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语文每日限时训练练习二附答案
2021年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课堂练习 2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课堂练习 2 Word版含答案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蝉联荟粹节骨眼运畴帷幄 B.姆指脉搏文诌诌额手称庆C.奖掖宣泄莫须有察言观色 D.临摹诙谐水笼头篷荜生辉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一生应该怎样________?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
②春蚕一生没说过________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③走进学者家,室内的陈设处处充溢着主人的艺术________,让我们惊奇而叹服。
A.度过自诩修养 B.渡过自许修养C.渡过自诩涵养 D.度过自许涵养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13日晚,北京申办xx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到革命圣地延安,万人空巷....,举市同庆,宝塔山沸腾了,延安城沸腾了!B.“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打鱼人深知,只有晒好了网,才能打更多的鱼。
此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
C.处理事情一定要有理有据,考虑周全,万万不可以仅仅凭着管窥蠡测....的调查了解,就妄下结论或乱发议论。
D.在14万美军深陷伊拉克泥潭的情况下,布什增兵两万的对伊新政策,又是一场政治豪赌,一旦失手,他就吃不了兜着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对于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我国政府的态度历来是明确的,一定要通过“六方会谈”来协商解决。
B.曾获得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的李剑英,在我们青年人的心中,将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熟悉的形象。
C.专家指出,铁路运输在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还听取审议了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审议了有关任免案。
5.文言文断句和翻译(6分)①给下面加横线处的文字用“/”断句(3分)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骄傲自满)乃亡。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限时集训2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202011121261

任务限时集训(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限时25分钟)导读一场新冠疫情,使人们实现了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的完美统一,疫情一步步好转,体现了中国制度关键时刻办大事的优势,也彰显了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
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与引导,就很难有全国上下的众志成城,全国人民在这场疫情中做出了正确的价值选择。
关注疫灾,熟悉常识,保护自我,尊重生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新闻疫情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
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
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
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疫灾频度达32.83%,平均不到3年就有1年发生疫灾。
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自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且居高不下,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
近3 000年来,中国的疫灾频度总体上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
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
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
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
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编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 材料二:“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2021.04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号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长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
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2021高三语文课堂限时综合训练二附答案

2021高三语文课堂限时综合训练二附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中国象棋将棋子分为将(帅)、士、象、马、车、炮、卒(兵)七种。
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
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未失一子亦算失败。
车可横冲直撞,________;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________;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________,只进不退。
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行动不仅迟缓,杀伤力差,而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
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
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
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
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
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
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患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________、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行动不仅迟缓,杀伤力差,而且不能越孤城半步,所有棋子却要拼死护卫。
B.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而且不能越孤城半步,所有棋子却要拼死护卫。
C.尽管行动迟缓,杀伤力差,还是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
D.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而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展示了封建社会的全貌B.是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C.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的缩影D.使人感受到牺牲的可悲(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步步为营视死如归B.高屋建瓴江河日下步步为营不屈不挠C.高屋建瓴势不可挡亦步亦趋不屈不挠D.势如破竹江河日下亦步亦趋视死如归2.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
2021届广东省高三 新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二)(含答案)

2021届广东省高三•新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左图右史”,古已有之。
中国也不乏图像研究的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应始于20世纪80年代。
西方“新史学”的传入及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带来对影像的革新性认识,影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像史学”也随之成为热词。
综观近40年来的发展状况,虽然国内整理出版了大量以“影像”“图像”冠名的作品,却不过是影像史料的汇集;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利用了影像史料,或发表了一些有关影像的研究成果,但严格来说,尚未有一部具有学术意义的影像史著作出现。
中国影像史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下面,对目前的研究状况略作分析,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国内学界对影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实际上受到西方有关影像史学及图像研究理论的双重影响。
二者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
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基本上是历史影像,即历史记录片和历史照片。
而西方图像研究,特别是视觉文化研究所指视觉材料,范围却广泛得多,不仅包括传统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景观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涉及当代文化的各个领域。
这些视觉产品又可通过摄影等技术手段转化为供学术研究的影像。
自20世纪80年代影像研究兴起,近40年来,国内学术界与出版界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广泛的发掘,出版的影像资料可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此外,网络媒体也公布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极大地拓展了史料的范围。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综观目前出版的影像史料,张冠李戴、解读错误的问题较为突出,粗制滥造、重复出版不在少数。
这一方面反映出相关整理者的学术功力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影像史料搜集整理中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缺乏学术目的,为图像而图像,甚至于单纯追求商业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
另外,大量影像史料的出版虽然为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史料基础,但目前真正将影像资料引入历史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影像出版呈现火爆之势的背后,凸显的是学术研究的贫乏,影像的学术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2021高三语文期末复习限时训练二附答案

2021高三语文期末复习限时训练二附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微信“变脸”用了一秒,()。
伽利略说过,“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的确,科技成果的取得从来都不是________,而是异常艰辛的。
经过科学家15年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2016年底,“风云四号”卫星终于成功发射升空,国人欢欣鼓舞。
在轨测试期间,“风云四号”卫星就为2017年5月北方地区严重沙尘、6月特大暴雨、6月底至7月初南方持续降水以及台风“苗柏”“南玛都”等的________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在全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气象保障作用。
而“风云四号”的研制过程,也带动了众多科技型民企的发展,惠及工业、农业和民生等众多领域。
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静止气象卫星、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15分钟生成一张地球圆盘图……这些科技术语或许许多人一时半刻难以弄懂,但它们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
当我们再次仰望________星空时,会知道那里有一个“亲戚”,在尽职尽责地________着祖国,其也在亿万青少年心中撒下好奇、探究的科学种子。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背后15年的努力却是中国科学家的B.背后却是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C.在它的背后中国科学家却努力了15年D.中国科学家15年的努力却在背后(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就预警浩渺守望B.一挥而就警示浩渺守卫C.一蹴而就预警浩瀚守卫D.一挥而就警示浩瀚守望(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国家形象。
B.太空探索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改善了国家形象,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C.太空探索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际科技地位和改善了国家形象。
高三第二次限时作业试题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第二2021届高三第二次限时作业语文试卷业用时150分钟;场号、考试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答案用黑色水性笔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空格内或者横线上。
第一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以下各组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一样...的一组是〔3分〕A.殷.富/喑.哑骁.勇/阻挠应..食壶浆/殚.精竭虑..接不暇/应.运而生B.撷.英/挟.持腼.腆/冠冕箪C.颤.抖/战.栗菲.薄/悱.恻味同嚼.蜡/矫.枉过正D.炽.热/卷帙纤..维/翩跹.虚无缥缈./藐.视一切2.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公一共图书馆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效劳渠道。
B.步入溱湖湿地风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的人群进展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 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3.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适宜的话。
〔4分〕一位老登山者说:我发如今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显得特别兴奋的年轻人,多半到后来会爬不上去。
因为他们才开场,心脏就已经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体力。
倒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讲话,到山顶也没特别兴奋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请分别用一句平实的话和一句形象的话〔含有修辞手法〕提醒登山者话语中蕴含的哲理,均不超过20字。
▲▲4.分析下面图表中的三组数据,归纳出两个结论。
〔5分)结论①:▲结论②:▲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
第进士,历令,知吴县。
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五套(含答案)

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五套(含答案)考试是检测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孰能生巧,考前一定要多做多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三语文限时训练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语文限时训练(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刹那(shà) 倥偬(zǒng) 拗不过(niù) 翠堤春晓(dī)B.戏谑(xuè) 沏茶(qī) 闹别扭(biè) 蓦然回首(mò)C.噱头(xué) 谮言(jiàn) 揪辫子(jiū) 文以载道(zài)D.滂沱(pāng) 浸渍(zé) 压轴戏(zhòu) 折冲樽俎(zǔ)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这种善恶杂揉、明暗交织的人性,都具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莎士比亚希望从泥淖中拔擢卓越的品性来标明通往至善之途。
B.摩罗早年认同的是知识群体,渴望被知识分子接纳,后来发现知识人是如此丑陋,转而崇拜尼采式的个人主义,但又害怕孤独,忍受不住精神的寂寞,于是去归依基督。
C.龙应台的作品具有柔韧的硬度、感动的力量和思考的锋芒,她在完成自己梦想的同时,持续关切着弱小者的梦想,其文字不动声色地传扬着普遍性的价值观。
D.似乎是毫无征兆,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财经图书突然风靡大江南北: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撕杀格斗,被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汇率大战,正加剧着各国政治经济的分化与组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期待已久的《华尔街2:金钱永无眠》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被电影的史诗般的气质所征服,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B.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着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C.中国制造业的冲击使美国失业率大幅提高,甚至导致美国经济的萧条,对这种祸起萧墙的现象,美国朝野众口一词,将解除困境的希望寄托在逼迫人民币升值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语文每日限时训练练习二附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买了一把不能摇的扶手椅,放在了窗和墙的夹角,我早就在那儿构想了一个叫阅读角的空间。
把两个纸箱子摞起来,盖上一块________的床单,把书整齐地码放在上面,做了一个方便、简洁的书架。
阅读角看起来是完美的,你如果看过我朋友圈里的照片,就会有这种强烈的感觉。
这是一个适合安静读书的空间,橘色的墙,让米黄色的椅子看起来像白色的,修长的落地灯撑着一个白色的灯罩,白天透过百叶窗可以看到窗外的棕榈树和远处的山,晚上在温暖的黄色灯光下看书,每逢半点就会听到草地上喷水系统有节奏的喷水声,在这个久不下雨的地方,这声音并不讨厌,反而很亲切。
到了深夜,偶尔还有远处________的火车汽笛声。
把百叶窗扯开一条缝,放下手中的书,看看楼下整齐的停放的车,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静谧。
长久以来,我头脑中的阅读角就是这样的。
现在,我终于让构思变成了现实。
_______,阅读角的缺点是致命的——离床太近了。
( )。
我现在处在人生的一个极其艰难的阅读阶段,二十年岁反复看的那些书、那些人已经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合我心意、容易读的东西读完总是_______,觉得长进不大,那些读完能弥补知识缺陷、滋润文笔、启发思考的,都是一些不好读的东西,必须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否则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读到崩溃,也要克制自己去床上躺一躺的冲动。
一旦躺下,就会稀里糊涂地睡得踏踏实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如花似锦络绎不绝美中不足空空如也
B.花花绿绿不绝如缕美中不足空空荡荡
C.如花似锦络绎不绝无独有偶空空荡荡
D.花花绿绿不绝如缕无独有偶空空如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放下手中的书,把百叶窗扯开一条缝,看看楼下整齐停放的车,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静谧。
B.把百叶窗撩起一条缝,放下手中的书,看看楼下整齐停放的车,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静谧。
C.放下手中的书,把百叶窗撩起一条缝,看看楼下整齐停滞的车,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静谧。
D.放下手中的书,把百叶窗撩起一条缝,看看楼下整齐停放的车,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静谧。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严肃艰涩的阅读很难发生在这个地方
B.在这个地方严肃艰涩的阅读很难发生
C.严肃艰涩的阅读不难发生在这个地方
D.在这个地方严肃艰涩的阅读是不难发生的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
它满足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对美妙音乐的冥想,甚至有时可能以难以觉察的方式但无可置疑地影响着现代历史的进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亦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的自身存在所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知识的最深刻的最完美的内涵。
5.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两个对象,另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的句式大致相同。
例句:小船升起风帆,在横济沧海的航程中,如果不与风浪搏击,就无法到达彼岸。
答:
6.下面是波特与劳勒激励模式简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答:
二、古代文化知识
7.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妻,正妻之外的姬妾。
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嫡”指正妻及其所生子女,“庶”指姬妾及其所生子女。
B.行在,本作“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天子或在京师,或外出巡狩,不可预定,故言行在;后专指天子行幸所到之地。
C.龟鉴,即“龟镜”。
龟可以占卜吉凶,镜可以辨别美丑,所以“龟鉴”可用来比喻借鉴前事。
D.礼部对内掌管国家庆典活动,主管教育,主持科举考试;对外主要负责外交,负责接待外国使节或者出使等事项。
礼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副职称郎中。
8.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吉士,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
它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从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言官又称谏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
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奏章。
统治者既然把特权赋予言官,也就会对言官的政治素质提出特别的要求。
C.字,古人幼时取字,成人命名,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D.“肉袒”是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一般是去请罪或者向人道歉的时候做出的行为。
三、名篇名句默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忧国忧民是古代诗人在其诗歌中常表达的一种情感,如杜甫《谒先主庙》中的“向来忧国泪,寂寞酒衣中”,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展现了“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如写妇女“________________”,写孩子“________________”,写男人“丁壮在南冈”。
答案精析
1.B [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
花花绿绿: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根据语境,应选“花花绿绿”。
络绎不绝:来往不绝,连续不断,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
连接不断。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根据语境,应选“不绝如缕”。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根据语境,应选“美中不足”。
空空如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空空荡荡: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根据语境,应选“空空荡荡”。
]
2.D [A项“扯开”与后面“静谧”的语境不合。
B项“把百叶窗撩起一条缝,放下手中的书”语序不当,应为“放下手中的书,把百叶窗撩起一条缝”。
C项搭配不当,“整齐停滞”应为“整齐停放”。
]
3.A [结合文本内容“离床太近了”“我现在处在人生的一个极其艰难的阅读阶段”分析可知,应是“严肃艰涩的阅读很难发生在这个地方”。
]
4.(示例)①更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②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 ③正是这种精神
5.(示例)小溪奔流向前,在通向远方的路途中,如果不与沙石抗击,就无法汇入江河。
小鹰振羽起飞,在冲入高空的过程中,如果不经历磨炼摔打,就无法翱翔蓝天。
6.(示例)设立激励机制激发人们去努力,如果加之正确的方向和必备的技能,则会产生绩效,而公平地评价绩效会使人满足,从而形成自觉的努力。
7.D [D项礼部侍郎是礼部副长官。
]
8.C [C项“幼时取字,成人命名”错。
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后取字。
]
9.(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