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思想史复习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事实命题 1.沟通网络 2.非正式组织 3.增加部下法则 4.价值命题 5.合理化合法化组织-6.帕金森定律7..“市场企业”结构-8操作定义9.“互惠重配”结构10.-“神秘化的组织”11.概念工具。
12..“集市有限市场”结构13-.“新公共行政学”14社会要素15.企业家政府指16.二、简答题: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协调思想的基本内容。
1.古利克认为政府的作用有哪些? 2.行政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3.古利克是如何解决政治与行政二分的? 4.巴纳德的组织决策论 5.福莱特思想在行政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6.林德布洛姆是如何批判全面理性决策模式的?7.简述认知资源理论的主要命题的内容。
8.厄威克是如何总结古典管理原则的?9.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10.厄威克管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11.巴纳德对组织构成要素的理解。
12.简述西蒙的组织平衡理论。
13.福莱特认为处理冲突的最好办法是什么?14.组织中信息交流的几条原则15.沃尔多对现代组织理论的评价16.三、论述题:政府失败及其根源。
1.威尔逊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的基本内容。
2.试述巴纳德对组织本质的认识。
3.试述德罗尔应付逆境的对策。
4.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和特点 5.试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别论述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分。
6.试论西蒙决策概念的提出对行政学的影响。
7.试论沃尔多对传统行政学的总结与批判。
8.试论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区别。
9.论官僚制。
10.论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观1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
事实命题是否正确。
1.取决于它是否与事实相符;事实命题不能以任何推理从价值命题中引出。
沟通网络:包括社会的文化水平、适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讯和交通的 2.状况等使整修社会互相“沟通”的手段。
认为,一个国家的沟通网络是否畅通,对其公共行政具有重要影响。
行政管理理论复习重点

行政管理理论复习重点行政管理理论是现代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其研究对象是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内容涉及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领导力、决策过程、绩效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对于提高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的管理效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行政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重点梳理其核心理论和相关研究方法,以期对行政管理理论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政府行政和公共事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在此背景下,行政管理学科开始逐渐形成,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有四位学者的研究贡献尤为突出,分别是伍德罗·威尔逊、马克斯·韦伯、弗雷德里克·泰勒和马克斯·韦伯。
伍德罗·威尔逊是行政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其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管理》一文,开启了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
威尔逊主张政府行政应当向私人企业管理学习,倡导政府行政应当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
他强调政府行政应当追求效率,倡导政府行政应当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来提升效率。
威尔逊的研究为行政管理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斯·韦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对官僚制度的研究。
他认为官僚制度是一种高效的组织结构,其通过规范化和权威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实现组织目标。
韦伯指出,官僚制度的特点包括等级制度、分工专业化、明确的法定职权和规则等,这些特点使得官僚制度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和资源。
韦伯的研究对行政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官僚制度成为行政管理研究的基本范式。
弗雷德里克·泰勒则在工业化进程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其主张组织应当以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管理。
泰勒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其可以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效率。
他提出的劳动分工、时间和动作研究、奖励与惩罚等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领域。
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一、名词解释:1.事实命题2.沟通网络3.非正式组织4.增加部下法则5.价值命题6.合理化-合法化组织7.帕金森定律8.“市场-企业”结构9.操作定义10.“互惠-重配”结构11.“神秘化的组织”12.概念工具。
13.“集市-有限市场”结构14.“新公共行政学”15.社会要素16.企业家政府指二、简答题:1.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协调思想的基本内容。
2.古利克认为政府的作用有哪些?3.行政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4.古利克是如何解决政治与行政二分的?5.巴纳德的组织决策论6.福莱特思想在行政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7.林德布洛姆是如何批判全面理性决策模式的?8.简述认知资源理论的主要命题的内容。
9.厄威克是如何总结古典管理原则的?10.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11.厄威克管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12.巴纳德对组织构成要素的的理解。
13.简述西蒙的组织平衡理论。
14.福莱特认为处理冲突的最好办法是什么?15.组织中信息交流的几条原则16.沃尔多对现代组织理论的评价三、论述题:1.政府失败及其根源。
2.威尔逊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的基本内容。
3.试述巴纳德对组织本质的认识。
4.试述德罗尔应付逆境的对策。
5.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和特点6.试从价值与事实的区别论述政策问题与行政问题的区分。
7.试论西蒙决策概念的提出对行政学的影响。
8.试论沃尔多对传统行政学的总结与批判。
9.试论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的区别。
10.论官僚制。
11.论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价值观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
事实命题是否正确。
取决于它是否与事实相符;事实命题不能以任何推理从价值命题中引出。
2.沟通网络:包括社会的文化水平、适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讯和交通的状况等使整修社会互相“沟通”的手段(4分)。
认为,一个国家的沟通网络是否畅通,对其公共行政具有重要影响。
行政管理思想史(典藏版)

格劳修斯
• 格劳修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 人。其名著《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不仅是重要 国际法著作,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的基础— —自然法思想和自然权利理论的开创性著作。 • 《战争与和平法》 、《论海上自由》、《捕获法》等 确立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其被称为“国际法始 祖”。
3、诸多思想家行政思想
• (3)奥古斯丁 •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广为传播的原因: • • • • • 帝国阶级的矛盾; 帝制的建立所导致的民众与国家关系的疏远; 斯多葛学派等的影响; 统一帝国的形成; 基督教教义的适时性;
第二节:近世行政思想
•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 • (1)政治思想的前提和基础:性恶论 • 由于人们对利益(权力和财富)欲望追求的无限性 和利益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使得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诚实守信,善良和谐必然是 虚假的;虚假伪善,尔虞我诈必定是真实的; • (2)国家的产生是调节利益冲突的产物; • 统治国家,治理人民也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
谁来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精品资料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行政思想?一古希腊行政思想?二古罗马行政思想精品资料一古希腊行政思想?1古希腊历史概述?2古希腊早期行政思想?3柏拉图行政思想?4亚里士多德行政思想精品资料1古希腊历史概述?1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行政管理思想史
•
课程名称: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
课程性质:必修课
人性论
•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 以利吾国乎?”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 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 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有计算之心 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韩非子《六反篇》
管理思想史历年考题整理-复习资料

1、中世纪管理思想家阿奎那的基本观点是:政治人2、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3、加尔文在中世纪宗教改革中提出的著名概念是:选民及弃民概念4、科学管理之父:泰勒5、动作研究之父:吉尔布雷斯6、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工人反抗,劳资冲突,工会发展;经济背景:经济危机频繁,工人失业,金融体系混乱,破产企业增多人文背景:旧理论难以解释,凯恩斯主义兴起,工业心理学兴起,人际关系学说开辟管理新领域。
7、霍桑实验证明了人是:社会人8、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满意的反面或对立面是:不满意10、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是:贝塔朗菲11、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的核心观点是:协作12、决策理论学派认为决策的准则是:令人满意原则13、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的研究内容是:管理经验14、权变理论学派的思想主张: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方法;研究管理必须与环境联系起来;管理的基本特点就是变化。
15、当代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以下哪个概念引入管理?战略16、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包括:内勤活动、销售、售后服务17、典型的美国企业管理模型被称为:A型组织管理模式;18、朱兰的80/20原则的含义是:只有20%的质量问题来自于基层操作人员19、约翰科特主要的贡献是:明确区分管理和领导20、发明再造一词的管理学家是:迈克尔哈默21、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22、X理论的人性基本假设:人生性好逸恶劳,尽量逃避工作;人生性不愿负责,为逃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领导;人性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身需要而漠视组织需要;人生性保守,反对变革;人生性愚蠢,易于受骗、受煽动;23、管理科学的三大基础是:数学、系统思想、计算机运用24、迈克尔波特的基本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25、虚拟组织的优势体现在:市场反应快、高度的内部专业化、资源整合效应。
26、托马斯莫尔认为,一切罪恶的根源是:私有制27、第一个明确提出管理是生产的第四要素的学者是:萨伊28、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宏观背景是:市场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对企业制度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投入增强;管理者和管理者组织的出现。
管理思想史复习题

管理思想史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言一、单选,填空1.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管理问题。
管理思想来源于管理实践。
P22.从人类开始从事管理实践到18世纪前是管理理论的奠基时期。
P23.“管理是知识”,“管理也是一种技术”——邓小平4.18世纪到19世纪末,欧洲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P35.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合理组织起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
P16. 18世纪到19世纪末,是近代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P37.詹姆斯.瓦特被称为蒸气机之父。
P48.空想社会主义代表罗伯特.欧文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P49.科学管理形成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初。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和德国的韦伯。
P610.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
P711.20世纪60年代进入现代管理理论时期。
通常说的老三论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被广泛研究和运用。
P7-8二、多选题1.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A.研究不断发展的管理实践B.研究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C研究社会生产方式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P92.管理理论发展经历了:A.古典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管理理论C.现代管理理论P6-7三、名词△1.管理P1四、简答1.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P92.理解管理思想史的学科特点?P10五、论述△3.试述学习《管理思想史》的意义P11-12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史一、单选、填空1.儒家管理思想的纲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先秦时期属于管理思想的产生时期,可以分为春秋前和春秋后两阶段。
P153.《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料总结,共28篇。
其中《洪范》篇最为系统地阐述了当时的国家宏观管理思想。
P154.《易经》中包含了中国最古老的管理思想。
P155.《周礼》是中国最早详细论述中央政权的专著。
P166.孙武被后人尊称为“东方兵学鼻祖”,其著作《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第一兵书” P177.孟子性善论强调“德治”“仁政”的管理方针,其核心是“以德服人”。
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综合整理)--四川省

管理思想史综合复习资料(重点章节:第2、3、5、7、9章)第一章(主要出选择题,简答题比较少出)1、管理的概念是什么?11.1/13.4广义的管理概念:哈罗德~孔茨《管理学》: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狭义的管理概念:推法约尔为代表。
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活动,去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促进管理思想演进的主要原因: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产物。
而文化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遗产,它包含着与人类行为相联系的:1)文化的经济内容;2)文化的社会内容;3)文化的政治内容。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多项选择常考)1)影响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2)管理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过程;3)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4)通过对各种管理思想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4、管理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多项选择题)1)时间系列视角;2)研究领域系列视角;3)研究方法系列视角。
借助以上3个视角,管史的基本研究方法概括为:将各种管理思想放入相应的时间系列、研究领域系列和研究方法系列中,以理清各种管理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主要过程和历史地位,进而解释管理科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5、泰勒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及法约尔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的发表为管理科学诞生的标志。
6、古代早期:《圣经》旧约全书《出埃及记》;7、丹尼尔~A~雷恩:管理即是环境产物又是其过程。
早期人道主义。
8、我国芮明杰教授:狭义的管理学主要由组织研究个管理方法研究构成;广义的还要加上经营领域研究。
9、中世纪:阿奎那的管理思想。
《神学大全》。
从自然法的观点出发。
10、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人。
管理思想有:1)“性本恶”的人性假定;2)物质利益决定论3)共和制优于君主制的政体观。
4)强调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
11、托马斯~莫尔。
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

《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群体原则(p83):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个人的潜能在被群体生活释放出来以前,始终只是一种潜能,人只有通过群体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本性,获得真正的自由。
事实命题(p104):事实命题是关于客观世界中可观察的事物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
事实命题可以证明真假,即是否实际上存在或发生所陈述的情形。
价值命题(p104):价值命题是关于偏好的表达,价值命题即宣告某种特定情形是“应该如此”、是“更好的”或者是“所期望的”,这种命题无客观是非,不能以经验或推理证明其正确性。
帕金森定律(p139):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
帕金森定律的第一法则(p141):是指增加部属原则,即行政官员感到自己的工作量过重时,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受动机规律引导,即“一个行政官员想增加的是下级而不是对手”,其目的在于减少组织中的竞争对手,同时增加部属也可以提高官员自己的地位。
帕金森定律的第二法则(p142):即行政官员彼此之间认为地制造工作,增加整体工作量的法则。
新公共服务理论(p313):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二、简答题2、官僚制的特征(p28-p30)(1)合理的分工(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官僚制的优点(p30)(1)严密性。
官僚制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按专业化标准,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秩序井然,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使一切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2)合理性。
由于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任何规定都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显示出精确、迅速、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等优势。
(3)稳定性。
非人格化秩序的确立,使管理的任何步骤都源于法规,摆脱了长官意志,保证了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一、威尔逊的主要行政观点是什么?1、论证了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2、明确了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3、揭示了行政管理的本质;4、说明了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5、提出了其行政学研究方法论;6、提出了其人事行政思想;7、提出了其行政监督思想。
二、古德诺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意涵是什么?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①第一次澄清了这种“二分”的提法而容易造成的一种误解。
这种误解认为:一种政府功能只存在于一种政府机构之中。
②第一次指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
“因为这一原则要求存在分立的政府,每个政府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了的政府功能。
然而,实际政治的需要却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协调一致”。
这种进一步的阐释为其后来所提出的一些具有独创性行政思想奠定基础三、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为工作挑选“第一流工人”;3.实行标准化原理;4.实行刺激性工资报酬制度;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6.把计划职工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四、法约尔提出了哪十四条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分工的好处是弥补人能力的不足);2.权力与责任(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3.纪律(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管理);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报酬;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9.跳板原则(越级汇报与越级指挥);10.秩序(各有其位、各在其位);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五、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优缺点?优:具有技术效率(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普世性)劣:(1)行动缓慢,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导致人的异化,使人成为工具而不是目的;(3)导致官僚主义弊端。
六、怀特对公共行政研究的贡献性?1、其作品《行政学概论》是西方行政学发展史上第一本系统的教科书;2、融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3、将研究重点转向行政管理内部,丰富了行政学的内容;4、标志着行政学的正式诞生。
七、巴纳德组织理论的贡献性在哪?1.最早把系统论引进行政学。
世界是由系统构成的,行政组织也是系统,遵循系统的一般规律,但比物理系统更加复杂;2.在梅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行为主义的观点引进行政学。
行政管理不仅要依托制度,还要研究人的心理、价值观等的复杂变化;3.进一步把信息论观点引进行政学研究,更加注重人在管理中的作用;4.第一次对非正式组织对管理的作用引起重视;5.组织的平衡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研究组织的存在和发展问题。
八、西蒙行政决策论的主要内容或观点是什么?1、行政学研究应以决策作为重点;2、有限理性与决策准则;3、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信息收集;设计活动——方案论证;决策活动——作出选择;审查活动——监督执行。
4、决策的类型与技术。
类型:常规决策、非常规决策;确定性决策、风险决策技术:传统式、现代试。
九、帕金森定律对于我国行政组织改革有何指导意义或价值?帕金森定律基本上指明了臃肿组织机构低效能与组织机构表面上的“伪适应征”是直接相关的,倘若政府在组织机构的设置或管理方面发生了帕金森所描述的现象而不给予制止,随意批准各层次机构的增人请求,容忍部下无故增加工作量,那么也必然会导致政府的管理机构人为的扩充而发生组织机构的“伪适应征”。
一旦政府的管理工作发生了这种组织机构的“伪适应征”,则此时的机构运行实际上就已经严重偏离了政府组织工作的目标,因为组织机构内的成员总是会以满足所谓的规章制度、小群体利益为前提,而忘记了政府组织工作的整体目标和根本目标,从而导致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组织机构臃肿、僵硬、低目标取向,低效能,使政府组织潜伏危机。
这是政府在组织机构发达的自我陶醉下最容易发生的错误。
因此,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中,应严格遵循以事定职、以职选人的原则,奉行职责合理分工的准则,防止无依据德增加工作量;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组织机构的目标实现标准,使政府管理机构处在一种“抑制膨胀”的状态之中。
十、应如何认识和评价林德布罗姆的渐进决策模式?渐进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1.关于渐进决策的原则: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为大变的原则;稳中求变的原则。
2.采用渐进决策的原因:决策的渐进性是由政治的一致性决定的;决策的渐进;是由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连续性决定的。
思想的简要评价:1.合理性。
注重决策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把决策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的过程;根据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逐步对决策加以修改并最终改变政策2.局限性。
比较保守,只适用于某种条件下的决策;不该被夸大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式;注重历史与现实不是渐进决策所独有的归根结底,决策要体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只有合理把握规律和目标,决策才会是科学的,民主决策不一定是科学的。
十一、如何评价德罗尔政策科学思想的贡献性?贡献:1.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政策科学理论;2.具体观点的新颖与创新:政策科学的目标在于公共决策系统的改进和公共决策质量的提高,政策科学要研究宏观层次的政策等等;3.对决策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局限与缺陷:1.对政策科学研究范围的界定过于宽泛,界限不够明确。
2.具体思想的理想化与玄妙性。
例如,他的宏观政策分析思想,就连他自己也承认其不论从知识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看,难度很大。
十二、彼得原理对于我国的行政实践的解释力如何?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不能再被提升)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反转原理: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
如果上司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他或许会以制度的价值来评判部属。
例如,他会注重员工是否遵守规范、仪式、表格之类的事;他将特别赞赏工作迅速、整洁有礼的员工。
总之,类似上司是以输入(input)评断部属。
于是对于那些把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弄反了,方法重于目标、文书作业重于预定的目的、缺乏独立判断的自主权、只是服从而不作决定的职业性机械行为者而言,他们会被组织认为是能胜任的工作者,因此有资格获得晋升,一直升到必须作决策的职务时,组织才会发现他们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
而以顾客、客户或受害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不胜任的。
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是一种层级组织,按照彼得原理的推断,组织内部大量的不胜任管理阶层的存在,将使我们的行政管理效率滞后、形象不佳、乃至丧失活力。
因此,要充分重视彼得原理在现实中的运用,努力改变选人用人机制,注重利用“胜任、适度胜任、不胜任”三种层次员工之间的互动,尽力从以下五个方面给予加强:1.让胜任尽职的员工在其胜任的岗位充分发挥特长;2.让有可能更加胜任高层次的员工得到晋升的机会;3.让适度胜任本层次的员工终身学习以提升突破;4.让不胜任员工从其不胜任的岗位上及时“下课”;5.让所有的员工按照组织的共同愿景不断超越自我。
十三、如何评价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的贡献性与不足?1、贡献性与意义(1)研究方法上创新:生态的方法;(2)提出的三种行政模式具有一定的解释性;(3)提出的五种行政生态因素奠定了行政环境分析的大体框架;(4)意义: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公共行政现象及其问题;其注重行政环境分析的观点为我们提出一条不同以往的解决行政问题的思路:即可从改变外部环境入手解释行政问题。
2、局限性(1)重描述,亲规范;(2)对行政生态环境的考察不完整、不系统。
十四、如何评价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1、意义与贡献理论上的价值:领导研究的新方向实践上的价值:对领导行为的改进具有参考价值2、局限(1)并非所有验证性案例研究都支持此结论;(2)LPC 打分法不够精确,带有一定任意性;(3)未能提示LPC 所反映的个性是怎样影响领导效果的。
十五、如何评价和运用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目标管理是一种比较具体、细致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基本出发点是,通过让下级单位及人员参与制定组织目标和组织计划,以增强其责任心。
它包括制定组织目标或战略、制定部门目标、讨论部门目标、制定个人目标、定期开会评议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基本步骤。
这就是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让组织成员参与制定分解方案,明确自己的任务,达到使组织目标深入人心的目的。
运用:1.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把实施目标管理当做一项大事来抓;2.目标要制定得比较明确,尽量用数量指标表示,并且要规定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时间;3.应当将这种管理方法用于比较长期的组织任务;4.落实到个人的目标必须符合实际情况;5.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方式很重要;6.应充分开发和利用人际交流技能,特别是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的技能。
十六、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我国政府管理与改革有何启示?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我们国家的政府管理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1.在进行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选择时,要注意政府干预的“度”。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弥补市场失灵时并不一定总能发挥作用。
过度的干预反而会导致更大的失败。
因此,政府干预应严格限制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当政府干预所得的收益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时,我们才能肯定其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因此,我们国家的政府应为市场运行提供适当的制度基础,政府行为从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过渡,政府干预市场必须要有法律依据,接受法律监督和法律约束。
同时还应有科学的成本收益核算,尽可能地节约和合理配置资源。
2.要加强政府法律建设。
尤其在公共政策领域,必须实现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将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纳入法制的轨道,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保证实现公共政策的真正目的,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我们要加强公共决策的法制建设,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则要求的。
3.要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体目标的一致性,防止寻租行为,控制腐败滋生蔓延,加强廉政建设。
十七、企业家政府理论提出的政府改革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性如何?1.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1)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不应该是一个“实干”的政府、“执行”的政府,而应该是一个“治理”的政府(2)重妥善授权而不是事必躬亲政府应该把权力分给社区自治组织,让居民自己去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而不是包办代替启示:昆明市部分道路供给的企业化(3)注重引入竞争机制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不是独家垄断启示:我国许多城市已经进行的公交公司和污水处理的民营化改革(4)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5)重产出而不是投入官僚制政府重视的是对公民福利的投入,结果投入越多,效果(产出)越差,应该按业绩(产出)来进行财政投入对康复医疗机构的投入对低收入家庭教育经费的投入(6)具备“顾客”意识政府雇员只知道为内阁、议会服务,不知道为公民——顾客服务(7)有收益而不是浪费官僚制政府不会赚钱,财政出现赤字就靠提高税收来维持,要学会通过花钱来省钱,为回报而投资(8)重预防而不是治疗官僚制政府对公共问题重“治疗”,企业家政府重“预防”(9)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官僚制政府重集权,企业家政府重分权,分权机构比集权机构更加灵活、更有效率、更具创新精神、更有责任感(10)重市场机制调节而不是仅靠行政指令控制官僚制政府重行政指令,企业家政府重市场机制,当然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