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为了规范供水服务行为,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我们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实践经验,并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制定了本管理制度。

本规程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总结了近年来本市供水运行的实践经验,并参考其他现行的法规及标准。

一、供水设施维护1.一般规定我们将建立供水设施的三级维护检修制度,包括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理。

其中,日常保养项目包括检查运行状况、清洁设备和环境卫生以及润滑传动部件。

定期维护项目包括定期检查设施(包括巡检),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检修或安排计划检修。

全面强制性的检修应列出季度计划。

大修理项目包括有计划地对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对重要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宜列出年度计划。

2.取水口设施日常保养项目包括清除垃圾并保持场地清洁,检查传动部件和阀门运行情况,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调整阀门填料并擦拭干净,以及检查液位仪是否正常。

定期维护项目包括每季度检查格栅、格网、旋转滤网、阀门及其附属设备,长期开或长期关的阀门每季度应开关一次并进行保养。

每年应检修进水口的构件、格网、格栅、旋转滤网、莲蓬头、平台、护桩、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清通垃圾、修补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油漆锈蚀铁件。

大修理项目包括每三年对进水口及其附属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对重要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土建和机械大修理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3.原水输水管线日常保养项目包括沿线巡视,消除影响输水安全因素,以及检查、处理管线的各项附属设施有无失灵、漏水现象,井盖有无损坏、丢失等。

定期维护项目包括每季度对管线附属设施(排气阀、自动阀、排空阀、管桥等)进行巡视检修一次,保持完好。

每年对管线钢制外露部分进行油漆。

定期检查输水明渠的运行、水生物、积泥和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大修理项目包括管道和管桥严重腐蚀、漏水时,必须更换新管。

更新管段的外防腐及内衬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较长距离的更新管段还应按规定泵验合格。

二次供水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二次供水设施是指将精细过滤、杀菌除菌等工艺处理后的水源通过供水管网输送到用户用水终端的一种供水方式。

为了确保二次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保障用户用水安全,制定和执行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设施维护和安全运行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制度。

设施维护部分:1.设施巡检制度为了及时发现和排除设施故障,保证供水设备的可靠运行,需要制定设施巡检制度。

巡检人员应按照制定的巡检计划对供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泄漏情况、管道连接是否松动等,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组织维修。

巡检记录应详细准确,以便日后查证和分析问题原因。

2.设施维护保养制度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是确保供水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

它包括对设备的定期保养、维修、更换和升级等工作。

制订设施维护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具体内容、时间和责任人。

维护保养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完成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紧急修复任务。

3.设施清洁消毒制度设施清洁消毒是保障二次供水安全的重要环节,需制定相应的清洁消毒制度。

按照制度要求,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对储水设施和管道等易滋生细菌的部位要重点关注。

清洁消毒工作应有操作规程和记录,确保操作规范和效果可控。

安全运行部分:1.供水设备管理制度供水设备管理制度是保障二次供水设施运行安全的基础。

制定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允许的工作环境等要求。

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参数、维护记录等,便于跟踪维护和检修。

加强设备运行监控,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检测和评估。

2.水质监测制度为了保证二次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需要建立水质监测制度。

定期对供水设施出水进行水质检测,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重金属、有机物等指标的监测。

监测结果要记录并进行分析,对不合格的水源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应急预案制度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和灾害事件,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制度。

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范文一、维护管理目的和任务:为保障供水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延长供水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供水质量,确保供水安全,制定本维护管理制度。

二、维护管理职责和权限:1. 自来水公司负责对供水管网进行维护管理工作,包括巡检、清洗、修复、更新等事项。

2. 供水管网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并按职责分工进行工作。

3. 自来水公司负责制定维护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维护情况。

三、维护管理内容:1. 巡检:a. 对供水管网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b. 巡检内容包括管道泄漏、管道堵塞、阀门异常等。

2. 清洗:a. 对供水管网进行定期清洗,清除污垢和积存物,保持供水通畅;b. 清洗频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修复:a. 对供水管网中出现的泄漏、破损等问题进行修复;b. 修复工作应及时、高效完成,确保供水不中断。

4. 更新:a. 对老化、损坏严重的管道进行更换,以保障供水质量和安全。

四、维护管理流程:1. 制定维护管理计划:a. 根据供水管网的实际情况和维护需求,制定维护管理计划;b. 维护管理计划应明确任务、时限和责任人。

2. 实施维护工作:a. 按计划组织维护工作,确保工作按时完成;b. 维护人员应按要求进行巡检、清洗、修复等工作。

3. 维护记录与统计:a. 对维护工作进行记录和统计,包括维护内容、工作量等;b. 维护记录可作为后续维护改进的依据。

4. 定期评估和改进:a. 定期评估维护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b.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五、维护管理责任追究:1. 发生供水故障或安全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

2. 维护人员不按要求执行工作,导致供水质量下降或发生事故的,追究其相应责任。

六、附则:本维护管理制度为供水管网维护管理的基本要求,自来水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保障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制定本制度。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 引言供水设施设备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之一,为保障供水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维护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供水管网、水处理设备等各类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2. 责任与权限2.1 设备维护部门负责制定维护计划、执行维护工作,并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2.2 设备维护部门负责设备故障排除、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3 监督部门负责对设备维护工作进行监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2.4 设备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接受相关培训,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3. 设备维护计划3.1 设备维护部门应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3.2 维护计划应包括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等内容,并根据需要确定维护周期和频率。

3.3 维护计划应事先编制并定期更新,确保设备维护工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4. 设备检查与保养4.1 定期检查是维护设备运行状态和发现潜在问题的重要手段。

4.2 设备维护部门应制定检查标准和程序,确保检查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3 检查内容应包括设备运行参数、设备周围环境、设备安全等方面。

4.4 设备保养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操作。

5. 设备维修与更换5.1 设备维护部门应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和处理的机制,确保故障及时得到处理。

5.2 设备维修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的人员进行,遵循维修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5.3 设备维修应及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能力。

5.4 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应及时进行更换,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6. 记录与归档6.1 设备维护部门应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和档案。

6.2 设备维护记录应包括设备维护的时间、内容、人员和结果等信息。

6.3 设备维护档案应包括设备的购置信息、维修记录、更换记录和相关技术资料等。

农村供水设施维护与管理制度

农村供水设施维护与管理制度

农村供水设施维护与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农村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农民生活用水安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饮水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供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包括水源保护、水质检测、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应急处理等方面。

第三条农村供水设施维护与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安全、节能环保、社会参与的原则。

二、水源保护与管理第四条地方政府和水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农村供水水源的保护,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污染水源的活动。

第五条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应选择优质水源,并对水源地进行保护。

对已受污染的水源,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三、设施建设与验收第六条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应按照批准的供水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

项目施工前,应向水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条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运行维护与管理第八条农村供水设施运行维护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九条运行维护人员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关键设施和设备,应实行定期巡检和保养。

第十条农村供水设施运行维护应加强水质监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对水质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第十一条地方政府和水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供水设施应急处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迅速恢复正常供水。

五、节能减排与环保第十二条农村供水设施运行维护应加强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降低能耗。

第十三条农村供水设施运行维护应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六、社会参与与监督第十四条地方政府和水行政部门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十五条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单位应接受群众监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保障供水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本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章维护工作的责任与义务第四条供水设施设备维护工作是本单位运行的重要环节,所有相关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维护人员,负责供水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培训,掌握最新的维护技术。

第六条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当按照维护计划进行,维护计划应当包括设备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维护责任人等信息,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七条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必须做到“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使用人员应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并及时报告设备异常情况。

第八条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维护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章维护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第九条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检查、试验等工作。

第十条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设备检查、故障诊断、维护方案制定、维护执行、维护记录及评估等。

第十一条维护人员应定期对供水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制定相应的维护方案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第十二条维护人员在进行维护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维护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工具、设备等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维护人员应妥善保存和使用,防止丢失和损坏。

第四章维护记录和评估第十四条维护人员应当及时记录供水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包括维护的内容、时间、责任人等信息,并建立档案进行存档。

第十五条维护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并保密存储,供水设施设备异常情况和维护情况应当及时上报上级机构。

供水设备运维管理制度

供水设备运维管理制度

供水设备运维管理制度供水设备是现代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和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供水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水质安全和供水稳定,建立科学有效的运维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言供水设备运维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供水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制度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包括设备巡检、维修计划与执行、备品备件管理、设备更新与改造等。

该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供水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升供水质量和供水服务水平。

二、设备巡检设备巡检是对供水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的重要环节。

运维管理人员应建立巡检制度,规定巡检频率和具体内容。

巡检工作应涵盖供水设备的各个方面,如设备运行状态、水质检测、水位监测等。

巡检记录要详尽准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维修计划与执行维修计划与执行是供水设备运行的关键环节。

运维管理人员应制定维修计划,合理安排设备维修时间和维修内容,确保设备能够及时得到维修和保养。

同时,维修执行人员要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设备故障。

四、备品备件管理备品备件是供水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运维管理人员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备品备件的储备方案,并按照计划进行备货和更新。

同时,备品备件的管理要做到清晰、规范,以免出现物品损耗和过期的情况。

五、设备更新与改造供水设备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设备达到寿命期限或者出现功能性问题时,运维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换或改造。

设备更新与改造要有明确的计划,包括预算、采购和施工等环节。

更新后的设备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要求,以确保供水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高效性。

六、运维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供水设备的运维管理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员。

为了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素质和综合能力,相关部门应加强运维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分享,使其不断学习和进步。

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供水设备的运行原理、维修保养方法、安全事故处理等,以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水平。

供水设施和设备日常保养维护检修制度

供水设施和设备日常保养维护检修制度

供水设施和设备日常保养维护检修制度一、保护工作区内的设备:1、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周围环境,避免灰尘和杂物对设备的影响;2、要定期检查设备外壳的漆膜是否脱落,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刷新;3、设备的灭菌和消毒工作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水质的安全。

二、保护工作区外的设施和设备:1、对于供水管道、阀门等外部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清理和检查,确保通畅和正常运行;2、定期检查设施和设备的外观和结构,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3、定期检查水质和水压,保证供水质量和供水量。

三、设备的日常保养:1、对于供水设备的各项部件进行定期保养,如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等;2、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3、设备的保养工作需由专业人员进行,保障保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设备的日常检修:1、对于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状况进行定期检修,如检查泵的运行情况、管道的连接情况等;2、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3、设备的检修需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保证设备的操作性和安全性。

五、设施设备管理:1、做好设施和设备的档案管理,如设备的型号、品牌、安装时间、保养记录等;2、建立设施设备的巡检制度,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和使用;3、加强人员的设备操作和维护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维护保养水平。

六、制定设备的应急预案:1、建立设备的应急维修预案,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2、做好备用设备的储备和准备,确保设备的应急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3、对于常见的设备故障建立解决方案,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七、工作总结与经验分享:1、对于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和经验进行分享;2、对于设备维修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和调查,提高设备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对设施设备管理进行经验分享,提高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八、定期设备检验:1、制定设备定期检查计划,包括设备运行状况、水质检测、设备效率等方面;2、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水泵、管道等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情况;3、对于设备的参数进行检查和记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水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供水服务行为,提升供水服务质量,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制定了本管理制度。

本规程主要依据国家《城市供水条例》、《供水管理条例》、建设部《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2009)及其他相关法规及标准,总结了近年来本市供水运行的实践经验,并参考其他现行的法规及标准。

一.供水设施维护1 一般规定建立供水设施维护检修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理三级维护检修制度。

1日常保养项目、内容为:检查运行状况,使设备、环境卫生清洁,传动部件润滑。

2定期维护项目、内容为:定期检查设施(包括巡检),发现异常,应视情况及时检修或安排计划检修。

全面强制性的检修宜列出季度计划。

3大修理项目、内容为:有计划地对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对重要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宜列出年度计划。

2取水口设施1格栅、格网、旋转滤网等,应由专人清除垃圾,并保持场地清洁。

2检查传动部件、阀门运行情况,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调整阀门填料,并擦拭干净。

3检查液位仪是否正常。

定期维护项目、内容1格栅、格网、旋转滤网、阀门及其附属设备,应每季检查一次;长期开或长期关的阀门每季应开关一次,并进行保养。

2进水口的构件、格网、格栅、旋转滤网、莲蓬头、平台、护桩、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应每年检修一次,清通垃圾、修补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油漆锈蚀铁件。

大修理项目、内容1进水口及其附属设备应每三年大修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重要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

2 土建和机械大修理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3原水输水管线日常保养项目、内容1沿线巡视,消除影响输水安全因素。

2检查、处理管线的各项附属设施有无失灵、漏水现象,井盖有无损坏、丢失等。

定期维护项目、内容1每季对管线附属设施(排气阀、自动阀、排空阀、管桥等)巡视检修一次,保持完好。

2每年对管线钢制外露部分进行油漆。

3定期检查输水明渠的运行、水生物、积泥和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1管道和管桥严重腐蚀、漏水时,必须更换新管。

更新管段的外防腐及内衬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较长距离的更新管段还应按规定泵验合格。

2输水管渠大量漏水,必须排空检修,更换或检修内壁防护层、伸缩缝等。

3全线停水检修应每隔2〜3年一次,检测管内淤泥沉积、沉降缝(伸缩缝)变化以及水生物(贝类)繁殖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4钢管外防腐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包布涂层不折皱、不空鼓、不漏包、表面平整、涂膜饱满。

2)焊缝填、嵌结实平整。

3)焊缝通过拍片抽检。

4)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5金属管水泥砂浆衬里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砂浆配比:水泥(标号425#以上)与砂的重量比为1: 1-1: 2,坍落度60-80mm2)水泥砂浆衬里厚度及允许公差符合现行《埋地给水钢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的规定,但衬里缝大于时应处理。

3)表面平整度可用300mn直尺平行管线测定,衬里表面和直尺之间的间隙不大于。

4)表面粗糙度,以手感光滑无砂粒感为合格。

次。

4投药设施1每日检查投药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储存、配制、传输设备有否堵塞、泄漏。

2每日检查设备的润滑、加注和计量是否正常,并应进行清洁保养及场地清扫。

定期维护项目、内容每年检查储存、配制、传输和加注计量设备一次,做好清洗、修漏、防腐和附属机械设备解体检修工作,钢制栏杆、平台、管道应按色标进行油漆。

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1仓库构筑物(屋面、内外墙壁、地坪、门窗、内外池壁等),每5年大修一次,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有关标准的规定。

2储存设备应重做防腐处理。

二氧化氯加注设备维护保养1日常保养项目内容1)每日检查储存输送管道、阀门是否泄漏并清洁检修。

2)每日检查加注系统设备是否正常并检修。

3)每日检查相关计量仪器、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并清洁检修。

2定期保养项目内容(包括大修理)1)加注设备每年解体检修一次,更换磨损部件、润滑脂、密封件。

2)二氧化氯输送管道阀门每年检查一次。

3)相关电气设备每年清灰一次。

4)相关计量设备每年校验一次。

5)暴露的支架铁件每年敲铲重做防腐。

6)库房、加注室墙面、门窗、地坪每三年清洗检修一次。

3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1)提升泵每年解体检修一次,更换易损部件、润滑脂。

2)风机(包括电机)的轴承一般每年更换润滑脂、清洁敲铲油漆一次。

3)系统中暴露的铁件每年敲铲油漆一次。

4)吸收装置所在房间或遮阳棚每三年检修一次。

5混合絮凝设施日常保养项目、内容每日检查机械混合装置的电机、变速箱、搅拌装置运行状况,必要时加注润滑油,做好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工作。

定期维护项目、内容1机械电气每月检修一次。

2混合池、絮凝池的机械、电气,每年解体检修或更换部件,隔板、网格、静态混合器每年检查一次。

3金属部件应每年油漆一次。

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混合设施(包括机械传动设备)1-3年进行检修或更换,大修后质量应分别符合机电和建筑工程有关标准的规定。

6沉淀池设施斜管(板)沉淀池维护1日常保养项目、内容1)每日检查进、出水阀门,排泥阀,排泥机械运行状况并进行保养,必要时加注润滑油。

2)检查机械、电气装置,并进行相应保养。

2定期维护项目、内容1)每月对机械、电气检修一次,对斜管(板)每三个月或半年冲洗清通一次。

2)排泥机械、阀门,每年解体检修或更换部件,每年排空一次,检查斜管(板)、支托架、池底、池壁等,并进行检修、油漆。

3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1)斜管(板)沉淀池3-5年应进行检修或支承框架、斜管(板)局部更换2)大修理施工允许偏差符合表的规定。

表沉淀池大修施工允许偏差(mm)注:L为出水堰堰口长度7滤池设施日常保养项目、内容每日检查滤池、阀门、冲洗设备(水冲、气水冲洗、表面冲洗)、电气仪表及附属设备(空压机系统等)的运行状况,并做好设备、环境的清洁工作和传动部件的润滑保养工作。

定期维护项目、内容1每月对阀门、冲洗设备、电气仪表及附属设备检修一次,及时排除故障。

2定期进行滤池性能测定:测定滤速、砂层含泥量、膨胀率、冲洗强度、滤层组织,频率由各厂按实际情况确定。

测定的滤池性能数值与设计运行参数做对比,发生偏离需及时调整。

3每季测量一次砂层厚度,普通滤池砂层厚度下降5cm,V型滤池砂层厚度下降10cm以上的必须补砂(一年内最多一次),砂层厚度下降超过10%^上的需进行翻池。

4每年对阀门、冲洗设备、电气仪表及附属设备等解体检修一次或部分更换;铁件油漆一次。

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1滤池、土建构筑物、机械,不超过5年进行大修一次。

考虑的原则为:1)滤层含泥量超过3%2)滤池冲洗不均匀,大量漏砂。

3)过滤性能差,滤后水浊度长期超标。

4)结构损坏等。

2滤池大修内容1)翻换全部滤料;清洗、筛分、更新承托层。

2)检查、更换集水滤管、滤砖、滤板、滤头、尼龙网等(根据损坏情况决定)。

3)控制阀门、管道和附属设施的恢复性检修。

4)土建构筑物的恢复性检修。

5)行车及传动机械解体检修或部分更新。

6)钢制排水槽刷漆调整。

7)清水渠检查,清洗池壁、池底。

3滤池大修理质量1)滤池壁与砂层接触面的部位凿毛。

2)滤池排水槽高程偏差小于土3mm3)滤池排水槽水平度偏差小于土2mm4)集水滤管或滤砖、滤头、滤板安装平整、完好,固定牢固。

5)配水系统铺填滤料及承托层前,进行冲洗以检查接头紧密状态及孔口、喷嘴的均匀性,孔眼畅通率应大于95%6)滤料及承托层按级配分层铺填,每层应平整,厚度偏差不得大于10mm7)滤料经冲洗后,表层抽样检验,不均匀系数应符合设计的工艺要求。

8)滤料全部铺设后应进行整体验收,经过冲洗后的滤料应平整,无裂缝和与池壁分离现象。

9)新铺滤料洗净后还须对滤池消毒、反冲洗,然后试运行,待滤后水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0)冲洗水泵、空压机、鼓风机等附属设施及电气仪表设备的检修按相关规定要求进行。

商进行。

8清水池设施日常保养项目、内容定期对液位仪、透气孔等进行检查,清扫场地。

定期维护项目、内容1每年清洗、消毒一次,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先将清水池水位降至下限运行水位后再进行清洗;清洗用水排至下水道。

3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清水池设计中未考虑排空抗浮的,清洗前必须采取降低清水池四周地下水位的措施,防止清水池清洗过程中浮起。

4每月对阀门检修一次;每季对长期开、关的阀门操作一次,液位仪检修一次。

5液位仪校验应根据校验周期进行;机械传动水位计宜每年进行校对和检修一次。

6每年对水池内壁、池底、池顶、通气孔、液位仪、伸缩缝等检查一次,油漆铁件一次。

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1每5年将阀门解体,更换易损部件,对池底、池顶、池壁伸缩缝进行全面检修。

2清水池大修后,必须进行满水试验,渗水量应按设计水位下浸润的池壁和池底总面积计算,钢筋混凝土清水池不得超过 2 l/m 2• d,砖石砌体水池不得超过3 l/m 2• d。

满水试验时,地上部分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生漏水、渗水必须修补。

9污泥处理系统设施浓缩池(含预浓缩池)日常保养项目、内容1每日检查进、出水阀门、排泥阀、排泥泵以及排泥机械运行状况并进行保养,加注润滑油。

2检查机械、电气装置,并进行相应保养。

浓缩池(含预浓缩池)定期维护项目、内容1每日对机械、电气检修一次。

2每月对设有斜管(板)浓缩池的斜管(板)冲洗清通一次。

3排泥机械、阀门及泵,每年解体检修或更换部件、排空一次;检查斜管(板)、支托架、池底、池壁等,并进行检修、油漆等。

浓缩池(含预浓缩池)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1 3-5年应进行大修理,支承框架、斜管(板)局部更换2大修理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表浓缩池(含预浓缩池)大修理施工允许偏差(mm注:L为出水堰堰口长度。

污泥脱水设备日常保养项目、内容1每日检查脱水机、进泥设备、加药设备以及出泥设备的运行状况。

2按设备制造商维护手册的要求定期对脱水设备、进泥设备、出泥设备以及加药设备检修一次,对长期开或关的阀门操作一次。

3定期维护工作宜委托制造商进行。

污泥脱水设备大修理项目、内容、质量1脱水设备、进泥设备、出泥设备以及加药设备大修理周期、项目、内容及质量应符合设备制造商维护手册上的规定。

2脱水设备大修理工作宜委托制造商进行。

二.供水设备维护1 一般规定建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理三级维护检修制度。

日常保养属经常性工作,由运行值班人负责,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保养和清扫灰尘。

定期维护属阶段性工作,由维修人员负责,每年进行不少于1次的专业性检查、清扫、维修、测试。

电气设备(包括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每年进行一次;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1-3年进行一次;接地装置和测接地电阻值的检查每年春季进行;避雷器每年进行检查和试验。

大修理属恢复设备原有技术状态的检修工作,由专业检修人员负责。

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机泵运行累计小时距上次检修满8000hr及以上、状态监测仪器测试报警且无法通过保养消除的或已有二年以上没有检修的,应进行检修;运行过程中发现有缺陷的,可按具体情况安排检修或保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