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特点与比较(王莉)
财务管理中的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分析

财务管理中的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分析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财务决策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有效的财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与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分析就是两种常用的财务评估工具,它们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净现值分析净现值分析是一种用于衡量项目可行性的方法。
该方法将项目的现金流量流入和流出考虑在内,通过折现现金流量,计算出净现值。
在净现值分析中,项目的净现值是现金流量流入和流出之间的差异,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
如果项目的净现值为正,则该项目被认为是可行的,因为它将为企业带来净益;反之,如果净现值为负,则该项目被认为是不可行的,因为它将为企业带来净损失。
通过使用净现值分析方法,企业可以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潜在效益,并在决策中选择最具价值的项目。
净现值分析的一个优点是它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评估投资项目的潜在回报。
此外,净现值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在决策中避免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内部收益率分析内部收益率分析是另一种常用的财务评估方法,用于衡量项目的回报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使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
如果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折现率,则该项目被认为是可行的,因为它将为企业带来正的净现值;如果内部收益率小于折现率,则该项目被认为是不可行的,因为它将为企业带来负的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分析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指标来评估项目的回报率,而无需考虑具体的折现率。
通过比较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和预期的折现率,企业可以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与净现值分析类似,内部收益率分析也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决策中的风险管理和不确定性。
三、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的比较与应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是两个相互补充的财务分析工具,它们在实践中经常一起使用。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比较分析

三、 P N V和 mR的比较
一
般 情况下 , P N V和 IR的评价 结果 是一 致 R
NP = V
t =0
盈利率。因而 ,在整个 寿命期 内 ,项 目始终 处于
“ 偿还”投资的状态 ,而且这种偿还能力完全取决 于项 目内部 ,故有 “ 内部收益率”之称 。
黼
收稿 日期 :20 2—0 05—1 9
作者简介 :戴小 木 (93 ) 1 一 ,男 ,江西南 昌人 。 海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 8 河
现值与投资所 产生 的现金 流入 量现值 的代数 和。 N V投资评价法的原理简单而又重要 ,因为只有当 P 投资项 目的产出大于或至少等于其投入时,该投资 才是值得的。
黑 = 器 。
式中 为 内部收益率 。 内部收益率 i 真正的经济涵义是 :在项 目寿 r r 命期 内利率 i 下 ,始终存在未被完全收回的投资 , r r
全部投资只是在寿命期末 才完全收 回。这就 是说 , 内部收益率 i 并不是全部投资在整个 寿命 期 的盈 r r
利率 , 仅是寿命期 内各年没有收 回的那部分投是一个常数 r ,
第t 周期末现金流入量 B,现金流出量 C,项 目经 t t
济寿命 n ,则 N V模型如下式 …: P
流正负符号变化的次数。当计算内部收益率时 ,应 当首先 观察净现金流符号 变化的次数 ,如多于一
次 ,则不能贸然认为使净现值为零 的折现率一定就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比较分析

义 ,发现 f ( x) 具有如下性质 : 具有 y = 0 和 x = - 1 两 条渐近线 ; 具有 x = 0 , - 1 两个间断点 , 其中在 x = 0 处可补充定义使其连续 ,也即 : n ( x = 0)
f ( x) = 不存在 ( x = - 1) ( 1 + x) n - 1 其它 ( 1 + x) n x
i0 ,n) - PB
ΔIRR ,n) = ( PA - PB ) / 由 ( 一) ( 1) 式可知 : ( P/ A ,
(NAVA - NAVB ) > 0
ΔIRR ∈( - 1 , + ∞ ) ∴( P/ A ,i0 ,n) > ( P/ A , ∵ ΔIRR ,n) 即 f ( i0 ) > f (ΔIRR)
t=0 n
可知 ,函数 y = f ( x) 在其定义域 ( - ∞, - 1) ) 内单调递减 , 且当 x ∈( - ∞, ∪( - 1 , + ∞ ) , f ( x) > 0 。 1) ,f ( x) < 0 ; x ∈( - 1 , + ∞ 下面分两步证明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与净现 值法的评价效果等价性 。 ( 一) 由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可导出净现值法
ΔIRR ,n) < ( P/ A ,i0 ,n) 即 ( P/ A ,
( P/ A , ΔIRR ,n) > 0 ③
②
若ΔIRRB - A ≥ i0 ,则 B 优于 A ;ΔIRRB - A < i0 ,则 A 优于 B 。 34
BIAN J IAN G J IN G J I Y U WEN HUA
国家计委在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 数》中规定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须有净现值
财务管理中的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分析

财务管理中的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分析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是财务管理中常用的两种评估方法。
它们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使其更好地进行资金分配与利润增长。
本文将针对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净现值分析净现值是衡量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值得进行的重要指标。
净现值的定义是“以当前时间为基准,将未来一系列现金流量折现至当前时间,并减去项目的投资成本”。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NPV = ∑ (CFt / (1+r)^t) - C0其中,NPV代表净现值,CFt代表未来每期现金流量,r为折现率,t代表期数,C0为初始投资成本。
通过计算净现值可得出以下结论:若净现值为正,则说明项目的现金流量收益大于投资成本,该项目值得进行;若净现值为负,则说明项目的现金流量收益小于投资成本,该项目不值得进行;若净现值为零,则说明项目的现金流量收益等于投资成本,该项目处于边际状态。
二、内部收益率分析内部收益率是衡量一个投资项目回报率的指标,也是投资决策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内部收益率是指使得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即使得投资的现值等于投资的成本。
使用内部收益率的前提是项目的现金流量必须符合特定的规则:在最初的一期,现金流量为负值,随后的现金流量正负交替出现,且最终的现金流量应为正值。
在这种条件下,可以通过试算的方式求解出内部收益率。
对于一个投资项目而言,若内部收益率大于预期的折现率,则说明该项目的回报率高于预期,是值得进行的;若内部收益率小于预期的折现率,则说明该项目的回报率低于预期,不值得进行;若内部收益率等于预期的折现率,则说明项目的现金流量收益等于投资成本。
三、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比较优劣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作为两种常用的投资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劣。
净现值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绝对值,反映了项目的价值大小,能够直接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投资回报效果。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财务比较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财务比较净现值法(NPV)和内部收益率法(IRR)是最常用的投资评估方法之一,用于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
两种方法都关注项目的现金流量,并将其与投资金额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的价值和收益率。
然而,它们在计算过程、结果解读和适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差异。
净现值法是将项目的现金流量从未来折现到现在,并与投资金额进行比较。
它衡量项目的价值是否能够创造超过投资金额的现金流。
净现值法基于固定的折现率,通常是公司的加权平均成本(WACC)。
如果净现值为正,意味着现值总和大于投资金额,这被视为一个好的投资决策。
相比之下,内部收益率法是为了确定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即使得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被认为是一个衡量项目收益率的指标。
如果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大于投资者的最低要求,该项目被视为可行的。
内部收益率是使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平衡的折现率,它反映了项目投资回报的潜力。
在计算过程上,净现值法需要计算项目每个时间段的现金流量,并将其折现到现在。
将所有现金流量的现值相加,并减去投资金额。
如果结果大于零,则项目被认为是有价值的。
内部收益率法需要通过试错法来确定使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这要求对不同的折现率进行迭代计算。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在结果解读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净现值法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数值,表示项目的价值。
如果净现值为正,则项目创造了价值。
而在内部收益率法中,只需要比较内部收益率与最低要求收益率。
如果内部收益率大于最低要求,项目被认为是值得追求的。
净现值法适用于评估各种类型的投资项目,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无论具体的现金流量模式如何。
然而,内部收益率法在评估项目时要求所有现金流量都有相同的折现率,这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都是基于一些假设,如现金流量的准确性、折现率的稳定性和投资决策的时间价值。
因此,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应谨慎对待这些假设,并结合其他评估工具来进行综合分析。
投资决策方法·NPV, IRR, PI分析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NPV‚ IRR‚ PI分析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在评估独立项目时,使用NPV‚ IRR和PI三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而评估互斥项目时,使用这三种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以下详细分析和比较三种评价标准的联系和区别。
(一)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评价标准的比较l. NPV和IRR评价结果一致的情形。
如果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为传统型,即在投资有效期内只改变一次符号,而且先有现金流出后有现金流人,投资者只对某一投资项目是否可行单独作判断时,按净现值和按内部收益率标准衡量投资项目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NPV是贴现率(资本成本)的单调减函数,即随着贴现率K的增大,NPV单调减少,如图3-1所示。
该图称为净现值特征线,它反映了净现值与贴现率之间的关系。
图3-1中NPV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是内含报酬率IRR。
显然,在IRR点左边的NPV均为正数,而在IRR点右边的NPV 均为负数。
也就是说,如果NPV大于零,IRR必然大于贴现率K;反之,如果NhV小于零,IRR必然小于贴现率K。
因此,使用这两种判断标准,其结论是一致的。
2. NPV和IRR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形。
在评估互斥项目排序时,使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项目排序,有时会出现排序矛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项目的投资规模不同;二是项目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不一致。
以下将举例说明这种现象。
(1)项目投资规模不同。
假设有两个投资项目A和B,其有关资料如表3-1所示。
上述A和B两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资本成本12%,净现值均大于零,如果可能两者都应接受。
如果两个项目只能选取一个,按内部收益率标准应选择A项目,按净现值标准应选择B项目,这两种标准的结论是矛盾的。
如果按两种标准排序出现矛盾,可进一步考虑项目A与B的增量现金流量,即B-A,两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详见表3-2.B-A相当于在项目B的基础上追加投资,其IRR为14%,大于资本成本12%;其净现值大于零,为1 373元。
投资决策方法·NPV,IRR,PI分析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实用收藏)

NPV‚IRR‚ PI分析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在评估独立项目时,使用NPV‚IRR和PI 三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而评估互斥项目时,使用这三种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以下详细分析和比较三种评价标准的联系和区别。
(一)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评价标准的比较l. NPV和IRR评价结果一致的情形。
如果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为传统型,即在投资有效期内只改变一次符号,而且先有现金流出后有现金流人,投资者只对某一投资项目是否可行单独作判断时,按净现值和按内部收益率标准衡量投资项目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NPV是贴现率(资本成本)的单调减函数,即随着贴现率K的增大,NPV单调减少,如图3-1所示。
该图称为净现值特征线,它反映了净现值与贴现率之间的关系。
图3—1中NPV曲线与横轴的交点是内含报酬率IRR。
显然,在IRR点左边的NPV均为正数,而在IRR点右边的NPV均为负数.也就是说,如果NP V大于零,IRR必然大于贴现率K;反之,如果NhV 小于零,IRR必然小于贴现率K。
因此,使用这两种判2。
NPV和IRR 断标准,其结论是一致的.ﻫ评价结果不一致的情形.在评估互斥项目排序时,使用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项目排序,有时会出现排序矛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项目的投资规模不同;二是项目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不一致.以下将举例说明这种现象。
ﻫ(1)项目投资规模不同。
假设有两个投资项目A和B,其有关资料如表3-1所示。
上述A和B两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资本成本12%,净现值均大于零,如果可能两者都应接受。
如果两个项目只能选取一个,按内部收益率标准应选择A项目,按净现值标准应选择B项目,这两种标准的结论是矛盾的。
如果按两种标准排序出现矛盾,可进一步考虑项目A与B的增量现金流量,即B-A,两项目的增量现金流量详见表3—2.B-A相当于在项目B的基础上追加投资,其IRR为14%,大于资本成本12%;其净现值大于零,为1 373元.不论按哪种标准,追加投资项目都应接受.因此,在资本无限量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接受项目A后,还应接受项目B-A,即选择项目B[即A+ (B—A)].反之,如果B-A项目的IRR小于资本成本,则应放弃B-A项目.在考虑追加项目的情况下,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所得结论趋于一致。
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三)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结果 修正
项目评价指标计算所使用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预测 和估算,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由此可知,企业的 投资决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项目的评价与取舍 不能采用僵化的模式,而必须充分注意企业的内、外 部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并 重,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 指标并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做出符 合企业长远目标的投资决策。
NPVB(12%) = -30 + 7.8(P/A,
12%,10)= 1△4.I1R(R=万1元5%)>12%,因此,增
由方程式
加投资有利,投资额大的B方 案优于A方案。这与用净现值
-20 + 5.8(P/A对,这IR两R个方案进行对比的原始
,10)= 0 结论一致。
-30 +7.8(P/A,IRR ,10)= 0
• PS:现值就是资金当前的价值(一般用字母P表 示,分单利现值和复利现值)
• P=F/(1+I) ^t • 净现值法则的条件: • 不考虑风险定义和测度;或是将现金流看做是确
定的一致量;或是设定期望现金流和期望收益率 。
• 内部收益率法 又称“财务内部收 益率法(FIRR)”,是用内部收益 率来评价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方法 。所谓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 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 、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ຫໍສະໝຸດ 财务内部收益率 的计算过程为:
4、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这样两个折现率i1和i2,满足 FNpV(i1) >0,FNpV (i2)<0,其中i2-il一般不超过2%-5%。 5、利用线性插值公式近似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其计 算公式为: (FIRR- i1)/ (i2-i1)= NpVl/ (NpV1-NpV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特点与比较
王莉
(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北 235057)
摘要:本文浅析企业投资项目中财务评估设计的两种评价方法(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的概念、特点,以及方法的分析比较。
最终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好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投资项目;财务评估;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法;选优
一、引言
煤矿财务在资本预算时因涉及的时间较长、金额较大,且不确定性因素也多,以致带来较大的风险。
因此,作为企业的每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在编制资本预算时,为了达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即在尽量增加收益的同时,又要尽量考虑降低投资风险,所以对投资项目要进行必要的财务评估。
在财务评估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准,编制资本预算时正确地运用某某一种方法进行评估,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两种方法的基本概念
1、概念
1)净现值法。
它是根据净现值标准进行财务评估的一种贴现的现金流量法。
而净现值则是指一个项目未来各年现金流量的总现值与其现金流出的总现值之差,其经济实质就是该项目所获超额利润相对于最低投资收益率而言的总现值。
贴现率就应为其资本成本或为其资金的机会成本。
若出现净现值大于零,则说明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其资本成本或机会成本,也说明该项目具有财务的可行性;若净现值等于零,则说明该项目投资收益率小于其资本成本或机会成本,不具有财务的可行性,应拒绝之。
这也就是说,凡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都会给企业的价值增加带来收益。
2)内部收益率法。
它是根据内部收益率标准进行长期投资项目财务评估的一种方法。
内部收益率就是该项目本身期望可达到的投资收益率,也就是其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
若内部收益率大于其资本成本或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
则说明该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反之若内部收益率小于其资本成本或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则说明该方案不具有财务的可行性。
2、计算方法
1)净现值法计算。
净现值等于未来各年现金流人量的总现值减去未来各年现金流出量的总现值。
确定净现值的关键在于准确预计该项目的现金流量,还要根据其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来测定风险水平,然后再根据风险水平确定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收益率(即贴现率)。
2)内部收益率法的计算。
一般用内插法或逐次测试法就可求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三、内部收益率法与净现值法的各自特点
1、净现值法
1)净现值法的优点:一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增强了投资的经济性评价;二是考虑了项目计算期的全部现金流量,使得财务评价更加客观;三是考虑了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高风险项目选用高贴现率,而低风险项目选用低贴现率;四是决策标准符合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
2)净现值法的缺点:一是不能从动态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真实收益率和回收期;二是投资额不等的多个独立方案用净现值法决策时,其可比性差;三是净现金流量的测量和贴现率的确定比较困难,而它们的正确性对净现值计算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2、内部收益法
1)内部收益率法的优点:一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二是能从动态角度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真实收益率,且不受资本成本或资金机会成本高低的影响,也比较客观。
2)内部收益率法的缺点:该方法的内部收益率指标计算过程比较麻烦,且当项目的净现金流量符号多次改进时可能导致多个内部收益率的出现,或偏高或偏低,因此它缺乏现实意义。
四、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法的比较
在项目的财务评估过程中,投资决策准则则是所进行的基本准绳。
一个好的决算准则,则应具有如下性质:应考虑所有的现金流量;对现金流量应按考虑
风险后的贴现率进行贴现。
应用这一准则可以从几个互斥的项目中选出一个最好的项目。
决策者可以将某一项目与其他项目独立进行考虑,并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
下述为按上述准则对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在项目评价中的应用的分析比较。
1、对单一独立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评价分析
在评价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净现金流量先负后正,正负号只改变一次。
采用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对该项目评价时,其结论一致而不会出现矛盾。
这种情况可用图1(a)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若IRR>r,则一定有NPV>0,说明该方案不具有财务可行性;反之,若IRR<r,一定有NPV<0,则说明该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若IRR=0r,则NPV=0。
但在特定条件下,净现金流量正负号多次改变或随贴现率的提高净现值由负到正变化,该情况见如图1(b)所示。
假若IRR>r,以内部收益率为标准,说明该方案可行。
但其NPV<0,即以净现值为标准,说明该方案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此时两种方法产生了矛盾,至于应用何者为决算标准,显然是应用净现值而非内部收益率。
因为净现值标准符合准则a.b.c.e,特别是企业价值能最大化。
2、对多个互斥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评价分析
财务评价过程中,出现所谓的互斥方案,就是从几个备选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多个方案。
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若同时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对同一项目进行评价,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见图1(c)所示。
评价时,假设A、B两项目风险水平相同,那么该企业对这两个项目财务评价时所期望的最低收益率也相同(设为8%),若用内部收益率法应选B方案,因为
IRR
B =20%>IRR
A
=15%。
若以净现值为标准,则应选A项目,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
贴现率为8%时,NPV
A >NPV
B。
至于此时又应以何指标为决策标准呢?显然还是应用
净现值为标准好。
原因是:净现值指标符合原则a.b.c.e的要求,同时净现值法隐含的再投资假设更符合实行(该法假设每年的现金流入量按最低收益率进行再投资)。
而内部收益率指标则不符合准则a.b.c.e的要求,同时,内部收益率法隐含的每年现金流人量均按该项目内部收益率进行再投资的假设也不合理,并不符合客观实际。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净现值标是编制该资本预算时最好的指标之一。
五、结语
在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过程中,应用哪种方法合适,首先要清楚了解各自的概念、内涵和特点,结合准则要求,将计算结果予以比较,选择最优又负荷实际状况的方案为准,因这能体现其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幸福.净现值法与内部收益率法的比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15(增刊):4-5.
[2]陈宏立,等.试论净现值法在投资决策中的缺陷及改进[J].商业经济,2006,4.
[3]杨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的非财务指标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5):80-81
[4]朱永智.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识别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