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头像表现技法
描人物头像的方法步骤

描人物头像的方法步骤择作画角度,预想构图和素描效果,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存在的主要不足,思考在写生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克服的方法、努力的方向等。
(2)打轮廓基本同于石膏像素描的方法。
为了捕捉最生动、最理想的动态,人物头像写生的轮廓线条要更加简练准确,尽量少依赖众多的辅助线约形。
画石膏像有充分的时间逐步画准,画人物形象则要提高作画效率,增强线条的表现力。
具体要点是:⑴确定头部动态。
在头像写生中,人物的头部形象可能呈现正面、侧面、歪头、仰头、低头等不同的动态,在打轮廓时,要画准动态趋势及其透视关系。
头部动态集中体现在头部的中线,即额间、眉间、鼻低中点、人中直到下颌中点的联线。
要确定定这条线在头部形象中所处的位置及或垂直或倾斜的关系,以及此中线与两眉、两眼等联线的交叉关系。
同时,头像的不同动态也直接反映在两耳孔在头部形象中相对位置的高低视觉变化上。
明确并画准以上两条线及耳孔的构成关系,是画准头部动态和透视关系的关键环节。
在打轮郭时,可以用较浅的虚线条首先找准其动态关系,即使不画这些虚线,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见下图:⑵确定主要骨点位置。
确定头部动态之后,要找准形象的额丘、眉弓、颧骨、下颌丘及下颌角等骨点的相互位置和起伏关系。
这些部位肌肉少,形成凸起的端点、决定着头部的基本体面造型和个性特点。
⑶确定中心和支点。
在石膏像写生中已谈到,两眉、两眼及鼻子构成的三角形(或称“干”字形)处于头像的视觉中心位置,在形体比例和造型关系上起着承上启下,联结左右的核心作用。
鼻梁则又处于这个中心的中心,鼻梁的高度往往又是头部形象的最高点,不少画家把鼻梁视为头像的支点是很有道理的。
在画面部轮廓时,必须首先画准支点和中心的比例位置及透视关系。
然后以鼻子的长度为标尺衡量并确定额头、下巴和耳朵的长度,以眼睛的宽度为标尺来衡量并确定形象的宽度。
一定要注意眼睛的大小和两眼之间的距离、透视关系是否正确,不要画宽或画窄。
如果画宽,脸的轮廓必然也会画宽;相反,脸也会跟着画窄。
职高素描头像知识点总结

职高素描头像知识点总结一、素描概念素描是一种以线条和灰度来描绘物体的绘画艺术,是绘画基础中的基础。
素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光影变化,是绘画的基本技能之一。
二、素描工具1. 铅笔:素描的主要工具,不同铅笔硬度可制造出不同的线条和灰度效果。
2. 橡皮擦:用于擦除错误的线条或灰度,也可用来制造光亮效果。
3. 素描纸:要选择适合素描的纸张,通常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纸张。
三、素描基础知识1. 线条:素描中的线条要求流畅、有力,能够描绘物体的轮廊和结构。
2. 透视:素描中的透视是指通过线条和灰度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
3. 着色:素描中的灰度是通过不同强度的线条和阴影表现物体的明暗和质感。
四、素描技法1. 素描基本技法:包括涂抹、勾勒、套印、点画等基本技法。
2. 素描建构:素描中要注意物体的整体构图和比例,理解物体的结构和形态。
3. 灰度表现:利用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和质感。
4. 色彩运用:素描中也可以利用不同的线条和灰度来表现物体的色彩。
五、素描应用1. 人物素描:包括头像、肖像等的绘制,要注意人物的特征和表情。
2. 静物素描:描绘各种物体和场景,通过绘画来理解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3. 风景素描:描绘自然风景,通过线条和灰度表现自然景色的魅力。
4. 动物素描:描绘各种动物形态和特征,了解动物的生动形态。
六、素描心得1. 刻苦学习:素描是绘画基础,需要反复练习和思考,培养绘画技能和观察力。
2. 多观察: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解物体的结构和形态,为素描创作积累素材。
3. 多实践:要通过实际创作来提高素描技能,多尝试不同的物体和场景。
4. 学习借鉴:可以通过学习名家作品和参加素描课程,来提高自己的素描水平。
总之,素描是绘画基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素描可以提高我们的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对日常生活和绘画创作都有积极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素描,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头像结构素描画法步骤

头像结构素描画法步骤头像结构是素描中常见的一项题材,头像结构画法还是颇具难度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头像结构素描画法步骤吧!头像结构素描画法步骤头像结构素描技巧一、一至十二点构图找型(1)一至二构图:即四开纸素描头像的构图规律为:A、居中偏上B、模特头部正面朝向的方向空白多一些C、头部最高点距离画面的最上缘1�D2个手指宽D、头像大小,下颚超过四开纸纵向中点向下1――2个手指宽(2)找型十二点:即找型要以4点、6横1竖1斜、 6点,12点、16点为根据(素描要严谨,找型很关键,而比例透视为找型的关键和很本):A、起稿找型的首先是确定整个头部的上下左右4点,其次用长线直线画整体外轮廓线,再接下来外轮廓线与内轮廓线同时画,头颈肩同时画,并注意头颈肩三者的穿插关系。
B、画内轮廓线和结构线时要找好。
6横1竖1斜,[6横:发际线、左右眼眉线、左右眼角线、左右鼻角线、左右嘴角线、下颚角线(谨记:侧面六横透视角度不宜过大);1竖:中轴线;1斜:脸部正面与侧面的分界线 (颧肌到上唇方肌到口轮匝肌到下颌肌)]C、五官找型时注意 6点 8点 12点[6点:眼睛鼻子嘴关系比较和确定上下6点(两个内眼角、两个鼻翼外端、两个嘴角);8点:6点加上2个外眼角;12个结构点8点后,找好两个耳朵上下四个点,这样就是12点,加上左右眼眉4个点,找型要关注16点(初学者眼睛和眼眉的距离切记不要画得过近)]D、找型顺序:先根据脸的高和宽定鼻子的.左右两点,然后根据鼻子的结构点定内外眼角,再定嘴角。
最后通过眼角和嘴角横向比较定耳朵)。
相关透视规律:3/4面近处脸部宽度大于比远处脸部,视平线以上角度近处眼睛比远处眼睛高而且大一些(近高远低,近大远小)。
二、黑白灰固有色九级色差(1)明度尺九级色差:根据孟塞尔色立体理论,固有色明度由最深到最浅分成九个色阶,1―3为低明度;4―6为中明度;7-9为高明度色阶。
(2)注重固有色A、从五官着手,注意五官固有色的把握,固有色要拉开阶次,不同部位明暗关系明度处理也要拉开阶次头发明度最暗,五官的暗部(眼窝鼻底口缝等)次重,明暗交界线往下:往外(脸部的侧面下颚及脖子)再次。
人物摄影各种表现手法(有大量例图)

达尔
精选2021版课件
《莎娅·伯恩哈德》 纳
16
• 商业人像摄影在19世纪一度繁荣之后,到20世纪实处开始转型。在这 期间,德国肖像摄影家桑德(august sander, 1876-1964)是一位重 要人物。桑德的肖像摄影明显地体现了19世纪古典人像向现代商业人 像的转变,他的作品具有19世纪肖像的庄重严谨,又拥有现代人像的 灵动自如。桑德一生拍摄的人物,遍及各个阶层,形形色色,但都很 好地表现了他们的精神、气质,因而桑德的人像被誉为“时代的镜 子”,桑德本人也被誉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像摄影家”。
• 萨巴蒂效应(Sabattier effect)
即局部影象反转效应。拍摄毕的胶片、放大曝光毕的相纸,在显 影过程中,投以一定的光后继续显影。拍摄时(放大时)没有受光的 部分,借助此光感光并让显影进行下去,但已经被显影的部位原封不 动,为成负象和正象构成为一体的感觉。称此为萨巴蒂效应,其应用 在作业法方面,又叫反转影象摄影。
• 纳达尔说过:“攫取拍摄对象 的精神,一瞬间的理解让你与 拍摄对象之间有了交流,让您 能够了解这个人……一张令人 信服而和谐的照片,一张熟悉 的肖像。”这段话的意义在于 它说明纳达尔已经掌握了摄影 的两个基本观念:精神和瞬间。
精选2021版课件
14
《乔治精选·20桑21德版课》件 纳达尔
15
《威尔莱特·李·杜》 纳达尔
精选2021版课件
11
• 对充分聚焦、影像清晰不是很在意,她专注于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 对人物的内心气质、精神品位和画面的雍容和谐十分考究。卡梅伦自 己曾经说过:“人把心灵敞开多好啊”,这就是他所有人像摄影最高 的追求,让人的心灵与外在形貌同在,并展示给每一个愿意接近的人。
精选2021版课件
油画人物头像学习教案

图(90)
第11页/共14页
第十二页,共14页。
第二单元 在色彩(sècǎi)上进行主观表现
脱离自然物象色彩的束缚,对画 面的色调及色彩关系进行(jìnxíng) 主观性艺术处理,利用色彩表现个 人的思想情感。
图(91)
第12页/共14页
第十页,共14页。
第四步 调整统一(图89) 经过构图轮廓、铺大色块和深入刻画,
基本上把对模特的认识和理解都呈现在 画面上了。这时,就到“慢 —— 快 — — 慢”的后一个“慢”了。把画摆在这 里,从局部的深入刻画中解脱出来,努 力追忆初见到模特时的印象和感受,整 休于审视画面。常见的问题是画面因局 部的深入而难免有忽略整体效果(xiàoguǒ) 的情况,有显得琐碎与花乱的颜色,需 要加强,明确一些地方、减弱和放松一 些地方,舍弃掉无关紧要的局部花与乱 的细节,加强贯穿于模特形象中的关键 部位,以及各部位的对比和虚实处理等。 用形色结合的明暗冷暖之间的过渡衔接 起来。使人物神态的表达进一步协调统 一。其实这最后的调整与统一,恰是一 种对艺术表现品位的培养和提高。
二、头部色彩关系(guān xì)与背景及人物着装 的色彩分析
头部色彩与背景的关系(guān xì) 一般情况下,最重的和最亮的色彩都在人物
头部上。背景即使很重也重不过头部最重的 地方,背景即使很亮也亮不过头最亮的部分。
图(82)
第2页/共14页
第三页,共14页。
第二(dìèr)部分 油画头像技法训练 第一单元 人物头像临摹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表现的头像基本为正面 亮,侧面灰,头发、黑眼球及眉毛较黑,这 是从明度上分析得出的一般规律。面部最纯 的地方是嘴,颧骨部分次之,脖子再次之; 脸的侧面纯度最低,下巴次之;额头部分则 纯度适中。从冷暖上讲,嘴最暖,颧骨次之, 脖子再次之;头发、黑眼球、眉毛最冷,脸 的侧面次之,下巴再次之;额头部分适中。 从色相角度分析,嘴与颧骨部分,鼻头与耳 朵较红;额头与脖子较黄;脸的侧面与下巴 偏绿;头发、眉毛、黑眼球偏深蓝黑或是深 绿黑。
素描人物头像教学中的点线面

技法、技巧等等,都要围绕着“表现”进行;一幅画能否成功
程 教
或者完整将直接取决于怎样表现。上面我们深入的学习了怎
样观察,那么如何运用这些观察的成果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呢? 学
一、学会用大的长短线概括形体的大动态,强化形体的
大印象。这是“观”的成果,在强化形体的大印象的时候, 过 一定要屏弃一些琐碎的,细小的东西。从面上表现对象的特
体组成。那么怎样运用“点、线、面、体”来帮助我们起形造
型呢?
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观察方式。 “观”是指大体的看,
粗略的看;“察”是指仔细的分析,反复的比较。比如,人的
头部大体是个“卵”形,这是观的成效;而三停五眼则是“察”
的结果。当我们面对一位模特,我们应该先观而后察,其理
由有两个方面:
教
一、大体、粗略地看有利于我们观察物体的视线总在整
学 体之中。也就是“面”大的“面”。通过大体的观察,我们
对对象的第一感觉就有了。做到心中有数。 过
二、一开始就进入仔细分析、反复比较是不利于整体印
程 教
象的形成;相反,在其思维里面还会出现杂七杂八的形象。
由此可见,我们不难发现先观后察的观察方法是合逻辑的、
科学的,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学
“先观后察”先观,观什么呢;后察,又察什么呢。这里
素描人物头像教学中的点线面
题目
素描人物头像教学中的点线面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
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
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
教 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学
目 的
2.引导学生通过看、想、练的方式体会和理解素描人
水粉头像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水粉头像写生的构图;人物肤色的基本 色调及年龄、性别特征; 2、掌握水粉头像写生的色彩处理以及着色程序 (步骤和方法); 3、掌握水粉头像写生的基本表现方法以及特殊 技法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掌握人物头像肤色的基本色调及年龄、 性别特征、比例以及人物与背景构图的处理;难点 在于学生用水粉语言掌握人物头像写生的基本技法 和特殊技法的表现。
3、深入刻画: 这一步要着眼于 全局,来进行局部的 色彩对比观察,既要 把丰富的色彩感觉表 现出来,又要注意到 画面不能花和乱,既 要注意对象的整体性, 又不能忽略人物的个 性特征。
4、调整统一: 经过构图轮廓、铺大色块 和深入刻画,基本上把对模特 的认识和理解都呈现在画面上 了。这时,就到“慢—快 — 慢”的后一个“慢”了。把画 摆在这里,从局部的深入刻画 中解脱出来,努力追忆初见到 模特时的印象和感受,使人物 神态的表达进一步协调统一。 其实这最后的调整与统一,恰 是一种对艺术表现品位的培养 和提高。
一、背景较为鲜艳的人物头像色彩写生 在背景较为鲜艳的人物头像色彩写生 中,我们应该加强头部固有色区域(正面) 与背景色彩的色相对比,并减弱头部环境 色区域(侧面)与背景色彩的色相对比。 这里所说的对比指色环当中的对比色(互 补色)。我们以(图4)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在这幅图中,背景是蓝色的衬布,我们可 以明显的感受到作者有意加强了女青年正 面(固有色区域)橙色的纯度;并同时减 弱了人物侧面(环境色区域)固有色的纯 度,将之画成绿灰色(黄灰+蓝)与背景蓝 色进行了接近的处理。
图8
3
写生步骤
1、定构图: 先画出头部大的基本 轮廓,注意头、脖子和肩 的动态及结构衔接关系, 头像在画面中大小的比例 及与画面四边的距离合适, 注意要把脸正面的空间留 得多些。在画头部的轮廓 时,一定要把握整体观察, 互相比较着画的原则。
速写入门基础教程—人物速写中人物头像速写的方法

速写入门基础教程—人物速写中人物头像速写的方法速写,因其速写的题材与对象不同,速写的表现手段与表现形式不同,其速写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作为基础素描的速写训练,重要的是遵循速写训练的原则,而速写的方法可以作多样的选择。
作为速写训练课题,着重进行人物头像速写、人物动态速写训练,同时注意不同题材的速写方法的学习。
一、人物头像速写的方法要点与表现例要人物头像速写相对于人物动态速写,其内容要“简”一些,其动态相对要“静”一些,但它又具有富于表情的五官和侧转俯仰的动态变化。
特别是人物头像速写注重人物瞬间神态、面部表情和造型特征的研究与表现,既要简练概括,又要形象准确,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
1、人像头像速写的方法人像头像速写的方法一般有从整体入手和从主要部位入手两种方法。
两种方法在作画的切入点上有所不同,但对于在动笔前通过观察捕捉人物形象的形体特征与神态特征,速写过程中对形象简练概括的提炼与表现等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a、从整体入手的速写方法从整体入手是从一般素描写生进入速写训练而习惯采用的方法。
它有利于对人物形象动态、透视和造型特征的整体把握。
但是,它不同于一般素描写生的方法,将“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作画步骤,具体地层层深入地表现于画面。
它所表现于画面的只是按照这一步骤所作出的认识与判断,即是说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到“局部”,始终注重于捕捉和表现对象的形体特征和神态特征,在认识上抓住主体,在落笔上大胆肯定,在表现上概括取舍。
从整体入手的具体方法如下。
(1)通过整体的比较观察,敏锐地捕捉对象的形体与神态特征,并用简约的线条画出头部的动态、轮廓,定出五官的大体位置。
(2)用概括而轻松的线条画出头部的基本形体特征,调整五官的关系并画出五官轮廓;把握形体结构,确定明暗交界线大体部位。
(3)紧紧抓住人物神态特征,注重五官的刻画与表现,简约画出形体的明暗色调和胡须的生动特征。
(4)深入五官的刻画,概括明暗两大部的色调关系;依据动态特征,调整并简要画出头颈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