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期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春天已悄悄地莅临人间。

赤裸裸的树木还在阵阵的寒风中颤抖,沟渠里秋天的败叶正在腐烂,但那里,无数嫩绿的幼芽偷偷地从褐色的泥土里钻出来,早放的迎春花已在潮湿的草丛中盛放,像小姑娘一样【甲】地笑着。

从整个原野上,从农庄的院子里,从zhùxù了水分的耕地里,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潮湿的发酵似的气息。

这种气息是柔和的,不像那样刺骨的寒气那样【乙】。

经过春风轻柔的吹拂,使柳枝舒展开了鹅黄的枝条,就像一群身着淡黄色yīshang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蜜蜂们开始【丙】,一刻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为它们甜蜜的生活忙碌着。

1.(2分)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ù xù( )yī shang( )2.(3分)请你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序号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A呼朋引伴B花枝招展C咄咄逼人甲:乙:丙:3.(2分)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4.(2分)请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夹在柳树中间..”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名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2016年七年级10月份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酝酿.(liànɡ)贮.蓄(zhù)粗犷.(kuànɡ)澄.清(dânɡ)B.花苞.(bāo) 嘹.亮(liáo) 应.和(yìnɡ) 黄晕.(yùn)C.莅.临(wâi) 看.护(kàn) 抖擞.(shù) 卖弄.(lònɡ)D.朗润.(rùn) 婉转.(zhuǎn) 水藻.(zào) 静谧.(mì)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朗润恍然大悟疲惫不堪各得其所B酝酿花团锦簇截然不同喜出望外C.静谧油然而生淅淅沥沥咄咄逼人D.莅临美不甚收自做主张花枝招展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现在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座位,真是各得其所....,可以安心上课了。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C.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的消息传到祖国各地时,人们都是喜.出望外...。

D.年纪大的人说话总是絮絮叨叨....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改进。

B.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C.听了潜水员的搜救经历,感动得许多同学热泪盈眶。

D.通过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5.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2分)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请用楷体把下列汉字写到相应的方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回味无穷 任重道远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霎.那(s à) 羚.(l íng )羊 嫩芽(n èn ) 水波粼粼..(l ín ) B. 挽回(w ǎn ) 分歧.(q ǐ) 欹.斜(q ī) 徘徊.(hu í) C. 脸颊.(ji á) 尴尬.(g à) 抗.拒(k àng ) 诀.别(ju é) D. 攥.着(zhu àn ) 犄.角(j ī) 允.许(y ǔn ) 匿.笑(n ì)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 唯恐 疲倦不堪 抚弄 小心翼翼B. 探测 砰砰直跳 浸满 珠丝马迹C. 企盼 美不胜收 悔恨 花团锦簇D. 领悟 恍然大悟 惭愧 美不胜收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的是【 】(2分) A. 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

(各得到各自的住所。

) B. 哥哥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生活态度彻底惹恼了爸爸。

(完全不放在心上) C.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这些词。

(现在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D 、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由于遇到出乎预料的好事而特别高兴。

) 5.下列没有语病的—项是【 】(2分) A. 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 阅览室里有各种学生们喜欢阅读的图书杂志。

C .济南的冬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D .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再塑生命的人》记叙了“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认识具体事物、认识大自然、认识爱过程,真诚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字如名片,请你在答题时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端正,力求美观。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5分)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mù浴着金色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我们将迎来祖国六十三华诞。

六十三年像一条波澜()的长河,六十二年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岁月弹指一挥间,祖国已cāng( )桑巨变。

中华民族像一条巨龙在(),以崭新的姿态()在世界东方!我们自豪,我们歌唱,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⑴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⑵请选出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A.壮阔腾飞屹立B.广阔腾飞矗立c.广阔起飞矗立 D.壮阔起飞屹立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落难.nán 洗濯.zhuó打量.liáng 宁.静níngB倔.强juè禀.告bǐng 贪婪.lán 玷.污diànC挑.逗tiǎo 啜.泣chuò扒窃..pá仙露琼.浆qióngD迸.溅bèng 伫.立chù伶仃.dīng 鹤唳.云端lì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隐秘盛名闲适绝处逢生B 稀疏缀连丰硕不可磨灭C 雏形懊恼固执可望不可既D 行乞苦熬浓阴问心无愧4.例句仿写:(2分)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春风,我将吹走所有的尘埃。

如果我是,我将;如果我是,我将。

5.修改病句。

(4分)⑴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

⑵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改进。

6. 默写(10分)(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曲径通幽处,。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

,。

(李商隐《夜雨寄北》) (5)宋代名臣包拯清正廉明,断案料事如神,。

(空白处填《童趣》中一成语)(6)《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名字)的《》(作品) 影响下写成的。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100分)1—7每题2分,第8题每空1分,共20分)、以下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桑葚(shèn)相宜( yì)沮丧(jǔ)B、肿胀(zhǒng)叮嘱(zhū)骊歌(lì)花圃(pǔ)C、丑陋(lîu)菜畦(qí)嫉妒(jí)攒成(zǎn)D、瞬息(shùn)幽寂(jì)延绵(mián)倜傥(tìtǎng)、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恐惧博学蝉蜕人迹罕至B、澎湃狂澜栅栏人声鼎佛C、竹筛收敛哺育荒草妻妻D、轻捷宿濡屏障来势汹汹、联系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拗: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B、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挪窝儿:这里指起床。

)C、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讪笑:善意的笑。

)D、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教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5、下列诗句中停顿完全正确的句子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余/闻之/也久。

D、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6、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写字、注音、解词。

(共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1)你只会感到更高miǎo( )、深远,并让qī( )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2)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①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②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吝啬:(二)默写诗文。

(共13分)3、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4、默写诗文。

(10分)①“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③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⑤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⑥ ,秋风吹散马蹄声。

(《潼关》)⑦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⑧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⑨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⑩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语言的实际运用(2分)5、近几年,母亲节已悄然在我国盛行,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结合活动的主题,拟一条短信送给你的母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 -2016 学年(上)第一次月考试卷七年级语文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 分,共12 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脸颊.xi á攥.着zuàn匿.笑n ì不可抗.拒kànɡB .憔.悴qiáo焦燥.zào退.色tu ì恍.然大悟huǎnɡC.嫩.芽n èn霎.时sh à拆.散chāi水波粼.粼línD .祷.告d ǎo并缔.dì荫.蔽y ìn各得其所.su ǒ2.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 分)()A、在穿越小说中,很多人将历史与文学混为.一.谈..。

B、经过他的指点,我恍然.大..悟.,心情轻松多了。

C、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D、老师说:“我班学生学习认真,成绩肯定美不.胜.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他那时估计大概十岁内外吧,多病,瘦的不堪。

B、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点,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C、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D、七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4.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2 分)()A、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版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版

梅江区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26分)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人情世故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扬扬得意 B 、风餐露宿 兴高彩烈 昂首挺胸 天高地厚 C 、海阔天宫 卧虎藏龙 国色天香 兵淋城下 D 、偷天换日 掌上明珠 金玉满堂 逍遥法外 2.下列词语与其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2分) A 、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B 、六神无主——六个神仙中没有一个作主的。

C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D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 、《世说新语》古代笔记小说集,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

D 、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我们学过她的作品《忆读书》。

4.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歆辄难之 B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 、尊君在不? 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句是( )(2分) A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

B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

C 、我的心情还像前几天一样无法平静。

D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6.填空。

(任选有把握的四题作答,每题2分,共8分) (1)《论语》中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 。

(2)《杂诗》表现诗人想了解家乡人、事的急切心情的语句是 , 。

(3)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面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 (4)《夜雨寄北》中表达了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情的语句是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上期绥宁县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试卷语文时量12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24分)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在阳光满地时,()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再几只却jùn逸的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的qì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隽憩húyùnB 隽栖gǔhūnC 俊栖húyùnD 俊憩gǔyūn2、给语段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A 或飞翔叽悠闲B 或斜飞唧闲散C 或者飞翔哗闲散D 或者斜飞唧悠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

(形容植株干枯、瘦弱)B 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

(指胎儿脱离母体的过程)C (鹤群)一群接一群,络绎不绝....。

(前后相接,连续不断)D 我凝眸..高空,心中这样祝愿着。

(目不转睛地看)4、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每次开班会时总有同学吵吵闹闹,大家都觉得融融泄泄....。

B 他对待学习很马虎,上课不认真,做作业三眼一板....。

C 春天来了,正是百花争妍斗艳....的时候。

D 他特别爱穿色彩鲜艳的衣服,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人。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石榴》是郭沫若写于1942年的一篇散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B 郑振铎在《海燕》中通过对小燕子的的描绘,抒发了浓浓的乡愁。

C 《口技》写作的最大特点是运用侧面描写来突出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D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今天我们庆祝李明评上了“三好学生”。

B 星期一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C 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D 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7、下列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 医院门口:宾至如归。

B 这是你家母让我捎给你的东西,她已经走了。

C 老师拜读了我的大作,对我大加赞赏。

D 春节时我和几位同学去拜访以前的班主任,临走时老师送到门口,我说:“老师,请留步,下次再来看望您。

”8、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燕山雪花大如席。

(比喻)B 不排队打饭你觉得文明吗?(反问)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对偶)D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借代)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9——14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可爱者甚蕃.(多) B 宜.乎众矣(当然)C 念天地之悠悠..(辽阔,遥远) D 独创然而涕.下(鼻涕)10、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前/不见/古人B 念天地/之/悠悠C 世人/甚爱/牡丹D 亭亭/净植1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无丝竹之乱耳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无案牍之劳形D 水陆草木之花12、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甲文选自《周元公集》,文章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B 甲文第二段,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隐逸者、富贵者、君子的化身。

C 乙文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绝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D 乙文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二、非选择题(46分)13、翻译句子(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4、乙文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2分)15、甲文用原文回答(2分)(1)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2)(2)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16、默写(8分)(1),草色入帘青。

(2)采菊东篱下,。

(3)《次北固山下》在写景中蕴含一种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句子是:,。

(5)《天净沙.秋思》直抒胸臆,道出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17、名著引读(4分)①《繁星春水》的主题是母爱、、。

②“巨人三传”是指《贝多芬传》、、。

18、每年(公历)为清明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清明去扫墓,另外人们还有等习俗。

(2分)19、在我们身边,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学生比比皆是,这些学生被称为留守学生。

关注留守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为此,我校决定举办以“关注留守学生”为主题的活动周,请你参加活动。

(4分)①、请你为本活动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不超过15个字)(2分)②、小明父母在外经商,家长年迈的奶奶无力管教他。

他贪玩,经常上网吧,天天看玄幻小说,你作为他的同学,想对他说些什么?(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0——28题(一)①你以为它真的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这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②我本来就喜欢夏天。

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重重的束缚。

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③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④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20、根据文意,指出下列事物比喻什么?(2分)透明光嫩的皓齿:盛酒的金罍:21、文中为什么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2分)22、赏析“秋天来了,这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的妙处。

(2分)2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石榴是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成熟。

B.石榴在作者的笔下是金罍(实写形),是夏天的心脏(虚写神)。

C.作者描绘石榴,意在赞美夏天,热爱自然。

D.文段中,既生动地描绘了石榴的外形,也叙写了自己的感受。

(二)《蝼蚁壮歌》①兴许是染上了人类容易“自视过高”的通病,我自幼对蝼蚁之类的小生灵,曾长期瞧它们不起。

友人曾建议,能不能写一本关于蚂蚁的书,我当时听了,心里觉得好笑,区区蝼蚁,何足挂齿!后来,倒是一位英国老殖民主义者的言论刺激了我对蚁国的兴趣,因为他竟把发展中国家统统污蔑为“蝼蚁之国”,于是,我不免产生了一个兴味很足的念头:我倒要看看这个小小的昆虫世界是不是真的像殖民佬贬斥得那般没有出息,探索一下它们到底是在怎样铺排着自己的生活。

②此后不久,我陪朋友到香山畅游,漫步来到双清,只见对面石壁上蠕动着一条长长的黑线,好奇心驱使我向前仔细查看,发现原来是一队蚂蚁正背负着种种食物搬家呢。

我的朋友正好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看到我认真的神情,凑趣说道:“这是蚂蚁发现巢穴面临威胁,正在紧张备战呢!”我不禁伫立良久,看着这“骤然临之而不惊”的小生灵,竟比临战的人类显得还要镇静,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

③随后,我不知不觉地真的关心起这小小的生灵来了。

法布尔所揭示的蚂蚁王国的内幕,书刊杂志上有关蚂蚁世界的趣闻、故事,我都读得饶有兴味。

连我自己也不解的是:不论碰上从哪方归国的朋友,我都忘不了在谈话之间询问一句:“那儿有关于蚂蚁的趣闻吗?”这个怪问题,常常使对方不解其中滋味。

记得有一次,当我问到一位畅游南美洲后归国的作家,不料他却大为动容,说道:“哦,你也知道这蚁国的壮歌吗?我真乃三生有幸,这次亲眼目睹了一幕永难忘怀的情景。

”④接着这位朋友追述了在南美洲一个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象一只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这时,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忽然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

”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燃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并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岗位。

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⑤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

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

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的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无以复加的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⑥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蚂蚁——这小生灵就是这样闯进了我心目中的崇敬者群。

我开始进一步追寻着它们的生命轨迹,开始探索它们在生存斗争中那些足以使生命发光的东西。

(有删改)24.作者说:“我自幼对蝼蚁之类的小生灵,曾长期瞧它们不起。

”后又说对蝼蚁“不由得生了怜爱之情。

”(4分)①作者“曾长期瞧它们不起”的原因是:。

②作者“不由得对它们生了怜爱之情”是因为:25.作者在第四自然段追述了友人给他讲过的关于“蝼蚁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26.作者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并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松自己的岗位。

”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

(4分)①作者写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2分)②在这段描写中作者运用多种写法突出蝼蚁之“壮”,请举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27.请举例分析写出蝼蚁的两个特点。

(2分)28.本文在写法上和内容上与《鹤群》有多处相同点,请试说出其中一点。

(2分)三、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中”为题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