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预防和疫苗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知识ppt课件

7、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因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婴儿6-14周注射第一针。2 月,4月各接种一次。
11
www,
Diagram
如 何 预 防 接 种?
当儿童从外地迁入当地一周内,应主动到居住地的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手续,接种门诊医生将根据 孩子的接种情况安排后续接种。如果儿童未办理接种证,则给 予免费办理;如果儿童已有外地的接种证,则可以直接使用。 成年人可以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接种。 每次接种时必须携带预防接种证。接种前,务必将近期的 健康状况如实地告诉医生,还要留意预约下次接种的日期。接 种时,应充分暴露并固定好接种部位。 重要提示: 预防接种证是个人预防接种记录的有效证明国家明确规定 幼托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均要检查本证;未按 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及时补种后方可入托入学。在办理出国手续 时,许多国家要求提供预防接种记录证明。
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
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 接种1剂次。
9.甲肝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接 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各接种1剂次。
预防接种 知识
1
CONTENTS
1 2 3 4
预防接种的意义 常用疫苗介绍 预防接种程序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2
预防接种 的意义
预防接种是全球公认的预防和 控制疾病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预防接种可以保护儿童健康成 长,免受十多种疾病的侵袭。 通过预防接种,人类成功的消 灭了烈性传染病天花,全球消灭脊 髓灰质炎的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 在世界大多数地区,许多疫苗可预 防疾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等 都得到有效控制。 预防接种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 大的健康收益,是值得每一个人重 视的健康投资。
妈妈课堂 -免疫接种 讲解(共35张PPT)

注意休息、多喝开水、避免着凉等, 接种当天避免羊肉、鱼虾、海参等饮食
接种后不要急着回家,在医院休息30分钟左右,观察
是否有反应,没有的话才可以回家
回家后要留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察宝宝的反应
打针后24小时内不要洗澡,
不要用手去摸打针部位
打针后2-3天内不要让宝宝剧烈运动
2022/10/12
6、常见的预防接种后一般反应
不是绝对的,组现在等有方些一法类制苗以成前的也曾用经于是二预类防苗传,比染如病乙肝的疫生苗、物制剂。
麻腮风疫苗等。
6、常见的预防接种后一般反应
仅打1种疫苗
就可以同时预防5种儿童疾病
这个疫苗有什么禁忌症? 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打这个疫苗?
预防接种
五联疫苗,一苗防5病、省时又安心
一类疫苗是国家计划免疫内的疫苗
每个宝宝只有 一本哦~
保持本子的整洁。
2022/10/12
保管好,不要随意 卷曲。
接种证具体事项
2022/10/12
打预防针前家长应做哪些准备
2022/10/12
27
2022/10/12
哪些情况暂缓接种、缓解或痊愈后接种
2022/10/12
哪些情况不宜打预防针
2022/10/12
5、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T< 38 .5C ,不需服药,物理降温,多饮水, 注意休息即可; T≥ 38 .5C ,可服用退烧药,一般1-2天消退。 全身反应较重,持续发热数日,服药不退者,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对于局部红肿、硬结,可热敷,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2022/10/12
妈妈轻松四问,宝宝接种无忧
这个疫苗预防什么病?
IPV和Hib疫苗一个都不能少
接种后不要急着回家,在医院休息30分钟左右,观察
是否有反应,没有的话才可以回家
回家后要留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察宝宝的反应
打针后24小时内不要洗澡,
不要用手去摸打针部位
打针后2-3天内不要让宝宝剧烈运动
2022/10/12
6、常见的预防接种后一般反应
不是绝对的,组现在等有方些一法类制苗以成前的也曾用经于是二预类防苗传,比染如病乙肝的疫生苗、物制剂。
麻腮风疫苗等。
6、常见的预防接种后一般反应
仅打1种疫苗
就可以同时预防5种儿童疾病
这个疫苗有什么禁忌症? 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打这个疫苗?
预防接种
五联疫苗,一苗防5病、省时又安心
一类疫苗是国家计划免疫内的疫苗
每个宝宝只有 一本哦~
保持本子的整洁。
2022/10/12
保管好,不要随意 卷曲。
接种证具体事项
2022/10/12
打预防针前家长应做哪些准备
2022/10/12
27
2022/10/12
哪些情况暂缓接种、缓解或痊愈后接种
2022/10/12
哪些情况不宜打预防针
2022/10/12
5、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T< 38 .5C ,不需服药,物理降温,多饮水, 注意休息即可; T≥ 38 .5C ,可服用退烧药,一般1-2天消退。 全身反应较重,持续发热数日,服药不退者, 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对于局部红肿、硬结,可热敷,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2022/10/12
妈妈轻松四问,宝宝接种无忧
这个疫苗预防什么病?
IPV和Hib疫苗一个都不能少
《预防接种知识》课件

常见副作用
包括轻微发热、注射部位疼痛、 红肿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严重不良反应
极为罕见,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 反应等,需立即就医。
应对措施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严重 不良反应时,立即就医并报告相关 部门。
04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个体保护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个体免受感染,还可以减轻感染后的症状,降低 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03
社会效益
预防接种不仅对个体有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它可以减少疾病对
社会的负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现状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世纪。中国、印度等国家在长期与传染病的斗争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
接种前注意事项 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家长应了解疫苗种类、作用和接种流程。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好儿童预防接种证等相关证件。 接种时注意事项
遵守接种点规定,保持环境卫生和安静。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家长应全程陪同,关注儿童反应。 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接种后注意事项
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接受度
宣传教育
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自我 保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促 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特殊疾病
如癫痫、脑病等,需在 医生指导下评估接种风
险。
05 常见疫苗及其预防的疾病
卡介苗
卡介苗简介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 的疫苗,通常在新生儿出 生后24小时内接种。
包括轻微发热、注射部位疼痛、 红肿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严重不良反应
极为罕见,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 反应等,需立即就医。
应对措施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严重 不良反应时,立即就医并报告相关 部门。
04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个体保护
预防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个体免受感染,还可以减轻感染后的症状,降低 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03
社会效益
预防接种不仅对个体有益,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它可以减少疾病对
社会的负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预防接种的历史与现状
预防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世纪。中国、印度等国家在长期与传染病的斗争中,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
接种前注意事项 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家长应了解疫苗种类、作用和接种流程。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好儿童预防接种证等相关证件。 接种时注意事项
遵守接种点规定,保持环境卫生和安静。
预防接种的一般注意事项
家长应全程陪同,关注儿童反应。 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告知医生。 接种后注意事项
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接受度
宣传教育
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自我 保护意识和能力。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促 进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特殊疾病
如癫痫、脑病等,需在 医生指导下评估接种风
险。
05 常见疫苗及其预防的疾病
卡介苗
卡介苗简介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 的疫苗,通常在新生儿出 生后24小时内接种。
预防接种疫苗PPTppt

完善疫苗接种服务体系
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疫苗接 种重要性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使公众更加积 极地参与疫苗接种。
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接种服务 水平和质量,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疫苗接种服 务能力。
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开展针对特定人群的疫 苗接种
加强疫苗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确保疫苗在储 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开 展有针对性的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 平,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THANK YOU.
严格把控疫苗质量
对疫苗的采购、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进行 严格把控,确保疫苗的质量符合标准。
3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
定期开展疫苗接种质量评估工作,发现问题及 时进行整改和反馈。
疫苗接种的宣传和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
01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预防接种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增强社会合力
基因工程疫苗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疫 苗,包括基因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亚单位 疫苗等。
病毒载体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是指利用载体病毒携带目的抗原 基因,在人体内表达抗原蛋白,刺激机体免疫 应答预防疾病。
疫苗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控制传染病流行
01
通过预防接种疫苗,有效降低人群易感性,控制传染病的爆发
和流行。
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 接种时间 • 常规时间:儿童出生后2个月开始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接种时间不同,家长应按照医生建议及时带孩子接
种疫苗。 • 特殊情况:若孩子生病或存在其他禁忌症,应推迟或避免接种。 • 注意事项 • 了解禁忌症:接种前应了解每种疫苗的禁忌症,如发热、过敏史等。 • 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接种前应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免疫学防治PPT课件

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 常用制剂:卡介苗、麻疹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死疫苗和活疫苗的比较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
死疫苗 多采取皮下注射 较大
活疫苗 多为模拟自然感染途 径、少数经皮下注射
较小
接种次数
二次或多次
免疫效果
较差(HI)
免疫力维持时间 数月~1年
一般 只需一次 好(HI、CMI、局部 免疫)
二、免疫治疗
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 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
免疫治疗的分类(P246表23-2)
(一)分子治疗 分子治疗指给机体输入分子制剂,以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
疫应答,例如用抗体、细胞因子以及微生物制剂等。 1、分子疫苗
合成肽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疫苗等作为肿瘤和感 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 2、抗体 1)抗毒素 2)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P247表23-3)
宿主表达目的基因产物
2)重组载体疫苗:
接种
目的基因 + 载体(减毒的病毒等)
机体
疫苗株在机体内大量增殖,表达目的基因产物
3)DNA疫苗: 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 + 细菌的质粒DNA 免疫机体 转染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表达保护性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应答
(二)人工被动免疫
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
治疗或紧急预防
(三)计划免疫 (P243 表23-1)
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人群免疫状况分析, 有计划的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预防疾病。
(四)疫苗的应用
1 抗感染 2 抗肿瘤
EBV疫苗可预防鼻咽癌 3 计划生育 ---避孕疫苗(抗HCG) 4 防止免疫病理损伤
人工合成抗原肽特异性封闭IgE---阻止细胞脱颗粒 预防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死疫苗和活疫苗的比较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
死疫苗 多采取皮下注射 较大
活疫苗 多为模拟自然感染途 径、少数经皮下注射
较小
接种次数
二次或多次
免疫效果
较差(HI)
免疫力维持时间 数月~1年
一般 只需一次 好(HI、CMI、局部 免疫)
二、免疫治疗
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 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
免疫治疗的分类(P246表23-2)
(一)分子治疗 分子治疗指给机体输入分子制剂,以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
疫应答,例如用抗体、细胞因子以及微生物制剂等。 1、分子疫苗
合成肽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疫苗等作为肿瘤和感 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 2、抗体 1)抗毒素 2)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P247表23-3)
宿主表达目的基因产物
2)重组载体疫苗:
接种
目的基因 + 载体(减毒的病毒等)
机体
疫苗株在机体内大量增殖,表达目的基因产物
3)DNA疫苗: 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 + 细菌的质粒DNA 免疫机体 转染宿主细胞 宿主细胞表达保护性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应答
(二)人工被动免疫
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
治疗或紧急预防
(三)计划免疫 (P243 表23-1)
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人群免疫状况分析, 有计划的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预防疾病。
(四)疫苗的应用
1 抗感染 2 抗肿瘤
EBV疫苗可预防鼻咽癌 3 计划生育 ---避孕疫苗(抗HCG) 4 防止免疫病理损伤
人工合成抗原肽特异性封闭IgE---阻止细胞脱颗粒 预防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解读PPT课件

精准化预防策略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流感疫情进行精准预测 和预警,制定更加精准的预防策略,降低流感疫情的传播 风险。
全民接种推广
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流感疫苗的全民接种工作,提 高接种覆盖率和接种率,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奠定坚实基 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众认知度提升举措
制作并分发宣传资料
设计易于理解的宣传海报、手册等,通过社 区、学校等渠道进行分发。
举办健康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为公众讲解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及接种方法。
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设置流感疫苗接种模拟场景,让公众了解接 种流程,减少恐惧感。
专业培训活动开展情况
培训医务人员
组织针对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知识及接种技术培训,提高接种服务 质量。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 种技术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06
contents
目录
• 流感疫苗概述 • 2023-2024指南更新要点 • 预防接种实施建议 •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 总结与展望
01 流感疫苗概述
流感疫苗种类及特点
灭活流感疫苗
01
风险评估与预警
定期对疫苗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和方法
1 2
观察与对症处理
对于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密切观 察,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 疗。
3
后续观察与记录
对不良反应处理后的患者进行后续观察,记录恢 复情况。
05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针对医务人员、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 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流感疫情进行精准预测 和预警,制定更加精准的预防策略,降低流感疫情的传播 风险。
全民接种推广
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流感疫苗的全民接种工作,提 高接种覆盖率和接种率,为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奠定坚实基 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众认知度提升举措
制作并分发宣传资料
设计易于理解的宣传海报、手册等,通过社 区、学校等渠道进行分发。
举办健康讲座
邀请医学专家为公众讲解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及接种方法。
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设置流感疫苗接种模拟场景,让公众了解接 种流程,减少恐惧感。
专业培训活动开展情况
培训医务人员
组织针对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知识及接种技术培训,提高接种服务 质量。
2023-2024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 种技术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06
contents
目录
• 流感疫苗概述 • 2023-2024指南更新要点 • 预防接种实施建议 •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 总结与展望
01 流感疫苗概述
流感疫苗种类及特点
灭活流感疫苗
01
风险评估与预警
定期对疫苗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不良反应处理原则和方法
1 2
观察与对症处理
对于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密切观 察,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 疗。
3
后续观察与记录
对不良反应处理后的患者进行后续观察,记录恢 复情况。
05 科普宣传与教育推广
针对医务人员、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风 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培训PPT课件

特殊情况下的接种建议
对于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受损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应 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接种。
04
预防接种的宣传和教育
预防接种的宣传方式
01
02
03
04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进行预防接种的宣传,提高公
众的认知度。
社区宣传
在社区内设置宣传栏、海报等 ,向居民普及预防接种的知识
基础免疫
儿童出生后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 种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
疫苗。
加强免疫
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根据疫苗种 类和接种时间,适时进行加强接种。
补种
对于漏种或未全程接种的儿童,按 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补种。
预防接种的时间表
出生时
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剂。
1月龄
乙肝疫苗第二剂。
2月龄
脊灰疫苗第一剂。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
识和意识。
02
完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
加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03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预防接种服务的监管力度,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型疫苗的应用
新型疫苗将更加安全、有效,能 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 生和传播。
预防接种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接种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预 防接种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接种效率 和安全性。
个性化接种
根据不同人群的免疫特点和健康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接种方案,提高接种 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预防接种覆盖率的措施和建议
对于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受损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群,应 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接种。
04
预防接种的宣传和教育
预防接种的宣传方式
01
02
03
04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进行预防接种的宣传,提高公
众的认知度。
社区宣传
在社区内设置宣传栏、海报等 ,向居民普及预防接种的知识
基础免疫
儿童出生后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 种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
疫苗。
加强免疫
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根据疫苗种 类和接种时间,适时进行加强接种。
补种
对于漏种或未全程接种的儿童,按 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进行补种。
预防接种的时间表
出生时
卡介苗、乙肝疫苗第一剂。
1月龄
乙肝疫苗第二剂。
2月龄
脊灰疫苗第一剂。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
识和意识。
02
完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
加强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03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预防接种服务的监管力度,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型疫苗的应用
新型疫苗将更加安全、有效,能 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 生和传播。
预防接种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接种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预 防接种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接种效率 和安全性。
个性化接种
根据不同人群的免疫特点和健康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接种方案,提高接种 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预防接种覆盖率的措施和建议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课件

需要及时抢救。
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反应,可采取热敷、 口服解热镇痛药等方法缓解症 状;对于异常反应,需立即就 医,采取抗过敏、抗休克等紧
急治疗措施。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法律法规
计划免疫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 律法规,保障计划免疫的顺利实施。
定义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特异性抗原,从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 灭传染病的目的。
重要性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于保护儿童健康、减少疾病负 担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接种的概念与原理
概念
预防接种是指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相 应传染病的发生。
美国疫苗接种政策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疫苗接种政策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国际先进 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印度疫苗接种政策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疫苗接种政策在满足基本接种需求方面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建议
完善预防接种制度
针对现有预防接种政策和法规 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完
善和改进的建议。
提高公众对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
要点一
增强公众意识
要点二
建立合作机制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 ,提高接种率和接种意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相关部门、机构和社区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计划 免疫与预防接种工作。
媒体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媒体传播
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计划免 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反应,可采取热敷、 口服解热镇痛药等方法缓解症 状;对于异常反应,需立即就 医,采取抗过敏、抗休克等紧
急治疗措施。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法律法规
计划免疫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 律法规,保障计划免疫的顺利实施。
定义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特异性抗原,从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 灭传染病的目的。
重要性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于保护儿童健康、减少疾病负 担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接种的概念与原理
概念
预防接种是指将疫苗接种到人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相 应传染病的发生。
美国疫苗接种政策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疫苗接种政策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国际先进 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印度疫苗接种政策
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疫苗接种政策在满足基本接种需求方面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建议
完善预防接种制度
针对现有预防接种政策和法规 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完
善和改进的建议。
提高公众对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
要点一
增强公众意识
要点二
建立合作机制
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 ,提高接种率和接种意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相关部门、机构和社区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计划 免疫与预防接种工作。
媒体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媒体传播
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计划免 疫与预防接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用人 工诱变或从自然界筛选出的毒力高度降低或无毒的活 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可模拟自然发生隐性感染, 诱发理想的免疫应答而又不产生临床症状。
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Sabin)、麻疹、乙型脑炎、 甲型肝炎、风疹疫苗、腮腺炎等疫苗。
优点:副作用小、更为安全、稳定。 缺点:免疫原性低,需与佐剂合用。
4.亚单位疫苗
● 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 ● 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 乙型肝炎HBsAg(基因工程疫苗)
提取有效成分多糖制备细菌多糖疫苗
如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b型流感杆菌多糖疫苗
去除病原体中无关或有害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 成分而制备的亚单位疫苗
乙肝病毒(HBsAg)
HPV病毒(L1蛋白)
结合疫苗(conjugate vaccine)
化学方法
• 细菌荚膜 —————白喉类毒素→T细胞依赖性抗原
多糖的水解物
(蛋白质载体)
(I-Ag)
(TD-Ag)
结合疫苗能引起T、B细胞的联合识别
b型流感杆菌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合成肽疫苗(synthetic peptide vaccine)
理想疫苗的标准
● 安全:无致病性和接种后异常反应 ● 有效:可诱导产生可靠的保护性免疫 ● 实用:易于接种、保存和运输,价廉
疫苗的设计原理
• 选择合适的免疫原:优势表位、保护性表位、保 守性强、能引发长期记忆
• 佐剂的选择:Th1极化佐剂、Th2极化佐剂
• 疫苗递送系统(delivery system):将免疫原高 效递呈到MHC-I或II类分子提呈途径中。
疫苗的分类
• 按照其用途分为: 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
• 按其制作和成分可分为: 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抗毒素、亚单位 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可食用的疫苗
疫苗的分类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类毒素疫苗 亚单位疫苗 载体疫苗 DNA疫苗 可食用疫苗
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inactived vaccine):又称死疫苗,是 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原微 生物杀死,使其失去传染性而保留抗原性而成。
优点:易制备;稳定性高;储存运输方便;安全性高。
缺点: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多次重复接种;主要诱 发体液免疫,不能产生细胞免疫或黏膜免疫应答;接 种剂量较大,不良反应;需要严格灭活。
1.灭活疫苗
百日咳、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狂犬病、伤寒、钩体病、甲型肝 炎、鼠疫、流感、脊髓灰质炎(salk) 等疫苗。
卡介苗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
2.减毒活疫苗
基因缺失活疫苗(gene deleted live vaccine):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去除与毒力或毒力相关基因片 段,使病原微生物毒力减低或丧失。用缺失突变毒株 制成的疫苗。
与自然突变株(多为点突变毒株)相比,基因缺 失活疫苗具有突变性状明确、稳定、不易发生毒力返 祖的优点。
• 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卡介苗) • 白喉毒素-抗毒素、类毒素的发现 • Salk疫苗和Sabine疫苗——抗病毒疫苗的革命 • 天花的根除标志着免疫预防的巨大成功 • 乙肝疫苗的成功预示着分子时代的黎明 • 免疫预防扩展计划正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
巨大作用
• 免疫预防的原理:
优点:模拟自然感染,一般只需接种一次。 免疫原性强、免疫效果好
缺点:有效期短和热稳定性差,运输、保存条件要求 较高;回复突变危险。
2. 减毒活疫苗
法国科学家 Calmette Guerin
牛型结核杆菌 Mycobacterium bovis
在胆汁中适应性生 长,充分减毒成为 预防肺结核的疫苗。
13年 230次传代
再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 高效表达目的基因;
分离、提取、纯化目的蛋白而制成。
4.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发展的重点 ① 不能或难以培养的病原体; ② 有潜在致癌性或免疫病理作用的病原体; ③ 传统疫苗效果差或不良反应大的病原体; ④ 能简化免疫程序、降低成本的多价疫苗。
4.亚单位疫苗
免疫预防与疫苗
免疫预防简史
• 免疫学预防始于早 期的人痘接种(公 元10世纪)
Edward Jenner
• 牛痘接种开辟了免疫 预防新纪元(18世纪 90年代)
Among patients awaiting small pox vaccination
免疫学黄金时代
• 巴斯德时代(19世纪~20世纪)——减毒活疫苗 Louis Pasteur和Robert Koch的细菌培养和分离
3. 类毒素疫苗
类毒素是用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 成。如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类毒素疫苗
4.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提取或合 成天然微生物某些成分的亚单位(如外壳的特殊蛋 白结构)制成的疫苗。如:乙肝疫苗、HPV(宫颈 癌)疫苗;细菌荚膜多糖疫苗等。
对于某些抗原性弱、易发生免疫逃避的病原体, 常规疫苗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免疫应答及保护性。
一些免疫保护机制不清,可能诱导免疫病理反 应,有潜在致肿瘤作用的病毒,以及不易培养的病 原体,则难以用传统方法生产疫苗。
根据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 提高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的基本原理,采用人工的方法,使 机体获得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病原体
机体
特异性抗体
(免疫应答) 效应T细胞
机体对该病 原免疫力
人工输入抗原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输入免疫效应物质
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预防分类
Ab
IFN
Vaccine BCG
• 设计、合成有效免疫原性多肽。
• 通常合成的肽链上含有被B、Th、CTL识别的表位, 设计T细胞表位时需要考虑HLA限制的情况。常用 脂质体作为免疫原性多肽的交联载体。
4.亚单位疫苗
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 (genetic engineering subunit vaccine)
将病原体中能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目的抗原编码 基因克隆后,插入适当的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