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教案
数码摄影教案

数码摄影教案一、引言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数码摄影相比传统胶片摄影更加方便、灵活,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后期处理和分享的机会。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码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摄影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设备;2. 掌握相机的基本操作和摄影技巧;3. 学会利用后期处理软件进行修饰和分享。
三、教学内容1. 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a. 像素和分辨率的概念b. 曝光和光圈的关系c. 色彩空间和白平衡的影响2. 相机的基本操作a. 相机的构造和功能介绍b. 拍摄模式的选择和使用c. 快门速度和ISO的调节d. 焦距和光圈的配合3. 摄影技巧的讲解a. 構圖和视觉构图b. 光线的利用和控制c. 运用景深和快门速度表现主题4. 后期处理软件的应用a. 图片的导入和整理b. 色彩、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c. 去除噪点和修饰细节d. 图片的保存和分享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投影演示介绍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
2. 实践操作:在教室内或户外进行实际拍摄练习,学生亲自操作相机,体验各种拍摄模式和技巧。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照片交流和评价,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经验,互相学习和提升。
五、教学评估1. 拍摄练习: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摄影练习,并提交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学生讨论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作品讨论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3. 阶段性测试:教师进行阶段性测试,测试学生对数码摄影基本原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投影仪和电脑2. 数码相机和三脚架3. 后期处理软件七、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每周两个课时,共计10个课时。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同时掌握相机的操作和后期处理软件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学生的摄影水平和创作能力将得到提高。
小学美术《数码摄影》教案

-理解和掌握摄影中的光线运用,包括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的拍摄技巧。
-熟练运用摄影构图原则,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拍摄中的直觉反应。
-在拍摄过程中,快速调整相机设置以适应不同的拍摄场景。
举例解释:
-光线运用是摄影中的难点,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效果,如逆光拍摄时如何调整曝光补偿,侧光拍摄时如何突出主体。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数码摄影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摄影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数码摄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对于如何运用相机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充满了好奇。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小学美术《数码摄影》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数码摄影》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美》中第三节《捕捉美的瞬间》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知识,如相机的构造、拍摄模式等。
2.学习如何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捕捉美的瞬间。
3.掌握简单的摄影技巧,如构图、光线、色彩等,提高摄影作品的美感。
-构图原则的难点在于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拍摄中,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相机设置调整的难点在于学生对相机操作的熟练度,教师应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掌握技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数码摄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美丽的景色或者有趣的瞬间?”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码摄影的奥秘。
数码摄影与像处理教案

数码摄影与像处理教案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教案I. 引言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已经成为现代摄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以及如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II.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A. 数码摄影原理1. CCD与CMOS传感器的区别2. 曝光与光圈控制3. 快门与快门速度4. 白平衡的作用及调整方法B. 摄影构图技巧1. 视角和景深的运用2. 三分法则与黄金分割3. 引导线与对称性III. 数码摄影实践A. 拍摄设备选择1. 相机的选购指南2. 镜头的选择与应用3. 三脚架与其他辅助设备B. 拍摄技巧与注意事项1. 使用正确的曝光模式2. 利用不同的焦距和光圈进行拍摄3. 控制快门速度捕捉特殊效果4. 注意光线和环境条件IV. 图像处理基础知识A. 常用图像处理软件介绍1. Adobe Photoshop2. Lightroom3. GIMPB. 基本的图像处理操作1. 色彩调整与校正2. 对比度和曲线调整3. 图像剪裁与尺寸调整4. 锐化和模糊效果的应用V. 图像处理实践A. 图像后期处理流程1. 导入和组织图像2. 色彩和曝光调整3. 美化效果的应用4. 输出和分享图像B. 利用滤镜和特效增强照片1. 黑白和复古效果2. HDR效果3. 噪点和去除与降噪VI. 教学方法和评估A.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示范2. 实际操作与练习3. 分组合作与讨论B. 学生评估1. 作业与实践项目2. 成绩单与反馈3. 学习笔记和讨论回顾VII. 结束语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教案的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以及掌握常见的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践和练习,学生将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并进行精细的后期处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这将为学生今后的摄影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数码摄影教案

初中数码摄影教案教案标题:初中数码摄影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学习如何运用摄影设备进行拍摄;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摄影设备的使用和维护;3. 拍摄主题和构图技巧;4. 后期处理和编辑技巧;5. 分享和展示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数码摄影基础1. 引入数码摄影的概念和意义;2. 介绍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3. 学习摄影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第二课:拍摄主题和构图技巧1. 学习选择拍摄主题的方法和技巧;2. 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拍摄练习。
第三课:后期处理和编辑技巧1. 介绍常用的后期处理软件和工具;2. 学习基本的后期处理和编辑技巧;3. 组织学生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实践。
第四课:分享和展示作品1. 学习如何有效地分享和展示作品;2.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3.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改进和提升。
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2. 实践与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拍摄、后期处理和编辑的实践活动;3. 合作与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分享经验和互相学习;4.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学资源:1. 数码相机和摄影设备;2. 后期处理软件和工具;3. 摄影作品展示和分享平台;4. 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实地拍摄作品和后期处理作品;2.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表现;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摄影展览或邀请专业摄影师进行讲座;2. 组织学生参加摄影比赛或举办学校摄影展。
通过以上教案,初中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掌握摄影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学会选择拍摄主题和构图技巧,掌握后期处理和编辑技巧,并能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老年大学数码摄影教案

教学目标:1. 使学员了解数码相机的种类、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员正确使用数码相机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摄影技巧。
3. 培养学员对摄影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4. 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教学对象:老年大学学员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教室教学准备:1. 数码相机若干台2. 投影仪及多媒体设备3. 数码摄影教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数码摄影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员分享自己使用数码相机的经验和感受。
二、数码相机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数码相机的种类、基本构造和功能。
2. 通过多媒体展示数码相机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
3. 学员现场观察数码相机,了解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功能。
三、摄影基本技巧1. 教师讲解摄影的基本原则,如构图、光线、色彩等。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掌握曝光、对焦、白平衡等摄影技巧。
3. 学员现场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学员尝试用数码相机拍摄校园风景或人物,并分享拍摄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员掌握情况。
2. 学员分享自己拍摄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二、摄影艺术欣赏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引导学员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2. 学员讨论摄影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等元素。
三、摄影实践1. 教师带领学员到户外进行摄影实践,现场指导拍摄技巧。
2. 学员分组进行拍摄,教师逐一指导,分享拍摄心得。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摄影技巧的重要性。
2. 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提出自己在摄影方面的疑问。
教学评价:1. 学员对数码相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员对摄影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员的作品质量和摄影水平。
课后延伸:1. 鼓励学员参加摄影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
2. 组织学员参加摄影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摄影技艺。
数码摄影基础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数码摄影基础二、授课对象:摄影爱好者、初学者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数码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让学生了解数码相机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摄影构图能力和审美观念。
4. 提高学生的摄影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阶段:数码摄影基础知识1. 数码摄影的定义、发展历程及特点2. 数码相机的分类、结构及功能3. 数码摄影的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4. 数码摄影的构图技巧:三分法、对称法、对角线法等第二阶段:数码相机操作与技巧1. 数码相机的开机、关机、存储卡操作2. 相机菜单设置:ISO、光圈、快门、白平衡等3. 拍摄模式:自动模式、程序模式、快门优先、光圈优先、手动模式等4. 对焦技巧:单点对焦、多点对焦、连续对焦等第三阶段:摄影实践与审美培养1. 摄影实践:户外拍摄、室内拍摄、夜景拍摄等2. 审美培养:色彩搭配、光影运用、画面构图等3. 作品分析:优秀摄影作品赏析、学生作品点评4. 摄影软件使用:图像处理、后期调色等五、教学安排:第一周:数码摄影基础知识讲解,布置实践作业第二周:数码相机操作与技巧讲解,布置实践作业第三周:摄影实践与审美培养,作品分析第四周:摄影软件使用,总结课程内容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相机操作技巧等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摄影作品,提高审美能力3. 实践法:布置摄影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交流,提高课堂氛围七、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出勤、提问、参与讨论等2. 实践作业:完成摄影实践作业,提交作品3. 期末考试:笔试,考察学生对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数码摄影基础》2. 教学课件: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相机操作技巧、摄影构图技巧等3. 摄影作品:优秀摄影作品、学生作品等4. 摄影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后期调色软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码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摄影实践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打下坚实基础。
数码摄影教程教案

一、数码摄影基础1. 教学目标(1)了解数码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数码摄影的基本设备及功能。
(3)熟悉摄影术语和基本原理。
2. 教学内容(1)数码摄影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3)摄影术语和基本原理(如曝光、焦距、景深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数码摄影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摄影术语。
(2)演示:展示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数码相机,熟悉基本功能。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码摄影基础知识的掌握。
(2)实操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二、摄影构图与审美1. 教学目标(1)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2)掌握摄影审美标准。
2. 教学内容(1)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层次感等)。
(2)摄影审美标准(如美感、意境、创意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摄影构图原则和审美标准。
(2)示例分析:分析优秀摄影作品,讲解其构图和审美特点。
(3)实践:学生拍摄作品,教师指导评价。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构图和审美知识的掌握。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审美水平。
三、数码摄影技巧1. 教学目标(1)掌握摄影曝光、焦距、景深等基本技巧。
(2)学会使用数码相机调整参数。
(3)提高摄影作品质量。
2. 教学内容(1)摄影曝光技巧(如测光、补偿等)。
(2)焦距和景深的控制(如光圈、shutter speed等)。
(3)数码相机参数调整(如ISO、白平衡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摄影技巧理论和操作方法。
(2)实操演示:展示如何调整数码相机参数。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摄影技巧。
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摄影技巧知识的掌握。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
四、人像摄影1. 教学目标(1)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
(2)了解人像摄影的构图和审美要求。
(3)培养拍摄满意的人像作品的能力。
数码摄影处理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后期处理的重要性。
2. 掌握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码照片进行美化、修复和创意处理。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能力。
教学对象:初中、高中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资源:1. 教材:《数码摄影与照片处理手册》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数码相机3. 软件工具:Photoshop、Lightroom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数码摄影的基本知识,强调后期处理的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数码摄影?为什么后期处理对摄影作品很重要?二、讲授新课1. 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基本概念- 介绍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 解释后期处理的基本流程。
2. 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基本操作- 讲解图片导入、导出、裁剪、调整大小等基本操作。
- 介绍常用的调整工具,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
3. 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技巧- 分享一些实用的后期处理技巧,如去除噪点、调整曝光、色彩校正等。
-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提升照片质量。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进行数码照片后期处理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后期处理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数码照片后期处理任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数码照片后期处理基本操作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提问:你们在上节课的实践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二、深入讲解1. 介绍更多高级的数码照片后期处理技巧,如图层、蒙版、滤镜等。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创意处理。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进行数码照片后期处理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数码照片后期处理作品,互相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码相机的选择教学学时:四个教学目标:理解数码摄影技术与艺术的区别,初了解数码相机基本技术参数。
教学内容:一、展示20张着名的数码图片,在和同学们一起欣赏的同时介绍相关照片,讨论数码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
二、总结学生发言,数码摄影是技术基础上的艺术,想学好数码摄影必须在学好技术的基础上有相关的艺术素养才能创作出好的照片。
三、选购第一步,必须确定买家用DC的预算,首先想好我们是要专业的数码相机还是普通的消费数码相机,是买一台2000元还是2500元的DC等。
因为我们大多是家用,所以价钱最好在4000元以下,而且还要把买存储卡,电池,读卡器,电池包等配件的钱算进去。
例如买2500元的DC,220元的存储卡,100元的电池套装,20元的读卡器,则预算就是2900元了。
四、数码相机的像素一台相机像素的大小通常决定着这台DC拍出相片的清晰程度。
现在主流家用数码相机都已经达到了600万像素,很多机型已经向1000万推进了。
不过我们平时照相时,除了大合照用最大像素外,很多时候同学们都是用300-400万像素的尺寸,因为这已经可以很好晒出3R,4R的照片,而且占用的空间也不算很大,例如:用1600*1200,这个200万象素的尺寸,已经可以晒出4R的相片了。
对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从在有效像素方面从500万到1200万不等,如此大的差距根据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呈现出两种观点:一部分消费者坚持“够用就好”的原则,认为以目前的需求500万像素就已经足够,七八百像素都已经比较奢侈了,过高的像素就是浪费!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坚持“存在即有道理”,他们认为高像素代表了高画质,科技都已经进步了,如果不及时应用于生活那才是真正的浪费呢!乍一看似乎双方都有道理,下面还是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证来实际了解一下。
数码冲印尺寸与像素对应关系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目前一台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已经可以冲印出12寸大小的相片了,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家庭用户经常普遍使用的5-7寸,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来说500万像素在冲印输出方面已经足够使用。
同时不算太高的像素在需求、计算机资源占用方面也比较节约,相对于高像素的产品而言,这一级别的数码相机往往具备着高性价比。
而从上面这张1200万像素与700万像素的画面精度对比图上,我们也能看到高像素带来出色的画质细节。
“存在即有道理”这句话其实是没有错的,1200万像素在今年的闪电登场以及成员的不断扩张也表明了用户对高像素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高像素的优势不但体现在画面精度上,更大的输出尺寸还会对我们后期的处理调整带来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将相片缩略后的画质损失降低到了极小的程度。
五、CCDCCD即DC的核心部分,是DC的感光元件。
CCD的大小队照片的色彩还原,清晰度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的CCD比1/的CCD 要大,在相同象素下,大的CCD比较好。
六、镜头镜头的好坏一直是影响相机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数码相机当然也不例外。
由于现今的数码相机所用的CCD分辨率很有限,所以数码摄影原则上对镜头的光学分辨率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也要看到,由于数码相机的成像面积较小(因为数码相机成像在CCD上,而CCD 的面积较传统35毫米相机的胶片要小很多),这也要求镜头保证一定的成像质量。
比如,对某被摄体,水平方向需要200个像素才能完美再现其细节,如果成像宽度为10mm,则光学分辨率为20线/mm的镜头就能胜任,如果成像宽度为1mm,则要求镜头的光学分辨率必须在2000线/mm以上。
另一方面,传统胶卷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外拍时常需要加装UV 镜,而CCD对红外线比较敏感,镜头的特殊镀层或外加滤镜也会大大提高成像质量。
镜头的物理口径也是必须考虑的,且不管其相对口径如何,其物理口径越大,光通量就越大,数码相机对光线的接受和控制就会更好,成像质量也就越好。
目前商用或家用数码相机的镜头,部分厂家采用了相对比较好的镜头。
如富士相机采用了170线/mm解析度的专业富士龙镜头,这种内置的新型富士龙镜头要比大多数SLR镜头清晰。
不仅在精度上保证了图像的拍摄质量,而且其镜头错误率也达到令人惊异的%, 较一般的数码相机要低上2/3。
另外,一些数码相机还提供了远距及广角两种镜头方式。
这也是选择数码相机时的一个参考指标。
在传统相机中,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
广角镜头又分为普通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两种。
135照相机普通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8-24毫米,视角为60-84度;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0-13毫米,视角为94-118度。
由于广角镜头焦距短,视角大,能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因而广泛用于大场面风景的拍摄。
使用广角镜头能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是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2、是景深较长,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都能在画面上清晰再现(所以,绝大多数的袖珍式自动照相机――即傻瓜相机都采用38-35毫米的普通广角镜头);3、是镜头的涵盖面积大,拍摄的景物范围宽广;4、是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景物,比使用标准镜头所拍摄的景物在画面中的影像小;5、是在画面中容易出现透视变形和影像畸变的缺陷,镜头的焦距越短,拍摄的距离越近,这种缺陷就越显着。
目前商用级数码相机大多使用视角与普通35 mm相机相同的普通广角镜头,由于其景深大、拍摄范围广等优点,因而同样性能的数码相机,能够同时具有广角和远距功能的数码相机的性能会更好一些。
目前具有广角拍摄功能的数码相机有富士MX-600,KODAK DC265,OLYMPUS1400XL等。
七、变焦变焦有分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买DC时最好选择有光学变焦的,这对取景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宁愿买贵一点,买有光学变焦的机,也不要买没有光学变焦的机。
这一点是90%买DC者的共识了。
至于3倍光变和10倍光变的选择,10倍光变无疑会拍出更好的照片,但通常10倍光变的机都会比3倍光变的机体积要大,重量要大,所以携带相对没那么方便,而且价格都会贵了。
例如:柯达的C360和Z7950,都是500万象素的机,C360是3倍光学变焦报价2099,重150克,体积:**,而Z7950就是10倍光学变焦报价2999,重350克,体积:**,这就是大部分3倍光变和10倍光变的区别了,因此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
八、液晶显示屏现在已经是大屏的时代,2英寸,英寸的DC比比皆是,甚至英寸都出现了。
大屏在照相取景时会更方便和使用更容易,所以选择大屏更有利。
但是大屏也同时带来耗电量大等问题九、存储卡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常使用的存储卡主要有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 卡、Memory Stick简称为记忆棒、Compact Flash 简称为CF卡、Smart Media Card 简称为SM卡、Multi Memory Card简称为MMC卡、XD Picture Card简称为XD卡。
SD卡就是Secure Digital Card—安全数码卡,由松下公司,东芝公司和美国SANDISK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具有大容量、高性能、安全等多种特点的多功能存储卡。
它比MMC卡多了一个进行数据着作权保护的暗号认证功能(SDMI规格)。
主要用于松下数码摄像机、照相机,佳能和夏普摄像机、柯达、美能达、卡西欧数码相机等厂家使用。
尺寸为32mm×24mm×,比MMC卡略厚一点容量则要大许多,已经生产出1G的容量。
此卡的读写速度比MMC卡要快4倍,达2MB/秒。
同时兼容MMC卡,SD卡的插口大多支持MMC卡。
MMC卡就是MultiMediaCard多媒体卡,是由美国SANDISK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多功能存储卡,它具有小型轻量的特点,外形尺寸是32mm×24mm×,重量在2克以下,并且耐冲击,可反复进行读写记录30 万次。
驱动电压为。
目前最大容量为128M 多用于JVC数码摄像机。
记忆棒Memory Stick是索尼推出的数码存储卡。
Memory Stick 采用了单一平面的10针独立针槽设计,易于从插槽中插拔而不易损坏。
从规格上看Memory Stick有普通棒、高速棒Memory Stick Pro 和短棒Memory Stick DUO三种,其中普通棒和高速棒的外型尺寸同为50mm×21mm×,不同在于高速棒在存储卡中加入了MagicGate 版权保护技术,拥有更高的读写速度,存储容量上限也有所提升。
而短棒将记忆棒的体积进一步缩减,长度约为普通棒的1/2,通过一个适配器,可以像普通棒一样使用,长棒不能在短棒的机型上使用。
记忆棒目前主要在索尼数码摄像机、照相机上使用,索尼今年的HC系列摄像机及T1、T3、T11等数码相机都是用短棒。
CF卡是由SanDisk公司于1994年研制成功的,有可永久保存数据、无需电源、速度快等优点,价格低于其他类型的存储卡。
常见的有两种规格,其中CF Type I型卡的尺寸为××,而CF Type IICF卡自身带有记忆体和控制器,存储容量也可以做得更高。
目前市面上CF Type I型卡的常见容量有32MB、64MB、128MB、512MB、1GB、等不同的规格,II型卡的最大容量目前可达到3GB。
此外,磁介质的MicroDrive的最大容量目前可以达到。
CF卡主要在佳能、柯达、尼康等数码相机上使用。
XD卡是富士和奥林巴斯联合推出的一种专为数码相机使用的小型存储卡,采用单面18针设计,外型尺寸仅有20mm×25mm×,是目前体积最小的存储卡。
XD卡的理论最大容量可达8GB,目前市场上见到的XD卡有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不同的容量规格。
SM卡是日本东芝推出的小型存储卡,具有22针的接口,尺寸为45mm×37mm×,重量为左右。
与大部分数码存储卡不同的是,SM卡由塑胶制成,控制器被内置到了数码相机中,由于相机的兼容性不强,所以并没有被厂商广泛推广,产品的最大容量也非常有限,SM卡的最高存储容量只有128MB。
奥林巴斯的老款数码相机以及富士的老款数码相机多采用SM存储卡,新推出的数码相机中都已经没有采用SM存储卡的产品了。
数码相机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是CF卡和SD卡,记忆棒主要在索尼的数码相机中使用,XD卡主要用在富士和奥林巴斯的数码相机。
从读写性能的实际比较中看,不同规格的存储卡在平均读取性能方面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十、电池数码相机需要电池以维持正常运作。
一般情况下,数码相机可以采用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电池等作为其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