭合回路的环路积分与磁场变化的速率成正比。
3. 麦克斯韦第三方程(安培环路定律):它描述了环绕闭合回路的磁场强度与通过闭合回路的总电流之间的关系。
4. 麦克斯韦第四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广):它说明了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反之亦然。
电场和磁场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高三物理电磁场知识点总结

高三物理电磁场知识点总结电磁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身边的电器设备、通信技术、交通工具等都与电磁场息息相关。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电磁场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总结高三物理中涉及的电磁场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电磁场的一项基本性质。
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安培-奥姆定律,感应电动势等于导体内的电荷流动速率乘以电荷单位所受的电动势。
2.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是磁场对运动电荷所施加的力。
根据洛伦兹力公式,洛伦兹力等于电荷的速度与磁感应强度的乘积,并受到电荷的电量及该速度与磁感应强度之间夹角的影响。
3.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特斯拉(T)。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电流强度及导线中的匝数有关。
4. 安培力、磁力矩和力矩平衡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该导线在磁场中将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该力作用于导线上各个电荷载流子,导致导线发生位移。
此外,在磁场中的线圈也会发生磁力矩,力矩平衡发生在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矩时,所有力矩的和为零的情况下。
5. 切割磁力线引起的感应电动势当磁场中的磁力线被切割时,会引起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得知,感应电动势与切割磁力线的速率成正比。
6. 磁感应强度对电流产生的影响磁感应强度对电流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洛伦茨力定律来描述。
根据这个定律,当导体中存在电流时,电流元受到的磁场力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7. 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是描述电流元所产生磁场的物理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电流元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该电流元的长度、电流强度及距离有关。
8. 磁化强度和磁化电流磁化强度描述了物质被磁化后所呈现的磁化程度。
磁化强度的大小与物质所受的磁场力和该物质的磁场强度之间有关。
磁化电流是产生磁化强度的电流形式,与磁化强度成正比。
9. 磁感应强度在导体内的分布磁感应强度在导体内的分布与导体内部存在的电流有关。
电磁场pdf

电磁场
电磁场,是由电磁荷(如电子和质子)在空间中激发的一种物理场。
电磁场是由这些电磁荷的动态分布产生的,其本身就是一个物质,且具有能量和动量。
电磁场的性质和特性可以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描述。
电磁场的性质和特性
电磁场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是相互耦合的,且具有动量和能量。
这使得电磁场在物理学、电信、无线电科学以及众多其他领域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空间中任意给定的点上,电磁场由两个部分组成:电场和磁场。
电场是由电荷在空间中激发的力场,它对电荷施加力,使其移动。
磁场则是由变化的电场产生的,它对放置在其中的导线施加力,使其产生电流。
电场和磁场是相互耦合的,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
这个方程组表明,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产生电场,从而形成一种自我维持的波动,即电磁波。
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的波动现象,它们在空间中以光速传播。
电磁波的性质可以通过它们的频率、波长和相位来描述。
频率是电磁波每秒振动的次数,波长是电磁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而相位则是波峰和波谷之间的相对位置。
不同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频率、波长和相位,这决定了它们的行为特性和应用范围。
例如,无线电波用于广播和通信,微波用于雷达和卫星通信,而X射线和伽马射线则用于医学和科学研究。
总之,电磁场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场,它是由电磁荷在空间中激发的。
电磁场的性质和特性可以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描述,它们是相互耦合的且具有动量和能量。
不同频率、波长和相位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这使得电磁场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磁学的基本原理与电磁场的性质

电磁学的基本原理与电磁场的性质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与电流产生的电磁现象及其相互作用。
电磁学的基本原理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它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介绍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电磁场的性质。
一、电磁学的基本原理电磁学的基本原理是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所描述的,它由四个方程组成,分别是:1. 麦克斯韦第一定律(电场发散定理):电场的发散(divergence)与电荷密度的关系为∇·E = ρ/ε₀其中E为电场强度,ρ为电荷密度,ε₀为真空介电常数。
2. 麦克斯韦第二定律(电场环路定理):电场的旋度(curl)与磁场的变化率之间存在关系∇×E = -∂B/∂t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t为时间。
3. 麦克斯韦第三定律(磁场环路定理):磁场的旋度与电流密度之间存在关系∇×B = μ₀J + μ₀ε₀∂E/∂t其中J为电流密度,μ₀为真空磁导率。
4. 麦克斯韦第四定律(磁场发散定理):磁场的发散与零电荷情况下的磁荷密度之间存在关系∇·B = 0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我们可以推导出电磁波的传播方程和其他重要的电磁学定律。
二、电磁场的性质1. 电场的性质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具有以下性质:(1)电荷是电场的源,电场在无电荷的空间中不存在。
(2)电场遵循叠加原理,不同电荷产生的电场可以相互叠加。
(3)电场强度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磁场的性质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具有以下性质:(1)电流是磁场的源,不存在无电流的空间中。
(2)磁场也遵循叠加原理,不同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相互叠加。
(3)磁场强度与电流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3. 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场和磁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它们的变化会相互影响。
当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磁场,而变化的磁场又会影响附近的电荷产生电场,从而形成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场的相互作用还体现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当磁场穿过一个闭合线圈时,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场的基本特性

电磁场的基本特性电磁场是由电荷或电流引起的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通过探索电磁场的基本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现象的本质和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电磁场的基本特性,以及其在电磁学和电磁工程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电磁场的定义电磁场是一种物理场,它由电荷和电流所产生的相互作用所导致。
电磁场包括静电场和磁场两个方面。
静电场是由静止的电荷产生的,而磁场则是由运动电荷(电流)产生的。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遵循着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对电磁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波和光的行为。
二、电磁场的特点1. 电场特性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物理现象。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力。
根据库仑定律,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的强度是一个矢量量值,它的大小与电荷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通过在电场中引入一个测试电荷,可以测量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2. 磁场特性磁场是由电流引起的物理现象。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周围会形成一个环绕导线的磁场。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其距离成正比,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磁场的强度也是一个矢量量值,其大小与电流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正比。
磁场的方向可通过右手定则确定。
3. 电磁感应特性电磁场中的变化会引起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电磁场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通过变压器、电磁铁和电动机等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磁感应是电磁场与电路的重要联系,也是电磁现象的基础之一。
三、电磁场的应用电磁场作为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电磁场应用的示例:1. 通信技术无线电、电视、手机和卫星通信等都是基于电磁场的传输原理。
电磁波作为一种能量传输的手段,通过电磁场的传播而实现信息的传递。
2. 医学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医学成像技术利用电磁场的特性对人体进行影像的获取。
电磁场的基本特性与场强计算

电磁场的基本特性与场强计算电磁场是由电荷和电流引起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电磁场中,电荷和电流产生的作用力可通过场强进行描述。
本文将介绍电磁场的基本特性,以及如何计算电磁场的场强。
一、电磁场的基本特性在物理学中,电磁场是关于电场和磁场的统称。
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一种力场,而磁场则是由电流引起的一种力场。
电磁场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电场的基本特性电场是由带电粒子周围所产生的力场。
任何带电粒子都会在其周围产生电场,电场会对带电粒子施加作用力。
电场的强弱可以用电场强度来衡量,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特/米(V/m)。
2. 磁场的基本特性磁场是由电流或磁化物质产生的力场。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磁场会对磁性物体或电流施加作用力。
磁场的强弱可以用磁感应强度来衡量,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T)。
二、电磁场的场强计算方法在电磁场中,场强是描述电场或磁场强度的物理量。
场强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电场场强的计算电场场强的计算公式为:E = k * (Q / r^2)其中,E表示电场场强,k表示电场常量,Q表示电荷量,r表示观测点到电荷的距离。
2. 磁场场强的计算磁场场强的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情况下的磁场场强计算公式:a) 直导线电流的磁场场强计算公式:B = (μ0 * I) / (2 * π * r)其中,B表示磁场场强,μ0表示真空磁导率,I表示电流,r表示观测点到导线的距离。
b) 矩形线圈电流的磁场场强计算公式:B = (μ0 * N * I) / (2 * π * r)其中,B表示磁场场强,μ0表示真空磁导率,N表示线圈匝数,I 表示电流,r表示观测点到线圈的距离。
c) 环形线圈电流的磁场场强计算公式:B = (μ0 * I * R^2) / (2 * (R^2 + r^2)^(3/2))其中,B表示磁场场强,μ0表示真空磁导率,I表示电流,R表示线圈半径,r表示观测点到线圈中心的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预测】 高考试题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一般不单独进行考查,对安培力的 考查主要是与安培力有关的动力学问题和能量问题,对洛伦兹 力的考查主要是圆周运动的有关问题,一般在综合题中出 现.预计 2014 年本专题仍是高考命题点,复习中一定要注意 本专题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在 bd 连线上的场强方向如图所示.对负点电荷,由 b 到 O 电 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由 O 到 d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 加.故选 D.
答案 D
5.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 有 A、B、C 三点,如图 7 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 2 C,质 量为 1 kg 的小物块从 C 点静止释放, 其运动的 v-t 图象如 图乙所示,其中 B 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 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8 A.在 O1 点粒子的加速度方向向左 B.从 O1 到 O2 的过程,粒子电势能一直增大 C.轴线上 O1 点右侧存在一点,粒子在该点动能最小 D.轴线上 O1 点右侧、O2 点左侧都存在合场强为零的点,且 它们关于 O1、O2 连线中点对称
解析
在 O1 点时,右环上电荷由于关于 O1 对称,所以其在 O1
图5
( )
点电荷带负电,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A.O 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为零 B.把一正点电荷沿着 b→d→c 的路径移动时,电场力做功为零 C.同一点电荷在 a、d 两点所受电场力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D.将一负点电荷由 a 点移到 b 点电势能减小
解析 四个点电荷均在 O 点产生电场,O 点场强应是四个场强 叠加的结果,通过合成发现 O 点电场强度不为零.A 错误.
甲 图7
乙
A.B 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 E=2 V/m B.由 C 到 A 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 C 点到 A 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 D.AB 两点电势差 UAB=-5 V
解析 小物块在 B 点加速度最大,故 B 点场强最大,由 v-t 图线知 B 点加速度为 2 m/s2,据 qE=ma 得 E=1 V/m,选项 A 错误;
x
O 粒子加速度与 位移关系 D
x
2.如图 3 所示,真空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 Q1、 Q2 固定在 x 轴上, 其中 Q1 带正电. 三 角形 acd 为等腰三角形, cd 边与 x 轴垂 直且与 x 轴相交于 b 点, 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a 点场强小于 b 点场强 B.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 C.将电子从 a 点移到 b 点再移到 c 点,电势能减少 D.将电子从 a 点移动到 c 点,电场力做负功 ( )
同理 O2 的左侧也有场强为 0 的位置, 而 O1 和 O2 之间场强始终 大于 0,由于两个电荷的电荷量相同,故电场关于 O1、O2 的连 线对称,故 D 正确.
答案 B
(2014 江苏卷)4.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 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 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
审题突破
①确定 O 点和 d 点电场强度, 需根据电场叠加原理,
用合成方法进行计算. ② 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 小.
解析 a、 c 两个顶点的点电荷在菱形中心点 O 点产生的电场抵
消,设 b、O 两点之间距离为 x,则顶点 b 的点电荷在菱形中心 点 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kQ/x2;a、b、c 三个顶点的点电荷在 顶点 d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kQ/(2x)2+2kQ/(2x)2× cos 60° = kQ/2x2,显然,d 点处电场强度较小,而 F=qE,则+q 在 d 点 所受的电场力较小,选项 A、C 错误;
图6
解析 所示.
这是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如图
电场是非匀强电场,负电荷在其中受的电场力 是变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也是变化 的.故不选 A.
在 bd 连线中点 O 的电势最高, 所以从 b 到 d, 电势先增大后减 小,故不选 B.
由于只有电场力做功,所以只有电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故 电势能与机械能之和守恒,故不选 C.
根据对称性可知 b、c 在同一等势面上,正点电荷沿着 b→d→c 的路径移动时,电场力做功为零,B 正确.
a、d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方向相同,同一点电荷在 a、d 两点 所受电场力相同,C 错误. 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负点电荷由 a 点移到 b 点过程中,电 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D 错误.
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O 点电势高于 d 点,+q 在 d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小,选项 B 错误,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方法技巧 场强、电势、电势能的比较方法 1.电场强度:(1)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判断,电场线越密, 场强越大; (2)根据等差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判断,等差等势面越密,场 强越大; qE (3)根据 a= m 判断,a 越大,场强越大. 2.电势:(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 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且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 (2)根据 UAB=φA-φB 比较正负,判断 φA、φB 的大小.
由 C 到 A 的过程中小物块动能一直增大,电势能始终在减小, 故电势逐渐降低,选项 B、C 错误; 1 1 2 根据动能定理有 qUAB=2mvB -2mvA 2, 解得 UAB=-5 V, 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6.如图 8 所示,两个相同的细圆环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相隔一 定距离同轴平行固定放置,O1、O2 分别为两环圆心,一带正 电的粒子从很远处沿水平轴线飞来并顺次穿过两环.若粒子 只受电场力作用,则在粒子运动过程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图3
解析 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 强弱,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分布特点可知 a 点场强大于 b 点场强,a、b 在同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沿 x 轴负向,故 a 点电势低于 b 点电势,选项 A、B 错误.
由于等势线跟电场线垂直,做出过 c 点的等势线分析可知,c、 d 两点电势相等,且大于 b 点电势,故将电子从 a 点移动到 b 点再移动到 c 点,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 C 正 确,D 错误.
答案 D
考题 2 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 情况的考查 例 2 现有两个边长不等的正方形 ABCD 和 abcd,如图 5 所示,且 Aa、Bb、Cc、Dd 间距相等.在 AB、AC、CD、DB 的中点 分别放等量的点电荷,其中 AB、AC 的中 点放的点电荷带正电,CD、BD 的中点放的 的是
电场的基本概念、电场的基本性质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考查的内容主要有电场强度与电场力的计算、电势、电势能的 比较、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等,高考中主要以选择 题的形式出现, 题目难度适中. 预计 2014 年高考仍将对这些知 识进行考查, 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 电场强度的叠加、 电势、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势能的变 化等.
解析
由题图可知沿 x 轴正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所以空间存 U 在向右的匀强电场,在 x<0 区域,E1= =10 V/m,在 x>0 区 d U 10 域,E2= = V/m.选项 B 错误. d 3
粒子由静止向右运动,粒子带正电,选项 A 错误,
在粒子从 M 向 N 运动的过程中, 电场力做正功, 电势能逐渐减 小,选项 D 错误.
答案 C
(2014年 安徽卷)17.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 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 始点O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右图 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EP
E
O Ek
x v a
O 电场强度与位 A 移关系
x
O 粒子动能与位 移关系 B
x
O 粒子速度与位 移关系 C
25 20 22
北京 12 13
9
天津 12 13
15
知识网络构建
考题 1 例1
对电场的基本性质的考查
如图 1 所示,a、b、c、d 分别是一个菱
形的四个顶点, ∠abc=120° . 现将三个等量 的正点电荷+Q 固定在 a、 b、 c 三个顶点上, 将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 中心点 O 点和另一个顶点 d 点处,两点相比 A.+q 在 d 点所受的电场力较大 B.+q 在 d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C.d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O 点的电场强度 D.d 点的电势低于 O 点的电势 图1 ( )
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0,而-Q 各点在 O1 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左, 故+q 在 O1 点所受电场力方向向左, 故加速度的方向水平向左, 故 A 正确.
在+q 从 O1 向 O2 运动的过程中+Q 对+q 的电场力向左,-Q 对+q 的电场力方向也向左,故电场力对+q 始终做正功,故 +q 的电势能一直减小,故 B 错误.
【考情分析】 命题情况 考查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 用 磁场对运动电荷 的作用
命题情况 考查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 作用 19 15 15 21 16 22 12
课标全国
山东
浙江
福建
江苏
13 12 12 13 12 13 12 13 12 13 Ⅰ Ⅱ 20 18 17 23 23
安徽 12 13 广东 12 13
kQ 根据 E= 2 可知在 O1 右侧+Q 产生的场强先增大后减小且一直 r 减小到 0,而-Q 的场强大多数情况下小于+Q 产生的电场强 度但场强却不会为 0,故合场强为 0 的位置应该在 O1 的右侧, 而在合力为 0 之前合外力做负功,动能持续减小,之后合力做 正功,动能增大,故动能最小的点在 O1 的右侧,故 C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