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课件第1章

《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课件第1章

实施时间 1987-01-01 1991-07-01 1989-01-01 1989-03-01 1989-12-26 2015-01-01 1990-04-01 2008-01-01 废止 1996-10-01 1998-03-01 1998-07-01 1998-04-29
1999-10-01 2000-01-01 2002-11-01 2002-10-28 2007-12-29 2005-04-01 2006-01-01 2008-01-01 2015-04-24 2000-01-29
• 规模宜大于1hm2
1.风景园林的类型
G1:公园绿地 ➢ G13:专类公园
•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相应的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
1.风景园林的类型
G1:公园绿地
➢ G14:游园
• 用地独立,规模较小或形状多样, 方便居民就近进入,具有一定游 憩功能的绿地
• 带状游园的宽度宜大于12m;绿 化占地比例 应大于或等于65%。
G3:广场用地
• 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
1.风景园林的类型
XG:附属绿地
• 附属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除“绿地与广场用 地”)的绿化 用地。
•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 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 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 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的绿地
➢ 加强技术管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技术水 平和劳动生产率。
➢ 主要内容: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编制远中近期技术发展 规划、建立技术信息和技术档案; 制定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技术管理的依据和基础; 园林质量管理:园林决策、规划设计、生产、施工、养 护、经营。
2.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

第2章园林政策与法规

第2章园林政策与法规

质量认证制度
v 质量认证制度:质量认证制度是国家技术监 督部门为加强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的一项重 要制度
v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指依据具有国际水平 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过认证机构确认 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 形式,证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 活动。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
PPT文档演模板
和健康; v 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园林政策与法规
园林相关法律、规范、标准
v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罚款处罚办法 鞍山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草坪产品等级标准 草坪与地被规程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园林政策与法规
园林相关法律、规范、标准
v 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绿化植树工程施工规范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实施细则 垂直绿化技术规程 大树移植及保活技术措施初探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大树移植施工技术规程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2章园林政策与法规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园林政策与法规
园林相关法律、规范、标准
v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哈尔滨市城市绿化条例 海北藏族自治州城镇绿化管理条例 花卉种苗产品等级标准 花卉种球产品等级标准 花卉种子产品等级标准
区或企业制订的标准。

《 园林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 园林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法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目标1.性质:<<园林法规>>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选修(必选)课,是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

2.地位及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园林规划、设计以及城市绿化等过程中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在实施工程时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及注意事项等。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任务及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法、合同法、风景名胜区以及公园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三、教学总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绪论1.知识教学要求要求了解园林规划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目前开设这门课有何意义,以及怎样学好该门课等。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掌握如何处理园林绿化与城市绿化、城市规划、城市建设、风景名胜区与公园管理、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项事业之间的关系,并能以法从事园林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

(二)城市规划法律制度1、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城市规划的意义及城市规划法的适用范围;掌握城市规划的方针、管理体制和内容。

(2)了解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及城市规划的管理,掌握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的实施过程。

(3)了解违反城市规划法的法律责任。

(4)了解村庄和集镇规划管理。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明确城市规划的意义,而且能熟练掌握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

(三)文物保护法律制度1、知识教学要求要求了解文物、文物的分级、文物所有权以及文物保护的意义,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措施等。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生学不仅要有文物保护的意识,而且能够自已地成为文物保护的一员。

(四)城市绿化法律制度1、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城市绿化及意义,城市绿化法的原则以及城市绿地的分类等。

(2)掌握城市绿化规划指标、园林城市建设指标及城绿化规划的设计和施工。

《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园林规划与景观设计》是园艺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的:使学生了解现行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目的、任务、原则;熟悉城市景观的类型、用地选择,规划程序,了解城市景观绿地,包括道路广场、居住区景观绿地等用地及特点。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观察了解城市景观,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设计水平,了解城市景观绿地,包括道路广场、居住区景观绿地等用地及特点。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城市景观场所分类和绿地系统规划【目的要求】1、了解城市景观绿地类型和各类景观绿地特征;2、了解城市景观绿地布局的形式和手法【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多媒体授课【讲授内容】1、城市景观绿地类型2、各类景观绿地特征3、城市景观绿地布局的形式和手法第二章城市道路、广场绿地规划设计【目的要求】1、了解城市道路的类型2、了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和绿地布置形式3、了解城市广场设计【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多媒体授课【讲授内容】1、城市道路的类型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3、绿地布置形式4、城市广场设计第三章居住区景观绿地规划设计【目的要求】1、了解居住区绿地的种类2、了解居住区绿地标准和规划的原则3、了解学校、医院环境绿地设计【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多媒体授课【讲授内容】1、居住区绿地的种类;2、居住区绿地标准;3、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原则;4、学校、医院环境绿地设计。

第四章工矿、企业景观绿地规划设计【目的要求】1、了解工矿企业景观绿地的功能2、了解工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多媒体授课【讲授内容】1、工矿企业景观绿地的功能2、工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

第五章城市防护绿地规划设计【目的要求】1、了解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和基本类型防护绿地的特点2、了解城市防护绿地的规划设计的原则、布局形式和规划设计【教学设计建议】采用多媒体授课【讲授内容】1、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2、基本类型防护绿地的特点3、城市防护绿地的规划设计的原则;4、城市防护绿地布局形式和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大纲

园林景观设计 大纲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中外园林景观的发展历史;了解园林景观的特定内涵,熟悉现代园林景观艺术的开放性、公众参与性和生态性的特征;掌握一定的园林景观及建筑小品设计的形式和方法,并熟练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实践。

课程从中外园林史、造园学及园林美学三方面系统介绍园林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特色以及它的整个变迁过程;讲解造园的基本原则、常用手法方法;帮助同学学会从专业的角度评价、欣赏古今中外园林,进而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掌握造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观念引导下,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和技巧,做出课题所要求的园林环境设计方案,为将来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本课程教学中涉及中外园林史、造园学及园林美学三方面,知识容量大,涉及内容多,为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发挥景观图片、视频的直观效果,在讲授与辅导中运用大量的形象实例说明问题,使学生在设计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年限:第三学年六学期学时:6×18 共108学时四、教学内容与进度第一章园林景观设计概论(4学时)教学要求:一、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园林景观作为艺术的美学意义。

二、了解中外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和发展前景是本章的重点。

教学内容: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定义及分类二、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和对象三、园林景观的形式与特点四、中外园林比较五、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前景第二章园林景观设计原则(6学时)教学要求:一、了解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和依据,掌握园林景观的布局形式和特点。

二、掌握园林景观静态布局和动态布局和景观造景的手法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三、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前景。

教学内容: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二、园林景观设计的依据三、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组织和处理四、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五、园林景观灯光设计六、园林景观造景第三章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4学时)教学要求:一、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二、重点掌握环境、行为和心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政策与法规》讲义:第七章2

《政策与法规》讲义:第七章2

《政策与法规》讲义:第七章2【天津光华教育】提供第二节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管理学习目标:1. 掌握风景名胜区的概念,熟悉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及其管理;2. 了解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掌握风景名胜区的保护;3. 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利用。

重、难点: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难点: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及其管理教学过程:一、风景名胜区的概念《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规定:“凡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应当划为风景名胜区。

”这是从立法的角度对风景名胜区作出的概括和界定。

按照这一规定,风景名胜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具有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2. 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3.可供人们游览、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二、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及其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我国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三个等级:①市、县级风景名胜区。

②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风景名胜区。

③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一) 风景名胜区的划分依据依照《暂行条例》的规定,风景名胜区等级划分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1)风景名胜区内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是划分风景名胜区等级的依据。

(2)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也是划分等级的依据。

(二) 风景名胜区的管理1.审批管理依据《暂行条例》,风景名胜区按其等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审批管理,即: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由市、县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提出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省级风景名胜区,由市、县人民政府提出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建设部备案;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报国务院审定公布。

另外,建设部主管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

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

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
⑵ 具有法定比例和法定人管部 门规定的技术装备及应用水平考核标准
1.2 城市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的审批
第1章 城市规划法规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城市总体规划实行审查制度 和政府分级审批制度:
⑴ 城镇体系规划的审批。 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报 国务院审批。 ⑵ 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审批。 城市和县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 市总体规划前,必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 审查同意。
16
第1章 城市规划法规
1.5 违反《城市规划法》的法律责任
⑴ 违法占地行为及法律责任。 ⑵ 违法建设行为及法律责任。 ⑶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违法行为及责任。 ⑷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及法律责 任。
17
2.1 概述 城市绿化的概念和意义
第2章 城市绿化法规
城市绿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 的城市绿化,是指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 的活动。而广义的城市绿化,是指城市 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 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 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
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要求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进14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141选址意见书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是指在建设工程的立项过程中建设单位上报给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中必须附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拟建建设工程的具体方位和范围的书面文件
15
1.4 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
第1章 城市规划法规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指建设单位和个人申请城市规划行政主 管部门审查、确认其拟建的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并准予办理开工 手续的法律凭证。

《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是园林技术专业的职业延展课程之一,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任意选修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视频观看、听审、讨论等形式来学习。

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于园林景观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基本政策规范和基本法律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对园林方向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立足于法律理论体系的初步学习,从课程组织结构、课程内容安排上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完整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希望通过本门课程使得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园林景观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知识。

对日后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具有创新素质和应用素质为目的,能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现场演示,目的是通过案例以及视频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我国园林景观领域内现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城市绿化法规、风景名胜区法规、工程建设法规、合同法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法规、森林法规和公园管理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每章后附有案例评析和思考练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阎婫,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高职高专园林景观类专业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2]姜虹、任君华、张丹《风景园林建筑管理与法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06月出版[3]李广述,《园林法规》,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4]李敏、周琳洁,《园林绿化建设法规与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五、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为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工作所需的实际工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为一体,传授知识与动手实践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融为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是园林技术专业的职业延展课程之一,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任意选修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视频观看、听审、讨论等形式来学习。

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于园林景观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基本政策规范和基本法律操作技能,以适应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对园林方向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立足于法律理论体系的初步学习,从课程组织结构、课程内容安排上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完整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希望通过本门课程使得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园林景观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知识。

对日后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具有创新素质和应用素质为目的,能适应现代发展要求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现场演示,目的是通过案例以及视频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我国园林景观领域内现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城市绿化法规、风景名胜区法规、工程建设法规、合同法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法规、森林法规和公园管理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法规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每章后附有案例评析和思考练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阎婫,园林景观政策与法规(高职高专园林景观类专业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2,姜虹、任君华、张丹《风景园林建筑管理与法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06月出版[3,李广述,《园林法规》,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4]李敏、周琳洁,《园林绿化建设法规与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五、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为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工作所需的实际工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为一体,传授知识与动手实践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融为一体。

1、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课堂讲授,目的是通过图片及视频对基本理论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实训内容,通过视频专题观看、案例分析、法庭听审等方式,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实训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在实训中加深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六、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学期课程内容基准学时第一章城市规划法规 5第二章城市绿化法规 4第三章风景名胜区法规 5第五学期第四章合同法规 5第五章森林法规和公园管理法规 5第六章其他相关政策法规 428 合计实训环节学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基准学时学期实训一 2 视频专题介绍实训二 2 法庭听审实训三 2 第五学期小组讨论实训四 2 案例讨论8 合计第二部分教学大纲内容与要求理论教学安排(28学时)第一章城市规划法规学习要求:1、理解城市规划定义与方针2、掌握旧城改造的作用3、了解相关法律责任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规划概述1.1.1 城市规划的概念和作用1.1.2 城市规划法规的立法1.1.3 城市规划的方针1.2 城市规划的编制1.2.1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2.2 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1.2.3 城市规划的编制单位1.2.4 城市规划的审批1、主要内容:介绍城市规划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城市规划中涉及到的规划、编制问题,在明确城市规划方针基础上,有初步理解并设计规划的学习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规划、规划方针。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的方针。

第二节:城市新区开发以及管理1.3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建1.3.1 城市新区开发1.3.2 城市旧区改建1.3.3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文物保护1.4 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1.4.1 选址意见书制度1.4.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1.4.3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1.5 违反《城市规划法》的法律责任1、主要内容:了解城市中新区与旧城的关系、划分原则,加强对旧城保护必要性的理解和掌握,知晓城市规划中选址的意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旧城保护、选址意见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选址意见书制度内容,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的认定程序。

重点与难点:城市规划的方法;法律责任教学方法: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学时分配:5学时课后习题:案例分析第二章城市绿化法规学习要求:1、理解城市绿化的定义与指导思想、理解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 23、了解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城市绿化2.1 概述2.1.1 城市绿化的概念和意义2.1.2 城市绿化法规的立法2.1.3 城市绿化的指导思想2.2 城市绿化的规划与建设2.2.1 城市绿化规划2.2.2 城市绿化建设2.2.3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1、主要内容:知晓城市绿化的相关立法以及指导思想,明确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具体的细则、相关条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绿化、国家园林城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对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具体步骤、具体要求有初步掌握,结合伊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二节:城市绿化的保护与管理2.3 城市绿化的保护与管理2.3.1 城市绿地的保护管理2.3.2 绿化设施的保护管理2.3.3 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2.3.4 城市公共绿地内商业、服务经营活动的管理2.4 违反城市绿化法的法律责任1、主要内容:了解城市绿化中涉及到的绿地、设施、名树古木如何保护与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名树古木、法律责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名树古木的认定原则,知晓违反城市绿化法的法律责任是如何确定的。

重点与难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名树古木的认定。

教学方法: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以及视频专题进行讲授。

学时分配:4学时课后习题:案例分析第三章风景名胜区法规学习要求:1、理解风景名胜区的定义与立法内容2、理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风景名胜区概述3.1 概述3.1.1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和作用3.1.2 风景名胜区法规的立法3.1.3 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3.2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3.2.1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3.2.2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3.3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3.3.1 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原则3.3.2 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措施3.3.3 风景名胜区的分区与保护规定3.3.4 风景名胜区的分级与保护规定1、主要内容:了解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以及保护与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的分级制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分级制度。

第二节: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利用管理3.4 风景名胜区的建设3.4.1 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原则3.4.2 风景名胜区建设的管理3.5 风景名胜区的利用和管理3.5.1 风景名胜区利用和管理的原则3.5.2 风景名胜区的各项管理工作3.6 违反风景名胜区法的法律责任1、主要内容:了解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原则以及如何有效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风景名胜区的利用、法律责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基本管理内容,知晓违反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的法律责任是如何确定的。

重点与难点:风景名胜区的利用与管理。

教学方法: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学时分配:5学时课后习题:案例分析第四章合同法规学习要求:1、了解合同与合同法以及基本法律原则2、掌握合同订立的基本内容3、知晓范围合同法的法律责任如何认定教学内容:第一节合同与合同法4.1 概述4.1.1 合同的概念和种类4.1.2 合同法规的立法4.1.3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主要内容:了解什么是合同、什么是合同法以及基本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合同、合同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在案例分析中能熟练运用。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4.2 合同的订立4.2.1 合同订立的形式4.2.2 合同订立的内容4.2.3 合同订立的过程4.3 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1、主要内容:掌握合同订立的相关知识,明确违反合同法的法律责任如何认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合同订立、法律责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违反合同法的法律责任如何确定以及法律依据。

重点与难点:合同订立。

教学方法: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学时分配:5学时课后习题:案例分析第五章森林法规和公园管理法规学习要求:1、了解森林法规相关内容、并知晓违反森林法的法律责任2、掌握公园管理法规的基本内容3、知晓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之间法律规范的差别教学内容:第一节森林法规5.1 森林法规5.1.1 森林法规的立法5.1.2 植树造林的有关规定5.1.3 病虫害防治的有关规定5.1.4 森林防火的有关规定5.1.5 违反森林法的法律责任1、主要内容:掌握森林法规以及相关分支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森林法规、森林防火、法律责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违反森林法的法律责任如何确定以及法律依据。

第二节公园管理法规5.2 公园管理法规5.2.1 公园管理法规的立法5.2.2 综合性公园的有关规定5.2.3 动物园的有关规定5.2.4 游乐园的有关规定5.2.5 森林公园的有关规定1、主要内容:掌握公园管理法以及相关分支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公园管理法、综合性公园。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3 之间法律规范的差别。

重点与难点:违反森林法的法律责任、公园管理法。

教学方法:本章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

学时分配:5学时课后习题:案例分析第六章其他相关政策法规学习要求:1、了解环境保护法律规范2、掌握园林绿化企业相关法律规范3、掌握相关的行政法律规范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园林绿化企业相关法规6.1 环境保护法规6.1.1 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概念6.1.2 环境保护的立法6.1.3 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规定6.1.4 各种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6.2 园林绿化企业法规6.2.1 园林绿化企业的概念6.2.2 园林绿化企业设立的条件和程序6.2.3 园林绿化企业的分级及经营范围1、主要内容:掌握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立法原则、知晓园林绿化企业设立的条件以及程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保护、绿化企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违反环境保护立法相关行为如何认定以及法律责任、知晓园林绿化企业的分级制度。

第二节行政法规6.3 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6.3.1 行政处罚的有关规定6.3.2 行政复议的有关规定6.3.3 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1、主要内容:掌握行政处罚、复议、诉讼的程序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