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州市小升初真题卷(2018年郑州市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新奇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 (判断对错)
三、我会选. (10 分) 16. (2 分)医生一般绘制( A.折线 B.条形 C.扇形 ) )统计图来反映病人体温变化情况.
17. (2 分)A× =B× 则 A:B=( A.9:4 B.4:9 C.2:3
18. (2 分)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 A.成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2. (1 分)6 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 2 人要比赛一场,共要进行 15 场比赛. 对错) 13. (1 分)当一组数据个数是偶数时就没有中位数 . .
14. (1 分)圆的半径增加 1 厘米,那么圆的周长增加 6.28 厘米. 15. (1 分)圆柱的底面半径缩小 2 倍,高扩大 2 倍,它的体积不变.
,从左面看是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要
10. (2 分)把一个高 8 分米的圆柱,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加 32 平方分 米,原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下面请你判是非. (5 分) (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 11. (1 分)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判断对错) . (判断
7. (2 分)地图上 1.5 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 120 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 千米.
8. (2 分)直角三角形有两条直角边 a 和 b,如果以 b 为轴将三角形旋转一周,所得的立体图形 是 ,它的体积应是 .
9. (2 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 个正方体,最多要用 个正方体.
4. (2 分)某次考试全班的平均分是 91.3 分,老师分析学生的成绩时将 91.3 分记作 0 分,那么 93 分记作 ,89.5 分记作 吨 . 时= 分. 比例. .如果该
【精品】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小升初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第1题4分,第2题5分,共计9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1.(9分)为了欢迎外国小伙伴们的到来,你拟了这样一段文字:欢迎你们来到郑州!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翔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我特意准备了许多精彩的郑州故事与你们分享,并会陪伴你们参观各处名盛古迹与自然风光。
郑州的夏天燥热而且无风,有时走在路上,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请你们做好防署准备!当然,此行还要品尝郑州美食,比如胡辣汤、烩面。
班主任嘱咐我:“小伙伴们来了,你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我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
”请相信我一定会井井有条地安排好你们的行程,让你们感到宾至如归,渡过一个难忘的假期!(1)你在检查的时候,发现文中有四个错别字。
请把你找到的错别字和正确的汉字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①错别字:翔,改为:祥。
②错别字:盛,改为:胜。
③错别字:署,改为:暑。
④错别字:渡,改为:度。
班主任读了这段文字,她建议你把文中的句子改的更有文采一些。
(2)请你按照要求改写下面的两句话。
①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
(改写成拟人句)树上的叶子专心致志地在树上观望。
②班主任嘱咐我:“小伙伴们来了,你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我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
”(改写成间接引语)班主任嘱咐我说,小伙伴们来了,让我做好接待工作,不要辜负她和同学们的一片期望。
【分析】考查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运用能力,所给语段是为了欢迎外国小伙伴们到郑州来,所拟的一段文字,认真读文,根据问题作答。
【解答】(1)考查了汉字的正确书写。
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认真读题,在文中找出错别字。
①“发翔地”的正确写法为“发翔地”;②“名盛古迹”的正确写法为“名胜古迹”;③“防署”的正确写法为“防署”;④“渡过”的正确写法为“度过”。
(2)考查了句子改写。
①用形容人的情态词赋予植物,使其具有人的特性。
如:树上的叶子专心致志地在树上观望。
②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把“你”改成“我”,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双引号去掉。
2018年河南省郑州101中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

2018年河南省郑州101中小升初数学试卷一、解答题(共14小题,满分120分)1.(5分)除数和商都是29,则被除数是.2.(5分)根据下列数的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5,12,,26,33,40,,54,61.3.(5分)将下列各数由小到大排列,并且用“<”连接.1.37,138%,1.37,4111,1.373.4.(12分)计算下列各题(1)1111 (1)(1)(1)(1)2008200710011000−⨯−⨯⋯⨯−⨯−(2)32381[(1.52)30.4]8 25349 ++÷−÷.5.(12分)请将下面等边三角形按要求分割成若干个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三角形(1)分成2个(2)分成3个(3)分成4个(4)分成6个6.(9分)四川地震,抢险队员步行去深山村寨救援.第一小时走了全程的30%,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走了3千米,又走了15千米才到达村寨.抢险队员从出发到村寨共走了多少千米?(写出解答过程)7.(9分)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π取3.14)8.(9分)四川地震形成的一个堰塞湖经过测量20天后水位将达到坝的顶端,为了延长时间转移下游群众,开辟了一个泄洪渠道向外排水,这样可使水位到达坝顶推迟到30天,那么每天泄出水量是流入湖中水量的几分之几?(写出解答过程)9.(9分)如图,梯形ABCD中,2BC AD=,E、F分别为BC、AB的中点.连接EF、FC.若三角形EFC的面积为a,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10.(9分)如图是一个箭靶,二人比赛射箭.甲射了5箭,一箭落入A圈,三箭落入B圈,一箭落入C圈,共得30环;乙也射了5箭,两箭落入A圈,一箭落入B圈,两箭落入C 圈,也得30环.则B圈是环.11.(9分)有一堆棋子,排列成n n的正方形方阵,多余出3只棋子;如果在这个正方形方阵横纵两个方向各增加一行,则缺少8只棋子.则这堆棋子有只.12.(9分)如图,A圈内是42的约数,B圈内是56的约数,C圈内是63的约数,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上填上符合要求的数.13.(9分)一个圆柱体的容器的底部放着一块正方体铅块,现在打开水龙头向容器内注水.15秒钟时水恰好没过铅块的上表面,又过了1分半钟,水注满了容器.若容器的高度是24厘米,铅块高度是6厘米,则容器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写出解答过程)14.(9分)现在父母年龄的和是他们几个子女年龄和的6倍,两年前父母年龄的和是他们几个子女年龄和的10倍,六年后父母年龄的和是他们几个子女年龄和的3倍.那么这两位父母应该有几个子女?现在父母年龄的和是多少岁?(写出解答过程)。
2018年郑州市民办初中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试卷(全)、附权威解读!

2018年郑州市民办初中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试卷(全)附权威解读!“欢迎来到河南博物院!”6月30日,郑州市区民办初中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举行。
新颖的是,今天的评价任务将学生们“带进了”河南博物院,学生们需要综合运用他们在小学所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博物馆的各个场馆里进行一次情景化、探究式的学习。
今年,郑州市区民办初中招生仍然沿袭前两年的做法,“联合评价、成果共享、自主录取”,由民办初中联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设计评价工具。
据悉,今年阶段性评价的总体篇幅与前两年持平、题量略有下降,依然聚焦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据第三方机构负责人介绍,评价内容的设计将所有的知识与能力考察都融入在了情境中,不是孤立考察对知识的识记,也没有出现超过课程标准的知识点。
整个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形式上,今年评价工具的设计更进一步,对各个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
整个评价任务与河南博物院的展区对应,分成了“前言”、“文明曙光”、“定鼎中原”、“有容乃大”、“盛世荣华”、“展望未来”等六大板块。
学生在完成评价的过程中好似参观了一次河南博物院,又好似领略了一次中原文化的悠久历史。
在评价材料中,河南博物院的几大“镇院之宝”:贾湖骨笛,杜岭方鼎,云纹铜禁等纷纷登场。
第三方机构负责人介绍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价材料,让学生能够感受中原文化之博大,科技历史之悠久,充分树立对河南本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真题】在博物院网站的青少年专栏中,你看到了以下页面。
请根据网页内容,回答1-6题。
6.请设计一张邀请函,邀请美国小伙伴Amy于下周二参观河南博物院并在当晚参加“博物院之夜”活动。
(邀请函文字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其余元素用铅笔设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等身份信息,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要求:1.邀请函语言为英语,不少于50个单词;2.请对邀请函作简单的美化。
【分析】融合了英语和数学的相关知识,强调应用能力。
2018年郑州名校小升初[1月18号]数学试卷测评 精品
![2018年郑州名校小升初[1月18号]数学试卷测评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2e6ea5201f69e3142329401.png)
2018年郑州名校小升初[1月18号]数学试卷测评试卷简介:2018年郑州名校小升初[1月18号]数学试卷的测评,是2018年的试卷真题的部分内容学习建议:临近小升初考试,一定要系统学习,查漏补缺,哪里薄弱就优先补哪里,争取把知识都学会,另外学习时候多注重学习思想方法。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1.一个农村少年,提了一筐鸡蛋到市场上去卖。
他把所有鸡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一个顾客;又把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二个顾客;再把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三个顾客……当他把最后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卖给了第六个顾客的时候,所有的鸡蛋全部卖完了,并且所有顾客买到的都是整个的鸡蛋。
请问:这个少年一共拿()鸡蛋到市场上去卖。
A.63B.65C.67D.612.如图①,在第一个天平上,砝码A的质量等于砝码B加上砝码C的质量;如图②,在第二个天平上,砝码A加上砝码B的质量等于3个砝码C的质量。
请你判断:1个砝码A与()个砝码C的质量相等.A.1B.2C.3D.半3.一个裁缝,有一块16米长的呢料,她每天从上面剪下来2米,()天后,她剪下最后一段呢料。
A.5B.6C.7D.84.在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我们补充定义新运算“#”如下:当a≥b时,a#b=b+2;当a<b时,a#b=a。
则当x=2时,(1#x)#(3#x)的值为_______.A.1B.2C.3D.45.三辆摩托车A,B,C同时都从甲地到乙地,按原定速度A车比B车早9分钟,在他们从甲地出发10分钟后,遇上下雨道路泥泞,A车速度下降2/5,B车速度下降1/4,C车速度下降1/3,结果三车同时到达乙地,问C车原定行驶完全程要用()分钟。
A.49B.50C.59D.60视频课程之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算题专题;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图形题专题;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应用题专题。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解析版)

2. (2 分)3200 毫升= 3. (3 分)比 100 米少 是 40 千克.
4. (1 分)一种微型零件的长 2 毫米,画在图纸上长 20 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 (3 分) 直线上 A 点表示的数是 是 . ,从左面看是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 ,B 点表示的数写成小数是 ,C 点表示的数写成分数
六、疑问解答. (共 5 分) 28. (5 分)在标有 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 8 厘米.暑
假期间家住南京的李磊同学全家开车前往上海野生动物园,早上 6:00 出发,到达第一 个收费站时已经行了 160 千米,李磊的爸爸看了看手表,此时刚好是 8:00,照这样的速
第 3 页(共 17 页)
二、判断题. (共 5 分) 14. (1 分)一根绳被分成甲、乙两段,甲段长 米,乙段长占全长的 ,无法判断甲、乙 两段绳子,哪一段长一些. (判断对错) . (判断对错) (判断对错)
15. (1 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16. (1 分)叮叮画了一个三角形,其中最小的角是 62°
17. (1 分)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此圆柱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1: π. (判断对错) . (判断对错)
18. (1 分)圆的周长一定,圆的直径和圆周率成反比例. 三、选择题. (共 5 分) 19. (1 分)下面的图形中,有一个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它是(
)
A.
B.
C.
D.
20. (1 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80 厘米,相邻两条边的比是 2:1,那这个三角形的腰 长是( A.20 )厘米. B.32 C.20 或 32 )
6. (1 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 至少要用
2018年郑州市小升初语文测评卷(一)

2018郑州市小升初语文测评试卷·语文(一)+解析+范文一、积累与运用(共计39分。
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老奶奶告诫我说:“摘(zai)桃容易栽(zhāi)桃难啊!”B.他似(sì)乎没有听见,仍像个木偶似(shì)的站在那儿。
C.音乐(lè)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yuè)。
D2.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火把花》这篇文章很深.,不好理解。
②这口井很深.,人们打水十分吃力。
B.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
C.①他爷爷与地主老财有着深.仇大恨。
②我们对老张的遭遇深.表同情。
D.①花言巧语迷惑不了头脑清醒的人。
②这个百花齐放的季节是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B.安徒生的作者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C.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姑娘们跳起了动听的舞蹈。
D.大地把太阳照得一片通红。
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平静地站在讲台前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C.郑板桥是清代一位有名的书画家。
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D.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5例句:天亮时才发现,我们俩已经成了泥人。
A.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B.红安养育了223位将军,两任国家主席。
C.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D.昨天我遇见那个小光头了。
6.数量从“1”增加到“9”和从“9”减少到“1”,下列对二者的表述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增加了8倍,减少其9分之8 B.增加了9倍,减少了8倍C.增加了9倍,减少了9分之8 D.增加到9倍,减少了8倍7.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进一个“叫”的同义词。
2019-2018年河南省郑州三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2018年河南省郑州三中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60分)1.(5分)(++)÷×=.2.(5分)设a、b为自然数,定义a※b如下:如果a≥b,定义a※b=a﹣b,如果a<b,则定义a※b=b﹣a.计算:(3※4)※9=.3.(5分)在所有的三位数中,能够被3整除的数共有个.4.(5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2730,这三个数的和是.5.(5分)四个连续奇数,第一个数是第四个数的,那么四个数的和是.6.(5分)从A地到B地,甲车每5分钟行驶全程的10%,乙车每6分行驶全程的8%,乙车先出发,甲车后出发,但两车恰好同时到达B地.乙车比甲车早出发分.7.(5分)一段方钢,长2分米,横截面是正方形,把它锯成相等的两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8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8.(5分)一个等腰梯形中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5厘米、25厘米、15厘米,并且它的下底是最长的一条边.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一个腰长是厘米.9.(5分)a、b两数的和是11.5,如果把a的给b,那么b比a少2.9,原来b比a少.10.(5分)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将长减少9厘米,宽增加7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11.(5分)去年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今年光明小学转入60名学生,红旗小学转出20名学生,现在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人.二、应用题(写出主要的解答过程或推理过程,每题10分,共60分)12.(10分)果园里有苹果树、梨树一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60%,后来又栽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数的68%,后来又栽了多少棵苹果树?13.(10分)六年级学生120人在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及格百分比平均为85%,语文及格114人,外语及格100人,数学及格多少人?14.(10分)甲、乙共带86元钱,甲花去自己所带钱数的,乙花去16元,这时两人所剩钱数相等,求甲、乙原来各带了多少元钱?15.(10分)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6.(10分)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小芳看一本科技书,故事书的页数是科技书的75%,小明每天看15页,小芳每天看18页.二人同时开始阅读,当小明看完故事书时,小芳还有24页没看.这两本书各有多少页?17.(10分)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3000米,求A、B两地的距离?2018年河南省郑州三中小升初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60分)1.(5分)(++)÷×=.【分析】根据数字特点,原式变为(++)××,进一步计算即可.【解答】解:(++)÷×,=(++)××,=(++)××,=×3××,=.故答案为:.2.(5分)设a、b为自然数,定义a※b如下:如果a≥b,定义a※b=a﹣b,如果a<b,则定义a※b=b﹣a.计算:(3※4)※9=8.【分析】根据“如果a≥b,定义a※b=a﹣b,如果a<b,则定义a※b=b﹣a,”得出新的运算方法,再利用新的运算方法计算(3※4)※9的值即可.【解答】解:(3※4)※9,=(4﹣3)※9,=1※9,=9﹣1,=8;故答案为:8.3.(5分)在所有的三位数中,能够被3整除的数共有300个.【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共有(999﹣100+1)=900个三位数,求所有的三位数中,能够被3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即求900中能被3整除的数共有多少个,也就是求900里面有几个3即可.【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共有(999﹣100+1)=900个三位数,900÷3=300(个);答:在所有的三位数中,能够被3整除的数共有300个.故答案为:300.4.(5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2730,这三个数的和是42.【分析】把2730分解质因数,从因数中找出3个连续的自然数,再把它们加起来即可.【解答】解:2730=2×3×5×7×13;2×7=14,3×5=15,所以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是13、14、15.13+14+15=42.答:这三个数的和是42.故答案为:42.5.(5分)四个连续奇数,第一个数是第四个数的,那么四个数的和是240.【分析】四个连续奇数第四个数比第一个要大6;把第四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1﹣)对应的数量是6,由此用除法求出这个数,进而求出其它的数,以及它们的和.【解答】解:6÷(1﹣),=6÷,=63;其它的三个数是:61,59,57;它们的和是:63+61+59+57,=(63+57)+(59+61),=120+120,=240;答:四个数的和是240.6.(5分)从A地到B地,甲车每5分钟行驶全程的10%,乙车每6分行驶全程的8%,乙车先出发,甲车后出发,但两车恰好同时到达B地.乙车比甲车早出发25分.【分析】已知甲每小时走全程的10%÷5=,乙每分钟走全程的8%÷6=.也就是说,甲走完全程要1÷=50(分),乙要1÷=75(分钟),乙想要与甲同时到达,要先走75﹣50=25(分钟).【解答】解:甲走完全程要:1÷(10%÷5),=1÷,=50(分);乙走完全程要:1÷(8%÷6),=1÷,=75(分钟);乙车比甲车早出发:75﹣50=25(分钟).答:乙车比甲车早出发25分钟.故答案为:25.7.(5分)一段方钢,长2分米,横截面是正方形,把它锯成相等的两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8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是168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平均分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底面积,那么每个底面积为(8÷2)平方厘米,再用分解因数的方法得到长方体方钢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依此可求长方体方钢的侧面积,再用侧面积+2个底面积,即可得到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解答】解:底面积为:8÷2=4(平方厘米),因为4=2×2,所以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2分米=20厘米,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为:2×4×20+4×2,=160+8,=168(平方厘米).答:原来这个长方体方钢的表面积是16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68.8.(5分)一个等腰梯形中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5厘米、25厘米、15厘米,并且它的下底是最长的一条边.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一个腰长是25厘米.【分析】首先确定下底是55厘米,再分腰长为25厘米或15厘米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①腰长为25厘米时:55+25×2+15=55+50+15=120厘米;②腰长为15厘米时,两底是55厘米、25厘米,无法构成等腰梯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25.9.(5分)a、b两数的和是11.5,如果把a的给b,那么b比a少2.9,原来b比a少 4.5.【分析】把a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a;把a的给b后,a还剩下(1﹣)a,b就是b+a,那么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如下两个方程:a+b=11.5;(1﹣)a﹣(a+b)=2.9;根据代换的方法求出原来的a和b,进而求出它们的差.【解答】解: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如下两个方程:a+b=11.5①;(1﹣)a﹣(a+b)=2.9②;由①可得:b=11.5﹣a③;由②可得:a﹣a﹣b=2.9,a﹣b=2.9④;把③带入④得:a﹣(11.5﹣a)=2.9,0.8a﹣11.5+a=2.9,1.8a=14.4,a=8;b=11.5﹣a=11.5﹣8=3.5;8﹣3.5=4.5;答:原来b比a少4.5.故答案为:4.5.10.(5分)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5:3,如果将长减少9厘米,宽增加7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面积是960平方厘米.【分析】如果长减少9厘米,宽增加7厘米,正好变成一个正方形,说明长与宽的差是16厘米,又因为长和宽的比是5:3,也就是说如果长占5份,宽占3份,它们的差占2份,则一份长度为16÷2=8厘米,那么长方形的长为:8×5=40厘米,宽为:8×3=24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先求出一份的长:(9+7)÷(5﹣3),=16÷2,=8(厘米),长是:8×5=40(厘米),宽是:8×3=24(厘米),原来的面积是:40×24=960(平方厘米);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96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960.11.(5分)去年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今年光明小学转入60名学生,红旗小学转出20名学生,现在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300人.【分析】我们运用方程进行解答,首先设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x人.由“今年光明小学转入60名学生,红旗小学转出20名学生,现在光明小学的学生是红旗小学的,”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x人.x+60=(x﹣20)×,x+60=x﹣15,x+60+15=x﹣15+15,x+75=x,x﹣x+75=x﹣x,x=75,x×4=75×4,x=300;答:去年光明小学有学生300人.故答案为:300.二、应用题(写出主要的解答过程或推理过程,每题10分,共60分)12.(10分)果园里有苹果树、梨树一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60%,后来又栽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数的68%,后来又栽了多少棵苹果树?【分析】苹果树、梨树一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60%,则梨树占总数的1﹣60%,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梨树有800×(1﹣60%),又后来又栽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数的68%,则此时梨树占总数的1﹣68%,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此时共有果树800×(1﹣60%)÷(1﹣68%)棵,所以苹果树增加了800×(1﹣60%)÷(1﹣68%)﹣800棵.【解答】解:800×(1﹣60%)÷(1﹣68%)﹣800=800×40%÷32%﹣800,=1000﹣800,=200(棵).答:后来又栽了200棵苹果树.13.(10分)六年级学生120人在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及格百分比平均为85%,语文及格114人,外语及格100人,数学及格多少人?【分析】因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及格百分比平均为85%,所以85%×3等于三科及格率的和,和减去语文减去外语的及格率得出数学及格率,再用六年级学生120人乘数学及格率得出数学及格人数.【解答】解:数学及格人数:120×(85%×3﹣114÷120﹣100÷120),=120×(2.55﹣0.95﹣),=120×(1.6﹣),=120×1.6﹣120×,=192﹣100,=92(人).答:数学及格人92人.14.(10分)甲、乙共带86元钱,甲花去自己所带钱数的,乙花去16元,这时两人所剩钱数相等,求甲、乙原来各带了多少元钱?【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解答,设甲带了x元,则乙带了86﹣x元,甲花去自己所带钱数的,则还剩下(1﹣)x元,乙花去16元,则还剩下86﹣x﹣16元,此时这时两人所剩钱数相等,由此可是方程:(1﹣)x=86﹣x﹣16.【解答】解:设甲带了x元,则乙带了(86﹣x)元,可得方程:(1﹣)x=86﹣x﹣16.x=70﹣x,1x=70,x=45.86﹣45=41(元).答:甲带了45元,乙带了41元.15.(10分)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分析】由题意知,原定时间是1÷10%×(1﹣10%)=9小时;如果速度提高20%行完全程,时间就会提前9﹣9÷(1+20%)=;因为只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所以,提高速度的路程是1÷=;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80÷(1﹣)=540千米.【解答】解:①原定时间:1÷10%×(1﹣10%)=9(小时);②提高速度的路程:1÷[9﹣9÷(1+20%)]=;③180÷(1﹣)=540千米.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40千米.16.(10分)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小芳看一本科技书,故事书的页数是科技书的75%,小明每天看15页,小芳每天看18页.二人同时开始阅读,当小明看完故事书时,小芳还有24页没看.这两本书各有多少页?【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解答,设科技书有x页,则故事书有75%x页,小明每天看15页,小芳每天看18页,又当小明看完故事书时,小芳还有24页没看,由此可得方程=,解此方程后,即能求出两本书各有多少页.【解答】解:设科技书有x页,则故事书有75%x页,可得方程:=,(x﹣24)×5=6×75%x,5x﹣120=4.5x,0.5=120,x=240.240×75%=180(页)答:故事书有180页,科技书有240页.17.(10分)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3000米,求A、B两地的距离?【分析】把两地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当两人第二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行驶了3个A、B两地间的距离,根据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乙的速度是甲的,先求出两人行驶1个全程,甲和乙分别行驶的路程,进而求出行驶了3个A、B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行驶的路程,再减去两地间的路程,也就是甲距B地的地点,最后求出3000米占总路程的分率,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解答】解:2+3=5,3000÷[3﹣1﹣(1﹣)],=3000÷[﹣1﹣],=3000÷[],=3000,=7500(米),答:A、B两地的距离750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0.14million B.1.4million C.14million D.140 hundred 【答案】:A 6.请设计一张邀请函,邀请美国小伙伴 Amy 于下周二参观河南博物院并在当晚参加“博 物院之夜”活动,(邀请函文字用黑色签笔宇书写。其余元素用 2B 铅笔设计,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和校名等身份信息,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要求:1、邀请函语言为英语,不少于 50 个单词;2.谓对邀请函作简单的美化。 提示:本次评价活动的文字材料应该可以为你带来一些灵感。
A.可见主人是多么勤俭节约啊! B.可见它必定是主人的心爱之物啊!
C.可见主人非常心灵手巧!D.可见它的历史有多悠久,经历有多坎坷!
【答案】:B
10.根据文章,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①M282-20 比 M282-21 编号小,是因为 M282-20 更早被制作出来.
②之所以大家相信“贾湖骨笛”是“笛”而非“哨”,是因为鉴定专家来自首都北京。
第4页共4页
张居中先生经过认真分析后推断认为:“花无缺”很可能是“小鱼儿”的“克隆版”。这是因 为,“花无缺”在各方面工艺上都与“小鱼儿”极其相似——比如,“花无缺”与“小 鱼儿”的绝对音高只差两分。但相比“小鱼儿”。“花无缺”在许多工艺上有细微改良。由此也 不难发现,贾湖先民在乐器制造工艺上,已经有了极高的造诣。
1.Is Henan Museum open today(June 30,2018,Saturday)?
A.Yes,it is.
B.No.it isn’t.
【答案】:A
2.Is Henan Museum open on Dec 24,2018?
A.Yes,it is.
B.No.it isn’t.
【答案】:B(12 月 24 月,周一)
叁 (乙)__________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 汉、唐之后的中国人,往往认为“笛”是胡人、也就是西域羌的发明创造,并非华夏族原 有的东西。而贾湖骨笛的出土,无疑给华夏的音乐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笔。
7.文中乙处有两旬诗,你认为是以下哪—个选项中的诗自?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镇院之宝”之一的“贾湖骨笛”更可能是哪一个?
A.M282-20
B.M282-21
【答案】:B
阅读材料,回答 13、14 题 考古学家常常利用文物中“碳-14”(—种元素)的含量来测定其年份,“碳-14”测年法的依 据是:生物死亡后其“碳-14”的含量大溉每过 5730 年会减少到原来的—半。
13.贾湖骨笛已有约 9000 年的历史,骨笛中现在的“碳-14”含量与制造时“碳-14”含
第9页共9页
而云纹铜禁的制作方法则有所不同:先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 内芯并敷上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具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 液态金属,待金属冷却后,敲碎外层模具便获得成品。这种制作方法被称为失蜡法,它可以 做出镂空效果的青铜器。
第1页共2页
小朋友好!在接下来的评价活动中,你将和我们一起走进河南博物院,并在探究过程中 完成一系列任务。
(本次评价部分阅读材料改编自河南博物院官方网站)
前言:欢迎来到河南博物院!
(满分 24 分)
在博物院网站的青少年专栏中,你看到了以下页面,请根据网页内容,回答 1—6 题。(1—5
题每题 3 分,第 6 题 9 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壹 “肯定是个笛子!”谈到 1984 年主持发掘贾湖遗址、见到贾湖骨笛的“第一反应”,张居 中教授记忆犹新。抹去与骨笛相伴数千年的泥渍,他迫不及待地将光滑透亮的棕色骨笛横握 在自己手中,嘴对笛孔,就吹将起来。骨笛复鸣,并不悦耳动听的呜鸣划破天际。 但并非所有人都这样想。研究员裴明相先生就认为它不是横吹,而是竖吹的。所以它不 是笛子,是洞萧。甚至有—位音乐老师还提出:它根本算不上什么乐器,其实就是个哨子。 毕意,先人打猎的时候,需要用到骨哨嘛! 究竟是哨子还是乐器?是洞萧还是笛子?带著一肚子的疑问,张居中带着骨器前往北京, 请中国著名古乐器专家萧兴华进行鉴定,萧先生认为:“骨器已经具备音阶,当是乐器,不 是笛于还能是什么呢?”他请来了在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家进行吹奏。演奏家手持骨管,轻轻 一次,便发出音阶,婉转清亮,动人心魄。 此后,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贾湖骨笛至少有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甚至能够演奏富含 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至此,“骨笛”才被正式定名为“贾湖骨笛”!
金属器具的制造有两种常见的工艺,第一种是铸造,即通过将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 并冷却凝固来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第二种是锻造,即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 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特性机械性能、形状和尺寸的锻件。
杜岭方鼎的制作方法如下: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种图案、铭文,阴干后再经烧制,使其 成为母模。然后,以母模制泥范,同样阴干烧制成陶范,再熔化合金,将合金浇注入陶范范 腔里成器,脱范后再经清理、加工后即为青铜器成品。这种制作方法被称为范铸法。
A. 3 2
B. 9 4
C. 27 16
D. 27 8
【答案】:A
18.按这个方法派生出的前 4 个音中,“羽”的频率是“宫”的多少倍?
A. 3 2
B. 9 4
C. 27 16
D. 27 8
【答案】:C
19.按这个方法派生出的前 4 个音中,音高最高的音是哪个?
A.徵
B.商
C.羽
D.角
【答案】:D
第8页共8页
B.小鱼儿能够吹奏折断过的笛子,花无缺则有—支完美的笛子。
C.小鱼儿经历过三次骨折并缝过针,花无缺则从来没有受过伤。
D.小鱼儿擅于制造骨笛,而花无缺比小鱼儿的技术更高—筹。
【答案】:A
12.据博物馆学的专家介绍,博物院在选择展品的时候并非只是“以貌取人”,而更注重展品
的故事性,更喜欢“以神取人”。从这个角度思考,你认为今天在河南省博物院展出的九大
B.羌国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答案】:B
8.以下这些人中,谁认为“贾湖骨笛”是—种笛子?
A.张居中与裴明相
B.裴明相与—位音乐老师
C.张居中与萧兴华
D.萧兴华与—位音乐老师
【答案】:C
9.结合下文,以下哪句话出现在甲处最为恰当?
第3页共3页
第—部分:文明曙光——原始社会时期
(满分 52 分)
欢迎来到博物院第一展区,请根据材料《贾湖骨笛》,回答 7—19 题. (每题 4 分,请在
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贾湖骨笛
在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中,有—样史前神器,叫做“贾湖骨笛”。说起“贾 湖骨笛”,还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呢。
量的比值最可能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 1 1 2
B. 1 1 42
【答案】:B
C. 1 1 84
D. 1 1 16 8
14.当生物体内的“碳-14”含量减少到死亡时的 1 后,测量误差将导致“碳-14”测年 1000
法失效。从这个角度考虑,“碳-14”测年法最多可以溯量法可以测量约多少年前的文物?
Do
Re
Mi
So
La宫ຫໍສະໝຸດ 商角徵羽
昊钊先生认为,骨笛中不同音高之间的关系很接近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三分损益律,所
谓三分损益律,就是用一个基础音来派生出一系列其他新的音高,其步骤如下:
第7页共7页
按这个方法,设“宫”为基础音,依次派生出的前 4 个音恰是“徵”、“商”、“羽”、角”。
17.按这个方法派生出的前 4 个音中,“徵”的频率是“宫”的多少倍?
云纹铜禁的四周,攀附着龙和虎形状的神兽各 12 只。神兽张嘴吐舌,眼睛盯着案上美 酒,—副垂涎欲滴的样子。“禁”在古代是用来承置酒器的案具。之所以称“禁”,是因为周朝 人认为,嗜酒无度是夏商两代灭亡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周朝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 其中规定:王公诸侯只有祭祀时方能饮酒。
即使以今天的审美来看,这两个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也是精美绝伦的,你是否想过古人 是如何制造出青铜器的呢?
第二部分:定鼎中原——夏商周时期
(满分 54 分)
欢迎来到博物院第二展区,请根据材料《杜岭方鼎与云纹铜禁》,回答 20-30 题。(其 中 20-25 题每题 4 分,26-30 题每题 6 分,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杜岭方鼎与云纹铜禁 河南博物院有两大青铜器“镇院之宝”——杜岭方鼎和云纹铜禁。青铜器象征着古代 科学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在中国更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鼎是—种特殊的青铜器,原本是用来煮东西的器物。但鼎在古代还被视为立国重器。是 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大禹曾铸九鼎,《史记》曰:“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河南 博物院官网资料显示,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体量巨大、铸造完美的青铜 重器。
③由于“花无缺”比“小鱼儿”工艺更精良,所以它不是墓主人的作品。
④“贾湖骨笛”是胡人、也就是西城羌人的发明创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第5页共5页
【答案】:D
11.请根据文患,猜—猜以下哪个选项最符合古龙先生的小说《绝代双骄》两个主人公的人
物特点?
A.小鱼儿与花无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小鱼儿的成长经历很多坎坷。
本次评价活动包括六个部分,时间共 120 分钟,请你合理安排时间。 你的回答必须呈现在答题卡上。所有的选择题,请将你选择的答案序号用 2B 铅 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进行填涂;所有需要书写的答案,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 题卡的指定位置,请保持字迹工整和卡面整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填涂或者书 写答案时,一定要看清题号。 来,做个深呼吸,放松心态,亮出你的认真与自信,把最好的自己展现给你心 仪的学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